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教授:雾霾源自心霾 善行创造净土


雾霾源自心霾 善行创造净土

《净土》杂志2014年第1期文/魏德东

2014年2月下旬,以北京为中心,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3亿民众处于严重的雾霾之中。都市乡村,云苫雾罩,人们蜷缩着、憋屈着、咳嗽着、肺癌着(雾霾引发肺癌),一副世纪末日惨象。

雾霾的原因,不外乎生产与生活两个方面。当我们产出了全世界最多的钢铁、水泥、煤炭,为全世界生产廉价日用品,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确达到了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出了大自然本身具有的净化能力。这应该是近年来遍布全国、危害全球的中国雾霾的首要原因。在生活方面,当大多数中国人刚刚实现温饱不久,由于体制监管的疏松,以公款消费为主体,铺张奢靡之风败坏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餐馆里的食品浪费,超市里的过度包装,马路上的大排量汽车,国企里的豪华吊灯,凡此种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终却无不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雾霾源自心霾。生产与生活方式,是雾霾的表面原因。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心中的贪瞋痴。贪,是对财富的无限度攫取;瞋,是别人有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有;痴,是不理解自作自受。当我们以贪瞋痴的心态进入现代生产与生活,当我们津津乐道一切向钱看时,“恶”似乎的确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因果如影随形,我们今天不得不吞下乌烟瘴气的苦果。雾霾,与其说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不如说是我们自身恶行的恶报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是缘起和合而生的,万物都体现着宇宙的本性,都呈现着佛性。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宇宙因此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中国佛教更由此发展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宇宙精神。中国人甚至强调无情有性,认为山河大地草木瓦砾都有佛性,都是佛性的呈现,都要珍视与善待。

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因为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人的行为就不是孤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业报轮回,是宇宙的铁则。每个人、每个团体、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个人的行为,称为别业;大家的行为,称为共业。别业产生造业者自己的果报,叫做正报;共业产生对造业者所处环境的影响,叫做依报。2500年前,当佛陀在恒河边提出依报思想的时候,他是否已经洞察到今日北京的雾霾?

雾霾源自心霾,善行创造净土。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实际是自古名山僧建多。佛教有一个理想归宿,叫做西方极乐世界,堪称生态文明的典范。在那里,清风和煦,百鸟争鸣,花雨浇地,天籁悦耳,八功德水环绕其间。几千年来,亿万佛教信仰者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榜样,建设人间净土。每一座佛寺,都是优美的园林,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作。佛教为大地增辉,佛教使山河有名。毫无疑问,佛教的极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今天城市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佛教提倡素食。素食是为了不杀生,不杀生培养慈悲心。今天提倡素食,则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量,具有直接的生态学价值。

佛教主张惜福。在佛寺用餐,不剩一粒米,喝下洗碗水。惜福的本意是爱惜物力。今天的惜福,则是直接减轻大自然的负担。

佛教强调报国土恩。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风水养育了我们,空气与阳光都是我们的恩主。今天的报恩,首先就要报答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烧香拜佛是千百年来佛教信仰者的习俗。在雾霾日益严重的今天,数以万计的中国佛寺与数以亿计的中国佛教信仰者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命:心香一瓣,鲜花供佛。燃烧香烛污染大气,生产香烛也消耗自然资源。今生美貌为何因,前世鲜花供佛前。来生如何得美貌,今天供佛用鲜花。今天的中国佛教信仰者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建立以鲜花与清水供佛的文明习俗。

习近平主席说,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现代化不是无本之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精神支撑。今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佛教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佛教将以空前的文化自觉,提炼与弘扬佛教思想、佛教实践中的生态元素,实现佛教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