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出入息16圣行(北戴河开示)
北戴河开示-出入息16圣行各位同修大家好!这几年来到各处带禅修,因为我们有现成的DVD整个课程的进度,所以我比较少在现场来讲解禅修的方法,这一次我想有因缘的话我尽量来跟大家现场的讲解。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玉玲大菩萨她有跟我提到,很多人希望能够多听我现场的一些讲解,还有一方面是看到大家平常为国务而繁忙而操心,或是为经营企业而忙碌。很难得的几天假期,大家牺牲了世间的吃喝玩乐,大家不但把国庆假期腾空出来,也把中秋节的团聚假期腾空出来,来这里参加心灵的净化、成长,你们的精神也让我很感动,那我也想到怎么样在有效的几天之内,怎么样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让企业界的干部,或是政府官员,能够就学习到心灵的成长、净化的要领,也能够学到活生生的法、方法,可以在历缘对境工作之中都可以应用,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珍贵,要能够腾空出几天是非常不容易,不像有些人他们可以来专修,所以我想说将来要设计一套课程,针对企业界干部或是政府官员,大家能够在三天或五天的期间,就能够学到具体可行的方法,三天到五天的心灵成长营,就能够让大家觉得很获益,而且是很实用,回到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够很实用,都能够应用出来,而且希望所讲的是没有任何的宗教色彩,没有任何的迷信信仰,完全是合乎科学,合乎心理学,合乎人生哲学,完全是以一种心灵的净化、心灵的成长,智慧的开启,人类潜能的开发这方面为着眼,而设计的一些课程。这方面也是因为你们的精进用功、你们的珍惜让我想设计一套出来,来跟各方面的人来结缘,让大家能够在短期间内就能够受益。好,我想现在从今天起,我们未来三天,就针对一些重要的课程、重要的方法来跟大家分享。昨天前天就算大家是在打基础,那从现在开始,每一个环节、重点扼要的讲过之后,就让大家去练习、去实验、去实践,不是只是听一些空谈、知识知见,那方法我们也尽量单纯,尽量简单干净利落。心灵要净化、要成长,有几个很重要而且是很实用的关键课程,分为静态与动态。人要能够静得下来,你在动态之中才能够保持明觉,如果你静态的方法,你掌握不到的话,你的心会浮燥不安、浮动不安,如果心浮燥、浮动不安的话,你没办法开发明觉,你的潜能也不容易开发出来。如果只是偏于静,而动态方面忽略的话,那你在历缘对境工作之中,你也很难应用得出来。所以三天的课程,有结合静与动,静重点有二方面,第一是观呼吸;第二是静坐中的动中禅,我们静态重点在这二方面。动态有几方面,动态方面包括经行、说话-讲话的要领,那是很重要的,还有日常工作之中,动态之中,怎么修行;还有吃饭的时候怎么修行,不要小看这些环节,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关键,你能够学会了,这三天你能够学到这些要领的话,那你可以应用到一切处,不管在什么环境你都能够是保持清醒明觉,都能够把修行应用出来,而且你会不断的开启潜能、开启智慧,所以这几个重点,我们这几天会陆续来跟大家分享,让大家学到很活用很实用的方法,能深入能浅出,能浅也能深,就看你下的功夫。首先我们来跟大家介绍观呼吸。昨天虽然已经讲过,但我想从今天开始,就像三天的完整的心灵课程。现在我讲你们就一边跟着作,一边跟着作。好,现在我们来跟大家介绍观呼吸。观呼吸这是四念处修行里面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四念处的修行那是全面性的明觉的开发,四念处的修行是全面性的明觉的开发。你明觉开发出来,你才会真的醒过来,明觉开发出来,你的生命潜能就会开发出来,你会开启你的潜能与智慧。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生命能不断的成长,能拥有高等的智慧来服务百姓,利益众生,那这是有方法、有次第。所以观呼吸方面就是让大家心能静下来。长呼吸、粗糙呼吸首先让大家调整一下座位,首先你调整好座位,以最清松的方式端坐着,最清松的方式端坐着,你要双盘单盘或是散盘都可以,上半身要端正,头部颈部都端正,不要向前倾也不要向后仰,向前倾或向后仰都会有拉扯的力量,会绷紧,当你是端坐的时候,那是最放松最省力,所以你要调整找到那个放松,端正又放松的点。再来,把你的觉察力注意力放在鼻头人中这附近,因为这是呼吸进出的要道,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有在呼吸,在这个地方你都可以观察到呼吸的进出,为什么要把觉察力放在这个地方,因为我们一般人的心,通常都是散心杂乱,胡思乱想或是像心猿意马,不容易停下来,不容易静下来,你要让这一匹心猿意马能静下来,必须找个所缘,有一个目标让它可以系缚住,让它可以锁定一定目标,心才会逐渐宁静下来。就像海上的船舶,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锚,或是一个固定的桩让它固定下来的话,这一艘船它会继续漂流、漂动、漂荡。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你最初没有透过一些方便法,让它安定下来的话,心会继续漂动、漂荡,为了让这个心能够安定下来,那些智慧者他们就设计很多的方法,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各种方法无非都是为了让这一匹心猿意马能够静下来,所以法门有千百种,没有一个法门称为最高最好最究竟,因为只要能够让你的心宁静安定下来,当下这个法门对你而言就是最好最有效,我们跟大家介绍的方法,就是简单简便干净利落,你到那里都可以应用得很方便的方法,所以观呼吸是很有效,很快就能够让你的心有个所缘,能够让你的心宁静下来,现在也就把你的明觉,觉察力注意力放在鼻头人中这附近,很客观的觉察呼吸的进出,吸气的时候,空气由外面透过鼻孔进入你的身体里面,吸气的时候,你清楚的知道我现在正在吸气,空气正不断地往身体里面灌入。呼气的时候,一样清楚的觉察空气从鼻孔向外呼出。每一吸每一呼,你都能够清楚的觉察,最初的时候呼吸会比较粗糙,不管呼吸急缓慢粗糙微细,你都只要保持客观的觉察就好,长呼吸、短呼吸,粗的、微细的,你都保持客观觉察就好…。如果观察呼吸几次后,你的心跑掉了,这时候再把它拉回来、找回来,轻轻的放在呼吸上,鼻头人中这附近…。只要你有在练习你会发现,呼吸观察不到几次心又跑掉,杂念又起,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很正常的过程,你就用爱心耐心一次一次的把它找回来,不要责备这一匹散乱的心猿意马,因为这是你几十年来所养成的习气,你要在一朝一夕就让它全然的安静下来不容易,如果你用谴责责备的心来谴责它的话,你会修得很挫折,这一匹心猿意马它会反弹得更严重,所以很多人静不下来,主要就是要求速成,那欲速则不达,因为你会对于心静不下来,加以谴责、懊恼,结果反而会修得挫折,所以要用爱心、耐心来善待,在你爱心、耐心善待情况之下,这一匹散乱惯了的心猿意马,它会逐渐渐渐的安定下来…。如果有各种念头浮起,你不要去追随它,也不要跟它抗拒,你就只要保持客观明觉,让那些念头如同浮云,让它自来自去,不要去干扰,只要保持明觉继续在你的呼吸上…,慢慢的慢慢的,你的呼吸会从粗鲁急燥的情况之下,因为你的心逐渐安定下来之后,呼吸会渐渐的缓和下来、缓慢下来,这就进入到了呼吸的第二个阶段。短呼吸、微细呼吸第二个阶段就是比较微细的呼吸,有的人会经过呼吸比较急促、比较短,但只要你心逐渐宁静下来之后,你身体的需要氧气的量会逐渐减少,你的呼吸频率也会逐渐地缓和下来、慢下来,这时候一般人很容易心就跑掉,进入打妄想。因为呼吸比较微细之后,就比较不容易觉察,所以这时候需要你提高明觉,你要越专心越细心,你才能够觉察到微细的呼吸。有的人会觉得我这时候就看不到呼吸,觉察不到呼吸,这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鼻孔出入的呼吸,改由身体本身全身的呼吸,那是身体自然在调整,但是这时候你一样可以觉察到,全身毛细孔的呼吸,并不是没有,但这方面这个是自然的过程,你不可以去强求,不可以去压抑;另一种情况你觉得觉察不到呼吸,那是因为你的明觉度不够,因为呼吸它会越来越微细,明觉度不够的时候,你会觉察不到…。如果你的心不容易宁静下来,不容易觉察到呼吸的话,心还是很散乱的话,有几个对治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深呼吸几次,慢慢的深深的吸气,再深深的呼气。如果你陷入昏沉,也可以透过深呼吸来提振精神。还有对治心散乱,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吸气的时候配合呼吸你可以默念四个字「生灭变易」,因为你的心不容易静下来,它会胡思乱想,与其在那里定不下来胡思乱想,不如你就把它配合这四个字心里默念,吸气的时候看到吸气的现象,你就默念生,现象生起来了「生」,呼气的时候就像一个现象消失,一个波浪消失,所以默念灭,再来吸气的时候,现象界不断地在变化,所以默念一个字变,变化的「变」,再呼气的时候你默念易,变易的「易」,生灭变易,这四个字配合着呼吸来默念的话,一方面更容易摄心,身也在修,意根也在修,口行也在修,这四个字能帮助你摄心,也能够帮助你开悟、见法,现象界的一切都在生灭变易。如果你在修定的过程,心散乱或是仍然不容易定下来,易烦躁或是觉得干扰蛮多,那你可以在观呼吸修定的同时,配合默念另外四个字,就是慈悲喜舍。吸气的时候默念「慈」,呼气的时候默念「悲」,吸气的时候默念「喜」,呼气的时候默念「舍」。你在默念的当下,你用心灵去体悟那个字里面的深义。慈悲,你真的能够体悟到慈悲的精神、涵义的话,你的身心很容易就会柔软下来、安祥下来,你的心量也很容易打开。人修行不容易得力,是因为心量没有打开,没有跟众生广结善缘,如果你能够散发出慈悲的慈场念波的话,很多情况都会改善过来,跟众生广结善缘,散发慈悲的念波,对你修定对你成长会有很大的益助。慈悲喜舍它能够去除掉你很多的干扰。呼吸逐渐宁静下来之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波动或是禅相,这时候你都不要在乎它,一样继续觉察你的呼吸,心不散乱的时候,你就回来很单纯的觉察你的呼吸这样就好。刚才所介绍的几种方法,那是在对治心散乱的时候。心不散乱的时候,你就回来很单纯的觉察呼吸进出就好。全身呼吸、全程呼吸渐渐地心安定下来之后,可以来到第三个阶段,觉察全身的呼吸,全程的呼吸,所谓全程的呼吸,就是你的注意力本来是锁定在鼻头人中,现在你可以随着呼吸从鼻头人中进入到丹田,进入到腹部,你的觉察力也从鼻头人中进入腹部丹田。呼气的时候,丹田开始向下凹陷,空气逐渐吐出,这时候你的觉察力也从丹田向上移,移到鼻头人中,在观呼吸的次第上面,这个叫做来到随,追随的「随」这个阶段,等于说呼吸的全程,你都清楚的觉察跟随,前面第一二个阶段是锁在一个点,第三个阶段是可以全程跟随,又明觉。像这样随呼吸进出的全程,也可以帮助你的心逐渐地越来越稳定、越明觉,动态之中它也能够保持明觉,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昏沉,避免觉得太孤燥、太无聊而陷入昏沉,…。再来,你可以把呼吸放在腹部丹田,就固定在腹部丹田的起伏,…。你能够觉察到丹田腹部的起伏,这时候是你的觉察力,逐渐的从一个小点渐渐扩大,进一步来到把你的全身都当作是丹田,所以把你的觉察力放宽到全身,扩大到全身,你的心不用跟着到处跑,也不用锁在特定的一个点,这时候你的全身就是你的所缘,这是真正觉知全身出入息的要点、要领,心不是固定在某一个点,也不用到处跑,也不用扫瞄,你只是把它放空,放开到全身,这是呼吸从点到线到面的一个扩大,明觉从点到线到面的扩大,…。只要你有经过前面步骤下来,又掌握到放松的要领,你就可以觉察到你全身的呼吸,你全身就像一个气球,吸气的时候,大自然的空气灌入你这个气球里面,所以你的身体会像气球充气一样稍微膨胀。呼气的时候,就像空气从气球里面跑出去,所以你的身体会稍微缩收。吸气的时候像一个海浪冲过来、升起来,打上岸边,呼气的时候就像海浪的消失退下去,你如果能够觉察到呼吸在你全身的起伏波动,这时候你就可以体会到乘风破浪…。安息身行如果你能够很放松又保持明觉,安注在这呼吸起伏上,那你的身体很快就能够安定安息下来,这就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安息身行,你的身体会觉得很轻松、很舒服,身体安定安静。前面四个阶段都是有次第有步骤逐渐深入,这个基础功夫需要你一次一次反复不断地练习,才会真的稳定,当你有这四个步骤的基础功夫,你才能够进入到后面第五到第八个阶段,到第八个阶段是安息心行,你的心要真正安定下来,那是要透过一些方便法,有次第有步骤的逐渐深入,所以请大家扎扎实实的去练习,把前面的马步基础功夫做好,后面就容易开发。身体能够轻柔明觉安定下来,心也就容易安定下来。心能安定下来,你明觉的心才能够开发出来。明心你就能够见法,明心你就能够开启智慧,开启生命的潜能。好,这个阶段跟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一次一次不断的练习,让它很稳定…。刚才是因为要跟大家介绍这些次第步骤,所以要逐一的讲解,当你听过之后了解那个次第步骤,怎么样逐渐深入之后,再来你就可以不需要听而只是去实验、去练习、去作。好,我们上午的进度大家就尽量去练习呼吸,好好的把呼吸的要领学会,下午我们有下午的进度,明天有明天的进度。大家扎扎实实的去练习,你三天下来你会获益无穷。各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前面有讲过出入息的前面的几个阶段,四个阶段。现在准备把后面的几个阶段也跟大家介绍,带领大家逐渐的深入。很多人想要修行、想要入定,但是都不容易入定,有的人一谈到修行、打坐,往往只是停留在世间定,而不知道说怎么样去止观双运,或是有的人只是在求得一心不乱;你要清楚知道一心不乱是处在什么样的位阶,如果不知道,要进一步去止观双运的话,那一心不乱还是处在世间定的情况。早上我们把出入息的十六个阶跟大家介绍一番,但是需要大家配合着做,你要进入宁静,进入比较深的定、比较深的静里面,然后后面所讲的你才能够体会到。前面第一到第八个阶段,这都是属于修定的过程;第九到十二这是修心的过程。身心稳定宁静之后,这时候你的虚妄分别心才会逐渐的止息下来。我们说要转识成智,那个「识」就是识别心、虚妄分别心,讲虚妄分别心并不是说看法判断全部错,并不是说全部错,而是有些对有些错,浅层的可以对,深层、高层的很多判断是错误,但不知道。你要转识成智,就必须要十二阶之后,从十三到十六,那是属于止观双运。来到十二阶用不带成见清净的心来如实观,来止观双运,这时候你才能够真正的止息那些虚妄分别心而开启智慧,转识成智,那是需要心灵的宁静、沉淀,也需要有定力的。所以早上这一节很需要安静、宁静,大家配合着进度深入,现在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因为如果你没有从观呼吸的第一个阶段深入的话,你的心没有真正宁静下来,这时候,我讲后面的话讲后面阶段,你也只是用头脑知见在推理在理解,一样是用识别的心在听在理解。如果你有照着做,心灵有宁静、沉淀下来,后面的阶段你就可以用心灵来感受、来体会。现在请大家从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观呼吸的长短粗细,身体放轻松的端坐着,尽量不要动,身体动心也跟着动,不动的情况下,你才能够观察到很微细的呼吸,让它自然的呼吸就好;吸气长知我现在吸气长,吸气短知我现在吸气短,呼吸的长短粗细,你都只要保持客观明觉就好,不要去干扰它,你干扰的话就会有用力、有绷紧,用力、绷紧你就没办法往下深入下去。放松、放松、放松,只要保持明觉客观的觉察就好……。不管什么念头出现都让它如浮云,不迎不拒。心如果跑掉了,用爱心、耐心把它找回来,轻柔的安注在呼吸上……。慢慢把注意力从鼻头人中这附近向下移到腹部丹田,觉知丹田的起伏,吸气腹部随之而凸起,呼气腹部自然向内凹陷,不要用力,客观觉察就好……,放松、放松……。心跑掉了不要谴责,不慌不忙的再把它找回来,安注在腹部起伏。再来把全身就当作丹田,也就是丹田的范围扩大到全身,让你的觉知放松扩大到全身,这是第三阶段觉知全身的出入息。你的身体就像气球,吸气的时候,气球充气,它会稍微膨胀;呼气的时候,身体会稍微缩收;吸气的时候,就像海浪冲上来;呼气的时候,就像海浪退下去;它有个频率潮起潮落,只要你能放松,你就能够体会到乘风破浪。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起伏,全身缩收膨胀,也可以放在更微细的脉动,心脏心跳的脉动,但注意力不是放在心脏,而是全身的脉动,呼吸的频率一分钟18次,心脏脉动的频率一分钟72次,你不用去算只是让你知道。只要你放松有明觉,你就自然可以感受得到,这时候你的身会慢慢的安定下来。第四个阶段就是安息身行。身体安定了,这是要放松才能够来到身体的安定……,只要你掌握到放松的要领,有觉知,觉知呼吸的起伏,或觉知全身的脉动,你放松,越放松越好,无所求,呼吸脉动都让它自自然然的呈现,如果你有用力,你就没办法进入第五个阶段,有所求也没办法进入,当你能无所求全然的放松,只保持空明觉,很自然的你的身体身心会进入到第五个阶段,喜觉知的产生。第五就是觉知喜。喜觉知产生,身体会很舒服、很舒畅,喜觉知还比较粗,就像叩钟一开始敲打之后,那个声音比较宏亮、比较粗,但它没多久会进入乐觉知。乐就是频率很缓和、很微细,但是一样很舒服,就像叩钟之后后面那个余音绕袅,这是第六阶段的乐觉知。你要清楚的觉知我现在处在什么阶段,不迎不拒、放松,这些喜乐它会渐渐的缓和下来,这时候因为你的身心相当的稳定了,喜乐频率高的时候还不容易觉察到心行,当喜乐逐渐的缓和下来之后,就像如果有人在叩钟敲钟,你就不容易听到空海讲话的声音,当叩钟钟声缓和逐渐微细之后,你就能够渐渐听到空海讲话的声音。当喜乐觉知逐渐的缓和宁静下来,这时候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心行,你的起心动念,你的念头逐渐你就可以看到,这是第七阶段-觉知心行……。当你能够看到起心动念,这时候一样不要去干扰它,不要去造作,你就继续的保持客观的空明觉,这时候那些念头会慢慢的止息下来,妄念止息、冲动止息。身体的冲动在前面第四个阶段就安定下来,第八个阶段就是心的冲动也止息了,这就是安息心行。安息心行就是来到所谓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如果你稳定的话,这就是来到第四禅四禅的境界。前面我们介绍的八个次第,那是有经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如果你稳定的话,它会自然的经历过这四种禅的境界。初禅是包括寻、伺、喜、乐、一心,从第一个阶段到第八阶段,你有初步的体验跟稳定,有经历过又稳定的话,这是来到初禅。二禅就是前面四个阶段超越了,来到进入第五阶段-喜乐一心,一心就是第八阶段。二禅的境界就是第五到第八喜乐一心,三禅的境界超越了第五阶段,来到六七八的乐跟一心,这是三禅的境界。四禅的境界就是喜乐都超越了、缓和了,止息下来了,只剩下单纯的舍心、一心、清净心,舍念清净一心不乱,这是四禅的境界,处在这种境界,那是很祥和,所有的忧悲恼苦止息。很多人把修行来到这种阶段,认为他已经成就了,已经没有忧悲恼苦了,但不知道说这只是世间定,因为你还没有继续深入后面的开发,没有去止观双运的话,你的智慧没办法开启,我们的重点不是在求得一心不乱,那是一个过程,要继续再深入让心继续沉淀。第九个阶段-觉知心。也就是这时候你的心处在什么状态,你要清楚觉察,这时候是逐渐深入到潜意识里面了。前面第一到第四这个都还在表层意识,现在第九到十二这是深入潜意识里面去看你这个心,当你安息心行,那是把虚妄的分别心止息下来。虚妄分别心止息下来的时候,你才能够进入到深层里面去看,潜伏在里面的潜伏心态,潜意识的心,所以第九就是觉知心。对你这一颗心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你要清楚觉察,但也只要清楚觉察就好,不迎不拒不谴责,慢慢的当你空明觉逐渐开发,懂得放松,不迎不拒不谴责,你的心就会自然的产生许多的喜悦。第十个阶段就是觉知心悦,喜悦的心悦,这是所谓的禅悦为食的那一种喜悦,第十个阶段的喜悦跟前面第五个阶段的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第五个阶段的喜是属于身体的觉受的喜,到第八个阶段身心已经安定下来,这时候你的觉知已经超越了身体的觉受,深入到心灵里面,所以第十个阶段的心悦,那是心灵的喜悦,这种喜悦它是从心灵里面涌现出来,你觉知这种喜悦,他是用心灵去感受、去觉悟,心领神会的那一种喜悦,而不是前面第五阶段身体觉受的喜,不一样的。心花开也是第十阶段的心悦,它会自然经过这样的阶段,慢慢它会继续深入到第十一个阶段-令心等持,也就是觉知心定。整个过程你都只要保持客观明觉就好,它是自然在演变,自然在净化的过程,你如果有所求你就没办法进入;一般人修定不得力,没办法入定,就是因为没办法放松,没办法放空,带着有所求之心,有所求你就没有活在当下,有所求你的心就会绷紧,绷紧你就没办法深入里面,所以记得放松、放松,无所求,只要保持客观的明觉就好。很自然的第十一个阶段,你的心清楚看到你的潜意识潜伏心态你也看到了。喜悦现象发生过了,它会自然的来到心很宁静、很安定,而且这时候会开发出平等智、平等觉,心来到等持,平等的世界,这时候自然的面对各种现象界一切,它能够不迎不拒,对于各种禅相也能不迎不拒,对于过去很多的成见、知见、执着,也都能够放下。心等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你有经历过十一个阶段心等持的阶段,心定的阶段,才能够进入到第十二个阶段-令心解脱,也就是觉知心解脱。一般众生的心很容易成为境界的奴隶,遇到可爱的境界,就不断的追、不断的抓,心成为境界的奴隶;遇到不喜欢的境界,就不断地拼命的逃或是抗拒,心又成为你认为的不可意的境界的奴隶,心很难真正的安定下来,心容易成为境界的奴隶。当你有透过正确的闻思之后,又有修定,心逐渐宁静沉淀下来、沉淀下来,深入到十二个阶段,这时候你的心不再成为境界的奴隶,你的心不带任何成见,那些固执的观念、成见,通通放下,这时候你的心是来到解脱,心从过去的心灵囚牢里面解脱出来,也就是经过前面的沉淀洗涤之后,这时候的心来到、恢复到了光明清净的本心,没有任何成见,没有任何偏见,没有任何的扭曲,没有任何的凹凸,…。第十二个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真正清净的阶段,用这一颗清净的心来开启智慧,用这一颗清净的心你才能够真正转识成智,这一颗清净的心它就是把那些虚妄的分别心、识心让它止息了,止息不带任何成见,没有污垢,没有扭曲,没有任何成见的情况之下,这时候来进行止观双运,它会看到真正的真理、真正的实相。所以十三到十六阶段,这就是属于明心之后,见法见性开悟的阶段。第十三个阶段-观无常。一般人听课,一般人学习佛法,你所理解的无常是属于头脑的知见的无常,是理解的无常,是用识心去分辨的无常,还是属于知见,你要真正的见法、真正的体证无常,是要经历过心灵的沉淀,来到完全不带任何成见,这时候用清净的心去如实观,你会体悟到、体证到现象界的一切,都在无常流动生灭变化,所有的人事物也都在流动生灭变化。你如果是用空明的心、清净的心来体悟到、体证到的话,这就是真正的体证、真正的见法,不是用头脑思维,那是真正的品尝到、体证到,这时候你的喜悦会随之而起,当你真正看到宇宙的运转法则、真理实相,你会逐渐的来到第十四个阶段-观离欲。过去很多方面的执着、习气、固执的己见、成见不容易放下,不容易承认,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有一天当你真正心灵净化,进入去看到原来自己很多固执的成见未必正确,原来很多固执的成见是错误,当你亲自看到之后,你就会自然的放下,当你亲自看到自己很多不正确的观念、毛病、习气,因为你清楚知道那些会带给自己痛苦,也会带给众生痛苦,那是冲向失败、冲向痛苦,当你清楚看到了解之后,那个转变的力道自然就会出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让一个人改变观念习气毛病,一定要让他心灵净化,深入到深层里面去看到问题的所在,自己去看到问题的所在,他自然的就会改变。所以第十四个阶段-观离欲,那就是因为你了解了、知道自己很多的观念知见是不正确的,知道这些习气、观念、知见、固执的那些己见,带给自己与众生痛苦的时候,你自然的就会放下,因为这时候真实的智慧产生了,什么该放你会放,什么是恶因恶缘该放你就会放,什么是善因善缘你会清楚知道,该播种的你会播种……。所以如果能够深入到第十四个阶段,你就会逐渐体会到什么叫做过去很多情况是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惟有我们自己看到你才会心甘情愿的舍离,才会心甘情愿的放下,这时候会自然的进入第十五个阶段-观灭。这个「灭」不是消极、悲观,「灭」是苦海的消失止息,以前不知道的时候,会盲目的往前冲,善知识跟我们讲那是在制造苦因,盲目往前冲,我们也都不以为然,别人越劝我们,我们却固执己见的一直往前冲,结果是冲向苦海,冲向忧悲恼苦,有一天当自己能够静下来去看到,原来自己的固执己见,原来自己的执着,原来自己那么多的成见,不成熟的观念知见是在制造苦海的时候,你就会自然的放下,不是别人要你改变,而是自己看到了原来那是冲向苦海,冲向梦幻世界,这时候你的改变力道才会真正的出来。所以你会从苦海的世界跳脱出来,你会真正让你人生的苦海消失止息,苦海的消失止息,就是这里所谓的灭谛,「灭」是让我们原先所构筑的苦海消失,让我们那些错误的观念知见,固执的观念知见,都放下了、超越了,「灭」就是苦海的消灭,你要来到这种情况,必然是你有开启了高等的智慧,你心灵的质量层次已经跟往昔不一样了,转识成智,你有真正的智慧、高等的智慧,你就会来到灭谛的世界,「灭」就是苦海苦因消灭了。还有来到灭谛的世界,包括所有的那些贪心、瞋心、我慢、意思食、主宰欲也都自然的逐渐的脱落、消失。还有灭谛的世界,因为你看到了真理实相,所以从此你了解生命实相,你不会再跟任何众生起见诤,灭谛包括无诤。所有的那些见诤,那一个宗派才是最好,我的宗派我的法门才是最好,有一天你会体会到,原来那些是虚妄分别心。入空戏论灭,讲的就是第十五个阶段-灭谛。你真正了解真理实相,你不会去跟众生见诤,也不会那些我慢,不会有那些贪心、瞋心。所以要知道灭谛是非常神圣的世界。当一个人来到灭谛的世界,这就是体悟到苦集灭道的灭谛。但他不是因此而在这世界消失,或是躲起来消极悲观只为自己,绝对不会这样;他会进入到第十六个阶段-观舍遣,难舍能舍,该放下的他会放下,该承担的他会承担。舍遣就是能提能放,能放能提;能出世间也能入世间。真正的舍遣的世界,那是无我无私,所作的考虑不是从个人的名利上面去衡量。这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三轮体空的自然流露,别人放不下的他能放得下,该承担的他会去承担,只要能够帮助这世间少苦离苦,能够对众生有益助的,该承担的他会去承担,但承担的过程,没有任何的我慢,没有那些意思食、主宰欲,那是无我无私的境界,他能够来到无为又能无不为。对众生无益的,他不去做;对众生有益的,能够无不为。古今中外那些真正的大智慧者,他们一定是来到无为无不为,无我无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二元对立,那是慈悲祥和充满大爱。好,早上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我们有这么好的环境,能够有这么好的环境,让大家在此专心一心一意的用功沉淀,但愿大家好好的珍惜,你们越精进用功,我回馈给大家的就会越多,我们大家一起来让我们的心灵逐渐的净化,让我们的人生越来越和谐,也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净化,让我们的社会让国家让人类越来越和谐,而这些都是要从我们每个人开始落实做起,大家好好的把握这些难得的殊胜因缘,好好的用功沉淀、沉淀净化,只要你一步一脚印的去做,你一定能够转识成智,开启高等的智慧,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