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修行学佛的态度及方法


修行学佛的态度及方法

药师山紫云居士

壹、前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一个凡夫开始学佛的第一步。前一句话,诸恶莫作,是小人警惕自己的行为﹔后一句话,众善奉行,是君子会遵守奉行的。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若一个人心中有无数的结,叫他又如何坦荡荡起来呢?唯有靠学佛的历练,将「心」找回,打开心结,并放下「心」,此时心才会开朗。

因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无论君子、小人,都可以学佛。每人都具佛性,只要修行得法,心念正确,都可以达到佛的「大觉」境界(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学佛修行必须知道自己要由实践「行」开始,如同吃饭要自己吃,别人无法代劳,修行境界是自己学习到及证悟的结果,以所证悟的境界向自己的善知识请教、验证,或由经书中可以验证出是对或错,切勿盲修瞎练,最后入歧路而不自知。

在这漫长的修行路途中,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完成,要多生多世的往前推进,最后在正知正念下,可以出三界了脱生死,或花开见佛,做真正自己的主人。

今日因缘际会,大家有缘共同研究佛法,是件不容易的事,此生不把握,更待何时呢?

笔者最近深感世间学佛方法很多,道场也很多,无论在家、出家都生活安定而追寻另一个心灵的空间,这本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可是相反的,各种论调也出现,五花八门的怪异理论,互相批评中伤,使人不得不担心如此下去,怎堪了得(与目前中国大陆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更要惜福在此学佛的自由与方便)。

宇宙奥妙不是以人间的知识即可知,一切依佛门正法之行才是开启的钥匙,而了知其中的妙有。一般的人只能断章取义,无法分辨对错,只会执着自己的意见,人云亦云,更让初学的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所以,笔者以居士学佛稍有经验的过来人与大家互相研究探讨空观、假观,提供一些经验做参考。

贰、学习入空的方法空观(入空),又叫开悟见性,那是一种境界,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十方圆明。那是无法用言语说出,只有实证实修的人,才知此胜境。

入空以后,仍有不同层次的状态,那是因无明的深浅不同。「空」并非「没有」,实际上是真空妙有之境。开悟见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方法可以参考,但一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一、参禅打坐定下心,透过各种法门,如念佛耳根圆通,或其他方式,以达熄灭妄心,再直入破无明窠臼,即见佛性。二、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内也有三种方式(一)用三摩钵提法:用意根统摄五根,集中力量,也可破无明窠臼。(二)用奢摩他法:用正定方式产生净而入空,可破无明窠臼。(三)用禅那法:六根均可用,可采任一根入空,也可破无明窠臼。所谓「无明窠臼」,即禅宗所谓的黑漆筒,其实应该说是所知障。总之,无论那一宗那一派,凡是学佛修行进入十方圆明之前都要破除所知障的,换句话说,山下无数条路而山上只有一条路可通。当修行到十方圆明时,佛理佛法及人品修为都到了某种程度。一般都会以正知正念行事于世界,了知宇宙的律法,出世间及入世间都处理得很好。这时讲经、弘法较不易有错,也不会断章取义,以凡夫的意思去论佛法,反之有些大师们满口经论,却不知所云,只是人云亦云而已。那应该属于介绍佛学而非弘法利生。这两种是不同层次的程度。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

参、学习入空时应有的学习态度下面是修行者开始准备学习入空(空观)时的学佛态度。

一、显部的教理及礼佛仪轨要明白及了解,但不能以此为满足,更要精进修行,如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知因果。一些基本佛经金刚经、心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等都是一些好书,指导入空的方法,及入空的境界。但是修行要自己去实证,不要只玩文字游戏。当修行者到那种境界时,自会知道经书中所说的「一切」。

二、恭敬三宝布施供养道场,时时能发愿,愿能成为佛弟子,好好学佛。

三、业障较重的人,须要经忏悔、拜忏、参加地藏法会,消除无始以来的业障。

四、经常观「心」,用「心」去做,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此长期下来的教化,人间的习气开始转换,懂得恭敬三宝,知礼仪规范,且心平气和,善念增长,如雪中送炭,建佛寺,供养诸佛。善果增加,善念种子存入第八识中,因而福报增加,以为日后学佛的资粮。

五、修行时要老实念佛,一门深入,好好的修行。要有恒心、有毅力的在善知识的教导下认真学习。由于修行者的贪、瞋、痴、慢、疑、淫业各种业障会现出,情绪精神会受干扰,有时又由于因果现前,也会使生活行为受影响,所以道场的善知识及上师,应该具有教导及处理的能力。修行者也要诚心学习这些过程,才可相得益彰,有所成效。

六、修行要记住金刚经所言「所有相皆虚妄」,专心念佛,杂念起时勿随勿制。楞严经所言五十种阴魔了解以后,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着、不贪,好好的专一修行,每个境界可以与善知识或上师讨论印证,善知识上师也由此了解修行者的困境,加以开导,让修行者确知在这修行路上,而没有走入叉路,坦坦荡荡的继续修行。

肆、八空后应有的修行态度入「空」以后,再由空启用,即可进入诸佛净土中。了解佛菩萨的特质,如紫虚居士弘法时提及的毗卢性海、华藏世界、色究竟顶天等及各十方净土。此时期会明白种子字、卍字、及如来三十二相之意思,本尊及化佛的意思是什么,修行的方法也有特别的方式,切忌盲修瞎练,一定要依善知识的教导学习之。此时期修行者要以慈悲心、柔软心、清净心、平等心等,将「心」用于生活行为中,在法界中照顾各界的众生,这也可以说是下化众生的行为,而若只说不做,不愿担众生的苦,分众生的忧,那只是一个自了汉而已。

慈悲心愈大,能力也会愈大,负担渡生的工作也愈多。想想看,诸佛菩萨的愿力及工作不也是如此吗?

伍、建议一、一般来说,众生五毒未除,容易入魔道。因人品修为有差或有弱点,经常充满不平、气恨,嫉妒、傲慢自大的心理,所以要观照自己的「心」,常常要「反省」,不要陷入他人的心境中。修行不在时间长短或学佛的时期多少,最重要是自己的那颗「心」是在那种层次,能将「心」提升到某阶段后,修行的境界也提升到那个层次。修行目的在找「真心」,即十方圆明,紫空居士持别写出「浅谈十法界的心」,可以参考对照。

二、众生受业障牵累,受因果支配,常常也很无助、无奈,如何在适当时机助他种些善念种子,或种植在福田中,对他伸出援手,使他对苦、空、无我、生老病死、人生的无常,成住坏空的道理有体会,而走出天天醉生梦死,寻求解脱之道。因此,要以观世音菩萨的闻声救苦,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普贤十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应众生所求,满足众生所愿,化各种净土以接引众生,求众生脱离苦海,进一步找到法船,能到般若彼岸、净土世界或常寂光土中,这都需要实在的行为才可达到。而且要有渡众生的大愿力,也才可达到。若是地前位菩萨,定力不够,受不了苦,常会退转成凡夫,有时不明因果,又再造业,入地狱都有可能。

三、「无知」已经是一种罪恶,「不知」更是一种错误,任何事不要以为「不知」即可以不受天律制裁,其实只要做错了,果报都须自负的。一般时下对传承、信物非常重视,要知佛法法脉是传给「真心」的人,是传给正知正念的人。「心」已变质,传承会自动断掉,所以佛法的傅承很难,经常会断掉。所以看人要看心,不要只看一层皮。依目前来看,真正具「传承」的人不多,以仪轨做事的较多。

陆、结语前世间道场有多种,有的非常的用心教化众生,有以人天方式,有以作福报方式,有以净土方式。笔者只有感谢大师们的努力及辛劳为众生引导。

任何人有选择自我的去路,看看自己「心」的状态,用你的智慧,自我抉择,寻出自己的根本道场,究竟是显部还是密部。切记要一门深入,不要走马看花,白来世间一趟,不但没有长进,还带了一身业回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