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七‧不往听法戒


第七
不往听法戒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谘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谘问者。犯轻垢罪。

「一切处」:通指僧坊俗地。「大宅舍」:专指俗家人住所。「山林」等:是专指僧人住所。「法毗尼经律」:法,名轨持;毗尼,名灭,灭一切恶也。法、毗尼,是所诠的道理。经律二字,是能诠之法。「经」是诠法,「律」是诠毗尼。毗尼正翻为律。凡在一切处,不论僧地俗地,有讲经律者,新学菩萨应前往听讲谘问,若故意不往听法者,犯戒。

具缘: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讲法律:是讲佛法,讲经律。(二)讲法律想。(三)不往心:没有去的心。(四)不往听,日日结罪。

开缘:

若不解:或不懂法师之语言。若病:或有病在身,行动不便。若无力:或体力孱弱,精神劳拙。若彼颠倒说:或该说法者颠倒说。若护说者心。若数数闻,已受持,已知义:或者本身已多次闻该经律,已经受持,且熟悉其义,深有所解。若多闻。若闻持。若如说行。若修禅定不欲暂废:或另有些修行者,本身已属多闻,或昼夜六时,精进习禅,或读诵受持,不欲暂废。于此种因缘下,可以不往。若钝根难悟,难受难持:或相反地,某人根性愚钝,屡听不解。若不往者,皆不犯。

现略说四料简:(1)戒急乘缓。(2)乘急戒缓。(3)戒乘俱急。(4)戒乘俱缓。「乘」,是法门的一个别名。例如:坐禅、诵经、持咒、礼佛、拜忏等。乘着这个乘,可以由凡夫地至如来地。「戒」,是指戒律而言。

(1)修道「戒急乘缓」者:生善道,不能闻法。这个人持戒很严,但是不用功修行。这样人只能够生到善道,但是没有闻法的机会。因为他对于法门不用力,不下功夫,所以没有闻法的机会。如得生天上,徒持戒而不用功修行,只享天福。天福报尽,还要堕落。

(2)「乘急戒缓」者:在恶道,能闻法。这个人很用功修行,但对于戒律方面,马马虎虎,不坚持净戒,虽然堕入恶道,但尚能闻法。如天龙八部中之迦楼罗(大鹏金翅鸟),摩睺罗伽(蟒蛇)等皆是。龙亦是乘急戒缓之例证。往昔因为勇猛用功,乃得神通。但因不严持戒律,终堕龙身。

(3)「戒乘俱急」:生善道,且能闻法。这是最理想之一类,既用功修行,又持戒精严。故不但能生善道,且能闻法。

(4)「戒乘俱缓」:生恶道,又不能闻法。既不用功修行法门,又不行持戒律,戒乘俱缓的人,这就危险了,永久在三恶道,没有出头的日期。佛出世时光明普照三恶道,乃至地狱众生也能超生。但若宿世与三宝结缘,就见不着这个光;与三宝有缘,才能见着光而得度。

修道人自身固然要持戒严谨,鞭策诸根,丝毫匪懈,但决不可轻慢他人不持戒。《摩诃止观》云:「不可以抨量众生。智如如来,乃可抨量。」不可以凡夫的眼光去抨量众生,要智慧像如来那样,才可以抨量众生。如定光佛,谁能看他像个佛呢?平常邋里邋遢的,走路歪里歪斜的,这样的人,谁能恭敬他呢?但他是大权示现,只有永明寿禅师才能认识他。凡夫人,谁能认识他是定光佛化身(就是长耳和尚)?同理,诸佛菩萨有时以相反姿态出现,除非具智慧眼者,否则不可妄断,以免招致过患。

中国南北朝时,梁武帝原本是信道教,且对道教很信。后来见到志公禅师和其他高僧,他就信奉佛教,对道教也就疏远了。道教也修苦行,也用功,但是不讲断瞋,所以他们见皇帝信佛了,就起瞋心、嫉妒心,不高兴地都往北走了。走到北魏,他们想要出风头,要跟佛教斗法。

在那时候,有一位白竹(音译)法师。这个法师也是邋邋遢遢的,也喝酒,也吃肉,葱韭薤蒜更不用提,身上简直是很脏的。他一没有钱,就向法师去要钱,要了钱,买酒买肉,就这么样吃。别人就对这法师说:「法师呀!你有钱给他干什么?这样人是造业鬼,你给他干什么?」他说:「哎!他也是个人嘛!你们说的,你还能饿死他吗?你不也得叫他活着吗?」这样。但是这个法师不是凡人,他知道白竹(音译)法师不是一个平常人,而是大权示现,示现这么样的一个人。

当时,由南朝往北朝去的老道有六千人,和尚也聚了六千人。就像大法东来似的,东台上六千,西台上六千,这么两方面,一方面是和尚,一方面是老道。老道有神通,六千和尚在台上坐的时候,每个人都披着袈裟。(古年的袈裟没有钩环,就是往上一搭,就那样散松的,就是这样。有钩环,是从唐朝道宣律师这时候才开始有钩环。南北朝那时候,还没到唐朝,所以没有钩环。)这时候,六千和尚的袈裟都掉了,就在空中旋转,就像旋风似的转。转完之后,袈裟回来了,每个人又给披上了。还不能错,谁的还归谁的,一点不错!

你看!六千个人,不是一个、两个人,六千个人,他能认识这么清楚,这个神通不小啊!闹腾一阵,转完了,这老道就说:「你现一,我现二。」意思是,如果你现一种神通,我就现两种神通。把这一段现完了,该要和尚现了。和尚谁会这套呢?谁有这个神通呢?但是,那个法师不是凡人,法师就说:「那白竹来了没有啊?」白竹就是那邋遢和尚,他在那大众和尚后边睡觉。人家说:「叫你啦!」说:「叫我干什么呢?」说:「干什么?叫你,你就去。」他刚睡醒,揉揉眼睛,就去了,说:「方才你们都说些个什么话,我都没听见呢?」老道说:「你现一,我现二。」

他就站起来了,说:「我现一,那你现二吧!」他就现不出二来了,这没办法了,这一下他也失败了,二又现不出来了。白竹说:「你还做些什么事,我都没看着呢?」老道说:「把袈裟在空中旋转一阵,之后又给披上。」「那么你们再做一次我看看。」再做,不行了!他神通使不出来,做不到了。你看!有这么一个邋遢和尚就把他降伏住了。

当时的道教是吃荤的,以后才跟佛教学,才在各处的也都吃素了。那时候他们道教吃荤、喝酒,所以这个法师说:「我们吃斋茹素的人,不能跟你们吃酒咽荤的人比法。我们这儿有吃酒咽荤的人。」就找这白竹法师。白竹法师,平常他是喝酒、吃肉的人。平常谁认识他呢?但是,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有神通之人。平常人不认识,只有那个法师才能认识。所以《摩诃止观》说:「智如如来,乃可抨量。」平常人,不可以拿凡夫眼去看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慧僧法师

慧僧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慧僧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慧僧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慧僧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