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楞严大义》修道之十四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四
前面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二十五圆通
#8226;真修行路。见道以后,所有的修行都是围绕道而展开;没有见道之前,我们修行就是要按照佛陀的开示,从皈依、发心、持戒、修定、开智慧,这五个要素来展开。真正用功,佛法一定是心地法门,心与佛法不相应的时候,我们谈不上修行。通常有人会感叹:现在是末法时代。所谓末法时代,就是众生根基陋劣,环境不利于修行。共业所感的这个世界是多诸烦恼痛苦,别业所感的个人体弱多病,称为末法。实际上,心中有正法的时候,就是正法时代;心中有像法的时候,就是像法时代;心中只有末法的时候,也就是末法时代。
通常的发心,按照我们所认识的佛法去修学,但没有善根福德因缘,理解不了什么是正法,往往会舍本逐末——执著的只是枝末、小事情,对于最根本的大事情却搁置一边。有些人修行,很像是修行人,心里面也很像是正法,实际上并不能与心性相应。比如说听到这个空以后,就觉得什么都是空的,心里就跟空相应。于是他忽略了持戒,忽略了培养福德,忽略了菩萨行的这种菩萨的品质、人品。菩萨的品质、佛的品质,反而被忽略了,这就是心中的像法。
有些人学了一些教法以后,嘴巴能够说空,心里却常是有。“口便说空,行在有中”,这就是祖师大德说的“鼠唧鸟空”。学习了心性的这个法门,我们都知道“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知道了这个即以后,一天到晚就说“即”。让他打坐,他说:“不打坐即是打坐,打坐即是不打坐”;让他持咒,他说:“不持咒即是持咒,持咒即是不持咒。”这个话是有道理的,但那个心不一定有道理。老鼠叫起来,也会“唧唧唧”地叫,但是老鼠并不知道什么是即;有一种鸟叫的声音,也是“空空空”地叫,声音很响,但是这个鸟也不知道什么是空。
有些人学习了这个即,“一即一切”,于是他嘴巴就在那里叫。知道了空,“五蕴皆空”,所以你叫他做什么,他都有理由推辞了:一切法都是空的,还做这个干什么?就是嘴巴在“空空空”,心里呢,一大堆烦恼。别人都能看得出来,不要说是善知识了,就是同行的,甚至比他差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比他不懂得教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人被强烈的我执、我慢和习气困住了,并不是安详洒脱的样子。所以古大德说,这种学习了教法,嘴巴会说却不能做的,叫“鼠唧鸟空”。跟老鼠、跟鸟一样,只会说不会做,这种情况就是末法时代。
如果我们学了教理,听懂了,按照教理去说给别人听,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终日数他钱,自无半文份”,自己一点都没有份,“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数沙徒自困”,这都属于末法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追求到的,所得到的,只是最枝末的一点。
有些人修行要摆一个修行的样子,给别人看起来既庄严又勤劳,还很精进、很谦卑,自己内心也觉得自己在修行,大家也觉得这个人德行很好,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还是没有安住于不生不灭的状态,或者他也在努力地按照佛法去做,表现出修行的样子,这是像法,并不是正法。
如果你这个样子表现得并不是那么特别的圆满,还有一些缺陷,偏执于一端,有些人认为“我要不讲话才叫修行”,“我要怎么样才是修行”,内心却无法与法相应,这就是末法。
当然很多时候,行为所表现的就是懈怠、放逸、贪嗔痴、我慢,内心也没有一点点与法喜相应。不要说出世间的空性——常住真心,就是世间的四禅八定,甚至是欲界定都没有。那颗散乱的心,早就表现在行为当中了。甚至还在生气,实际上在他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的法,这实际上就是灭法,并不是末法的问题。末法还有个枝末抓住,他连枝末都没有抓住,连最起码的一个人的样子都不具足了,那就是灭法。这样的人,只能给别人带来烦恼,和起到诽谤三宝的作用,没有其它任何作用。
我们做居士的,也称为护法居士。护法,是护什么法?第一就是护持自己的正法。你能够护持自己心中的正法,这就真正的护法。所以居士称为居家的大士。大士就是菩萨,说白了就是在家菩萨。居士这个名称也不怎么好称的。你心里与法相应了,才能够称为在家菩萨;始终护持自己的正念,才称为是护法居士。如果心里没有正念,到了寺庙执著这个寺庙、这个师父,执著那个寺庙、那个师父,而善恶是非,或者是正邪偏圆都分不清楚,你去护持,就不是护持正法。如果见到了有正法的道场,正法的修行人,我们去护持,这叫外护——在外保护它。
这一切护法和修行,正法、像法和末法,它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关键在于这个法是大乘究竟的菩提法,还是解脱道的涅槃法。哪怕我们见到了空性,安住于空性,却没有发利益众生的心,但是你能够安住于涅槃的状态、不生不灭的状态,这起码也是一个出世间法。如果没有出世间法,那就谈不上正法,最多就是像法或者末法。所以我们要看到心念生起来的这个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