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因法师:修行漫谈


修行漫谈 惟因 《法音》杂志出版了,大家很欢喜。顾名思义,它的内容,既有佛法音声,也应有国法间声,我首先表示祝贺,希望它长期办下去,做佛教徒的法螺。 现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即佛教徒如何修行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唐代高僧神秀禅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法语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明白佛教的道理,依法修行。如何修行呢?依经教来讲,有许多与道不相应的尘埃,大的如贪、瞋、痴、十缠、十使等,小的还有尘沙无明。当我们起恶念时候,迅速觉照,使恶念不见诸行动。佛教称起念这种境界为打妄想,觉照即看这妄想从何而生。知妄即离,离妄即觉。古人说:“不怕念起,祇怕觉迟。”能够觉照,妄念当下冰消瓦解。 要使思想清凈,不染尘埃,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坚强意志,下大决心尘埃是不易除掉的。稍一疏忽,染了尘埃还不知道。所以,一方面要广学多闻,明白佛理,把尘埃(妄念)消灭于未萌之前;另一方面,拨菩提心,积极多做善事,凡有利益,无不与崇。这样再向前进,达到能所俱泯,人法双忘,才是修行的极则。 二、唐代高僧惠能禅师说:“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他的弟子永嘉大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安然。”这说明二六时中,无不是修行的时刻。初学佛法的人,在一个时期内,静坐思维,参究禅理,这是必要的,环境幽静,比较容易入门。但若认为不静坐便不是修行,那就错了。一个人不可能每天从早到晚,或一辈子都静坐。若说静坐时有功夫,不静坐就没有功夫,那不算究竟。必须做到在闹中亦有功夫,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专注一境,绵绵密密。 佛陀在世时,不拿银钱,穿粪扫衣,乞食活命。彼一时,此一时。我国《宪法》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公民在爱国守法的前提下,信仰自由,自己劳动生产,解决生活问题,是应该的。那么劳动是不是会影响修行呢?我认为不会。因为修行目的是断烦恼,证菩提。方法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止恶防非,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为戒;见境不乱,有条不紊为定;明白整理,心地无痴为慧。掌握戒定慧,工作一定做得好。当然劳动余暇,早晚静坐或念佛,听我自便。这样精神舒畅,身心安乐,无形中就是修行。古德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是真解脱。”总之,烦恼是无尽的,我们的菩提愿力也永远没有究尽,要尽未来际,常随佛学,断除烦恼,直至成佛。 《法音》1981年第一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