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在中国的传译(蔡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在中国的传译

蔡宏内容摘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一部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讲的护国经典,经中讲到了以般若性空来护佛果,以五忍来修行般若,经中对般若二谛思想也有着精简的概括说明。经中特别是说到般若有种种功德,可以救护国家等,因而受到帝王的重视,历史上曾多次有帝王开仁王法会,后来的高僧大德也多有注疏、讲说,以此来护国佑民,信众也多有持诵。因而此经对佛教、对社会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关键词:译注本 译者 般若内容 护国经典 影响。作 者:哲学博士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佛教般若经典很多,被翻译流传到中国的有七百多卷,其中《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受到历代帝王重视。此经中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讲如何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因缘,经中讲述般若为佛母,有种种功德,可以救护国家灾难等,因而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唐代宗为此经做的《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中说:护国实在兹经。[1]天台宗把它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此经对佛教、对社会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现在就对此经的译本、译者、般若内容及影响做一些探索。一、译本及注本《仁王护国般若经》传入中国,先后有四译:第一次在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有月支三藏法师竺法护译本,一卷,名为《仁王般若经》。第二次是姚秦弘始三年,罗什,在长安西明阁逍遥园译出《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第三次是梁永圣三年,西天竺优禅尼国真谛在洪府宝因寺译出《仁王般若经》一卷,并作疏六卷。第四次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 765年),代宗帝诏南天竺执师子国不空法师,在南桃园永明殿译出,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2]。这四种译本中,晋竺法护译本及梁真谛译本现已失传。在唐以前,读诵注释用的都是秦译本,智者大师对秦译本评价说:译者不同,前后三本:……虽有三本,秦为周悉。[3]智者大师还说经本有广略,他说:经自有两本,一广说,如散华品云: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所说,十万亿偈般若波罗蜜,散花供养。二者略本,即今经文。[4]这是说佛为十六大国王说的《仁王般若经》有十万亿偈之多,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只是略本。古代人们还常常把《仁王般若经》和《胜天王般若经》混起来,以为它们是般若经部类中的一部经。智者大师在《仁王经疏》中,对这两部经做了区别。他说:有人云:天王一部即仁王部摄,此解不可。若如大经中明人王,亦天王,斯则可也。[5]智者大师、吉藏、圆测等都为秦译本作过注疏,大藏经中收有的注疏有:隋智者大师述,灌顶记的《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隋吉藏作的《仁王般若注疏》六卷;唐圆测注疏的《仁王经疏》六卷,宋代四明善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续藏经中收有明代〈仁王经合疏〉三卷,隋智者大师疏,明道霑合。《续藏经》中收有清代《仁王经疏会本》三卷,这一会本与合本基本相同,所以《续藏经》中只录了其中的序文。这个会本是智者大师注疏的,清代天台学人成莲比丘会集的。这些注疏都是注释罗什法师译本《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的,其中智者大师的注本特别受到后来的天台家的重视,他的注疏在唐代法难时失传,但传到了日本,后来宋朝时,有海上往来的商人从日本把此注疏带到四明,如恂法师得到,晃说之为它做了序,然后四明善月据此注疏而作《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在近现代也有圆瑛法师据罗什译本而作的《仁王护国经讲义》。《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古逸部》中又有敦煌写本《仁王般若实相论卷第二》、《仁王经疏》各一卷[6]。唐译本出来后,为之注疏的有良贲奉诏疏的《仁王护国般若波蜜多经疏》七卷。秦译本和唐译本内容基本相同,仅文字略异。新译本经题上多一个多字,这是唐译的特点,新译中的《奉持品》中多了护国消灾的陀罗尼咒。在《续藏经》中还有为唐译本注疏的,如唐代遇良集的《仁王经疏法衡钞》六卷,宋代净源集的《仁王经疏》四卷,明代真贵撰的《仁王经科疏科文》一卷、《仁王经科疏悬谈》一卷及《仁王经科疏》五卷。在清代,不空法师的译本也有流传,清代成莲法师讲说此经时说:于戊戌冬,住报恩北寺,时值边疆多故,臣民不安……惟成莲所讲,系当世通行唐不空译本,而大师所疏为什公译本,经文互有异同,大旨正堪补备。[7]这说明在清代世上流通的多是唐不空译本,事实上智者大师注疏本从日本取回来之后,也没有在世上广为流传,而只是收在藏经中,只是在明代末年,国运衰微时才又印行这一注疏本。明崇祯甲申年元贤作的《合刻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中说:天台智者仁王一疏,流落海外,有百数年,宋代贾客之力始还本土,亦弗克大行于世。仅秘之龙藏而已,近因国运式微,灾变迭至……此疏传自陈隋已千有余载,而若存若亡,不能大显于世,虽老师宿学,鲜有得一见之者。[8]而唐不空法师的译本有一些密宗色彩,自唐代密宗衰落后,这一经本流传也是较有限的。在历史上流通的一个就是天台注疏的罗什译本,一个就是唐译本,因为它们互相补充,因而通常后人读诵、讲解时也多是两个本子相互参照着用[9]。不空法师译本与罗什译本品目相似,一序品,二观空品(唐译为观如来品),三菩萨教化品(唐译为菩萨行品),四二谛品,五护国品,六散华品(唐译为不思议品),七受持品(唐译为奉持品),八嘱累品。这两个译本内容基本相似,但各自的特色是很明显的,如不空法师译本中的《观如来品》在罗什译本中作《观空品》。不空法师是从果上说的,译为观如来品,是在彰显如来的果德,使令众生对福慧双足,清净庄严的佛果,生起欣求的。罗什译本,是从法上说的,译为《观空品》,是在破除众生一切执着,彻悟法性空寂无自性,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证得如来法身,这是从中观学角度的翻译。二、对译者的辨析对于罗什译本,近代学者多有怀疑,认为这可能不是罗什译的,因为《高僧传》中没有提到罗什译此经,汤用彤先生说:凡不知翻译年月,而为重要之典籍,则列其目于下。(其《梵纲》、《仁王》二经,均有可疑,故未列入。)[10]他这是在说《金刚经》等经的翻译年代不明,所以列于下面,而《仁王般若经》可能不是罗什译的,困此他就未把此经列入《什公之译经》中。 罗什译《仁王般若经》之所以可疑,还是因为在般若经部类中,有八部之说[11],其中并没有《仁王般若经》,而在玄奘译的《大般若经》中,也无《仁王般若经》,窥基所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中说:“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12]这是说玄奘在西行取经时,没有见到此经。在般若的五支说中,列有《仁王般若经》。而般若的五支说,还是依据《仁王般若经》中的记载来的,《仁王般若经》《序品》中说: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多。[13]罗什的译本中说: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大众,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赞般若波罗蜜。[14]两个译本的说法大致相同,旧译中的《光赞般若经》,即是大品般若。这是说前面已说了四部般若,现在说了《仁王般若经》,就有五部了。竺法护的译本失传,传说为罗什译的本子,流传了下来。日本学者副岛正光在《般若经典的基础研究》中称罗什译的《仁王般若经》为中国撰述的。[15]说《仁王般若经》是中国撰述,不一定可靠,因为不空法师是奉诏译此经的,唐代宗在为该经做的《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中说:先之所译,语质未融。披读之流,临文三覆,凡诸释氏,良用慨然。先圣翘诚玉毫,淡虑真境,发挥满教,搜缀缺文,诏大德三藏沙门不空,推校详译,未周部卷。……既而梵夹远赍。[16]这里讲了不空法师的梵文译本是从印度带来的,对比两经也可以看出,唐译本内容与秦译本内容相差不大,只是字句有些差异而已,不空三藏的译本是补以前所译不足而已。罗什所译《仁王般若经》确实不太象他所译般若经那么流畅,但其中仍多有中观般若学的风格。在隋时人们即对此经的翻译有怀疑了,隋沙门法经等撰的《众经目录》,在《众经疑惑》中说:仁王经二卷,别录称此经是竺法护译,经首又题云是罗什撰集佛语。今案此经始末,义理文词似非二贤所译,故入疑。[17]智者大师在《仁王经疏》中对经本的翻译做了辨析,说:问:古人云:仁王经,非正传译,是事云何?答:寡识小智,深可怜愍,岂有不见目录,即云非是正翻。[18] 不管《仁王般若经》如何受到怀疑,天台宗把该经作为天台学的一个重要经典,《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五说:天台顗大师,出三种止观,法华玄义文句,及维摩,仁王,金光明,普门品,十六观等疏,于是教观大备。[19]天台智者大师注疏此经,从而建立了天台学的思想体系,因而重视此经,后来的天台学人也对此经多有注疏、讲说。三、内容《仁王护国般若经》是在大品般若经后面讲的,因而内容较广,且较为成熟,清代天台学人成莲在为《仁王经疏会本》作序时说,此经“乃八部般若之结经也。”[20]可见此经内容丰富而成熟。它不仅仅涉及般若思想,还讲到十地思想[21]。护佛果、护十地之行是内护,护国土是外护,可见般若之力不可思议,“佛果菩萨且赖之成立,况国土乎,况生灵乎?”[22]此经作为一部护国的经典,它能护国,正是因为般若的力量,因而此经对佛教般若思想有着较多深入的阐述和说明,现在对此做一番探索[23]。(一)空的思想 经中广泛讲述万法性空的思想,说菩萨以般若空性空来护佛果。经中说: 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24]般若空故,菩萨亦空,何以故?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复皆空。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见。有情果报三界虚妄,欲界分别所造诸业,色四静虑定所作业,无色四空定所起业,三有业果一切皆空。三界根本无明亦空,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余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25]经中广泛列举名相,一一加以否定,说这一切皆是空,并且还讲述了般若经中的十八空思想,经中说: 诸有为法悉皆空故,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罗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26]又说如果著相分别,不能观空,则不见真理,不能明了世间实相。经中说: 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实性。[27]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菩萨。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空故。[28] 空是般若的基本思想,是菩萨修学的智慧,经中说正是以此智慧,菩萨来持佛果的。与空相关的般若经常说的一切法如梦、如幻的思想,《仁王般若经》中也有讲述。(二)诸法如梦、如幻经中说到诸法如幻的思想,经中说: 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幻士,无说无听。[29]一切众生,性无生灭。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30]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31]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津润名水,暖性名火,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五色根,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32] 经中说到诸法如梦的思想,经中说: 我人知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33](三)修行般若经中讲述了如何修行般若,讲了修行般若的次第,以及修行的内容及违缘的对治。经中说到以五忍来修学般若,即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前四忍每忍又分上中下三个层次,寂灭忍则只分两个层次,如此则有十四个阶段,可归纳为三贤十地,即伏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以及后四忍十地果位。信忍中有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顺忍中有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无生忍中有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寂灭忍中有法云忍、正觉忍。经中说: 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34] 这在罗什所译的《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中相应地作:闻诸忍法门,信忍、止忍、坚忍,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焰慧忍、胜慧忍、法现忍、远达忍、等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者。[35] 五忍的说法在佛教中较少见到,这讲述了般若学的观行次第,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般若学在这方面的空缺。这里讲述了十地思想,罗什所译与不空所译相似,但罗什译本中没有采用《华严经》中十地的名相,而唐译本是后来翻译的,则采用了华严名相,更便于理解和流通[36]。与这五忍十四果位相对应的是十四个应化国王及国土,经中认为证到一定果位才能以一定的方法治理一定国土,即中下品十信(十善)位作粟散王,上品十信(十善)作铁轮王,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分别作轮王(铜、银、金轮王),十地菩萨分别作赡部洲转轮圣王[37]、利天王、夜摩天王,睹史多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初禅梵王、二禅梵王、三禅梵王、第四禅大梵天王。“是为菩萨摩诃萨现诸王身,化导之事。”[38]在《奉持品》中又进一步讲到这三贤十地修行阶段中的种种情况,具体的修学品目、方法等。 (四)法性思想经中对法性思想阐述不少,其中说到法性是真实: 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39] 经中又说法性是实性,而且此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不可以分别名相而得。经中说: 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40]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实性。[41]经中又说法性是空,经中说:智照实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法性空故。”[42]在后面的《二谛品》中则也有“法性本无性,胜义谛空如”[43]的说法,认为法性无性,第一义谛是空。这些思想对三论、天台阐述他们的中道思想是极有帮助的。在讲到“以诸法性,悉皆空故”[44],怕人落入空见,经中又说一切法皆有。经中说:以诸法性,悉皆空故。由世谛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不动行等,因果皆有。[45]这是说法性是空,但以世谛,又有假有的,有祸福因果。这样经文就系统地阐述了般若学的中道思想,但这样的阐述,已与龙树中观以破为主,吉藏大师的破邪显正,只破不立的般若三论思想有一定区别了。 (五)二谛思想经中还阐述了二谛及四谛的思想。对于二谛,经中说: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著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46] 这是说无分别相是胜义谛,而分别相是世俗谛。经中还对世俗谛做了进一步解释,认为众生由妄想分别而作业受果,就是世俗谛。经中说: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47] 而世谛是幻化假立的,佛出世后才立种种名字。经中说: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声响。[48] 经中说到二谛也是空,不可取著,否则也是著相。经中说:二谛四谛,一切皆空。[49] 又说:般若无相,二谛皆空。……于第一义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于一切法,皆不取著。[50] 经中还说到“初照二谛平等理,权化有情游百国。”[51]这里的照二谛,有超越于有无之外的意思。又说“实智寂灭方便智,达无生理照空有。”[52]这里讲达无生理照空有,又说二谛为空,不可执著,则似乎在二谛外仍可再讲一种二谛的思想。而在罗什所译《仁王般若经》《二谛品》中,则说: 大王,若有若无即世谛也,以三谛摄一切法,空谛、色谛、心谛故,我说一切法不出三谛。[53]三谛的说法在般若经中是较少见到的,罗什译本中还多处提到三谛思想[54]。(六)佛身观经中说到佛是无明断尽的大觉者,经中说: 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55]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56] 经中说到如何观佛身: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非一非异。……非来非去。……心行处灭,言语道断。[57] 这里讲的就是中道实相,讲到了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并具体讲到不住世间,不离世间的不二中道思想,经中还说: 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58] 即认为离三界而讲有真理则是外道见解,可见经中对不离世间而讲解脱的中道不二思想的重视。 (七)文字般若以经中的中道思想为基础,《仁王般若经》还阐述了文字般若的思想,在《二谛品》中,还直接讲到了文字即实相,说: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59]经中还阐述中修学文字般若,这在其它般若经中也是不多见的,经中说:若菩萨不着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能以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是为般若波罗蜜多。[60]则受持读诵经典不著文字相,也不著修持相,(又不见我相,)则三轮体空,能与般若真性相应。这种修文字般若的法门在其它般若经典中还很少有阐述,这是此经对文字般若修法的独特阐述。《仁王般若经》中的般若思想很丰富,如其中的本觉思想[61],不即不离思想[62],一切法皆如的思想[63]等,这些思想在经中只是只言片语,但其般若义理还是很有价值。四、护国经典《仁王护国般若经》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讲的是以般若的功德除灭灾难,护持国家,使得天下太平,经中说: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国土安乐。[64]国家中的七难是指:一者日月失度……二者星辰失度……三者龙火、鬼火、人火、树火,大火四起,焚烧万物。四者时节改变,寒暑不恒。冬雨雷电,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砂砾。非时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涨,流石浮山。五者暴风数起,昏蔽日月。发屋拔树,飞沙走石。六者天地亢阳,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七者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竞起,百姓丧亡。[65]经中还具体讲到了如何受持此经及受持解说此经的功德利益。(一)国王当持诵此经乃为国王而说,经中说:我以是经付嘱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66]国王持诵此经对国家有大利益,经中还举了两个国王,持诵、修学般若经而退敌兵、消灾免难的故事。一是帝释天退顶生王进攻的故事,二是普明王受持般若,并使众王免被斑足王杀害的故事。经中说:顶生王领四军众,来上天宫欲灭帝释。时彼天主,即依过去诸佛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读 般若波罗蜜多经,顶生即退,天众安乐。[67]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斑足,取千王头。……北行万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其王乃依过去诸佛所说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八千亿偈。……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闻法,悟解证空三昧。……诸王闻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诵持。[68] 由于此经有这样的护国功效,所以佛在经中多次劝国王们多受持此经,经中说: 大王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汝等十六诸大国王,修护国法,应当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若未来世诸国王等,为欲护国护自身者,亦应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69] 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70]

由于经中这样的劝说,后来国王多有修持仁王法会以护国佑民。(二)国王读诵并请法师讲解般若经义深奥难懂,不可思议,仅仅读诵利益有限,所以国王还得请法师解说此经般若义理,以佛法利益众生,从而消除灾难,这也是历史上多有法师大德注疏此的原因。经中说: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然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时讲读此经。[71]由于这种原因,崇信佛法的皇帝,大都是在宫内建立道场,恭请有德高僧讽诵《仁王护国般若经》,为国家人民祈福消灾。(三)诵持此经利益经中还对受持经文能护国灭灾的原因做了解说,经中说:大王,我见诸国一切人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恭敬供养得为帝王。一切圣人得道果者,来生其国,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无道之时,圣人舍去,灾难竞起。[72]这是说仁王有道有德时,才能行持读诵般若以护国,这是根本。而当国王无福无道时,圣人离开,灾难就就起来了。经中还具体说:佛言大王: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兴。[73]这是说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国王大臣不行正法,则有灾难。而且经中还说到灾难起时,鬼神乱,而以般若之威力则能平息这些扰乱,使灾难不起。经中说: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国王、大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风等,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讲说此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有其不可思议功德,能为众生带来极大福利,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能挡灾难,经中说: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犹如虚空,不可测量。若有受持读诵之者,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犹如垣墙,亦如城壁。[74]又说:若有人,于恒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缘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所以者何,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75]这段文字还说到文字性离,与实相等,所以诵此经有大利益,这也即是般若功德不可思议的原因。因此经中称赞般若,说“般若波罗蜜多,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如摩尼宝体具众德。”[76] (四)五方菩萨护国经中说到国王护持三宝,就有五方菩萨护国,经中说: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令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放日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琉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是五菩萨摩诃萨。各与如是无量大众。于汝国中作大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77] 五方菩萨在罗什译本中是手持千宝相轮的金刚吼菩萨,手持金轮灯的龙王吼菩萨,手持金刚杵的无畏十力菩萨,手持千宝罗网的雷电吼菩萨以及手持五千剑轮的无量力吼菩萨。从他们手持的法器相似来看,这两个译本中的菩萨是相似的。(五)金刚手菩萨说咒语以护持国土经中说: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世尊,我有陀罗尼能加持拥护,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诵习而令通利。以法威力,当令国界永无众难。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说陀罗尼。[78]这是不空三藏的译本,所以又有一段咒语,以此护持受持读诵此经的地方。唐良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中说,有此“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大藏经》有不空译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出金刚瑜伽经)、《仁王般若念诵法》一卷、《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念诵仪轨》讲到五方金刚菩萨身相威德及建立护国法会的择地、设坛、入场、观想、结印等。 五、影响《仁王般若经》在历史上有着一定影响,罗什译出后就有智者大师、吉藏、圆测等高僧大德注疏,唐代重译后,又得到了帝王的多次支持,元世祖还曾建仁王护国寺[79]。历史上也有不少大德对此经进行注疏、讲说以护国利民。(一)讲说《仁王般若经》《仁王般若经》义理较深,没有讲说注疏,还是难以得到般若的大利益,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仁王法会,请高僧大备讲说此经。如南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敕令于大内设仁王大斋,此后每年举行两次法会,讲《仁王般若经》。陈后主至德三年(585年),曾请智者大师于太极殿主讲《仁王般若经》。《佛祖统纪》中记载说:(至德三年)四月诏赴太極殿,开大智度论题,及仁王般若经题,还寺就讲。時百座居左(諸高座法師也),五等在右(五爵公侯伯子男也),……天子临筵听法,百僚莫不尽敬。……复下诏曰,国家旧讲仁王,一年兩集,仰屈於太極殿再演此经。[80]后来陈后主又到寺里听智者大师讲《仁王般若经》,《佛祖统纪》中记载说:至德四年,诏迎顗禅师,居光宅寺,帝幸寺,听讲仁王,躬礼三拜。”[81]又如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诏令京城僧尼,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讲诵《仁王般若经》,为国祈福。《佛祖统纪》中记载说:三年正月,诏京城沙门,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转仁王经,为国祈福,官给斋供。[82]玄奘西行至高昌时,高昌王还讲他讲《仁王般若经》。《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中记载说:“复到高昌……王欲留法师,不听西去。……王欢喜,请讲仁王经。”[83]后代也很盛行读诵修行这一经典,流传到日本朝鲜也有持诵修学此经来护国佑民的[84]。(二)后来唐代宗时期不空三藏译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又数次设会讲诵,或祈雨,或祈攘敌。《佛祖统纪》中记载说:玄宗,康居入寇安西,诏不空诵仁王呪,感北天王子神兵现,五国奔溃。代宗,吐蕃逼京师,內出仁王经,诏不空置百高座讲经,寇平。[85]在《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中又有唐代宗修仁王法会求雨的记载,说:代宗皇帝永泰元年秋,天下无雨枯渴,代宗以八月二十三日,诏于资坐西明两寺,请百法师,讲新翻仁王般若经,以三藏法师不空为都讲。至于九月一日,黑云耸空,甘露雨降,天下得润雨泽,枯死草木,顿成荣茂,仁王般若威神不可思议。[86]《宋高僧传》中记载不空三藏诵此咒为唐朝解除兵灾的故事,其中说:天宝中,西番、大石、康三国帅后围西凉府,诏空入,帝御于道场。空秉承香炉,诵仁王密语二七遍, 帝见神兵可五百员在于殿庭,惊问空,空曰:毗沙门天王子领兵救安西,请急设食发遣。四月二十日果奏云:二月十一日,城东北三十许里,云雾间见神兵长伟,鼓角諠鸣,山地崩震,蕃部惊溃。彼营垒中有鼠金色,咋弓弩弦皆绝。城北门楼有光明天王怒视,蕃帅大奔。帝览奏谢空,因敕诸道城楼置天王像,此其始也。[87]宋清源撰的《仁王经疏》中在解说此咒时亦引用此故事,说得更为详细。[88](三)后来众多大德讲说注疏此经在《续高僧传》中记载了彦琮、慧赜、昙延、灵裕、慧光等不少大德讲说、注疏《仁王般若经》的,如:释彦琮,俗缘李氏……及齐后西幸晋阳,延入宣德殿讲仁王经,国统僧都用为承奉,听徒二百,并是英髦。帝亲临御筵,文武咸侍,皇太后及以六宫,同升法会。[89]释慧赜,俗姓李,荆州江陵人。……武德年内释侣云繁,屡建法筵,皆程气宇,时延兴寺,百座讲仁王经,王公卿士并从盛集。[90]释昙延,俗缘王氏……所着涅槃义疏十五卷,宝性胜鬘仁王等疏。[91]释灵裕,俗姓赵……自年三十即存著述……胜鬘央掘寿观仁王毘尼母往生论上下生遗教等诸经各为疏记。[92]释慧光,姓杨氏,……凡所撰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等,皆有注释。[93]《佛祖统纪》中还说神照撰《仁王忏仪》,记载中说:“讲忏仪,僧传称……神照撰仁王忏仪。”[94](四)信众持诵国王受持读诵解说此经可以护国,灭灾,而大臣及人民诵读此经也护国灭灾的功效。经中说: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95]经中还说:若于是经受持读诵,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锁捡系其身皆得解脱,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过咎悉得消灭。[96]因为般若智慧能为众生带来极大福利,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而历史上信众还是多有持诵修习,但信众们诵习也多是为了护国,利益大众。历史上记载般若经功德的故事不少,其中就有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在城被包围而劝众人诵般若经而退敌的故事。《五灯会元》记载说:隋大业十三载,领徒众抵吉州,值群盗围城,七旬不解。万众惶怖,祖愍之,教令念《摩诃般若》。时贼众望雉堞间若有神兵,乃相谓曰:城内必有异人,不可攻矣。悄悄引去。[97](五)五部般若之说般若部有分类有好几种,有三部、四部、五部、八部的说法,而般若的五支说,就是依据《仁王般若经》中的记载来的,《仁王般若经》《序品》中说: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多。[98]这里的《大品般若》在罗什译本中作《光赞般若经》,这是说前面已说了四部般若,现在说了《仁王般若经》,就有五部了。在这里说到《仁王般若经》是在《大品般若》之后说的,因而又有称《仁王般若经》是般若结经的说法。(六)三贤十地思想《仁王般若经》的三贤十地思想在佛教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它对佛教菩萨果位的独特解说,受到后人的重视。关于菩萨的修行果位,经典中有不同的说法,智者大师在《维摩经玄疏卷》中说:“诸经明位数不同者,如《华严经》三十心、十地、佛地,但有四十一位。《璎珞经》明有五十二位,《仁王经》明五十一位。新翻《金光明胜天王般若》及《大品经》但明十地、佛地,不开三十心。《大涅槃经》明五行十功德义,推以开三十心、十地也。诸论明地位多小不同,悉是约经故尔。”[99]《仁王般若经》中讲的菩萨修行次第就有五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共古三十果位,以及十地果位,再加上等觉,共四十一位,在三贤位之前又有十信(十善)位,所以共有五十一位。《仁王般若经》中对三贤十地思想的论述使得它在后来人在讨论菩萨修行果位时总是加以关注、探索,窥基就是在无法确定《仁王般若经》真假时,仍是采用其中的思想,他在所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中说:“如仁王经说有差别,地前有三心……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100]这是说玄奘在西行取经时,没有见到此经,但经中讲地前三心,即十住十行十回向时,仍是引用此经中的义理。《仁王般若经》是一部出现较晚的般若经典,它阐述了其它般若经中较少讲述的内容,如对般若护国功德的讲述,对文字般若修法的讲述以及修行般若的观行层次等等,这些都显出后期经典的翻译越来越成熟,在思想上也越来越接近当时的佛教思想,《仁王般若经》的思想价值使得后来的佛学家也多有注疏和研究。它对般若能护国利民的功德做了阐述,使国家重视该经,以此来护国利民,因而它的思想影响和社会意义还是较大的。 (责任校对:通贤) 

--------------------------------------------------------------------------------

[1] 《大正藏》第8册,第834页上。[2] 参与翻译的还有义学沙门良贲、释飞锡、翰林学士柳抗等十六人。《续高僧传》中说:“释飞锡……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奉诏于大明宫内道场同义学沙门良贲等十六人,参译仁王护国般若经并密严经,……不空与锡等及翰林学士柳抗,重更详定,锡充证义,正员辞笔,不愧斯职也。”(《大正藏》第50册,第721页下)[3] 《大正藏》第33册,第254页中。智者大师疏中引《历代三宝记》说有三译本:“一者晋时永嘉年,月支三藏昙摩罗察,晋云法护,翻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是伪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别馆翻二卷,名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三者梁时真谛,大同年于豫章实因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经,疏有六卷。虽有三本,秦为周悉。依费长房入藏目录云耳。”(《大正藏》第33册,第254页中)[4] 《大正藏》第33册,第254页中。[5] 《大正藏》第33册,第254页。[6] 这两卷写本,都是与罗什所译的《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有关的。《仁王般若实相论》中引用了罗什所译经本的内容,说“尔时十六大国王闻佛说十万亿偈般若波罗蜜。”(《大正藏》第85册,第160页中)《仁王经疏》解说了“佛说仁王护国波若波罗蜜”这一经题。(《大正藏》第85册,第167页中)[7] 《续藏经》第40册,第83页。[8] 《续藏经》第40册,第726页。[9]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记载一个故事说到时人同时持诵两译本,说:“德宗皇帝贞元十九年,有一沙门,不知名及住处,宿太山府君庙堂,诵新译经四无常偈,府君梦示云:吾昔在佛前,亲闻此经,什公翻译词质义味泯合,闻读诵声,身心清凉。新经又词甚美,义味淡薄,汝持本又毘沙门与经卷副。沙门梦觉,兼持旧本矣。”(《大正藏》第51册,第846页中)[10]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第一版,第213页[11] 般若经典到中国,人们又对般若经进行了分类,有三部、四部、五部、八部般若的说法。三部般若:三部般若的说法出自《大智度论》卷六七,说般若经有上、中下品三种:般若波罗蜜部经卷,有多有少,有上中下──光赞、放光、道行。(《大正藏》第25册,第529页中)四部般若:随着般若经的传入和翻译,又有四部般若的说法。就是说在三部外,加一部六百偈本。即三部以外加《金刚般若》,合成四部,但《金刚经》只有三百多偈。五部般若:《仁王护国经》中说有五时般若,五时般若少有人提,吉藏对此评论时,引用《大智度论》一百卷中说:诸龙天宫有千亿万偈般若经。所以他认为般若“岂局在五时,限于八部耶?” (《大正藏》第33册,第86页)八部般若: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菩提留支到中国来,译出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这部论是世亲所造的,菩提留支又依据世亲的论释,造《金刚仙论》十卷。《金刚仙论》说有“八部般若”,论中卷一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光赞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即此金刚般若是)。(《大正藏》第25册,第798页。括号内为后人的小字注解。又见于《续藏经》第二册,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民国83年第一版,第391页)[12] 《大正藏》第43册,第129页中。[13]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上。[14] 《大正藏》第8册,第825页中。[15] 副岛正光《般若经典的基础研究》,春秋社,第22页。[16] 《大正藏》第8册,第834页中。[17]《大正藏》第55册,第126页中。[18]《大正藏》第33册,第254页。[19]《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5册,第347页中。《佛教各宗大意》中认为此经可以增加信众对佛法的信心,因而天台宗重视此经。说天台“以《妙法莲华经》为正依经典,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涅般经》为扶疏,以《大品经》为观法,引《维摩》、《仁王》等经以增信,引《佛性》、《宝性》等论以助成。”(《佛教各宗大意》,黄忏华著,佛陀教育基金会,民国八十一年印,第392页。)[20] 《续藏经》第40册,第83页。[21]唐遇良的《仁王经疏法衡钞》中说到般若有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眷属般若以及境界般若,其中文字般若可泛指三藏十二部,眷属般若中包括六度万行,这样则经中讲到如何护佛果,护十地之行,也是般若之学范畴了。[22] 《续藏经》第40册,第726页。罗什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大王,是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一切国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亦名天地镜,亦名龙宝神王。” (《大正藏》第8册,第832页下)又说:“一切国土安立,万姓快乐,皆由般若波罗蜜。”(《大正藏》第8册,第832页中)[23] 本文所引《仁王般若经》经文多是引自不空三藏的译本。[24]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25]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上。[26]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27]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28]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29]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上。[30]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上。[31]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中-下。[32]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下。[33]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下。[34]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中。[35] 《大正藏》第8册,第828页中。[36] 释智旭《阅藏知津》第23卷中也说此经:“文更顺畅,最宜流通。”(《嘉兴藏》(新文丰版)第 32 册,第93页中)[37] 罗什译本作四天王,说一地菩萨做阎浮四天王。[38] 《大正藏》第8册,第837页中。[39]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中。[40]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41]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上。[42]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43] 《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上。[44]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45]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46] 《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下。[47]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下。[48]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下。

[49]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50] 《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中。[51] 《大正藏》第8册,第837页中。[52] 《大正藏》第8册,第837页下。

[53] 《大正藏》第8册,第829页中。 [54] 罗什译本《菩萨教化品》中说:忍心无二三谛中,出有入无变化生……胜慧三谛自达明,化乐天王百亿国。空空谛观无二相, 变化六道入无间。法现开士自在王,无二无照达理空。三谛现前大智光,照千亿土教一切……入百恒土化一切,圆照三世恒劫事。返照乐虚无尽原,于第三谛常寂然。(《大正藏》第8册,第827页下)[55]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下—837页上。[56] 《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上。[57]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上-中。[58]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下。[59] 《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中。

[60] 《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中。对于不离文字又不著文字地修文字般若,此经《二谛品》中也有一段话与此内容相应。经中说:“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一二,真入胜义谛。”( 《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上)《慈悲梁皇宝忏》中也有一段较相应的解释,说:“至德渺漠,本无言说,然言者德之诠,道之径;说者理之阶,圣之导。所以籍言以显理,显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虽言理两乖,善恶殊绝,然影响相符,未曾差滥。在于初学,要因言以会道,至于无学,以合理而言。《慈悲梁皇宝忏》(下册)卷7,福建莆田广化寺印,第46页。

[61] 经中阐述了本觉思想,印度佛教重视本寂,中国佛教重视本觉,经中说自性清净,即是本来的觉性。中国佛教多讲本性自净,本性觉悟,无有缚解,这在禅宗中多有体现,如初祖达磨对二祖慧可即是说本来无心,何来解缚。经中说:“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是为菩萨本所修行。”(《大正藏》第8册,第837页上)罗什译本作:“自性清净名觉萨婆若性,众生本业是诸佛菩萨本年修行。“(《大正藏》第8册,827页上)这是说这种本自觉悟的自性是一切修学的根本。经中还说:“一切众生自性清净,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上)这是说因众生本觉,因而一切所作无缚无解,非因果非不因果。

[62] 不即不离的思想在此经中有讲说,经中说:“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量。”(《大正藏》第8册,第838页中)这里说不即不离的中道,对后来禅宗运用般若思想,讲不即不离,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思想方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般若经里讲中道时,采用不即不离,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说法,讲得如此直截了当的,还是不多的。

[63] 经中多提到万法性空,一切法是不二,不即不离,则世间万法是什么样的呢?经中说到一切法皆如的思想。经中说:“法同法性犹如虚空,一切法皆如也。”(《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又说:“一切诸法悉皆空故,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下)“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大正藏》第8册,第839页中)“如”在其它般若经典中也有讲解,这种如其所是的思想是佛教对世界本相的阐述,这在《仁王般若经》中也有体现。[64]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上。[65]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上-中。[66]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上。[67]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中-下。[68]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下。这里记载了普明王所诵持的一偈,这一偈在罗什译本中,与《贤愚经》《无恼指鬘品》中的偈文基本相似。[69]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下。[70]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上。[71]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上。[72]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73]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中。[74] 《大正藏》第8册,第844页下 。[75] 《大正藏》第8册,第836页上。[76]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中。[77]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中-下。[78] 《大正藏》第8册,第843页下。[79]《解惑篇》中记载说:“上问帝师云:修寺建塔,有何功德?答云:福荫大千。由是建仁王护国寺。” (《嘉兴藏》(新文丰版)第 35 册,第463页中)[80] 《大正藏》第49册,第182页下。陈朝正殿名为太极。[81] 《大正藏》第49册,第247页下。[82] 《大正藏》第49册,第363页中。[83] 《大正藏》第50册,第214页下。[84] 在日本,自齐明天皇天皇年元年(660年)修仁王法会后,每到新天皇即位之时,都于全国百处修仁王会,称为一代一度仁王会。高丽(韩国)于文宗(1041-1082年)以来,亦数次设立百座仁王会。[85] 《大正藏》第49册,第456页上。《佛祖统纪》中记载说:“永泰元年……十月吐蕃寇逼京师,命內出仁王经二辇送西明诸寺,诏不空三藏置百高座讲经,帝临御行香礼敬,已而寇平。”(《大正藏》第49册,第377页下)[86] 《大正藏》第51册,第846页中。[87] 《宋高僧传》,中华书局 ,1987年8月第一版,第11-12页。[88] 宋清源撰的《仁王经疏》中说不空三藏曾诵此咒解羌胡之围,在天宝元年西番、大石、康等五国来侵犯安西,唐玄宗本想发兵,但距安西一万余里,要一个月才能到。于是就诏不空进宫做法会,不空诵此经陀罗尼二十七遍,帝见神人,不空说是毗沙门第二子独健领兵来救。二个月后安西来报说,二月十一日(不空做法会的那天)从早上巳到下午酉时有神兵相助,又经过两天后,来犯军队溃败逃走。那时来犯军队营里有金毛鼠咬断弓弦及器仗,都不能用了,又有光明天王出现在安西城楼上。[89]《大正藏》第50册,第436页中-下。[90]《大正藏》第50册,第440页下-441页下[91]《大正藏》第50册,第488页上-489页下。[92]《大正藏》第50册,第495页中-497页下。[93]《大正藏》第50册,第607页中-608页上。[94]《大正藏》第50册,第319页上。[95]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上。[96] 《大正藏》第8册,第840页上。[97] (宋)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10月第一版,第50页。[98] 《大正藏》第8册,第835页上。[99] 《大正藏》第38册,第538页下。[100] 《大正藏》第43册,第129页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