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六)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六)

老子就看出此两者,整个法界就是如此奥妙的变化着,白天会变成黑夜,黑夜会变成白天,生命有生、也会老死,有老死、也会有生命,整个法界就是这样不断的生生灭灭,从中你才能体悟不生不灭,而你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怎么体悟不生不灭?这样是绝对无法体悟不生不灭的,所以要看到此变化中的不变,也就是《易经》跟我们所讲「变异中的不异」。老子也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要慢慢去照见那些界线,你的很多框架、是非、好坏、对错道德…种种价值,需要重新检验,生命才会过得越来越自在。 我们会看到很多的界线、很多的框框,都是我们自己所划分、设定出来的,包括如果你是依据吃素食才是修行人,这样所界定出来的框架标准,于是如果一个人不吃素食,则无论他的道行、德行或体悟的智慧是怎么样高,你都认定他不是一个修行人。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界定出来的,如果你觉得素食好,对身体有健康、有益助,觉得自己比较能够适应素食,你就选择素食,但是你也要尊重别人,不要用自己所要的框框去衡量别人,你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其它的人。

「因此,我们难免会这样想,如果能够除去相对中不好的或不想要的那一面,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满多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消除了痛苦、邪恶、、死亡、疾病,那么生活自然就会变得美好、健康、快乐而且充满生命。这正代表了许多人的天堂观念。他们的天堂并未超越对立,只是由相对的、正面那一半特质堆砌而成:地狱则由另一半负面价值如痛苦、折磨、烦恼、疾病等等堆砌而成」。

天堂到底是虚构中的天堂,还是实际存在的天堂呢?如果否定真实法界的存在,你所谓的天堂要何时才能够到达?何时才能够呈现?众生无知,就一直否定实相的存在,认为这个就是不好的、这个就是「苦海」、我就是受业报而来、我要去构筑另外一个天堂…。所以在生命的过程中都是很苦,因为你觉得自己是化外之民,你是被抛落在天堂外面,你的心就不安、痛苦。

如果把白天与黑夜划分开来,你就只要白天就好,而不要黑夜,请问:你要把黑夜赶到哪里去?又能把黑夜赶到哪里去?不管你再怎么消灾,再怎么法力无边,你能够把黑夜赶到哪里去?无论多少招数都让你“耍弄”之后,你会发觉自己再怎么厉害,也都还是一样!白天该来的时候照来,黑夜该来的时候也还是照来,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到后来你的「自我」在十八般武艺都“耍弄”过之后,才会平等心的接受白天跟黑夜,这时才能够体悟到何谓「无修」?何谓「无为」?

你原本很多的修行及作为,都是要将「黑夜」赶走,而「黑夜」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你很多的努力、很多的作为,都是设法要把「黑夜」赶走,「黑夜」就是你所「不想要」的,就是你所界定成很不想要的那些。但是对法界而言,白天与黑夜是平等的,当有一天真正觉醒过来,你才会用平等心接受法界实相,也才会真正溶入一体世界,来到净土的世界,此时天堂才会真的现前。

「一向以进步为鹄的的西方文明,不论在宗教、科学、医学、工业上,都是明确标出正负的界线,若是正面增加,负面减少,则代表进步。」(第36页)这是人类的物质观、价值观,但是「人类不断致力于正面的发展,设法消除负面的因素,然而我们却丝毫看不出人类有愈快乐、平安、满足的倾向。事实正好相反,这是个充满着焦虑不安的时代,承受着未来的震荡,感染了疏离症与挫折感,人们在富裕的物质中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人类的科技愈发达、物质愈丰盛,你内心的苦有更减少吗?内心的不安有更减少吗?现在的防盗体系这么多,警民联机也如此便捷,但我们现在过得有比以前更安全、更安祥吗?在乡下都不必锁门,大家互相串门子,现在到乡下,大家左邻右舍也都是打招呼、溶为一体,白天在乡下真的不必关门。但是我们住在市区里,一进门马上就“乓”门关起来,但问题的关键非在此啊!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没有愈来愈来自在?你的界线是否愈来愈多?你生活的空间、世界是否越来越狭狭小、越不安?还是越来越自在、越快乐、越安祥?所以科技的进步与不快乐,事实上像铜币的两面,我们越渴望进步,却越显示出我们对当前的不满。

「我们的文化盲目地追求进步,不满的情绪已深深潜入我们的社会体系。当我们全力加强正面而消除负面时,根本忘了,若没负面,正面也不存在了。正反两面虽如日夜有异,但是,没有夜晚,我们也不会认识白天;清除负面的同时,也毁去了享受正面的机会,难怪人类愈进步,挫折感愈重」此些都在帮我们深入的找出痛苦的原因所在。「症结即在于我们老是把正负两面视为互不兼容的二极」这一点我们能不能有所突破呢?

「正负两极之间拥有同一个现实,不论现实的两端具天壤之别,却仍是无法分割的整体,相依相存,若一方消失,另一方也无法存在。我们应这样去看:没有内在,便没有外在;没有上面,也没有下面;没有得,就没有失;没有乐,就没有苦;没有生,就没有死」(第37页)没有「生」就没有「死」,有人的修行观念修到后来,竟是否定自己的生命,他就是要修啊!修…修到后来就是认为不可以出生为人,一出生为人就是苦啊!因此就变成修到否定生命的存在,认为出生是一种业报、罪恶、罪孽!认为修行修到后来,如果境界能够来到不会出生,这样就不会有苦。

在这样的修行观念过程中,你是否把「死亡」当做一个很恐怖的境界?把「死亡」当做一个很不可意、很恐怖的境界?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你不能包容「死亡」,不能以平等心包容「死亡」,你也厌恶「生命」、不喜欢「生命」,你的生命是在「半死」(“一半死去”)的情况下,生命是活在苦海里,就好像你一直要把「黑夜」赶走,因此在「白天」的时候,你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及生命能量设法赶走「黑夜」。

问题是:「黑夜」仍照常到来。当「黑夜」来临之时,你就会很痛苦、很不安,好不容易熬到「白天」到来,早上的「白天」光明普照让你很高兴、很快乐!但是来到下午之后呢?你又开始想设法逃避、设法对抗「黑夜」。所以生命都是处在四分五裂的境界中,生命潜能如何发挥出来呢?生命意义又如何贡献出来呢?你当然就是活在「苦海」的世界里。

在无边无际的法界大自然中,众生常常是在井底青蛙的视野、世界,当有了身体之后呢?你就落入「身见」,「身见」就出来了。「身见」是怎么产生的?因为在广大无边无际的世界里面,你就划分出这个世界才是我要的,结果就一直在巩固你所要的这个,然后这么广大的法界大自然这些呢?你都享用不到,会认为外面的这些都是苦海。

难道躲在这里面,你就是在天堂里面吗?再深入解析你所围起来的这个世界,还是一样有很多的划分,因为所划分出来范围的外面,都不在你的生命、认知里面了!结果你在所划分的世界里面,又再把它划分出来,就是:这不是我的、这个才是我的、这是我要的…。当你躲在我要的世界里,就眞的快乐、自在了吗?还是没有啊!在「我所要」的里面再划分,还又有分成这是我的财产、这个才是我。这是我的家人、我的太太、我的小孩、我的父母、我的国家、我的宗教、我的种族…,这边呢?不是我所要的宗教、不是我要的种族、不是我要的国家,这边是跟我敌对的国家,这边是我敌对的种族,这边是跟我敌对的…种种境界。

于是就巩固你所框围的这个「我」,之后还是一样啊!如果在这里面取舍,你还是一样以这个「我」为优先考虑。因为这个「我所」有很多的变化,还是有你仍无法掌握的因素,当「我所」变异更多、更大的时候,你就痛苦更多了。有时候无法顺遂自己的愿望,如小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听父母亲的话,或是太太所展现出来的,不符合先生的意思;或是先生展现出来的,不符合太太的意思,这时候就变成外面的都抓不到,于是你又放,又来到这个「我」的世界。

你在「我」的世界里面,有没有四分五裂?你还是一样继续又把它划分出来--这是我的身、这才是我的心…,所以你的身、心又是分裂的。很多修行人的观念里面,还是很厌恶这个身体,包括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你还是四分五裂的,很多人都不认同这个身体,认为这个身体就是罪恶、这是业报、充满污垢、这是业障。你又讨厌这个身体,难道这个心、内心你就统合了吗?就统一了吗?还是没有啊!

在你的内心世界里,还是又把它划分出来,这边是我不要的…,我怎么可以生气呢?!我怎么可以有那些人家认为不好的念头、观念呢?!我怎么可以有那些呢?!这不是我啦!那不是我啦!所以你所要的,又是内心里面的一个角落。当所做出来符合你的欲求时,你就会很快乐;当你的身、口、意展现出来的,不符合你内心欲求那个界定的时候,你就又很痛苦,然后又自责。这不是局限在身体方面的现象而已,现在这些外面的情境可以放到你来到心的方面来说,但是你把心又四分五裂,难道你所要的世界里面就很统合了吗?你还是一样有潜意识、有表面意识方面的,也一样又分裂。

本来这个范围已经是够小了,现在那个很厉害的「自我」,它躲在哪里?那个本尊就躲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面。只要你有「自我」,只要你有「我慢」,就是躲在小小的世界里面;只要你的抓取愈多,就沉陷的愈深,你的世界也就愈狭小,不要以为你得到的愈多愈快乐啊!你得到的越多,痛苦烦恼就越多,你的内心世界就又是充满了痛苦、冲突、矛盾。

有些人一直在找寻的灵魂--很深层的「我」、「真我」,佛陀就讲说:你连「自我」都不是本来就存在,还是种种因缘的缘起啊!你看不到这些,结果「自我」就一直很怕「无我」,然后躲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只要这些境界所展现出来,不符合自我欲求时,你就都在苦海里,你的亲人、你的「我所」种种亲人,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不符合你所要的时候,你就在苦海里。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境界,包括宗教、种族、国家,当它产生的时候,你又都是在苦海里面。这就是种种界线,众生一直在划分、划分,包括这个「自我」也都是这样四分五裂。在解脱之路的过程中,佛陀为什么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来到「无我」的世界,就是要把种种的这些界线、这些城墙,以及十个结,就是那十道墙让你的「自我」躲在愈小的空间里面,你今天修行解脱,就是要把这些墙一一去除,解脱的过程就是这样。

第一,要先让「自我」慢慢的统合起来,如果你的内心「自我」世界里面无法统合起来,身、心分裂本身就是苦的,假如你本身痛苦就没办法真的去包容这些境界,因为这些境界展现出来不符合我意的时候,你就是起瞋、就是痛苦;如果符合你的意思,才会高兴、快乐。

所以,你必须先从「自我」慢慢统合起来,把这些所划分的界线慢慢消除。这只是表面意识跟潜意识慢慢的溶合,再来内心世界这些呢?这个界线慢慢能够接纳自己的丑陋,敢愿意如实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丑陋,这样你的生命才不会厮杀,才不会浪费掉。

所以,你的内心世界必须要慢慢的统合,必须要有很深、很深的反观觉察力,你才能够看到内心里面深层的鸿沟,内心世界慢慢的统合,你才能够跟这个身、心统合。当身、心统合之后,身体的界线慢慢消除了,这时候你的生命才会来到一个有机生命体的完整世界。当你的生命慢慢统合完整,你不再互相厮杀,不会在身心、物质或是精神方面,比较哪一个比较重要,你会以平等心来接受这些,所以当你身、心统合的时候,生命潜能才会慢慢的发挥出来,开发出生命的潜能。你的生命本身来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格,潜能渐渐的发挥出来,就会有更大的雅量去包容。你以前所在主宰的种种那些,就不会用着自我意识去套、去框,你会有更大的雅量。所以这时候你会以爱己之心去爱别人,你跟家人、众生的这些隔阂,会慢慢的去除掉,界线也会去除掉。

把内心的这些慢慢统合之后,你的心胸愈来愈宽大,就会来到超越宗派、宗教、种族。宗教、种族、国家界线的隔阂是很不容易超越,还有人类跟植物之间的隔阂也不容易超越,人类跟法界大自然的隔阂也都很不容易超越,你以前所漠视否认的这些,会慢慢的跟这些溶合,这是来到逐渐来到「超人格」的层面,当你慢慢再深入、再深入,「自我」跟整个法界就是完全的消失,来到佛陀所讲的「无我」。当「自我」消失,种种界线没有了,就跟整个法界、跟整个大自然、跟众生就是一体的世界,因为你没有种种的隔阂,所以你就没有种种的对立,真正的净土、真正的天堂、真正的极乐世界马上就现前。所以,整个身、心、灵的统合,只是在前面过程,再来心灵不断的成长,智能不断的成长,心胸不断的成长、开阔,到后来就是来到「无我」的境界,整个解脱之路就是这样,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协助大家能够真的很快速的迈向究竟解脱。

我们对佛陀的尊不尊敬不在于形象、语言上,而是在于你怎样去「为法做见证」,这才是真正对佛陀的尊敬,也是对佛最大的供养

KenWilber 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相当的大的瓶颈,后来接触到了老子、东方的神秘学之后,发现整个人生的大疑惑这样解开了,KenWilber真正最后的突破就是接受老子的很深的启示,才能够跳脱出二元对立矛盾之中。本书的37页也有列出【老子道德经】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为什么皆知美之为美会变成恶呢?为什么「皆知为善之为善」是不善呢?我们一般人的观念都认为说,要是非、好坏、善恶分明,老子却认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因为人类本来是活在一体的世界里,但是有「自我」之后,就用「自我」去界定,就很糟糕了,然后顺我则是、逆我则非,顺我则生、逆我则亡,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当「自我」一标出来之后,无边的苦海就这样产生了,但是一般众生不容易觉察到,这真的要有很深的反观、很深的深观之后,才能够看到最深层的矛盾、最深层的问题之所在。所以老子就讲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但是真正能够体会到个中深义的有几人呢?你以为老子是倡议愚民政策,不希望我们有智慧…,但是绝对不是这样的,是最高的智慧来到一体的世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真的可以参研,其中有很深的涵义。庄子此述「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就是你只是要崇拜,你要什么呢?「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人类都只要一半。「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人类的苦就在于我们都只是「要一半」包括为什么夫妻的冲突会不断呢?因为你只要你要的一半,但是每个人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如果你不能够包容他的缺点,冲突就不断了,而且很多你所排斥的及认为是缺点未必一定是缺点。

比如先生下班回家喜欢先看报纸,然后再做其它的事,你就认为这样不符合你的期待,觉得先生应该要帮你洗碗、帮你洗衣、要帮你做什么…,但是你有没有体谅他一天在公司里面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以及种种的是是非非、各种的考验。人们总是常常站在一个我们想要的角度、我们预盼的角度,希望对方能够符合我们所要的角度,这就是那种冲突不断的原因。

另如我们在寻找善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是带着你要的框框标准去找,就是所谓的心态,更具体深入的剖析就是:如果一个嗜赌之人,就会去找喜欢赌博的人;如果你喜欢玩股票,就会去找股票分析师;如果你喜欢打网球,就会去找网球高手成为你的老师,这就是你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去找这方面的的善知识。

修行上也是如此,当你找到最初认为是一个善知识,但是后来没多久呢?你一直希望这个善知识他所展现的,都要符合你所要的框框标准,如果他有某些展现出来不符合你所要的时候,你马上就翻脸、马上就否认,包括听经闻法也是这样,一般众生常常是找自己要听的法,对一个善知识的期待也常是认定他所讲述的,应该符合我要听的角度。如果这位善知识不是真正的明眼人,刚好你们两个就在那里互相缠缚,你喜欢什么,这位善知识就讲你喜欢的,你高兴、他也欢喜,这就是佛陀所讲的「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

你是要找寻所要的善知识这种框框模式,还是真的要解脱呢?如果你真的要解脱,一定要跟过去很多的观念习性,都要有无限可能的空间,否则当你在找寻善知识的时候,现在假设你觉得这位善知识很不错,当你听闻他所说的法不错,想要多亲近他。当一段期间之后,因为你以前听闻的讯息是认为修行人都是吃素,但有一天当你发现「奇怪?我的老师怎么没有吃素呢?他怎么也有吃荤的呢?这个太失望了啦!」很失望就觉得这个不是我所要的,就为他有没有吃素,你就把他从原来你所景仰的善知识角色把他推翻掉了,因为你心里面的框框,认为修行人、善知识就是要吃素。以上是举例。

为了坚持的一些观念,然后否定掉其它的优点,就像一个人有百分之九十的优点,如果你把他当做是一个善知识、偶像,去崇拜他、去尊敬他、去恭敬他,但是只要他有百分之十展现出来不符合你意的时候,尤其这方面又是你深层里面最在乎的,甚至只要百分之一是你最深层里面所不想要的,你马上就推翻掉。只要这个「一」不符合你的意思,你就会否定其它百分之九十九。

在夫妻之间的相处、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以及上司、属下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能不能让他的优点发挥出来,我们多包容他的缺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要总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要超越二元对立,你才能够真的看到真理实相。因为众生常常订一个很严苛的标准去找善知识,慢慢找到符合你所要的善知识之后,然后又锁定在这个人相上面。

如果你锁定在人相上面,就看不到真理实相的,这就是【金刚经】所跟我们讲的。如果没有超越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的看不到真理实相。所以佛陀也都一直希望我们能够破除那些人我相,不要抓住某个人,真的是要见法、依法,到最后你还是一样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假设你现在听我讲的课都不错、很法喜,有一天当你发现我的某些观念不符合你所要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把我过去所讲述的推翻掉。因为对这个人印象不好,所以他讲的法就全部一概的全盘否认,人类常常是这样。

我们要体会到人方面的善知识认定为是「指月的手指」,是协助我们去看真理、看到实相,至于他所讲的是真?是假?我们从法上去求证,从法上去求证。如果你从这个人上面,现在假设你界定我们修行人就是要素食,以前我以为这个人是我的善知识,当我还没有见过他的面、听他的录音带、看他的光盘,觉得好欢喜,觉得他好像是一个善知识,但是当我后来了解他之后,他竟然有吃荤,这个就不是我所要的善知识。

今天你能不能单纯回到「法」上?因为包括佛陀本身也是不会强调荤素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怎么样选择,能不能就是尊重自己;而别人怎么样,我们也一样尊重别人。他为什么这样做,你有兴趣可以去探讨,但不要因为他所做出来不符合我们的意思,我们就把他否定,这样会阻断掉我们跟真理的认识。这一点提出来跟大家勉励,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很容易犯的。

像我以前跟人家学习的时候,都是抱着如果这个人他有某方面的优点,我觉得他这方面的优点可以弥补我的不足,能够协助我成长,只要他有这方面的优点值得我吸收、学习,我就一定是真心的认他为师跟人家学习。如果你不真,不会学到真正的东西,不要用一种怀疑的心在跟人家学习,很多人因为被骗怕了,所以还是常常用一个很怀疑的心要来学习。如果你不真,就没办法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能不能反正只要是他的优点,我们就吸收学习,到有一天发现到他没办法再继续协助你成长了,这时候「吾爱吾师,吾更爱吾真理」,只要他没办法真正协助你成长,就要继续再突破、续续再学,要依法不依人。

「不只是东方的玄学」(第38页)「东方玄学」讲的是老子的「道」跟禅宗方面,还有佛学、佛教方面的为主。「或是西方的神秘学才有这种『相对中的内在统一』」佛陀一样有讲「相对中的内在统一」,但是在【阿含经】里所留存的并不是很详细,【老子道德经】老子把这方面做更完整的诠释。

「西方的高等物理,便会找到另一种对『相对中的统一』的解释,就以相对论为例:人们已看出静与动乃是无法分割的状态,每一边都具有两者的性质」「粒子与波之间的差距也消弭为一个波子或分子波」以前我们总认为一个电子、一个原子就是固定的一个框框、一个模式,但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发现不是这样的,原子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形状,它是不断的一直在变,不断一直在变化,而且原子跟另外一个原子也都不是不相干的单独存在,它都是有相连性的。

「人类的推理能力只能显示出终极境界(库沙称之为天主)的一面而已」也就是一般众生的头脑、思维都只能够理解到终极境界的一面而已,一般众生就像「瞎子摸象」一样,「瞎子摸象」的比喻故事很传神。不要以为说我两个眼睛好好的,瞎子摸象的故事对我来讲是不切实际、不重要,认为我不会这样。但是你认为不会,而偏偏你就是如此,除非你真的来到一体的世界,除非你真的了悟生死大事,不然都活在「瞎子摸象」的世界里面,这一定要照见到,才能够虚心的学习、才能够跳脱出来,如果你认为我没有、我不会,就很糟糕啊!

「他根本无法毕陈无限境界的多面性。因此终极境界必然是相对两极的统一」因为在这世间能够体会到终极境界智慧的不多啦!在《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有提到「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所以老子在人间真的是很孤单,他的内心世界当然是不会苦,但就是说知音有几人?真的在这个地球上,能够了知老子弦音的,真的没有多少人啊!不管哲学家或玄学家再怎么解析、怎么探讨,用人类的头脑知见要去解读,是没办法了解的。所以老子还是这么的孤单、这么样的孤独,真正老子的体系里,老子没有什么徒弟,也没有什么他的宗派,也没有什么山头、宗教,一个体系都没有。

我们常会讲说老庄,要知道庄子是不是老子直接教授的?庄子不是老子在上课的时候,来在老子前面听课,然后当他讲完,庄子就开悟了?并不是这样。庄子也是老子过世之后,看了老子的这些智慧《道德经》,他才大彻大悟。当老子在世的时候,真正知道老子心音智慧的,没有几位。庄子也是隔代再传出来,在中国历史上二千多年来,我们还是把老子归纳为玄学、哲学这方面的,因为人类没办法理解老子的智慧,认为他就是很玄。又有的认为老子讲的是一些权谋,讲的这些是属于「世间法」,这是错误的理解。

是人类以「瞎子摸象」的心态来解读老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在这世间上面呈现出最完整、最高智慧的,就是老子啊!据我所了解,在人类地球上,除了佛陀能够真正了解老子所指述的涅槃、无为、空的境界之外,就是你要来到阿罗汉那种真的解脱自在的世界,你才能够真正了解老子所讲的世界,这都一定要经过实修实证,绝对不是用头脑来解析的。

在此我们大家要互相勉励,千万不要再以「瞎子摸象」的心态,来否定我们所不了解的,诚如佛陀很明白讲过: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都被自己所欺骗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聪明。你不要听听之后就没信心了,事实上讲得更深入、更露骨一点,希望能够提供一面镜子,让我们如实来照见,这样你要脱胎换骨才会快,所谓「真言不美,真言不美」。

「根据这个观点,一向互不兼容的对立现象,顿时变成梵伯特兰费所说的『同一现实中相辅相成的两面』」我们如果认为白天好、黑夜不好,都是在二元对立里面。事实上,白天跟黑夜都各有它的优点,在法界里面都是平等,而且是同等的重要。所以佛经里面,尤其在大乘很喜欢讲「烦恼即菩提」。但是如果没有来到一体世界,在那里说「烦恼即菩提」你是在自我欺骗、在遮掩自己的我慢,还是真的已经来到安心自在呢?这个涵义都很深,但是那句话的确是非常的好。「无常法印」都是在告诉我们,整个现象界都是在流动、波动变化,这就是佛陀一直跟我们讲的「无常」「无常法印」。

「明亮的星星加上黑暗的天空。此说的要旨就是:无此则无彼」(第39页)【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此有故彼有」都是讲一些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而此处所讲到的「此无则彼无」,意思就是如果没有另外一个对此,另外一个观念不会呈现出来。我们一般都把圣人、凡夫来一个对比,把佛跟魔又来一个对比,还有把天堂跟地狱又来一个对比。要知道如果以整个法界而言,真理实相的存在是没有这样的区分,这些是人类所划分出来的,你不要以为这样就没有是非、好坏、道德,千万不要马上就套进,绝对不是这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亚当最初在天堂极乐世界里面,后来当他有善恶、是非、好坏…分别心之后,就被驱逐出伊甸园、被驱逐出天堂。因为当他有了是非、好坏…种种分别之后,他就落入了无边的苦海里面。所以,如果人类一直界定这些出来:凡夫是不好的,圣人才是好的…,一生一世就认为修行人是这样,你就一直要离开这个,然后一直要去追逐「圣」方面的。问题是你会越追越远、越追越远,追到后来三大阿僧只劫的距离出来了。

本来是没有距离的、本来是一体的,但是越追越远,追到后来就是三大阿僧只劫,就这样修个没完没了,这个涵义很深,要慢慢去体会。包括佛、魔,这个「佛」本来就是告诉我们成为一个觉悟者--觉悟真理实相的人,而众生把这个「佛」变成一个超级大力神、法力无边的超人,然后又把佛陀界定出种种什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人类一个一个标签又把它贴上去界定出来,结果呢?越对立越是分明。

只要你心里一直向往着某种框框形式的时候,记得这个「魔」一定永远存在,「魔」是被你心中的「佛」把他对立出来,不是历史上的希达多太子、释迦牟尼,不是的。「魔」是被你心中的「佛」把他对立出来;「地狱」是被你心中的「天堂」把他分割出来;「凡夫」是被你一直想要成圣、成贤的心态,把他催建、把他打压、把他践踏、把他分割出来。所以众生就一直活在那种逃啊!避啊!追啊!赶啊!这边也是一样一直逃啊!避啊!追啊!赶!这就是颠倒梦想的世界、无边的苦海。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一样有提到「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此处的力道都是非常的强。「证实相」就是看到法界宇宙存在的真理实相,这时候那些「人我相」都消失了,也没有种种比较我的法才是最好、这个法是不好的、这个法才是最高的、那个法才是最妙的,没有那些种种法,包括所有众生的这些名相也通通消失。「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这个距离刹那之间就消失了。如果这方面没有突破,你会背着很重、很重的包袱、很重的罪业、原罪在修。

「苦乐就像是高峰与低潮一样,原是一个知觉的两面,所以想要强化正面,消除负面,实际上你已毁掉了知觉的整个浪潮」(第40页)「至此,我们逐渐了解,为何我们的相对世界如此令人沮丧!为什么科技文明的进步,不仅无益于我们的成长,反成了致命之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