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白话注解
(大日经卷六)
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此品是指学习大乘菩萨,以方便法度生时,行为、戒律所依之处。
学处:是指行为戒律所依之处。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说诸菩萨摩诃萨等具智方便所修学句:
等具:具体条文。
学句:戒律句。愿开示菩萨一些具体条文,可学习智能及一些方便度生法时所修习的戒律句。
◎令皈依者于诸菩萨摩诃萨无有二意,离疑惑心,于生死流转中常不可坏:使皈依修行者一心行菩萨道时,能远离疑惑心;在生死海中度生心不变。
皈依:有四皈依、五皈依、六皈依。
无有二意:指『信』由潜意识到意识绝对相信佛菩萨,一心行菩萨道。
离疑惑心:远离怀疑与邪知见的心。
生死流转中常不可坏:于生死海中行菩萨道的心恒常不变。
◎如是说已,毘卢遮那世尊以如来眼观一切法界,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
◎今说善巧修行道。若菩萨摩诃萨。住于此者。当于大乘而得通达。秘密主。菩萨持不夺生命戒所不应为。持不与取。及欲邪行。虚诳语。麤恶语。两舌语。无义语戒。贪欲。瞋恚。邪见等。皆不应作。
善巧修行道:有巧妙修行道的方法。
若菩萨摩诃萨住于此者:若菩萨以此善巧法行道。
当于大乘而得通达:若以此善巧修行道,则以大乘法度生必可通顺无碍。
持不夺生命戒所不应为:坚持遵守杀戒,不夺他人生命或不应为己有杀心。
持不与取:坚持遵守不偷戒。他人不同意者则不取叫不偷戒。
及欲邪行:淫欲邪行戒。
虚诳语:诳妄语。(口业)
麤恶语:因瞋恨心而骂人,恶口骂人之语。(口业)
两舌语:搬弄是非(口业)。
无义语戒:无意义之言语(绮语)。
贪欲:贪念。
瞋恚:嗔恨。
邪见:邪知见,因痴业而使知见错误。
等皆不应作: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共十种行为皆不可做。
◎秘密主如是所修学句。菩萨随所修学。则与正觉世尊。及诸菩萨。同行。应如是学。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薄伽梵。于声闻乘。亦说如是。十善业道。世间人民及诸外道。亦于十善业道。常愿修行。世尊!彼有何差别?云何种种殊异?
如是所修学句菩萨随所修学:以上十句戒律是菩萨随时应学习。
则与正觉世尊及诸菩萨同行应如是学:与佛或菩萨同行度生者,皆应要如是学习此十戒。
世尊薄伽梵于声闻乘亦说如是十善业道。世间人民及诸外道亦于十善业道常愿修行。世尊彼有何差别?云何种种殊异?:大毘卢佛于声闻道中说十善业,世间人民、外道中也以十善业修行。请教大毘卢佛,这之间有什么差别?有何不同处?
◎如是说已,佛告执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复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义。秘密主!应当谛听,吾今演说能问到诸佛如来这些问题。
◎差别道一道法门:各道间的差别。
◎秘密主!若声闻乘学处,我说离慧方便,教令成就开发边智,非等行十善业道:对声闻众弟子的教导,是使其生出离心的智慧,开启空慧成就而不是行十善业的问题。其问题是远离人群,但入本愿空慧。
◎彼诸世间,复离执着我故他因所转:世间凡夫要远离执着、我执之故,由此改变心的状态。
他因:例如过去或现在的善因。
转:转化或改变心的状态。
◎菩萨修行大乘,入一切法平等,摄受智慧方便,自他俱故诸所作转:菩萨入空以智慧方便法度众生,福慧具足故可以改变心的状态。
◎是故,秘密主!菩萨于此摄智方便入一切法平等,当勤修学:菩萨于空性中,起摄受众生的智慧,即方便法〈咒语、种子字〉应勤加修持。
◎尔时世尊复以大慈悲眼观诸众生界:以大悲心观各界众生。
◎告金刚手菩萨言:「秘密主!告诉金刚手菩萨。
◎彼诸菩萨尽形寿持不夺生命戒,应舍刀杖离杀害意:菩萨尽心坚持不杀生命,应舍刀杖离开杀害意念。
◎护他寿命犹如己身:爱护他们各道生命如爱自己身体一样。
◎有余方便,于诸众生类中随其事业:有各种方便方法可以在各道中作佛事业;此处指修多罗事业。
◎有所施作非怨害心:作修多罗佛事业或布施时,不可有怒害的心。
◎复次秘密主。菩萨持不与取戒。若他所摄诸受用物。不起触取之心。况复余物不与而取。有余方便。见诸众生悭吝积聚不修施福。随其像类。害彼悭故。离于自他。为彼行施。因赞时施。获妙色等。秘密主。若菩萨发起贪心。而触取之。是菩萨。退菩提分。越无为毘奈耶法。
菩萨持不与取戒:菩萨坚持不偷盗的戒律。
若他所摄诸受用物,不起触取之心,况复余物不与而取:菩萨所受用之物,不起想要夺取之心,何况对其他之物不应取而取(不起占用之心)。
有余方便:有各种方便法度此类众生。
见诸众生悭吝积聚不修施福:若见各道众生悭贪吝啬,不修福报、布施。
随其像类害彼悭故:教导其因悭贪吝啬之果报。像类:世间受果报之相。
离于自他为彼行施:若众生离此自私行为,而为他人行布施。
因赞时施获妙色等:要随时赞叹施与,使其获得上妙言词。
若菩萨发起贪心而触取之:若菩萨发起贪心而取用。
菩萨退菩提分:菩萨失去菩提心。
越无为毘奈耶法:破戒律。
◎「复次,秘密主!菩萨持不邪淫戒,若他所摄、自妻、自种族,标相所护,不发贪心,况复非道?二身交会有余方便,随所应度摄护众生:此说是指菩萨不贪淫乐之心,而以度生为主。
若他所摄:指拥有的异性朋友。
自妻:自己的妻子。
自种族:自己族性所认同的伴侣。
标相所护:已为社会认同的对象,应护持教导学佛。
不发贪心:不贪淫乐的心。
况复非道:如人畜杂交,同性之类的性交活动。
二身交会有余方便:男女性事以外所论之事。
随所应度摄护众生:随其所应得度,应予以度化、护持,摄受众生。
◎「复次,秘密主!菩萨尽形寿持不妄语戒,设为活命因缘不应妄语,即为欺诳诸佛菩提。
菩萨尽形寿持不妄语戒:菩萨要尽力能够长期坚持,守住不妄语戒。寿:指长期。
设为活命因缘不应妄语,即为欺诳诸佛菩提:即使要活命也不应妄语;若犯此戒,即为骗自己的真心,由此造业,无法入圆觉。
◎秘密主!是名菩萨住于最上大乘,若妄语者越失佛菩提法:不妄语戒是菩萨最上乘的戒律。若妄语者,即退失佛菩提法,即无法再修佛菩萨的法。告戒菩萨,不妄语是很重要的戒律。
◎是故,秘密主!于此法门应如是知,舍离不真实语:大乘法门菩萨,应知要遵守此戒律,要舍弃、离开无意义、不实之语。
◎「复次,秘密主!菩萨受持不粗恶骂戒:受持不粗语乱骂(因嗔恨而大声言语)的戒律。
◎应当以柔软心语随类言辞,摄受诸众生等:应以柔软慈悲心说各道众生的言辞,以摄受各道的众生。
◎何以故?秘密主!菩提萨埵初行利乐众生,或余菩萨见住恶趣因者,为折伏之而现粗语:菩萨行道初期以利益众生;有些菩萨见众生有造恶道因,为折伏才会忿怒大声,此种行为不犯戒。
◎「复次,秘密主!菩萨受持不两舌语戒,离间隙语,离恼害语:菩萨要坚持不两舌语戒,远离挑拨离间、恼害众生之语。
◎犯者非名菩萨,不于众生起离坼之心:凡有两舌、挑拨离间、恼害众生等无意义之语词,则不是菩萨,菩萨不会使众生起分离心。
◎有异方便,若彼众生随所见处生着,如其像类说离间言语,令住于一道,所谓一切智智道:另有不会犯戒的方便法。若有菩萨于所见之处的众生,为使其解脱此染着,是可以用离间语,令其住于正道,所谓佛智慧有万法。例如,人与坏人在一起,则可说离间语,使其离开该坏人。
◎「复次,秘密主!菩萨持不绮语戒,以随类言辞,时方和合出生义利,令一切众生发欢喜心,净耳根道:菩萨持不绮语(开玩笑、黄色笑话)戒。是指各类说辞,在时空恰当时引发一些有意义语词,令众生发出欢喜心,由此得耳根清净。
◎何以故?菩萨有差别语故。或余菩萨以戏笑为先,发起众生欲乐令住佛法,虽具出无义利语,如是菩萨不着生死流转:菩萨可以使用差别语(离真实之语、玩笑话);有些菩萨以玩笑话在前,先让众生高兴,然后欢喜学佛,虽说出无意义之语也是可以的,此种行为不犯戒,又称方便绮语。此种菩萨是已了生死、不再随业轮转的八地以上菩萨。
令住佛法:令其欢喜学习佛法。
如是菩萨不着生死流转:此种菩萨是已了生死、不再随业轮转的八地以上菩萨。
◎「复次,秘密主!菩萨应当持不贪戒,于彼受用他物中不起染思:菩萨应当守不贪戒律,不起享用别人物品的贪染心思。
◎何以故?无有菩萨生着心故:什么缘故?因为没有菩萨会生执着心。
◎若菩萨心有染思:若菩萨心有贪染执着心。
◎彼于一切智门无力而堕一边:就会退失菩提心,无法入圆觉。
◎又,秘密主!菩萨应发起欢喜,生如是心:菩萨应发起欢喜,生下面如是心。
◎我所应作,令彼自然而生,极为善哉!:我之一切所作,能自然不起贪念,这是最好的行为。彼:是指不贪。
◎数自庆慰,勿令彼诸众生损失资财故:经常庆幸安慰自己,不让众生有所损失或破财。
◎「复次,秘密主!菩萨应当持不瞋戒:菩萨应遵守持不瞋恨戒。
◎遍一切处常修安忍,不着瞋喜,于怨及亲其心平等而转:菩萨随时随地修安忍心(安心不动),不着瞋恚及欢喜;对待怨亲的心要平等。
◎何以故?非菩提萨埵而怀恶意:什么缘故?因为没有菩萨会心怀恶意念的。
◎所以者何?以菩萨本性清净故:因菩萨本心清净的缘故。
◎是故,秘密主!菩萨应持不瞋恚戒:因此菩萨应守持不瞋恚戒。
◎「复次,秘密主!菩萨应当舍离邪见,行于正见,怖畏他世,无害、无曲、无谄。其心端直,于佛法僧心得决定:菩萨当舍离邪知见,以正见行道,心中无恐惧、无害怕、无扭曲、无谄媚。其具有端正之直心,于三宝能正信不退失。
怖畏他世:因过去生的业力而生害怕而害人之心。
◎「复次,秘密主!邪见最为极大过失,能断菩萨一切善根,是为一切诸不善法之母:邪知见会使行为产生最大的过失,能断菩萨一切善根,是不善法的根本。
◎是故,秘密主!下至戏笑亦当不起邪见因缘:若在戏笑时,仍是保持菩萨之心,不可因此而造邪见的因缘。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说十善道戒,断极根断:愿说明十善,遵守此十善道戒可断根本业障。此十善即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不痴)。
◎云何菩萨王位自在,处于宫殿,父母、妻子、眷属围绕,受天妙乐而不生过:菩萨为何能有王位而自在无碍,在宫中受父母、妻子、眷属围绕,承受天妙乐而不犯过失?
◎如是说已,佛告执金刚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今演说:菩萨毘尼决定善巧。秘密主!应知菩萨有二种。云何为二?所谓在家、出家。
菩萨毘尼:指菩萨戒律。
◎秘密主!彼在家菩萨受持五戒句:居士在家菩萨须守五戒,持不夺生命戒及不与取、不虚妄语、不欲邪行、不邪见等戒。
◎势位自在,以种种方便道随顺时方,自在摄受,求一切智:居士在家菩萨可以在任何职位胜任愉快、自在;并以各种方便法,随顺时空变化,自在无碍求佛智慧。
势位:指地位、权位。
◎所谓具足方便,示理、舞伎天、祠主等种种艺处,随彼方便,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皆使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具足方便:是指守此戒律。示理:指文教类。舞伎天:技艺。祠主:掌管祭祠及祠庙事物的官。以四摄法摄取众生:即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方便,使众生学佛,皆求菩提本心。
◎谓持不夺生命戒。及不与取。虚妄语。欲邪行。邪见等。是名在家五戒句。菩萨受持如所说善戒。
谓持不夺生命戒:不杀戒。
及不与取:不偷盗。
虚妄语:妄语。
欲邪行:邪淫。
邪见等:痴。
是名在家五戒句:称为在家修行者的五戒句。
菩萨受持如所说善戒:指十善戒律。
◎应具谛信,当勤修学,随顺往昔诸如来学处,住有为戒,具足智慧方便,得至如来无上吉祥无为戒蕴:应具有真信并勤修学此十善戒;依前述随佛所学有形的戒条,当修成般若智慧体性时,即可得戒体,此戒体为五蕴身所显现,会发光又叫戒蕴成就。内心会有无形尺戒,平时也会以此戒为依据。
◎有四种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缘亦不应犯:有四种罪,即使为了活命也不可犯。
◎云何为四?谓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哪四种根本罪?即毁谤佛法、舍弃菩提心、悭贪吝啬、发怒杀害众生。
◎所以者何?此性是染,非持菩萨戒。何以故?上述四种罪的性质是染着,是业垢形成的原因,与菩萨戒无关。
◎过去诸正觉,及与未来世,现在仁中尊,具足智方便:过去及未来世的诸佛,现在修习的本尊,若守此戒可得智慧方便法。
◎修行无上觉,得无漏悉地:修行到佛的果位,得无漏悉地成就。
◎亦说余学处,离于方便智:不使用菩萨道上的方便智,也可说其他的方便法。
◎当知大勤勇,诱进诸声闻:应知道要努力精进修行,以度诸声闻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