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二九七、缘起性空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讲因果。从果地探讨因,又从因地推论到果。
二九八、一个体证无我的人,他什么都空掉吗?
答:修行要破除的是自我意识,而不是去破除那个觉知。体证无我的人,觉知还存在,他清楚的知道外境 ,但不被外境所转。他不抓取外境,而是与外境溶为一体。
二九九、请用雷电来说明“识”是怎么产生的?
答:一般人以为雷电,好像是有一位雷公在天上操控,其实雷电是因缘聚合才会有。雷电不是本来就存在,不是从外来加入的,在两大团不同的云未会合之前,雷电是不存在的。识也不是从外来加入名色的。识是一个种子,都是地、水、火、风、空所组合而成。色(四大)与名(空)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的。
三OO、请用精虫和卵来解释“无我”和缘起的深义。
答:在精虫和卵没有结合以前,生命是不存在的,精虫和卵都是单独的生命体,一样会动,有识别能力,但是当二者结合之后,产生的生命体就不一样,里面有很大的缘起变化,这是“无我”的真义。本来“我”就不存在,这个“我”是因缘错综复杂的变化而产生。在大自然运行过程中,四大聚合,复裹于空——“识”就产生了,有形的身体就逐渐成长。
三O一、请画出图表来解释“心、意、识”三者的关系。
三O二、十二缘起在讲什么?
答:讲集谛,就是苦的因。苦谛是苦的果。
无明缘行:对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不明了,自我意识强。
行缘识:因为无明而产生种种冲动。
识缘名色:有前意识投胎。
名色缘六入:因为有身心。
六入缘触:因为有六根的存在。
触缘受:来自于接触。
受缘爱:因为有乐受。
爱缘取:因为有贪爱(坏就坏在取上面)。
取缘有:有颠倒梦想的抓取。
有缘生:因为有生,才有老、病、死。
生缘老死:烦恼苦。
三O三、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
答:此有故彼有。
三O四、十二因缘是从果的现象去找因,每一层都互为因果,请画出图表来解析流转门、还灭门。
三O五、错解“无明”的后果是什么?
答:认为自己是受报而来,业障深重,背负着原罪在修行,内心低下不健康,缺乏自信。
三O六、十二缘起有八个是中性的,是哪八个?
答: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
三O七、众生的爱与解脱者的爱有什么区别?
答:众生的爱是有条件、有所求的,解脱者的爱是无条件、无所求的。
三O八、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怎样避免冲突?
答:先缓冲下来,留出一个空间,用时间换空间。内心冷静,观察变化,用智慧来处理。
三O九、什么是法?
答: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性空,诠释法界的真理实相。
三一O、为什么从果地起修容易形成狂禅?
答:是用我慢在断慢,是用头脑在理解“无我”,而没有深入体证“无我”,结果我慢越修越大,导致狂妄。
三一一、什么是法住智 ?什么是涅槃智?
答:法住智: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性空。
涅槃智:涅槃、无为、空。
三一二、X是由非X所组成,请用此公式举例。
答:皈依法。依照佛讲的法,去体悟真理实相。
增补:
(下册)
224、空海师父所讲的解脱、主要是指什么?(2页)
答:解脱最主要是把我们内心的那些不平,把我们内心那些苦消除,在怎么高的一个解脱者,不可能让外面的世界没有冲突、矛盾、二元对立。解脱是讲我们自己内心的苦、内心的冲突矛盾、二元对立的那些没有了。解脱要从自己开始,然后慢慢去扩展。
225、请说说起心动念的心理活动过程?(4页)
答:当一个人要起心动念,先有一个意向,一开始会有一个波动,即是意愿开始起动、意向一出来、就从心里起功能、起作用。就会产生意向、波动,当你的意向、波动一出来,就会进一步去做,二元对立的区别、分判、识别,就是在是非、好坏、对错、大小……,就越来越粗,越向外。所以我们修行都是在这个“识”上面也叫识神,用头脑思维在作意、分别、想象……都是识跟意的两个层面上,这就是起心动念的过程。
226、为什么上面说的识是每分每秒都在流动变化的?(4页)
答:因为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后,就产生我们这个识,我们的六根,身体这个根不断在变化,六尘也是不断在刹那变化。我们的识更是刹那在变化,识是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流动变化的。
227、什么是常见?什么是断见?(11页)
答:一般人容易产生常见,在于有一个自我在造作、自作自觉,就会形成有一个灵魂、有一个造作,有一个我在造作、在造业、灵魂不灭等就是常见。
如果认为你的命运等各方面都是受别人主宰、别人掌控、这就是断见。
228、你为什么会有痛苦,烦恼呢?(11页)
答:因为任何事情的产生,都可以去了解它背后的深层原因,不是在那里怨天尤人,因为此有故彼有、你有抓取、有贪爱、有得失、你的痛苦,烦恼就跟在后面。
229、什么叫中道智慧?(11页)
答:中道智慧,它是一种善观缘起而处在一个灵活的平衡点上面。你要能够平衡,否则你的身心就难以协调或者说你的身与心是分离的,这样,你就会有苦,就会有用力,就会有抓取,你没有办法全然的放开。
230、什么是慧解脱?
答:在未到地定的这种情况,就可以见法、就可以开悟、就可以证果。这样初果、二果、三果上来,这一种情况所到达的解脱、就是属于一种慧解脱。
231、什么是真常唯心的思想?(12-13页)
答:简短来说,你是用头脑的知见去理解无我,用我慢在断慢,但是你的内心里面,确实很怕无我,核心里面都是一直要抓住一个不变的我,一个恒常的我,这是很微妙、很微细的,大家要慢慢去看到。
232、为什么闻思基础非常重要?(13页)
答:有了正确的闻思基础,后面的实修才会知道重点要放在那里。因为众生就是习以为常的在抓那个自我不放,真正的生死关头是在这里,如果闻思基础不够、修行这一关很难突破!不然落入到真常唯心而不知道。在修行路上,很容易在抓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而落入真常里。
233、在平时生活中检验苦与烦恼不安的原因在哪里?(15页)
答:我们的闻思要运用到平常生活中,检验苦不安烦恼的原因在哪里?包括十二缘起,包括你在家里跟人家起冲突,或是上班的时候,跟人家起冲突、起烦恼,要去解析其中的原因,但要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来解析,不要解析到最后,总是怪别人不对,这就是不如实解析原因。你要站在“明行”、“明觉”的角度来解析,这样才能把苦的根本原因找出来,以后就可以避免我们在无明冲动、无明造业、于是后面受苦而不知道。能够在你产生痛苦以后,就能够觉察到是很好,问题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都是在冲动发生之后、你面对这些检讨然后找出原因,如果能够在事情还没有冲突以前就去看到,修行的定力就要越加深,你的观觉察力要有,你要有止观双运的实力与能力,如果定力不够,就要继续用功。
234、我们为什么要有正确的闻思?(15页)
答:就像以前一发生冲突都总是怪别人不对,现在回来看到自己的无明、冲动,看到自己的脸黑,这也是四念处方面的应用,把身受心法这些实际来体会、来做,包括身口意、身心的柔软,包括名、色分别这些,都是能够实际去体验出来。当你有这些实际体会之后,将来你在历缘对境时的冲动,就会渐渐减少,而且因为你身心的柔软,那一种冲动又自然减少。如果你只是在苦的时候,去观察这个苦,没有去找出苦的原因,只是现象发生,你就是接受,总在那里无奈的挨打接受,而没有看到苦的原因,这个苦就白吃了。所以四念处方面的修行,必须要有前面闻思的整个基础,这样你才会去消化,才会去找出原因。四念处要修行有成,一定要有前面的闻思基础、一步步去闻思修证,这样你才能够进一步去看到苦的原因,这样苦果、痛苦与烦恼的现象、就渐渐不会发生了。
235、法跟法界的主要不同处在哪里?(21页)
答:法就是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还有空,法界就是大自然现象界,空,所以法包括语言文字。法跟法界的主要不同,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法是人类头脑所思维、所归纳出来的法则,是属于概念性质的,法界是实相的存在。
236、修行、闻思就是要我们去了解什么?(21页)
答:就是要我们去了解整个法界的实相,因为实相方面是非常微细的,如果你的心不够宁静,你是没办法看到的,你只是看到肤浅的外表而已。整个的修行是让我们的身心静下来,然后去体悟大自然所呈现的法则,如果你的心不够宁静,就会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就会产生颠倒梦想,就会产生苦。
237、如何理解佛佛道同?(22页)
答:所谓的佛佛道同,是说只要是有相同的证量、相同的体证、相同证悟的人,一定会来到相同的结论,这就是佛佛道同的意思。
238、为什么心要柔软?(22页)
答:因为实相跟你原来颠倒梦想所抓取的、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你不是为解脱而来,我跟你讲实相,你没法接受,会反弹的。因此你的心要柔软下来,真正为解脱而来,真正为认清实相真理,我就跟你讲事实,这时你才可以接受。
239、佛陀不是一个权威的偶像,他是要告诉我们什么?(22页)
答:告诉我们他是怎样走出生死苦海?就是因为了悟大自然的法则实相,然后归纳整理出的“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无常”、“无我”这些,希望大家如实去了解。早期为什么他们修行成就解脱这么快?他们并不是透过语言文字在哪里钻研,不是透过经藏在那里钻研,都是在大自然里面实修,佛陀会跟大家讲述我们身心的这些现象是怎么样?大自然法则是怎么样?然后大家实际去体悟,从大自然的实际教材里面,讲什么样的现象,让大家实际去体悟,使大家真正回到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