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82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释迦牟尼佛自问自答,自己先问须菩提:“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第一句是释迦牟尼佛印证须菩提,叫如是如是,后面是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授记,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燃灯佛不与我授记,因为前面是有住之心,有法可得,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得,所以燃灯佛就不与他授记。后面实无有法可得,则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印证须菩提所讲的,如我解佛所说意,佛于燃灯佛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前面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答,“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对前面这叫诸法如义。后来释迦牟尼佛又印证,如是如是,是这样的。又跟须菩提说,如果有法可得,则不名释迦牟尼,如果无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他为什么无法可得呢?如来,无所来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两句话其实就是一句话。如来者是实相,诸法如义是实相,这是一个意思两种说法。诸法代表多的意思,如义是一的意思。就是心经里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叫做诸法如义,就是如来,无所来无所去,无所来是我们无住之心,无所去,来者是讲来的心,代表着法界的相,诸法是代表相的意思,如义代表无相的意思,所以无相即有相,有相即无相。那什么叫“来”呢?就是诸佛、菩萨、众生、法界,就是一切相,就是一切法,包括境、心,就是我们的念头的念,包括外面的法界的这个相,都是不生不灭。不生就是如,不灭是来,如来就是诸法如义,不生不灭即如来意,不垢不净,有垢有净就有分别想,垢净是跟不生不灭来讲的。不增不减,不增一点,不少一点。首先是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前面头一段就讲到:无来无去,“八不”里面叫做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一就是诸法,不异就是如来。如者,不异,来者,不一,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不取不舍,就是诸法如义。不取不舍,不取是不取妄念,不舍是不舍诸法,就是不舍如来的真实,真实体本来无为心,法界是一体的。在诸法里面不来不去就是如来义,如来就是实相,实相是我究竟觉,就是无为。而不落于究竟觉,就有离念,离相是法界,离念是无住,你不应该有离念,有这个离念的执着,有离相的执着,有离相的执着还是叫有念,离相又离念,法界离相,如果你离相了,不离念,很难圆满的。

经典上面讲:唯离相者离念,则方能究竟。如果离相而不离念,没办法究竟。为什么呢?离相了,你还有念没有离,因为没有离念,在相上面离,念上没有离,他就不究竟。离相又离念,才为究竟。离念又离相,如果在离念上面离相,得离念方便。就是说,我们想离念,外面无相,在外面的相上面离开这个念头,对相上的执着。首先我们发起离念之心,是究竟菩萨道,像念佛。在相上,我们单纯的一声佛号,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都是相,相上面不生我执,如果你要修离念,先修离相。我们这些众生往往是在这里念弥陀佛,在那个地方东想西想的,攀这个缘攀那个缘,常常有攀缘之想,有攀缘就叫做不离相。如果你不离相,怎么离念呢?刚刚得到一种清净,在外面又开始在相上面下功夫,不能够增强我们的离念的定力。首先明了离念,又在离相上面下些功夫,就会出现更大的一种力量。这个离相呢,先修离念。如果你已经离了相了,又离念当下就究竟了。为什么呢?相一离则念离,一旦你把相离了,只要你一离念啊,当下即空,究竟觉就是佛了。所以我们在相上面不能够究竟觉,在离念上面下功夫呢,你才能得到究竟,不然的话,你还是在离相的体里面。因为离相里面还有一个我离念的心,还有我执在里面,四相俱生。俱生四相和境上四相,离相则离境,只能离境不能离心。如果你离念,你境不生,俱生的四相不生。

举例来讲,我们大家闻到金刚经以后,从相上面,我们如如不动,不管任何一件事情,你首先已经知道诸法空相,然后你在相上面及时的这样思维,在相上离相,因为你首先了解了离心了,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是空的,事实上呢,外面相上面不空的时候呢,这边是空,但是一接触外面马上就不空了。证明你虽然离心,但是不得大力,就是不得方便。如果你知道了诸法空相,知道了宇宙的实相,比如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你知道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然后你坐在房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虽然是离念了,你对法界都不去攀缘了,但是你一出去就不行,你跟一个人接触就不行。为什么呢?你相生时,你念就生时,你就光有离心,有离念,不离相,不是菩萨道,不能够进入大菩萨道,也不能得大方便。就是说,如果你在心上面下功夫,而在相上面一点功夫都不下。

你相上不下功夫,你这个心不是还是随着相转吗?就等于你没有功夫。所以就光修离念不离相,不能进入菩萨道。有离相而不离念,你还是在内心俱生四相都会显现出来。不管是离念还是离相,如果你站到一边去,你一定有四相俱生,或者从境上生,或者在心上生,境上生则彻底的是凡夫,心上生还比较高一点了,因为相上不生只有心上生啊。心上是断思惑烦恼,相上是断粗惑烦恼,粗惑还是在凡夫定里面啊,如果粗不断如何能断细呢?为什么前面金刚经先讲断粗呢?先讲断相,然后再断细念呢?因为后面讲的是细啊,细就是俱生烦恼啊,就是俱生四相啊,就是你心里面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境,因为有念住故。有念住,就有我所证之智,有我开悟了,还有一个开悟的智在那个地方。我所证之如来,我将来要成佛,还有一个如来可得,我所证能证,所悟能证,能悟所证,有能悟所证是微细的菩萨的执着,一般的人在这上面很难破,一般的众生总认为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成无上菩提,我要度无量众生,或者看了一点书认为自己悟了,我觉了,我有所悟之悟,我有所证之证,有真如可证,有清净可得,还属于在凡夫范围之内。到细惑里面的话,我们还完全没有资格谈的,从金刚经后面部分,我们目前在我们这里面还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到。为什么?从内在里面真正生起了当下的真如知见,目前我们这里我看还是没有的,我们只能断一些小小的粗,知道外面是苦啊,六道轮回很苦,小小的粗惑知见,这些粗惑的还是在外面,外面的四相都还不能有强烈的断性。

不闻金刚经根本没有进入佛法之门啊,还在门外啊。不管信哪一个法门般若不通的话都是门外之汉,所以我们要急迫的明了般若之意。

如,如来,诸法如义,如是法性湛然,佛为大觉。如果你要是了解诸法如义,就是觉性,诸法如义是对于众生来讲,如来是对实相来讲,如果你觉者叫做诸法如义,不觉者就不叫诸法如义,不诸法如义与如来心不能合一。何以故?如来者,就是释迦牟尼佛讲实相,诸法如义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会如来之心,叫诸法如义。那我看到世界为什么不能诸法如义呢?因为不识如来心,不了解如来心,就不名为大觉。了解诸法如义,才为大觉。了解如来不一不异,不一是诸法的意思,不异是一性,一性是断念,就是你自己这个念头,把你的念头断掉,这叫做离念。诸法是离相,离相离念即是如来,那叫大觉,就是觉悟的人。悟到这个道理,在差别上面起平等心,在一切诸法上面起平等之性,以平等性为我自性,为我本来无住之自性,就是在诸法里面取。不离不弃,不要离开这个差别,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选来选去就有取舍,有取舍就不能如义,诸法如义就是如来。诸法是多的意思,如义是一的意思,就是不一也不异。所以我们在二六时中,我们要看到所有的法,法随心转,不要被法所转。所以,一切法在动,心不动故,心如如不动,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你心是如如不动。为什么不动呢?诸法如义。所以呢,我们常常观察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诸法如义,超越自我,就是没有一个我执。

前面讲: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得”就是无得之得,没有得的这个得,叫做真得。这是破我们的所谓的有得的心,这个“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呢,不离名字,叫做诸法,叫做离名说相,没有名字说相,无取无舍。

常福法师对诸法如义及大三昧定的体验

诸法如义,平等的并不是我们的那个念啊,是在这个世界上面,你吃饭穿衣睡觉,包括我们做佛事上殿,这个性遍一切处,这个性的本体,并不是说我能见到那个性,这个念还没有离念,要离开我这个念的性,那个性才是真正的我啊,那个才叫做如是觉如是名如是修如是法相应。这样的才是叫如是觉,这个觉是究竟之觉,不管你是悟者不悟者,这里面没有什么悟和不悟,所谓能悟所悟之智,还有所智之得,这个智还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没有悟和不悟的体,这个才是叫真悟,才名为悟了,那个是超越圣凡一念觉故。圣凡没有,是一念觉,觉就是识体,然后认性为体,不认假象,一定要知道这是假。我们识假者,了解这个性的时候,这个离念的体,认为一切众生性是我本性,这叫做不一,法界叫不异,不一不异即如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常常用这样的心住着,你发现你自己啊,内在有一种强大的凝固力,它自己本身俱足了大三昧定,安住在你自己一念觉性里面,然后你自己慢慢超越了,有一个超越的体现,你自己现在观察就可以观察到,你猛然离开了自己,发现诸法如义,诸法的实相,诸法不一不异的体。不一是诸法,不异就是我的自性,自性遍一切处,诸法在一切处,一切处诸法如义就是一体,这个就是我的真如,这就是我的大觉,这就是我的无为,这就是我的实相,法界的实相,宇宙的实相。你行住坐卧安在那个体里面,你一出门发现尽虚空遍法界大三昧摄取世界,你说感到这个世界有强大的定力,强大的能量,含摄了你自己,在一念觉里面,你现在就可以感受到。心是非常非常的细,定力非常的强大,这种东西生起来以后,有很大的力量。在二六时中,就是说你吃饭穿衣睡觉走路,你心定在那个地方。如果你闭关,这个就是关,叫初关。如果你得到这个东西以后,你出关闭关皆同一如,你在关里也好不在关里也好,没有关可闭。一切诸法不一不异,不一不异即真如故,安住真如即是实相,此实相即是无为,无为即是真如。这一念住的时候,你感觉到真正是叫无事道人,天天在做事,没有事情可做。因为不一,在做,不异,没有做,所以做而无做,无做而做。就是说,吃饭穿衣睡觉,无非般若,没有一个吃饭穿衣睡觉的人,因为你不异啊,不异一切诸法,吃饭就是睡觉,睡觉就是走路,你把吃饭穿衣睡觉变成大同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会到此意?

释迦牟尼佛讲法啊,为什么过去禅宗大德堵住你的话头,不要你开口呢?什么是佛法?刚刚一开口,一棒子打过去。又问什么是佛法?刚刚一开口,又一棒子打过去。他要你说什么?就是要你把那个东西显现出来。如果你把那个东西刹那时间显现出来,那就没有话说了。

如何从法界从佛陀处得到最究竟的受用?信就可以?

你会于此意,我现在讲话和你坐在那个地方有什么区别呢?我现在讲话和你听法是叫不一,叫诸法。不异呢,它体是一个,你发现跟我同体的那一刹那,你心会到的时候啊,这是我们的实相,你一定能会得到。就像你手本来就是你手,你怎么会拿不到你的手呢?如果那个手不是你的手,你要抓那个手一定抓不到。因为这个手在实相上就是你的手,你一定能抓到,你要坚信不疑。除非你不信如来,不信因果。相信实相一定是跟我们当下这一念相应的。但是你在相应的那一刹那,实相会显现出来,这是你信佛的那一刹那,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显现出来了。为什么呢?无始以来不信佛(不受用)的原因,就因为你不跟它相应,或者怀疑。释迦牟尼佛不诳语不异语,不会欺骗我们,那我们现在这个实相一定是假的。就像我用竹篮打水一样,都是空的。唯有此一念跟实相相应,你不要怀疑你这一念。这一念相应的时候,一定有不可思议境界显现,此是真故,不会虚设。争名夺利都是虚设,都会给你带来烦恼,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会给你带来烦恼,不实故,不是真实的。此真实,只要你稍微修一下,你就会跟它相应,你不修它不能相应啊。相应跟真实相应啊。你不是要找妈妈吗?因为我们心中还有怀疑,认为不是妈妈,所以你不愿意修啊。你只要跟妈妈相应,你这一念确实就是妈妈了,一定会得到感应的。所以呢,你这一念相应的一刹那,它就不可思议,你就会感受到,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在扰自己,其实你这一念相应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取恶取善,无非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空取相。本来我的性是空性,不一里面是空的,此空非有啊,此空能舍一切相,一切相体即空。在你舍取的时候,一切相体都在里面了。看诸相即知空,空有不二,即是我自性,即是我大觉,即是我实相,即是我真如,你就在这个体里面安住着,不可思议境界。

所以,人不明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分别想,众生的妄想,没有修行之前,你是你我是我,看得很现实。修行过程之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山是空性故,不一不异故。后来修到成熟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捻手即来。你出了三关就不可思议了。我们初关还没有过怎么过三关呢?所以初关要知道诸法如义,你现在闻到这一刹那,就是初关。然后你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你就在二关里面了。再出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吃饭穿衣睡觉,搬柴运水无非是道,这个时候你无处不在道里面,那个才是大自在,大清凉,大快乐,大安心,那个才是叫做修道啊!你才感觉到我在修道了,感觉出来了,无时无刻不在享受之中。所以呢,要把这个诸法如义要搞懂,把金刚经搞懂。

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个修行啊变成一个戏论,玩一玩吃吃喝喝。我们现在在末法时代,现在的佛法是什么佛法,都是做生意,做交易我们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实相。虽然我们没有沿海一带那么富裕。在北京就不一样的,北京当干部和老百姓是不一样的,越往上面走越空洞,但是越认为自己了不起。其实啊,我师父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们这些土和尚实实在在,那些洋和尚就是空洞而已,他讲话比你会讲,讲得天花乱坠的,其实与实相不相应。你觉得他很有修行一样的,那我们什么都不懂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我们是在最低层。最低层其实是最实在的时候,所以不要轻看我们现在这个最实在的修行。为什么过去的出家人在深山老林里,或者在苦的地方呢,越是苦的地方越是感受到佛法的珍贵。江西这边寺庙为什么大家修行呢?因为没有名啊,没有利啊,没有色好看的东西。有这些东西衬着以后呢,他说的就头头是道。这些说法,包括我现在在说,都是天花乱坠的,如果我不如法,心里没有一个实在的体在修行,那我说法没有用,说得再好也没有用。这个说法不光我能说,很多人都能说,说法的人多的很,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解脱呢?非常非常的少。所以不要轻看我们现在当下,我们现在穷和尚土和尚正好跟实相相应的这个体。所以把这个当下一定要照顾好。所以在平淡中才能显出道来。现在的音乐会啊,好像在弘法,其实在凡夫体里面,出来以后看他内在有什么东西呢?有的人什么都会讲,但是确实肚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因为他不能诸法如义。诸法如义实在是离相离念的体,我们一定要在这上面下功夫,才能够进入真实体。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面诸法如义,若有人言,是前面讲的,如来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不与我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还有一个“得”字吗?因为这个“得”字,不是还是有念吗?这里面他解释,若有人言,很细的去解释,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者无所来无所去,无取无舍,为什么加个“得”字呢?那是众生之言,“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是众生以为得,破他这个“得”之见,就是离念。“须菩提,实无有法”,实无有法就是无得之意,无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法可得啊。得而无得,无得而得,所以呢,这个无得呢,是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得,实在是没有得的得。所以呢,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是中无实无虚,这里破众生的知见。须菩提马上就问,既然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不是破了因果了吗?你想一想,如来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须菩提就问啊,那释迦牟尼佛成佛,都空掉了,念也空了,法也空了,那我们现在就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是破微细的念。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实无虚,与是中无实无虚,无实就是无住体、无念体,无虚就是法界体。就是说啊,如来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体是真实的,真实语。因为众生不了解实相故,叫无实无虚。无实是如来真实之觉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众生转到觉的一刹那的觉念。你悟到这一刹那的时候,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家用觉性来仔细观照一下。

佛陀为什么用“舍妄对治我们的迷,舍相舍念对治我们的执著”呢?

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的时候,实在是并不是在讲法,是在堵住众生的念头。我们迷的时候他叫我们舍妄,在我们执着的时候还是叫我们舍相舍念。只有舍相舍念是名真觉,跟真如相应。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我们迷,在闻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那一刹那,你的真如觉性就出来了,就跟真如相应,跟实相相应。这个法界的实相,如果你不觉,你不觉悟,你这个实相就不叫真如,那叫做妄生,就是六道轮回。如果我们不生这一念觉念,那就六道轮回,而六道轮回是妄有,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样。众生取妄念,好比水摄月。大海、所有的江河,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月摄千江,千江月实一月,就是说,所有的众生的月都是一个月,众生由一心中显,哪一个众生不是从一佛性里面显出来呢?哪一个众生又不是佛显现出来呢?所以众生如水里面的月亮一样互摄,众生迷了执相为体,不知月故,有分别差别相。但是这种差别相是妄见,是我们的妄见,事实上是一个月,只是不了知而已。一旦觉悟了,所有的月都变成这个月。你觉悟了一月印千江月的时候,哪一个众生又不是佛呢?当你悟到这个月的时候,这个叫做真如。一相现万相,不一亦不异。不一就是诸法,很多月亮,因为众生不一样。不异,就是一个月亮。你悟到了法就不一不异。不一不异是如来,是实相。但是悟到的那一刹那,你觉了以后叫真如,也叫做无为,就是我们众生从佛性中生出来一样的。

只要你抓世间的东西,一定皈依了烦恼的体。

无实者,觉性空寂是无实。如果你在这个法界里面,不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实,就是一月,就是一觉性里出来,都是我一个心出来,一个自性里面出来的,叫做无实。什么叫无虚呢?觉性圆彰,觉性里面的光明就是圆明,你看法界都是我们觉性里面的一个光明,叫圆明,所以叫无虚。无虚就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看到的这个实体。在这个世界有实有虚,如果你不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没有大觉现前,那就有实有虚。什么叫有实呢?不了自性故,执着于相,一念之差别啊。实性者平等故,无实就是觉性空寂,你就寂灭了,那个就是法性。一但无虚就是法界,就是实实在在的看到这个光明照耀,一切众生含在上面,就是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是不二的,叫做无实无虚。你一旦迷了,失去觉性,空寂不能现前,你远离了,你这个无住体就是有住里面了,失去月亮抓住水月。水里的月亮是生灭的,是有住体。只要你抓住世间的东西,都属于是烦恼体。我们现在抓住世间所有的东西,都属于是有住体,而这个有住呢,叫做有实。你有实必有虚,你看到这个世界必生烦恼,虚就叫做六道轮回。你无实它必定无虚,无实者照而常寂,无虚者寂而常照。楞严经里面有的。

什么叫无虚?照就是外面的相,在我们念头里面的哪个象,里面看到的时候,常常是寂的,我你他遇照常寂,就是说看到大千世界,立即就寂灭了,为什么呢?这叫做无实;如果你不能常照,不能够寂灭,就不叫无实;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在寂灭里面常常照,一切诸法平等故,常照就是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是一样的,叫双遮双照;其实叫福慧具足,大福大慧就显现出来了;后面会讲的,所以这一念心寂照同时,不可能有差距的,其实在我们目前讲,叫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叫常寂,一相三昧叫常照。“一法不生,实无有法,故无实”,一法在不生里头,一切法不生一念,为什么呢?一切法是我常寂之体,一法不生;我们现在妄想生起来的时候,当下就妄,生即觉,妄不障性,我们的妄想并不障碍我们的性;妄想出来一照,一寂即灭,寂住的时候,虽然有妄想在哪里,昨天明天今天所有的都叫妄想,在妄想常寂当中,就不叫妄想了,所以呢随处不住啊;此妄,你了知实相就不住,不是说你不动念头,坐在哪里不动了,吃饭穿衣睡觉,还在动,知道吧。你一天到晚吃饭、走路、睡觉;但是呢常在定中,在寂灭里边;并不是说要叫你在哪个地方什么都不念了,那是错误的;哪个不念是在你心上不念,还有不念住呢?是在无住而住,就是说,法界里面寂灭了,哪个叫做无住而住,如果你要是坐在哪里不动,什么都不想,谁都做不到;而且跟般若也是不相应的;就是说你坐在哪里不动,什么都不想,然后见法就生心,那不是具生烦恼吗?见境生相,你不是境上烦恼吗?境上四相,心上四相具足了,那不是彻底的大凡夫吗?

在相上建立常寂还是在心上建立常寂?

为什么在末法时代一念般若,能超越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身口意种种布施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呢?为什么要闻般若啊?闻般若这个力量令我们在法上得到解脱故;其实它叫信门;它也是信;持金刚经说难呢,是你不用一念心,说易呢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是叫我们坐在禅定里面,是叫我们在相上面常寂;并不是在心上面常寂;是在相上面建立常寂,那你吃饭穿衣睡觉才能显得自在;如果克制身心,绑着自己的心,我定着不动,啊!时间久了之后,你就会累啊;那个叫做难行道了;不但叫难行道还有我住相生呢?住相就是内里面有四相生出来,有住啊;相里面寂照的体,可以看出来,如来体相上常寂,寂上常相,双遮双照,寂照同时,这里面显自在相,显安乐相,显无为相,显无人相,你看无为相,在一切外无为,无缘相:在一切处不攀缘,当体就是;

不攀缘的要意真意实意?怎样达到无缘清净?此世界“如何能常常以此无缘清净心安住”?

我们吃饭穿衣睡觉,不攀缘,不攀缘舍离烦恼故;不攀缘舍除六道轮回故;不攀缘你就舍除你无始以来六道轮回生死的有住心;只要你不攀缘就可以;不攀缘你发现很清净;只有不攀缘才有清净啊;你想一想,在当下你有任何一念攀缘就是烦恼啊,只要稍微动出一念攀缘就是烦恼。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任何动念攀缘的时候,就生烦恼。所以呢在一切处不攀缘是无缘相;在净土宗里不是讲吗:唯观无缘,是谓正见;以无缘光才能进入正见;以有缘光即谓邪见;在十往生论里面不是讲吗:唯观无缘。在一切处唯观无缘体;寂照体;大家听了这个话就知道,闻般若就是开无为之心,闻般若是开无缘之心,无缘得清净故,无为得无事故,无事心安故,没有缘没有攀缘体,他就清净啊;有清净有无事,清净无事,为什么叫无事僧人呢?我们一出家第一天……,我们出家不了此道,要学会无缘清净;这就是我们出家的本份;我们要荷担如来家业,怎么荷担如来家业?就要无缘清净;无事无缘,这个体;一旦你明了了,真是无事啊;所以在这个世界,常常以这种心安住;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常福法师

常福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常福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常福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常福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