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随顺修德,自然任运——从《周易禅解》看智旭的和谐观(张慧远)


随顺修德,自然任运——从《周易禅解》看智旭的和谐观

编辑:张慧远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周易禅解》是明末高僧智旭以佛解易的佳作。本文从智旭的生平及《周易禅解》成书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智旭的和谐观。智旭通过对《周易禅解》的佛学解读,以易作为媒介沟通儒佛,通过佛性变易、不变之理,讲明与时俱行,不离正道的道理,认为个体生命与变迁时世相顺应,达到人与时代的和谐。修德是个体与社会和谐的出发点,通过培养理想的人格境界,进而建立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智旭的和谐论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调节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心理焦虑,防止生态的恶化和人的异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智旭 《周易禅解》 和谐作者简介:张慧远,1973年生,厦门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一、智旭生平智旭(1599—1655),古吴木渎人(今江苏吴县)人。别号“八不道人”[1],与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并称晚明四大高僧。智旭十二岁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于居敬慎独之功,格物致知之要,深究之”[2]。誓灭释老,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梦与孔颜晤言。十七岁时,因读莲池大师祩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乃不谤佛,取所著辟佛论烧毁。二十岁时诠释《论语》至“天下归仁”一句不能下笔,苦参力讨,废寝忘食三昼夜,大悟孔颜心法。诵《地藏本愿经》发出世心。二十三岁发四十八愿,自名大朗优婆塞;听法师讲《大佛顶首楞严经》,对何故有大觉、何以生起虚空和世界等问题生疑,遂决意出家,体究大事。二十四岁,在庐山师从憨山弟子雪岭剃度,改名智旭。此年夏秋,于浙江杭州云栖禅寺听古德讲《成唯识论》,闻“性相二宗不许和会”,甚以为疑,遂往径山(杭州西北)参禅,性相二宗,一齐透彻,知其本无矛盾。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从二十七岁起,智旭遍阅律藏。三十一岁时,依道友雪航之请,于龙居寺讲律,后至金陵,深切体察宗门之流弊,自此决意弘律。三十二岁,开始详究天台教理。但虽“究心台部,不肯为台家子孙”[3]。翌年,入浙江孝丰灵峰寺(浙江孝丰县东南十五里),其后历住九华、温陵、石城、晟溪、新安等地,弘扬台教,注释经论,融通性相诸宗教理。年五十六,撰著《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清顺治十二年(1655),趺坐绳床,举手向西示寂。世寿五十七,法腊三十四。师示寂后,弟子成时私谥“始日大师”之号。世称灵峰藕益大师,后人奉为净土宗第九祖。智旭一生著作颇多,有《楞严经玄义》二卷、《楞严经文句》十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金刚经破空论》一卷、《梵网经合注》七卷、《毗尼事义集要》十七卷、《相宗八要直解》八卷、《阅藏知津》四十八卷、《周易禅解》十卷、《四书藕益解》四卷等四十余部。其弟子成时编辑其遗文,题为藕益大师宗论》,凡十卷。分为宗论和释论,宗论即《灵峰宗论》;释论包含释经论和宗经论及其他著述共六十余种一百六十四卷。今人辑为藕益大师全集》行世。纵观智旭一生,历游江、浙、赣、皖各省。理论上,出入儒佛,遍迹诸宗;实践上,讲参禅弘法,著书立说。其中《周易禅解》是以佛解易的一部力作,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折射出智旭对时代、社会、人生、自然所做出的回应和思考。二、《周易禅解》成书的文化背景智旭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雷风相薄的时代,社会处于激烈变革的时期,商品经济在江南蓬勃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由于独特的地理与政治条件,发展犹为迅猛,已经出现了民营的纺织、造纸、制瓷、冶铁等手工业部门。智旭游历的各省正是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带,商贾云集,货品繁多,洋货、珠宝、绸缎、衣饰等商品应有尽有。统治者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抑制政策,加重税收,派税使到各地横征暴敛,激起了市民强烈的反对。万历末年,全国各省大中城镇先后发生数十次暴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比较有影响的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明王朝岌岌可危。在变易的时代面前,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治世”和“治心”的对策,在学术上掀起了启蒙思潮,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提倡学术上的“经世致用”、“穷究物理”,以救国于危难。一些士大夫因忧患之深而研易成风,以寻求进退存亡之道,佛学与《易》学同属忧患之学,在智旭作《周易禅解》前,许多学者已经作了以禅解易的尝试,如苏睿之的《周易冥冥篇》,方时化的《易引》《易通》等,徐世淳的《易就》与焦之的《易荃》等均以禅理和易理相沟通,以救世救心。而且到了明末,儒佛合流自魏晋南北朝始,经过唐宋的发展,在明末已趋向成熟,智旭顺应了这一潮流,作《周易禅解》。智旭足迹遍布江南各省,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时代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变化,《周易禅解》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崩地解”(黄宗羲语)的时代中完成的。他在《周易禅解跋》中记述了他作《周易禅解》的经过:忆曩岁幻游温陵,结冬月台,有郭氏子来问易义,遂举笔属稿,先成系辞等五传,次成上经,而下经解未及半,偶应紫云法华之请,旋置高阁,屈指忽越三载半矣。今春应留都请,兵阻石城,聊就济生庵度夏,日长无事,为二三子商究大乘止观法门,复以余力拈示易学,始竟前稿,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余里,从辛巳冬至今夏,时不过一千二百余日,乃世事幻梦,盖不啻万别千差。……予愧无三圣之德之学,而窃类三圣与民同患之时,故合笔而复为之跋,时乙酉闰六月二十九日也。[4]《周易禅解》始作是在明末辛巳,即崇祯十四年(1641),而完成是在清初乙酉,即顺治二年(1645)。1644年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不久清军入关,建立了满清王朝,前后不过一千二百余日,江山已变了颜色。在闽时是明代,到吴时,已经是清朝,难怪智旭发出事变时异的感叹。在变易的时代面前,在“三圣与民同患之时”个体生命如何面对社会?如何立身安命?智旭提出他的“和谐观”,试图把人与自然,出世与入世,治世与治心协调统一起来,在人世间寻找一条安顿心灵与生命的道路,在社会现实中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与精神自由。与时偈行,不离正道——与时世的和谐般无奈在智旭看来,时世变迁,王朝的更迭是必然的,合乎世间变化的规律。他说:关于世间事事物物,皆“法象”也,皆变通也。[5](《系辞上传》)夫世间之道,久则必变而后通。[6](《遁》)此中变化不仅包含了万事万物之变,也包含了人事之变、时世之变。时世的变化合乎天地之理,是历史的必然。个体生命面对变化的时世应随时而行:内动外悦,与时偈行,故为“天下随时”,犹儒者所谓“时习时中”,亦佛法中所谓“时节若到”。其理自彰,相感相合,各为一时,故“随时之意”称“大”。[7](《随》)内具健行不息之力,而外随顺世间方便。[8](《泰》)法法不容执著,而唯变所适。[9(《系辞下传》)随时而变,唯变所适,才合乎天地之理,易中也有不变之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易理,天地万物所以建立也。”[10](《系辞上传》)郑玄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变易”和“不易”。智旭对“变易”和“不易”之理进行了发挥,以佛法解释为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他认为:“交易”、“变易”,实即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互具互造,互入互融之法界耳[11](《周易禅解》卷一)。此处“交易”即阴阳相交之易,指万事万物,虽变化莫测,但阴阳之理不变,与郑玄所说之“不易”异名而同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说法最初来源于《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之说。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一心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不生不灭,不净不染,平等一昧,为如来藏心的第一种含义,是诸法识相的本体,在智旭这里可释为不变。心生灭门是如来藏心的第二种含义,可以随缘起灭,随熏转动而成无明净染,显示世间森罗万象可为随缘之义。而一心统此二门,心为真如实相。华严宗的法藏明确提出随缘之说,他在《大乘起信论疏》中详细讨论了随缘之义。天台宗湛然进一步发挥,他在《金刚经》中说:“故子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12]此说对后世影响较大。智旭在前人的基础上,阐述借用“易理”之名进一步加以阐述和总结,“交易”、“变易”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已经圆融无碍,互诠互释。智旭融合禅教,他的学说已不局限于任何一个派别,从这个角度说,他是禅佛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激烈的社会变革面前,智旭以一个智者的冷静和从容关注着也思索着这个社会,僧肇在《物不迁论》所说不变之理引起了智旭情感上强烈的共鸣,虽世事纷纭变化而不变者依然如故:交易耶?变易耶?至于历尽万别千差世事,时地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吾是以知日月稽天而不历,江河竞注而不流,肇公非欺我也。[13](《周易禅解跋》)在清初,儒家思想仍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君子依然要肩负崇德广业,自强不息的历史使命,这些并没有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变化。他为迷茫中的知识分子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实际上他是以佛理佛法济人度世,认为君子应随时亦不失其度,不离于正道。进退不失其道,故上下无不宜矣。[14](《乾》)而进亦佛性,退亦佛性,存亦佛性,亡亦佛性,进、退、存、亡不曾增减佛性,佛性不碍进、退、存、亡,故全性起修,全性在修,而不失其正也。[15](《乾》)遵循了佛性易理方不失正道。智旭的随时而变是建立在佛性的基础上的,佛性即易理,他说“易即真如之性,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性”[16]。智旭以易作为媒介沟通儒佛,通过佛性变易、不变之理,讲明与时偈行,不离正道的道理,使个体生命与变迁时世相顺应,达到人与时代的和谐。修德显性,自利利他——与社会的和谐智旭认为,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要济世利民便不可不修德,修德是个体与社会和谐的出发点,通过培养理想的人格境界,进而建立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他说:是以君子必以修德成之。[17](《乾》)圣人修德功圆而利他自在也。[18](《乾》)欲居尊位,莫若培德;欲作大谋,莫若拓知;欲任重事,莫若充力。德是法身,知是般若,力是解脱,三者缺一,决不可以自利利他。[19](《系辞下传》)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是谓三德,三德具备,才能自利利他,才能更好地投入世俗生活。忠信诚敬是人立世的基本品德,也是保持清净本心的前提条件:“忠信是存心之要,而正所以‘进德’;修辞立诚,是进修之功,而正所以‘居业’,此合内外之道也。”[20](《乾》)智旭以《旅》卦说明君子要有阴柔、中正之德,他说“处旅莫尚于‘柔’,用柔莫贵于得中。”[21](《旅》)“九三”因为过于阳刚高亢而遭祸害,“六二”、“九四”、“九五”因能柔顺持中故吉。“上九”因不能自省吾身,骄淫傲慢而自召其咎。修德不仅指在世俗层面的修身,也是修性,正所谓“性修不二”。修性要定慧相资,止观双运:止观双行,定慧具足,则能上合诸佛慈力而不骄,下合众生悲仰而不忧。[22](《乾》)盖禅定智慧行,如地承天,如妻随夫,如臣辅君。然智慧不得禅定,则不能终其自利利他之事。[23](《乾》)在《周易禅解》一书中,六十四卦中的二十卦都阐述了定慧相济之理,其中以六爻言之的有《坤》、《蒙》、《小畜》、《泰》、《同人》、《大过》卦,智旭对德性的修行方法的重视可见一斑,以《小畜》为例:“初九”,正智力强,故事障不能为害,而“复自道”。“九二”,定慧得中,故能化彼事障反为我助而“不自失”。“九三”,恃其“乾”慧,故为事障所碍,而定慧两伤。“六四”,善用正定以发巧慧,故“血去”而“惕出”。“九五”,中正妙慧,体障即德。故能“富以其邻”。“上九”,定慧平等,故事障释然解脱,如“既雨既处”而修德有功。[24](《小畜》)“九三”无有正慧,而有“增上慢”故为事障所碍。其余五爻皆定慧相济,故获吉祥。定中含慧,慧中含定,以慧入定,从定发慧,二者不即不离,恰如水月相摄,如要修德有功,二者不可偏废。世俗之德与佛性之德二者相容相摄,互具互足。智旭这样解释乾之四德:今以儒理言之,则为仁、义、礼、智。若一往对释者,仁是常德,体无迁故;礼是乐德,具庄严故;义是我德,裁制自在故,智是净德,无昏翳故。若互摄互含者,仁、礼、义、智性恒故常,仁、礼、义、智以为受用故乐,仁、礼、义、智自在满足故我,仁、礼、义、智无杂无垢故净。又四德无杂故为仁,四德周备故为礼,四德相摄故为义,四德为一切法本故为智也。[25]具备仁义礼智是成圣,常乐我净是成佛,二者互融互摄,无有分别。通过自身的修德见性成佛,“修德有功,性德方显”[26](《乾》)。自识本心,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扩展人们的心灵,培养内在的自觉。内在的品德是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所以为人的意义。康德说:“善的意志是人的存在所能独有的绝对价值,只有与他联系,世界的存在才能有一最终目的。”[27]培养理想完美的人格境界,造福于社会,实现人间净土。内圣而后外王,自利而后利他,“则自利己成,则可以化成天下矣。”[28](《离》)智旭以《乾》《需》《井》之六爻来解释天台宗的“六即位”说,旨在说明功德圆满之后,建功立业,恒润众生的道理。“六即位”即“理即位”、“名字即位”、“观行即位”、“相似即位”、“分证即位”、“究竟即位”,是用来表示由凡夫修行到佛果的位次。以《乾》卦为例,初九处在“理即位”中本有佛性为烦恼所覆,处于六道轮回之中,所以“勿用”;九二在“名字即位”中,从经典与知识的学习中,得知本心具有不生不灭之佛性,故“利见大人”;九三在“观行即位”中进一步依教修观,需要精进不息,故“终日乾乾,夕惕若”;九四在“相似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悟实体,在理上有如真证,不著似道法爱,因此“或跃在渊”;九五在“分证即位”中,即从初住位起一步步破无名,证三德,可以利益群品,故“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处在“究竟即位”中,以彻证本身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如果“不入涅槃”而“目流九界”,所以“有悔”。从“初九”到“上九”是不断修德证道的过程,从“初九”到“九四”是自利,“九五”、“上九”是他利。在智旭看来,自利是小乘,利他是大乘,合易理“富有万德”之义。他说:“德业具备,以修显性,故得理而成位矣。”[29](《系辞上传》)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和佛教的自利利他之道本有差异,在智旭那里通过易而涵化为一。他认为:“《序卦传》在儒则‘内圣外王’之学,在释则‘自利利他’之诀也。”[30](《序卦传》)“孔子十传,会归内圣外王之学,第一义悉禅也。”[31](《周易禅解·上经》)第一义悉禅是佛见众生机缘已成熟,教说诸法实相,使其入真正之果证。修德而入世,入世而普利众生,通过人对本有妙明真心的体证,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人对现实世界的参与和投入,使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三)万物有性,珍爱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人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上,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每一事物都具足大千世界的本质和本性,“一切事物一事一物,一事一物即一切事物”[32](《周易禅解·上经》)。所以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万物皆有佛性,他说:易理之铺天匝地,不问精粗,不分贵贱,不论有情无情,禅门所谓“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又云“墙壁瓦砾皆是如来清净法身”。[33](《系辞上传》)蠢动含灵,皆有佛性,虽一物各有一卦,而卦卦各有太极全德,则马牛等亦有太极全德矣。[34](《序卦传》)“万物有性”说受天台宗湛然“有情无性”说的影响:我及众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其性遍造、遍变、遍摄。世人不了大教之体,唯云无情不云有性,是故须云无情有性[35]。智旭在三十二岁便究心天台研究,受天台影响颇深。既然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珍爱自然是人的天然使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珍爱自然,便是珍爱人类自身。“夫神不离万物”亦不离万物,故曰“妙万物”也。[36](《说卦传》)“且如天地全体太极之德以自养,即能美养万物”,以太极之德养万物。[37](《颐》)以太极之德养万物,人只有慈悲万物,才得解脱。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万物与人在佛性面前是平等的,人并不是世界的主宰而凌驾于万物之上。易道天人合一,佛道物我一体,智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虽然智旭关于人与自然的理念并不能直接解决生态危机,但其中善待自然、悲悯万物的菩萨情怀,万物有性的平等观念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四)日用伦常,自在解脱——和谐的境界智旭认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生命的解脱和超越是在日用伦常的现实生活之中实现的。在《周易禅解》中智旭用大乘佛教“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的精神沟通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认为易理即佛性,“易即真如之性”[38]。存在于日用伦常之中,人只有在现实中才能求得解脱。而易“极乎巨细之事,贯乎日用之微”[39](《系辞上传》)。“《易书》虽具天地万物之理,而其实切近于日用之间,故不为远”[40],“此易理所以虽至幽深,实不出于百姓事物日用之间”[41](《系辞下传》)。六祖慧能所谓“一行三味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42],与此旨趣相同。佛性在自心性之中,而不向外求,智旭讲“妙定既深,自发真慧,了知心外无法,不于心外别求一法”[43](《临》)。“妄计心外有法,而欲求其故,所谓‘困于石也’。”[44](《系辞上传》)这样智旭把对的生命追求转换为内心的反求,于心中悟“无住”之理,“是故‘易’者,无住之理也。”[45](《系辞上传》)正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慧能在《六祖坛经》中说:“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46]也就是“于念而离念,于相而离相”之意。一言以蔽之,是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马祖曾提出“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47]。平常心是本然清净心,不受任何私欲所障蔽。自性本心,纤尘不染,如天外云山,一片青翠。有了平常心,吃饭穿衣,担水砍柴皆是妙道。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缕丝。随缘任运,片月行空,白云自在。无门慧开曾咏出了此中境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事是心有执著,使心灵的明净蒙上了尘垢,而不能现其本真。无有执著贪欲,才能“无住”,也才能达到智旭所说的“无思之思”的境界。“能达无思之思,则虽一致而具足百虑”[48](《系辞下传》)。“肇公所谓‘其入离,其出微’皆此理尔。”[49]在世间、出世间出入自如,“于禅中具足万行,一一妙行与智相应”[50](《坤》),“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生命获得了解脱和自由。智旭承继禅宗的思想,禅儒会通,按照他的说法是为“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耳”[51](《周易禅解·上经》)。让人们认识到禅在现世中的作用。智旭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夫神不离万物,亦不离万物,故曰‘妙万物’也”[52](《说卦传》)。“神”因不离现实中的万物而“神”。此处之神应指易理禅道,最后会归于一心,而现于日用伦常,他通过禅的平常心来调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人们克服贪欲与执著,消解人们的焦虑、紧张,保持良好的心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修行而悟清净本心,廓然莹彻,内外为一。这样消除了一切有无、善恶、是非、物我的对立,达到了对个体生命的超越。从而在现实社会上营造了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找到了安置人的生命和灵魂的道路。三、智旭和谐观的核心随顺时代,恪守正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悲悯万物,关爱自然,随缘任运,物来而顺应,廓然而大公,这是中国佛教的性格,也是智旭和谐观的核心。近代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与智旭的佛理精神基本相同,都重现世、重自利利他,以实现人间净土,没有一颗慈悲济世之心是不能有此创见的。和近代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所不同的是,太虚大师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化,不仅国内各种矛盾更为激化,整个民族面对外族的入侵,民族处于生死危亡之时刻,太虚大师提出佛教贴近现世,并提出教理、教制、教产的一系列改革主张,从而使人间佛教的理念深入人心,得以发扬。他们不再围绕彼岸世界来探讨生活的意义,而对于生命价值在现世的实现、生活的实际状态、国计民生予以充分的关注。智旭的和谐论实际上是人间佛教精神的凸现,尽管他没有明确提出人间佛教的概念。人间佛教精神是大乘佛教济世利他精神的体现,日本学者镰田茂雄认为中国佛教是大乘宗教,这点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方佛教极为不同。最先流入中国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经典,如构成大乘佛教主干的《般若经》,以及其后的《法华经》、《维摩经》及《中论》、《百论》等大乘论。大乘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形成天台、华严宗的教理,产生了禅和净土的实践宗教[53]。禅宗六祖慧能强调“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54](《六祖坛经》),突出了佛教的现世性,经唐宋儒佛合流至明代已日趋成熟,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出世精神,已成为佛法应有之义。在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人心惟危,道心惟危的时代,人间佛教的精神的提倡显得格外重要,这从《周易禅解》中智旭反复强调内圣外王之道与自利利他的统一就可窥见一斑。应该说智旭的和谐论包含的人间佛教理念,直至今日,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调节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心理焦虑,防止生态的恶化和人的异化,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近些年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大自然也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如何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现代人思考的问题,智旭在《周易禅解》中的“万物有性”说,人与自然的平等理念,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欲望也不断膨胀,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现象普遍存在,智旭的随顺修德,自利利他的伦理思想,对于培养完善的人格,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想要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多,心理的焦虑和失衡也不断加剧,学会在伦常自用中解脱,不为外物所牵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有幸福、和谐的人生。积极的投入社会生活,不断地在社会中解脱,增强使命感、道德感、责任感,提高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自由。

[1]意为不敢为古之儒、禅、律、教;也不屑为今之儒、禅、律、教,故为八不。[2][3]《藕益大师年谱》,《藕益大师全集》,佛教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第17页。[4]陈德述注释、施维点校:《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5][6][7][8][9]《周易四书禅解》,第269页,第148页,第98页,第72页,第283页。[10][11]《周易四书禅解》,第250页,第1页。[12]湛然:《金刚》,《大正藏》册46,页682下。[13][14][15]《周易四书禅解》,第300页,第11页,第17页。[16]《灵峰宗论》卷三《性学开蒙答问》,《藕益大师全集》,第16册,第10712页。[17][18][19][20][21][22][23]《周易四书禅解》,第15页,第7页,第279页,第11页,第22页,第11页,第7页。[24][25][26]《周易四书禅解》,第68页,第10页,第11页。[27]《周易四书禅解》,第139页。[28]转引《李泽厚哲学文存》,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页。[29][30][31][32][33][34]《周易四书禅解》,第251页,第295页,第2页,第1页,第192页,第291页。[35]湛然:《金刚经》,《大正藏》册46,页784下。[36][37]《周易四书禅解》,第290页,第131页。[38]《灵峰宗论》卷三《性学开蒙答问》,藕益大师全集》,第16册,第10712页。[39][40][41][42][43][44][45]《周易四书禅解》,第250页,第283页,第283页,第106页,第268页,第268页。[46]《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第19页。[47]《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正藏》册51,页440上。[48][49][50][51][52]《周易四书禅解》,第277页,第277页,第23页,第2页,第290页。[53]镰田茂雄著:《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54]《六祖坛经》,第48~49页。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