成刚法师:大乘了心法


大乘了心法

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

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

启讲日期:2008.7.23-2008.7.26

佛历二五五二年六月二十一至六月二十四

大乘了心法出版序

大乘了心法者,依圆教无作四谛,谓大乘菩萨圆观一切诸法,全事即理,全相即性,全妄即真,是理事无碍,法法融摄,不假造作也。

谛审五阴等一切法,皆即常住法身,故无苦可舍;尘劳等一切法,皆即自性清净,故无集可断;边邪等一切法,皆即了义中道,故无道可修;生死等一切法,皆即寂灭涅槃,故无灭可证。如《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若能如是开解,如是随顺,如是安住,即可结束周折,了却牵缠,透脱迷妄,则当处了心,当处解脱,当处道场。所谓不与诸法作系缚,不求诸法成解脱,如是心超物外,十方无不自在家乡也,名大乘了心法。

今整理成册,印刷出版,以共沾法益,是以为序。

学法沙门释成刚敬识

佛历二五五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是为了止息我们这个狂妄的妄心。办法很多,我们说体真止,就是体达一切虚妄之法都是我们一本有真心、清净实相,当下就止息妄心妄境,这个是最直截了当,根本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就这句“一切分别,即是分别自心”,再给大家引用佛说的话和祖师说的话来深入地开解。

《法句经》云:“能知一切法,唯是一心,名为心自在”。

因为我们都是随境分别,以妄心取妄境,所以反过来就被这一切事物所逼迫、系缚、障碍,苦得不得了。而且是业,也是生死,招感未来的生死大苦,所以不得安乐,不得解脱,不得自在。我们要想得安乐、解脱、自在,得有办法、道路,佛说的法就是让我们出离妄心妄境对我们的系缚、逼迫、障碍,使我们得安乐、得解脱、得自在的,所以《法句经》说的这几句话就是我们得安乐、得解脱、得自在的办法和道路。

《法句经》云:“能知一切法,唯是一心,名为心自在”。自在就是安乐、解脱义。佛是法王,法就指这一切事物说的,王是自在义。因为佛能于一切法得自在,所以就称为法王。自在在心上,逼迫、系缚、障碍也在心上,没有逼迫、系缚、障碍,才能得自在。前面这两句话就是道路。如果我们能够了达,能够心开意解,能够悟明、知道、认识,妄心妄境、世间出世间,这一切虚幻之法唯是一心,一心就是我们的本来心、本有真心。如果能通达这个道理,所说心安理境,就不被外界所动——起动、发动,不依真起妄,自然我们心里无事,自然得自在,名为心自在。自在是本具的,就是常乐我净涅槃四德。这就是体真止,体就是体达、体解,心里了达、体解一切法都是真实之相,眼所见的、耳所闻的、鼻所嗅的、舌所尝的、身所触的、意所知的,这一切一切都是我们的本有真心,妄即是真。既然是真了,都是我们的本有真心了,无外境可对,就没有攀缘处、憎爱处、取舍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当下就能止息一切妄心,止息妄心妄境对我们的逼迫、系缚、障碍,这样我们心就安宁、安乐、安稳了。心安身安,身心安定,道业兴隆,这就叫体真止。

能知一切法,唯是一心,我们就不随世界、众生、业果三缘分别了,名为心自在。心自在就拉倒,更无所求。没有妄心妄境的干扰、障碍、惑乱,一切生死、罪业、痛苦就都止息了。因为心是苦的体,心生即是罪生时,心生即是苦生时,心生也是生死生时。心若不生了,这生死、罪业、痛苦就无所依据了,就云消雾散了。

法华经》明:“等赐一大车,而出火宅”。若了一切处,唯是一心实相之旨,即是出宅义。(义者相也)

佛五时说教,最后说法华涅槃。法华属于圆满顿教,成佛之法。所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佛说了一代时教,最后法华开显,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所以佛说:无二无三,唯一乘实相。从一乘之法开出二乘、三乘,是方便而说,为接引众生,方便施设。最后都得悟明实相,方能彻底出离两种生死的贫穷困乏,究竟成佛。

佛在《法华经》里,把我们这个三界六道比喻成火宅,火宅就是失火的房子,所以佛在经里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度。就是我们三界六道没有安稳、安宁、安乐之处,就像失火的房子一样,被众苦所烧。像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逼迫身心,受种种苦,这就是众苦所烧,使我们无路可走。佛为了接引我们出离火宅,所以说种种法,说二乘——声闻法、缘觉法,说三乘——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都是把一乘法分成次第方便说,以接引不同根机体性的众生,最后引入真实。如果都开解一心实相之法了,就没有什么二乘、三乘可得,唯是一心,所以佛在经里作了个比喻:把二乘、三乘比喻成羊车——声闻乘;鹿车——缘觉乘;牛车——菩萨乘。然后佛又说大白牛车,种种庄校、严饰。大白牛车,就比喻我们这一心之法、清净实相。无二无三,唯一乘实相,所以都是乘这大白牛车,出离火宅。乘羊车、鹿车、牛车,不能把我们运载到佛地:乘羊车只能得声闻四果——阿罗汉道;乘鹿车只能得辟支佛道;乘牛车只能得菩萨道,这都是化城,没到宝所——佛宝之所。我们的目的是开拓本心,到达宝所,得成无上佛宝,纵然得成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但是还没出离三界外的变易生死,所以还不能够究竟出苦。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告诉我们,为什么依真起妄,三细六粗,建立三界六道?就是不知真如法一故。就是我们不知道真如之法,不知道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世间的生死法、出世间的涅槃法都是我们一本有真心,更无他法,所以依真起妄,三细六粗,炽然建立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是这样来的。可是我们因为不了达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虚妄,以为真实,约法计我我所,所以在这个生死上又建立新的生死惑业,不能止绝,令生死相续,都是因为迷此一心的缘故。

现在我们开解了一心之法、实相之理,并且了达妄即是真,这一切虚妄之法当体即是我们的本有真心,心外无法,更没有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可得,所以我们就不去再随境分别了,妄生执取了。了达这一切法都是我们的清净实相,当下心安理得。

《法华经》明:等赐一大车,一大车就是一大白牛车,这是比喻,就指我们一心之法、清净实相说的。我们乘这个一心之法、清净实相,才能把我们彻底地运出火宅,出离三界六道这个苦海、火宅、牢狱,使我们真正地到达宝所。这就是说明等赐,赐就是恩赐,因为我们虽然本具,但是迷而不自觉知,所以穷子逃逝,沿街乞讨。现在如来开示我们本有家珍,我们悟明了,这也是如来恩赐给我们的。如来若不开示,我们虽然具有无上佛宝,但是还难免受两种生死的贫穷困乏。如来开示,我们发明本有,这就是等赐一大车。

我们悟明了清净实相,而出火宅,怎么出火宅呢?若了一切处,唯是一心实相之旨,即是出宅义。一切处就总指这一切法之处,一切事物之处,不管是人,还是物,还是事,是善还是恶,是苦还是乐,世间还是出世间,都包括了。旨就是义旨。一心实相之旨就是除了这一实相之外,没有一法可得,就是一真法界。马鸣菩萨在本论说:法界一相,也是这个意思。六凡、四圣十法界这一切法都是我们一清净实相。既然这一切法都是我们一本有真心、清净实相了,心外无法,我们再不随境分别,再不妄生执取,这就是出离火宅之义,义者相也,就是出离火宅之相。离开这个,没有出离火宅的道路,这是真实不虚的道路。

大德说: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则不生。既达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未能了达这一切法都是我们的自心之前,总是认为心外有法,心外实有这一切事物,所以认物为己,心被境迁,种种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起种种分别,对境发识,妄立知见,唆发憎爱,种种取舍,起惑作业。达境唯心已,了达这一切法、外境都是我们的自心、清净实相,心外无法,分别则不生,我们就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了。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就会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使我们走向反面,轮回六道,出没三途,受种种苦。既达境唯心,既然现在了达,明了、通达这一切妄境都是我们的自心,便舍外尘相。虽然这一切事物幻相宛然,但是我们了达都是自心,所以就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从此息分别。理上明了,心就安住,止息一切妄想分别,这个时候,我们就悟平等真空——平等性理、真空之理,就是我们的一心实相之理。我们不随境分别了,自然安乐、解脱、自在,就有受用。

心外有法,即有二见,便有对治,即乃成诤。若了境即心,能所冥一,即无诤矣。

在众生迷情分上,都认为心外有法,认为心外实有这一切事物可得,好、坏、人、物、事等一切法可得。佛说心外无法,这法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因为众生迷于本心,而有念起,由无明熏动净心,幻妄成相,不是真实而有,都是自心之虚影。众生因为不认识,所以认为心外实有外境可得,所以去贪著,去妄想执著。如果认为心外有法,都是妄见,即有二见,有能见之妄心、所见之妄境,有能见所见,便有对治。有对治,即乃成诤。心上有纷争,则不自在,不得安宁。若了境即心,若了达一切法、外境,就是我们的本心,这样远离能所,没有能对治和所对治,能所一如了,平等了,即能所冥一。这样我们心上就没有妄心和妄境的纷争了,即无诤矣,当下太平、安宁,所说太平是道。

从我们修学佛法来说,对治就是随相修,没离能所,没离能修之心、所修之境。你像我们每天诵经修行,诵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在经文上,随顺佛说的法发起这一念,用这个来对治我们种种随顺世间五欲六尘所起的一切妄想,这也是以妄治妄,以这个妄心来治那个妄心,都是生灭心。可是那个妄心治理了,这个妄心还在,还是纠缠不清,不能了断。就像是兵为了治贼,贼灭了,但是兵还在,兵也是不善。得贼灭兵歇,这样才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才是真实的祥和,所以我们心上也是这样。六祖大师说:诵经得福报。虽然诵经能得无量的福报,但是诵经不解义不行,得解义契理。明白道理了,就能彻底地拔除生死苦根,彻底地离妄心妄境之相,离了能对治之心和所对治之境之相,即离了生死妄缘,这样心上就没有纷争,没有妄心和妄境的纷争,好坏的纷争,自心的纷争,和众生之间的纷争。没有纷争了,才叫无诤三昧。三昧是梵语,就是正定,也叫正受,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我们本具之性定、圆定、妙定,就是清净实相之理。

如与大地为的,所射无不中者。如观心人,所见无不是心,终无一尘有隔。(隔即隔碍)

修诸禅定有多门,像佛说五停心法,种种止息妄心的方便办法,都可以修学。但是最直截了当的,能使狂心顿歇的,就是能悟明法即是心,即体真止。体解了法即是心,尘遣非对,识无从生,妄心就没有生起之处,因为我们这个妄心离尘无体。佛说、大德说都是办法、道路,都是为了使我们止息这个狂妄之心,这段文字也是。

如与大地为的,所射无不中者。的者目的、目标、指的,即终点之义。就像我们出门,得有一个道路,我们要到何处去,就叫目的。我们眼目得看准方向,识别去处,通过正确的道路,就能到达我们所要去的地方,所以“眼”和“的”合称就叫目的。目标,即眼目所标指的地方。指的,即手指所指的地方。引申就是终点之义,就是我们的归宿。我们发心学佛也得有一个宗旨、愿望、目的,我们得有个智慧之目,所说法眼,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和众生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这一大事因缘。比如有人学射箭,箭射的靶子中心点就叫的,学射箭的人一开始很难射到这个点上,得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射中,有的人甚至得练上好几年,才能射中,所以是难行道,不是易行道。但如果我们以大地为的,大地所在皆是,无量无边,拿起箭来,随意射,都可以射中。这是个比喻,来比喻后者,如观心人,所见无不是心,终无一尘有隔。

如观心人,我们修学佛法都是观心,每天观看自己的心是散乱,还是昏沉,还是掉举,还是贪、嗔、痴,还是修没修成禅定,智慧开没开发,心安定到什么程度,认识事物是不是正确,另外还有哪些习气毛病等等,这都是观心。观心人,也就是修禅定智慧的人。要想成就禅定智慧,得有个善巧的办法,就是理上得开解,了达法即是心,这一切法虚妄,本来不有,唯是一心,就是所见无不是心,了达我们见、闻、嗅、尝、觉、知,这六识妄心,对所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一切法,无不是我们的本心,无外境界,我们就摄心不向外攀缘了,那么我们就都能成就禅定智慧。终无一尘有隔。我们了达万法都是我们的自心,心外无法,所以当下安住,当下契合,心即圆融,法亦无碍,这一切事物就不能障碍、系缚、逼迫我们了,没有隔离、障碍了,那么自然和自性相应,所说心定慧发,心里安定了,我们本具的佛的智慧就能显发。

我们所说的这个观心是斩草除根的办法,真正地能制伏、止息我们的分别心、执取心等妄心,再生不出妄想,而成就禅定智慧。这是最初、最简捷、最巧妙的下手工夫,不用费力,不用劳费神思,疲劳筋骨,就得大利益。就像射箭似的,以大地为目的,都能射中。这就比喻我们用其他办法、道路修禅定,很难修成,很难把这个妄心止息下来,但是法力不可思议,实相之理的法力最为第一。所以我们以这个修行,修行一天,就超过比其他法门修行多劫,所说日劫相倍。就是说我们不悟自心,盲修瞎练,虽然费了工夫,费了时间,但是尽未来际,想要成佛也很难。

万境归心,尽趣一真之道。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尘劳境界。

万境归心,就是万法归心,万境就指这一切法说的,归心就是都回归本源心地,就是唯是一心。如果能这样的话,即是尽趣一真之道。尽就是完全,趣就是趣向,一真之道就是无上菩提之道、觉道,就是我们的清净实相、我们的本心。

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尘劳境界。我们讲《大乘起信论》,就是讲这一心之法,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都是显发一心的。通过讲述,我们大家已经明白了我们本心是个什么因缘道理,知道他是最高的、抽象的精神世界,属于心法,离一切虚妄之相——世间相、出世间相,自相也离,究竟清净。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要想开拓发明本心自性功德,我们就不能著一物,就像佛在经里说的,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要想不著一物,就得体达这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本心,一切事物虚妄,本来不有,这样开解,自然心安理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悟一心,心外无法,我们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一法,都是非理,都是倒行逆施,都是偷心不除。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圆满”。我们的自性净法满足,所以用不着再在心外摄取一法。心外再取一法,反而适得其反,走向反面,使我们的无上佛宝遗失掉,受生死的贫穷困乏。如果悟一心了,一心就是如意宝,能出生无量众宝,就能使我们富贵永劫,再不受生死的贫穷困乏,再没有生死轮回,得无量寿,所以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尘劳境界。

若得一,万邪灭矣。若得一,万事毕矣。

大德说:“若得一,万邪灭矣。若得一,万事毕矣”。一就是我们一心之法。为什么如来在法华开显时说,无二无三,唯一乘实相呢?就是让我们开解这一心之法,安住一心。如果我们悟明一心了,自然不向外分别,不向外摄取,一切圆满具足,就没有九法界这虚妄之法可得,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都是邪法,就都灭了,所以若得一,万邪灭矣。

若得一,万事毕矣。毕就是完毕,就是我们若悟明一心之法了,则我们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一时了结,出离生死,得成佛道,即大事毕矣。大事毕矣,也即万事毕矣,一切了却。

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

知妄本自真,知就是解的意思,知道、悟明一切虚妄之法、虚幻之法,本自真实,都是我们的本有真心,妄即是真,无妄可得。见佛则清净,没有这一切妄心妄境的隔离、障碍,我们自可面见本来之佛,得究竟清净。

此一心之法,是十方诸佛得道之场。

此一心之法,是十方诸佛得道之场。得道之场在心上,选佛场在心上选。我们要想把自己选成佛,得知道我们自心是佛,心外无佛,心外没有我们所要成的佛。十方诸佛都是悟明本心,依之修行,开拓发明,所以才得成无上觉道的,所以我们要想成佛,和十方诸佛一样,也得悟明本心,依之修行,开拓发明,才得究竟成佛,得成无上觉道。

一心之法就是一佛乘,最上乘,乘此一心之法才能到如来地,乘别的法到不了。所以就显得我们开解一心之法、实相之理,不开解不行,不是可开解、不可开解,必须开解,否则成佛没有道路。开解以后,成佛有方。所以这一心之法,是十方诸佛成佛之场,十方诸佛得成无上觉道之场。

有的人恐怕说,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但是就是安住不了,这就显出我们贪、嗔、痴的生死习气、恶习嗜好在作祟,在强烈地抗衡、障碍,那么怎么办呢?就得强行约束随顺清净实相。一开始是很困难,得经过一段时间的熏习、随顺,那么自然相应。就像我们修道路似的,世间都是高山大河,坎坷不平,树木、荆棘,没有道路,所以我们在刚开始开辟道路的时候是艰难的,一锹挖不到,都成为障碍。但是我们能勇于去实行,去实践,道路也就走通了,也就修通了。一旦修成了,就再不会成为坎坷、障碍了。

若人外缘他境,如鱼在陆,不得自在。若背境归自心,似鸟翔空,无有隔碍,则念念归真,心心至道矣。

若人外缘他境,如鱼在陆,不得自在。这是个比喻。他境,就不是自己的内心理境,而是尘境,就指心外世间和出世间这一切事物说的。假若有的人外缘他境,境界为缘长六粗,就会长出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而生死相续,我们的法身慧命就不得活。就如鱼在陆一样,离开水了,不得自在,就没有活路了。

我们的六道生死,三途之苦怎么来的?都是向外攀缘他境,种种分别,种种摄取,而建立的。攀缘的程度不一样,所以酝酿成的果报也不一样,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常恒受逼迫、障碍、系缚之苦,不得自在。

若背境归自心,了达这一切妄境皆是自心,无外境界,守本真心,不向外分别、执取,似鸟翔空,无有隔碍。就像鸟在空中飞翔一样,了无障碍。心即圆融,法亦无碍,就显示我们的本心。如果能这样正念观察,以智照了,则念念归真,心心至道矣。当我们没达到无念的时候,我们就按照这个道理正念观察,以智照了,心里转念,我所见到的一切,所知道的一切,不管善、恶、苦、乐、成功、失败,这一切人、物、事,举体虚妄,没有真实,本来不有,都是本心,这样就不著物生心了。念念都是这样正念观察,那么念念都是回归本源心地,心心都是回向无上觉道。如果我们再去起心著物,我们就非法了,就违背我们的真性了,就委曲己灵了,就背道而驰了。就像《楞严经》说的,我们心外取物,就是偷心不除。本来不是我们的,我们本心没有这些赃物,我们去摄取,就违背我们的真性了。

既顿悟一心,全成圆信,则心外无有一法可解,心内无一法可思,怀抱豁然,永断纤疑矣。

既顿悟一心,就是我们听了马鸣菩萨的开示,过去没悟,现在悟了。知道我们一心的整个因缘义理,知道佛所在处,佛是指什么说的了。全成圆信,即大开圆解,心里忍可,深信不疑,爱乐随顺。既然信一心之法、实相之理了,是为真信,更不信其他,所以佛在《般若经》里说: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般若是梵语,就是佛的智慧,翻译过来就是照了一切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无碍,为众生种种演说,是名般若,亦名智慧,就是我们这一心、清净实相,般若妙智,如来的智慧德相。我们怎样才能照了一切法皆不可得呢?得悟明一心,通达实相,了达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无他法,一切法虚妄,本来不有,毕竟不可得。我们心里洞然明白了,自然不著物。不著物,一心自然显现,这是必然之理。因为我们众生迷执,所以相信三界六道、身心世界、好、坏、苦、乐,乃至生死这一切事物。有的人信钱,有的人信名,有的人信酒,有的人信烟,总之我们信的事物有八万四千种,但是我们所相信的,心里所忍可的,都是一切生死妄染之法,都是虚妄之信,迷惑而信,用世间话说就叫迷信。

马鸣菩萨给我们开示一心之法、清净实相,重在破除我们众生的迷惑而信。现在我们开解了大乘一心之法、实相之理,我们就可以以实相之理发起我们本具的般若妙智,照了世间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举体虚妄,都是系缚、逼迫、障碍,所以我们再也不相信了。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我们才能相信我们这一心之法、实相之理,我们才能信得真实,信得不虚,才能给我们发起安乐、解脱、自在。既然是这样,则心外无有一法可解。因为心外无法,唯是一心,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认识、知道、开解了,就是说我们再不随境分别了,再不妄生执取了,再不去捉持了,捉持它,只能招惹麻烦,导致未来的生死。

心内无一法可思,我们的本心、清净实相,清净本然,没有妄心妄境之相,真心本具,本自圆成,所以我们就不要再依真起妄,用不着再妄想执著我们的自心。这样外不著法求,内不著心求,一切无所求,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境界,就怀抱豁然,永断纤疑矣。豁然是指内心境界说的,内心不迷闷,不障碍,心里无事,心里都是智慧,即无分别智,所以心才能豁然。心里明明白白,心明眼亮,一丝一毫的疑惑、迷惑都没有了,即是永断纤疑矣。这个时候,没有妄心和妄境的障碍,我们心里通达无碍了,就叫道,道在心上。我们就理智清楚,智慧开发,福慧增长,内心欢喜,诸佛护念,一切通利。我们必须得达到这种内心境界,虽然现在达不到,但是我们随顺真如,长时修习,就能达到。如果心上还有一物没放下,还向外分别,就障碍在心中了,就坐卧不安,无可奈何,苦得不得了,这也是业,也是苦,也是生死。

我们了达心外无法,就没什么可追著的了,再去追著、贪求,就非法了。就像世间人似的,本来应该做一个良民,人间正道是沧桑嘛,好好种地,好好做工,有饭吃,有衣穿。如果不务正业,想巧取,甚至偷盗,那不是非法吗?我们再心外著物,就和贼一样了,不是把它说得严重,实际就是这样。佛说我们这个心就是贼,因为偷心不死,所以把我们惩罚到三界六道,甚至堕落三途道受罪、受苦。

境未入心不等。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入。慧解心寂然,三界无伦匹。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证得平等性理,使心由坎坷、牵挂、障碍,最后通过修学佛法,达到平静、平常、平等,这是我们的宗旨、愿望、目的。我们这个本觉佛性、清净实相就是平等性理、法性之理、实相之理,所以我们要达到心上的平静、平常、平等,得有办法、道路,这个办法、道路就是我们这一心之法、实相之理。如果我们能够了达一切法皆是我们的清净实相,我们随顺这个道理,我们心上的坎坷、障碍、牵挂自然就消除了,我们心才能真正地平等下来,才和这个平等性理相应。心平等了才是道,才能通达无碍。若不了达这一切法皆是本心,数数起心,数数著境,心就没有办法平等,所以境未入心不等。

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入。一切诸法就都包括了,我们要想在这一切事物上不产生坎坷、牵挂、障碍,得怎么办呢?皆以等观入。平等地照了这一切法都是我们的自心、清净实相,没有一法可得,这就是皆以等观入。这个时候我们智慧油然开发,则慧解心寂然。慧解就是智慧之解,不是以妄心去认识。心里开解,有了智慧了,就了然无事,没有妄心妄境的惑乱,我们内心就平静、平常、平等了,清净、安乐了,就是心寂然。我们内心能达到这种因缘境界,就三界来说,没有哪一法能和它相比,三界无伦匹嘛。就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观世音菩萨告诉舍利弗,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一部《心经》说的道理,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理,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所说的规矩、规范、法则、道理是一个。我们真正开解了,把它实行起来了,就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就是两种生死的灾难,世间的分段生死和出世间的变易生死。这一法是殊胜当中的殊胜,胜义中真胜义性。

但不染污,即是真修。若再有所加,即是造作。造作乃属有为。有为虚妄,而非真也。以佛本自圆成故。

但不染污,即是真修。大德也说:但不染污,即如如佛。什么叫染污呢?心生了,就是染污。我们随境分别,妄生执取,就是染污。佛不是通过我们修行造成的,佛是本自圆成的,性本天然的,所以我们但不染污,但不随境分别,但不妄生执取,即是真修,离相之真修,即是真实之修证。随顺实相,无所用心,直接离妄心妄境之相,才叫真修。就像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不循尘分别,即是真修。

造作乃属有为,有为就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法。有为虚妄,而非真也,不是真实之修,都是随相之染修,有能修之心,所修之境,没离能所,故称染修。为什么我们这样说呢?以佛本自圆成故,不是让我们再造一个佛。怎么开拓发明?但不随境分别,不妄生执取,就开拓发明了。用不着再起心说我去修善,我去修行。我们自心本自具足一切善法——世间善、出世间善,若再有所加,起心去修善,著物修行,即是造作,还是业,也是苦因,反成有漏,不能回归不生不灭的本源心地。《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有差别。都是随顺我们的清净实相,只是随顺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果报也不一样。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开示一心之法、实相之理,给我们指出修行的道路就是但不随境分别,常常照了,心外无法,法即是心,所说的圆顿修法。我们念念都是这个,在日常当中随所见闻觉知,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法王就是我们的本心、清净实相。楼房、树木,这一切一切都是我们的清净实相。常恒以智照了,念念不离,这样自然给自己排难解纷,当下就减轻苦的程度,使我们得安乐,趣向禅定智慧。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虽然道路多途,但是这个道路是真实道路、简捷之路、巧路。不管好事、坏事,都归于心,都是我们的清净实相,不去随境分别,这样既省事,又不劳心,又得利益。所以我们对马鸣菩萨所开示的一心之法、实相之理,开解了以后,应当依之修行。这就是佛所说的,随所在处恒安乐。不管世间的事物怎么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我们面对现实,都是安乐。安乐在心上,所说在处一般,不管好坏,都是一般一般清净。因为都是我们的本心,更没有一法可得。若远离这些诸法的差别相,就不能构成我们心上的坎坷、障碍、系缚,这就是出苦得乐。离开这个,说出苦得乐,没有真实义。

若见心外有法,即是自起深孽;即是魔之使作;即是自伤法身慧命;即是发疯;即是发狂;即是执刀自割;即是把火自烧;即是自投罗网;即是白日见鬼; 即是以针刺目,即是毒火归心。以心外无法故也。

大乘了义教就是一心之法,佛说这一心之法是事情的本来面目,真实之相。我们的无边生死、罪业、痛苦怎么来的?就是迷于此一心之法,就是我们本论所说的,不知真如法一故,不了一法界义故。十方世界就是这一法界,一真如法界,无有二法界。所以有九法界虚妄之法,一切生死妄染之法,三途六道,生死大苦,一切生死过咎,就在于众生迷执,不悟一心,认为心外有法可取,所以去种种分别,妄生执取。我们从无始劫来生生世世就认为心外有法,去种种分别,妄想执著,引起我们心上的纷争,和众生之间的纷争,乃至结成集团,互相杀伐,生灵涂炭,作恶业,失掉人身,受三途之苦,都是心外取法的过咎。可是直到此生此世,直到今日,我们也没有一法可得,还在生死轮回之中,还被生老病死这一切苦所逼迫,不得出离。

现在我们发心学佛,就是要悟明一心,了达心外无法,再别向外去妄生执取,种种分别,自然回归本源心地,结束这个生死大苦。佛告诉我们,什么是外道呢?不悟一心,心外取法都是外道。像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各有发明,各有主张,各有见解,像外道搞饥饿、拔发、涂灰、吃狗粪等等,都是无益苦行,都是起惑作业,出离不了轮回之苦。我们种种贪著、攀缘、妄想执著,心外取法,其实也是外道。但是为什么不管我们叫外道呢?因为我们这样已经习以为常,还能按照世间正常地生活、生存、生息,和苦行外道相比,标志不那么明显。所以这是个界限,不能混淆,在一心之外见有一法,去妄想执取,不管是凡夫,还是外道,还是鬼神,还是外仙,都是外道。外道就是邪道,不是正道。若从了义真实法来说,说到根本处,唯有这一心是正道,清净实相是正道,正道就是佛道、觉道。所以在《楞严经》里,声闻、缘觉虽然能自觉,出离三界,证得三界外的小乘涅槃,也是心外取法,被判为外道,也属于魔境,心外取法故。

见心外有法就不是正见,不是佛知佛见、正知正见,都是我们众生的妄知妄见、邪知邪见。我们所说的有法都是生死妄染之法,是系缚、障碍、逼迫之法,是迷惑、浊恶、染污之法,是我们要对治的,要舍去的,都是生死大苦,都是见心外有法,知见不正,所以走入歧途,招惹这些麻烦。我们这样说,思想起来,思之可见,确实是这样,丝毫不爽。以实相慧照了这一切法,就能了达心外无法。

佛说: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我们信般若,就是信一心之法、实相之理,这才是正信。信其他一切法都是迷信,迷惑而信。我们有了正信,才有正知见。知见正确了,一切都正确了。知见错了,一切都错,所以我们必须开佛知见。《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我们这一心、清净实相。佛来到世间,就是开示我们本具之实相,让我们悟入,悟明、修行、证入,没有别的。不是其他,不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更不是人天乘。我们学了《大乘起信论》了义之教、成佛之法,心里应当明了不误。若还是见心外有法,非取不可,还和原先一样,那么永远也不能走出生死误区。

心外无法,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诲,我们应当依之开悟。如果见心外有法,就要妄生分别,甚至起惑作业,乃至十恶五逆都要发起。业有轻有重,越熏习越重,导致六道三途,最后不能自拔,所以若见心外有法,即是自起深孽。你像畜生之类,生命短促,生活环境脏乱,在粪尿当中,在浊气之中,饮食不洁净,吃的是糠菜、粪土,暴露风霜,自己不能独立,被人畜养,被人主宰、欺凌、使役、打骂,受种种伤残,乃至被杀掉,流血牺牲,受极大苦。这都是见心外有法的过咎,而起深孽,酝酿成的恶果,业是残酷无情的。知见不正,一不正,一切都不正。知见若正了,语言、行为、造作都正了。所以佛这样说是要给我们发起利益的,避免深孽,避免三途六道之苦的。不是为了说而说,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要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生死大事、成佛大事。

见心外有法,或者不见心外有法,这是悟和迷的根本分齐,是知见正不正的大事,不是我们说说就了事了。知见不正能给我们酝酿成无边大苦,所以我们应当善思量,应当开解,应当深信,这样首先利益的是自己,然后告诉他人,令他人也得利益,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自己若迷,还没有正知正见,那能给别人开正知见吗?我们告诉他这种事物好,你应当想办法获得;那种事物不好,你应当采取办法,把它舍离,这不是佛法,不能使他走上正觉之路。我们应当告诉他心外无法,这样才能开发他的正知正见。

为什么见心外有法呢?魔之使作,是魔使令我们这样起邪知邪见。魔就是魔罗,翻译过来就是杀者。佛说四种魔,我们现在说两种:一个是心魔,就是无明不觉迷惑之心,事相上不认识,道理上不开解,用诸妄想,这就是心魔。是心魔使我们起这种妄知妄见,使我们不能入理,不能依理发起我们的正确认识。再就是外魔,因为心有妄想了,有了内魔,外魔乘虚而入,助成我们起这种妄知妄见。就是这两种魔——心魔和外魔,使我们起妄知妄见、邪知邪见,知见不正,就是无明,即是自伤法身慧命,这已经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了,更不用说我们再去生种种妄心,去作业了。

见心外有法即是发疯,即是发狂。发疯、发狂,都是指心说的。就像人用心过格了,或者欢喜过格了,或者恐惧过格了,而发疯、发狂。在迷的众生因为见心外有法,为了获取世间的利益,而不惜向外危害,杀生、偷盗,残酷无情,就是疯狂之性、生死狂性。怎么来的?就是知见不正,不知道自心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因为知见是从我们这起,所以首先危害的是自己,然后危害他人,所以见心外有法,即是执刀自割。刀在心上,现在的痛苦、未来的痛苦,比执刀自割还痛烈难忍,就是自我伤残,也是把火自烧,是一个意思。知见若不正,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甚至铤而走险,所以即是自投罗网,即生死罗网。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另外佛在经里也说:除诸法实相,皆是魔罗网。魔罗网即生死罗网。见心外有法,就是知见不正,邪知邪见,就把我们已经套在魔的生死罗网里了,所以法身慧命无份。

见心外有法,即是白日见鬼。我们都愿意见佛,见祥善境界,见光明,不愿见大小二鬼、阎罗地狱、黑暗。这是个比喻。白日见鬼危害是一时。我们见心外有法的危害,是长劫之危害,比白日见鬼还厉害。见心外有法,即是以针刺目。众生至爱者身命,在一切贪爱之中,最贪爱的是自己的色身浊命。可是色身浊命,最爱护的是眼睛。四肢受伤,即使掉了,还能安上,影响不大。可是眼睛若没有了,那就一片黑暗了,就会苦得不得了,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是最爱惜的。可是我们若见心外有法,就是邪知邪见,就像以针刺目一样,将来的痛苦比这还苦。像地狱割舌、剜眼的苦报,都是由知见不正而招感的。

见心外有法,即是毒火归心。毒火归心,人就不能活命了。没有正知正见,就是贪嗔痴性、生死狂性,贪、嗔、痴三毒之火归心,我们的法身慧命就不能得活。

我们上面所说,即是显示心外取法危害的严重性。因为心外无法故,所以我们应当开解,约束自己,看住自己,别心外取法,别随境分别,别妄生执取,省着招惹灾难,导致苦轮,受极大苦。

起心即违心,违心无好事。所谓无好事,谓起心即伤法身慧命也。

起心即违心,为什么起心?都是见心外有法,可得可取,所以去种种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起诸妄想。起心就是依真起妄,以本有真心,而起妄心。真妄是对待法,互相违背,互相纷争。互相纷争就违背我们的本有真心。所以说起心即违心,违背自己的清净心、良心。违心无好事。就像贼似的,起心作贼,抢劫偷盗,想得到点利益,实际对自己是危害。起了偷盗心,没等实行,身心就不能自持了,忐忑不安,恐惧得不得了,等再去实行,心惊胆战,出了事,更是苦,这不都是危害吗?所以不会有好事。我们所说的无好事就是说,因为我们想要成佛,想要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以实相理法为身,以智慧为命,即清净法身,这就是我们的好事。但是我们还起诸妄想,心外取法,向外妄生执取,就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的好事就失掉了。我们所学是为了学以致用,光学不知道怎么用,那还不能发起利益。只有在日常当中,把这个法实行起来,才能给我们发起真正的佛法利益。

分别令心摇动迷乱,烦躁不安,惑业苦三,如火炽然。是故,当住持正念,无所知见,稳住心神,令其不乱,则了然无事矣。

我们随境分别,妄生执取,都是分别心使作,而惑乱我们的清净心,令心摇动迷乱,就不能安宁、安稳、安乐,整个身心就会烦躁不安。烦躁不安就是苦,这分别心就是惑,也是业,也是生死,所以惑业苦三,如恶叉聚,不相舍离,生死炽然建立。既然是这样,因分别心所起,所以我们就应当住持正念,安住保持我们的正念。若是随相之正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心里转念佛法。虽然有这一念,但是属于智慧光明之性,整个身心就理顺了,四大调适,气血周运,百病皆瘥,身心安贴。若是离相之正念,就是但不以心分别妄境,无所知见,了达心外无法,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也念念不可得,是为正念。我们妄心生了,不管是立什么知见,见有、见空、见长、见短、见苦、见乐、见善、见恶、见生、见死,都是妄知妄见、邪知邪见、生死之见。一切知见不立,是名佛的知见,就是我们的一心、清净实相,这样才能稳住心神,令其不乱,则了然无事矣。这样才没有这些生死事、苦事、罪业之事,了然无事就拉倒,更无所求,因为佛就是无事人。

无住无所依,无累心寂然,本性如虚空,是名无上道。

什么是无上道呢?无住无所依,无累心寂然,本性如虚空,是名无上道。这是佛给无上道做了一个定义。

我们众生心总是有所住著,有所依赖。不住著,就象落空了;不依靠,好象就没有着落了。其实我们有所住著,有所依靠,都是自取过咎。三界虚妄,无论心法还是色法,没有哪一种事物能靠得住。为什么呢?因为都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性。我们所住著的、所依靠的这种事物,它本身尚且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要迁移变化,归于消亡,那我们能靠得住吗?妄心靠不住,妄身靠不住,依赖生存的物质世界也靠不住,所以我们生心去住著,或者是依靠,都是痴心妄想。

我们通达一心之法、清净实相了,这是我们的主人,本来之佛,成佛真体,我们自己就有了主意,就能自作主张。不用住著哪一法,也不用依靠哪一种事物,超然独立。就像世间人说的,我自己有能力活命,能解决自己的衣食住,不用依赖他人,向别人乞求,这样才行。别人只能解决我们一时的困难,没有饭吃,给我们一顿饭吃;没有衣服穿,给我们一件衣服穿,但是不能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佛在经里问弟子说:吃饭、穿衣、走路,靠谁来完成?弟子回答说:靠自己,别人代替不了。这吃饭、穿衣、走路的生活小事都得靠自己,那成佛大事更是应该靠自己,靠别人也靠不了,得自己开解、开悟,自己实行。归根到底还得自己能够独立,就像十方诸佛似的。如果说哪一种事物能靠得住,那么我们来到世间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亲人来陪伴我们,我们走的时候也是自己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学会自立,自作主张,自己拿主意,到时候就得失败,所以成佛的大事全靠自己。靠自己开悟,靠自己实行,靠自己建立。我们不开解,不实行,不成办,佛也代替不了我们,各不相代。

若心有住,有能住之心,所住之境,即非真住。而无所住著,则是真住,就是自性显发。我们心明白这个道理了,而无所住著,哪一法也不住,无所依赖、依靠,但随顺圣教,保持正念,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直至成佛而后已,这是我们的根本出路。如果我们住在哪一法,就会被哪一法所累,就在哪一法上造罪。如果我们心里真地无住无所依了,就不受外物所累了。我们心没有累赘,没有牵挂、障碍,没有包袱,无累心寂然。心上没有过非了,离了妄心妄境,心上无非自性立,心才能真地寂然,清净、解脱。

本性如虚空,这是个比喻。不空不通,就像道路似的,没有一物,才能畅通无阻。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我们求这求那,又将求何事啊?向外求,越求,就离我们的无上佛宝越远。

本性如虚空,是名无上道。无上,就是没有超过其上的,就是佛道。道以通达无碍为义。世俗人迷,所以总是想追求点儿什么,贪著点儿什么,获得点儿什么,总想得到一物。得不到一物,心里就空虚。而我们正好和世间相反,我们知道自性功德本自具足,本自圆成,一切圆满,所以我们一物也不住,所说心即圆融,法亦无碍,这一切法也就不能障碍我们了。

尽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唯有实相一法,能摧毁打破五蕴山,决了生死法。亦唯有实相一法,能建立成就涅槃城,决了成佛法。

尽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就是世间六凡之法、出世间四圣之法,这一切事物都包括了。唯有我们一心实相这一法,能摧毁打破五蕴山。五蕴山就是五蕴生死大山,五蕴也叫五阴,积聚义,就是我们身心世界,三界六道,一切心色二法。这座五蕴生死大山是由无始劫来,我们无明不觉,三细六粗,积聚而成的。要想把它摧毁打破,唯有实相之法。因为理法力不可思议,实相之理法就有这个能力,摧毁打破这个五蕴生死大山,决了生死法,彻底地解决生死大事。另外也唯有实相这一法,能成就我们建立涅槃城,能决了成佛法,解决我们的成佛大事。都是一清净实相的功能力用,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这个力量和作用。

于一法界外,若再立一法,或另起知见,乃至别作解会者,皆是病目见空华,背佛而向魔也。若能于此悟则无咎,若执迷不悟,而死心塌地者,正如儒家所谓,是自作孽,不可救也,可不慎欤!

于一法界外,一法界就是我们一心之法,就是一佛法界,一真法界,就指一实相说的。于一实相之外,一心之法之外,若再立一法,或者另起知见,就是不悟佛的知见,而知见立知,起妄知妄见。乃至别作解会者,像外道种种解会、种种发明,皆是病目见空华,背佛而向魔也。因为眼睛有病,把眼睛看花了,看太清虚空,妄有花现,就是没有真实。心外无法,见心外有法,另起知见,别作解会,都不是成佛之道,而是魔道,趣向魔境。若能于此悟则无咎,若能从我们上面说的能够开解、开悟,就没有生死过咎,就免去生死过咎了。若执迷不悟,还认为心外有法,有实法可得,而抓住不放,这就是死心塌地者。正如儒家所谓,是自作孽,不可救也。自己作孽,自作自受,循业受报,流入三途六道,谁也救不了。既然是这样,可不慎欤?所以我们应当警觉、审慎,应当有个拣择——挑拣、选择。

达法源底,无动念处,悟心即佛,寸丝不挂。

达法源底,达就是明了通达。法源底,就是法之底源,就是我们的本心、清净实相。无动念处,就是没有我们生心动念之处,因为心外无物可取。悟心即佛,就是达法源底,其实是一个意思。知道我们自心是佛了,再不起心向外分别一法,就叫寸丝不挂,也就是清净本然。

大智度论》云:“以观种种别异法故,多生著心。若观诸法一相,若无常、苦、空等,是时烦恼不生,著心少故。是故多用是一,于实义中,一亦不用。若著一,即复是患。复次别异无故,一亦不可得,相待法故。但以不著心,不取一相,故说无咎,一不实故,菩萨不得即是佛”。

这段文字是龙树菩萨依经造论,所作《大智度论》里面说的话,中心、意旨也是让我们不随境分别,不妄生执取,但以不著心,不取于相,菩萨不得即是佛。就是我们众生都具有本觉佛性、成佛真体、本来之佛,清净本然,离妄心妄境之相,自相也离。虽然是一真法界,但是也不允许我们起心去住著。著就是分别,在这一切事物上妄立知见,就叫著,也叫取。起心去住著,反而成妄,真也成妄,所以大德说:起心即错,动念即乖。错就是差错,乖就是违背我们的真性。就是说真实义中,不许起心动念。就像大德有句话说,说什么是禅呢?说不染为禅。什么是染呢?随境分别就叫染,妄心起了,就染污真性。不随境分别就叫不染,不染就叫禅。妄心不生了,也不灭了,就叫定,所以合起来就叫禅定。另外大德又说:对境无心莫问禅。这一切事物,不管什么事物,好坏、苦乐、逆顺,我们了达同一虚妄,本来不有,都是本心,当下安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叫对境无心。对境无心本身就是禅了,就再别问了,再问就离了禅了。因为再问就是起心,起心就是染,就不是禅了。所以我们应当这样开解,这样随顺,自然身心安贴,福慧增长,和道相应,道就是一真实之道,就是实相之理。

以观种种别异法故,以心分别就叫观,别是差别,异是不同,别异法就是森罗万相,种种差别之相,种种千差万别的这一切事物。因为世间的事物千差万别,错综复杂,所以我们众生总是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随境分别种种法,妄立知见,唆发妄情,憎爱取舍,所以以观种种别异法故,多生著心,多生妄想执著之心。佛在经里说: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心,性成无上道。所以我们所要对治的,所要降伏的,所要减损断除的,就是这个妄想执著之心。

若观诸法一相,一相就是一实相、一清净实相。马鸣菩萨在本论里也说,法界一相。十法界,即十方世界的这一切事物,唯是一清净实相。实相就是真实之相,无一切虚妄之相。既然无一切虚妄之相,这一切事物在客观上就不存在,我们就没有妄想执著处,没有攀缘处、憎爱处、取舍处,我们就不随境分别种种法了,这就是观诸法实相。或者观无常,无常是空的初门,无常观成了,就能够证得诸法空性。世间这一切事物,不管是心法,还是色法,身心世界这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性、无常性,可怀性,都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都是迁移变化,新新不住,我们再妄想执著它,也把持不住,它还是要迁移变化,最后归于消亡,毕竟不可得。所以或者观诸法实相,或者观无常,或者观这一切事物都是苦的,或者都是空的,毕竟不可得,如果这样作实相观、无常观、苦观、空观,随顺圣教的规矩、规范、法则、道理,发起我们的心智,以智正念观察,是时烦恼不生,这一切烦恼自然就不生了,昏烦之事就不能扰乱我们的心神,我们就安定、安稳、安乐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心上才能通达无碍,理智清楚,智慧开发,福慧增长,为什么呢?著心少故。妄想执著之心少了,业的程度就减轻了,苦的程度也减轻了,就不那么粗重了,所以我们身心就能相应地安稳、安定下来。

是故多用是一,是一就是说把心归到一处,不随一切法分别。而于真实义中,就是实际理地,真实谛理之中,一亦不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本觉佛性、我们的本心,清净本然,本来无一物,无世间相,即无三界六道的生死相;亦无出世间相,即无四圣的涅槃相。世间相、出世间相这二者就是尘缘之相。既然我们自性没有这些生死相、涅槃相,所以我们不著世间求,也不著出世间求,不妄想执著世间,也不妄想执著出世间,这样才能离尘缘之相。另外我们的本心、本觉佛性、清净实相,亦无自相可得,所以自相也得离。我们虽然具有本觉佛性,本来是佛,但是对这一真法界也不能妄想执著,执著还是依真起妄,真也成妄,所以也得离。就是我们说的一亦不用,一实相也不许妄想执著它。因为佛法是纯净化的,究竟清净的。若著一,若妄想执著这一实相,起心住著,就是法爱不除,法爱不除就是法执还在,还有妄想执著性,真也成妄,所以即复是患,还是过患。只有证得一尘不染、寸丝不挂的清净实相、本来之佛,才能逍遥法外,一切法才不能系缚、逼迫、障碍,而于一切法得自在,所以佛称为法王。

复次,别异无故,一亦不可得,相待法故。复次就是说上面已经把这意义说了,在此再进一步地阐述。别异无故,无就是不有,不有就是空义,就是我们所分别、所妄生执取的千差万别这一切事物,不管是什么事物,和虚空一样没有一物,不存在。我们再去贪著、妄想执著,也是徒劳身心,一无所获,反而酝酿成生死之业,招感未来的大苦。对于这个我们得忍可,深信不疑,这一切都是幻相宛然,都是我们病目见空华,以迷惑心、生死眼,见有这一切,认为是真实地存在。我们以实相正法眼照了,迥无所有,应当这样正念观察,自然所向披靡,没有障碍。一亦不可得,一就是我们的本有真心、清净实相,我们妄想执著他,反而成妄,真也成妄。佛证得本心,是发明本具,本自圆成的,本来具有的,不从外得,所以说无智亦无得。不从外得,乃是本有,自己本有家珍,故以无得相称,所以说一亦不可得。但不是说我们的本来佛不存在,本来佛是真实不虚的,十方诸佛也是真实不虚的,但是不允许妄想执著,妄想执著即成妄。不执著,法法皆真。相待法故,相待就是互相对待而得建立。因为众生迷执,用的是妄想,所以故有轮转。佛为了接引众生,对妄说真,方便施设,如果众生都成佛了,真妄皆不立,一真绝待,说真说妄都是麻烦事。因为众生有病,所以法王才说种种法药。我们生死病没了,都成佛了,这法也就不用了。佛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都是渡过苦海的船筏,过了海以后,就不能再拖着船走,所以说一亦不用,相待法故。既然是这样,我们什么都不妄想执著,外不著法求,以外无法故;内不著心求,以不可得故,一切无所求,妄心才能歇。求就是贪,贪就是生死的体,所以大德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求这个,求那个,反而增加罪累,运作不起来。一切无所求了,所向披靡,通达无碍,就是这个真实道路,所以龙树菩萨说,但以不著心,什么都不妄想执著的这个心,不取一相。不管任何事物我们都不随境分别,不妄生执取。连我们的清净实相、本来佛都不允许妄生执取,都是过患,去此以还,我们再去分别,去取,那不更是生死祸患吗?所以不取一相,故说无咎,我们才没有生死过咎,不会酝酿成两种生死——世间的分段生死和出世间的变易生死的贫穷困乏。

一不实故,就是说我们妄想执著一,那也不行,还是依真起妄,是对待法。最后得超越对待,一真绝待,才是究竟清净。菩萨不得即是佛,菩萨悟明一心、清净实相,没有一物可得了,才是开拓本心,证得本来佛。说有一物即不中嘛,既然本心没有一物,我们将求何事啊?我们还求什么呢?什么也求不到。

龙树菩萨所说这段话的意思,和我们《大乘起信论》里所说的一切分别都是分别自心,心外无法是一个意思。我们了达心外无法,法即是心,所以外不著法,内不著心,一真绝待,当下安住,自然得解脱。

《阿含经》云:“莫见长,莫见短”。

《阿含经》说:“莫见长,莫见短”。见长见短就是随境分别,见好见坏,起诸对待,构成我们心上的坎坷、障碍和系缚。所以我们不要随境分别,妄生执取,莫见长,莫见短。另外佛在《阿含经》里还说:怨怨无休止,自古有是法,不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见长见短,所以互相怨恨,结未来的生死业缘。莫见长,莫见短,就是不怨能胜怨。不见长,不见短,此法终不朽,不朽即不坏,最后就能使我们得成佛道。这也是让我们莫随境分别的意思。

见这见那,敌对难下。不这不那,放怀无差。

见这见那,就是我们在这一切事物上妄立知见,随境分别,所以敌对难下。好和坏是敌体相对;善和恶是敌体相对;苦和乐是敌体相对;成功和失败是敌体相对;生和死还是敌体相对,乃至千变万化的事物就会对立纷争。纷争是指心说的,纷争在心上。敌对难下,就是说互相树敌,互相纷争,谁也不肯让步,这样的话,纷争越来越激烈,一直对立纷争下去,将来不可收拾。

不这不那,就是不妄立知见,不随境分别,不妄生执取,那么放怀无差。无差,就是没有差错,没有生死的差错,我们心就放心了,所说无忧无虑地、正常地生活。我们之所以不能安乐、解脱、自在,都是心随境分别的过咎,都是妄立知见的过咎,所以佛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就这一清净实相,再起一心,都是知见立知,都是无明本。但不随境分别,所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庞蕴居士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讫,枕于公膝而化。

庞蕴居士是唐朝时候的人,在我们中国佛教历史上,尤其是禅门,是有影响的一位大居士。虽然是在家居士,但是不染尘劳,一心在道,修学大乘,通宗通教,并且是一位已明心见性的在家弟子。他的事迹在我们佛门广为流传。庞蕴居士不但他自己悟入大乘,包括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儿和儿子,一家四口人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佛门弟子。他们这一家四口人临终时,都预知时至,明明白白地安然而化,给我们末法众生作了示范、榜样、学处。

这段话是庞蕴居士说的话,也是他亲自悟了以后,通过实践,而有所证,有所受用,从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 但愿空诸所有,但就是只是;愿就是心愿;诸所有就是万有,就都包括了。就是把我们过去贪著的、攀缘的、妄想执著的这一切一切,包括世间的这一切事物,和出世间这一切事物,好的、坏的、善的、恶的、苦的、乐的、染的、净的、生死的、涅槃的等等,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都把它空却。但愿空诸所有,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心愿,也就是他的菩提愿,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妄缘空处即菩提。妄心妄境空了,但是真如实体不空,以有自体,净法满足,所以佛的功德才能够显现发明。

慎勿实诸所无,就是过去已经储藏在八识田中的,妄想执著的这一切一切,都把它空却,不留,放舍,寸丝不挂,而我们所没有的,还没贪著、妄想执著的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千万别再充实。就是十方世界这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垃圾,都要把它清走,一旦空却了,就再别充实了,心空及第归。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他的这两句话语言文字虽然简洁,但是包含的内容、义理非常丰富深刻。这个界限非常分明,虽然语言文字不一样,实际是一个意思,慎勿实诸所无,也是空诸所有,是重复而说,这样使真实义更加明了。如果真能这样的话,就是无忧无虑地好好安住,好住嘛,再别没事找事,好好地这样安住。这两句话若做到了,就圆满了,成佛有余。我们众生因为迷执,总要充实自己,使自己得到满足,这样反而背离我们的真性,依真起妄,总是不相应。已经具有的生死尘劳还把持不放,这样总成生死障碍。所以庞蕴居士说这句话,也不外乎我们说的,就是再别随境分别,别妄生执取,别知见立知。我们众生已经圆满无缺地具足佛的知见——佛知佛见、正知正见,就是我们的一心之法、清净实相,已经很圆满了,无欠无缺了,无须在一心之外另有所取。

为什么要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呢?因为世间皆如影响。影就指我们世间这一切事物都是镜中影、水中月,没有真实。就像猿猴似的在树枝上看到水里有月,不知道是月在水中的幻影,以为是真实,所以痴心妄想,总想去捞取。另外不知道镜子里的影是幻影,以为是真实,即使把镜子打破了,也拿不出一个实物出来。另外世间如响,都如声之回响,没有真实。声本身虚妄,声音的回响更是虚妄。世间事物就是这样,众生总是想抓取一物,就像用手抓虚空似的,因为虚空没有一物,所以一无所获。

言讫,枕于公膝而化。于公是当时的一个官员,也是庞蕴居士的一个道友,经常在一起参禅修行。庞蕴居士说完这句话以后,就枕在于公的膝上化去了,离开了世间。庞蕴居士为什么能这样明明白白地,临终不糊涂、不颠倒、不迷闷,预知时至,也是把这个法留给世间。从这个迹象来看,庞蕴居士虽然是居士身,但是其本我们就不可测度了,有可能是菩萨来示现,作示范。

庞蕴居士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和我们所说是一个意思,就是让我们不要随境分别,不要妄立知见,不要妄生执取。

金随工匠之缘,能现众器之相。若染缸、净瓶等。众器之相虽殊,乃一金所成,是器器皆金也。若解其中意,山河及大地,皆见法王身。

大德有言: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我们众生听了,心里迷闷,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学了《大乘起信论》,一心之法、实相之理,就能开解大德说这句话的真实义。我们现在虽然不是参禅,也有参禅意,也是在参禅,但是说的不是那么深刻。参禅就是参究、悟明这个一心之法、实相之理,参究开解真实谛理。我们这是教下,还得用语言文字,在教化之下开悟。

这段文字是个比喻。金就比喻我们的本觉佛性。众生迷于本具之佛性,而依真起妄,三细六粗,三界六道炽然建立。四圣觉悟了,依此一心,建立出世间的四圣净法。六凡染法和四圣净法,都是我们一心之相用,只是悟迷有分齐。六道众生也是我们一心之相用,是染用、业用、生死之用、苦用;四圣之法也是我们一心之相用,是净用、善用、利益之用、乐用。都是依一心而起,但是苦乐攸分。不管是世间六凡的事相之用,还是出世间四圣的事相之用,相是虚妄,体是真实。相是生灭,所依之体是不生不灭。用世间话说,就是我们应当由外表看到内在,由现象看到本质,内在、本质就是诸法所依之理体。不要在相上论,要从虚妄之相,见到我们的真实之体。

我们以金来比喻,显示我们的本觉佛性,这样我们容易开解。金,在我们世间这一切质碍之物当中,是七宝之首,最尊、最贵的一种物质,为什么以金为贵呢?因为它稀有罕见。不像大地的土、树木所在皆是,不容易获得,所以我们以金来比喻我们的真性。金是体质,它不是瓶、碗、盆、刀等众器之相,但是随不同的工匠之缘,能依这一金建立众器之相。不管金现什么相,但是金体过去、现在、未来不会改变,体是一金,相是虚妄,所以随工匠之缘,能现众器之相,比如染缸、净瓶等。染缸是用来装脏水的器皿,净瓶是我们用来装甘露的,所以用不一样。但是不管染缸、净瓶,都是我们一金之相用,依金而起。染缸就比喻六道众生迷于一心,而依一心现起六道。净瓶就比喻四圣觉悟了,依此一心,而现起四圣。众器之相虽殊,千差万别,但是乃一金所成,所依之体都是一金,所以是器器皆金也。这就比喻世间、出世间十法界法千差万别,不一样,但是所依的理体都是我们的真性、清净实相,体是一真,所以《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间法、出世间法,虽然相上千差万别,但是同一虚妄,本来不有,所依之体是一个,说真不说妄,所以这一切法本来平等。

既然世间、出世间这一切事物虚妄,没有真实,就不足论。论也没有用,越论越妄上加妄,纠缠不清。我们就妄悟真,这是我们的重心、出处。总在妄上论,越论越虚妄,没有边涯,甚至严重了,把我们作人的这种纯正心、仁慈、仁爱、仁义之心都失掉了,最后论到愚痴暗昧,不分内外,强取豪夺,和畜生一样,因为心横行,所以堕落畜生道。马鸣菩萨告诉我们:一切分别即是分别自心,所以但不分别,不分别为智,就是佛的智慧,就如器器皆金也。我们着眼点要落在金上,不要落在器皿相上。无始劫来生生世世,我们就分别它,直到今天此生此世也没分别出个头绪,事事无头绪嘛。佛说烦恼无尽,这个烦恼没等消除,那个烦恼又接踵而至。我们从无始劫来就在烦恼之中,就是因为我们总在虚妄相上论,随相分别,妄立知见,过咎就在这,所以佛在《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就是但不随相分别,但不妄立知见,但不妄生执取,更没有其他。对于这个道理,我们心里要心开意解,心里忍可,深信不疑,爱乐随顺,这样才能和我们的清净实相相应。

若解其中意,山河及大地,皆见法王身。我们若能开解这个比喻里面的道理,我们所见的山河大地,不但是山河大地,我们所见这一切,皆露法王身。法王就是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这里的身就指我们清净法身,法身就是以实相理法为身。我们都具有清净法身,我们也要得见我们的清净法身,怎样见?就这样见,就是面对这一切,但不随相分别,但不妄立知见,但不妄生执取,就可以亲见法王身,见到我们的本来之佛。本来之佛是如意宝,能随意出生一切众宝,所以我们本来富贵具足,没有生死的贫穷困乏,用不着再去著相分别。分别它也没有用,反而走向反面,酝酿成六道三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就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所见、所闻、所知都是我们的清净法身,更不外认,身心安宁,心里无事,就是这样,更没有其他。

禅德曰:“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直须努力,莫闲过日”。

这是禅宗大德参禅开悟以后,发起真实修行,即离相之真修,无漏之妙修,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所以说:“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直须努力,莫闲过日”。悟了自心,清净实相,本来是佛,本自圆成,那么怎么发起修行呢?这就是大德告诉我们修行的路子和办法。对于我们末法众生来说,应当这样实行,即得相应。

直须心心不触物,直须就是说直截了当,不用其他,不用周折,不用麻烦。物就指这一切外境说的,一切法说的,一切事物说的。这里的触物,不是用手触,心攀缘了这种事物,而取相分别,就叫触。心心不触物,就是但不随境分别,但不妄立知见,但不妄生执取就行了,不用其他安排、筹措、设计。分别就是妄立知见,唆发憎爱取舍,起惑作业。直须心心不触物,是最直截了当的圆顿修法,也是最初、最简捷、最巧妙的下手工夫,虽然和我们说的但不随境分别,说法不一样,但是道路和办法是一个,不管是佛说、祖师说,还是大德说,理无二致。

我们修行,有了义修和不了义修,圆顿修法和随相修法。每天诵经、念佛、诵咒,修六度万行,这都是常规修法,当然这也是必须的,这样修习也是殊胜的,也是随顺佛法去修习。因为不悟一心,所以虽然修行的时候能随文入观,暂得降伏其心,但是诵完经,念完咒,修学结束了,还是随境分别,还是触物,起诸妄想,那还是不行。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在一切时处,随所见闻,就常恒以智照了,正念观察,了达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本心,不管是善、恶、染、净、苦、乐、成功、失败,都是我们的自心、清净实相,无有分别之境,所以就不随境分别了。若能观心是名上定,随处得解脱,随时随地就能给我们自己排难解纷,免去逼迫。所以禅宗大德说,直须心心不触物,不需要别的,我们常这样观,以智照了,不随境分别。即使生死现前了,了达生死虚妄,本无生死,就不为生死所逼迫。

“心心不触物”和“步步无处所”这两句话,虽然语言文字不一样,但是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我们在日常修行当中,我们心但不随分别,无所住著,这就是步步无处所。哪一法也不住,是为真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若无所住著,妄心不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我们的清净实相、一心之法。但不著物即是真修,没别的,没有什么纠缠。说我们心里还有一个目标要追求,这就是步步有处所了。有处所,心就有所住著,就是无明之本,所以应当心心不著物,步步无处所。我们这样做,不是落入空亡,因为我们深彻法源底,就是知道我们本来之佛本自圆成,所以我们心里就毫无负担地、无忧无虑地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离了妄心妄境生死妄缘,我们的广阔天地,自心之净土,本具的常寂光净土就会显现。

我们在一切时处,二六时中,都这样正念观察,以智照了,但不随境分别,心里这样熏习,常无间断,所说随所在处恒安乐,我们就常在解脱、安乐之中,不会有粗重的系缚、逼迫、障碍之苦,我们的业就大大地减轻了,苦的程度也就大大减轻了。业和苦减轻了,生死也就自然随之消亡了。不是此时这样,彼时不那样,尽此一生,直至成佛而后已,都要这样。常无间断,始得相应,就和我们清净心、清净实相相应。直须努力,莫闲过日。直须就是别再东瞅西望,左盼右顾,就是义无反顾,照这个方向努力,就这样实行努力,就是但不随境分别。从今以后,不管什么境界现前,我们都不随境分别,连续地不分别,无所用心,就叫努力。莫闲过日,意思就是说,人生无常,趁精力充沛,身心健康,随顺清净实相修行,不虚度时光。就像儒教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不及早修行,被这些闲事、琐事、生死事,缠绕不清,时间过去了,可是我们的正事,大事因缘还没成办,时间不留人,时间就是工夫,时间过去了,再想挽回来,那都不可能了,所以大德说:直须努力,莫闲过日。

禅德曰:“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这段话也是禅宗大德开悟以后说的话,自己开悟了,把自己修行的道路告诉给后学,以励未来。

学者恒沙无一悟,就是发心学佛的人,多如恒河沙数,数量很多,但是能悟明大事,真正开悟,明心见性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对于本具之佛性整个因缘义理都心开意解、心明眼亮的,稀有罕见。五祖弘忍大师说:“不悟自心,学法无益”,就是我们还迷于本心,还没明心见性,还不知道佛在何处,佛是指什么说的,就是大事未明,我们想要成佛没有办法、道路,无有是处,只能是盲修瞎练,修有漏善。所以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想要真正解决生死大事、成佛大事,这一大事首先得心里明白。我们的本师乘愿来到世间设教,说法四十九年,八相成道,就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我们本具之实相,令我们悟明、修行、证得。

过去宗下是言下大悟,也是顿悟本心,先明大事,明了以后,再依之修行。我们说这部《大乘起信论》是教下,这一部《大乘起信论》是教法,是马鸣菩萨对我们众生的教化、教导和教诲。通过学教,我们开始逐渐地悟明一心、清净实相。但是就我们现实来说,真正能够大开圆解的不多,稀有罕见,所以禅宗大德说,学者恒沙无一悟。大德说这个话也不是随意说,是根据我们的实际因缘说的。就我们在座的,有这么好的殊胜因缘来听闻这一大事因缘,但是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明了。更何况我们在座的才四五百人,千千万万没来听法的,也没有办法开解,自己能开解的,除非是利根,还得有人点化,所以禅宗大德说,学者恒沙无一悟,这是对我们现实来说的,我们现状就是这样。为什么无一悟呢?其过咎就在于寻他舌头路。就是别人这样说,我们也这样说,人云亦云,停留在口头上,光说不实行,没有深入地深入经藏,开解义理。佛在经里说:以缘心听法,其法亦缘,不得法性。我们以缘心听闻佛法,心又攀缘在佛法上了,所以不能悟明诸法之性,就是我们的清净实相、妙真如性。我们读诵大乘经典,学《大乘起信论》,重在悟明我们本具之佛性、清净实相的整个因缘义理,这是我们的宗旨、愿望、目的,要真实心中作,耳听心想,集中全部心力都能开解,因为心力不可思议,有心者皆成佛。

欲得忘形泯踪迹,忘就是遗忘,忘者亡也;形就是有形有相的,内之身心,外之世界这一切事物;泯就是泯灭,踪迹就是行踪迹相。就是如果我们想要内舍身心,外舍世界,从我们心上把它消亡掉,就是离一切妄心妄境之相,即离生死妄缘,那么怎么办呢?努力殷勤空里步。就是我们所说的,但不随境分别,但莫于心上著一物,这就叫努力殷勤空里步,按照这个路子发起我们的正修行。所谓无住无所依,无累心寂然,本性如虚空,是名无上道。

出家人心不附物,心不附物就是心不著物,也就是但莫随境分别,这才叫真修行,离相之真修,无漏之妙修。因为循尘故流转,发明即解脱,现在我们悟明了我们自性本自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自性功德不可思议,用不着再在心外著一物,再附一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劳生惜死,活着的时候劳费神思,疲劳筋骨,烦躁不安,罪业、痛苦、生死增长,到四大坏散,死的时候,贪生怕死,总成生死障碍,所以哀悲何益?到这个时候哀叹悲伤,悔之晚矣,又有什么利益呢?所以我们应当随顺清净实相,发起我们的真实修行,不随境分别,不著一物。

唐无业国师告弟子惠愔等曰:“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汝等当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讫,跏趺而逝。

这段是唐朝无业国师临终之前的最后垂语,告诫弟子们的话,语言虽然不多,但是把如何修证的整个因缘义理都说得圆满无缺。佛法从东汉汉明帝传入中国,到唐朝的时候,已经七百多年了,时正值末法之初。无业禅师是国师,就是皇帝学佛的老师,当然得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已经成就禅定智慧,乃至有所证得。无业国师在涅槃之前,最后把法语告诉给弟子们,仍然在传法,而且预知时至。这段文字是无业国师的临终垂教,所以都是至关重要的话,也是留给我们的法语。

无业禅师说:“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同寿,不生不灭”。六识之心说了四个,说全了,应是见闻嗅尝觉知之性,中间省略了嗅尝,是以见闻觉知,以例见闻嗅尝觉知之心。见闻嗅尝觉知之心就是我们的真心被妄心覆盖,真妄和合之体,阿赖耶识。体是一真,真心带妄,映现在眼根就称为见;映现在耳根就称为闻,映现在鼻根就称为嗅;映现在舌根就称为尝;映现在身根就称为觉;映现在意根就称为知。见闻觉知是指阿赖耶识说的,而见闻觉知之性,就是阿赖耶识所依之体,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所以在这里,无业国师告诉弟子惠愔等,说汝等见闻觉知之性,就是指所依之体说的,就是我们的本有真性、本觉佛性、成佛真体、本来之佛、清净实相。

佛在《楞严经》里也是就眼根指出眼根见性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说真不说妄,因为阿赖耶识体是一真,离开这个,就没有真可指,是带妄指真。就像矿似的,矿里有金,是指矿里金说的,不是指矿说的。矿里有金,应当开拓发明。阿赖耶识就像金矿似的,所以见闻觉知之性,就是就阿赖耶识指出我们的真性,不说妄,单指真,所说见闻觉知之性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我们的本有真性,性本天然,天然如此,不假造作,本自圆成,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始劫前就未生,尽未来际也不灭,三世不能更其真,亘古不能易其性。体超群相,超越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可示;量越虚空,无有限量,比虚空还大;德出言表,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用语言说不到,表达不了。与太虚同寿,就是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本有真性,与太虚寿量相等,也就是无量寿,旷劫寿命,不生不灭。像弥陀佛证得本心,成为阿弥陀佛,所说无量寿,就指着我们这个不生不灭的本觉佛性说的。在这里,无业国师把本具之佛性,开示给弟子们,令弟子们明心见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佛也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来的,所以无业国师继承如来的家业,也是把这个本具之实相,开示给弟子们,也是开示给我们在迷的末法众生,让我们依之觉悟,明心见性。

以上是指真,开示我们的无上佛宝、成佛真体,我们应当悟明。下边又说妄,妄就是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三界六道。所说一切境界,本自空寂,不是谁使令它空寂,不是我们作观说这一切法空,它才空,它本自虚妄不有,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无业禅师告诉弟子们,所妄想执著的、随境分别的这一切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身心不可得,世界不可得,善、恶、苦、乐、成功、失败、生死等一切都不可得。

迷者不了,即为境惑。因为众生迷,不能明了通达这一切法本来不有,所以被这一切生死妄染之法、妄境所迷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一旦被这一切事物,即这一切生死之法所迷惑,则轮回六道,流转生死,没有穷尽。

无业禅师在开示弟子们本有真性,说一切妄境本来不有,即妄本空,真本有之后,又告诉弟子们应当知道,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又进一步阐释我们本心的因缘道理。就是我们的本有真心、本觉佛性,本自有之,不从外求,人人本具,个个不无,非假造作,本自圆成,犹如金刚一样不可破坏。金刚就是金中之钢。金刚具有三义:一是坚固义,一切破坏不了它。二是锐利义,无坚不摧,它能破坏一切。三是光明义,能普照一切。所以佛在《金刚经》里,用金刚来比喻我们的真性、清净实相。

无业禅师又说: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一切诸法就像水中月、镜中影、声音回响一样,本来不有,举体虚妄,无有真实,了不可得,所以下边引用佛说的,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让弟子们,也是让我们更进一步开解、悟明本心的因缘道理,而依之修证。唯此一事实,就指我们本心说的,我们这一大事因缘、本觉佛性、清净实相,真实不虚,就这一件事是真实不虚的。余二则非真,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无他法,所说不二法门。就这一法,若再有一法,那都是虚妄,都不是真实,所以余二则非真。不管说哪一法,都是虚妄之法,所以常了一切空。常了达一切法体性空寂,无我我所,这一切森罗万相,一切事物,本来不有,不存在。既然这一切事物不存在,不可得,我们就不要去妄想执著一物,这样就不能构成我们心上的障碍,就是无一物可当情。这就是诸佛用心处,佛就是这样用心才成佛的,所以我们要想成佛,也得这样用心。《三遗教经》说:“观灵觉,即菩提”。灵觉就是我们的真心。常观灵觉,而不观这一切纷繁之事,因为纷繁之事虚妄不有,不可得。我们学佛的人就是常常这样用心,这就是我们的修行办法、道路。所以无业国师开示完弟子们以后,弟子们修证有方了,又嘱咐弟子们说:勤而行之,不要间断、懈怠、放逸。言讫,说完就跏趺而逝,入涅槃了。为什么无业禅师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因为他通达实相,随顺真如,不随境分别了,守本真心了,无所作业,所以心空及第归,最后安然逝去。

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

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伏就是降伏,因为众生迷执,总想向外降伏,降伏对方,按照佛法来说,这不是真正的降伏,不是真正的得胜而归,反而是失败。这就是说战胜对方、战胜他人,不是真正的胜利,能降伏自心,战胜自我、恶习嗜好,一切皆得降伏了,才是真正的胜利。

我们若想降伏哪种事物,要想战胜它,使它不构成我们心上的障碍、系缚、逼迫,我们怎么办呢?但不随境分别,不妄生执取,不妄立知见,这就叫无心于伏物。物就指这一切外境、一切事物说的。无心于伏物,这样就给我们排难解纷了,所向都是坦途,而趣向光明,所以说而物无不伏。没有哪一种事物不能够降伏,都能排难解纷,就不能构成我们心上的障碍了。

《菩提行经》上说:“若能降自心,一切自降伏”。我们把自己心降伏了,战胜了,一切自降伏,一切障难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就能排难解纷了。因为障难在心上,障碍、系缚、逼迫在心上,心了一切了,重在降伏自心。自心不降伏,一切也不能降伏,总成障碍。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就是降伏其心,洗涤尘垢,去掉染污,更不是征伏外物,战胜别人。总之我们上面说的,就是但不随分别,但不知见立知就行了,因为我们的真性本自有之。

经云:“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了达心外无法名识心,故外不著法求;了达心性不实名达本,故内不著心求。如是外不著法求,内不著心求,是一切无所求。一切无所求,是故得清净。清净即无为,是为沙门义。是知出家人乃无事僧、闲道人、清凉汉。不问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乃至色身与浊命。唯将心歇去、休去、灭去,莫回头去,正如大德所谓冷湫湫地去,古庙寒灰去,方是出头露日处。

经云,就是《四十二章经》说。《四十二章经》解释沙门义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就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语,把它翻译过来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是从寻常沙门义上讲,属于渐教,不是了义说。修戒能戒止我们粗重的过恶之心,也是治心的。粗重的过恶之心被降伏了,但是散乱、昏沉之心还在扰乱我们的真性,所以还得修定。定就是止,通过修定,来止息一切散乱、昏沉之心,也是治心的。散乱、昏沉之心止息了,我们八识田中的八万四千种生死习气、恶习嗜好,还没有达到业尽情空,所以还得修慧,开发智慧,了达一切法体性空寂,无我我所,以这个心智、般若妙智,照见五蕴皆空,没有一法可得,所以我们也就不贪了,也就不嗔恨了,也就不愚痴了,所以修慧能断除我们的贪嗔痴性、生死狂性。贪嗔痴断除了,我们的妄心再不生了,能截生死流,再不流入三界六道生死,所以我们的一切修为都是精勤修戒、修定、修慧。

我们出家僧人修学佛法,修戒、修定、修慧是本分事,根本分内之事,是必须履行完成的。否则的话,就是有名无实了,但有其名,没有其实,不能降伏其心,不能脱罪出苦,所以必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在家居士也是这样,男居士叫优婆塞,女居士叫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梵语,翻译过来就叫清净士,士是清净雅致之称,尊称,就是在家的修心之士。以三归自居,以五戒自守的在家修心之士。所以我们在家居士必须把三归法修得圆满,把五戒法修得圆满,和三归五戒相应的善法,像断除酒肉,清净自活,与世无争,心里无事,都要修得圆满,这样才有真实义。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真实义了,就有名无实了。

现在我们学的《大乘起信论》是阐明一心之法、实相之理的,是大乘了义之教。我们随顺法性、真如之理,发起离相之真修,无漏之妙修,属于圆顿修法,直契本心。也是圆满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我们悟明一心了,但不随顺妄心妄境分别,就关闭一切恶门了,就成就一切善法了。《四十二章经》说:识心达本,悟无为法,名为沙门”。这是从了义上说沙门义,从真实义上说沙门义,是大乘沙门义,所以我们应当开解。

佛说出家有三:

一、辞亲出世俗家。辞别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儿女,走出世俗,解脱粗重的尘累,就是为了修道。修道就是为了悟明我们一心,依之修行,开拓发明本心,性成无上道,完成自己的这个心愿,帮助众生也完成这个心愿,所以辞亲出世俗家。所以我们出家的宗旨、愿望、目的要纯正,要明了不误,不是为了衣食。

二、悟道出五阴家。身虽出家,心不悟道不行,还得悟道出五阴家。五阴就是三界六道生死的全体。悟道就是得悟明我们这一心之法、清净实相。不悟这个道,不能破除五阴,就没有办法,没有道路,所以得悟道出五阴家。

三、证果出三界家。悟道出五阴家了,破除五阴了,证果出三界家。这三种出家圆满了,是为真出家,所以如来说沙门义,尤其是我们出家僧人应当在这里深刻领会,在家居士也可以领会,因为这是法。

佛在《四十二章经》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就给沙门下了个定义、概念,这三句话就把沙门义说得圆满无有遗余。

识心达本,识心就是我们得认识心;达本就是得通达本源心地。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什么叫识心呢?大德解释说:了达心外无法名识心,也就是了达万法唯心。我们了达这一切事物,世间、出世间十法界法虚妄,唯是一心,都是我们的本有真心,法即是心,这就叫识心。认识心了,所见一切都是心,黑板是心,讲堂是心,五蕴身心也是心。既然是心了,所说尘遣非对,识无从生。尘缘遣走了,我们没有对待了,就没有攀缘处、憎爱处、取舍处、分别处了,我们这妄心就不依真起妄了,妄心就无有生起之处。所以识心就是了达心外无法,万法唯心,必须这样认识。我们认为心外还有法,还有树,还有墙,还有楼房等等这一切事物,我们就要随境分别。随境分别,依真起妄,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就炽然建立。我们了达心外无法,就没有攀缘处、憎爱处、取舍处,心就本分老实了,就安住不动了。就像贼似的,这个地方有钱有物,这个贼看到了,他总是想办法据为己有。如果这地方空空如野,没有一物,没有什么钱财物品,他就不起心想去抢劫偷盗了。我们这妄心就是贼,自劫家宝。

我们了达心外无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是我们的自心。既然心外无法,故外无所求。因为我们自性功德本自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更用不着在心外再求一法。再求一法,反而把我们的无上佛宝全部遗失,所以外不著法求。另外心外无法,既然心外无法,没有一物,就没有攀缘处、憎爱处、取舍处,我们再去强行去求,那就愚痴甚矣,太愚痴了,所以说了达心外无法就叫识心。

达本,了达心性不实名达本。我们的自心也没有世间相、出世间相,无有自相可得,故内不著心求。因为我们自心本自具足,我们再依真起妄,向自心求,真也成妄,我们的无上佛宝、自性功德就会全部失掉,所以也就内不著心求。本有家珍,用不着再去另外去求取。就像我们仓库里有金银七宝,我们直接受用就行了,说我还去求,再去求反而是麻烦。因为求就是贪,不管向心外求,向心内求,有求就是贪,贪是生死的体,所以外不著法求,内不著心求,一切无所求,就把这个悭贪摧毁打破了。求也是空想,也是苦,也是业,一切不从求中得,我们但一切无所求,自然一切圆满具足。佛就是一切无所求,最后一切圆满具足的。

解无为法,无为法就指着我们一心之法、清净实相、真如佛性、一真法界、不二法门说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是指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清净觉性说的,为什么叫无为呢?离妄心妄境之相,远离生灭、无常、可坏之法,无所作为,就叫无为。性本天然,本自圆成,不假造作。无为是对有为说,我们心想了,去筹措、安排、设计,见闻觉知、施为运动,都是有为,有所作为,都是生死法。解无为法,解就是心开意解,对无为法,就是《大乘起信论》所阐述的一心之法,实相之理,得以心开意解,心明眼亮,大开圆解。我们前面说的识心达本,也就是解无为法,重复而说,解无为法也就是悟明一心,通达实相。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明白沙门义了,我们就外不著法求,内也不著心求,因为本自具足,用不着再求,求反而失掉,所以我们就一切无所求。一切无所求就是不随境分别,不妄生执取。一切无所求,是故得清净。离了能求之妄心、所求之妄境,妄心妄境是生死妄缘,属于生灭性、无常性、可坏性,都是有为,属于造作,妄缘离了,我们心就清净了,是故得清净。我们开发本有清净心,清净即无为,无所作为,不用去造作、安排、筹措,本自圆成,是为沙门义,这才是沙门的真实义,应当这样开解。

从上面我们所阐述的,我们知道一个道理,是知出家人乃无事僧、闲道人、清凉汉。无事就是没有这些生死闲事。闲道人,就是闲来无事修道之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但不随境分别就行了,不执取外境,不执取内心,当下安住,不用求,所以出家人是无事僧、闲道人、清凉汉。清凉在心上,这样心才能得清凉。我们的佛宝本自具足佛的知见,佛知佛见、正知正见,本自有之,如果我们再起心去求,或者向外求,或者向心求,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边生死之本。外向法求,内向心求,心火炽然,业火上烧,烦躁不安,所以热恼、忧恼、苦恼,心不得清凉。

若从了义教上来说,我们悟明一心以后,就不见有世间和出世间,生死和涅槃可得,所以我们就不问世间与出世间,问它也没有用,我们也管不了,反而麻烦。但随顺清净实相、真如之理,去理顺我们自心,但不随境分别,直截了当。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与我们两不相干,因为我们本觉佛性、实相理体上,没有什么世间相、出世间相,生死相、涅槃相,乃至色身与浊命。乃至是超略之词,中间就不说了,都包括了。佛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所以色身浊命也如水泡,刹那生灭不可得,我们过问它也没有用,活在世间就好好修道,若是要离开世间了,了达生死虚妄,正念分明,则有个光明出处,就这样,不失本分就行了,所以再过问就是多事。但无所求,不随境分别,不用劳费神思,疲劳筋骨。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关闭一切恶门,成就一切善法——世间善、出世间善,一切善法都在心上。因为一切无所求,不随境分别了,持戒也在其中。持戒圆满了,不犯过恶,心不生了,过恶无所依据。另外我们不与世间纷争了,不与众生纷争了,是大布施,所以具足檀波罗蜜。我们一念不生了,所说不随境分别了,妄心不生就是最大的精进。我们好的不贪了,坏的不嗔了,也就是最大的忍辱。也是最圆满的禅定,最明了的智慧。所以具足六度,六度完全在其中,圆满无遗。

既然一切都不问了,唯是一件事,就是将妄心歇去。不用起心,不用劳费神思,省心节意,但将心歇去。但不随境分别,一切无所求就是将心歇去,有求还是分别,还是没歇。佛在《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都是以贪嗔痴生死狂性,发起这一念,它若歇下来,就妄灭真露,即得菩提道,所以说将心歇去、休去。大德也说:悟心即休,更无他术。悟明一心是佛了,本自具足,就把妄心休息,没有其他办法。妄心止息了,息灭了,再别反复,莫回头去。一歇永歇,别再有所顾惜,别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正如大德所谓冷湫湫地去。就是不分别,不取,不要恋恋不舍,有贪恋心,有所顾及,因为世间无始劫来熏习的这种妄情积重难返,妄情和妄境难解难分,就像乱麻似的,抽不出头绪,现在我们快刀斩乱麻,就出头了。不要对这一切事物还很热情,还很眷恋,那成不了道。心得清冷下来,对这一切事物得冷淡下来,就像秋天万物枯干了,没有生意了,这个心就得这样。古庙寒灰去,几百年、上千年的古庙,年头久了,没人住了,香炉里的灰都寒冷了,连火星都没有了,不能再复燃。如果这样实行,方是出头露日处。我们本具的智慧之日,佛的智慧之日方能显露,我们才能超越六道生死,不沉沦三界六道苦海,这就是出头露日处。

这一段是随顺了义教,说沙门义,所以我们出家僧人应当以此开解,这样实行。这是我们的学处,也是在家居士的学处。佛和大德、祖师,都是这样教诫、教诲我们,我们要想出苦得道就得这样。不这样,想成道,那也不可能。

分别无好事,亦如伤口未愈合,又被碰撞,所以还是麻烦事。

分别无好事,分别就是随境分别,分别外境、分别自心,都属于分别,分别就是依真起妄,所说生死、罪业、痛苦建立之本,就是结缚之本,能结业,能酝酿成生死苦果,成为系缚,所以我们说分别无好事。因为众生迷执,被贪嗔痴的生死习气这种习惯势力所驱使,所逼迫,所以总是随境分别。

分别无好事,亦如伤口未愈合,又被碰撞,所以还是麻烦事,这是个比喻。就是说我们过去的无边生死、罪业、痛苦,都是分别出来的,已经不是好事,果缚还没完结,生死苦果的系缚还没完结,我们又在这业果上、苦果上,再妄生分别,那就是妄上加妄,又建立新的生死苦因,新的生死业缘。就像我们色身受了伤,伤口还没愈合,没愈合最容易感染,所以是麻烦事,麻烦事就是生死大苦乃在其后,还会酝酿成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现在我们认识到了,所以我们随顺清净实相,不随境分别,因为分别无好事。

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以识染,以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弥勒菩萨是说唯识的,弥勒菩萨也教导我们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分别就是我们随境分别,分别外境,分别自心,就是起心分别这一切事物好、坏,憎爱取舍,起惑作业。分别是识,识就是在我们众生分上说,我们所起的六识妄心,总指我们一切妄心说的,生死妄染之法说的。不分别是智,不起心分别就是智,智就是般若,佛的智慧,我们本具的般若光明智慧。佛是无分别智,本具的四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不假心分别,不用这个妄心去分别,而无所不见,无所不知。

以识染,因为有分别妄心了,所以染污我们的真性,染就是生死炽然建立。以智净,不分别了就叫智,智使我们心清净。染有生死,分别就是染,依真起妄就是生死,能建立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所以分别是结缚之源,分别能结成业因、罪业苦因,被生死苦果所系缚,一切生死、罪业、痛苦从分别开始。净无诸佛。佛者觉义,觉在心上,佛是觉至心源,究竟觉,圆满大觉,究竟清净。如果分别心没了,就是佛的无分别智,就是我们的本心,佛也不立。如果再分别佛,那还不是究竟清净,所说实际理谛不容一法,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我们的本心离一切相。我们这段是引证弥勒菩萨说的话,来证明分别的危害,不分别的利益。

分别什么都是恶,分别善恶亦是恶。但不分别无有恶。分别即染污,染污即不净,不净即垢故。

分别什么都是恶,分别心是结缚之源,能结成生死恶业苦因,招引生死苦果,被生死所系缚,都从分别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分别什么都是恶,都是依真起妄,妄即是恶,即是业,即是苦,也是生死,所以分别即是恶。

分别什么都是恶,这是从了义教上说,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一心之法、实相之理,怎样随顺一心之法去修学,即圆顿之修法,巧妙之修法,最初的下手工夫,不是随相之染修,所以六祖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六祖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思善思恶还是分别,还是依真起妄,背离觉性,那还是业,还是染,染污真性。思善是分别起心,思恶也是分别起心,体性是一个,都是无明不觉迷惑之心,都背离觉性,所以六祖大师让我们随顺我们的真性,不思善,不思恶,善恶都莫思量,也别思考,也别衡量,即可入清净心体。清净心体就是实相理体。怎么入?就这么入。若思善思恶,善恶都去思量,那么思善思恶这个妄心就隔离障碍我们,不能入清净心体。

既然分别什么都是恶,那么怎样才能止一切恶呢?但不分别就无有恶,恶业苦因就无所依据。但不随境分别,善恶都不分别,这样才能得清凉。因为我们这一念心起了,这个心属于火,心头火点燃了,我们就不自在了。大德说:灭去心头火自凉,把心头火灭却了,自然得清凉,什么是心头火呢?我们生这一念分别心就是。

分别即染污,染污我们的真性。染污即不净,心不清净,意业、口业、身业都不清净。三业不清净,六根不清净。一不清净,皆不清净。不净即垢故,即是生死垢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应当妄生分别,但不分别,但不执取,所以我们就心里平等了,我们心才能真正地安定下来、安稳下来、安宁下来。这样我们就说到真实处、根本处、究竟处了。

幻生亦非生,幻灭亦非灭。生死涅槃义,一性更无殊。要知奥妙处,深彻法源底,是为露日处。

幻生亦非生,幻生就是我们这一切法都是受无明熏,动彼净心,虚幻而起,没有真实。众生不了达这一切妄境都是自心之虚影,举体虚妄,没有真实,本来不有,所以妄生执取,妄生分别,总不相应,常在生死。

我们要想不随境分别,得认识事情的本来面目。我们这三界六道,都是虚幻显现。就像佛在经里说的,因缘和合,虚妄相生。因缘生法,缘起法,缘起性空。因缘和合,内因外缘和合,虚妄相生,三界六道炽然建立,是虚妄相,不是真实相。像依报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依赖生存的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这有为相,正报身心,都是因缘和合,虚妄相生。因缘和合就是说,我们随境妄生分别,这就是业、苦因,由业牵引我们的阿赖耶识——受报之主,遇到父母和合之缘,生起这个虚幻的五蕴身心之相,即虚妄相生。因缘脱离,虚妄名灭。这一期身命几时年,受业力的支配,业力完结了,四大坏散,一期身命结束,两手空空来,两手空空去,我们现在有一个假名,死了以后连假名都不存在,虚妄名灭。不但虚妄之相没了,假名也没有,就是说生是虚幻,死也是虚幻。既然生死虚幻,那么我们就不要去捉持它了,不要去分别它了,不要去执取它了。

幻生亦非生,我们认为生了,有身心世界现起,一切法生起,都是病目见空华。就是眼睛有病,发红发肿,看太清虚空,把眼睛看得劳累了,看花了,所以看虚空有莲华出现。病目就是迷惑之心,迷惑之心就是生死眼。空华就指三界六道全体说的,这一切事物说的。我们以迷惑之心,以生死之眼,见有三界六道,见有善、恶、苦、乐、生、死、成功、失败,都是妄心见有妄相。如果要用实相正法眼看,以智照了,幻生亦非生,是虚幻之生,不是真地生了。因为法本不有,法尚不有,也没有法生,所以幻生亦非生。

幻灭亦非灭,法灭了,也是幻灭,不是真的有法可灭。就像病目见空华似的,眼病好了,再看虚空,迥无所有,也不是真的有华在空中灭了。因为空中本来无华,见空中有华是病目所成。华本不有,生且不有,对谁说灭啊?对于这个忍可于心,安住不动,就可以得无生法忍。病目好了,就是我们悟明清净实相了,以实相慧照了,法本不有,幻灭亦非灭。

生死涅槃义,一性更无殊。义者相也。生死相、涅槃相都是我们妄心计度出来的。我们本觉佛性、清净实相理体上,没有三界六道的生死相,也没有四圣的涅槃相。我们著生死相,著涅槃相,都是非法、非理。我们讲的是了义教,是究竟显了生死即涅槃。为什么生死即涅槃呢?因为生死虚妄,涅槃虚妄,生死涅槃等空华。我们见有生死,见有涅槃,都是病目见空华,我们本体上没有。我们说生死涅槃义,即四圣的涅槃以这一真性建立,六道的生死也以这一真性建立。就这一真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来之佛,没有什么生死涅槃空华之相,即一性更无殊。生死性即是涅槃性,一性无二性,我们要在性上着眼,悟明一性了,再也不著生死,也不著涅槃了。要知奥妙处,即深奥、不可思议之处,才能深彻法源底。法源底就是我们这一心,我们整个一心之法、实相之理的意义道理。如果彻法源底了,就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了,我们这个时候,是为露日处,太阳出了云翳,才能见到光明。意思就是说,我们悟明一心了,我们本具佛的智慧之日,才能开拓发明,否则还在五蕴山中,不得显发。

若见一法生,则是头上安头。若见一法灭,则是自断其首。所以者何?以法本无有,岂有法生?法尚不生,岂有法灭?是故若见有法生,见有法灭,二见皆堕,活路何在?

就大乘了义教来说,一心之法、清净实相说,从真实义上说,无有法生,也没有法灭,为什么呢?法尚不有,对谁说生啊?生尚不有,灭更没有依据。都是因为我们迷执,虚妄地见有法生,见有法灭,妄立知见,就是《楞严经》所说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前面的知见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清净实相;后面的立知就是妄立知见,起诸妄想,就是无明之本。见有法生,都是妄心见妄境。见有法生了,见这一法好,作好想,贪著得不得了,为了据为己有,起惑作业,轮回生死;见这一法不好,作不好想,嗔恨得不得了,向外危害,作诸恶业,轮回生死。由于我们妄立知见,所以流出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

佛说心外无法,我们见有法生,见有法灭,都是心外取法。见一法生,就是头上安头。头上安头,总不自在。我们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安乐、解脱、自在,就是因为起诸妄见,妄立知见,所以酝酿成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使我们受种种生死之苦的逼迫、系缚、障碍,这就是头上安头的意思。见一法灭,也是妄立知见,依真起妄,智光外洩,伤害法身慧命。法身慧命被伤害了,我们的色身浊命就建立了,所以就如自断其首一样,危害尤为严重。

佛说: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无他法。马鸣菩萨说:不了真如法一故,所以三细六粗,炽然建立三界六道生死之法。以法本不有,法既然不有,岂有法生?法尚不生,岂有法灭?对生说灭,生和灭都是虚妄建立。是故从我们上面说的道理知道,若见有法生,见有法灭,这两种知见都不是正知正见、佛知佛见,而是妄知妄见、生死知见,都是无明本。二见皆堕,都堕落在无明生死罗网之中,就是三途六道,那么活路何在?我们的法身慧命就没有活路了。

另外佛在经里说:一切法寂灭相,一切法涅槃相。是反复而说,实际是一个意思。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寂灭就是不生不灭,也是涅槃相。涅槃相就是我们的真性、清净实相。这一切事物当体就是我们的本心,法即是心,心外无法,应当这样开解,就不见有法生了,不见有法灭了。不妄想分别,就不起惑作业了。佛在经里说:离诸法实相,皆是魔罗网。一切诸法都是我们的清净实相。如果不是这样认识,见心外有法,有法生,有法灭,就有法可贪著,有法可攀缘,有法可妄想执著,我们就会堕落在魔的生死罗网里,不得出离。

生心是一举两失:一是酝酿成无边的生死。二是把本来佛遗失掉;不生心是一举两得:一是无边的生死云消雾散。二是究竟得作佛。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们随境分别和不随境分别不一样,利益和危害都不可穷尽。都是从分别,以妄心分别妄境而得建立。达摩祖师说:心生即是罪生时。罪以心为体,心生了就是罪。因为起动义为业义,业就是罪,不过程度不一样。心生了就是业,业就是苦,苦也是生死,所以惑业苦三,不相舍离。苦以心为体,所以我们说心生也是苦生时。马鸣菩萨在本论说:不觉故心动,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心起动了,就是苦的因,当下身心就受种种苦,就是苦的果,还会酝酿成未来的生死业果、苦果。所以我们要想出苦,就不能随境分别。不随境分别,苦就无所依据,罪也无所依据,生死也就云消雾散。过咎就是在于分别,生种种心,没有其他。

这个妄心虽然没有形相,没有形状、相貌,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力量和作用不失,破坏力非常严重,危害特别大。像我们世间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推不开局面,苦得不得了,怎么来的?都是因心成体,唯心所现。所以达摩祖师说的“心生即是罪生时”这句话,说到了真实处,言不虚也。不但达摩祖师这样说,《地藏经》也说:娑婆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粗情不觉,认为生心没什么,可是生死、罪业、痛苦已经酝酿而成,大苦乃在其后。我们因上没防范,所以果上严重。《八大人觉经》说:心是恶源。离心无恶可言。妄心举体都是过恶,无一是处,所以我们不能妄生执取,不能随境分别。

佛说一切法都是我们的本心,所以一切分别即是分别自心,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呢?但不分别,但不执取,这一切幻法就不得建立,所以我们说生心,就是一举两失,失就是危害。一是酝酿成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这是必然之事。二是我们妄心生了,就把我们无上佛宝遗失掉了。我们所以不成佛,佛说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执著就是随境分别,就把我们本来佛遗失掉了,我们以妄心取妄境,就有如此之大的严重性、危害性。

不生心是一举两得。反之,我们不生心,不随境分别,所得第一个利益就是无边的生死云消雾散。第二个利益就是究竟得作佛。所以随境分别和不随境分别,危害和利益都不可言说。

祖师云:“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

这是祖师说的话。学道人就是修学佛道的人,想要成就佛道的人。若欲得知要诀,要决就是心要,就是最好的办法,最简捷、最巧妙、最直接的办法,不用费事的办法,就是但莫于心上著一物。但不著一物,和我们说的但不随境分别是一个意思。但不妄想执著,就能证得本心。

赞弥勒偈曰:“了法一如,放怀自在,胸无点物,笑口常开”。

这是赞叹弥勒佛的偈子。弥勒佛为什么笑口常开呢?因为弥勒佛大彻大悟,无忧无虑地把心放下了,心里没有一物了,所以法喜充满,笑口常开。我们为什么有忧愁呢?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总有物,好物、坏物,沉重的包袱压在心上,也笑不起来。

了法一如,了是明了、通达;法就是指这一切事物说的;一如,如是平等的意思。了法一如就是了达十方世界这一切事物虚妄,本来不有,当体这一切事物就是我们的一真如佛性,一真如之理,就是实相之理。心外无法,这一切法都是我们的本心,我们就没有攀缘处、憎爱处、取舍处了,就不随境分别了,不随境妄生执取了,所以无忧无虑地把心放下了,就是放怀自在,自在即解脱义。能正确认识了,正确对待了,知道法即是心,心外无法,心外无物可取,这样胸无点物,心里就没有什么好事、坏事,清净本然,所以我们自心本具的法喜、妙乐油然而发,就像弥勒佛一样,笑口常开。

这个偈子和前面说的道理一样,必须得知道法即是心,心外无法,这样我们就本分老实了。我们修行必须得先悟理,理的力量不可思议,我们实行起来,就能给我们排难解纷,心里无事,自然放怀自在,笑口常开。

首楞严者,梵语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乃大定之总名。谓性定,即自性本具之定也。又名圆定,即圆满大定也。又名妙定,即不可思议之定也。谓不但独取一心不动,乃统摄一切万法悉皆不动不摇,为一大定之体,故名首楞严,即一切事究竟坚固。

首楞严是《楞严经》,即《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提到的。首楞严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所说一切事究竟坚固,就是一大定之总名,就是诸佛所证的上上禅定——大佛顶首楞严定。不像我们世间四禅八定是有漏定、识心定、世间定。有漏定就是说虽然得点儿定了,但是定散了,还得落入六道生死。识心定就是说内守悠闲,维持定境,是以妄心来维持这种禅定境界,没离能所,所以就叫识心定。世间定就是我们世间善法,不是出世间定,这种禅定,入之则有,出之则无。大德说:若有出入,即非是定,都不是真实的禅定。声闻、缘觉虽然证得三界外的小乘涅槃,得灭尽定,灭除六识妄心,加上七识生分,所证得的禅定也不是大佛顶首楞严定。唯有我们这个清净心体、实相之理,就是本具之性定,即自性本具之定,不从修得,亦名圆定,诸佛所证得的圆满大定,又名妙定,就是不可思议之定,这个定就叫作首楞严,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就是说不但独取一心不动,乃统摄万法悉皆不动不摇。因为法即是心,既然这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的自心、清净实相,清净实相不动不摇,那么这一切万法也是清净实相,所以也不动不摇。我们了达法即是心,万法唯心,都是我们的自心。既然是自心了,这样心即圆融,法亦无碍,一切法也不能成为我们的生死障碍,所以一切事究竟坚固。

我们说首楞严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心外无法,万法即是一心,相即是性,事即是理,妄即是真,这是关键,是我们说的重点、心要,不了达这个,没法不向外分别,不向外取舍。了达万法都是一心了,就是统摄万法悉皆不动不摇,就是我们论里所说的尘遣非对,识无从生。尘就指这一切事物说的,这一切事物遣走了,归于一心了,我们就没有攀缘的对象了,所以识无从生。识就是妄心,妄心不生就显性,显示我们的真性。

《楞严经》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籍劬劳,肯綮修证。

这是《楞严经》的话,我们引来跟大家说说。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就指我们三界六道所以相续不断,过咎就在于我们众生因为迷执,在一切时处,总是随外境分别,这就是结缚之源——结下生死之业,酝酿成生死苦果,被生死苦果所系缚的根源。所以如来为了使我们脱罪出苦,不结生死之业,不受生死之果,所以佛告诉我们但不随分别,不随世界分别、不随业果分别、不随有情众生分别。世间、业果、众生,虽然说三个名字,实际总指三界六道这一切事物说的。

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三缘就指三种能攀缘之心,分别世界、众生、业果攀缘之心,向外攀缘妄境之心。三因就是生起世界、业果、众生之因。如果我们但不攀缘,不随境分别,那么三缘断故,则三因不生,生死苦因自然就不生了。我们就不作业。不作业,生死苦因就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演若达多是当时室罗筏城的一个人,他早上起来,对镜照面,一看镜中之像眉目可见,他责怪自己之头不能见到自己之面,所以无状狂走,待有人告诉他头就在他脖子上,并没失掉,所以他明白了以后,就不狂走了。这就比喻我们众生因为迷,所以依真起妄,三细六粗,炽然建立三界六道。这个无明不觉迷惑之心就是我们心中的生死狂性。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就是说我们但不随境分别,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妄灭真露,胜净明心——最殊胜的、最清净的、最光明的本心,自然显发,周遍法界,不从人得。既然是这样,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肯就是骨间之肉,綮就是筋和肉连接处)就是说用不着再凭借劳费神思,疲劳筋骨去修证了,这是圆顿修法。

我们所讲的这部《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了义教,圆满顿教,我们所说的但不随妄境分别,就是最初、最简、最巧的下手工夫。我们日常当中时刻照了这一切物相,森罗万相,都是我们的自心,法即是心,这样我们就不去分别了,尘遣非对,识无从生,所以这是最简便的圆顿修法。我们自性本具之性定、圆定、妙定,不从修得,所说修就是把妄心降伏了就拉倒,所以六祖大师说,禅定不在坐。理上不明白,再坐这妄心也压不下去,就像以石压草似的,石下滋生,危害尤甚。我们明白道理了,自然不随境分别,行住坐卧常在定,就是楞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样才行。

有人寓言于八哥问达摩:“西来意,西来意,快快教我出笼计”。达摩曰:“出笼计,出笼计,两腿伸直,两眼闭”。

达摩祖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在梁武帝时跋山涉水,不辞辛苦,从印度西天,来到我们中国东土。他来干什么,他的心意是想做什么,即西来意。对于这个问题,在迷的众生,包括我们学人,有很多猜测,所以后来,在我们宗下禅门就成为一个接引学人的话头。历代禅宗大德都用话头接引学人。话头就是在说话之头,就是语言还没说之头。通过话头,言下大悟,能悟明我们说话之头,也就是说话之前,我们不可思议的本来面目,参明父母未生之前我是谁,这就叫参话头。参话头就叫参禅。

我们现在讲这部《大乘起信论》,其实也是在参禅,我们这是教下——如来禅,通过学教,学种种教法,种种语言文字,来开解我们的一心之法、清净实相,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宗下不假语言文字,以心印心,言下大悟。宗下和教下所悟的是一个,理无二致,只是所说的办法不一样。有的人百城烟水来到禅宗大德这里,向大德问达摩祖师从西天来到东土是什么心意,即西来意。有的人说达摩祖师不远万里,千辛万苦,忍饥挨饿,暴露风霜,来到中国,也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有的人说达摩祖师来到东土,是为了传一心之法,让我们明心见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有的人不开解,不能就缘悟理,所以以缘心听法,其法亦缘,不得法性。又把这些话作为攀缘的对象,认为这就是达摩祖师的西来意,就执著这个上了,记忆不忘,念念不忘。入没入理呢?没入理,没言下大悟。入理就是开解我们一心的整个因缘义理。入理了以后,这些就不会执著了,心里了然无事,当下得清凉。若执著在语言文字上,不得法性,法性就是诸法所依之体,就是我们的清净实相,悟明这个理,才是我们的宗旨、愿望、目的。

有人寓言于八哥问达摩,寓言就是寄寓,自己不问,而把自己的心意,要说的话,寄寓于八哥,让八哥来问达摩。八哥和其他的鸟类比较,和其他鸟不一样,它本身体性就机灵好动,好表现自己,所以善学人语,感情语调可乖,让人欣赏,故为人畜养,常在牢笼,被人嬉戏,以自取乐,不能出离,无自由分。怎么来的呢?是自己招感来的。过咎就在于它机灵好动,善学人语,情调可乖。它若不机灵,显得很笨拙,也没人理它了,就不会被圈在笼子里,而不得自由,苦得不得了。这个很重要,实际这个人也是用这个来显示我们六道众生,为什么在三界的苦海、火宅、牢狱生死牢笼里,被一切众苦所系缚、逼迫、障碍,不能超越,不得出离呢?就是因为我们众生和八哥一样,八哥这些毛病,这些习气,我们都具足,所以不得出离。这个人也是借助八哥,给我们指出一条出离生死牢笼的道路、办法。

我们应当回光返照,认识、检点自己,怎样改往修来,所说直心是道场,心直言直,别搞虚妄漂浮,别欺诈惑乱。学佛的人就要本分、老实、规矩、仁义,使自己身心肃然下来,清净下来,祥和下来。大家来道场是来学佛,修道的,所以道场要清净,要祥和,这样才能行,我们大家才能欢喜生善,这样我们这个道场就是我们人间的净土,净土在心上。不能把世俗的一些事物拿到道场来想、来说、来做,我们三宝道场是学法修行的地方,怎样去掉我们这些虚浮之心,不好的语言和染污的造作,心上要达到正念、正思维,不贪、不嗔、不痴,口上不说闲话、废话、危害话、戏论话、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要说佛法话、善话、利益话、清净话,身体造作要不杀、不盗、不淫,要慈悲喜舍,广行利益。这是我们的责任,修行的本分事。另外弘法是家业,我们自己很好地修学佛法,同时也把佛法告诉给众生,让众生也有出离之路。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出离这个三界牢笼。

这段是寄寓八哥问达摩西来意,来显示我们怎样出离牢笼。达摩祖师从西天来到东土,就是为了拯救东土的苦难众生,而出离六道生死之苦,得成佛道,就是要我们得到救度。既然达摩祖师是这么一个宗旨、愿望、目的,我们得知道达摩祖师他救度的办法是什么,怎样才能够使我们出离三界牢笼,这个是重心。这个不开悟,不管出家在家,就是我们发心学佛,也没学到真实处,也不能真正地发起佛法利益。

八哥问达摩说:“西来意,西来意,快快教我出笼计”。说在这牢笼里太苦了,简直是度日如年,难以忍受,赶快告诉我一个出离牢笼的计策和办法,可以看出这种出离的迫切心情。所以达摩祖师就告诉它说:“出笼计,出笼计,两腿伸直,两眼闭”。意思就是说,你为什么不能出离牢笼啊?就是因为你太活泼可爱了,所以人家不放你。你若把两腿伸直,两眼一闭,死了,你自然就出笼牢了,他就不畜养你了。这个意思引申开来,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死心不死,涅槃心不活。生死心就是我们随境分别这个心,以妄心执取妄境的这个心,这就是妄心,是生死妄本。我们这个心是虚浮之心,虚妄漂浮之心,就是这个虚浮之心把我们弄坏了,使我们长居三界生死牢笼,不得出离,都坐罪于这个生死之心。我们这个生死心无所不用其极,就和八哥一样,用得太活跃了,所以我们重心总在得认识我们这个生死根本,总得省心节意,总得打得念头死,才能许汝法身活。就像大德说的,得大死一场,把这个生死心死去,我们的法身慧命自然得活。我们从这里这样开解,就是生死心不死,涅槃心不活,从这个上下工夫,我们出离三界牢笼才有期望。

华严经疏》云: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即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自心性是也。

佛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不管是六凡法界,还是四圣法界,一切法都是我们一本有真心之所显现,都是我们一心的事相之用。既然是一本有真心之所显现了,法即是心,这一切法即是我们的本有真心,就是相即是性,事即是理,妄即是真,心外无法。如果能这样开解、体达,我们心就圆融了,圆满、通达、无碍了。心即圆融,法亦无碍,这一切事物就不能障碍我们了。因为会相归性,唯是一真如佛性,这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本心,无外境界,我们就没有分别之处、妄想执著之处了。不随境分别,也就不依真起妄了。所说不但独取一心不动,乃统摄一切万法悉皆不动不摇,为一大定之体,是名一切事究竟坚固。

有人说言: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上用功夫。若在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这段话在我们佛门广行流传,有很多人会背诵,但是不一定能解其中意。达摩西来,达摩确实是从西天来到我们东土,建立禅宗,这是历史史实,但是达摩西来意,达摩来干什么?说法不一,各有所猜测,有的人说是这个意思,有的人说是那个意思。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悟,还没觉悟,凭自己的想象去猜测,所以以缘心听法,其法亦缘,就执著在说是这个、说是那个上了,又成为我们妄心攀缘的对象,这样心里有一物,还是纠缠不清。

有的人说,达摩西来一字无,达摩从西天来到东土,一字一句也没给我们,什么也没说。为了什么?什么都不为。一字无,什么都没有,我们就没有着落处了,没有把柄可抓了,没有我们的妄想执著处了,所以他说这个达摩西来一字无,也是话头,让我们就这句话,很好地参话头,参明白了,就知道了。一字无,也不是让我们做这个,也不是让我们做那个,不是让我们抓住点儿什么去妄想执著,或者贪著点儿什么,获得点儿什么,就是让我们悟明本来面目。悟明本来面目,我们就把已经贪著、攀缘、妄想执著的放下,再什么都不去贪著、妄想执著了,因为心外无有一法,所以我们心就无所住著。心无所住,是为真住。心有所住,都是以妄心著妄境,妄心妄境是生死妄缘,妄缘空处即菩提。达摩祖师就是来点化我们这个来了,来破除我们的妄想执著,让我们当下彻悟,生死之云、涅槃之雾就一时都消散了。

达摩西来一字无,是以心印心,不假语言文字,属于教外别传。我们的本师对上根人说圆满顿教法,在三藏教典之外,另传上乘成佛之法,所以佛在灵山拈花微笑,佛没说一字一句,迦叶尊者默契,言下大悟,然后佛说:我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付嘱于汝,汝当尊重。迦叶尊者就是我们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一直到印度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到我们中国是六代祖师,都是传佛的衣钵,以为信证。因为末法众生妄想习气重,争衣钵,所以五祖大师告诉六祖,从此以后不再传衣钵,传的是法,所以六祖大师说了一部《昙经》留给后人。

达摩西来一字无,如果我们听了这句话,认为既然是一字无,也没给我们留什么法,那来不来都一样,这样认为则是不解其意。法本不有,亦不可说。假若我们要说的话,一字无就是说,没有我们的妄想执著处。如果达摩祖师说这个,说那个,我们的心就住著这个,住著那个,而不得法性。如果在这里开解了达摩西来一字无,我们心就没有住著之处,没有分别之处了,就是没有生死把柄可抓了,然后才能开解我们说话之头的本来面目、诸法之性。我这是用语言把其中之意表示出来,但是就我说这些话也不许妄想执著,若执著,就是以缘心听法,不得法性。法是标指的,因指见月,我们要见的是月,而不是指,别把指当月,这样才能行。我们悟的是理,而不是执著文字,所以达摩西来一字无,在这上开解了,悟了,就能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

既然一字无,我们就没什么妄想执著的了,但是我们已经妄想执著的这一切还积重难返,还在障碍我们,那么怎么办呢?就是全凭心上用工夫。什么是全凭心上用工夫?但不随分别就是从心上用工夫。不随境分别是我们现在目前最现实的障难,最大的障碍。理是不随境分别,但是由于无始劫来熏习积聚的贪嗔痴等生死习气、恶习嗜好这种习惯势力积重难返,还驱使迫令我们非要去随境分别。我们想不随境分别,但是有意、无意,或者自然地、或者主观能动地还随境分别,这个分别心总是不能止息,就是狂心不能顿歇,所以生死不能完结。

我们要想达到真地不随境分别,是为难事。不生心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件难事,困难之事,但是我们认识清楚了,有决定性了,全凭心上用工夫,我们就随顺圣教,在日常当中,面对现实,我们学着做。好的就莫作好想,就不贪著,就不狂妄;坏的就莫作坏想,就不嗔恨,就不嫉妒,就不危害。能够坚持这样,天长日久,自然相应,最后就能达到不随境分别,达到心里无事。我们应当这样开解,这样实行,但是我们说障难太大了,我实行不了,那么还是没在心上用工夫,还是随境分别,和世俗人一样:我们希望好的现前,保留下来别失掉;坏的远离,别现前;好的现前作好想,贪著得得不得了;坏的现前作坏想,嗔恨得不得了,说我在修行,那就没有真实义了。

我们要想从有事到无事,最后达到心里无事,就要全凭心上用工夫。若在纸上寻佛法,就是我们说得挺好,学识很多,但是一点儿也不能实行,所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就像纸上谈兵似的,那就不行了。得在心上用工夫,就是让心里无事,不随境分别,实实在在地用工夫,离开这个,谈不到修为。说我今天诵了一天经,或者诵了半天经,这固然是好,也是修行,但是不知道真正的修行道路。诵经的时候不随境分别了,可是不诵经的时候,比以前分别得更严重,这样没在心上用工夫,还是达不到修行的目的。

什么是佛法?佛在经里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之教法,得断一切恶,随境分别就是恶。随境分别,妄立知见,唆发憎爱、取舍,而起惑作业,所以是为恶。修一切善,修世间善、出世间善。自净其意就是什么都不妄想执著,什么都不住著,什么都不妄生执取,这才是我们所要遵循的佛陀的教法。

若在纸上学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洞庭湖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湖泊,是三大湖泊之一。宋朝的枢密使范仲淹,作了一个《岳阳楼记》,记里描写洞庭湖的胜况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潜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就把洞庭湖的水势非常之大那种气势就完全显现出来了。潜远山,就像水含物一样;吞长江,长江是我们中国的第一大江,这就反显洞庭湖的水势非常之大。就这么一个洞庭湖,做成我们写字的墨水,用毛笔去蘸。这是比喻,来形容我们若在纸上学佛法,总是说语言文字,不真地在心上用工夫,就是拿着毛笔,以洞庭湖作墨水,把洞庭湖写干了,佛法也不会现前。

我们在这里可以开解,佛法要彻悟,悟了以后,依理修行,就全凭心上用工夫,就是但不随境分别。用《楞严经》的话说,就是不知见立知。我们众生都具有佛的知见,正知正见、佛知佛见,用不着在佛知佛见之外,再立我们众生知见、生死知见、邪知邪见。我们随境分别就是知见立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就是生死之本了。

有人问大德,三界牢笼,甚为难出,云何出得?曰:大死一场。云何是大死一场?曰:将心死去。云何是将心死去?曰:但不随分别。

有人问大德说:三界牢笼,甚为难出,云何出得?意谓我们这三界就像个牢笼似的,我们想出离生死,是事为难。那怎样才能出离三界这个生死牢笼呢?大德回答说:大死一场。那么什么是大死一场呢?大德回答说:将心死去。将心死去就是将我们的生死心死去。那么什么是将生死心死去呢?大德说:但不随分别。就是说我们但不随境分别就行了,没有其他办法。但不随分别,是最初、最简捷、最善巧的圆顿修法。

达摩祖师说了一个偈子,也是这个意思。达摩祖师在嵩山达摩洞闭关九年,等待机缘,因为没有人能接他的法,后来遇到慧可大师,把法传给他,是为二祖。达摩祖师说的这个偈子,已经把这个意思圆满地包括无余了。达摩祖师偈意:外息诸缘,内心无揣,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是悟心起修的根本修法。外息诸缘就是因为在我们一心之外,心外无法,所以这一切人缘、物缘、事缘、好缘、坏缘等等一切诸缘,都把它们止息。外息诸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但不随境分别。内心无揣,揣就像兜里揣有东西。不管什么人、事、物、好、坏,我们内心什么都不揣,空空如也,自然无事。心如墙壁,心像一道无形的墙壁,一切诸缘都进不来。这个时候道在心上,可以入道,入而无入,我们的清净心体、无上觉道,自然开拓显现。这是达摩祖师亲自证得的真实道理,修行之规则、法则,也就是说但不随分别就行了。如果不是这样,生死垃圾越积越多,到临终糊涂、障碍、颠倒、迷闷,说粗话、骂人、倒气,都是妄想,瞥尔随他去,三途六道乃在其后。

一切法但不随分别,做起来是为困难,所以我们说全凭心上用工夫。这个工夫若能用得上,出离三界牢笼,是不为难。难易在我们认识上、决定上、实行上。有的大德居士说:亦无难来,亦无易。没有固定之难,也没有固定之易。佛说:诸行无常,法无定相,都不能定说。难或者易,在于我们本人,而不在这一切事物。

一切分别都是分别自心,因为心外无法,法即是心。我们一切分别都是自己捉弄自己,自己扰乱自己。就是世间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是别人惑乱我们自己,是自己惑乱自己。所以我们学了大乘一心之法、实相之理、了义之教,怎么修心?就是但不随分别,不用劬劳,肯綮修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关于成刚法师

成刚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成刚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成刚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成刚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