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闻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主讲:法闻法师(北京广济寺)
2010 年8月7日
这一品题目是“分别功德品”,经文一开始承接上一品如来寿量品: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
这就是听闻了上一品——如来寿量品之后,有这么多众生得无生法忍。
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
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菩萨很多,数字都用微尘数来形容。这是无数无量无边的众生,听闻了如来寿量品以后,他们所证得的悟境或者是法益、法利,法的利益。为什么听完如来寿量品之后众生获得如此大的法利呢?在上一品中我们也强调了,佛作为千古圣贤,应现于世,虽然他前半生苦行,说法很多场,但是最要说的是他晚年所说的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在寿量品里面提到了如来寿量劫数长远,用我们今天话说就是永恒生命,生命实相。能够证得法身慧命,就能够确信、确认生命实相是永恒存在的,是无量寿。现在净土宗很普遍,净土宗的行人经常念诵《无量寿经》,但是不见得能够体悟为什么是无量寿。我们说时间对于存在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就是指的他拥有的时间,离开了时间一切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
佛祖给众生说法,指点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困惑,或者是与生俱来的生命自身的根本问题。首先是生命存在的时间问题,也就是寿命的问题,生命存在拥有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说生命只此一生,只有短短的百年的话,那就不需要佛法了,佛法是不承认这一点的,生命存在不是仅仅这几十年上百年的事。佛说法很大一块分量,横说竖说,无非是想证实生命实相的永恒,拥有永恒时间,都是为了说明这一点,也就是我们每一个灵性生命存在是永恒的,无所谓生,无所谓灭,不生不灭。一般众生由于对生命实相不了解、不理解,他体悟不到这一点。在凡夫知见上,认为生命就是这几十年上百年的事,他习以为常,认为这才是自然规律,才是真实的。要有人说长生不老,或者说生命实相是永恒的,在常人常态下,就说这是迷信,不切实际。如来正是要打破这一观念,他来到世间为众生说法,主要就是强调生命的实相,法身慧命永恒存在。他强调这一点以后,有这么多众生得如是的法益:有的证果,得无生法忍;有的得总持陀罗尼门;还有的得乐说无碍辩才;得不退转*轮,能转不退*轮,能转清净*轮;还有的八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大的功德。听了生命实相,永恒生命以后,这些智慧根器非常猛利的众生,就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法利。这也说明时间对于我们生命存在的可贵,所以佛祖特别强调了如来寿量品。
我们要证得法身,见到法身,都能成为如来。见法身,就成就法身佛。像禅宗说的“即身开悟,见性成佛”,就指成的法身佛。成就法身佛,我们这一生完全都有可能。而要成就圆满报身佛,那要一点一滴的,经过长劫的积累才能够成就。成就了法身佛,我们在佛的十大名号里面,首先是“如来”,如来就是知道了生命的来龙去脉,就可以称为如来了。我们在座的大家能够体悟法身,大家都能够理解如来的真实含义:如如不动,如其本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什么说如来寿量品而不说佛寿量品?主要从法身的角度,我们体悟了法身,就体悟了什么是如来,所以说是如来寿量品。听完了法身永恒以后,竟然有这么多数量的众生,获得不同的法益,证得不同的成果。
这一品主要是以弥勒菩萨为代表,为什么以弥勒菩萨作为这几品中听法的代表呢?因为我们知道弥勒佛将来要接续释迦牟尼佛的教主位,将来要在我们此世界成佛,继续宣扬佛法。佛祖特别嘱咐弥勒佛,这就是如来无上妙法承上启下的大事因缘,所以弥勒佛作为这几品的代表。
这一品关键的佛经术语,我们先看“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一种思想精神境界,不见有少法生,也不见有少法灭。证得四果阿罗汉,才能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完整地说,就是不生不灭,体悟到事物的原本存在,见到了事物的本源,确认、发现了本源是不生不灭的,法尔如是,原本如此。首先是认知、认识,从认识再上升到一种境界,认识是理论上的指导,理论上体悟到了,上升到了境界,就是这种认知思想为我所用,转化为自己的起心动念,能见到自己的法身,自己确实能够受用,这就是境界,从思想认识到精神境界,见到这种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是获得无生法忍。我们看到有“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听到如来寿量品以后,也就是听到如来说法身不灭以后,当下获得无生法忍,就见到了自己的法身,体悟到了法身,也就是成了法身佛。开悟就是法身成就,这是无生法忍。
我们再看“陀罗尼”,陀罗尼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没有翻译过来,翻译过来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门,持一切功德。或者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陀罗尼细说有四种意思:1、法陀罗尼:对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2、义陀罗尼:对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3、咒陀罗尼:对于咒(秘密语),总持而不忘。4、忍陀罗尼:对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 总持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对于古德的教法能够从义理上融会贯通,同时还能够坚持、持守,能够跟现实结合起来,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指导方向。“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闻持陀罗尼,就是他们能够时刻思维生命实相究竟怎么理解?从何把握?他们经常思维。所谓参禅,就是不断地思维生命实相,究竟怎么理解怎么把握?久而久之,功夫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豁然开悟,豁然明白生命实相原来如此,确实如此,像古德所说。这就是在佛祖如来寿量品的启发下,有很多的大菩萨,虽然他们是菩萨摩诃萨,但是不见得他们就成就了法身的智慧,达到法身佛的境界。所以他们听到了如来寿量品之后,就获得了思想认知上,或者是境界上的大提升、大超越。证果是修行上的大的突破,根本性的突破。
为什么这一品叫作“分别功德品”,就是这一段,虽然是同样的听闻如来寿量品,但是大家所得的利益不尽相同。首先我们看到最殊胜的是“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其次是证得陀罗尼门,再其次是辩才无碍,再再其次是多生以后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分别功德品,同样听闻一法,但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各不相同,所得的功德不尽相同。
功德这个词,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我们看古德对功德的解释:何谓功德?功是对外而言;德是对内而言。在外边能立功,在内边思想认识或者说精神境界才能够提高,才有德。功是你所行所做的善事。本来这种善事,也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是,在可做可不做的情形之下,你若能做这种善事,那就是功德。既不是责任也不是义务,可做可不做,不一定是份内的事,份内的事做了不算是功德,份外的事主动做了才算是功。就像国家机关场所能够看到的一句话:“无功便是过”。确实从发展的角度讲,要不主动地去有所作为,坐享其成的话,不仅无功,反而有过。说到我们个人的修行上也是这样,不要以为我们眼前的一切现状都是很好,何必还讲什么修行呢?眼前一切跟周围的人比或者是跟过去比都很不错了。这就是一种懈怠。要知道我们生命存在,随着时空的推移转换,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否则的话,我们就是懈怠、堕落。在古圣先贤的提示下,更应该要树立起功德意识,主动地来做份内份外的事,这就是功德。有功之后,在自性上产生一种快乐之感觉。有了快乐之感觉,那就是德。德者得也,品德的德同时也是获得的得,我们主动做功,自然就有所得。功德是积累而成的,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外立功,内培德,我们才能够逐渐地圆满、完善自己的报身。这里所说的道业,应该指的是报身,成就我们的报身佛。
大家学习参悟了上一品——如来寿量品以后,所得到的悟境是什么样的?我们探讨了真身和化身,还有法身、报身、化身。因为我们所做的功德不同,所以根器就有差异,从而听闻了如来寿量品,如来开示法身不灭的大法以后,大家所领悟到的、所体悟到的,对于法身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所以叫作分别功德品。为什么所得不同呢?因为功不同,所以所获得的得不同。功德是我们体悟妙法的资粮和基础,我们以前所做功德多,那我们听闻妙法以后,我们的领悟就深刻一些,从思想认识到精神境界的提升程度就会多一些。如果我们以前积功累德的意识比较淡薄,所做功德很有限的话,我们听闻了妙法从思想认识到精神境界上所获得的法益就很有限。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一个法因下,大家所获得的法益不尽相同的原因。因为在因地,以前我们功德的积累的多少不同,所以就有法的获益程度不同。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要加强功德意识,份内的事我们要做,份外的事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去做,这样才能够立功。
接下来接续上次课中居士提到的问题,我们先从概念上明确一下什么是法?法,简单说是方法、途径、渠道。我们世间大家经常遇到事情的时候说:想想办法。怎么样想一个办法、方式解决遇到的困难。法是因人、因事、因地的不同,可以去发现他、创造他、使用他。法是方法、途径,没有一定的限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途径是路,怎么直接我们就怎么走,渠道就像饮水一样,水的河道也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水路,没有一定的,怎么样最直接、最顺畅就怎么走。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从此地到自己的目的地,这中间怎么走最容易、最直接、最顺畅,我们就选择怎么走。在佛法里面所说的法,佛说了那么多的经典,就是跟我们说他的解决生命根本问题的方法,这是佛的法,我们简称为佛法,佛所说的法,所发现的法。佛法是做什么用的呢?就是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一定要了解佛法的目标是什么?佛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说佛法?我们要把这个弄清楚。佛法所针对的就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与生俱来的问题。根本问题有很多,但是大问题,就是当年佛祖在做太子游四门的时候,所见到的四种现象——生老病死,大问题无非就这几个。佛法主要是解决这几个大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死。针对法身,我们有幻身,幻身有终结的一天,有死亡的一天。美好生命还有一个结束,这是很可怕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呢?能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死?能不能不死?佛所说的方法是针对这个问题,这是佛法。
前面不加佛,只说法,那法就太多了,凡事物都有自身的法,规律性的东西都叫法。凡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他与众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有瓜的法则规律,豆有豆的法则规律,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独特性,因为他有他自己独特的路子,所以他才能保持他的个性。凡事物都有他的法,我们不说那么多,我们不研究一般的现象事物,那是世间法,物理学、化学、社会学,都研究物质的法则。我们佛法的方向是生命的实相,这个方向要牢牢把握,否则我们就失去了方向,没有目标。
再有居士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是不是能说法遍一切处?不能说法遍一切处,我们佛法里面说的是法身遍一切处,这跟我们佛法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法身慧命就是我们生命的实相,他是遍一切处,怎么理解?不是说他像无线电波一样,无序地在虚空中游历,飘忽不定,那不是法身。法身遍一切处是针对灵性生命,非灵性生命,或者纯物质的存在就不具备法身,佛说的要普渡众生,就是指灵性生命,小到蚊虫蚂蚁,他的生命的本源和我们高级生命都是一样的,是平等的。法身遍一切处,指的是只要是灵性生命所在之处,都具备法身,是这个意思。佛经上经常说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怎么理解?佛跟众生无差别是指法身无差别,法身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众生有高级生命、低级生命,三恶道也是众生,人天阿修罗也是众生,对法身来说都是平等的,甚至佛的法身跟众生的法身都是平等的,都是普遍的。凡是有灵性众生的地方都有佛菩萨化身的存在,因为佛达到大平等、大自在的大境界,《无量寿经》是清净平等觉经,清净就是自在,平等就是佛跟众生融为一体。大自在、大平等就不舍弃众生,不放弃众生,大清净自在,才能够化身到众生里面来,哪怕是三恶道众生,佛菩萨都有他的化身去度脱众生。为了度众生,化身到具体的每一道众生里面去,所以是法身遍一切处,或者是法身佛大家都具备,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法身佛大家都平等,所以六道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
所以我们要尊重一切有灵性的生命,不伤害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不伤害他们同时,我们还要尽量不食众生肉,因为大家是同体,法身是一体,究竟这个法身怎么理解呢?是不是所有的众生就一个法身呢?不能这样理解,之所以把他称为身,是为了理解上的方便。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对于法身空间上的普遍存在,时间上永恒存在不好解释,语言上不好表达,就形象地用身体的身来代表,用形象语言来代表。在自然科学很发达的今天来说,可以把法身理解为生命实相、生命本源、生命的原本存在,或者是生命的能量,生命的原动力,这就是法身。本源是一个,我们每一个灵性生命的存在,我们的本源、我们的出处、我们的来历都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殊胜。从这个意义上说,佛经上说众生原本是佛,这句话怎么理解?原本不是说他曾经是佛,现在变成众生了,不能这样理解。原本应该倒过来说本源是佛,本源是什么佛?是法身佛,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是法身佛,如果他报身都圆满了,不可能沦落到众生里面去。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是古人语言陈述上的颠倒,应该说众生源本是佛,再具体说众生的出处,本源是一个,也就说都具备成佛的可能,也就是他的潜力、潜能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他这一生哪怕是蚊虫蚂蚁,他前生的前生,六道里面都经过,天人也做过,人也做过,因为时空不断相续,不进则退,不上进就要堕落,这一生他沦落为低级生命,蚊虫蚂蚁了,前生不是这样的,不一定就是蚊虫蚂蚁。因为本源,是原本存在的东西,原本如此,不生不灭,本源不灭,所以这一生是蚊虫蚂蚁,在无限时空里面还会无限地延续下去,他将来也会成为高级生命,甚至他一旦体悟生命实相,还能跳出六道轮回的束缚,可以成佛,得到自在圆满。所以要尊敬一切有灵性的生命。法身不灭,潜力无限,不要小看任何生命。这一生我们以强欺弱,我们踩了他,杀了他,灭了他的形,灭不了他的灵体,法身。结了恶缘了,回头来就要报复我们,所以我们要尊重一切灵性生命。这是佛在认知上非常究竟彻底到位,其他宗教也讲轮回,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其他宗教没有做到严格地不杀生,不食众生肉,因为认知上还不到。佛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戒律,不有意杀生,尽量不食众生肉,这是他认知上的彻底到位,所以才有这样的戒律。说了这么多就是解释法身的平等。
另外,还有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唯一性,真理就是绝对之理,相对真理的一般理,各有各的理,六道众生拥有同样的法身,在同样的巨大潜能下面,为什么各自的成就千差万别呢?就是知见、观念上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执自己的理,所以才有六道六种不同的境界,这都是相对的理。相对的理在相对的时空里,一时一地是有道理的。我们这里说的是绝对的理——真理。世间的事物,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组成的大宇宙,大千世界,每一个现象背后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存在,都是相对的,但是对所有存在的纷繁复杂万事万物,我们推究他的本源、原本只有一个,就是世界是从一而来,无限的数字是从一开始,这个一就是指的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只有一个,所以说真理的唯一性,说真理的唯一性,就是指世界的本源就只有一个,在理上说各有各的道理,相对道理有很多,但绝对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唯一性是从这个角度讲。唯一性本身就具有普遍性,多大的数字都离不开一,万事万物从现象上说再怎么不尽相同但是本源是一个。对真理的唯一性、普遍性要这样理解。用真理就可以理解生命的实相——法身。法身关乎我们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根本,所以在佛法来看,对于真理的标准,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宗教认为他们占据着世间真理,上帝说他就是真理,还有真主,甚至唯物论,马列主义认为他们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存在的真理。真理是唯一的,本源只有一个,都说自己是真理,到底谁对呢?我们就要对真理本身有一个概念上的限定。马列主义所谓的真理,前面还是要加解释的,他是针对人类社会规律而言,人类社会必须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科学家所说的真理只对于物质、事物而言,科学哲学都是针对于事物、物质,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我们说他们所说的真理都是有局限性,有针对性的。没有谈及到真理的根本。佛法看来,根本真理是什么?是跟人相关,跟生命存在相关的。人自身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人都不在了,要真理干什么?共产主义再好,科学家的尖端科学把飞行器飞到河外星系上去,有什么用?人都没有了,物质世界建设得再好,人的问题没解决,人都变坏了,人都堕落了,物质的真理再发达也没有意义。所以佛法始终牢牢地把目光限定在整个人的问题上,而且佛祖一开始对人类的宣告:“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就是请大家注意,我要宣说第一真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第一真理在我这边,我不是指释迦牟尼佛祖本人,而是指每一个生命自身,就是真理在人这边,跟人相关的,能解决人自身问题的才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第一真理或者唯一真理,要往后排。当然人的存在离不开物质世界,我们要探求物质规律;离不开社会,我们要探求社会规律,这些也可以说他们是真理,但要往后排。就像主席很多,要第一主席,书记很多,要第一书记。天主教和基督教就完全不对吗?也不能完全否定,作为相对真理可以。第一真理或者根本真理就是解决生命自身根本问题,如果认识不到轮回的真实相状,真理就有问题。所以佛祖是认知上的彻底,生命轮回,我们要尊重一切灵性生命,这就是出轮回的根本办法。有意的杀生,还刻意地吃众生肉,那真理就成了摆设了,不去用他,就得不到他的好处。
佛祖的根本真理就是指出了生命的实相,生命是永恒存在的,在无限的时空里无限延续。我们要跳出循环的束缚,轮回的怪圈,真是一个怪圈,众生,尤其是到了人高级生命这个层次的时候,愿意轮回的人恐怕不多,都不愿意轮回,但是又不自知不自觉地随波逐流,陷落到轮回的圈子里面去。如果没有成就的佛祖不舍众生,化身到我们人间来提示、提醒,光有这个愿望,还是没法挣脱轮回的圈子,因为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佛祖给我们一个出轮回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我们称为佛法。佛法就是让我们众生得自在、得解脱、得圆满的方法,就这么简单。从生命自身完善与圆满解脱的角度讲,佛法是人人必需的,同时也是急需的。
我们要从功德入手,积功累德。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做功就是通过传统的礼拜、静坐、念诵,来平心、静心,心静下来,自然我们原本的福德智慧就会显现。所以要通过礼拜、静坐、念诵,来修定力,来平心静心,每天都应该坚持。外功就是主动地、积极地,无论是分内还是分外的事都要做。功德首先要从不有意杀生入手开始做,比如有的人随缘放生,其他的善事也做了很多,但是还有意地杀生,刻意地食肉,始终不重视,不去思维他的利弊。这就是放生再多,善事好事做得再多,没有从根本上做到。有意杀生,杀害生命是命债的问题,你做再多的其他善事也抵不上,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做善事的目的无非就是和众生结善缘,完善自身,圆满自己。完善圆满自身首先就要从认识不杀生开始,要是认识不到这一点,不重视这一点的话,那我们生命自身的完善与圆满,开智慧,认识生命实相,想这一生增幅增寿,健康长寿,下一期生命还有一个好的继续,有一个好的开始,就很难!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去做,不有意杀生,起码就堵上了轮回的缺口。一切功德都要从认识不杀生开始。
我们现代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种种因素很多,从佛法的角度最根本的一点,被自然科学、医学、营养学、养生学忽略的就是杀生问题。这不是人类智慧认识不到,主要是习以为常的观念在作怪,习以为常的几千年来弱肉强食,这成了人类社会自然的法则,好像天经地义的,低级生命就是作为高级生命的营养来付出他们生命的代价。
佛法从生命究竟解脱的角度,完全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关键!一定要认识到杀生的危害:杀生影响自己的健康,影响自己的寿命,折福折寿。如来寿量品,如来讲的是认识法身,寿量讲的是认识法身之后所拥有的无限寿命,从哪儿建立?我们这些学长,这些菩萨摩诃萨还有无量的众生,他们听闻了如来寿量品之后都证得了无生法忍,获得了种种的功德。我们呢?我们不能白浪费时间,从哪儿获得法益?没有获得法益的从何入手?就要从认识不杀生,不刻意吃众生肉开始。这样我们很快就能体悟如来法身慧命,从而拥有无量寿,永恒寿命。对生命存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量寿,一旦认识到法身之后,时间就不分段落。六道轮回为什么我们始终很难脱离?就是因为时间有段落,一期生命就是一个段落,我们看不到下一个段落的状况,所以我们处在这一段落就眼光短浅,不关乎下一个段落。如果我们能看到下一个段落,因为杀生讨命债的,因为杀生或者是造种种的业而堕落,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些,在因地上就决不会再造这些业。认识到法身,时间上就不分段落了。就像讲净土往生的人,百年的时候,念佛功夫成片就能活着往生,这就是直接过渡,不是说还要经过一个很危险很关键的环节,要跳过去才行。认识到法身,也就是直接接续下一期生命。拥有法身,体悟法身,拥有无量寿,无限时空,百年到来的时候,直通生命的本源。
这一品是分别功德品,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功德。我们说主动做善事,就是功德。通过礼拜静坐念诵坚持修清净心、平静心,就是坚持做功德。佛经上佛祖的方法,做功德有六波罗蜜,这也是具体做功德的方法,我们再强调一下,六波罗蜜也就是菩萨六度。
1、檀波罗蜜:译为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 我们现代有一句广告词:智慧人生,品味舍得。就是要体悟品味舍得,舍得就是布施。这个舍不一定只是财施,还有法施,在精神上给人帮助;无畏施,从义气上给众生帮助。从根本真理上来说,关乎灵性生命的就是根本真理,否则,世间学问再好也要往后排,世间学问有博士、博士后,他们研究世间学问研究的很深,但是他是世间法,不是第一真理,不关乎灵性生命。关乎灵性生命,能够尊重灵性生命,帮助灵性生命,是无畏施,不有意杀生是最大的无畏施。如果连众生的生命都要剥夺,还谈什么无畏施,让众生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还谈要让众生无畏?所以能够不有意杀生就是无畏施,这是大功德!
2、尸罗波罗蜜:译为持戒。戒是止恶防非。这是消极防范,这是最起码的。大家所遵循的一些规则,我们要坚持。他的精神就是规则意识,现代人规则意识比较淡化,这是要不得的!没有规则意识,我们很难达到体悟生命实相,法身实相。别说无量寿了,就连这一段落的健康长寿也很难。影响我们健康的观念上的因素就是规则意识淡,现代人近身的健康问题,环境上来说,招感而来的天灾,究其原因就是现代人的规则意识太淡了,无所畏惧。用古德的话说“恶业牵引”,恶业牵引着他,他不由自主,控制不住自己,眼睛里面没有规则,所以才有这样的过失。尸罗波罗蜜就是规则意识,要知道这也是我们认识如来法身慧命,增福增寿,将来走向永恒生命的一个必要条件。
3、羼提波罗蜜:译为忍辱。就是人所不能忍,而你能忍。如果人人能忍,那就不出奇。譬如有人无缘无故来找你的麻烦,或者骂你,或者打你。你能无动于衷,不起无明火,不生报复心,忍之于心,处之泰然。到了这种火候,才算是出家人。否则,说的很好听,绝对不发脾气。等到境界来考验,理智控制不住情感,大发雷霆,平日所修的功德,被无明火烧得干干净净。所以希望各位,谨之慎之,为切为要!忍辱,有一个把意思用到反面去的词是“忍无可忍”,我们应该恢复他的本意,他的原意是没有什么忍不了的,没什么可忍的。现在这个词的意思走到反面去了,忍无可忍,变成了忍不了。对于忍辱我们要有高着眼、大境界,从关切自身完善与圆满,体悟法身,解决生命生死轮回的角度看世间的问题,没有什么忍不了的事。动怒和清净心、平静心是相对的。我们之所以不认识法身,就是我们常常有嗔心、烦恼心,心不平静,心的波动在虚幻中消耗了我们的心力。静不下心来,沉不下气来,就没法体悟生命实相。所以要从体悟生命实相、永恒生命这个角度来看世间,就没有什么忍不了的事,再难忍再难熬的境界,你能静一静,等一等就过去了,要知道时空是在时时刻刻的变化中,随着时空的变换,再难的境界都会过去。
4、毗梨耶波罗蜜:译为精进,就是不懈怠。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要有紧迫感,时间是分分秒秒地过去,如流水,水不可倒流,时间也不可再来。我们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意识。完善生命自身,认识生命自身,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急需的。没有紧迫感,不加紧用功的话,即使理论上我们掌握了第一真理或者根本真理,也是很难达到一定的境界,所以我们要用功。
5、禅波罗蜜:译为思惟修。又译静虑。我们刚才说的礼拜静坐念诵的目的就是静虑,平和我们的心态。专一、清净我们的心境,心平静了,自然就达到无师智,智慧就能显现,我们生命的潜能才能显现。禅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想止住我们的意念是不可能的。生命的原动力,具体说就是我们的意念,永恒的生命为什么还有前生和来世?就是要从意念上下功夫,我们所说的思维法身,其实就是在过滤自己的意念,在认识自己的意念。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就代表意念,能量潜力非常巨大,但是又非常难以控制,必须要认识,然后找到他的特点,用有效的方法去束缚他。用什么有效的方法?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静观法,观自在。在《西游记》里面观世音菩萨束缚孙悟空的是金箍,在佛法修行用观照法,也就是在礼拜静坐念诵的时候,观自己的意识,过滤自己的意识,沉淀自己的意识,让意识专一下来,静下来,这就叫作禅。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方法,才能够通向法身慧命。心静不下来,我们永远也见不到法身慧命。所以禅的重要,离开禅就没有佛法,佛法就成了虚幻的东西,谈玄说妙,成了玄学,甚至成了神学,成了抽象的精神寄托的东西。只有通过禅法才能提升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就是不管唯物唯心,天王老子也管不住你的意念,世间的法律更管不住我们的意念。在《西游记》里面,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将都管不住孙悟空。意念是很难管的,唯心的神管不住,从唯物的角度,科学家有没有研究出管住我们意念的科学成果?目前为止还没有。所以人的根本问题是人的意念问题,要想解决人的意念问题,只有佛才有这个方法。所以说,别看我们佛祖是在二千多年前找到的解决生命自身的唯一方法,就是到我们今天乃至将来自然科学再发达,都不能替代,不能够顶替佛法或者找到比佛法更能解决人类自身根本问题的方法。因为单从物质的方面,不可能来控制人的意识、意念,控制意念还是要从意念自身,用意念来控制意念。这就像统制一个地方,必须要“以夷制夷”。人的负面还是人的意识问题,人生命的美好也是人的意识,意识很活跃,发挥他的潜能创造美好生活,美好人生。但同时,人生的负面,人生的灾难也是意识制造出来的。从哪儿摔倒,还是要从哪儿爬起来。解决意识的根本出路就是在静虑上。我们平时礼拜静坐念诵,别人看起来搞什么迷信,甚至我们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从禅法的角度我们来解释,礼拜静坐念诵的目的是要平心、静心的,针对我们的心意识。离开禅就没有佛法,佛法就是解决生命根本问题,生命根本问题就是意识问题。
这里为什么不说般若波罗蜜呢?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若有般若,就有成佛的机会。现在讲的是功德,不是讲成佛,所以不讲般若。现在这个人,他修这五种波罗蜜,经过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的时间,所得的功德来和如来寿量品生一念信解心的功德比较,简宜不成比例。就是百分不及一分,千分不及一分,甚至百千万亿分不及一分。就是用算数来推算,用譬喻来形容,也是无法能知道他的究竟能有几何?
通过修上面这种种的波罗蜜,再能忍,心再静,这个功德是很大,但是要围绕目标才有效,如果没有目标,不围绕目标效果就显现不出来。目标是什么呢?就像是听完如来寿量品所生的一念信解心,如来寿量品的关键就是我们原本的生命实相,原本是无量寿。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这是如来发现的生命的实相。如果对永恒生命能生起一念信解心的话,功德非常大。因为我们很难做到这些,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去突破他,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要能够做到,就已经能达到菩萨的境界,能忍、能布施、能持戒、能坚持静坐修定,功德已经很大了。但是菩萨不见得就能够体悟生命实相,永恒生命,要是能够对生命实相,对永恒生命有一念信解心的话,功德更大。前面这五种修的再好,也不能跟体悟永恒生命,生命实相的功德相比。为什么?因为前面这些都是有限的,体悟永恒生命,永恒是无限的。一生、二生或者是百千万劫,你时间再长,跟无限比较也是刹那间的事。无限叫作无量功德,刚才这一品也讲到了做善事是立功德,但是那是有限的功德。功德无量这句话的本义是体悟、认识生命实相,体悟永恒生命,这才是无量功德的原本含义。这对于生命存在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存在离不开时间,时间的长短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要能够体悟永恒生命,拥有永恒的时间,这个意义是不是无量?功德是不是无量?
这一品和上一品都强调了通过佛法,唤醒我们体悟生命实相的意识,去体悟他,去认识他,这就是参禅,这就是一步到位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关注生命根本问题,根本出路的方法。
这一品我们就重点就强调到这儿,其实也不是我讲经,我们是在读诵经典的同时,挑出关键的地方强调一下,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强化一下大家思维体悟的意识,悟是意识的转换、转变。经文后面还有很多内容,主要是对前面的细说。有些名词解释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