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五停心观 1


五停心观7月17日各位善知识,各位法师(请放掌)!今天非常的吉祥,禅七现在开始了。本寺的大和尚圣印长老,他的大悲愿力,出现这样的清净道场,举办禅七的法会,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各位法师肯抽出来时间到这儿来参加禅七,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我们出家人发心修行,这是我们的本分事。但是能发心修行,的确是值得赞叹的。因为不是一个人、二个人,我们是多数人在一起用功,所以难免这主办者会有些规定,我向各位念一遍。禅七的期间全部止语,不要说话,专心地用功修行。第二样、请注意时间表,准时上下坐。有特殊疾病的人请事先提出,以便照顾,这是主办者的慈悲。第四样、有关参禅的问题,请于小参时间发问。禅七的期间,不准会客、外出、接听电话及打电话。这是有这么五样。小参的时间,是禅七的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每一天的下午四点五十五分到五点三十分举行。前三天不安排小参,这是一样。第二样、第一个禅七于第七天药石后结束,就是可以出堂了。第三样、第二个禅七在报到这一天晚间八点钟的时候开始行香,八点一刻止静,到九点一刻开静。这是开始报到的这一天是这样。第四样、第二个禅七第七天是停止小参的。第七天这一天的四点五十五分到六点三十分,禅七的心得报告。或者一个七,或者是二个七,你修行了这么多天的心得报告,这是一样。第五样、就是第二个七的最后一天,就是八月一日,是六点半到七点药石,药石完了的时候就是禅七圆满了,就结束了。7月18日各位善知识,各位大法师!我们今天是禅七的第一天,这一堂是讲开示。我们出家人放弃了世间的五欲,来到佛法里面来修学圣道。打禅七这件事,应该说就是修学圣道。可是修行这件事在今天的佛教来说,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这话的意思,如果说是生在佛世,我们拜佛为师,像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那些人,他们遇见佛了,随佛出家,或者是我们拜一位大阿罗汉做师父,或者是拜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做师父,那这话可以不要说,用不着说。但是在今天来说修行这件事,就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从事实上来开始讲这句话,也不是今天开始,也很久了,我们出家人的修行,就是上早晚殿,平常除了上早晚殿之外,或者是我们再念念《金刚经》,或者念念《法华经》,或者是念咒,或者怎么样,那么这就是修行了。也是的,这也是修行,不能说不是。但是,从经论上看,不管是《阿含经》也好,从《般若经》上、《法华经》上、《华严经》上,这些大小乘的经律论上看,我们这样的修行算什么修行呢?我看,我们大家都可能是在佛学院住过的,我们应该会知道,经论上说修行的次第是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经论上说的修行次第是这样子。那么我们今天上早晚殿,就这么念一念,这在经论上说的修行上看,只是在闻慧上,闻、思、修在闻慧上有一点,还不是圆满的闻慧,就是闻慧的一点,一少部分,这就是修行了。但是这样的修行,我看应该是赞叹才是对,但是事实上,出家几十年就停留在这里,我认为是很可惜,我倒不是反对这件事,只是很可惜。这是一件事。其次,我们看古代的大德,从《高僧传》上看,从禅师的语录上看,那些高僧怎么修行呢?他们怎么修行?有的地方当然说得很明白,有的地方也很含蓄,不是太明白。但是在禅师语录上,有的地方是非常明白的,究竟怎么修行,一看也就知道了。禅师语录上怎么说的呢?我举出几段,我们看一看他们怎么修行。我以前曾经是讲过的,洞山禅师在解夏,四月半到七月半的时候,也可能是七月十六,洞山禅师为大众僧说法,他说:「各位善知识!三个月的安居今天结束了。有的人东去、西去。有的人向东边走,有的人向西边去,有的人向南边去,到各地方去参学去了,但是应该究竟是向那边去呢?万里无寸草处去,应该到这个地方来。」但这个话,「万里无寸草处去」,这个话应该是容易懂?是不容易懂?这是一回事。但是,我本人是在佛学院里面住过,是旧时代的佛学院,不是今天的,就是拿着经本读经的这么一种情形。去读这句话,当然就是要分别了,就是要用心去分别,分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向第一义谛上去。「万里无寸草处」这句话就是第一义谛,明白一点说,就是第一义谛。如果你们各位若是考一考我,或者问一问我,为什么这句话当第一义谛讲呢?我可以姑妄地解释一下。《维摩诘经》上有一句话:「毕竟空寂舍」。《大悲心陀罗尼经》上也有一句话:「愿我速入无为舍」;无为就是舍,舍就是房子,房舍,无为是个房舍,无为就是个房子。《维摩经》说「毕竟空寂舍」。毕竟空寂就是个房子,我们愿意在房子里面住,在外面太阳晒、下大雨、风吹、雨淋,或者还有老虎、有毒蛇,不安全,在屋子里边安全一点,这个舍。但是在出家人,在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来说,什么是房子呢?就是什么地方是我们安居的地方呢?是「毕竟空寂舍」,应该在这个地方住,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万里无寸草」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房子里边是没有草的,你若是从门出去了,今天现时代的房子,可能门前还是没有草的;但是旧时代可能不是,你出门迈一步就是草,离开门一步,从门走出一步就是草。但是不必执着这件事,意思就是,「无寸草」就是房子里边没有草,你要到房子里边去。什么是房子呢?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我们所居住的房子。当然,这话说的是对的,也符合经论上佛菩萨的法语。所以,这禅师说的话,我们若不读经论,禅师说的话可能不大容易懂。若是读过经论,禅师说的话没有什么,多少可以说是隐语,但是也是很明白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到这里去参学,你到那里去参学;你到这个禅师去参学,到那个禅师去参学,但是,不管到那里去学习佛法,出家人是要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也就是苦集灭道的灭谛,就是到那里去,也就是涅槃。「万里无寸草」也就是涅槃的地方,我要到涅槃那里去,是这么意思。《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其实这句话是二句话,一切贤圣皆因觉悟了无为而成就的,但是觉悟的有深、浅,所以有差别,这其实是二句话。和这句话是一样。从这句话来说,修行就是要观第一义谛,就是应该这样修行。从天台宗华严宗来说,法相宗、唯识宗,天台宗的止观,一心三观,或者次第三观,华严宗的法界观,唯识宗的唯识观、四寻伺、四如实智,这样的修行,乃至三论宗的修行,也都是到第一义谛中去,也都是这样子。但是说的不完全一样,就是这样修行。我也相信古时代的人也的确是这样修行。所以在南北朝时代也的确是,我认为是有圣人的,中国是有得圣道的人的,得禅定的人、得圣道的人是有,但是不是很多。等到后来逐渐地逐渐地,恐怕不多了,恐怕少而又少了。如果说一天就是上早晚课这个情形,自从这样做早晚课以后恐怕更少了,得圣道的人是更少更少了。禅宗说是看话头:念佛是谁?但是看话头以后也是一样,就是得圣道的人更少更少。可是,在今天的禅宗来说,当然还有很多人提倡这一点──看话头,当然这也是禅宗的大善知识的善巧方便。「万里无寸草处去」,这是一个修行,就这样修行嘛,但是把这句话改变了,「念佛是谁?」这样修行。我在想,我们学过经教的人,学过佛法的人,我们去读禅师语录,比较容易懂的。如果经教没有学,就直接去读禅师语录,这句话能不能懂?懂得对不对?都有问题。如果是完全没有学过佛法,来到佛教里面来,你到禅堂去,就是「念佛是谁?」这样子修行,可以吗?说我这样修行可以,有人开悟了;那个事情也不一定,我看。若你开悟了,经论上说,你要和修多罗合,和佛菩萨说的法要相契合才可以。如果相违背,就是邪知邪见了。我们照佛法去学,照文字上去学习,我们能够得到佛法的正义都还不是那么容易。说没有学,我就坐在这里「念佛是谁?」就能明白佛法,也可能,也不是不可能。并且你为什么要这样修行呢?为什么说「念佛是谁」?为什么要这样修行?目的何在?喔!我要开悟!什么叫开悟呢?明白点说,得无生法忍就是开悟了;浅白一点说,就是明白佛法了,叫做开悟。这个悟从教义上看,就是分二部分:一个是证悟,一个是解悟。明白佛法了,你要能与修多罗合,这可以名之为解悟。若是你断惑证真了,就是证悟就是圣人了。就是分这二种。若是我坐在这里看话头就开悟了,那也很好,也是好。可是,经论上的佛法,佛菩萨的法语,我们那样去学习,不是很容易也就可以明白佛法吗?为什么不那样做?我举一个例子,就说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到六祖这里来,怀让禅师这个人,他初出家还和天台宗的人有关系,但是由别人的介绍就是到六祖这里来。六祖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从嵩山来。」从嵩山这地方来。「什么物恁么来?」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样能够从那边到这儿来呢?就回答不上来。答不上来,就在那里住了八年,怀让禅师在六祖那里住了八年。这一天对六祖说:「我现在可以回答了。」就说:「好!」六祖就问:「什么物恁么来?」这时候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我说是一个东西就不对了。这时候,六祖就给他印证了。假设你若是读一读《金刚般若经》,自己若是读不懂,可以看一看大德的注解,有世亲菩萨的《金刚般若论》,有无著菩萨的《般若论》,还有各位大德的《般若经》的解释。《般若经》说:「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从文字上的佛法,一下子就可以知道了,就可以知道「什么物恁么来」,就可以知道,这句话就可以答复了。但是,如果你不看经,你坐在那里想,那么就是会缓慢了,就是很慢、很慢的,也可能明白了,也可能还是没有明白。但是说怀让禅师八年以后他明白了,禅师的语录上没有详细说,也没有详细说他是坐在那里自己想明白的呢?是读《金刚经》明白的呢?就不说了。这禅师语录,我是读禅师语录,这些大禅师的语录生欢喜心,但是我也感觉到心里也有不欢喜,就是禅师语录执笔的这个人有心机,很有心机,他就是要强调一点:离文字,不用文字就明白佛法了,就强调这一点。比如说临济禅师,看这个语录、看那个语录,有一个地方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是在一个大法师那里学过经教的。当然我认为学得也不是太好,后来到黄蘗禅师这里,经过几次的教导就是开悟了。开悟了,临济禅师非常的利,根性是很利。但是他说的修行的方法,我就是不满意。临济禅师在禅师里面是非常有名的大禅师,可是你看禅师语录,看他的禅师语录,他说的那个修行方法,我就是不满意。所以,我感觉:你目的是要明白佛法,那么为什么不学习经论呢?学习经论,佛菩萨说经论的目的,也就是叫我们明白佛法!现在学习经论,不学,就是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我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样子。也是一种方便,也是可以,也不能说不对,但是完全都这样做,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吗?是一个正常的学佛之道吗?正常的成佛之道吗?这是一个问题。现在说修行,这件事跟修行当然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看优波毱多尊者,他教导他弟子的修行方法,我们从那上看也会知道一些消息,关于修行的事情知道一些消息。优波毱多尊者他教导他的弟子,有来跟他学习的人,他怎么样教导呢?从那上看,他还是教人修不净观、修数息,就是修四念处,就是这样修行的。我初出家的时候,听老法师讲经,后来稍稍有进步了,也会看各位大德的注解,讲这个「如是我闻」的时候,就提到这件事。佛临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依佛而住,佛若入涅槃了,比丘比丘尼佛弟子,其实在家佛教徒都是一样,是依什么而住呢?佛说:「依四念处住。」「依四念处住」这句话怎么讲?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住」这个字,当然就是在这里居住。譬如说我们现在台湾住,你在什么地方住?我在台湾住,这个广大的地方就是你活动的范围,就是叫做住。现在说比丘以四念处住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身口意,当然主要是你的第六意识,你活动的范围就在四念处这里,在四念处这里住。你在这里正忆念,就是学习修行四念处,就是这样子叫做依四念处住。优波毱多尊者教导他的弟子,也就是用这个方法,但是他是很灵活地运用的,当然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比如有一件事,有一个大法师,常常讲经说法的人,讲久了他就厌烦,就不愿意讲了。不愿意讲,就是想去亲近优波毱多尊者想要修行,用功修行,他就来到这里来。和优波毱多尊者见面了的时候,就是表明他的来意:「我愿意跟大德,听你的教导,我想要修行。」优波毱多尊者就是:「可以!但是有个条件。」「什么条件?」「要听我的话,我叫你怎么地,你就怎么地,你要同意这个条件才可以,不然你不要在这里修行。」优波毱多尊者那个时候是一个有名的无相好佛的境界,那不是平常人,是大圣人。当然,这样说,他当然是接受了。接受了这个时候,优波毱多尊者立刻就命令他:「你去讲经说法。」他本来是讲得都厌烦了想要修行,但是现在还继续叫他讲经说法,他已经厌烦了,但是已经答应了,就等于写了合同签了字是一样,只好听命令还是要讲,去讲经说法,就是这样子。这个事情,这是什么意思?佛在世的时候,罗睺罗尊者出家也多久了,就请教佛:「我应该怎么用功修行?」佛说:「你给来的在家居士五蕴没有?」他说:「没有」,「没有,你给人解释什么叫做色、受、想、行、识,什么叫做蕴,你给人家解释。」佛不再说你怎么修行,不说。过了多久了,他又向佛请求,佛说:「你为人讲一讲六处。」佛还是不告诉他怎么修行。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说是四悉檀,佛说法是有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这就是佛菩萨是圣人的境界,凡夫所不能及。就是他在教导学人的时候,教导众生的时候,他会观机,观察这个人的情形,不是一味地说第一义谛,不是这样子。不是古代禅宗的人,别的话不说的,就是第一义谛,你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算了。当然表达第一义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来跟他学禅的时候,他拿着箭,这个禅师:「看箭!」就放箭射你,这就是开示第一义谛,就只是这样子。但是佛菩萨说法不是,他是观机的。这里面有什么分别?有的人虽然有善根,但是有业障,这个罪业障碍他不能够修行。那么,他要来学习佛法怎么办呢?要给他破障才可以,这就是对治悉檀了。若是有人来修行的时候,他想要修学四念处,还不能直接修行,需要把他善根的力量再加强,再加强才可以,再加强才能修行。像佛叫罗睺罗尊者:「你为人说五蕴、说六处」,就是加强你对无我的认识,然后你才可以。像优波毱多尊者对那位三藏法师,他不愿意讲法了,不过还叫他继续讲法,就是他对于佛法的认识还不够,在这方面还要继续加强才可以。这时修行才能得道。有一个人也是来向优波毱多尊者学禅要修行,优波毱多尊者也是照样提出一个条件:「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教你修行的。」说:「好!」那么有一天,优波毱多尊者带他到一个地方,有棵大树叫他上树,当然要听命令嘛!他就是两个足、两个手攀缘这棵树就上去了。上去了,这个手就抓住树的枝干,两个足也是蹬在树干上。优波毱多尊者说:「你把这个脚放下来,不要蹬在那棵树上。」「好!」他把一只脚放下来。「把那只脚也放下来!就是悬空在那里,不要蹬在那里。」说:「右手也放下来!」他就剩一只手了。优波毱多尊者说:「你把左手也放下来!」他这个时候看见树的下面周围都是深坑,很深很深的坑,他就想:我若是这只手也放下来,掉下去就是死了嘛!但是,预先说明了要听话,他想了一想还是听话,就把手放下来。一放下他就落在地上,并没有坑,是平地。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优波毱多尊者观察他,对这个身体的爱太重了,想要修四念处还是困难,不容易相应,就是这样子来断他这个爱,对这个身体的爱,然后再修行就得阿罗汉果了。所以,这些圣人的办法是这样子。他教人修行,不是独孤一味,不是这样子,他是有些方便,也就是用对治悉檀,或者用为人悉檀,或者用世界悉檀。由这样以后,才得第一义悉檀。这才能得道,是这样子。当然,这是圣人才能办到这件事。你拜一个凡夫做师父,凡夫那能办到这件事?办不到!所以只好认命了。这是说,我们没有生在佛世,也没有能够拜圣人为师的悲哀,就是影响到我们的修行,修行就是有问题,这是一样。我刚才说到,我们中国佛教的宗派,这个宗派、那个宗派,大家也都是讲修止观,其实止观就是禅。我们说这是禅宗、这是天台宗,其实,那个不是禅宗呢?天台宗也是禅,华严宗、法相宗、唯识宗都是禅,那有不是禅的?都是禅,而且是能够根据经论,以经论为依据来解释怎么样修禅是最合适、最好,我认为是最好的。说我坐在那里不看经论,我开悟了,你说的禅,若叫我来说,我妙境是很平凡的人,我平凡的人,我还都不相信这件事,我不相信那个是禅,我宁可相信文字禅,从印度翻译的经论还是可信的。这是一个意思。其次呢,这还是个凡圣的问题。我们这些各宗派把修行的方法说得妙而又妙,深而又深,说得好。当然,佛法的微妙也是我们中国祖师大德的大智慧境界。可是,我们众生能学习还都不容易,把那个学通了都不容易;结果,学通了,也未必去修行。所以始终还是不容易成就。我有一天去见印顺老法师,我说:「我们中国有佛法以来,有没有圣人?修学佛法有没有圣人?」印老不出声,默然。印顺老法师不出声,也不说有,也没有说没有,就是不出声。我们平常赞叹佛法,佛法发源于印度,发扬光大在中国,但是,我们看看成绩,有几个圣人?这是一个问题。我刚才说了,我们现在就是上个早晚殿,或者就是这样念念经,这就是修行,只是在闻慧的一部分而已,就这样修行。若是在佛学院学过的,应该知道这件事,就是应该是由闻而思、而修,应该这样修行比较合适。这样子,我们有希望能到圣谛,到圣人那边去,有这个希望。若停留在闻慧,那就不行,那就是小小种点善根。这是一样。我现在回头,还是说这个事,「依四念处住」这件事。当然,四念处,我们若在《阿含经》上看四念处,讲的是一个样;若是在《俱舍论》上看,也是一样。若是读《般若经》、读《涅槃经》、《华严经》讲四念处,那又是一样。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或者《大般若经》去看四念处,它也包含了《阿含经》的意思在内的。《阿含经》说四念处,当然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大般若经》也提到,也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但是更有深义,它不只于此,它这样的意思,我就认为特别圆满。我们可以这样子,就是从观身不净开始,一直到观法无我。观法无我,有人无我、法无我,那么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了。就是有深也有浅,我们由浅而深,不是很好吗?我们容易迈出第一步,浅一点。我们不要一下子:我是实相无相,这是最高深的法门,不要说这种话。我就是最钝的人,我就是最愚蠢的人,我就是从小小的地方开始,这不是也很好吗?只要开始向前进,就是好了。我的看法是这样。所以不妨修四念处,用四念处这样去学习,先学习四念处,然后就按照四念处去修行。假设能够把世间上的杂事能放下一点,能放下,我认为修行它十年、二十年,能有一点意思,这个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说这是小乘,就是小乘也好,我认为还是这样子,它能有一点意思。如果说我们读《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迦叶菩萨和佛说话非常的真实;就是有很多的话,若我们现在的心情去想:唉呀!怎么可以向佛说这种话,对佛没有恭敬!可能会这样想。但是,他们不是这样意思。这表示什么?就是非常的认真,这个态度非常的认真。你读《楞伽经》也会感觉到这里,有问题的时候就真实的说出来,而不是「这个事情不可以说」,要隐藏着。在《阿含经》里面说到一个小小的故事,《阿含经》说那个故事,是《中阿含》说那个故事。什么故事呢?尼干子外道,他有一个徒弟,有一天到佛那儿去,和佛辩论,当然他输了,他怎么能辩论过佛,他就回来。回来以后,尼干子就问他:「你到那儿去了?」他也就是一五一十地、很坦白地报告了尼干子。报告了尼干子以后,但是这个时候……当时的集会里面有一个优婆离,也是尼干子的弟子,但这个人是个在家人,但是在那个地区是一个非常有地位的人,不是平常人。这个人就说:「我可以和瞿昙辩论,我一定能胜利。」尼干子说:「好!你去辩论。」这时候,刚才说的那个是出家的外道,尼干子的徒弟,说他不可以去,他若去准是输了,准是有可能信仰都会动摇了。这一段话我们少说。那么,他就去了!果然,他就被佛度化了,就归依佛了。归依佛了,回来以后,那么就回到家去了。这个人是特别富贵的人,就对看门的人说:「从今天开始,尼干子他若来,来的时候,如果他要同我乞食,你报告我,就给他食,若是其他的事都拒绝,不准他进来。」就是不相信尼干子了。当然这时候…,这是从《中阿含》,这一段经还非常有意思,但是现在没有时间,我不多说。那么这个时候,尼干子听到他这个优婆离的徒弟很久都没有消息,就是派人去调查一下,果然是听说向瞿昙投降了。那么他就亲自来了。亲自来了,我们还是长话短说。这个时候,优婆离就说一个譬喻。说什么呢?说是有两夫妇结婚了,结婚了生孩子,还没有生孩子,这太太就对她丈夫说,去买个玩具,要给她将来生的孩子玩。先生就不同意,说生了孩子以后再买嘛,现在还没有生,何必这么着急买呢?就是不同意。太太非要买不可,后来先生只好随顺太太的意思,就买了。买什么玩具呢?要买一个猴子作玩具。买猴子作玩具,说是不能就这样子作玩具,要到那个染房,染衣服的地方,把那猴子染一染,把那颜色染成金色,然后才做玩具。他只好这样做,就拿到染房去染。染房那个服务的人说:「这个东西不可以染的,比如说有什么名贵的衣料,先要捣一捣然后再染,染好了看上去就非常的美妙,你愈捣它,它愈好。这猴子你若一捣它,它就死了,把它的脏腑都捣烂了就死了,臭气熏天了,所以不可以捣。」那么这时候优婆离就说这个故事,然后就说归正传了:「尼干子!你说的道理,就像用猕猴做玩具要去捣,一捣就臭了,你这种道理经不起智慧人的观察。一看,你就立不住了。佛法的真理是愈捣它愈光明,它非常的伟大,就像真金不怕火炼的意思,你愈炼它愈光明,佛法就是这样。」我刚才说迦叶菩萨、狮子吼菩萨和佛辩论也是这个意思。佛法的真理,不怕你辩论,你怎么样说什么丑话都不能染污佛法的,都是真实不虚的。我们读经论,你看《般若经》上,须菩提尊者、舍利弗尊者、释提桓因和佛辩论,都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说学习佛法,修习四念处,它就是非常的圆满。我这里的意思,我还是说出来。从事实上看,我们出了家的时候我们就这样修行,修行几十年了以后回想自己,观察自己怎么样,看看自己怎么样。我们从经论上看,有的人出家几个月就得阿罗汉果,当然佛在世的时候,也有的比丘不得圣道,也是有,但是很多是得圣道。现在为什么得圣道的人少,或者说没有,原因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就是修行的方法有问题。第一个、比如说我们现实上一个问题,我们出家人自己就不和,人与人不和,我和你不和,你和我也不和。你若是特别的有什么荣誉的事情出现,我就不高兴;你若倒楣了我心里就快乐,这就是个问题。很多的事情,心就容易动,容易动心。这表示什么?我们修行几十年了,没能改变自己。那么,这个原因在那里?就是修行方法有问题。假设我们能够修四念处,你说这是小乘,先不要这样说。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能这样多修行一个时期,不要说修行几十年,你修行三年,再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要说大话:我三个月得阿罗汉果,不必这么说。就是修三年,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用《阿含经》的方法这样修,会怎么样?我认为会好得多。就算没得初果须陀洹,会好得多,会好得很多,心里面就平静一点。就说我们这男女的问题,这个欲的问题,你常常观身不净,观白骨观,一看见任何人都是个骨头。我们不说是女人来了,就是闭上眼睛就可以,不是这个问题,闭上眼睛也不行,还是不行。你非要有一个不净观成就了,你看见人就是个骨头嘛!髑髅骨、头骨,一直到脊骨、肋骨,牙齿、两个眼睛是个窟窿,一直到指骨,就是一节一节的骨头连接,它会走路就是了。你熟了,常常这样观,看到任何人都是一个骨锁人而已,它就是会走路就是了。这样你一看见人的时候,你这个不净观熟了,一看见就现前,这个骨锁观,这个白骨就现前,现前,心里什么事没有嘛!自然就是这样子,自然就平静,心里面不浮动的。你修无我观,时常观察无我的时候,这一切嫉妒障碍的事情都没有,都没有了,自然是没有了。我们在寺院里面,其实和国家一样,没有这有大福报、有能力的人来住持,你这寺院能维持好吗?你能维持好吗?一个团体就是要有个大福德、有本领的人、有能力的人,他来这里做住持、做监院、做知客,当执事,大家合作拥护这些人,这个寺庙一定是很兴盛。说是嫉妒障碍,把这个人打倒了,打倒了,我不行,我没有这个本事,没有本事,自己不认识,自己还要去担那个位子,你能搞好吗?这很明白的事情。但是,我们本身烦恼在那里,嫉妒障碍在那里,他就是要这样子,在历史上也是这样子。历史上,你看这个春秋战国的时候,那个战乱的境界一样,乃至到现在还是一样,都是一样的。唯有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无我,修四念处,这个问题根本就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你不修无我观,你就有我,有我就有你,就对立起来,加上贪瞋痴烦恼的活动,我们能和吗?不可能和嘛!不可能和,所以就是佛法要衰了,就是要衰了。说是小乘,我的看法,你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大乘;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你就是小乘。倒不在乎我修无常、无我,就说我是小乘,我不认为是这样意思。你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能发无上菩提心,这就是摩诃衍,这就是大乘。如果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也没有发出离心,我们的贪瞋痴还放在那里,这件事是什么事情?是不是佛法呢?所以从佛在世的时候,从优波毱多尊者教化他的弟子来看,从我们中国佛教各大宗派,都是高扬第一义谛,当然是对,不然你也很难得道。可是,我们要知道方便。所以我们的古德也是大慈悲,编辑了很多的忏法,是很对的,很好。我们多拜忏,多拜忏就能忏悔业障,多磕头,我们没有悟入第一义谛,就是要多磕头才可以,多忏悔,忏悔业障。我们不是圣人,没有神通,不知道这个人宿世有什么业障,但是我们可想而知,我们是有业障,所以就是多忏悔,也要多读经来熏习,从文字上的方便,熏习这个第一义谛,再加上多忏悔,不能一条路跑到黑,我就是光是静坐,不行,是不行的。所以打禅七,我们应该也加上一点忏悔,多拜佛,向佛求忏悔,忏悔业障,然后其实也应该读经。如果你修般若法门,你应该读《般若经》,你若修唯识观,就读唯识的经论。这样子,你内心对于佛法的解,加上经论法水的滋润,逐渐地逐渐地,你的智慧才增长,它就有力量,再加上忏悔业障,它就更会强一点、顺一点,这也就是属于四悉檀了。我们读经,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就是为人生善悉檀;我们拜忏,忏悔就是对治悉檀;我们观法无我,就是第一义悉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也是一个对治悉檀。所以,修行不能够就是一定是「万里无寸草处去」,不能独孤一味。你一定要多方面的,这样子使令我们才能够容易有成就的。我刚才这一段话,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是由这里的主持人决定是打二个禅七,我想我们就学习这五停心。在经论上的修行次第,四念处之前,是五停心。我们就学习五停心,其实五停心和四念处是有连带关系。修这个…多贪众生不净观,这不净观怎么修?乃至到数息观怎么修?我现在就是选《瑜伽师地论》上说的,根据这个,我们来学习。我刚才这一段话,就等于是一个缘起。因为什么要这样学?原因就在这里。我们不要好高骛远,一定怎么怎么地。我们从头来,从头来很容易向前迈一步。从第一义谛那里开始,你第一步不容易迈,你不容易迈这第一步。你从五停心这里,你第一步容易迈。迈出去,第二步、第三步也都容易了,是这样意思。我刚才这一段话,我的用意是这样。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个很惭愧的人,有些说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大德指教,希望各位大德原谅。好!我今天就说到这里。7月19日各位法师!我昨天说的话里面,关于参话头这件事,我讲完了以后,我又再想一想。再想一想,我有二句话要说。第一句话,我们出家人是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相信三宝的。但是,佛,我们看不见了,也听不见他说话;其余的大菩萨、大阿罗汉亦复如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就是纸画木雕泥塑的佛像,能看见的白纸黑字的经律论,就是书。我们因为对三宝有信心的关系,所以对佛像也有恭敬心,对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也是有恭敬心。因为有恭敬心,所以要拜佛、菩萨、阿罗汉,对经论也欢喜学习。因为不断地学习,就知道了佛开示我们的修行法门很明白很明白的,明明白白的,非常的明白。有人向我提出个问题说:「南传佛教好,说到修行方法,说得清清楚楚。大乘佛教,这么多的经书,就没有提到一个明明白白的修行方法。」我说:「你出家多少年?你在佛学院住过没有?」他怎么回答就不必说了。我们读《金刚经》,《金刚经》就是修行方法嘛!那就是说止观嘛!并且和《阿含经》也是一致的,所说的很多经论都是一样。尤其是《瑜伽师地论》,它说得非常的明白。《大智度论》、《大般若经》也是,说的修行方法也是非常明白。怎么能说不明白呢?这就是不对的。佛菩萨开示我们的修行方法明明白白的,我们就按照那依教奉行,不是很好吗?说是去参话头,这话头不知道说的什么,那么为什么去学习一个不大明白的法门?把明白的法门丢在一边,这件事对不对?这是我的第一句话。还有第二句话,还有第三句。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刚才说了,我们相信祖师的话,相信佛菩萨的话;对比起来,相信谁的话?应该是相信佛的话。我们祖师的话也应该相信。但是,祖师自己怕我们不相信,怎么知道呢?我看天台智者大师讲的《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他讲的道理,他就是怕人不相信所以他引证,有引证这一条,说《楞伽经》怎么怎么说的,《般若经》怎么怎么说的,《大智度论》怎么怎么说的,然后和他说的道理也是相契合的。这样子,我们才可以相信你的话。不然的话,智者大师就是这个意思,若不引证的话,我这样说谁相信?人家都是相信佛的话,怎么可以相信你的话呢?这就表示这个意思,表示这样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那一个法门去修行?从这里应该想一想。这是第二句话,还有第三句。第三句是什么呢?第三句就是,我们若学习了佛法的人,学习过佛法的人,你在佛学院里学了多少年的人,这是另当别论,和那没有学过佛法的人不一样。譬如说是「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也是一个话头;「念佛是谁?」这也是个话头;还有说这个「无」(有无的无),就看这个无,这也是个话头。如果你学过佛法的话,这就是修止观嘛!若是没有学过佛法,佛经你没有读过,就「念佛是谁」、「如何是我本来面目」,那就是一个问题。还有第四句,第四句怎么说呢?我初到香港的时候,和从金山、高旻这些禅宗的道场,还有南京狮子岭什么,也是禅宗道场,这些参禅几十年了的禅师来到香港的大屿山打禅七,我这个人笨,就随着人去学习。那么,从他们说出来的话,我就得到一个消息。什么消息呢?譬如说是「念佛是谁」,其实,那个主持人开示这个话头的时候,若按教下、按经论上的话来对比的时候,其实他是用它来当作止的作用(止观的止),用它代替了止的意思。就是用这句话头把你的心集中在这里,不要有其他的一切杂念,就是这么回事。止了以后,今天也止,明天也止,如果你真能够专注一心不乱的止,慢慢地、慢慢地,他就是能得定。得了定的时候,如果你不去阅读经论,你不阅读经论,你去看祖师的语录。看祖师的语录,我在想,早一期的大禅师的语录是可以读的,后来的人就是另当别论。那么,从祖师的语录里边有契合佛法的这些语录。他若是得了定以后,他拿到了一句祖师的法语在定里面一想,这是有可能开悟的,那这样还是圣言量了,还是要依据圣言量的,还是这样意思。但是这样的人,我认为是少,不是很多。真能专注,用话头当止,这样慢慢慢慢能得定的人是有,但是不多,不是很多的。所以这个话头对后期禅宗的办法,不是太合适。你看民国以来,早一个时期的人也是有批评。永明寿禅师似乎是对六祖都有批评。早一时期的不说,就是民国以来的人,有些人的文章也在批评禅宗,也是在批评的。但是,人的因缘不同,我们通常说是人的背景不同,就是人的因缘不一样,也有人参话头感觉到好,那么当然还是你就参好了。如果你相信佛的话,以佛经作修行法门的依据,那也是好。我现在要说的这几句话,说完了。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缘差别。现在这个本子上面,这是影印《瑜伽师地论》上面的,现在我拿的这个本子是《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上面的。另外,在卷第三十、三十一上面还有。但是这个在先,我们就看这个好了。「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缘差别。」「云何名为净行所缘」,就是在这一段文的前面就提到,提到这个修行人修止观,要有所缘境,就是所观察的境界。就是不管你修止也好、修观也好,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有个所缘境,把这个心安住在这个境界上,修止的时候要有一个境界是我们这一念心所安住的,所以修止也要有所缘境,修观也要有所缘境。所以静坐这件事不是就坐在那里,好像不知道干什么,心里面忽天忽地,乱打妄想,不是那么回事,要有一个所缘境的。没有所缘境,这定慧是很难成就的。这个所缘境有净行所缘、有善巧所缘、还有净惑所缘,分了多少的。现在这底下是说净行所缘。净行所缘这里边一共就是分五种,就是五停心,我们通常说的五停心。「行」这个字是什么呢?其实后边文自己有解释。「行」就是贪行,贪、瞋、疑、慢,贪行、瞋行、愚痴行、慢行(骄慢的慢),还有一个是寻伺行,就是散乱。这个「行」明白点说,就是心理的活动,心理的活动但是属于不清净的,就是属于贪瞋痴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清净,所以现在要用这五种所缘境的修行方法来清净它,清净我内心的不清净,把这不清净的排除去,把它除灭了它,所以叫做净行。「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这个净行的所缘境是什么呢?「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阿那波那念」就是数息观,这个息的入、息出,梵语叫做阿那波那念。就是这五种所缘为净行所缘的差别。这是把这五种所缘的名字标出来,下面就是一样一样地解释。云何不净所缘?谓略说有六种不净:一朽秽不净、二苦恼不净、三下劣不净、四观待不净、五烦恼不净、六速坏不净。「云何不净所缘」,怎么叫做不净所缘?就是以不净为所缘。能缘就是我们现在的一念心,应该说就是第六识,第六识是能缘,不净是第六识的所缘。「缘」或者说是所观察的境界、所思惟的境界,在这里这个「缘」就是攀缘,也就是思惟的意思,注意的意思,观察的意思。「谓略说有六种不净」为所缘:第一个是朽秽不净、二苦恼不净、三下劣不净、四观待不净、五烦恼不净、六速坏不净,有这六种不净。这是标出来这不净有六种。云何名为朽秽不净?谓此不净,略依二种:一者依内,二者依外。「云何名为朽秽不净」,这个「朽秽不净」怎么讲呢?「朽」就是腐朽、污秽不净。「谓此不净,略依二种」,从二方面说朽秽不净。「一者依内,二者依外」,从这二方面来说朽秽不净。云何依内朽秽不净?谓内身中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洟、唾、泪、汗、屎、尿。如是等类,名为依内朽秽不净。「云何依内朽秽不净?」这个「内」,「谓内身」,就是自己这个身体,内身中的「发、毛、爪、齿」。还有「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洟、唾、泪、汗、屎、尿。如是等类,名为依内朽秽不净」。「生藏、熟藏」听以前的法师解释,说胃是生藏,大肠是熟藏。但是,这上面已经说肚、胃,也有提到肠,所以,那个解释也不太好。那么应该怎么解释,我去问过医生,医生解释的我看与这个也不相合,所以就暂时放在那里好了。「如是等类,名为依内朽秽不净」,这是内身的不净,这一段文如果真想要修不净观的话,应该背下来,底下这些文都应该背下来才对。修不净观,怎么修法呢?从下文上看,《瑜伽师地论》的意思,是在等引地里面修。等引地,什么叫做等引地?等引地就是四禅八定、八解脱、三三昧,这都叫做等引地,就是得定,在四禅八定、在禅定里面修不净观,是这样子。可是我们在经论上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们知道一件事。若是得了色界定的话,就是对欲界的欲就没有了,对欲界的五欲就没有欲心了。那么,为什么得了定,又在定里面修不净观呢?这是一个问题。我讲一个小小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有一个国王带领他宫里面很多的女人,到旷野里面去游玩,在那里没有别的人,他有种种的放逸的境界。这个时候,在天空里面过来有五百个仙人,仙人从天空里飞过来,乘着神足通飞过来,一看见这些女人,神通就失掉了,就从天空掉下来了,有这种事情。有神足通的人,一定是有色界定的,若是没有色界定,他是没有神通的。那么,有了色界定,为什么看见女人还会动心了呢?动心了,那就是还有欲的问题,还有这个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情呢?如果这个有神通这个人是佛教徒,依据佛法修行而得定,就没有这件事。因为依据佛法而修定,一定是修了不净观。修了不净观,他把欲界的欲断了,而得到色界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这时候乘着神通,乘神通、不乘神通,看见女人没有事,怎么样都没有事,他心里没有欲。不依据佛法修禅定的人,他不修不净观,当然他的欲也要轻的人,他可能在旷野、深山里面,常是寂静住,慢慢也能得定。得了定是得定,但是因为没修不净观,这个欲潜伏在那里,遇见特别因缘的时候,这个欲还是会动的。所以这就是有这种差别。佛教徒若是得了禅定,和非佛教徒得禅定不一样,不是一样的,就是有这种问题。现在虽然是后边的文,《瑜伽师地论》现在是二十六卷,后边的文就有提到在等引地里面修不净观,还是修不净观。就是已经修过不净观而得了禅定,得了禅定以后,还是修不净观。我们在《阿含经》,舍利弗尊者答复人家的问题的时候,也提到这里,他还是修不净观,阿罗汉还是修不净观,还是这样修的。这是一件事。其次,你们各位什么境界,我不知道。我们姑且这样说,我们没有得定,没有得禅定,我们要修不净观,怎么修呢?应该是这样,就是先修数息观,先修数息,使令我们的心静下来,心里面静下来。你修数息观,修它一刻钟,或修它三十分钟也可以。假设你修得相应,修它一个钟头也可以。修了一个钟头,心静下来了,然后就修不净观。修不净观,最好是把这个文完全背下来,不能看本子的。你一方面背这个文,一方面思惟这个义。修完了不净观的时候,然后再修数息观,使令心里面不动就静下来,就是这样子修,不能够一直地思惟。你一直地思惟,我们没有得定的人,生理上受不了。我们一直地思惟,头就会痛。你就是修一个钟头,以后不修了,那无所谓。如果你一天修七、八个钟头,你天天这样用功修行,你的头受不了,就会出毛病。所以,一定是修了一个短时期的不净观,然后就再静下来,心里面修止,心静下来、不分别。不分别,也是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分别,或者是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然后再修不净观。修不净观,假设腿子痛,不要紧,你就放腿子,经行,一方面经行,一方面思惟这个不净观,思惟这个文,这样修。你经行它一刻钟,你就思惟它一刻钟,然后再坐下来修定。要这样配合着修,也是可以,就好了,就这样修就可以。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要知道。什么问题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定,没有得定的时候,心思惟这个……心里面缘这个不净,以不净为所缘境的时候,心里面按照这个文去思惟不净,这样思惟,忽然间它会变。心里面这个思惟,本来是思惟不净,忽然间出来一个净。假设你是个比丘,可能忽然间就出来一个美女,在你静坐、闭上眼睛修的时候,忽然间心里面就会出现这个事情,就会变,这个地方有问题。有问题,你应该怎么办呢?你立刻把这个心收回来,你还是思惟这个不净观的所缘境,你不要随那个女人去,不要想它。所以,经论上有一句话,叫「忘圣言」,这是个障碍,忘了圣人的法语。就是你在修的时候,出现一个特别境界的时候,你就把圣人的法语忘了。圣人的法语是什么?就是不净观,就是不净。你就是以不净为所缘,你不要以女人为所缘,以美女为所缘,这是不可以。如果你抓不住这个不净的所缘境,你把握不住,你随着那个变化的境界去了,就是危险,就容易出问题的。所以你不能变,你一定按照原来的,你怎么样修,就怎么修,你不可以变。所以修这不净观这个地方你要……其实别的观,你修别的观也是一样,你不能忘圣言。就是你修这个法门,你要把握住才可以。你若转变别的事情去了,哦!这里有什么微妙,你就随它去,那就是糟糕了。我说一个念《金刚经》的故事,有一个书生十年寒窗苦,那么就去考试,考了多少次都考不上。忽然间,有一个出家人来了,来见这个书生,说:「你念《金刚经》,你不要光读那些书,你也读一读佛经,把《金刚经》背下来,你就考上了。」这个书生一直地考了多少次,没考上,有这个困难,所以这出家人说这话,他也就接受了,就是念《金刚经》。年轻人嘛,读《金刚经》很快就背下来。背完了,到时候又去考试。考试的时候,在中途住在旅店里面,正在十五这一天,夜间的月光满地。这个地方,也很满意的这个店,他就从里边出来,在月光下走来走去。忽然间,来了一个女人,大家一见面,这个女人很有学问的,谈吐也是很高尚的,这个书生也是读书人,就谈得很投契。谈谈地,他就随着这个女人走了,走到一个旷野的地方,一看,那边有个房子,房子里面很光,愈走愈近,就看见里面也有很多女人在说话。他和这个女人谈话,不是十分的注意,走到门口,要开门进去的时候,忽然间疑惑:这是旷野,怎么会有这个房子?房子怎么会有这么多女人?女人把门一开,往里进的时候,他忽然间就把《金刚经》念出来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念,从口里面放光,放出光明,光明一放,那些女人统统变成狐狸了,都跑了,也没有房子,什么也没有,都是荒草,有这种事情。所以佛法是不可思议。我们修行也是一样,你在用功修行,难免就是有这些魔鬼来捣乱,他就是引诱你,由此而至彼,来破坏你的修行,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佛菩萨预先告诉我们,你不要忘圣言,就没有事。你忘了圣言,就有问题。所以,修不净观你还要……有的人修行不净观,就迷糊了,反倒是做了很多坏事。有这种事情。朽秽不净分二种,第一种是依内,就是观自身的这些不净,三十六物的不净。云何依外朽秽不净?谓或青瘀、或复脓烂、或复变坏、或复膨胀、或复食啖、或复变赤、或复散坏、或骨、或锁、或复骨锁。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洟所作、或血所涂、或脓所涂、或便秽处。如是等类,名为依外朽秽不净。「云何依外」,怎么样叫做依外来说朽秽不净呢?「谓或青瘀」,你在心静下来以后,思惟一个人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他这个身体的现象就是先青瘀。「或复脓烂、或复变坏、或复膨胀、或复食啖、或复变赤」,后边有解释,我们在这不解释。「或复散坏、或骨、或锁、或复骨锁」。骨,就是一节一节的骨。骨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节的骨头连接起来,髑髅骨、颈骨、肩骨、脊骨、肋骨、胁骨、臗骨,乃至髀骨、膝骨、胫骨、腨骨,乃至到脚趾头的骨头,就是一节一节连起来,那就叫做骨锁。「或屎所作」的不净,「或尿所作」的不净,「或唾所作」的不净,「或洟所作」,洟就是由鼻里面流出来的不净。「或血所涂、或脓所涂、或便秽处。如是等类,名为依外朽秽不净」,依外身,死掉的身体,这个变坏的不净。如是依内朽秽不净,及依外朽秽不净,总说为一朽秽不净。「如是依内朽秽不净,及依外朽秽不净,总说为一朽秽不净」,就是这样子。云何名为苦恼不净?谓顺苦受触为缘所生,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摄。如是名为苦恼不净。「云何名为苦恼不净」,前面刚才说的一共有六种不净,第一个是朽秽不净,第二个是苦恼不净。这苦恼不净怎么讲呢?「谓顺苦受触为缘所生」,触、触受,因触而有受,我们的六根和六境,六根和六尘相接触,接触,心里面就有感觉,就叫做受。受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现在说是苦受,就是生出来苦恼、苦痛的感觉,由这样的因缘生出来苦恼的感觉有二种。「若身、若心不平等受」,苦受就是不平等受;若是舍受,就是平等受。「不平等受受所摄」,这个「受所摄」就是你心里面有苦恼的觉受,同时的身业、语业,那么就是受所摄。你身体的动作,还有语言上的事情,也都是和心有连带关系的,这都算是苦受,都叫做苦恼不净。「如是名为苦恼不净」,这些苦恼不净,只是我们欲界的人有,色界天以上的人没有这种事情。云何名为下劣不净?谓最下劣事、最下劣界,所谓欲界。除此更无极下极劣最极鄙秽余界可得。如是名为下劣不净。「云何名为下劣不净?」谓最下劣的事情、最下劣的界,所谓欲界。最下劣的事情,就是在欲界里才有。最下劣的世界,才有最下劣的事。最下劣的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欲界。「除此更无极下极劣最极鄙秽余界可得」,除了此欲界,除此最下劣的事,更没有比它再极下极劣最极鄙秽的事了,而这种事就是欲界才有。除此欲界,其余的界是不可得的,更无余界可得,就是这么意思。「如是名为下劣不净」。这个没有标出来,实在就是指淫欲事说的。欲界的众生都有欲,都是有欲事。色界天以上就没有了。云何名为观待不净?谓如有一劣清净事,观待其余胜清净事,便似不净。如待无色胜清净事,色界诸法便似不净。待萨迦耶寂灭涅槃,乃至有顶皆似不净。如是等类,一切名为观待不净。「云何名为观待不净?谓如有一劣清净事」,这件事是清净,但是是属于劣的。怎么会名之为劣呢?「观待其余胜清净事」,就是和其他殊胜的清净事相对待的时候,就看出来有胜劣的分别了。原来不比较的时候,也不感觉它有什么叫做劣;若是与胜清净事相对待的时候,「便似不净」,就好像是不净了。这是这么说,这底下举个例子。「如待无色胜清净事」,像对待无色界天的胜清净事,「色界诸法便似不净」,色界天上的色受想行识,便似不净了。「待萨迦耶寂灭涅槃,乃至有顶皆似不净」,这里又举第二个例子。「萨迦耶寂灭涅槃」,就是阿罗汉得了圣人涅槃的境界。「萨迦耶」就是我见。我见若灭了,见烦恼灭了,爱烦恼也决定要灭的,那么就是涅槃清净的境界。与涅槃若相对待,三界以内,欲界是不清净,色界、无色界也都是不净;这都是有漏法,也都是不清净。「如是等类,一切名为观待不净」。云何名为烦恼不净?谓三界中所有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一切名为烦恼不净。「云何名为烦恼不净」,怎么叫做烦恼不净呢?「谓三界中所有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一切名为烦恼不净」。这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内都是凡夫。凡夫所有的一切烦恼,烦恼名之为结。「结」就是表示它像打一个扣,用绳子打一个扣,你想把它解开很难,这表示烦恼不容易断,所以叫做结。「缚」,烦恼能系缚你,使令你不自在。「随眠」,就是虽然有烦恼,烦恼也不是时时地活动,它有时侯睡觉了,眠就是睡觉,睡觉就是不活动了,烦恼就潜藏在那里不动,但是它并没有和你分开,它还随逐你的心,但是它只是不动,所以叫做随眠,就是种子的状态。这是随眠。「随烦恼、缠」,它睡觉睡醒了,它出来活动了就叫做缠,就是在活动。「随」在这里说,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随」就是随逐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就是烦恼的枝末。像我们掉举,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掉举、昏沉,这也都是烦恼,这一类的烦恼就叫做随烦恼,不是根本烦恼。但是,在这里这个「随」字似乎是包括那个意思,也另外有一个意思,就是一切结缚的随眠,还有缠。这样,这个随烦恼也包括了根本烦恼在内了。「一切名为烦恼不净」,所有的烦恼,不管是现行也好、是种子也好,都是不清净。我说一个随眠和缠的差别。这是优波毱多尊者,有一个跟他学禅的人,他教他修不净观,他修了一个时期以后,他就不修了。因为什么呢?他就是把欲完全停下来了。有欲和没有欲,在自己内心上的感觉完全不同,完全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我们担一个担子,担一百斤的重担走路,感觉到很辛苦,你放下了担以后,就感觉到很轻松。我们有欲的人,就像担着重担似的,如果没有欲了的时候,身体它就感觉非常轻,感觉上不同。但是,这位比丘对于教义的学习不是那么样清楚,所以,他修不净观修得很好了以后,就感觉到没有欲了,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心里没有欲,而且,平常身心的轻快,和以前有欲的时侯不一样。他就认为是得了圣道、成功了,所以就不再修。这时候,优波毱多尊者是知道的,见到他说:「你不可以放逸!你要继续修不净观!」这位比丘说:「我已经得了圣道了,我还修不净观?」优波毱多尊者说:「你还没得圣道,你到干陀越国,干陀越国有一个地方有一个女人,你同她见面,你就知道你的不净观没有成功。」这个比丘一听优波毱多尊者这样说,他就是整理整理自己的行装,就是到了干陀越国去,什么什么地方就去看这个女人。那个女人是一个做小生意的,这个比丘一见到那个女人,心就动了,这个欲心就动了。那个女人见到他,心也是动了。心一动的时候,那个女人就是拿她卖的什么饼一类的就送给他。送给他同时,也就笑,一笑就把牙齿露出来了。这个比丘一看她,就看见她的牙齿,一看这个牙齿的时候,他原来的不净观就出现了。欲心是动了,但是看见她牙齿的时候,他的不净观一出现,苦、空、无常、无我的观也出现了,就得圣道了,这回真得圣道了。得了圣道以后,他说几句法语给那个女人,然后他就回来见优波毱多尊者。优波毱多尊者说:「你现在才得圣道,你以前那里得圣道了呢?没有啊!」就是随眠和缠的问题。我们没有修不净观的人,没有得圣道的人,以不净观来说得圣道,和一般的有一点不同,因为得初果的人还是有欲的,得初果、得二果的人还是有欲。但是,没有得圣道,而不净观成就了,没有欲;就是欲虽然没有断,但是被不净观的力量把它制伏在那里不动,就是这么回事。虽然是凡夫,但是可以没有欲;他是圣人,但是还是有欲。这个地方有这个问题。所以,他的不净观,把欲制伏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去见那个女人,忽然间苦、空、无常、无我的四念处的正观一出现,就证阿罗汉果。他不需要证初果、证二果、证三果、证四果,不是,一下子得阿罗汉果。这个事情,还有这个分别。所以,修行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圣人做师父,你要好好学,在教义上好好学,你也会知道这些事情,知道这些差别。不然的话,就感觉到:哦!我得圣道了、我得初果了、我得二果、得三果、我得四果阿罗汉了。就会错认消息,就有这个问题。「所有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一切名为烦恼不净」。云何名为速坏不净?谓五取蕴无常、无恒、不可保信、变坏法性。如是名为速坏不净。「云何名为速坏不净」,怎么叫做速坏不净?「谓五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是五取蕴。「取」这个字是执着的意思,就是烦恼。我们色受想行识这个蕴,是因烦恼而有的,所以叫做「取蕴」。同时,它又会生出烦恼,所以叫做取蕴。五取蕴是「无常、无恒、不可保信、变坏法性。如是名为速坏不净」。这个「无常、无恒、不可保信」怎么讲呢?「无常」,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生理的、心理的这二种东西,都是剎那剎那的变坏,剎那剎那的变异的。像这个灯光,我们的肉眼钝,看见它一直在光,实在那个光是剎那剎那灭的,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也是剎那剎那的灭,所以叫做无常,它不是一个常恒的,不是个常住的。「无恒」这个「恒」是什么意思呢?「无恒」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假设能活一百二十岁,过一百二十岁就是死掉了,所以也不是恒,这叫做无恒。「不可保信」,就算是我们能活一百二十岁,寿命就是能活到那个年岁的左右而已,也不是决定,有时候可能多几年,也可能少几年,也会变的,总而言之,差不多到时候就要死掉的,所以叫无恒。「不可保信」,就是我们能活一百二十岁,这个一百二十岁,也不是决定不死的,遇见特别的因缘,非时而死也会死的,就是遇见一些意外的因缘也会死掉的,所以叫做不可保信,不能说我决定能活一百二十岁,也不是的,是不可保信。「变坏法性」,这五取蕴是无常、是无恒,是不可保信的,是多诸苦恼的,所以是变坏法性,这个法的体性是变坏的。「如是名为速坏不净」。如是不净,是能清净贪行所缘。「如是不净,是能清净贪行所缘。」前面说有这么多的不净,是六种不净。这六种不净,如是六种不净,你若能够如法地去修行的话,能清净贪行所缘,能把我们内心贪烦恼的活动能清除去,就使令我们不贪了,不贪。不贪的时候,心情会自在得多。我们有贪烦恼、有爱烦恼的人,一有点什么事情,心就要去攀缘,就想要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怎么地,心就要向外动,心里面寂寞烦躁。若没有贪烦恼的时候,没有这个事,不感觉寂寞、不烦躁,没有爱烦恼的人是这样。「能清净贪行所缘」,这个不净,是能清净贪行的所缘。贪有五种:一于内身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贪,四色欲、色贪,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是名五贪。「贪有五种:一于内身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贪,四色欲、色贪,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是名五贪」,有五种贪。第一个是内身,就是对于自己的身体有贪爱心。这个「欲欲、欲贪」怎么讲呢?对于内身这个身体是我们所爱的,所以叫做欲。但是分二种,一个是轻微的欲,一个是重的欲。轻微的爱,叫做「欲欲」;重的爱,叫做「欲贪」,这样意思。这二种烦恼都叫做欲,但是轻微的叫做「欲欲」,重的叫做「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自身叫做内,外面的身叫做外。对于外身有「淫欲」,就是属于轻微的;重的,叫做「淫贪」,执着不舍就叫做淫贪了。「三境欲、境贪」,前面是指正报的身体说的,这是指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所需要的,我欢喜有好房子住,穿和吃都要好的,欢喜穿好的,衣食住各方面这些贪欲。境欲、境贪,也是分轻重的分别。「四色欲、色贪」,就是色界天的禅定,色界四禅,对于那也是有欲、有贪的分别。《瑜伽师地论》提到,你成就了色界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时候,如果你对于禅的爱着心太重,会使令你的寿命短,有这种事的。「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萨迦耶」就是我见。爱着这个我,这个爱着心也有轻、有重的不同,所以也分欲、分贪。前三个贪都属于欲界的,第四个属于色界,第五个是通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有这种欲贪的,都是爱着这个自我的。是名五贪。为欲令此五种欲贪断灭除遣不现行故,建立六种不净所缘。「为欲令此五种欲贪断灭除遣不现行故」,不活动,使令它完全清除了。「除遣」是正在行动的时候,叫除遣。成功了,是「断灭」。当然,没有这种欲贪的时候,当然就没有欲贪的现行了。所以「建立六种不净所缘」,这是佛的大慈悲。「为欲令此五种欲贪断灭除遣不现行故,建立六种不净所缘」,就是安立这六种不净所缘。谓由依内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内身欲欲、欲贪,心得清净。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谓由依内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内身欲欲、欲贪,心得清净」,像前面列出来的三十六种物不净,你能那样去观察、思惟、修学,令于内身的欲欲、欲贪,心得清净。「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分这四种。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四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四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外面有四种不净所缘,对这四种的淫贪就能够清除了。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膨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那四外不净所缘呢?第一种,「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膨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你在奢摩他里面,你修了奢摩他,然后就作意思惟这个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啖,你这样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这个人青黄赤白,怎么怎么地,这个贪心就没有了。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变赤」就是前面是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啖,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不净的东西,「变赤」就是这些不净──青瘀、脓烂、变坏、膨胀,这些都没有了,叫变赤。「赤」这个字二个解释:一个是颜色,浅红色叫赤,深红色叫朱。现在这里不当颜色讲,当什么讲呢?就是没有了,叫赤贫、赤手,或者赤体,就是身体不穿衣服了,叫赤体。就是这些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啖的境界都没有了,那个死尸上面没有这些东西了,叫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形色」就是长短方圆的形色没有了,你就不会有这个贪心了。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就不会再贪着这个妙触了。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秽不净差别,皆依四种憺怕路而正建立。「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秽不净差别,皆依四种憺怕路而正建立」,依四种憺怕路来建立依外朽秽不净的差别。「乃至」就是有一段话这里面略去了,下文,就是下面再说这些话。谓若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尸,死经一日,或经二日,或经七日,乌鹊饿狗鵄鹫狐狼野干禽兽之所食啖,便取其相以譬彼身,亦如是性,亦如是类,不能超过如是法性。此即显示始从青瘀乃至食啖。「谓若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尸」,这个憺怕路怎么讲呢?「憺怕路」就是放死尸的地方,当然放在旷野什么地方。也有一条路,但是很少有人从这走,所以叫憺怕路。或者说这个「憺怕」就是指涅槃说的,你修不净观,就可以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叫憺怕路,或者这么说。「见彼彼尸,死经一日,或经二日,或经七日,乌鹊饿狗鵄鹫狐狼野干禽兽之所食啖」,食啖就是这样意思。「便取其相,以譬彼身」,就取这食啖的相貌,以譬喻你所爱着的身体。「亦如是性」,也是这样的性质,「亦如是类」,和这类是相通的。「不能超过如是法性」,不管你怎么样美的人,你不能越过这个法性的。「此即显示始从青瘀乃至食啖」,前面是若于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就是这个意思。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尸离皮肉血筋脉缠裹。此即显示所有变赤。「若复说言,由憺怕路」,前面是一个憺怕路,这是第二个憺怕路。「见彼彼尸离皮肉血筋脉缠裹,此即显示所有变赤」,「变赤」就是没有皮肉血筋脉的缠裹了,那么叫做变赤。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或骨或锁。此即显示或骨或锁或复骨锁。「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这是第三个憺怕路。「见彼彼骨,或骨或锁,此即显示或骨或锁或复骨锁」。是这样意思。这个就是后边「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这个意思。底下是第四个憺怕路。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手骨异处、足骨异处、臗骨异处、膝骨异处、臂骨异处、肘骨异处、脊骨异处、髆骨异处、肋骨异处、颔轮、齿鬘、顶髑髅等,各各分散,或经一年,或二、或三乃至七年,其色鲜白犹如螺贝,或如鸽色,或见彼骨和杂尘土。此即显示所有散坏。「若复说言:由憺怕路见彼彼骨,手骨异处」,手骨在另一个地方,足骨在另一个地方。「臗骨」就是大腿骨的上一节,宽大的骨,「异处」。「膝骨异处、臂骨异处,肘骨异处,脊骨异处,髆骨异处」,髆就是肩,肩膀,「肩骨异处」,「肋骨异处,颔轮、齿鬘」,这个「齿」是一个齿一个齿,就好像是鬘似的。「颔轮」就是口里面全部的这些。顶髑髅骨,就是头骨。「各各分散,或经一年,或二或三,乃至七年,其色鲜白,犹如螺贝,或如鸽色,或见彼骨和杂尘土,此即显示所有散坏」。如是依外所有朽秽不净所缘,令于四种淫相应贪,心得清净。「如是依外所有朽秽不净所缘,令于四种淫相应贪,心得清净。」由苦恼不净所缘,及下劣不净所缘故,令于境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由苦恼不净所缘,及下劣不净所缘故,令于境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前面是朽坏不净。贪有五种,对治前二种贪。这底下说:「由苦恼不净所缘,及下劣不净所缘」,这二种不净所缘「令于境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就是那第三种。贪有五种,那个第三种,对治那种贪心。由观待不净所缘故,令于色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由观待不净所缘故,令于色相应若欲若贪,心得清净」,这是色界的贪心。由烦恼不净所缘,及速坏不净所缘故,令于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若欲若贪,心得清净。是名贪行净行所缘。「由烦恼不净所缘,及速坏不净所缘故,令于从欲界乃至有顶诸萨迦耶若欲若贪,心得清净,是名贪行净行所缘」,这是总结这一句。如是且约能净贪行总说一切,通治所摄不净所缘。「如是且约能净贪行总说一切」,总说能净贪行,「通治所摄不净所缘」。今此义中,本意唯取朽秽不净,所余不净亦是其余净行所缘。「今此义中,本意唯取朽秽不净」,主要是说朽秽不净,「所余不净」,就是苦恼的不净,乃至后面的速坏不净。「亦是其余净行所缘」,其余一切的贪行所缘。这几句话就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文。「唯取朽秽不净」,就是由苦恼不净以上那个文。以下的苦恼不净所缘及下劣不净所缘这一段文,就是「所余不净,亦是其余净行所缘」。这二句话,结束前面这一大段文。弥陀佛!就讲到这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妙境法师

妙境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妙境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妙境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妙境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