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佛教现状(文静法师)
新加坡的佛教现状
新加坡比丘尼 文静法师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人口不到300万,面积包括填海的部分在内也不足300平方公里。但是,从人口和面积来看,新加坡的佛教发展是很有规模的。佛教寺院有200多座,居士团体有10个左右,僧人共400多位。新加坡有汉族系佛教,也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去年又成立了一个“新加坡韩国佛教中心”。由此看来,新加坡佛教又是多姿多彩的。
近十几年来,我们的弘法工作才比较活跃一些,一方面是一些年轻法师到国外留学回来,僧人素质不断提高,弘法人才有所增加,同时我们也还请国外的高僧大德来新加坡弘法。传统的,有规模的寺院都有一些定期的、有系统的佛教课程,也经常有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居士团体的弘法活动同样也很活跃,比如前不久净慧法师来新加坡宣讲《六祖坛经》就是居士团体组织的。
新加坡的佛教事业除了弘扬正法以外,我们还比较重视社会身心康乐方面的工作,比如健康食品、佛教歌曲等等。我们通过开设这些世间一般的课程,来吸引那些尚未走入佛门的人。这些人尤其青年人来寺院参加世俗课程的同时,渐渐地增加对佛教的了解,不少人最后就成了佛教徒。居士团体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在佛教教育方面,新加坡佛教总会办有一所菩提小学和一所文殊中学。另外,还有一所弥陀小学,是由广洽老法师组办的。引以自豪的是,菩提小学是新加坡15所特选小学中的一个,特选小学也叫种子小学,因为师资优秀,学风良好,每年的小六会考升学率几近百分百,很多人都是千方百计为小孩子争取一个特选小学的学位。所以,从每年年初开始,一些人就通过各种渠道提出捐款,请出家人写介绍信,想方设法地争取菩提小学的学位。政府还提倡办托儿所,尤其提倡民间团体办托儿所。另外,我们还开办儿童周日佛学班,青少年周日佛学班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的佛学班。佛教总会办的三年制佛学班比较好,因为一个学年下来,学生就可以接受到六位不同的法师、居士的教导。
新加坡佛教还有一个特色,只有一所佛学院,但是22年前这所女子佛学院就停办了。60年代以前,由于生活艰难,孩子有的是孤儿,有的不一定是孤儿,就被送到寺院来了,女众师父收养了这些孩子,之后又成立了女子佛学院来教育这批小孩。所以目前弘法的女众师父大多数是由这家佛学院培养出来的。这所学校停办是因为后来没有生源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谈到新加坡佛教文化,很惭愧,我们只有一个佛教刊物——《南传佛教》,创办至今已有25年了。另外还有一个通讯小册子——《佛友》,除了登一、两篇佛学文章,主要是介绍全新加坡各佛教团体的活动。新加坡建国才178年,在文化方面可以说是沙漠,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方,那么佛教文化事业自然而然少有建树。
相对来说,我们在慈善事业方面做得比较多一点,我们办了不少老人院,但绝对没有孤儿院,因为政府60年代提倡节育政策,每家只能生两个孩子,像中国大陆一样,孩子成了宝贝,即使父母出了意外,也是政府的福利部门或者其他家庭收养他们。我们还有专门照顾顽疾病人的疗养院,比如照顾那些长年半身不遂或者严重风湿行动不便的病人。另外,还有赠医施药的机构,最大规模的就是新加坡佛教施诊所,已经开办了二十几年,社会各界很支持;观音慈善诊所除了本身的诊疗所之外,还有流动服务车。新近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照顾晚期病人的机构,给予临终关怀。
其他像印赠经书、制作佛教音乐制品,多得快让我们不耐烦了,这样说实际上不应该。在古代由于印刷业不发达,流通一部经书不容易,所以印赠佛经功德无量;现在科技发展了,印赠佛经比较容易,功德又大,只要有人提议,就会有很多人支持,所以结缘品多得不可计数。而实际上,这些书又有多少人看呢?现在新加坡的青年人被称为“香蕉人”,我们是黄皮肤、黑头发——炎黄子孙,但是中文根本看不懂,不会讲,接受的全部是西方文化,好像香蕉,皮是黄的,里面是白的。我常常批评教育那些年轻人:我们是华人,我们首先应该学习自己的文化,然后再学习西方文化。印了那么多经书,送到哪里去呢?送书的人就生硬地堆到别人那里,因为太多了,有的地方甚至挂牌告示:“不许把佛经佛珠放在此处!”我们的佛经、法宝竟然被如此拒绝,太令人痛心了,所以我们做功德要顺应时代,社会发展了,也给我们弘法带来了新的问题。
还有素食,新加坡受一贯道的影响,一贯道前身是白莲教,他们严格要求入道就必须吃素。我们佛教徒并没有要求凡是你皈依成为三宝弟子就一定要吃素。一贯道就不同,一人入道,全家大小也都要入道,而且全家大小都必须吃素,所以新加坡到处开的都是素菜馆子。佛教徒开,一贯道开的就更多了,我们出家人上街吃饭非常方便。
值得作介绍的是新加坡也有一座古刹,叫双林寺,到明年1998年建寺正好100周年,超过开国历史的一半,所以在新加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座寺院是新加坡也是全东南亚唯一具有中国丛林式建筑特色的建筑物,1980年政府将它划入国家修复计划,但政府并不拨款,所以筹款修复双林寺成为我们佛教徒的一大责任。我们做的是承前启后的工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这座古建筑的复原传给后人。
新加坡佛教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佛学院。佛学院是培养僧才的地方,佛教要弘扬离不开三宝——佛宝、法宝、僧宝,没有僧宝就好像三个脚的鼎缺了一个脚,没有佛学院是很遗憾的。在新加坡做一名僧人并不容易,从前面讲的来看,我们好像有很多慈善事业可做,但实际上,做这些事离不开钱,在家人有时候看见我们就害怕了。布施波罗蜜是菩萨的作为,《药师经》形容我们众生做布施的时候就像割自己向上的肉一般痛苦。那么我们做慈善就得要钱,不做在家人又会觉得我们出家人不够慈悲。我们出家人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弘法利生,弘法本身就是利生,把佛法传播到世界各地,众生信受奉行,就能够离苦得乐,这也等于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多了解、多学习佛法就是觉悟人生,然后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是奉献人生。没有佛学院,怎样去培养僧才,怎样续佛慧命,怎样弘扬佛法?弘法利生是我们出家人的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