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海法师:不受忏悔之过
不受忏悔之过
《杂阿含经》一○九六经 白话:
有一天清晨,佛陀从舍卫城乞食回只园精舍之后,手持尼师坛,来到安陀树林中禅坐。
当时,精舍外有两个比丘起争执,其中一个起恨心向对方厉骂,而另外一个人只是默然的承受。后来,这个厉骂的比丘,反省过后,心生悔意,前来向默然比丘忏悔。可是先前被骂的比丘,虽然当时默然,却怀恨在心,不肯接受忏悔。此举引起精舍的众多比丘共相劝谏,高声愦闹。
这时,正在禅坐中的佛陀,以天耳通听到只园精舍的高声杂闹,就从禅坐中起来走到精舍。佛陀于大众中敷坐而坐,问道 :「方才是谁? 为了什么事在精舍里高声争论呢?」
比丘就将刚才大家劝谏默然比丘,接受骂比丘忏悔的事,重述一遍。佛陀于是对默然比丘开示 :「他人虽然犯下错误,但真心反省之后,向你忏悔,而你不接受,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
我们做人,不仅不可以对人有伤害的心,更不可心怀结,就算真的很生气,也不可以说出粗恶的语言,更不可以揭发别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短处。要常常自我反省,以佛法义理自我省察,不怒不害,才能与圣贤长相左右。恨心生起的时候,要像驾驭马车一样,善于调驭。
过去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时,就是因为常行忍辱,赞叹忍辱法,才得以享受富贵荣华。比丘是正信的佛子,远离俗家,精进学道,更应该修行忍辱法赞叹行忍辱法!」
启示:
默然比丘虽然当时不回应,事后却不肯接受骂比丘的忏悔,可见得这个忍辱并不彻底。忍辱要有力量,必须要有慈悲来支持,心量才能大得起来。
忍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大智度论》卷三十云 :「忍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诸恶,能于众中现奇特事; 忍能守护,令施、戒不毁; 忍为大铠,众兵不加; 感为大藏,施贫善人无极大宝; 忍为大舟,能度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
《缁门警训》说 :「低心似地,缄口如库,摧挫人我,消停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