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有情,愿学日语


因业务的需要,公司为了提升员工的语言交流能力,倡导员工学日语。

十多年前,我学过,结果没多久因怀孕安胎而中止。不多的学习经历,留在记忆里的深刻感受是:工作生活之余,再挤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门语言真的很难、很累,并且,日语很难学。

十年后,这个要求再次提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十万个不乐意。除了以前的认知,还另外多出了一系列理由:生活、工作、修学、义工行……我的时间安排已经满满当当,哪怕再塞进来一件小事,都会打破我当前的平衡。

何况,学习语言要长期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而现在最终不过是为了提升工资待遇。再说,这些身外之物最终能提升生命品质吗?我宝贵的暇满人身,可是正儿八经用来提升生命品质的,不是用来提升语言能力的。导师都说了,世间没有比解脱更重要的事情了。总之,不乐意,不想学!

可是,公司那头似乎又催得紧,还将此列入了年度考核。如果不学,可能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和整体人事布局。除非换一个没有日语要求的工作岗位,或换一个新工作。如果换岗位或换工作,那可能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熟悉,说不定比当前追加学日语更花时间……

说来说去,权衡利弊,学还是不学,纠缠粘著,一时无法下决定。

难取难舍时,我习惯在书房静坐,焚一炷香,轻声播放纯箫版的《处世梵》,闭上眼睛,想象我跪拜在佛菩萨和导师的面前,然后在内心寻找答案。

如果是圣者,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1.工作受到冲击,饭碗不保,自度尚且困难,何谈学法度他人?可笑!

2.作为一名员工,应忠实于自己的岗位,服务于自己的公司,对公司提出的岗位要求,如此推托,完全不是我大乘佛子的担当与胸怀。

3.工作是本分,做好是应该的,如果连有偿的工作都做不好,谈何无我利他?工作也是修行

如果我是公司负责人,会如何看待我当前的态度呢?

1.不能站在公司角度与业务角度考虑问题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2.不能跟公司共命运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3.不具备学习意愿与学习能力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冷静下来,我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1.面对困难,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局限,这样的精神面貌才是修学人应该具备的。修学两年多,有哪一期法义是教我去逃避的?又有哪期法义是教我不去承担的?

2.为什么将学日语与修学对立起来?两者之间矛盾吗?如果发心正确,用心正确,对修学也是一种促进。这不也是一种自我修炼吗?

思维至此,问题似乎就有了明确的答案——学!那如何将这个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高效、愉快呢?

十年前的认知“日语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日语是难啃的”,就是对的吗?即便是对的,与十年前相比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

1.日语的学习难度没变,但是,我变了。虽然记忆力不如前,但十年世事的历炼与各种学习,让我知道万事成就有方法,我的学习能力比以前强了,我掌握的方法也比以前多了。

2.日语的学习难度没变,但是,我的环境变了。公司很多同事都是日语高手,家里先生也是日语高手。想当初,先生自学日语时,很有导师说的“提着三十斤大米上山,背好《略论》才下山”的学习精神:每天下班后吃完晚饭,提着手电筒和教材,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要睡觉的时候才回来,长期坚持,终成正果。后经长期赴日工作,现在日语水平已炉火纯青。他有完整的学习方法、坚韧的学习精神供我临摹,不就是我身边最好的老师吗?无论在公司,还是在家里,都有老师在身边,不是绝好的学习环境吗?

3.日语的学习难度没有变,但是,我的能量变了,内心不再像十年前那样单薄。现在支撑我的是导师和古圣先贤的智慧与精神,有他们作依怙,我有无穷的力量。恰巧,前段时间带孩子参加了一位法师的夏令营,其间学习了“超级学习法”,这个方法可以非常好地指导我。

如此看来,世间有为法,不过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认知也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难”不过是一堆条件的假相,逐一拆解,“难”就不攻自破,剩下的就是“开始”和“坚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结果就能呼之欲出。

我又问,这件事,是否还有附加价值可挖掘呢?长期付出时间与精力的成果,真的只能服务于工作吗?只能用于解决生存问题吗?我从心里迫切希望,我所有的技能都能利益到众生。我多希望我学会的所有技能都能服务于解脱之道。就像之前,我学习了心理咨询,就担当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家长和孩子们服务;我学习了女童保护,就可以进学校、社区宣讲,帮助更多女童避免性侵害……

现在,如果我学会了日语,除了服务于工作,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1.也许,我将会交到新的朋友和工作伙伴,说不定我也可以用佛法利益到这些新的伙伴。

2.我们肯定需要日语人才来做义工,如果我会日语,也能为三级修学添砖加瓦。

3.如此一来,如果我有这样的发心,那学日语的过程就是积累功德和资粮的过程。这就是不可估量的附加价值。

难道理由还不够充分吗?至此,足矣!

于是,我在佛菩萨面前郑重发愿:为利有情,我愿学日语。

睁开眼,早已泪流满面!

决定了,就出发!

愿读到此文的每一位伙伴,都能支持我、祝福我、监督我!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工作财富

工作财富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工作财富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工作财富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工作财富。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