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当下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何谓禅;第二个问题何谓当下。
由于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还有我们佛教界共同的努力,禅这个概念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已经不是很陌生了。佛学这个概念,也不像二十年前、十年前那样,大家一听佛字,就感觉到很陌生,甚至感觉到有很多的神秘莫测的地方。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时代的进步感到高兴。首先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叫禅。
禅这个字,从字面来讲,它已经不是汉文禅字的本意,因为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然后又加以简化。在印度,禅的生活、禅的修习是很普遍的。印度这个社会,在古代就是哲人辈出的一个国家,就是善于冥想、善于思考的一个民族。佛陀出世之前,禅境的修习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佛陀也是在修习印度传统的禅定之后,才觉悟成佛。所以,传统的禅法,大体上有两个分类,一是叫共世间禅,一个是叫不共世间禅。
所谓共世间禅,是除了佛教以外的那些修行的团体,也共同地来修,所谓四禅八定。佛教把四禅八定定位为有漏禅,或者叫世间禅。所谓有漏禅,就是说修习这种禅定的禅者,一切都是从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出发。比如说,想健康、想长寿、想内心的清凉与快乐,想得到比世间任何快乐的事都快乐的那种精神境界,……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快乐,一切的感受,它都是不稳定的,都是无常的。你有一种很具体的追求,你一定就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失落感。像这样的一种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不究竟,是有漏。有漏的意思就是说,你还在无常生灭的这个规律的支配下,你一切都要顺着无常生灭的规律,使你的内心不断地产生高兴或者不高兴,产生苦的感受或者乐的感受。佛教认为有受皆苦。那么佛教禅定的修学实践,也修四禅八定,他就是指导的理念或者叫见地不同,他没有怀着一种希求的心去修习禅定,一切都是从一个无所求的精神境界来修习禅定。既然一切无追求,苦乐的感受就不会干扰我们内心的清凉与自在,就不会落于苦乐、生灭、无常、……这样的一些分别执著。虽然也同样受到一切法无常这个规律的支配,但是他是顺应着这个规律。
我们人生的不自在,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想要不受因果的规律、缘生法的规律来支配与影响。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人能够主宰一切,也不是一个集体能够主宰一切。即使大至一个国家,要想主宰从自然到社会、从民族到国家的命运,也是不可能的。由佛教的观点来说众因缘生诸法。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制约、彼此影响、彼此成就。所以在今天的世界,大家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思就是说,人类彼此互相依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缩小。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人生不加强自我修养,我们会感到越来越不自由、不自在。
禅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我们一个认识问题的方法,一个处理生活中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方法。所以禅的本意叫静虑或者思维修。不管是静虑也好,思维修也好,都是告诉我们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认识我们个体生命和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个体生命与整个大自然的关系,我们个体生命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禅告诉我们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保持一种觉悟的态度。同时,禅由于它是以圣者的智慧为指导的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由这种认识而得到的那种境界,叫做无分别的境界。所以说,禅也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用佛教的术语来说,以分别智所获得的认识的结果,它一定就是无分别的境界。各位也不要误会,所谓无分别,就是麻木不仁,或者一切是非不辩,也不是那个意思。所谓无分别,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要超越这个对立面,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另外一种认识的方法和处理的方法。
我们一般人认识问题是这个样。禅者认识问题的方法是那个样。以对立的观点来认识一切问题,那就从分别心出发。以包容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它就是一种智慧的方法。所以说,分别是我们的认识,无分别是圣者的智慧。我们学禅就是要学圣者的智慧,就是要把圣者的智慧用来指点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如何去养成具有圣者的智慧、圣者的胸怀、圣者的精神境界。
如果说,通俗地讲禅,大概只能讲到这个程度。再如果讲往下去的话,就太专业。太专业的话,听起来,就不在这个房子里头了,就在楼顶上,就在虚空中了,容易使我们产生一些玄之又玄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禅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说:禅是圣者自觉的智慧。禅是圣者以自觉、以无分别的智慧认识一切事物所获得的一个精神境界,或者说,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
禅在当下。当下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在喝一口茶。(师示范喝茶)这口茶其中的冷暖和滋味,是和这一口茶与舌根接触这一个当下所产生的这种感受。这种感受不在喝茶之前,也不在喝茶以后,都是当下完成的。在我们喝茶的这一瞬间,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形式。
我们平常有一种错觉,认为我们这个生命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由精神与物质组成的一个生存体系。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不是的。我们这一个生命体系,它没有一瞬间是稳定的。如果说这个生命体系一稳定了,那就意识着这一个生命体系马上就起了大的变化,那不是小变化。那就是这个生命体系一稳定了,就意味着我们这一期生命就结束了。当然,这一期生命的结束,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不过要随着与我们这个生命体系有关的所有的事物的综合作用,使我们这个一期生命以另外的一种方式继续下去。那么,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当下的延展,一个当下的延续,除了有当下这一念以外,在我们这个生命中要找到一个实在的东西,找不到。
所以,禅宗非常强调当下这一念心。现在我们社会的人士,也往往使用一念这个概念。比如说一念之差。往往一个人的处境、生存的形式、生存的模式、生存的选择,就在一念当中会得出完全相反的两种前途、两种命运。
我们在座的各位,不妨来回顾、回忆一下。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经历,看这一念心,这当下这一念,在我们生命的关键时刻,它会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当下这一念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形式。那么由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来展开对当下一念的认识:生命在当下一念,生活也在当下,困惑在当下,觉醒也在当下,……所有的一切,离开了当下,找不到一个实在可以把握的机会。
所以人生可以把握的,不是过去,更不是未来,只有每一个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时光不会倒流;未来的还没有来,我们有种种设计甚至于也有人喜欢搞预测,那毕竟不是现实,不管你有多么宏伟的计划,那都是未知数。未来的东西,它时时刻刻受到各种因缘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事情,往往功败垂成之际,功亏一篑,成不了。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未来要成功的秘诀。
未来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不要放弃每一个当下。既然迷惑是在当下,解除迷惑的方法禅,也是当下的。它要解决人们生命当下的困惑,所以禅是很现实的,它不是玄之又玄,它不是给我们设定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大家知道,唐代有一位祖师叫六祖慧能。他是一位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一位不识字的人。他在追求人生终极目标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人念诵《金刚经》。《金刚经》有一句很名的话,叫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当时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樵夫,一个生活在中国最南方的边夷之地的年轻人。他听了这句话,深有感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反思。特别是我们在座的青年朋友,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当前的努力是什么?我们当前的生活处境是什么?只有把我们眼前的一切都看作是可以突破的,可以发展的,我们才有进步的希望,才有发展的空间。
慧能当时是一个砍柴的年轻人,他对他的身世,他对他当下的生命,应该是说他是有思想的。他是想要突破他当时生命的困惑,当下生命的那种处境。但是他又是一个没有读书的人,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一个深具智慧的经典语言,在他生命当中,一下子敲开了生命的大门。噢,原来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所谓无住,住是什么意思?住就是一种自我封闭,把一切东西看作是封闭的,那就是自我封闭;把一切东西看作是可以突破的,那就是无住。我们生命当中的迷惑,可以突破;我们生命当中的一切,都可以突破,都可以改变;而且时时刻刻,我们所面对的事物都在千变万化,都是在一种无住的状态中发展。
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它是对把一切事物看作固定不变的那一些人的一个提醒。剑在船上的某一个位置掉下去了,船在走,水在移,你把掉下剑的那个地方刻在船上,你要从那个地方下去找剑。那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了,事物已经在瞬间万变,一日千里。佛教把那种东西叫什么呢?叫作执著。
有所住,就是有所执著。无住,就是破除了执著。
所以,我们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来把握我们生命生存的方式、生存的方向、生存的质量。佛教是希望通过禅的修养、禅的熏陶、禅的净化、禅的超越,使我们每一个接触禅文化的人,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住的。既然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住的,那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所有的一切,可以超越,可以突破,可以成就和发展。
有无限的机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当下,这种机会、这种机遇、这种灵感,随时会呈现在我们眼前,会呈现在我们生活的经历当中,生活的境界当中。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下,生命在当下,生活在当下,迷惑在当下,觉悟在当下,由觉悟所生的觉的感受、受用也在当下。我想,世间的一切,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好,文化的也好,只要我们生命去感受它,都是当下的。只有当下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当下所接触的东西,如果那一念心是无分别的,没有你我他、没有好与丑这样的一些分别,所接触的那个事物,佛教叫作实相。
那完全是用感觉去接触它。佛教把感觉叫作现量。现量就是感觉的知识。用现量去接触一切事物,这一切事物就是原原本本的。没有任何的分别心,我们是用心的原态去接触外在一切事物的原态,这个时候的感受,就是禅的感受。到了第二念,就不是禅的感受,那可能就是知识的感受。禅的感受离开了知识,所以叫现量,是当下的。知识的感受是要思维,要分别。
所以,禅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此心不是一个完全的精神状态,不完全归结于精神的范畴。如果完全归到精神的范畴,这一念心,它就没有落脚点,没有对象。这一念心如果完全没有对象了,那也无所谓当下不当下、感受不感受。
所以,只要一起心动念,它一定是心和对象,也就是说,心、精神和物质是同时体现出来,没 有谁先谁后;既不是心在前,物在后,也不是物在前,心在后。因为一切的东西如果没有生命去感受,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生命和外在的一切产生一种共振的时候,这一切的意义才产生了,一切的东西才真正有意义。
所以说,禅就是我们眼前的一念心。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一切的法就是万事万物。
佛教有一部很有名的论典,叫《大乘起信论》。这部论上面讲,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就说我们当前的这一颗心,包含了世间的一切法、出世间的一切法。世间的一切法,就是所谓世俗的;出世间的一切法,就是所谓超越的。
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它的本体,就是我们佛教所讲的真如。如果这一念心和真理、和真如、和实相不相应,那么这一念心的价值,就没有什么意义。只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它是和佛教讲的究竟的真理不二的,所以我们把握现前的一念心,就能和佛教所讲的究竟的真理保持一致。究竟的真理就叫真如。真,就是不是虚谓的、不是虚构的;如,就是说这种事实无住的状态,或者说空的状态、原生的状态,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它是如。如者不变,真者不假。因为它是一个规律,是一切事物的原态,是一切事物实在的相状,所以把它叫作真如。
那么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就和一切事物的原态,心的原态保持一致,所以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亦不在现在住,叫做三际不住,以无住为其种性,以当下现其受用。所谓际,就是边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当下,就是指我们眼前这一瞬间。这一念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当下的这一念,它也是一直都在延伸。如果我们的智慧观照能够每时每刻地把握这个当下,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有真正的生命的大智慧。所以,以当下来显示一切法无住这样的一个规律的作用。
《维摩经》上面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本的根本是什么?一切法的根本就是无住。所以,无住是一切法的一个总的规律、总的形态。
刚才我讲到,所谓无住,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叫无住。世间万事万物是无住,如果我们的心是有所住,这就产生了矛盾。如果万事万物都无住,我们的心也是无住的心。那就是这个样了。心有住,万物无住,就是这个样子,总会对立。一对立,就有痛苦;一对立,我们就不自由,不自在,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不自然。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为什么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呢?由于我们众生有烦恼。所谓烦恼,佛教归纳为三个东西,一个叫贪心;一个叫嗔心,嗔恨心;一个叫痴心,愚痴心。我们的烦恼可能有千千万万,归结起来,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派生出来的:贪、嗔、痴。它是我们人生烦恼的总根子。佛教把这三种烦恼叫作根本烦恼,又叫作三毒。三种戕害我们生命、毒害我们生命的三种烦恼,叫三毒。
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房子有几十年,交通便利,没有噪音,邻里都很和睦,一切都非常地顺利。但是,要知道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有变化。比如说,北京市有很多的居民区变化很大,老区拆掉要搬到郊区,搬到很高的房子里面去,那些在城区、在平房住惯了的人,他很不习惯。但是国家对一个城市他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你想不搬迁,不可能,不能由你做主。如果我们硬是要执著,不肯搬迁,每多在那个地方停留一天,可能你的烦恼就会生成一天,你的痛苦就会多一天。为什么呢?你不想搬,上至领导,下至街坊,天天跟你做工作,希望你要搬。你不搬,会影响大局;你不搬,去影响整个城市规划;你不搬,2008年迎奥运都会有影响,对这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不能谐调。
世间的万事万物往往都是这个样。国家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提供了保护,使我们能够很安心地生活、工作、学习,乃至于其他的娱乐活动、精神活动,但是我们也对国家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也要服从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需要我们搬迁,我们只有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地接受国家的规划,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的痛苦,减少很多的烦恼。诸如此类的烦恼,往往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影响大局。
佛教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佛教把我们个体生命的一切活动,叫作别业,或者叫个业;把我们整个社会的活动、国家的活动、民族的活动、世界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叫作共业。个业可以把握你个体生命的活动范围,但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活动,没有一时一刻不受到群体生命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就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甚至一个人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和整个天地万物的关系。
所以,个人的作用摆到天地万物这一个大系统当中,他是微不足道的。你想要发挥多大的影响?可以说,作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是极为有限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这种力量集合成一个群体了,他有作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她有作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张三,一个李四,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要国际上来尊重你,当然也可以,但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有这个群体,共业,它才真正会有影响,真正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讲,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比如我们国家的强大,世界上任何强国在考虑中国问题的时候,他都要三思而行。
这就是我们整个人民和国家保持一种和谐、保持着一种良性地互动所产生的一种作用。所以,现在提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非常英明、非常需要的一种处理我们国家的社会各个方面关系的措施;这是一个非常得人心的理念。
所以说,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个体生命,更要正确认识个体生命与这个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而且更深一层的是,我们个体生命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对群体生命的感恩。因为没有群体生命对我们个体生命的成就,我们的生存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这个群体生命是除了我们个体生命以外的所有的生命存在,包括动物在内。这是讲生命这个层次。
如果说讲到生命之外,还有大自然,还有宇宙空间。所有我们生命以外的,人类、动物、自然界、山河大地、宇宙空间,对于我们个体生命的存在,无时无刻不产生作用,无时无刻不再给我们提供生存的条件、生存的空间。
我们往往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生命的力量或者是作用的有限性,往往容易夸大个体生命的实在性,他的作用。实际上,如果把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稍微明白一点,就会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个体生命。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家庭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怎么样来提高这些认识的方法?佛教告诉我们一些方法,禅告诉我们一些方法。禅告诉我们一种人生的智慧,告诉我们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我想,归纳起来,有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以这八个字来作我们的座右铭,而且真正把它贯彻在生活当中,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生活在一个非常愉快、非常和谐的环境当中。
具体地来讲,这八个字就是说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来面对世界;要以包容的心来和谐自他;要以分享的心来回报社会;要以结缘的心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仔细地来回味一下,人生的一切,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与各式各样的人结缘而成就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我们的学业和事业。我们现在的人一见面就说,彼此有缘无缘,都是缘分,有缘是缘分;无缘还是缘分,缘分不成熟。
佛教这个缘字,有很深的人生意义和哲学意义。要以这个缘字作为题目,可以写好几本书来阐述它。佛教更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看作缘的作用,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世间的一切,除了缘,没有别的东西了。所以,感恩、包容、分享,是为了更好的结缘;我们结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感恩、包容、分享。
今天上午的讲座,我想,就讲这一点。下面,我把从书上抄下的几句话,一起跟各位来分享。
这几句话是唐代的一位禅师所说的。这位禅师叫石头和尚,石头和尚所提供的一个治疗我们的心的一个药方,叫《心药方》。为什么要治疗我们的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毛病。不管哪一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说,我的心有没有毛病?我想,没有一个人可以这样说:我的心没有毛病。我想,只有佛的心没有毛病,佛心。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佛心了,每个人的心都没有毛病了。
这个药方很简单,几句话:慈悲心一片(这是第一味药,我们要治疗我们心的毛病,要有一颗慈悲的心)、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所谓阴骘,就是积阴德。人不要彼此你害我,我害你,背后里捣鬼,那不是阴骘,不是积阴德)、方便不拘多少(与人方便就与己方便,不拘多少。应该说,给人提供的方便越多越好)。
我们上午的讲座就到这儿。下面还有十分钟,作为我们沟通、交流的时间。好,谢谢各位。
回答问题
一、问:师父你好。在家弟子万千向您提问:我是修习净土与禅宗的,在布施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当你以慈悲心处事,你的回报是相反的结果?我们怎么样用您所讲的这些,更好地处世,更好地与世间的人打交道呢?谢谢。
答:慈悲有一个定义: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想,要发慈悲心,首先不能计较得到的回报是什么。想要得到回报,可以不要发慈悲心。发慈悲心就是不要回报;不管得到什么,发慈悲心的这个心态不动摇,那才是叫慈悲心。
世间上往往是这样,有好多人跟我提出这个问题,提出什么呢?做好事的人反而没有好报;那个不做好事的人,看到反是好事接连各来。我们不要有这种心,不要这样想。善恶到头终有报,不分来早与来迟。我们不要以功利的心来做好事,更不要以功利的心来发慈悲心,实际上,那种慈悲是很狭隘的。
所以,希望这位居士继续地要慈悲心一片,不要动摇。不管他结果是什么,也不管人家对我误解还是不误解,有回报还是没回报,不计较这个。因为菩萨发心,叫施不望报。我布施出去的东西,不希望得到回报。希望得到回报,那不是菩萨的精神。
菩萨的精神,是无相布施。发慈悲也要无相,不要求回报。有这种发心,你就会时时刻刻充满信心地去做一切善事、一切好事、一切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二、问:净慧法师您好。我在相关的书里看到,佛教可能只能存在或者一万年,或者多少年。为什么未来佛教有可能不存在了呢?答:佛教不存在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说,佛教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成佛了,都觉悟了,那就不要佛教了。整个就是一个佛国世界,人心完全向着至善至美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种可能呢,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过去的历史和眼前的现实看起来,总是善恶参半,有善有不断改进,有好有丑。这恐怕是我们人类的现实。在这样的一个有善有恶的现实当中,佛教会继续存在,因为他还有任务。
如果说,万一我们人类发展到真正成了人吃人的时候了,佛教再大的威力也说服不了,也改变不了那种现实,那个时候有可能没有佛教。佛教说,有一个地方没有佛教,三恶道里面没有佛教。地狱饿鬼畜生,那个地方没有佛教,只有一个人想到那里去,那就是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所以说,至善至美的社会,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是菩萨,他可以不要佛教。因为每个人的言行体现的就是佛法的智慧与精神,在这样的社会,不需要佛教。善恶参半的社会,需要佛教。如果这个社会,群恶无善,万一我们人类有那一天的不幸,发展到那样的程度,我想,佛教或者一切的文化都不起作用了。
佛教虽然不预言未来世界是什么样,但多少也说过,人类有可能到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以后,有可能会是没有文明的时代、黑暗的时代。所以,佛教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