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42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42)

第四讲  ④果平法师 讲授  下面:

趣入观见如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狮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我于一念见三世,自己发愿能够在一念了见三世,昨天我们有讲到,对于已经证悟空性的菩萨,能够作到时空无碍,也能够办到于一念见三世这样不可思议的境界。于刹那一念能够横贯过去,现在,未来。

所有一切人狮子,能够见到三世一切诸佛,人中狮子当然是指佛。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能够趋入佛的境界,实证到如幻的解脱以及如幻的度生威力。

为什么这里要用“如幻”这两个字呢?我不知道大家对空性有没有一点觉受,当然不是说证悟,而是从知见上来了解空性。如果对空性有一点了解的基础,那对这个“如幻解脱”会比较容易理解。

佛经里常常说,我们六道众生在六道中轮回,对凡夫来讲,这样的轮回是真实的,我们每一天在这个很真实的世界中生活,从我们的出生到最后死去,我们都认为是真实的。但是在佛的境界里面,说这一切却都是如幻的。而这种幻化是谁来主宰的呢?是由我们自己的业力

什么叫幻化?就是说在我们从生到死的过程当中,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比方说我们所依赖的这个“我”,是由“五蕴”假合,而我们昨天有讲到这五蕴也不真实,五蕴皆空。还有作这有情,必须要依赖衣食住行,那么这些衣食住行,是不是完完全全的真实?也是不真实的,这一切也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人要穿衣服,而动物不需要,我们的粪便可以成为某种动物的营养,而我们赖以解渴的水却是鱼儿的家。这样看来哪一样又是真实的东西?具有不变的特性呢?

我们现在是活着,现在有一口气,我们觉得自己所有的地位也好,尊严也好,财富也好,一切现在所拥有的这些好像是真实的。但是有可能我们下一刻,两眼一闭就死去了,这一切对我们来讲,还有用吗?还是真实的吗?自己能够把它们带走吗?不可能,是吧!那再说啦,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能不能保证它恒常不变呢?我们都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变化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必须依赖种种因缘条件才能存在。

表面上我们好像是在拥有某些东西,然而,从实相上来讲,我们根本不可能拥有任何一样东西。关于这句话,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究竟来看,不要说外界的东西,我们没办法真实拥有,就是我们自己,从生到死与我们相伴的身体,我们坚执的这个“我”,也是没有办法真实拥有的。

昨天我们有说过了,这个作为色身的身体,前一刻我们才吃了饭,现在可能已经消化掉了一半,前一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没有变化?我们到底拥有的是哪一个“我”?如果说我们自己内心很清净的时候,那一刻是“我”,但很可能下一刻这个“我”已经勃然大怒了,这个时候还是不是“我”呢?

有可能你是一个千万富翁,但突然因为市场或股票等因素,一下子就变得一贫如洗,那你过去的那些拥有能不能算真实拥有?所以,佛说没有哪一样东西,我们曾经真实拥有过,一切皆是因缘假合而成。在作千万富翁时,是福报因缘所感,现在一贫如洗,则是享尽福报所致。

只是我们作为凡夫,没有真实地去了解这些道理的时候,就觉得我真的有了这些东西。但只要认真的去分析,其实世俗一切都是如幻存在。所谓如幻就是世间这一切诸法,都是依条件而存在着。如果条件变化了,那依之而存在的世间诸法就会变化。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坐的这个椅子,我们把它称为椅子,但椅子真实存在吗?假如我们拿掉了椅子背,拿掉坐着的平板,拿掉下面的椅脚,这个椅子还存在吗?椅子就仅仅是一个概念了,离开了组成椅子的条件,这个椅子就不存在了。

世间一切,只要去分析,我们都会发现,它们也仅仅是一些概念而已,没有一样东西真实存在过。包括我们称为的轮回,也是依众生的业力而幻现出来,离开业力,轮回也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假如说哪一天我们真正地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这种因业力幻现的,如梦如幻的六道轮回,就会在我们的眼前消失。

可能我们在第一次听到这些道理的时候,会觉得很难懂。为了帮助理解,在经书里就经常打这样的比方,就像我们在做梦,在梦境里面梦到有人来杀自己,自己内心极度恐惧,要想逃跑,非常地害怕。但这只是一个梦啊,对吧?杀自己的人并不存在,他所使用的武器也不存在。但是深陷恶梦中的自己又哪里明白这些,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在梦魇中挣扎的自己?

能让我们从梦中恐惧脱离的唯一办法就是,有人把我们叫醒,是不是?当我们醒来,就会发现,刚才只是做了一场恶梦而已,在梦境中一切令我们恐惧的东西,它其实并没有真实存在。

其实三界也像梦一样的,在佛经里佛已经宣说,三界如梦。在三界梦境里我们在经历生,经历死,在经历种种的贫富,在经历种种的争斗。但这一切其实也是如幻的在显现,依我们过去的业力而存在着。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真正证悟了,这如幻真理,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三界恶梦中醒过来。

救度众生,不是说像我们想象那样,把我们像扔石头一样,扔到一块净土去,而是让我们明白怎样解脱的道理。因为从来就没有人曾经绑过我们,我们也没有被人捆绑过,有捆绑的这种感觉,只是我们的一种谬误,一种错觉,或者说是一种无明吧。因为这样的误解,我们才觉得被人捆绑,自己要解脱。其实在佛的境界里面,或者在一个证悟者的境界里面,没有人能够绑我们,我们也没有被人绑过。

就像禅宗四祖道信,礼见三祖时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僧璨说:“谁缚汝?”道信说“无人缚。”三祖反问:“何更求解脱乎?”道信于言下大悟。如果我们也能了悟,无人能缚自己,那我们也能当下成就

讲这些,是需要一些教理基础,学修基础的,我自己非常担心在座各位同修听不懂。略讲这些也是希望跟大家结个了悟空性的善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