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愚教授:慈悲与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


慈悲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

学愚

【佛光文化编者按】2012年4月26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在香港红磡体育馆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为期2天,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和谐世界·同愿同行”的主题,举行七场分论坛、六场电视论坛和一场网络论坛。其中,七场分论坛备受关注,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围绕“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佛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主题发表了演讲。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的学愚教授在论坛期间发表了题为《慈悲与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的论文,就佛教慈善理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精神和特色,亦是世尊建立佛教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慈悲才有了佛教。世尊悟道之初,深知佛法微妙博大,唯圣者明了。宣讲此甚深难解之法,不但困难,而且容易遭至诽谤,故世尊有立即涅槃之意。但是,在大梵天王请求下,世尊以佛眼观世间,看到沉沦生死大海的众生,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淹没水中-有智有愚。出于对世间的慈悲和对众生的怜悯,佛陀难行能行、知难而进,毅然前往鹿野苑初转*轮,建立佛教。《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大藏经》卷二:717中)。建立僧团后,世尊随即派出佛教第一批传教者。临行前,他要求他们“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到各地去宣传佛法,并且吩咐他们不要两个人到同一个地方去,而要单独行动,以便更为广泛地利益更多的众生。这样,诸大声闻弟子,行佛所行,或随佛游化人间、或各自行化一方,传播佛法,利益人天。由此可见,佛陀时代的声闻弟子亦不失菩萨行,他们的言行亦表现出佛教的慈悲精神。但是,佛陀涅槃后,以大迦叶为首的僧团强调自我解脱的重要性,自我修行和自我解脱似乎成为出家的唯一目的,利他的菩萨思想和实践逐渐淡化。正如HarDayal所说,僧众只顾一心追求自己的解脱,漠不关心佛法在社会上的教化和利益他人的工作。到了公元前二三世纪时,这种现象普遍起来,几乎主导了整个僧团的发展。大乘佛教的兴起即是僧团内部对此发展的反省,是佛教慈悲精神的回归。

慈Mettaormitra原指友好慈爱之意;悲(Karuna)原意为悲悯、同情之意。慈悲是声闻弟子修习的四梵住内容,主要用于禅修方面,是一种心灵或精神上的训练。修习者犹如慈母爱独子,以慈悲心忆念一切众生,希望他们离苦得乐;愿意犠牲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子。正如《经集》中所说,慈是利益和安乐他人的心愿,悲是代替他人离苦的希望。《长部》经云:“诸比丘,什么是修行者于财富?诸比丘,有修行者,以与慈相俱的心遍满一方,又遍满二方、三方、四方,如是,以广、广博、无量、无怨、无害慈心,遍满上下纵横,处一切处、一切界。以与悲相俱的心…。”修习慈观者可得到诸天神的保护,犹如甲冑在身,刀、毒、水、水皆不能害。由此可见,在早期阿含经典中,声闻弟子亦修习慈悲法门,虽然这只是禅观的一种方法而已。

大乘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小乘佛教的慈悲理念,把这种重在忆见的慈悲观看成是小慈小悲。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二七中说:“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大藏经》卷二五,页256中下)小慈小悲但用心而不见于行动,大慈大悲既有拯救之心,更把这种心念落实于行动之中。四梵住中的慈悲为声闻弟子修习法门,大慈大悲则是菩萨难行之道,正如龙树所说:

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藏经》卷二七,256下)

大乘佛教中菩萨慈悲,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都超越了声闻乘的慈悲,故名大慈大悲。菩萨慈悲,不但有予乐拔苦之愿或菩提心,更有实现此心愿的行动。如同两人同时在岸边行走,看到一人落溺河中,有生命危险。其中一人随即大声呼唤他人来救,而另一人则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把溺水者救起。前者是小悲,后者是大悲。(《大藏经》卷二七,页428)具足慈悲的菩萨,以救护众生为第一性,不入涅槃,往来于娑婆世界。《成唯识论》卷九云:“留烦恼障,助愿众生。”菩萨不证涅槃、不断烦恼、不着生死,随顺众生、拔苦与乐。这就是所谓的无住涅槃(Apratisthitanirvana),StcherbatskyandE.Obermiller则把此解释为利他涅槃(altruisticNirvana)。

声闻弟子行在自利利他,菩萨觉悟利他即是自利,无我平等慈悲一切。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彼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大藏经》卷二五,页211中)慈悲是成佛之母,菩萨无法舍众生而成佛;相反地,利益众生即是在成就佛道。正如《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藏经》卷十,页八四六上)

利他即是自利,自利与利他不二。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即是下化,下化即是上求;上求不是下化的目的,也不是下化的原因,二者同时、互为一体。慈悲并不是方法,其本身就是目的,慈悲的圆满就是觉悟的成就。上求是智慧,下化是慈悲,智慧与慈悲一体,一切慈悲的实践,如布施、慈善等都是在上求佛道、寻求觉悟之行。这样,大乘佛教强调了慈悲重要性,把慈悲同智慧等同起来,成为成佛的二足之一。《大智度论》卷二七云:“除二边说为中道,佛以慈为首。”慈悲或菩提心成为成佛之母。《大般涅槃经》卷一四乃至说:“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大藏经》一二卷,698页下)。《大般涅槃经》卷三二云:“大慈大悲名为佛性。”(《大藏经》卷一二,页556下)

大乘佛教的慈悲理念建立于根本佛教的苦谛之上,其社会实践以时代社会之苦的普遍性为基础。佛教的终极关怀就是离苦得乐。离苦的方法很多,但总体有二,即自力和他力。有苦才需要慈悲,他力拯救即是慈悲,菩萨帮助他人离苦得乐,这是整个大乘佛教拯救论的基础。小乘佛教中的慈悲常作名词用,泛指一种心态,而大乘佛教中的慈悲常作动词用,强调实践。《法华经.安乐行品》说“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二七卷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藏经》卷二五,页256中)世亲在《十地经论》卷二中亦说:“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大藏经》卷二六,页134上)早期佛教强调了自力,但没有否定他力,大乘佛教发展了他力思想。他力理念是慈悲救苦的根本,亦是整个菩萨思想和实践的根本。

慈悲思想从小乘佛教的禅观发展到大乘佛教大慈大悲,原本指人与人之间的慈悲上升到佛菩萨与人之间的慈悲。佛菩萨成为慈悲救护者,一般大众成为慈悲的需求者。中村元教授说:“于是慈悲从人与人的关系,转变为佛对人的功用,而人对慈悲变成是被动的。人与人之间的慈悲,从当初的宗教意义隐没,成为只是一种世俗的同情或哀怜,是佛对众生的慈悲的一模拟或世俗形态。”慈悲成为佛菩萨的代名词,唯佛菩萨能够慈悲他人,一般众生应做的就是祈求和等待诸佛菩萨的慈悲恩赐。学佛也就似乎成为寻找佛菩萨的慈悲救护。也许正因如此,大乘佛教慈悲思想并没有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传统僧团主动从事社会慈善公益的事例并不常见。大乘佛教对慈悲理念的神圣化,人们难以在生活中实践诸佛菩萨的慈悲。其实,佛教的慈悲、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重在生活中实践。这样的实践重在于“给予”,而不是“索取”,倡导代他人受苦、救他人危难、与他人喜乐的精神。当前,中国佛教经济快速发展,如何以大乘佛教慈悲思想为基础,从事布施慈善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建立正当的僧团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将是当今佛教界、学术界、和社会界人士应该共同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