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991/4于埔里佛光寺佛光寺主、道成法师,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这个学习佛法是一切佛教徒,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末学学得不足,可能会讲得有些不圆满的地方,希望各位大德慈悲指教。我想先解释本书的作者,这个书上标出来是天台智顗禅师说,这个顗(ㄧˊ),也有的地方读(ㄎㄞˇ凯),「天台智顗禅师说」。我先说他的俗家。他俗家是姓陈,他的父亲叫陈起祖,是在梁元帝的时候作官的人,他的原籍是湖北华容县的人士。他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历上说是五三八年,这个五三八到五九七,这个天台智顗禅师正是六十岁,他的寿命这么多。在他的传上说呢,他降生的时候,他的家里面有光明,这个邻居认为他家里面起火了!那么大家来救火,结果呢是生小孩了!有这个事情。那么他到七岁的时候,欢喜到庙里面来,欢喜到庙上来,那么听这个出家的法师,口授〈普门品〉一遍,他就能记住,能背下来〈普门品〉的。他欢喜到庙上来,他的父母不同意,不许他来,但是到了十五岁这一年呢?他要求要出家作比丘,他父母也不同意。但是他自己得到一块檀香木,那么他就把它刻成佛像,他礼拜,在这个佛像前发愿要作比丘、要弘扬佛法。后来到十八岁这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是梁元帝垮台了,这一段历史我们不详细说。这个是侯景之乱,梁武帝死了,那么这简文帝作皇帝,那么侯景把简文帝杀掉了,这个时候梁元帝派他的大将,王僧辩几个大将,去破这个侯景。这个时候北魏,北元魏分东西,西魏就发兵来到荆州,就把梁元帝杀死了。这个时候,智者大师、天台智顗禅师十八岁这一年,这一年天台智顗禅师的父母也都不在了,所以他就出家了。他出家的时候是在长沙果愿寺,法绪法师那里出家的。法绪法师为他授了沙弥戒以后,又领他到慧旷律师那里学习佛法。这个慧旷律师在《高僧传》上看,他是跟真谛三藏学过《摄大乘论》的,是学唯识的一位法师。到二十岁的时候,这个慧旷律师给他授戒。这时候这个智顗禅师到大贤山,也是湖北的一个地方,是诵法华三经,是《无量义经》、《法华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用二旬的时间,二十天把这三部经都诵下来了。诵这三经以后,他欢喜坐禅,但是没有老师,那么就听说这慧思禅师,在光州大苏山那地方住,是一位大禅师,那么他就到那个地方去亲近慧思禅师。他见到慧思禅师的时候,慧思禅师就叫他诵《法华经》,说这个四安乐行的法门,他诵《法华经》到诵了二七、十四天的时候,这一天诵到〈药王菩萨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诵到这里的时候,他身心豁然寂然入定。这个时候他把他这个境界就报告了慧思禅师,慧思禅师为他印证,说他入的定是法华三昧的前方便。他得到的陀罗尼是初旋陀罗尼。这个「初旋陀罗尼」就是〈普贤菩萨劝发品〉里面说的。这个「初旋陀罗尼」怎么讲法呢?智者大师的《法华文句》上讲「旋有入空」,这么样解释这个「旋」的道理,说他是这样的境界。慧思禅师赞叹智顗禅师:「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这个「文字之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文字上学习佛法,得到一些佛法的知识,他还没能够契入第一义谛;那么这样的法师「千群万众」这么多,「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他要同你讨论佛法,不可以穷尽你的辩才的。这是赞叹这个智顗禅师。智顗禅师他来亲近慧思禅师这一年时是二十三岁。后来这个慧思禅师,要讲这个《大品般若经》,慧思禅师他自己讲这个《大品般若经》的玄义。讲正文的时候,他就要智顗禅师代他讲这个《大品般若经》,有这事情。智顗禅师到三十岁这一年,慧思禅师他宣布,他要到这个南岳衡山来,他不在光州大苏山这个地方住了。他吩咐智顗禅师,「你到南京去弘扬佛法」。那么这个时候,智顗禅师就没有随慧思禅师到南岳衡山去,他就到南京来了,南京那个时候叫金陵。同时还有法喜禅师他们,同时有二十七个人,随智顗禅师到南京去。到了南京的时候,当然这个时候,智顗禅师的名望并不高。那么南京这个地方,当时有一位禅师叫法济禅师。法济禅师这个人也是欢喜坐禅的人,他就对这个智顗禅师说,他说:「有人入定,入定能听到这个摄山地动。」摄山就是栖霞山,离这个南京不太远的地方,知道这个僧诠法师在修这无常观。这个僧诠法师在三论宗是很有地位的一位大德。那么「闻摄山地动;知道僧诠法师修无常观,那么这个人入这样的定,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什么禅定呢?」这是这个法济禅师问智顗禅师。当时智顗禅师回答他:「是边定不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说这么几句话。这位法济禅师向天台智者大师说这个定的境界,这是问他:「这是什么定?」智者大师回答他说:「边定未深」。这个「边定」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呢?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第四禅是边定。第四禅是「边定」,在色界四禅里那个第四禅是最高的定了。若是无色界的四空定呢,非非想定就是最高定,也算是「边定」。那么这上说:「边定未深邪乘暗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我酌量这个「边定」不是那个「边定」,不是色界四禅第四禅,也不是第四个非非想定,有人解释说他是未到地定。我在分别这件事,也不是未到地定,是什么定呢?是欲界定。因为这个定由浅而深,这个欲界定是最下边的,一开始的定,由欲界定进一步是未到地定,然后是初禅、二禅、三禅的。我是这样解释;「边定未深」就是这个欲界定,你这个欲界定还不是很深。因为欲界定也很长一大段的,还没到最后的欲界定。或者说欲界定就是不深,到未到定就是深了一点,色界四禅是更深一点。那么就是说这个欲界定,这个边定还不深。「邪乘暗入」,这个「邪」是什么呢?就是有魔,这个「邪」就是魔。「乘暗入」呢,因为你入定这个人,你没有般若的智慧,你没有般若的光明,你心里面有「暗」,你虽然有这样的定,但是你心里面有无明就是「暗」,而这个邪乘着你这个暗,入到你的定的里面去了,来愚弄你。「若取若说定坏无疑」,你若执着你这个定的话,或者你向人讲,「定坏无疑」,你这个定决定是要破坏了,就失掉了。如果是未到地定,你向人说也不见得立刻会坏的。若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向人说你这个定也不会坏。若是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会坏的,因为那个定力是很坚固的,不会因为你向人讲,你得的这个定,你的定会破坏。所以我认为这个「边定」,应该是欲界定。智者大师这样一回答他,法济禅师,就很惊讶!他立刻说:「老僧以前得过这个定,我向另外一个法师一说了以后,这个定就没有了」。说是:「这可见你的功夫很高,能知道这个定的情况。」所以这个法济禅师,他就特别赞叹这个智顗禅师,也向外面宣传,所以这个天台智顗禅师,这时候在南京这个名望就高起来,那么就有很多的在家居土、出家的法师来跟他学习佛法了。这是智顗禅师到金陵去,一开始有这么一段事情。这时候这个名望一高起来,那么当地的这些很多的法师,在别传也有说出来,请智顗禅师讲《大智度论》,又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了很多的佛法。到了三十八岁这一年。智顗禅师三十岁到南京,到三十八岁这一年呢,那么智顗禅师就当众宣布,他不在这儿住了,要到天台山去。什么理由呢?他说:「我初到建业来,初到金陵来的时候,有四十个人跟我学习佛法,有二十个人有成就。后来有一百个人来跟我学习佛法,有二十个人成就。后来有二百个人跟我学习佛法,才有十个人有成就。再过以后,有很多更多的人来跟我学习佛法,有成就的人更少了。所以我不如自己去用功去了!」所以就离开了金陵,离开了南京,到天台山去了。那么是三十岁到南京,三十八岁离开。到了天台山一共是住了十年,三十八岁去,四十八岁又下山了,在天台山住了十年。住了十年,在那里讲过《金光明经》,还做过这个放生池的事情,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不说了。这个时候是南北朝的时代,南朝是陈。这时候是陈后主的时代,他又发动要请智顗禅师下山到南京来讲经。最初智者大师不来,后来经请过多少次,又有人劝智顗禅师,这时候才勉强的到南京来。到了南京的时候,就在这皇帝的殿上,又是讲《法华经》的题,经题,又讲《仁王般若经》,这个四十八岁。到五十岁的时候,在光宅寺讲《法华经》正文。到五十二岁这一年,这个南朝陈垮台了,就是隋文帝派他的儿子晋王广做总司令,还有是贺若弼,还有谁…就把南朝的陈灭了。那么智顗禅师离开了金陵,到庐山去住了两年,住两年就是五十四岁了。这时候这晋王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他又请智者大师到扬州为他授菩萨戒。授菩萨戒的时候,智顗禅师为晋王广起个法名叫总持。而这个晋王广他又为智顗禅师赞叹他是智者。就从这么以后,大家称智顗禅师为智者大师,那么这是五十四岁的时候。五十四岁的时候授完了菩萨戒,在那里可能住一个时期,智者大师又回到庐山来,住了可能是一年多。五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到荆州玉泉山,到那里造两个庙,一个是十住寺,一个是玉泉寺。五十六岁的时候讲《摩诃止观》,在玉泉寺讲《摩诃止观》,五十七岁的时候又讲《法华玄义》,到五十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荆州玉泉寺,又回到南京去。回到南京住了一个时期就又回到天台山来了。回到天台山这个时候,这个晋王广他请智者大师为他写《净名疏》,《维摩诘所说经》这个疏,现在说是《天台疏》。写的这个疏,没有完全写完。那么这个时候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他来拜见智者大师,请他到他的庙上讲《法华经》,但是智者大师没去。这个时候这晋王广又要请智者大师下山为他讲经,那么就在六十岁的这一年的冬天,那么智者大师下山了。下山了就是从这个天台山佛陇这个地方,那里有个修禅寺,智者大师在那里住。到了天台山的…实在那是北部,就是新昌县的城南边有个山,叫石城山,那就是到那个地方。这个石城山的这个高岩上面也刻了一尊大佛,这个大佛是僧护法师、僧叔法师、僧佑律师,经过很长的时期才造成的。那么智者大师到了那个地方就不走了,就说:「我现在身体有病,不前进了!」不前进就说:「晋王广请我来,我也来了,但是我这个命就到这里就停下来了,我也不向前走了!」那么这个时候随着他一同来的法师说:「有病那么可以吃药嘛!可以找医生吃药嘛!」那么智者大师说了这么几句话:「药能遣病留残年乎?」说是这药他能治病,他能使令我长寿吗?就这么意思。「病不与身合,药何能遣?」这话是《维摩诘所说经》上有这个意思。这个病他并不与这个身相合的,合在一起,这个意思。要我做注解的话呢?就是病是空的,没有这个病和身相合的,药何能遣?……(断音)。当时智者大师是拒绝了,不看医生也不吃药。当时说了很多的佛法,然后就是结跏趺坐,就往生了!这个智者大师往生这件事呢?是当时他的弟子,曾经问他,说是:「大师是到什么地方去呢?」那么智者大师是说:「观世音菩萨和他的师友南岳禅师来了,还有其他的同学都来接引他。」智者大师就这样回答,没有明显的说是往生弥陀佛国。说这观音菩萨来呢!好像也有这样意思,可是看其他的智者大师的学生的传里面看呢,可能是往生弥勒菩萨那里去了,智者大师可能往生到弥勒菩萨那里去了。这是智者大师大概的传是这样子。其中另外有一件事,我也想提一下。就是智者大师初到南京的时候,智者大师三十岁,离开南京三十八岁,这个时候三论宗的大德法郎法师还在。这个法郎法师是僧诠法师的学生,是嘉祥大师的师父。在《高僧传》上看,他比智者大师大三十一岁。那么智者大师三十岁到南京,法郎法师应该是六十一岁。智者大师在那里讲经,当时是愈来愈兴盛,在智者大师的别传上,提到这法郎法师,那么要是用我们现在人的习惯的称呼,那么这法郎法师应该称是老法师了,那么智者大师应该是三十岁的人,或者三十几岁。而这位老法师,并没有来见智者大师,但是他派他的学生来,提出问题难问天台智者大师。这在别传上有这个记戴,但是没有说出来难问什么问题,只是说到提出难问,被派来的人提出来问题,经过智者大师的解释就没有再回去,有这种记载。这是说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这个说者,这部书不是智者大师写的,是他说的。在这里又有两个说法不同。一个是说智者大师俗家的哥哥,叫陈针,这个陈针这个人也是做官的,在军队里边做参军,大概这个官可能不小,他到四十岁这一年,遇见一个相面的先生,叫张果老。这个先生说,你不超过一个月,你的寿命就尽了,你就死掉了,你这个面相上已经现出来。这个时候这个陈针就来见他这个弟弟,见这个智者大师,说这件事。那么智者大师就说:「你可以修止观!」就给他说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他修这个止观,不知修多久,做一个梦,梦见到了天堂上去,那个天堂的房子写着「陈针之堂」,十五年后可以到这里来,那么就是延寿十五年,有这么一个说法。但是我看这《佛祖统纪》上,找陈针这一段,没有这么说,说的什么呢?是说他遇见这张果老这个相面先生,说他四十岁这一年就要死了,还有的一个月的寿命。那么他来见智者大师,智者大师说你拜忏,拜方等忏,你拜忏就可以延寿了,那么他拜了忏以后,就是做个梦,到了天上去看「陈针之堂」,十五年以后可以往生到这里来,那么不是说《小止观》,不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说法。另外一个说法,就是现在这个校订本上,「天台智顗禅师说」,「慧辩记」。这是第二个说法。这个说法是怎么一个因缘呢?就是智者大师他说这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这本书智者大师写下来是法慎法师记的,这个法慎法师记了三十卷,后来经过章安尊者,再整理一下,就变成十卷。以后有一些初来随智者大师学禅的人,智者大师就命令这个慧辩,慧辩也是智者大师的学生,就从这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这本书里面,节录出来的现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从那本书里面节录出来,从那里提要成这一本书的。这又是一个说法。或者这个说法可能是比较可信。这是这个书的大概的一个缘起。释经题现在我解释这个题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修习止观」这四个字可以念一句。「修习止观法要」、「坐禅法要」,可以念成两句。这个「修习」这句话怎么讲呢?「修」这个字,就是「习」的意思,或者修就是「学」,修习就是学习。在《俱舍论》上说,其他的《杂集论》上也有提到。「修」这个字在闻思修三慧里边是修慧,是说你已经得到色界四禅了,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在禅定里边你修某一种法门,那个时候叫做「修」。这样子这个「修」是一种很有程度,程度很高了的时候才叫做修。我们没得禅定的时候,都是闻思的境界。没得禅定的人,我们想要用功,都是在闻思的境界里边,不是「修」。这样讲,这是一种讲法。但是本书似乎不适合这样说。就按一般的来说,这个修有两个意思。比如我们造房子,也可以说修造,或者是修改,也可以说是修,这样说这个不合适的地方把它改造了,叫做「修」。我们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重新创造。这样说,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创造一种清净的功德,那么那叫做「修」。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垃圾,有很多污秽的地方,我们去掉它,那么也叫做「修」,这也正好就是「修行」的意思,就是破恶生善的意思。这里最明显的当然就是修止观。这个「习」这个字,就是数数不断地学习,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不断地这么样去做,叫做「习」。修习止观这件事不是一下子会成功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会成功的,你要数数地去修习,不断地这么样去修习,才可以成功的,所以叫做修习。这个「止」字,印度的梵语叫「奢摩他」,翻中国话是「止」。「止」这个意思就是一心不乱、你心能专一而不散乱,就叫做「止」了。或者是「明静而住」叫做「止」。我们这个心,这是指内心说的,这个内心里边有的时候,我们睡着觉了,睡眠的时候不做梦,这个内心里面的境界就是无所觉知的,是昏迷的。我们睡醒了以后,我们能见色闻声,能分别种种事情,这时候叫做「明」。现在说这个明,是在你没有昏沉,也不是睡眠,心里面很明了的,叫做「明」。这个「静」是什么意思呢?没有杂念,没有杂念的时候。心里面东想西想很多的妄想,那就不是静,那就是乱。现在说这个「止」就是心里面明了而没有杂念,没有杂念而心里面又明了,那么叫「明静而住」。我们睡着觉的时候,心里面是没有妄想,睡眠不做梦心里面没有妄想是静,但是什么也不知道,就不是明。我们不睡觉的时候,心里面明了,但是妄想很多,明而不静。现在说这个「止」就是又明又静的这样子继续下去,那么叫做「止」,这样意思。这个「观」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观」是观察、观想,是思惟的意思。有人讲心里面明了就是观,这个静就是止,明而静、静而明就是止观,这个说法我不同意。这里说这个观是思惟的意思,就是思惟真理,叫思惟。当然这个「思惟真理」,我们是根据佛说的经、法而思惟的,不是说自己随便乱思惟,那个不是观。修习这个止,也要修习观;修习观也要修习止,学习这样的法门。这个文简单就这样解释好了。「坐禅」,这个「禅」这个字其实也就是止观。我们说这个六波罗蜜里边,般若波罗蜜是最后,前面是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前面是个禅。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第五个是禅、第六个是般若波罗蜜。这个次第,这个禅放在般若的前面,般若放在禅的后边。我们怎么样解释呢?这个禅里边也有智慧的,那么禅后边又有一个智慧,这应该怎么解释呢?解释是很多很多的解释的,我们现在说一种。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圣人的智慧,佛菩萨的清净无漏的智慧叫般若波罗蜜。这个禅里边的智慧就不是无漏的,在得无漏慧之前的这些智慧都放在禅里边,这样说禅里边也有智慧的。这个「禅」中国话翻作「静虑」。这个「静虑」,「静」就是「止」,这个「虑」就是那个「观」,正好是「止观」的意思。这个禅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现在说这个禅是佛法里边的禅,不是世间外道的禅,也就是修习止观的意思。可是前面加个「坐」字,那么是「坐禅」,就是修这个禅的时候,四威仪都可以修禅,行、住、坐、卧,你走路也可以修禅,你立在那里也可以修这个禅,坐卧都可以修禅。但是初开始学习禅的人,坐的威仪比较好。如果你卧在那里修禅很容易睡着觉了,所以不如坐的好。这个走路的时候也可以修禅,但是初开始修行的人还不太合适。因为身体若动,心也随着动,你叫他去修禅可能有点困难,坐在那里心安身也安,所以叫坐禅,这是为初发心学禅的人说坐禅。那么前面这修习止观也就是禅,这里又说坐禅;那么就是前面只是说你的内心里面修习止观,叫「修习止观」。「坐禅」就把这个表现于外的形象也加上去了,那么劝你坐在那里修禅,这和前面只是这么一点不同。或者说「坐禅」和「法要」两个字连起来念,「坐禅法要」。这个「修习止观」这一句话可以包括全部的佛法在内的,是很广也很深的,现在我们不要说得那么广,我们只是说修习止观的「法要」,提要说这一少部分,那么这样讲就不同于前面修习止观的意思了。修习止观是广,坐禅法要是略,由广而略,这个题目也就看出了本书的一个形式、一个内容,它的内容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坐禅的法门的大要,它其中重要的部份。其实「重要部份」这句话,就是我们初开始修禅的人的程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已得无生法忍了,那么可能就不同了,可能这个「坐禅法要」不是这样了,可能另有别的说法了。所以就我们初发心修行禅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坐禅法要」。或者可以这样解释。天台智顗禅师说。慧辩记。是慧辩禅师记载的。这个慧辩禅师在《佛祖统纪》上也有他的传,但是很简单。就说他这个人的记忆力非常强,记忆力很好。智者大师讲的这个禅法,他能完全的记得住,一个字也不漏掉的。那么这个人他必是修止观修得很成功。后来他就是把这个木头架起来,像楼似的,他坐在那上面就火化了。不是说有病;没有病,就坐在那里就这么火化了身体。那么他的舍利很多。这个慧辩禅师他这个传就是简单的这么一个意思。没有说记录「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这回事情,没有。这是我把它简单的这样解释完了。我们现在就讲这个正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我们诵比丘戒本应该是常诵的,有这四句话的。是迦叶佛的略戒偈。这七佛之中最后是释迦佛,这七佛每一位佛都有略戒的偈,你看戒本上都写出来了,那么这四句话,是迦叶佛的略戒偈。这个「略戒」怎么讲呢?就是佛成道以后,他各处弘扬真理教化众生,随他出家的这些修行人,初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勇猛都很清净,佛没有制戒,没有制这一条一条的戒,没有这样制戒的,只是说一个略戒,就是说这四句话,佛对这随他修行的弟子,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是这样子。所以也叫作「通戒」,就是一切戒法的通义。若是有因缘了制立一条一条的戒法那就叫做「广戒」,或者叫做「别戒」。没有制立那样的戒的时候只是说这么四句话,这就叫做「略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是根据这个略戒、通戒的意思来讲,「诸恶莫作」,这一切破戒的恶法、恶事是不可以作的,这样讲。这个「恶」字怎么样解释呢?什么叫做「恶」呢?「恶」就是能感当来苦果报业,你这样的行为,能招感将来苦恼的果报,它有力量使令你受苦,那么那就是「恶」的意思。就是你动机是要伤害人,由这样的动机发出来这样的行为了,那么将来就会有苦的果报,那么那就叫做作恶。「诸恶莫作」,很多很多的恶都不可以做。当然「诸恶」在经论上说,就是这个身体的发出来的杀、盗、淫;杀害身命,偷盗,在家人说邪淫,出家人说一切淫都不可以有了。那么语言上这个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都是恶。内心里面的这个贪欲、瞋恚、邪知邪见,也都是恶。那么就是十恶三业里面的十恶都不可以做。「众善奉行」。这个「众善奉行」如果是按出家人来说,当然我们也应该修学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说谎话、不要说离间语、不要说无义语,不要说暴恶的语言,不能贪、也不能瞋、也不能邪知邪见,可以说这是十善。但是在律上说又不止于此,十善之外,还有一个善就是告诉我们修学禅定,这个善里面包括禅定在里边的,禅定也是善。这个众善奉行,就是一切戒、定、慧的善法我们要修行。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一般的,佛这样教导我们,或者说是原来我们是个恶人,转恶为善,那么用这两句话来解释。后边这两句,「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做恶事当然是心不清净。做善事应该说是心清净了吧?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做这些恶事,心里面清净了吧?那比做恶事是清净,但是在佛教的立场,那还不算清净。佛法里边,说我们不做恶事,我们做善事,或者说修这五戒十善,不管在家佛教徒是这样子,我们出家的佛教徒更是应该这样子。不但是守戒,而且这个十善要修行。可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这般若波罗蜜。前面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一般性的。底下「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特别的,就是般若的智慧了。我刚才说我们做恶、心不清净,我们若是做善,心应该是清净的?是的,比恶事清净。但是你若学习般若波罗蜜,你会觉悟到如果你没有般若的智慧,做善的时候也还是不清净。其中有一样就是这个「取相惑」,这个取着的「取相惑」,就是取一切法相,不管看见什么,听到什么,分别什么,都认为是真实的。看见一个老虎来了,认为真有一个老虎来了,那么这就是不清净。怎么知道这个是不清净呢?因为我们所有的贪瞋的烦恼,都以「取相惑」做基础的,如果你若不取相的话,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说这个「取相惑」是烦恼的根本了,我们就是做善法,这个取相惑还是在的,所以心里还是不清净的。所以佛又说了第三句「自净其意」,你自己要努力的修学这个般若的止观,除掉这个取相惑,你心里才清净,心里清净了就是圣人了。前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算是一个转恶为善了,但是还是凡夫。自净其意就是证得圣道了,就是圣人了!「是诸佛教」这不但是迦叶佛他这样教导众生,一切佛都是这样教化我们的。这是在戒经上迦叶佛的略戒。那么这一本书,《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开始说这四句话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这本书的一个大意,大意就是这样子。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底下「夫泥洹真法」这就是说这《坐禅法要》的缘起,说这个意思。「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这几句话是说止观是得涅槃的一个急要的一条路。「夫」是发语之词,说话一开始的口头语。「泥洹真法」,「泥洹」也就是「涅槃」,是梵语,翻到中国话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但是又有另一说法,「洹」是「臭秽」的意思,「泥」是「没有」的意思,就是没有臭秽。「泥洹」翻到中国话就是「无臭」的意思。「无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烦恼和业力是臭秽的。修行人把烦恼和业力都息灭了,再不得生死果报了,那就是涅槃了,就是无臭,这样意思。简单说,人一剎那间死掉,第二剎那不生,这就叫「涅槃」。我们凡夫死掉了,前一剎那间,色受想行识灭了,第二剎那又生起色受想行识,又生起来第二个果报,那就是没得涅槃。若是阿罗汉生命尽了,前一剎那色受想行识灭了,第二剎那不生这色受想行识了,犹如虚空不生不灭了,那么这就是涅槃,也正好是无臭的意思。这「泥洹」大概是这样解释。「真法」,这「真法」怎么讲?这涅槃是大安乐住,是凡得涅槃的人,他心里是安乐自在的,是大安乐境界,所以叫「大安乐住」。称它为「真法」,这话怎么讲?真是对假说,真假是相对的,什么是假的?就是我们人世间的事情。譬如说人间这个荣华富贵的境界,我们认为荣华富贵是快乐的,所以我们用了很多的精神、时间,用了很多的力量去求荣华富贵,认为它是快乐的。但是就算你成功了,你得到荣华富贵的的时候,并不感觉快乐。你认为是快乐,而实在不快乐,所以那是假的。若是得涅槃,涅槃你认为是快乐的,你得了涅槃真是感觉快乐,所以它是真的,没有欺诳你。世间上的事情有欺诳性,不是真实的。人间的荣华富贵是这样,天上的境界也是一样,这天福的境界比人间还殊胜一点,但是得了天福的人他也还是有苦恼。得了色界定、无色界的人,他也有苦恼。他有什么苦恼呢?主要的苦恼就是他那个禅定的境界,这天上福报的境界是无常的,他要破坏的,破坏的时候心也就苦恼了。天上的人死亡的时候很苦,没有死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快乐,他要死了、同这如意的享受的境界要分离了,他很苦恼。若是生到天上,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有禅定的功夫,没有死的时候他也很自在,也很清净。但是因为他烦恼没有断,使令他的禅定也是无常的,它也会破坏、会失掉的,失掉的时候也是苦恼。若是你得涅槃,就是永久也不会失掉了,所以是永久的安乐,那是没有欺诳性的,所以是「真法」,不是虚妄的。「入乃多途」,你想要契入涅槃的境界,那个道路是很多的。「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这个「论」是选择的意思。「入乃多途」,很多的路径,我们在很多的途径里边,选一种急要的,涅槃的道路,「不出止观二法」。这「急」这个字,就是不慢缓,是紧急,这件事不可以缓;如果等到一百年以后再做这件事,那就是缓了,现在就要做、那就是急的意思。「要」是其中的精要,重要的部分。「不出止观二法」,不超出一个止、一个观,这两种修行方法。由这止观的二法,就可以得到涅槃了!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这以下就解释这个止观的功德、止观的作用。前面只是说止观能得涅槃,这底下就是再详细的说一说。「所以然者」,这个止观它能得涅槃,是什么原因呢?「止乃伏结之初门」。我们众生不能够契入涅槃,就是因为有烦恼的关系,如果没有烦恼就得涅槃了。而这个止观,「止乃伏结之初门」。「止」是一开始它能降伏烦恼的一个门径,一开始降伏烦恼,就是要用止才可以的。这「结」就是用绳子结成个扣叫做「结」,就是不容易打开的。我们这个烦恼是很难除掉它的,所以用「结」来形容它。「伏」是降伏住它,不叫它活动叫做降伏。譬如我们这个瞋怒、愤怒的烦恼生起来了,我们自己把它降伏下来不要愤怒,那么这就是「伏」,其他的烦恼也是一样。想要把烦恼停下来,要用什么方法呢?就是这个「止」,止是一个方法,用这「止」的方法,可以把烦恼停下来。所有的凡夫都有烦恼,有的人还不知道有烦恼是不对的。有的人知道我有烦恼是错误的,但是没有办法把它停下来。所以佛菩萨大慈大悲告诉我们,调伏烦恼的方法就是止和观。一开始降伏烦恼的方法是止,从这里走进去就可以降伏烦恼了。「观是断惑之正要」,这观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够除灭烦恼。「止」只能够降伏住它。说现在有贼进来了,他要偷我们的宝贝,那么我们把他抓住了,把他绑起来不能偷东西了,但是这个贼还在。「止」能「伏结之初门」,「止」是能降伏烦恼,烦恼不活动,但是烦恼还在;「观是断惑之正要」,这「观」它能把烦恼贼杀死了,能把烦恼究竟的息灭了,所以断除迷惑正要的方法。这个「惑」就是那个「结」,「结」表示烦恼不容易调伏的。这「惑」是迷惑、不明白。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我们不太了解,这不了解就是个「惑」,这是烦恼的根本,就是「取相惑」。「断惑之正要」,「正」是主也。这「观」是断烦恼的主要一个方法,最重要的一个方法。能伏惑、能断惑,那么就得涅槃了。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这底下又有另一个意义,来赞叹止观的功德。「止」是「爱养心识的善资」,这「爱」是保护的意思,保护什么呢?保护自己的心识。怎么叫作「保护」呢?谁不爱护自己呢?若按佛法的道理来说,凡夫是不爱护自己的。譬如一个人,另外一个人用一些种种引起他愤怒的境界来冲击他的时候,那个人就愤怒了。这愤怒一来的时候,那个人很苦恼,这瞋心一发动起来他很苦恼的。这瞋心,我若发怒、若有了瞋心的时候,就是自己苦恼自己。你若爱护你自己就不要瞋,你不要瞋。怎么样能不要瞋呢?就是要用这个止,用止把这烦恼停下来,你自己很自在,这个瞋就不苦恼你了,这就是爱护自己。这个烦恼譬喻是箭,人家用箭来射你,感觉这件事是不行的,你伤害我。说那一个人用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来触恼你,你就瞋心就发起来的时候,你就是用你的瞋心来伤害你自已,叫你苦恼。现在你若有止的方法的时候,你心不动,不管怎么样不如意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不要动,就没有这瞋的苦恼,你就是爱护你自己了。这个「养」字是怎么讲呢?养是长养、增长的意思。我们没有禅定、没有止的功夫的人,我们的心力不是太强,心力很软弱。若是你得到「止」的帮助的时候,你这心力就增长起了,心的力量大。我们说神通,说那个人有天眼通天耳通、有他心通宿命通。实在什么叫「神通」?就是心的力量大就是神通。那么这心的力量大,从那儿来的呢?就是由止来的,你若修止成功了,就能够增长你内心的力量。所以这止是爱护自己的一个方法,止也是增长自己力量的方法。「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你若爱自己、能长养自己的最好的一个帮助的力量,这「资」当「帮助」、或当「成就」讲。它能成就你爱护自己的;你想要爱护自己的,想要使令自己进步,这止是最好的一个帮手,止能成就你这个愿望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这个「观」是什么?观就是智慧,这个智慧的观察思惟是「策发神解」。这「策」字有「勉励」的意思,或当「令」、「使令」讲,这个观能使令你引发出神妙的智慧。你修般若的观慧,逐渐的逐渐的你的智慧就微妙起来了,就广大了。观是能令你发出来神妙智慧的妙术,观是这样的微妙的一种方法,使令你增长智慧的。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这是赞叹学习止观的功德。这一节文的开始的「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这是说为什么我们要修习止观的原因。所有的佛教徒,不管是在家、出家的法师,涅槃是我们共同的目的,所有的佛教徒都希望到那里去的。但是若不修学止观是不能到的,所以要学习、要修行止观的法门。止观为什么能断烦恼,能到涅槃那里去呢?「所以然者」这以下就是说明这个理由。「止是禅定的胜因」,「禅定」这句话,「禅」字通常是指色界四禅,「定」是无色界的四空定说的。得无上菩提的时候是在色界第四禅里面得无上菩提的。释迦牟尼佛也赞叹这个第四禅最好,就是它里边也有定也有慧,不同于无色界的四空定。无色界的四空定,尤其是非非想定,里边定得太过头了,这个智慧太软弱,所以不如色界的四禅,对修学圣道是最合适的。「止是禅定的胜因」,但是这禅和定是要经过长时期修行成功了,你才有四禅、才有四空定的。我们没有修习过只是说空话了,但是我们若想要得到的话,就是要学习这奢摩他,要学习这个止。学习这个止就能得到禅定,它是禅定最殊胜的一个因由。「观即智慧之由藉」,这个「观」、学习这个毗钵舍那它有什么好处呢?它能令人开智慧。智慧就是对事物的观察,观察得很正确。如果浅白一点说,对于一种事情有多少了解,也可以说是智慧。但是到最圆满的时候,当然是佛的智慧最高、最深,所以任何人都应该增长智慧。有了智慧的时候不会犯错误。我们若想得到智慧用什么方法呢?要学习「观」,由观的学习就可以得智慧,所以这个观也是应该修学的。这个观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下文有解释了。前面这一共是分三双解释这个止和观。第一双是「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第二双「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第三双「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这是简单的解释止观的功德。这底下把它结束。「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止就是定,观就是慧,若一个人他肯努力的学习、修行。由止观的学习,他能成就禅定,成就圣人的智慧了,他成就这两种功德的时候「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那么这个人他就具足了自利的功德,和利益众生的能力了。自利的功德、利益众生的方便,这一切法他都具足了。具足自利利他两种功德,这应该是我们一切佛教徒,所希望成就的事情的。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故法华经云」这底下是引证。「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这《妙法莲华经》的〈方便品〉有这样的话,这正是表示「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意思。「佛自住大乘」,这《法华经.方便品》的文,它前文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为声闻弟子说这《阿含经》,小乘佛法的道理,那么到了今天说是,那是一个方便法门,应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佛智慧这才是佛的本意。什么理由释迦牟尼佛这样子说法呢?在〈方便品〉说出几个理由来,现在这里又说出个理由来。「佛自住大乘」,说佛自己安住在大乘佛法的境界,教化众生的时候,给你一个小乘佛法的利益功德,这个事不合道理嘛!所以佛把自己圆满的功德也开示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前后文的大意是这样子。「佛自住大乘」,佛一方面教化众生,一方面自己也是安住在大乘的境界里边。「大乘」是对「小乘」说的,这个字应该读(ㄕㄥˋ),就是车的意思,就是大车和小车的意思。这小车装载的东西少,大车它装的东西多,它能够运载很多的货物到另一地方去,那么就叫大车。这是说佛菩萨都是有大悲心的,他度化众生是无尽期的,他能无穷无尽的、尽未来际的教化众生得三乘道果,那么度化的特别的多。这小乘佛法就指这个阿罗汉、辟支佛这些圣人,这些人他得阿罗汉果,得辟支佛道了,他也是圣人,(断音)也是有慈悲心的,但他的慈悲心是有限度、有限期的,就是不入无余涅槃的时候,我们可以求他,可以同他来往,他也能说法教化众生。但是他的寿命到了,前一剎那他的色受想行识灭了,第二剎那就不生了,这个时候一切众生不能同他来往了,他也不同我们人间的人来往了,就不度化众生了,就是他休息了。这样说,他有慈悲心但是时间很短,时间很短教化众生能有多少呢?所以称之为小乘。佛菩萨他不入无余涅槃,他尽未来际度化众生,他度化的众生当然多了,所以叫大乘。所以大小乘的分别,就是慈悲心的大小,这是我学习佛法的理解是这样解释。当然也有其他不同的地方,不过那个不说了。「佛自住大乘」这句话,就是佛自己安住在无穷无尽的大悲心的境界。「如其所得法」,就像他自己所得到的法,这个法是什么呢?这个法就像《金刚经》上说的「如来者诸法如义」,就是这个法。《法华经》说「诸法实相」,就是「如其所得法」,如佛自己所得的那个诸法实相的诸法如义,得到这个法。《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也就是「如」义,「如」义的法在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也都是诸法如义。但是我们没能得,我们一直不相应。释迦牟尼佛是相应了,他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他把这个法完全显现了,显现了就叫做「得」。倒不是有能得所得,没这个意思。「定慧力庄严」在这个如义的法性上,还有定力的庄严,也有慧力的庄严。释迦牟尼佛和一切佛,他成佛之后得到的佛果,有无量的功德庄严。但是那么多的功德里边,定慧的功德是最主要的,所以就说出这两样。我们生死凡夫也有诸法如义,但是没有得到,也没有定慧力的庄严,所以是个凡夫。释迦牟尼佛如其所得的诸法如义,他有定慧的庄严。「以此度众生」,佛的大悲心,他自己无量功德圆满了,他也用这圆满的功德去度化众生。他的定慧成就了,他又以此去利益一切众生。《法华经》这一段文正好就是说「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意思,就是这样意思。所以知道我们若想得涅槃,得无上菩提,也应该学习、修行止观二法,正是这个意思。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前面是说定慧都具足了,我们可以得涅槃也可以得无上菩提的。这以下说若是不具足,那就有所偏,那就功德不圆满了。「当知」,这是劝我们的话。「此之二法如车」的「两轮」,这古代的时候这车是两轮;现在世界上的车,都是四个轮了。车的两轮,和鸟的两个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车的两个轮不能少一个轮的,鸟的两个翼也不能少一个翼的,若少一个轮、少一个翼,就不能走、不能飞了。我们发心修行的人也是一样,若偏修止、或者偏修观,「即堕邪倒」,你就会犯错误了,就不是佛法了,就走到邪鄙的地方去了,到那个颠倒的境界里面去了,就有错误了。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故经云」,这底下是引证。「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若是一个人不欢喜学习佛法,不欢喜学习般若波罗蜜,他只是一味的修这个禅定,禅定就是福德。三界里边,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欲界天就是色声香味触的这些福报、福德。若色界天以上,就是禅定的大福德,禅定的福德是高过欲的福德。偏修禅定的福德,他不学习般若的智慧,就是不学习毗钵舍那,不学习这个观,「名之为愚」,这个人就算他修禅定成功了,但是这个人还是糊涂人,没有智慧。这可见佛法的意思,重视我们的创造。你若不创造,这件事就没有,你要创造才能有。得了禅定的人,不能说这种人一点智慧没有,你就是世间人没有学习佛法的人,他也有很多的知识;但是现在说不学智慧,是佛法里面的智慧说的。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不学智慧而学禅定的这个愚痴的境界。我们在经论看见一种说法,说是在印度的外道,有持牛戒的、有持狗戒的;就是这个外道向牛、向狗学习;为什么这样子呢?人的境界有多好呢?为什么要向牛、狗学习呢?就是有个原因的。就是有个外道他得了禅定,他从禅定里面他又得到神通了,得到天眼通了,有一天他在禅定里用天眼通看见牛死了,生天上去了;他在禅定用天眼通看见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他就认为,喔!牛的这种行为能生天,狗的行为能生天,那我们应该学习牛、学习狗那样子!因为他有了禅定又有神通,我们一般的凡夫,喔!看这是圣人,那么他说的话一定是对的!所以就听他的教导,去持牛戒、持狗戒,有这个事情!这件事正好是说明这段文,「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就是糊涂的意思。我们学习这个名相说「三明六通」,这「明」和「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就说「天眼通」和「天眼明」。刚才说这个外道,他在禅定里边,有「天眼通」的人,他一定是有禅定的,他要入定,他这天眼通才能发生作用。他一入定,用天眼通能看见这件事,这个人死了下地狱了、这个人死了生天了,能看见这件事,这个牛死了生天了,能看见这件事,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这个外道认为牛死了生天,就是认为牛的行为使令它生天了;这是一个糊涂,不明白因果的道理。若是「天眼明」就不同了,这个「明」就是有智慧;他又修禅定的福德、他又能学智慧,他在天眼通里面、他知道这个狗死了、牛死了生天了,不是牛的行为、狗的行为使令它生天,不是。是它在前多少生里边,有一种生天的功德,那功德还没得果报,现在这个业力发生作用了,所以生天了。这是「天眼明」就知道这件事、若「天眼通」就不懂了。这就是「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所以是偏修禅定,不学智慧,有这样的缺点。那么如果我们偏修智慧,我们不修禅定福德,这样好不好呢?是「名之曰狂」,这也不好。就是他不修禅定福德,他不学习禅定、就没有禅定,没有禅定你内心里的烦恼贼就是在活动,你不能降伏它。虽然他学习智慧有很多的知识,有很多智慧,能够讲说很高深的道理;但是他内心的烦恼贼还在活动,所以他还是个颠狂的人,还是一个凡夫。所以这还是一个毛病。我读这个临济禅师的语录,语录上面有这样的话;就是另外有一个人问临济禅师说:「三乘十二分教,就是经律论里边,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禅宗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高下呢?是一样嘛!」这时候临济禅师说了一句话:「荒草未曾锄!」就说这么一句话。那么这个话怎么讲法呢?我最初读他的这个语录,我不知道这句话怎么讲,但是后来我就有分别心了。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荒草」就是烦恼贼,就是我们心里的烦恼,心里的烦恼没有锄掉。就是这些抱书本的法师、出家人,连我也在内,那么这些法师也是学的三乘十二分教,也是说的佛法嘛!你禅宗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嘛!也是学习这个佛法嘛!大家都是一样嘛!大家都是一样?临济禅师说:「你们抱书本的人没有修止观,你的荒草没有锄!」你心里面的贼还没有安静下来,你的治安不好。那么就是「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就是你那烦恼贼还能在那儿发狂,有了什么问题的时候,这个贼就活动起来,不能安下来。所以这个意思就是你「偏学智慧」;学智慧是对的,但是你偏了也不好。学禅定也是对的,但是你偏了也有问题。所以不应该偏,如鸟之二翼,如车之两轮。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这个不学智慧的愚,不学禅定福德就是为狂。这「愚」和「狂」的过失有小小的不一样。是的,愚的过失似乎是大一点。如果没有禅定、没有神通的人,光是嘴巴皮讲一讲,也可能会受到人家的尊重,但是可能不是太尊重。若是这个人有了禅定、有了神通,人对他的信仰会高一点,他说的话对也是有理、不对也有理,所以他的过失会大一点。所以「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但是因为实在他们都是邪见,不过,有禅定没有智慧的这个邪见迷惑人的劲头大一点,没有禅定、有智慧的人的邪见轻一点,但是他因为烦恼没有断,也还是轮转生死的。说「盖无差别」,从这一方面看是没有差别的,都是生死凡夫。都是生死凡夫,我这么对比起来,若能广学佛法,他没有止观的修行,但是这个人终究有一天会得无生法忍的。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说是我们发心修行的人,如果我们也有这种错误,我们不能够平等的学习、修行,「此则行乖圆备」,我们这样的行为,就违背了「圆备」的功德,就是不圆满了。「何能疾登极果?」那能很快的能得圣道呢?这句话也是好!你学习佛法学习了很多,你是有些智慧的,但是你若不修禅定,你能「疾登极果」吗?是不能的,是很慢很慢的。所以应该是学习佛法、学习了一个法门,然后就赶紧的修行,这样是对的。若是我们读这个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从那上可以看出来,佛怎么样教导比丘修行的,我们可以知道。若按后代的佛教就是很难说,按佛在世的时候,这发心出家的人,他来到寺院里面来,当然佛是大智慧,立刻可以决定,接受你出家了。出家、就给他受戒,受戒、当然要学戒,然后就是学这个四念处的法门。四念处就是三十七道品了,就按这个法门,就是修止观了。修四念处就是修止观嘛!修止观,我们看那个情形,从《阿含经》也可以看出来,在《瑜伽师地论》里面看得更清楚,就是除了中夜要睡觉,初、中、后的中夜要睡觉,初夜、后夜、和白天就是修止观。修止观,有时候坐在那里修,也可以经行,经行、又坐下来这样修,再有时间就是出去乞食,再就是听佛说法,就是这样子。和我们现在的出家人的修行法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就是上早晚殿,上个早晚殿完了还做什么不一定。大概我们上早晚殿这个情形,可能是从元朝,这赵宋、南宋以后,宋、元,可能从元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法门。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这底下还是说这定慧有所偏,有所偏就不圆满。但是这和前面说那个偏可是不同了。「故经云」,这是《涅槃经》上的话。「声闻之人定力多故」,这个「声闻」就是听佛说法的音声,听佛说苦集灭道这个佛法的音声,或者说是小乘根性的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他也是有智慧的,但是对比起来他的定力多。他的定力多了的关系,「不见佛性」,这个佛性他还没能够显现出来。这什么是「佛性」?刚才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就是「佛性」。这个佛性,一般如果不详细的说,这个声闻人也是见道了。这个初果圣人是见到我空的道理了,那么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也是见到我空的道理。若是这个阿罗汉听了《阿含经》,天台智者大师也说过,阿罗汉是断除我执,见到我空的道理,他对于法的执着也就除掉了,也会见到法空的道理的。这在《大品般若经》上也很明显的这样说。就是阿罗汉,若是听佛说这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他是我执、法执都是断掉了,都是空了的,也就是这个「诸法如义」,也就是通达这个「诸法如义」,那么就是智慧了,为什么说他定力多过智慧呢?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这个阿罗汉他没能够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地去亲近十方诸佛,学习佛法的。他没能这样作,他就是这一生、或者多少生以前,栽培过涅槃的善根,现在遇见释迦牟尼佛,或者遇见弥勒佛,遇见阿弥陀佛,他闻佛说法,就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得了四果以后,在这个范围内,时间不是很多,说利根的是三生、钝根的是六十劫,那么他学习佛法的时间短,所以他的智慧不高;智慧不高,他只是定力强,对比起来他的定力多,定力多、他对这个「诸法如义」还没有像七地菩萨、八地菩萨以上、像佛那么圆满,所以说他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这个十住菩萨,这个菩萨他是见佛多,能亲近无量诸佛,无量无量劫地去学习佛法,所以他的智慧多,但是定力少了。这因为菩萨的悲心强一点,他总是为别人忙,去教化众生去,他自己用功的时间比较少,(也不是说一点也没有),因为这都是得无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萨。那么学习佛法、见佛多、闻法多,他智慧高,所以他是智慧力多,智慧多因为定力少了,虽然见佛性,但还不是太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十方诸佛定慧力等,他的禅定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平等了,所以他是明明了了的见到诸法如义了;诸法如义是完全明显的显现出来了。这样说,没得无生法忍之前的人,凡夫的时代,就是偏修定或者偏修慧,会有邪见轮转的这种过失。已入圣位的这些阿罗汉、辟支佛和菩萨,他也有定慧偏失的这种过失,但是他们都是圣人了,凡夫不能和他们相比的。可是因为有所偏,所以他还没能成佛,若成佛的时候,就是定慧均等了。「以此推之」,根据这样的道理来推论,「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说是我们又修止,又要修观,止观双运,那岂不是大般涅槃的最重要的一个门径吗?我们从这里可以得涅槃了啊!「行人修行之胜路」,这止观岂非行人修因的胜路呢?最殊胜的一条路了,我们应该从这条路走是最安全的了。「众德圆满之指归」,这是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他们都圆满了,那么我们若是学习的话,「指归」,我们就从止观这里学习就可以成就无量功德了,都归于止观这里。功德虽然是很多很多,无非是定慧而已,所以「指」者是意,意之所归叫作「指归」。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他的中心点在那里呢?就是在止观那里。我们修止又修观,由这两种功德的成就,就可以圆满无量功德了,所以叫作「指归」。 【断音】有很多功德,还是一个定、一个慧,正是无量功德的本体,就是定慧。所以我们若是修习止观,也就成就「无上极果」了,也就圆满了无量功德了。所以应该止观双运,止观双修。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前面讲过的这一大段文,是赞叹止观的重要,止观的所得果是特别殊胜,劝我们修止也要修观,修观也要修止。以下这一段文,正式说明本书的缘起,说明这个坐禅法要的缘起。「若如是知者」,若前文所讲的道理,我们若能这样明了的话,我们会知道「止观法门实非浅故」,修这个奢摩他、学习毗钵舍那这个法门,实在不是一个浅近的事情。这个「法门」这两个字,我们可以解释一下。譬如这个房子里面很好,可以遮风挡雨,我们坐这里很舒服,但是我们想进来一定要有个门,没有门进不来。现在说这个「法」就指无上菩提的这个「法」,众德圆满的「法」,就是涅槃和无上菩提了。这个「法」也是大安乐住的境界,我们也想到那儿去,但是也要有个门,没有门,我们到不来。那么什么是门?止观就是门了,所以止观是无上菩提、大般涅槃的一个门。「实非浅故」,实在不是浅近的事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这个止观是特别深广的,应该把它发挥几百卷、几千卷的文句才能或者说得周到了。但是「欲接引」,想要接引、想要栽培引导我们开始学习佛法的这一类人,「开蒙冥而进道」,想要开导蒙冥的人修学圣道。这个「始学之流辈」,是蒙冥的,就是不大有知识,知识未开的人,就是智慧低一点的人,业障重的人。若是开导这样的人,教他修学佛法,那就不能说太多了,你说了几千卷、几百卷,这个是不行的啊!所以这个大部头的经论,不容易流通,人都有点儿害怕。「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说这佛菩萨说话也并没有什么难,像《华严经》看出来佛菩萨智慧,那恒河沙数的文句,恒河沙数品,那还了得。但是修行起来不是容易,这个话说出来容易,修行不容易啊!「岂可广论深妙」,对我们这些始学的流辈,蒙冥的程度的人来说,那能广论深妙呢?不能说太多了。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所以现在不要说得太多,就简略的说出十条来,十个意思。以开示我们初开始发心修行的人,我们根据这十意,「登正道之阶梯」,可以向前进步。这「正道」就是圣道,就是入圣位,小乘就是入初果以上,大乘就是得无生法忍以上叫「正道」。我们根据这个十意,作我们的一个阶梯,从这个梯子向上进就可以得圣道了,是登正道的一个台阶,是一个楼梯,像那样子。「入泥洹之等级」,前面「登正道之阶梯」,就是得初果、或者初得无生法忍,叫「正道」。这「入泥洹」就是最后了,到最后去,最后的一个等级。用它作方便,一个级、一个级的、一个等、一个等的,我们从这个方便就可以入圣道了,就可以得涅槃了。「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这句话就把那个说易行难,把它再多说几句。说「寻者」就是学习者,发心修行的人,你要学习这个小止观,这个不是大止观。想学习这本书的人,你要反省自己,要发惭愧心;我这业障很重,我的烦恼很强,我修行起来这妄想很不容易调伏,很不易成就定、很不容易成就慧,很不容易成就的呀!「毋鄙斯文之浅近也」,你不要憎恶、轻视这个小止观这么几页,这很浅近的嘛!我应该修行这无上的妙法门嘛!不应该这样子。你不要轻视呀!「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呢?这样意思。从这几句话里面,这可见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就是给这个钝根人,初修止观的人准备的,是这样意思。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前面这话,「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这是扁了一下,这是初发心修行的人,扁斥这个人。但这底下又赞叹一下,赞叹这个发心修行的人。「若心称言旨」,若是你能够发心修行,你一下子你那个止观的心、和这个止观的文里面说的道理相称了,相符合了,就是一念相应的意思。你这一天早晨起来静坐的时候,一剎那间一下子「称于言旨」,就是你见道了,见到「诸法如」义了。「于一眴间」,这个「眴」就是眼睛一动,(这个「眴」和这个「瞬」是相通的),就是眼睛一动,叫「一眴」,就是时间极短的,就是极短的时间,或者是经论里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剎那间」,你若能见到诸法如义了,「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那个时候,你的智慧断除烦恼了,你就是圣人了,那个时候你的境界是很难思量的了,那你就是大人了。「神解莫测」,你那个微妙的智慧一发生作用了,都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能够测量你了,你也是一个不得了的人了,不要因为说「当愧为行之难成」,这好像是扁斥你了,但是你若成功了,你和那大智慧人一样的。这样意思。「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这底下说「若虚构文言」,这个「构」字当什么讲呢?这个「构」就是牵引。若说我把《华严经》上的话、《大般若经》上的话、《宝积经》的话、《涅槃经》,这些大乘经论的话,我把它引来了,说了很多的妙法。那么只是口头上这样说,你「荒草未曾锄」,你还是嘴巴皮,所以叫「虚构文言」。「情乖所说」,你内心里面的烦恼贼还在那儿活动,你和你所说的佛法是乖违的。这样说「空延岁月」,那就把这个宝贵的岁月都空过了,只是在那里言说戏论。「取证无由」,「无由」就是不能够得圣道,你没能下功夫修行,只是嘴在那里讲,这个不行嘛!「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这种事情就好像那个贫穷的人给那个有钱的人管钱,给那个富贵的人管理财物的事情,去计算他有多少财宝,其实一个也不是他的。说是我们学习佛法,学了这部经、又学习那部经、学了这个论、又学习那个论,学习了很多的佛法,实在自己只是把岁月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没能与佛法相应,所以「于己何益者哉!」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自己这荒草还没锄掉啊!那么说了很多也用不上,说「于己何益者哉!」所以不必贪多,你要放下,按照这个简单的《小止观》,按照这个次第去修行去,如果一剎那间相应了,「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那么这就是勉励我们,你不要轻视这个《小止观》的文少、浅近,你要努力修行,表示这个意思。具缘第一、诃欲第二、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发第七、觉魔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十。前面文里面说「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这个十意是那十意呢?这里标出来,第一个是具缘,乃至第十个是证果。这十意虽然不是百千意,但是很圆满。就是我们从开始修行,你应该要怎么准备,到最后能得果又是怎么个情形。在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这十意就是很圆满的了。我们能按照十条都做好,我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了。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智者大师说,这十意虽然不多,但是初心学禅的人最重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之」,若是你能够好好的取这十意去修行去,根据这个十意能够努力的修行。「可以安心免难」,可以安定你的烦恼心在圣道上面,可以免生死之难了。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没有修定、没有修慧,我们这个心像猿猴一样,老也不安;不是这里,就是那里老是要活动,定不下来。你若用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修行呢,心就安一点。这是浅近的说法。或者说,可以把你这个烦恼心改造了,得到大智慧,能安住于圣道了,那么就是叫「安心」。「免难」这句话怎么讲呢?什么叫作「难」呢?生死是难,三恶道也是,地狱、饿鬼、畜生这苦恼的境界也是难。我们有了修行,没有烦恼了。得初果、得须陀洹果的圣人,他前多少生也可能会造过罪,也可能作过错误的事情,那么那就是三恶道的业力了。可是若得了初果呢,那个业力不发生作用,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了,那也叫作「免难」。若是我们继续的修行,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阿罗汉果,就是在人间有什么难,在阿罗汉的心里面不受影响的,所以也是免难了。所以这个「免难」,没有难也叫免难,有难而心不苦恼也是免难。有难的时候,心里面不苦恼,就是他的心能安住圣道,他不取着这些虚妄境界,所以也叫「免难」。「发定生解」,你能按照这个十意去修行去,那你就会从你心里面发出来禅定了,能生出来智慧的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这个「证」就当「得」字讲也可以。这个「证」字,在经论上常是「如实觉知」叫「证」,譬如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那个「如义」的这种真理,你能证得这个真理,其实也就是如实觉知这个真理。但是这个地方或者当「得」字讲,就得到了那个无漏的圣果了。这个「漏」字是烦恼的意思。《俱舍论》上的解释呢,说人的身上生疮,这个疮流脓流血叫作「漏」。说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就是六个疮,这六个疮、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个眼睛见到、耳朵听到的时候就流出来这个贪烦恼,流出来瞋烦恼,流出这邪知邪见的烦恼、高慢的烦恼、疑惑的烦恼、嫉妒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就像那个生疮的人,那个疮往外流脓流血似的,所以叫作「漏」;是用它譬喻这个烦恼的。「无漏」呢,就是没有烦恼了。这个圣人、阿罗汉以上的圣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没有贪瞋痴了,所以不漏了,不流脓不流血了,这个病好了,所以叫「无漏」。这个「无漏」就是圣果,这是圣人经过长时期的修行得到的一个结果,得到的一个果实。我们能够根据这十意去修行去,我们也就能安心免难,也能发定生解,也可以得无漏的圣果的,不会徒劳的,你会有成就的。这是本书的一段序,等于是一个序文。若讲这个经有分三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那么前面这一段也等于是《小止观》的一个序文了,一个序分了,也可以这样说。具缘第一这个十意,也就是十章。现在第一章是具缘。「云何名缘?」怎么叫作缘呢?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所谓行者,欲修止观,必须具足五缘」,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发心修行的人,你想要修止、修观,这句话是这么说,实际还不是那么简单,你必需要具足五种条件,这五种条件你具足了,才可以进修止观的。这个五缘者,是什么呢?第一是持戒清净,第二是衣食具足,第三闲居静处,第四息诸缘务,第五得善知识。这是五个条件。第一个是持戒清净,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持戒很难修止观,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列出这五缘,我们在这儿不讲了,讲下面。第一持戒清净。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第一,夫欲修止观,必须持戒清净」。我们不发心修止观,那也就不说了,你想要发心修止修观,你决定要持戒清净。是什么原因修止观的人要持戒清净呢?「如经中说」,这底下说《遗教经》,是(T12.1111a),在这个地方。「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净戒。」这个《遗教经》上说:「依因此戒」,我们想要修禅定得智慧的人,他是「依因此戒」,「依」就是「因」,要依靠你所受的戒清净,你才能生出来诸禅定的,才能生出来灭苦的智慧的。「是故比丘应持净戒」,这个戒要清净才能得禅定、得智慧,这个理由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思想行为,如果你是属于善法的,你作完了这件事,你成就了这样的善的功德的时候,这个善的功德它有作用的,它这个作用就令你如意,能令你满意、能令你快乐、安乐自在,这个善法的作用是这样。这个恶法的作用呢?我们的思想行为作了恶事了,或者我们杀害了一个生命、或者是偷盗人家的财物、或者有种种非礼的事情,你作了这个恶事以后,就在自己的心里面,就有恶的罪过隐藏在那里,这种罪过它也会发生作用,它这个作用就叫你不如意,它障碍你的好事不得成就,就是这样子。譬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你和某一种人来往,你对那个人有一种非礼的企图,你用妄语欺骗他,你自己得到利益了,对方受到伤害了。当然你这发心修行的人一定是读过佛书、经律论的,你知道有因果的道理的。你作完这件事,虽然你占了便宜,你心里会怎么样?在这因果的道理上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一想到这件事,你心就不安了。你心若不安,你能坐得住吗?还能坐在那里修止观不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受你欺骗的这个人,他受到了伤害了,他能罢休吗?他能说算了算了!就不管这个事了,就等于没有这件事吗?不会的。他会来报复你。那么你能坐得住修止观吗?你心不安的呀!所以你想要修止观,想要修行圣道,你一定要持戒清净,不然你心不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你若持戒清净了,我心里很安,鬼来敲门你心里没有事,因为我没有作什么错误的事情。所以要持戒,持戒心才安。「得生诸禅定」,才能够生出禅定来,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戒」它只是给你准备一个好的基础,如果你持戒清净了,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修定学慧的。如果你不修定,光是持戒清净,还是没有定的。如果你只是持戒清净,你不学习佛法,你还是没有智慧的。那么为什么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呢?就是刚才说的,它只给你一个能随顺你,不障碍你得禅定、不障碍你得智慧,能顺于那件事,给你一个基础,只是这样子,但是这个基础就是很重要。说是这个房子要有地基,要把这个地基搞好;搞好是搞好了,但是上面你不继续建筑还是没有房子的。所以你若持戒清净了,你不犯过失,你自己的身口意清净,这个时候你修禅定也很顺,你学智慧也很顺,只是这样的意思。那么这叫「增上缘」,不是「因缘」。持戒清净能生诸禅定,能生灭苦的智慧,是「增上缘」、不是「因缘」,就像你种这个麦、种这个谷在地下,这个大地你种下谷子种,它能发出芽来。但是你若不种这个谷,这个地它也不能自然的生出芽来的,它是帮助你生芽,它有这个作用。它还要你种下谷,这个谷是很好的谷、不是坏的,那么它就会生出芽、根、梗、枝、叶、花、果的。所以这「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或者是色界四禅,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定,或者是慈、悲、喜、舍四种三昧,这些功德。「及灭苦智慧」,你若能持戒清净也会成就灭除苦恼的智慧,因为你常持戒清净、你心安,那么你学习这个佛法的时候,你能专心。如果你持戒不清净,你内心里烦躁,心里面常去忆念这些破戒的事情,不能专一的学习佛法,这个灭苦的智慧也不会生起的。这「灭苦智慧」这句话怎么讲呢?本来得禅定也能减少痛苦,但是苦的根本还没有灭,要有般若的智慧观一切法空,才能把苦的根本除灭了,所以是「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所以这个比丘已经远离了尘世了,到这三宝的地方来修行的人,应该受持清净戒。「云何名持戒清净相?」持戒清净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这底下说有三种行人持戒不一样,持戒不同。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这三种持戒清净相,第一种是什么样的人呢?假设这个人他以前他没有作佛教徒,他不是佛弟子的时候,「不造五逆」,他没有作这种罪过。这个「五逆」就是弒父、弒母,杀他的父亲、杀他的母亲。弒阿罗汉,杀过阿罗汉圣人。出佛身血, (断音)大家恭敬礼拜的佛像,如果你有意的破坏,也不大好,有一点相似,也是不好的。「破和合僧」,就是出家人和出家人大家本来是很和合的,你从中间去破坏和合,说一些离间语,说一些破坏人的话,使令这僧与僧不合,这个罪过也是很大的;这个叫作「逆罪」。这对于父母应该恭敬孝顺的,而还去杀害父母,这是太不对了,所以叫作「逆」。说这个人他那个时候不是佛教徒,他没造这种罪过。「后遇良师」,后来遇见好的师长、善知识了,引导他接触佛教,教他受三归依,受持五戒,作佛教的弟子。「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他是作了佛教徒了。「若得出家」,受了三归五戒以后,继续的学习佛法,觉悟了人世间都是无常的。有的在家居士信佛很久了,也还算精进,常能够到庙上来听闻佛法,随顺去念佛、或者拜佛、或者静坐,去栽培善根。时间久了,感觉世间上都是无常的,就出家修行吧!也有的人虽然感觉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是无常的,但是放不下,虽然是无常的,现在还能为我所用,我还欢喜作在家人,不肯出家。但是这个人他出家了,「若得出家」,那么他放下了、出家了、离开了那个烦恼的家了。「受沙弥十戒」拜一个师父,受这个沙弥十戒,作了沙弥了。这个「沙弥」是个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求寂」。这义净三藏他翻个「求寂」。这「求寂」是什么呢?就这个沙弥他出家了,作出家人,为什么要作出家人呢?你的目的何在呢?就是「求寂」,我希望得涅槃,希望要得涅槃,所以叫作「求寂」。我们说是我们受了比丘戒了叫作「比丘」,但是这个沙弥,佛给这个身份的人,给他立个名字叫作「沙弥」,中国话叫作「求寂」。说我们作了比丘了,高过沙弥了,我们内心是不是「求寂」?我们内心是不是希望得涅槃呢?说问这个沙弥,你为什么要出家?要「求寂」,我希望得涅槃。这个佛是大智慧人,给他立这个名字。也翻个「勤策」,叫「勤策男」或者「勤策女」,就是沙弥或者沙弥尼。「勤策」这句话怎么讲?就是沙弥他要常常的接受比丘、比丘尼的勉励督导,「你要用功修行,不能懈怠」,所以叫作「勤策」。这受了「沙弥十戒」,这「十戒」我看不要说了。「次受具足戒」,就受了比丘戒了,比丘戒叫作「具足戒」。这个「具足戒」怎么讲?这不是说;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拿比丘说,二百五十条戒都具足了,叫作「具足戒」;不是那个意思。他的「具足」的意思,是说你受了比丘戒,你能持戒清净继续的修行,能得禅定、能得涅槃,所以叫作「具足」,「具足」是这个意思。有些地方,这「具足」两个字老是解释得不大好,我这样解释,不是我能解释,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这是看这个《瑜伽师地论》上解释的。这个「具足」是说你受了这个戒,你继续向前进步能得涅槃所以叫作「具足」。「作大比丘」,受了具足戒了,你就是大比丘了。这个「大」是赞叹这个人,这个人不愿意作生死凡夫了,他想要作圣人、想要得涅槃,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志愿、很伟大的行为。「及比丘尼」,比丘尼就是女的比丘,也是大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说是这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造五逆的罪过,后来受了三归五戒又出家作沙弥,又作比丘,作比丘尼。他从受戒以来,他都是很清净,护持他的戒没有犯过,「无所毁犯」,没有毁破,没有破戒、没有违犯佛的教导。「是名上品持戒人也」,这个人是最高尚的了,他没有受戒作在家人的时候,没有作过五逆罪,出家以后受戒就一直的清净不犯戒,这是上品人。「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这个持戒清净的这个人,他若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他一定如实觉知佛法的真理,他是能有成就的。「犹如净衣,易受染色」,就像那个清净的衣服,就是清净的白色的衣服,你愿意染成黑的也可以、染成黄的也可以、染成红的也可以,它容易接受颜色。说持戒清净的人,他容易成就止,也容易成就观,容易得圣道的。这修行的事情,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这个书,完全是讲修行的事情。假设我们常思惟这个圣人的功德,我们这个修行的心容易生起来,思惟凡夫的过患,凡夫的习气是很可怜的境界,思惟圣人尊重的境界。圣人能够安闲,无论境界怎么变化,他心里面是太平的,是安乐自在的。经上常说,我们念佛、念法、念僧,这都是圣人的境界,我们的心里面常这么忆念,什么叫作「佛」?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什么叫作「法」,就是大般涅槃、经、律、论这个佛法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什么叫作「僧」?这个「僧」指圣僧说,这个圣人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那个大自在安乐的境界,不像那个凡夫,你稍微有一点不如意,他心就愤怒了,有一点儿如意的事就欢喜了,这个心本身定不住,随着外面的风飘动。这凡夫心随境转的这种苦恼的境界;圣人那样微妙高尚那种清净的境界,你常这么思惟,你修行的心就会发起来的。你圣人能那样子,我也要作圣人,我也可以那样子嘛!不是很好?我是在一个报纸上或文章上看见的,大概是九一八事变、庐沟桥事变、日本侵略中国这个时代,这冯玉祥这个人,他不知在什么地方,冯玉祥是信基督教的,到一个庙上就把这个庙放火烧了,把出家人都杀了。其中有一个出家人,把头杀死了流血似乳,就像牛奶的颜色,「流血如乳」,有这个事情。「流血如乳」,我们在经论上看,我们一般凡夫的血就是这样颜色,那个阿罗汉的血是什么颜色?所以有人说那个比丘就是阿罗汉。若是这样说,在民国以来,我们中国的出家人还有阿罗汉。我们现时代的佛教,我看从南北朝以后,中国还有圣人,不是那么明显。可以经过冯玉祥这么一搞,啊!还有一个阿罗汉,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件事。但是论这个修行的事情,这《涅槃经》上说:「老来无三昧」,我想这年轻的出家人,假设能把这一本书,《小止观》能好好的努力学习一下,或者是你把《大智度论》好好用用功,可能你也会得阿罗汉果。因为年轻就肯出家,一定是有善根,你年纪轻、你的四大调和,你的身体能顺于道,真能努力的话是有可能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妙境法师

妙境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妙境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妙境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妙境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