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
偏。

圆: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
圆。

那么
偏跟
圆这两个都是不简单,都是大乘的发心,只是说这两个人智慧的理观有点不同。

我们看什么是
偏,是说这个人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他没有在真如本性如实地安住,他是心向外攀缘的。虽然他内心有调伏力,有引导力,但是缺乏安住力,缺乏空性的安住力,所以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
功勋不忘,知见不泯。

功勋是约着他所修的善法来说;知见是指他能修的心那个自我意识。欸,这件事谁做的?我做的!心里把它记下来。也就是说他没有安住空性,心中经常有自我意识在活动,有
我就有
我所,那么这种发心名之为
偏。

古人对这种人定义为有悲无智,有悲愿来救度众生,但是理观太薄弱,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太薄弱。这种人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容易退转,因为你的心向外。

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可能没有事,但是不幸的是你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人我是非很多,你没有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修学圣道,你去取这个相,可怕的是末法时代的相大部分是杂染的。

所以智者大师说,正法时代修学圣道,就像是在一个干净的地方追求珍宝;末法时代修习福报,就像是在垃圾堆里面追求珍宝,你要忍受那个垃圾。

第二个,心中向外攀缘的结果呢?你很容易受伤。受伤是怎么回事?是你自己要取的,因为你现在生长在一个杂染的环境。就是大家烦恼比较重,带着烦恼来修行,没有安住空性,没有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去做你该做的事,你去取外相的我相人相,你自找的嘛。

你就是生长在一个佛陀说的魔强法弱的时代,充满垃圾。智者大师说,我们大家在末法时代修行,是在垃圾堆里面追求珍宝。

你如果不向内安住,第一个容易退转,第二个进步很慢。你站在自我意识来修学,就是说,你认为有自我意识,就糟糕了!就是烦恼是真的,业力也是真的,生死也是真的了。你站在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站在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你花的时间就要很多很多,而且效果非常差。

套一句《法华经》的说法,你坐了一个不好的车乘,你没有坐上大白牛车。就是你修了几十年还是这副德性,因为你没有掌握一个正确的方法。

那怎么办呢?我们看最后一个: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如此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
lsquo;圆
rsquo;。

这个圆满发心不错,能够法法销归心性。先找到生命的本来面目,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叫称性起修。站在真如本性的角度发动菩提心,发动六波罗蜜,所谓的众生只是心中的影像,所谓的佛道也是心中的影像,是借假修真,假借这个影像来修真。所以,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不是在受用人生。

如果你没有安住空性,逆境对你是伤害;你安住空性,《楞严经》说,叫
顺逆皆方便,酸甜苦辣对你都是帮助。你把人生当真实有来受用,进步就很慢;你把人生当做一种借假修真的历练,那又完全不一样。

借你的顺境来启发我的信仰,借你的逆境我自己感到惭愧,因为我今天会遇到这个逆境,有这个罪业,我要自我反省。所以顺境逆境对我们来说,通通是增上的力量。人生的酸甜苦辣,全部是增上的力量。但是你的心理素质要够,就是要安住。

所以安住真如的结果呢?就是不见一法,离心别有,完全销归心性。人生只是自我要求,外境只是给我一个历练的对象。所以,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最后证虚空之果,
如是发心,名之为
lsquo;圆
rsquo;。

如果我们很认真地学《楞严经》、《法华经》,会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我们内心世界有一个轨则:你放下的越多,结果得到越多。这种思考模式,跟我们一般思考模式刚好相反。我们认为要去取,要去追求,一般人认为你追得越多,你的心贪得越多,得到越多。这种思考模式跟经典刚好相反。

佛陀说:你把所有都放下,结果你成佛;你本来就没有,结果你万德庄严。你追求世间的快乐,结果你障碍重重;你放下世间的快乐,你照样有快乐,但是你那个快乐叫作功德庄严,一种自在的快乐,你一点都不会损失的。

所以,我们最好早一点告诉自己真实的道理,就是你要训练一个佛的知见,这很重要!要训练一个好的思考模式,你才有办法达到临终正念,这不是强求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评论(1)

网友点赞推荐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关于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净界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净界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净界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