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4 不增不减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4)

4 不增不减

上来于说《心经》时已经说过,现证无增无减(不增不减),是见道的修证。不过那时只说为于功德无所增、于污染无所减,那是很概括性的说法。现在,则准备谈得较为深入一点。

不增不减,实在是对“一界”的现证。甚么叫做一界呢?《不增不减经》说——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一界之]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即是如来心所行处。

因此,并不是在现实中有一个“一界”,只是如来的智境可用“一界”这个名相来形容。所以经文接着说——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这里说的“第一义谛”,依然是说佛内自证智,但却偏重于性来说,亦即说佛内自证智以第一义谛(胜义谛)为智性。

关于胜义谛,佛家不同宗部有不同的说法,但却无一宗部不将之建立为空性,也即是说,“空”,是胜义谛的基本自性。

了义大中观不单独说空,因为空性不能单独现证,所以说“无分别”为胜义,亦即般若波罗蜜多的要义。若依观修来说,则是“空分”、“明分”、“现分”的三无分别。于现证此三无分别时,即现证一切法无分别、法与法性自显现无分别、周遍一切界无分别,是即名为“一界”。

这一界,因为周遍,所以若说为“法界”时,还恐怕会受到误解,观修的人可能将自己受障碍的“法”,等同离一切障碍而周遍的“法”,亦即,将法界的法,理解为不离识觉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法,这时候,法性就会受局限而成为行者的心性。无论如何现观,所能现证的便无非仍然是受障碍的识境。因此,在这里便不说为法界,特别施设名言称之为一界。

是故,空分、明分、现分三无分别,便即是第一义谛的智性。这个境界便名为“一界”。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一界之名,只是为了强调法身的周遍。

宁玛派大圆满有三句义:体性本净、自相任运、大悲周遍。这三句义,其实亦即是说一界,不过所著重的,是一界的法尔。

“体性本净”即是空分,本来清净(法尔清净),即是本来究竟离碍,这亦可说为不落缘起,(超越尽四重缘起),是故为空分。

“自相任运”,即是说明分。“明”有如分别,只是智境中的分别不宜说为分别,是故便施设名相,说之为明分。一切法的自显现即由于一切法具足明分,由是始能任运成自显现。我们亦已说过,所谓任运,是指其能适应局限。一切法都有它的局限,因而明分便即是它的适应状态,在凡庸的识境,便说这是物性,其实这无非只是由明分而成的自相(有时亦可说为“性相”)。

“大悲周遍”,是说佛智境界中的功德,周遍一切界而一切界都具足生机,这周遍的生机便即是周遍的功德。正由于具足生机,一切法才可以自显现,所以即称此生机(佛的大悲、众生的大乐)为现分。

这三分,亦可以将它们看成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性、相、用。空分是性、明分是相、现分是用。不过,必须性相用三无分别,才能说是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因此,第一义谛的智性(佛内自证智的体性),便亦即此三分的三无分别。无分别,即是第一义谛,亦即是一界。

然而,为甚么第一义谛即是众生界呢?

在智境中,成就一切界的任运自显现,因此,就即是成就一切界的众生自显现。在涅槃界,成立报身佛的报土,报土中诸菩萨其实亦是众生;由佛愿力而成的净土,化生于净土中的佛眷属,当然更是众生,他们实未成佛

所以,就广义而言,涅槃界其实即是众生界,他们不同于轮回界的,只是不受诸因缘,而轮回界中则是受因缘范限的众生。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譬喻,在我们的空间充满电磁波,有些电磁波可以被不同的接受器接收,因而成为电视机的不同画面,有些则不受接收。前者即是轮回界的自显现,后者则是 涅槃界的自显现,因为前者落于缘起(受接收),后者则不落(不受接收)。

这个譬喻当然很蹩脚,不足以说明体性清净的自相任运,但我们亦或可以藉此稍能理解,何以于一界中(于佛内自证智境中),一切任运自显现都可以说之为众生界。在我们的例子中,即说,无论受接收不受接收的电磁波,都可名为电磁波。

因此在一界中,并非只将受诸因缘的情器世界视为众生界,这是很重要的概念。否则,佛便依然有涅槃界与轮回界的分别。若有分别,便未现证大平等性,由是即非佛的智境,依然是具分别的识境,是识非是智。

倘如理解这一点,立刻就明白,为甚么说“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关于如来藏其实我们已说过很多,落于相依缘起,如来藏说为心性的本净境界;落于相对缘起,如来藏说为离识境的智境;落于相碍缘起,如来藏即是藉识境而成显现的法身。所以,既由佛内自证智境中成立一切众生界,这些众生界自然就即是如来藏。

那为甚么要分别建立“众生界”和“如来藏”这两个名相呢?

在佛的智境中,实在不必建立这名相分别,有这建立,完全是为了方便观修。所以如来藏的建立,恰恰等如三无性的建立。为了分别智境与识境,于是说众生都有如来藏,那即是说,他们都可以现证心识的本净与平等;一如为了分别智觉与识觉,于是说三无性为智觉,即于观修中可次第现证三种无自性,由是现证本净与平等。

而且,上来我们亦已说过,法身须藉烦恼缠而成显现,智境须藉识境而成显现,所以,三无性亦必须藉三自性相而成显现。亦即:三无自性性须藉遍计自性相而成显现;生无自性性须藉依他自性相而成显现;胜义无自性性须藉圆成自性相而成显现。前两种显现,依我们的分别,将之看成是有为法(轮回界的显现);后一种显现,则将看成是无为法(涅槃界的显现)。因此《入楞伽经》才随顺着我们的分别,建立“如来藏藏识”这个名相,由是显现“一界”的义理,但在佛的内自证智境界中,却实无此分别 (无二),这就即是《不增不减经》所说,“众生界中亦有三种法”中的“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了。

所以这众生界的三种法,亦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即是智境、即是无为法;“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即是识境、即是有为法;“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即是离智境与识境分别、离有为无为分别的一界。此为观修者未来始得现证的境界,所以说为“未来际”,亦即行者于未来始得现证的清净大平等性。

最后,说到“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这样说,是为了突显如来藏为佛内自证智的境界,并非于一界中忽然又有所偏重,仅以智境为法身、以无为为法身,排除了识境与有为。因此经中立刻就补充说——

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因此,这里实在有三法而非二法(所以有版本于最后一句,作“此三法者,义一名异”),即法身、如来藏、众生界。此三者可视为法异门,亦即身、智、界。

偏重于身,名为法身;偏重于智,名为如来藏;偏重于界,名为众生界。

同时我们又须了知,此亦即空分可说为法身、明分可说为如来藏、现分可说为众生界。此三无分别而为一界,亦即身智界的三无分别。

然而,为甚么我们于上来又说“一界”是佛的智境,而此际又说为性相用、身智界呢?

这就是用可思议的名言,来说不可思议境界的难处所在了。对可思议的识觉来说,一定要说性相用然后才能说为周遍。由识觉去觉知性、觉知相、觉知用,我们才认为自己观察得全面,这完全是世间,因此我们就要说身智界、性相用、空分明分现分、法身如来藏众生界等等。然而,于三无分别时,一切都只是境界,所以佛内自证智的智境,不可思议,无可说,我们却须分性相用而说。

读者应该还记得,我们说初地菩萨触证真如,说他是周遍性相用而证,但当无间道上行人现证真如,则是现证般若波罗蜜多性相用三无分别。所以,分身智界来说一界,属于为前者而建立的方便;说一界即是佛自内证智境,那是就后者的现证而言。

由是《不增不减经》即对“法身”一名加以解说——

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这便是“如来藏即是法身”、“众生界即是法身”的法身。此法身周遍(过于恒沙),但虽周遍,却无论如何任运亦无变异,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佛法、如来功德、如来智慧(此皆不可思议)。

一界既然即是法身、既然即是如来藏、既然即是众生界,因此,我们便不能再执持由识觉建立的识境,说众生界增、说众生界减。这样说时,我们便等于将众生界与法身对立;等于将法身局限于 涅槃界;等如否定一切法自显现为法身功德、为佛的大悲;等如诽拨佛智,不许于智境中可以缘生万法;等如否认法身唯藉烦恼缠而显现;等如要跟一切烦恼对立然后才许修学 涅槃,而非透过烦恼去现证清净;最重要的是,一落增减见,立刻就破坏了大平等性,由是“佛”与“如来”,便依然是依分别识而建立的名言,永远高于众生,只能成为众生景仰甚至崇拜的对像。

这绝对不是不可思议的佛法、绝对不是不可思议的如来功德、绝对不是不可思议的如来智。

所以《不增不减经》说,增减见是极恶大邪见。何以会起此邪见,则因为——

无慧眼故;远离如实空见故(这是执空的过失,不知由缘起而成有)。

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这是不知佛的大悲,不知周遍一切界的生机)。

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这是不知周遍,由是不知一界)。

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不能如实知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这是不知法身可藉烦恼缠而自显现;智境可藉识境而自显现;如来藏可藉阿赖耶而自显现)。

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这是误认为必须有所断除,然后才能有所现证,而不知修证只是重重缘起的超越;因为无可断除,凡应断除者,都是如来法身藉烦恼而成自显现,是故无一法可减)。

不能善知如来大涅槃故(这是误认为修证圆满、功德盈满而成涅槃,而不知涅槃亦须藉烦恼缠而示现,是故实无功德可增,以凡有所增,亦必示现为烦恼相)。

由是经言——

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

这即是说,众生归依于一界,于一界中,无生灭、常恒、清凉(离烦恼热)、不变(显现为众生的法身不变、如来藏不变、佛性不变)。由是即无增无减、无所得亦无舍离。

如来藏的四德即由是而建立为常乐我净。

一界恒常,它超越无常的局限,因为在如来智境中,已离生住灭相,于智觉中,非如识觉可见无常。

一界大乐,因为生机周遍,这生机,便即是众生界的法尔大乐。

一界为一大我,这说为“我”,非一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永恒大乐盈满的境界。此非同外道所说的大梵,大梵是众生界的生因,而一界并非生因,只是法尔具足生机,一切法、一切界都由此生机而成任运自显现。

一界清净,以超越四重缘起,是故不落缘起的边际,但是却能藉缘生而成自显现,因此又不离缘起。超越缘起而具足生机、落于缘起而法身无变异,是故清净。

所以常乐我净只是一界的境界,并不是说有一种无为法具有这四种德性。因为对众生而言,一界即是我们的本初清净心性,是故设施名言为如来藏,由是即是如来藏常、乐、我、净。这四者是智境,不是识境,我们不能持着识境来认识这四德,由是将如来藏说为不了义,是为开引外道而施设,这样认识时,等如说众生界减,佛已说为极恶大邪见。

因此对于如来藏,只能判为“乐空唯一”。乐空即是常与乐;唯一即是我与净。前者可说为胜义的世俗、后者可说为胜义的胜义。

若判为“真常唯心”,则“真常”是对众生界的增见、“唯心”是对众生界的减见。因为如来藏系列经典,从来没说过如来藏以真实为体性,亦从没说过一切法唯心,这样说时,便非智境。

所以必须善知一界,才能善知如来具功德的智境,由是始能善知于一界中,周遍自显现的众生界无增无减。

说到这里,已说出如来藏的真实义,然而毕竟仍落于言说,真实义却须现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