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其祯居士:国土净,则心净,身也净


国土净,则心净,身也净

心、身、土的辩证关系

上文谈到心、身、土的辩证关系,三者相依互存,故此从修心,或从修身,或从「修土」入手而求净,基本上是一样。彼此无分高下,反正殊途同归。

修心者,主要是修定善,如习禅,修习「奢摩他」 (Samatha,止门)、「毗婆舍那」 (Vipassana,观门),乃至入「三摩地」 (Samadhi,或译作「三昧」,即正定)等,如《维摩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我等凡夫心智羸弱,神识飞觞,恐怕连止息妄念的奢摩他也做不到,何求如登地菩萨能够修心,证得三昧,见佛净土?

所谓「修土」入手而求净,即求生净土,乃是一切净土行者的目的。愿生弥陀净土是净土宗的宗旨之一。但我等凡夫无始以来,垢障深重,怎能得见、得生、得入净土呢?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一段极精采的对答,云:「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秘诀是「由托佛愿,以作强缘」,人、天、声闻、缘觉及菩萨五乘都靠此独步单方,而且平等地一齐入此殊胜报土,彼此无异!

究竟我等凡夫「修土」,怎能令心净,身也净呢?且看两位净土宗祖师昙鸾大师和善导大师的解说。

何谓奢摩他 (止门)?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云:「译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此译名乃不乖大意,於义未满。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为止。不净观止贪,慈悲观止瞋,因缘观止痴,如是等亦名为止。」奢摩他,不单止息妄念,而且止恶――贪瞋痴。这个解释较圆满,也是一般佛教「修心」行者应知的。然则,「修土」行者又怎能做到奢摩他呢?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云:「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为什么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名号能止一切恶呢?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者,必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无三恶道,即无贪瞋痴等恶因恶缘,心不作恶,故现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实已证得奢摩他。又由於净土非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若有人生到极乐世界,自然止息身、口、意恶业。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故名「自然」,如鱼懂游泳,鸟会飞翔,一切自然,不假造作。

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成就两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一者大愿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前者能够为众生除障消业,「止一切恶」,乃至「止身、口、意恶」,达至身、口、意三业清净;后者则能够令众生不求二乘――声闻、辟支佛,所谓「二乘种不生」,即不生二乘种性之心,一定生大乘菩提心,他日随愿力受生 (非业力受生) 到他方世界,普度众生。

「如实」者,即真如实相,即真实也。以上三种「止」皆从阿弥陀佛清净心生的如实功德 (真实功德) 力用,不是我等凡夫有漏心生的「不实功德」力用。这是净土宗对奢摩他的理解,亦说明净土宗是他力教,修土行者应知。

何谓毗婆舍那 (观门)?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一般佛教的理解而言:「译毗婆舍那,曰观。但泛言观,义亦未满。何以言之?如观身无常、苦、空、无我、九相等,皆名为观。」

就净土宗而言,毗婆舍那有两个意义,云:「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三种庄严功德者,即彼佛国土庄严功德,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因为三种庄严的功德如实,所以观佛或念佛修行者所得功德亦是如实,如善导大师称「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具有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界,故得生者见阿弥陀佛,皆是「阿鞞跋致」,得不退转,证无生忍,毕竟得证平等法身,毕竟同得寂灭平等。净土宗常言「花开」,即得生,等於「见佛」,等於「无生忍」,证得三昧,平等一相,自然安住在「常、乐、我、净」(涅槃四德) 的境界

这是净土宗对毗婆舍那的理解,亦说明持名念佛是他力教,修土行者应知。

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观经》第九观〈真身观〉云:「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净土宗对「念佛三昧」的理解也十分简单。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此经文时,云:「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此乃光摄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这是阿弥陀佛的法界身,以光明名号的功德力用,摄化念佛众生,见佛悟无生,如同证得三昧,名念佛三昧。

《观经》又云:「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散善义〉解释此经文时,云:「从『行此三昧者』下至『何况忆念』以来,正明『比较显胜,劝人奉行』,即有其四:(一) 明总标定善,以立三昧之名。」净土宗立三昧之名,只为配合禅修 (净心) 工夫而己,故此以上说奢摩他、毗婆舍那、三昧,都是以定善用语来作相似对比。

最基本的分别是:定善属於观行,包括观佛,皆是自力,修诸功德而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三昧等,而念佛属於忆想、系念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因「从如来如实功德生」,又「修行者亦得 (阿弥陀佛的) 如实功德」,「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皆是他力 (佛力――大愿业力和善住持力) 而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三昧等,佛法力真是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可知净土法门是一个他力成就、他力救度的法门,有别於一般大乘菩萨教――自力修戒定慧、修诸功德,自力成就、他力解脱的法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