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闻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譬喻品第三


妙法莲华经》浅释—譬喻品第三

主讲:法闻法师(北京广济寺)

2010 年01 月12 日 北京茶缘茶城洮砚馆

正如经典所说,大家是不畏严寒,勤求圣道。这就完全有资格来参悟法华经。法华经第三品说的很明白,根器漏灭、志趣不一的众生,就不宜学法华经,因为他不可能悟到法华妙意。譬喻品第三,正如标题所说,主要是以形象的故事来点化法华妙意的微妙高深。 本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佛授记为华光如来。真是处处有因缘,在本品中我们最熟悉的舍利弗,在灵山法华会上,因为最先领解佛意,所以被佛授记为华光如来。 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出火宅的三乘比喻为羊车、鹿车、牛车。乘,就是古代车子的意思,平常佛法里说的大乘、小乘就是指大车、小车。法华经是三车:羊、鹿、牛,三车,将三车喻为三乘,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于是,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的比喻,显示了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样的佛法深意。 第三品全文没有难懂的地方,都是用非常平实而且很形象的语言来开示妙法。佛祖说法也是反复强调,先用白话讲解再用偈语重复,真是苦口婆心。佛法里经常提到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即出自譬喻品。佛说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从事物体相用、从实质上、根本上揭示了众生所存在的境界、状态。 我们诵读完全文,就对这一品的大意一目了然。我们要着重注意强化这一品中最关键的两个地方:一是“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逼迫,甚可怖畏”。佛祖提出的这个观点,如果我们没有从实质上去悟入的话,一时也不好理解,不愿意接受,听到佛祖这个说法以后,我们在平常把这句话作为一个话头,作为一个问题来参悟,跟现实、人生种种现象结合起来参悟,我们就会越来越理解、确信“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逼迫,甚可怖畏”,佛祖对身处三界众生经典的告诫,这是真谛。二是“大小乘不二”,因为都是一佛乘。一个根本相同之处,在所谓小乘法里,讲四谛:苦、集、灭、道。第一,是苦,我们人间是凡圣杂居地,是三界都存在的世界,三界从根本上是苦,因为三界所展现的现象(欲界、色界、无色界)本身是虚妄的、有为的、有限的,所以说是苦。小乘也说是苦,而代表大乘最上乘的《妙法莲华经》也说三界是苦,这就说明所谓的大小乘,其基础教理是相通的,都从实质、根本上揭示了三界无安、无助、五浊、不可信赖,因为他不恒久、不长久,受时空的局限,是虚妄的,最后是苦。说苦不是消极的,很多人对佛法基础教理所说的人生是苦、世间是苦,理解为是佛祖悲观、消极、厌世,不能这样理解,这完全是错的。在小乘,主要强调苦,没有展现相对于苦,还有一个乐。而在大乘里,尤其在法华经里,佛祖开示众生,说苦是相对的,执着虚妄就是苦,认识到苦本身的原因,看破虚妄、不实,通过观察虚妄把握真实,就会走出苦的逼迫,得到真正的真实之乐,大乘里面苦是虚妄的,是可以出离的,通过体悟苦、反观苦,而走出苦境,得到常乐、净乐、极乐。这才是大乘之所以是大乘,是佛祖开示众生认识到苦的根本、苦的原因、最后要走出苦境,认识到真实之乐。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佛祖用他形象的语言,以车子为比喻,出离三界,最后走向绝对的极乐,这就是大乘法的真实意趣。

大家对佛祖的妙法应该踊跃的发表看法和体会。本品中舍利弗非常踊跃欢喜,佛祖非常赞许他:“舍利弗。汝于未来世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 ”只有勤求圣道,踊跃发言,踊跃欢喜,才是求正法最好的态度、应有的态度,所以佛祖马上给他授记,跟所有的三世诸佛一样,具备佛的十种德行,以 “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种名号代表。这是成就生命最高境界都有的十种德行。具体到人,是舍利弗,将来要成华光如来佛,这跟舍利弗踊跃欢喜,勤求佛道有关,所以我们首先也要树立欣求圣道的态度,舍利弗的国名叫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稳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旁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他的教学有个渐次,以三乘法教化众生,以一佛乘教菩萨法,针对三界众生的特征,佛菩萨的教法都大致相同。

大乘佛经那么多,我们之所以在诸经里选法华经来参学,从体悟佛法,受用佛法来讲,距佛法越近越好,同步更好,得佛法的利益,才是佛法真正的意义所在、生命力所在,也是大乘佛法的特点。与小乘佛法的不同是小乘从参学到受用还有个过程,在学校课堂学习完了,还要去实践,慢慢受用;大乘佛法哪怕只领悟了一个字,他当下就能够得这一个字的真实利益,能够受用这个字。尤其是《妙法莲华经》,有人叫莲华经,他最直观地讲述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妙法,性相一如,真俗不二。性相一如正如同莲花,花开之时就是结果之时,因果同时。尤其是第三品里面,以舍利弗为代表,我们在《阿弥陀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里面经常看到舍利弗的名字,但没有提到舍利弗将来能修到什么程度,他的修学最终有什么好的成果,都不知道。在法华经第三品一开始,佛祖当着那么多大众的面,为舍利弗作证,他将来要成佛,华光如来,国土无垢,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这是舍利弗学法的成果,佛祖说的特别明白,这是大乘法的特点。

我们今天参学、参悟《妙法莲华经》,不可能像佛祖当年灵山会上那样,很明确的预示将来有什么高深的成就,但是只要我们正确领悟,准确把握《妙法莲华经》真实意趣的话,我们也是花果同时。我也不敢像佛祖那样能够授记,说大家将来什么时间成佛,但是我们今天参悟的这个场面、因缘也是非常殊胜,可以说是灵山法华会的一个分会。

当年天台智者大师天台宗在韩国和日本特别兴盛,尤其在韩国佛教影响非常大,他们遵循的是浙江天台山的智者大师,法名智顗(yǐ),他被尊称为小释迦,释迦牟尼佛再来。天台宗所依经典就是《妙法莲华经》,天台宗所修的方法主要以讲述、参学、参悟《妙法莲华经》为主,智者大师一生讲《妙法莲华经》没有统计过,有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以天台宗为主修行的寺院为讲寺,主要是浙江东南一带比较多,有的寺院不完全是天台宗,但是以《妙法莲华经》修法为主的,设讲堂,比如上海的圆明讲堂。最初佛法里面叫讲堂就是从天台宗的讲寺来的,之前讲法的地方叫法堂,后来讲堂的说法是受天台宗的影响。中国大陆最有名的讲寺,是浙江三门高枧(jiǎn)乡的多宝讲寺,主要尊崇《妙法莲华经》。

我的剃度师父,他接的法卷,就像禅宗的传法一样,天台宗也有法脉、法系的传承,我师父除了禅宗的,他还接了一个天台宗的法,他的传法师父是香港的一位法师,师父有时候也提醒我多看看《妙法莲华经》,因为《妙法莲华经》是大乘经典里非常殊胜微妙的一部经典,成佛的法华。

在中国大陆,以隋唐的智者大师为第一人,创立了天台宗,又叫作法华宗,宣说法华经很多遍,他每次说法华经都有瑞相。处在甚深禅定之中,超越时空限制,就能看到当年佛祖灵山法会的盛况。穿越时空隧道,看到一千多年前的盛况,这是在定中。

现在科学也证明,凡是存在过的事物,都不会消失。对时空存在的永恒性,看天上的星星就是个例子,肉眼看到天上很明亮的星星,是多少亿光年前发出的光,传到我们这边来,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可能这颗星星已经不存在了。比如说过去的事,像灵山法会,智者大师当时没有这种科学的理念,没有一定定力的人会疑问:这可能么?你在故弄玄虚吧?现在的自然科学也证实这是存在的。地球上一千多年前发生过的事,影像已经通过光波的形式传到太空那边去,我们如果有个超光速的飞行器去追,就能够在太空中找到一千多年前地球的影像。时间与空间是一体的,是事物的一个相,“体、相、用”,要展现事物相的一面,必须借助时空。

就是有时候我们虚妄的梦境,梦完全是虚妄的么?也不尽然。梦也是在一定的时空里展现的,尤其是时间,所以它也有真实的一面。这就是《妙法莲华经》展现的花果同时,因果同步,时空一体。具体到我们今天有这样参悟妙法的因,自然就能感得妙法的智慧之果。通过参悟《妙法莲华经》应当对大时空有这样的观点。

我们现代人都讲超越、提升、升级,这样的词用得很多。《妙法莲华经》的妙就妙在提升众生知见,让我们的认识、思想意识、精神境界直接提升。相传当年对《妙法莲华经》特别注重的智者大师,讲 “妙”这一个字,连续讲了三个月。具体说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是为了通过相对的苦,认识到不苦,认识到真实之乐;说无安,是为了走出无安,找到安乐、找到大安。我们能够得其究竟,认识上的究竟,这是佛开示了他的境界,让我们紧跟上,悟入佛之境界。

本品就先参学到这儿。我们来回向给所有众生,回向的真实意义,一是分会场向灵山正会做个总结汇报,还有就是祈愿众生尽早听正法,悟入佛之究竟、自在、真实、解脱的境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