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因法师:福慧双修


福慧双修 惟因 佛教徒之间往来书信或节日庆喜,往往互相祝愿:“福慧双增”!如此良好祝愿,乃人之常情。但仔细思量,口头上祝福几句,是否会满足心愿呢?依理而言,决无此事。要想增福增慧,必须躬行实践。佛经上常讲“闻、思、修”,“信、解、行、证”,这修行的“修”字,行持的“行”字,最为吃紧,不能忽视。譬如想吃果子,就要浇水施肥栽培果树,否则便成空想。所谓“修”也好,“行”也好,无非就是修福修慧。因此,同初学佛法的人谈谈福慧双修这个问题,也许不是没有意义。关于这个问题,我问过几个人,各人的回答不一样。浅说深说,各有各的道理,写出来供大家参考。甲说:我自幼喜欢做善事,见人有困难,尽力帮助,替人挑水、破柴、补衣裳、搞卫生;路上见有香蕉皮,怕滑倒人,自动拾起。自认为这是修福的事情,应该去做,也乐意去做。及至成年,对于修桥补路,财物布施,均不敢后人。我觉得修福就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二者的功德是一样的。后来听法师开示说,我这样做是好的。但不能满足,更不可骄傲,要继续多做善事,利益更多的人,切勿得少为足。而且做了善事不可执滞,要回向无上菩提,把所修之福,施与一切众生,不贪求个人享受。 乙说:“修福还要修慧。修福,学大行普贤菩萨;修慧,学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怎样修慧呢?《楞严经》上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既是因定发慧,那么礼佛念佛诵经、静坐等修行法门,只要专一其心,断除妄想,都可以智慧。比如礼佛时,身、口、意三业清凈,心住一境,能礼拟礼性空寂,无人相,无我相,心无碍,智慧即现。念佛时,意志集中,正念现前,勤行精进,达到一心不乱,工夫纯熟,不着静境,不厌闹市,处处是凈土,直心是道场,便能顿开佛慧。读诵经典,依文解义,明白佛理,深入经藏,如理作意,由文字般若证到实相般若。静坐思维,参究禅理,以般若之力,返照回光,返闻闻自性,于相而离相,于空不着空,无我无人,冥心合道。终日修智慧,不见有智慧可修,不即不离。在发挥妙用时,智如泉涌,好似无底深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这是修行的极则。要达此境界是不容易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信及得,行得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还要知道,智慧不是别人给的,别人只能指点提醒,行持则靠自己的努力,日久功深,必然见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任务,乃至生产技术上的革新和发明创造,都是智慧的具体运用与表现。 修习智慧还要善于集思广益。个人的智慧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智慧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但因妄想执着所障,故不能显现,不会运用,所以要有正思维,正知见,在正确轨道上思考,不能胡思乱想,否则便入岐途。智慧与假聪明不同。损人利已,就是假聪明,其结果是自己受害。这种假聪明实是愚痴,不算智慧。因此,修习智慧的人还要推己及人,想到自己,也想到别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于人;对自己不利的事固然不做,对别人不利的事更不应该做。有智慧的人还能及时修正错误,从善如流;没有智慧的人,文过饰非,小错不改,结果弄成大错。学佛的人,不可不慎!丙说:我们要福慧双修。佛陀福足慧足,称两足尊。修福,包括从事一切有益于人类社会的资生事业,勤奋劳动,积极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修慧,要求明心见性,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我们学佛的人的终级目的。修福不修慧,或修慧不修福,都有偏差,都不圆满。只有福慧双修,解决生活问题,使生活安定,才能用功修道。丛林里有“*轮未转,食轮先转”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增加生产,对人类多做贡献,便是最大的修福;反之,浪费粮食和财物,就是最大的折福。种瓜得瓜,合符实际,岂能充饥?总之,我们求福,就是种福、修福、培福、积福,不要享福;要惜福、增福、添福、多做善事,造福人民,切不可做折福、损福的恶事。须知积福难,损福易。如果消耗大,增添小,那就不合算。所以要发长远心,栽培善良,日积月累,多劫修行,就能证得菩提,圆成佛果。 丁说:般若即智慧,佛经赞叹般若,六度中把般若列在重要位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若无般若,即等于盲,拿布施来讲,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行布施,能如是,则其功德不可思量。因为住相布施则有分别,若有分别便有所企求,有所贪着;有企求有贪着,布施功德中有限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用般若作指导。所以在六度中般若是统帅。佛教把智慧当作人的生命来看待,称为慧命,可见智慧是何等的重要。还有一种错误的观点需略加指明。有些人以为有智慧就遇事能占便宜,不会吃亏。其实不然。有智慧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宁肯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大众利益,决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所以有“大智若愚”的说法。 上述这些道理说起来都很浅显,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希望学佛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把这些浅近的道理当做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时策励,处处实行,以期福慧增长,道业克成。原载《法音》1982年第一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