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一切从心开始(素闻法师)


转识成智,一切从心开始

闻法

(2007年7月21日上午于文殊阁)尊敬的慧公老和尚、明海大和尚、当代的三藏法师净因法师、明杰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常住师父、各位居士、各位营员:

大家早上好!非常惭愧,本来我此行的目的,只是想借着有个空档,因为我已把佛教总会的职务辞去了,可以多些活动自由,这次到大陆来参学,主要是到柏林寺来学习、来取经,学习“生活禅夏令营”如何具体操作。因为在海外,大家都知道,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地区国家,刚刚才知道在座有位女营员也是来自马来西亚,她是东马籍的,我则是西马籍的,她在清华留学,我劝她读完书不要着急马上赶回去,在大陆多待一些时间,多学习,将来满载而归,再回到我们的乡土。一般没有去过马来西亚的人,是难以想象我们的热法。那个地方是四季如夏,不是如春,就是像现在这样的天气,你看我的衣服特别薄。明奘法师去过,净因法师也去过,我们那里穿衣服很随便的,裤脚也经常不绑,散热容易嘛!有时还穿短袖子的衣服,那须另外设计的。因为天气热,我们弘法的形式也相应的有所不同。马来西亚在宪法上不是回教国,就是没有国教,但是,它所有的政府操作,都是以回教(就是伊斯兰教)作为它的指导思想的。所以,在那弘扬佛法是不容易的。马来西亚过去的历史,包括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两千多年前,在我们唐朝、宋朝的时候,都是佛教国家,至今还有很多古老的遗迹。很多的印度高僧大德,经由海上丝路到中华大陆来的,就必经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总会在马来西亚一带的地区停留弘法,也的确留下不少的胜迹。学藏传佛教的人一定知道阿底峡尊者,他有一个根本上师叫金洲大师,金洲确切是什么地方?今天已不可考,大概是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马来西亚一带。七八百年前,我们马来西亚的土人,还是多以信奉佛教,而且是密乘佛教为主的。一部分是信奉婆罗门教改良而来的印度教,后来伊斯兰教由印度传到东南亚来了,讲和谐、讲和平的佛教肯定不是它对手。因为这个历史因素,佛法在六七百年前就有断层了。今天马来西亚佛法的流传,是三传并行的,藏传、汉传(北传)和南传一起在同一块土地上面弘扬佛法,这个局面是最近一百多年才开展的。从北传来讲,是在清末的时候,由广东福建一带的长老,比如虚云老和尚的上人妙莲老和尚,就曾经到过南洋弘法,创建了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第一座大丛林的槟城极乐寺,当时他还是光绪皇帝钦命方丈,送他一套龙藏、半副銮驾,奉旨还山,至今都还保存在极乐寺。一百多年汉传佛教在马来西亚的播种、开花,今天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大概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之间,大约是五六百万人,全民的人口才两千六百万人。全国面积大概等于河南、河北两省的总和,东马要大一点,西马是一个链接着泰国的番薯型半岛。当时,佛法的传入是从水陆两路并进,清末的时候,汉传佛教主要是从闽广而来,南传主要是从斯里兰卡、缅甸、甚至泰国直接下来,藏传佛教则来得最迟,是最近这三十年才由印度传入。今天,我们在马来西亚弘法要面对的一个局面,当你讲汉传的时候,有南传和藏传的学人在旁边挑战你呢,他问的问题都是他们本家的东西,因此在东南亚弘法要知己知彼,逼得你要学一些藏传和南传的资讯。所以在南传、汉传、藏传并存的地区办活动,在汉传本位以外,还可以吸收一些新学的善巧方便。我们办的不是夏令营,四季如夏嘛,我们只叫“生活营”。也没有了“禅”字,生活营的形式是宗教味道不那么浓。另外一种弘法形式是办短期出家,那是受到南传一些国家如泰国的风俗所影响,则完全是宗教化的剃度仪式,短期体验出家人的生活,大概是七天时间。我和明奘法师也谈过,很想把我们老和尚的生活禅理念,引进马来西亚来。

我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谈不上开示,大和尚知道我来了,他说一定要我跟大家讲讲话。我本人也很惭愧,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当时也是稀里糊涂到了香港留学,原意是想去台湾的,因为签证问题去不成功,结果就羁留在香港剃度出家,然后在香港就混到今天了,混到我回马来西亚。当时马来西亚的国策是,六十岁以前的人是不能到大陆来旅行的,只能六十岁的老年人,持续三年跟家乡的人有联系的,才可以回乡探亲。所以,在1985年,我初到香港的时候,那是不够条件到大陆的,马来西亚跟中国是在1990年才正式开始通旅,才可以正常进入大陆旅行。当时我正在宝莲寺戒期帮忙,而听到这个大好消息的。在1990年之前,很多马来西亚人只能偷回大陆的,由澳门经过珠海入境,在证件上面做手脚,贴一张纸在护照上,以便出入境时盖印,回来就把那张纸扒掉,护照上面没有留下任何印章。但是,十个里面恐怕会有一个人中招,给政府查到,回马来西亚之后就吊销他的护照,永远不能出国。当时有人游说我,但我不敢去冒险。“神州大陆”,从读中学开始,华文老师是解放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他整天跟我们讲中国风土人情怎么怎么美好,讲得我们不知道是相信好还是不相信好。当时,我还没有开始学佛,就对神州大陆充满憧憬,已很想去看看。后来学佛出家,读汉传祖师的著述,中国祖师那些不平凡的经历,如赵州老人,更加想回来祖师道场看看。当时幸好没有冲动偷回大陆,要不我上了黑名单永远进不来。忍到1990年,终于开放了,才开始陆陆续续在暑假时期到大陆来参学,主要在南方一带,因为我怕冷啊!热带地方的人都怕冷,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到大陆是1991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清早,是从香港坐直通车到广州,由广州坐当天下午的飞机到南京,再转车前往扬州,因为我很仰慕来果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开悟的地方——高旻寺,到达高旻寺已是午夜十二点钟。当时下了霜,很冷。我第一次体会到冷是这样的。德林老和尚接待我们,知道我们是南方来的,晚上煮了热乎乎的稀饭来招待我们,当时冷到手都拿不到筷子,手指不听使唤了,嘴巴麻的,脚跟麻的,三天后耳朵像萝卜一样肿了,那是我第一次熬过的这么冷,苦啊!同样道理,你们北方人到南方去也是相当难适应的。总算也陆陆续续一直到2002年,我回马来西亚定居以后,一有空就往大陆跑,后来我主编的《内明》月刊要约稿,像济群法师、湛如法师等作者,都约他们写稿,不时要亲自到大陆拜访道谢吧!但主要在南方一带多,到北方来还是最近几年的事,终于克服了这个冷,老和尚说你不要选冬天来就没有事的。所以,这次因缘殊胜,可以有这次机会到这里来观摩、学习,主要是取经,承大和尚的错爱叫我跟大家谈谈,我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在香港住了十七年的学佛心得,其实是很肤浅的,因为我没能跑出那个岛,尤以签证的限制,就是到大陆来活动也很短暂,所以无法过三冬四夏的传统丛林生活。汉传佛教在马来西亚,到今天才扎根一百二十年左右,虽有一些大庙,但直到今天,丛林制度、禅堂规矩、禅宗的用功方法,都还没有全部引进来。昨天晚上老和尚讲的生活禅宗旨非常好,他的理念大和尚也继承得非常好。我们自己检讨,南方办活动,是热闹有余,深入不够,大家稀里糊涂聚在一堆,热热闹闹玩七天,回去好像也懂一点佛法,但是抓不到主题,没有一个如老和尚定的八字真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么容易让我们牢牢地记住。所以,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改良改善,这是我来此学习的目的。昨天刘威先生也介绍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以后,大家提出了“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所以,我今天也是拾人牙慧,跟大家讲讲心。

佛教讲心嘛,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看法。我在香港的时候主要是学唯识的,那是因为我们院长是罗时宪教授的关系,他是太虚大师的弟子,亦师从欧阳渐的学生吕澂先生,是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罗教授是在香港弘扬唯识的第一人。当时他是挂名院长,一年才回来两三个月,主要是他的学生给我们讲,先入为主就学了唯识。学唯识有一个缺点也有一个优点。先讲优点,就是会将自己的心分析得很细。但是缺点是什么呢?就是很会去挑人家的毛病。因为唯识学里面讲了很多凡夫内心的毛病是什么样。本来讲这个学问的目的是让你反观自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是让你自己觉悟人生的,要是我们学得不好的呢,就只会讲不会做,讲得非常好,到处去讲唯识,也到处骂人,批评其他宗派不如法,这就是学唯识的缺点。唯识学的纲领是很细的,不能笼统,每一个名相都有它的特定定义,一点都不能错。所以,无形中要是你不对治内心,挑剔的心就会出来了。所以希望我今天不要挑剔,不能给我们大和尚倒架子的,要尽我的能力把这繁琐的学问,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它介绍给大家,主要是介绍一下名相,详细的恐怕还要等将来到我们河北佛学院去多闻思,才能够真正地了解这个学派。

今天的讲题分成五段,开场白刚才讲过了,然后很简单很快速介绍一下唯识学的源流,接着再讲一讲智与识、智慧跟心识的关系。佛教把心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心智,一个是心识,智跟识有差别,凡夫是用心识,圣者(修行者)是用心智,虽有差别却也是同样东西,再讲一讲转识成智的机理,最后是一个小小的结论。如果讲得不好,请大家包涵。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大家昨天晚上都唱了,这首歌很出名的,黄龙禅师悟道偈,音乐很有空灵效果。偈意是讲修行人在变化的四季里面如何安心。在马来西亚只有一个夏季,我们只能观夏有凉风,我们没有办法体验冬有雪,秋有月。我们因为雨水多以致月朦胧,春有百花,我们是杂草丛生,花都给草掩盖了,所以我们体验得最深是夏有凉风。因此不管是四季也好,还是唯一一个夏季也好,关键的重点是在后面两句,你的心头没有闲事挂碍,人间四季都是好时节。这个偈子是祖师的悟道偈,也是我们尽量学习以达到的境界。四季时空转移的客观变化,心是一个主导,一切从心开始嘛,我们来研究一下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禅宗成天讲“平常心是道”,平常心也是要研究这个心。修道是不能离开心。大家都知道的生活禅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老和尚提出的口号,我们叫它“八字真言”。学密宗的人喜欢持咒、持陀罗尼,陀罗尼是总持,就是把一些佛法的要义用很简短的几个句子,将它总持起来,按照印度传统,所有的咒语都是能解释的,但持诵时是不要解释的,用对音来念就好了。所以,我们可以把生活禅宗旨的这八个字真言当作咒语念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念它也有很大的加持力,就是天天提醒你自己,它也有总持的效力。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佛的人首先第一关是要自度,如何帮助你自己,自己度你自己,然后要度他度人,要帮助别人。佛学上种种的理念,都从这两个点出发,自觉觉他,自己觉悟也觉悟所有的人,所以“觉悟人生”是自觉自度的层面,“奉献人生”是体现觉他度他的层面。如果老和尚一开始就讲自度度他,一定把你们都吓跑了,他用了另外一种层面,叫你要觉悟人生、要奉献人生,不是说你完全觉悟后才奉献,一边觉悟一边奉献,大乘佛教讲同时,在奉献的时候增长自己的觉悟,在觉悟的时候我们同时奉献,它是同时并行的,是双管齐下,它是一个车的两个轮子。所以,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非常好的八字真言,希望将来在马来西亚也能把这个理念引进去,这是老和尚经过他几十年的修行、用功、体会,他把生命都押到上面去,而得出来的这八个字,我们要好好珍惜它。生活禅里面所有的理念都要学习,老和尚总结的每一句话,你不要掉以轻心,以为只不过是三四句口号而已,那是得来不易的。不把汉传佛教、不把佛法吃透的人,是不能讲出这些话来的。所以这八个字,我们不能泛泛看过,其实它是涵盖了整个佛法,不管你是藏传、南传,还是汉传,大乘小乘都包括在里面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是我们学佛的人的一个终身目标,用现代的语言来体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是我们一生要追求的人生目标,那是佛法给我们的一个指南针。你们人手一册的专辑上,老和尚都已详细讲了,我提醒你们要去翻看。

老和尚讲觉悟人生,是教你们怎么样去做好一个人。做人很容易,做一个好人不容易。他提出两个方针,第一个方针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只这八个字,讲起来学问很多很大,你们自己去看一看老和尚的开示。“觉悟人生”是帮助你们把一个人的生命升华,从一个凡夫俗子内心充满污染的人,如何过渡到一个内心完全净化的圣者的总纲原则。“奉献人生”是利他、度他、觉他,教你如何去做好一件事情。大家都会去做事情,但是做好一件事可就不容易了。老和尚又提出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第十五届夏令营的主题是定在分享。这八个字跟前面的八个字,合称“二八方针”,老和尚讲的“二八方针”,是如何体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最容易最简单的提纲。

自利要利他,自度要度人。在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层次里面有一个总纲,要悲智双运、要福慧双修。老和尚成天讲的大慈悲、大智慧,没有大慈悲则大智慧就体现不到,没有大智慧同样大慈悲也做不好。所以,悲智是要双运的,运就是一起,如车的两个轮子并进,缺一不可;鸟的两个翼,单翼的鸟是飞不起来的,它要两个翅膀。所以是双运。佛教里面的名词,凡是说双,就一定是同时,看你是彰显你智慧的层面,还是表现你慈悲的层面而已,在慈悲的后面一定要智慧,在智慧的后面也一定要有慈悲,一定是要双管齐下的,这也就是福慧双修的另一个通俗的讲法。修福修慧就是要通过自利利他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来体现。

我们举一个例子,布施是大乘菩萨道修六波罗蜜之首。我们早上念《心经》,波罗蜜多就是把一个凡夫俗子由充满污染的此岸,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送到觉悟净化清净的圣者彼岸。有六种方法,为首的第一种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我们就用布施这个例子来谈谈分享,没有分享心的人,无论财施、法施还是无畏施都不会做得好。布施行为后面的心,我们就研究一下那个显露出来的心态。你有多少的财富,口袋里有多少钱而肯布施,或者我有多少用品可以给人家分享,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心。法施也是如此,佛法的领悟,佛法的证量可以分享,知识学问可以分享,也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心。不管财施,不管法施,都有无畏施的这个作用,当众生在恐慌害怕,在轮回苦海里面彷徨,前路茫茫,你用任何的方法,包括财施、法施,能够使得他无畏不害怕,心安定下来,这也就是一种布施。通过布施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分享心是很重要的,分享是一种心理状态。这个心理状态,我们现在不作详谈,我知道净因法师马上要跟你们谈深度的分享。既然是看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来研究每一个人自己的心。

有两句佛经祖语里面常讲的话“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生灭是一个境界一个现象的当下出现,在它出现了的下一个当下,它可能就消灭了,生灭是刹那不断的,生命是相续不断的,也就是一个一个生灭连起来。大至山河大地宇宙,小至每个人当下一个念头,都是如此。我们从小的讲起,当一个人起一个念头,起心动念想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个念头生起,停留在那,然后念头慢慢模糊,消失;一个小空档,另一个念头再生起,又停留又慢慢模糊又消失;又一个小空档出来,是相续不断的。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是如此,这是讲内心。放大到一间寺庙,你看柏林寺,也是从零开始建起来的。当年它没有,慢慢它生起,有朝一日这个寺庙会坏的,要维修要拆掉重建。不管是外在的事物境界,还是内在的心理状态,都有个生灭现象。所以,研究我们的内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六祖坛经》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当年我刚皈依三宝学佛的时候,一个师兄老是摆架子,以这两句话来训我们,当时,还不知道是出自《坛经》的话,他还卖关子不讲,是后来我才发现,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六祖大师提出一个总纲给我们,就是说修学佛法的人,如果不能够认识你自己的本心,学法是不会得到任何的利益的。这个利益不是金钱上面的利益,也不是什么事业上面的利益,是内心改造净化的利益。本来学佛是学到清凉解脱的佛法,相反,你学佛学到烦恼,学到燃烧炽热的,那就不对了,就是学法无益了,没有得到任何佛法上面的效益。所以,六祖大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划时代祖师。

我这次提前一个星期来亲近老和尚,先在玉泉寺,再陪着老和尚到云通寺、真际禅林、虚云禅林走了一遍,主要是跟老和尚一起生活。他有一天讲到我们中国佛教有三个伟人,东晋的道安大师,唐朝的六祖大师,还有民国的太虚大师,这三个人都是佛教里面划时代的巨人。道安大师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位划时代祖师,如何把印度的佛制慢慢改为中国的祖制,而且又不违背律制精神。祖制的百丈清规,它丝毫都没有违背律制的精神。比如说,印度的律制出家人是不能耕田的,不能坏鬼神村,不能砍草,不能种植,但是我们中国祖师农禅并重,这就是一个智慧的适应,这个智慧的源头就在道安大师把佛教中国化,将印度律制慢慢适应中国文化的背景后,开出我们本土跟南传和藏传不一样的花朵。六祖慧能大师把佛教大众化,太虚大师则把佛教人间化。慧能大师把佛教普及到每一个平民生活层面都能接触得到,太虚大师在近代推广人间佛教精神,我们生活禅有一半的思想,是来自人间佛教的思想。南传佛教完全是讲佛教人间化。在那里生活过的净因法师肯定很了解,他们没有西方净土、东方净土的思想。换句话说你到南方佛教国家是不会听到弥陀佛的,因为他们的佛法都是从开始到现在,都是用人间净土的概念。所以把佛教人间化、大众化、中国化,是这三位划时代祖师的功劳。

《六祖坛经》中六祖慧能提出这个总纲,学佛要认识本心。所谓认识不是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学问经验去认识。在座的两三百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背景、有自己不平凡的学历、有自己的一份人生经验吧,那当然是很值得参考很值得尊重,但是不能拿你个人的人生经验来当指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如果不学佛,没修持,心是未经过调理的,不管你有多大成就,社会上有多少财富,你的地位有多崇高,可能都要打上问号。心是要经过佛法正知正见的检查、检验,我们叫抉择,这是唯识宗专用的一个名词。抉择就是通过由佛菩萨到祖师禅,一脉相承的佛法正知正见来印证,看它有没有偏差,有没有错,所以是有标准的。中国大乘佛教由隋唐起至北宋,八大宗派都成立了。八宗本身就是八种不同的标准,但是八宗是有共同标准的,就是要认识自心,由心做起的。所以,要修学首要看当下自己的心到底是对是错。今天我们讲生活禅,当然是以禅宗为指导思想,以禅法为主修法门。我今天只补充一些唯识学上不同的看法,所谓不同其实就是名相上讲的不同,只要是佛法其内涵都相同。

唯识学是我们流行的叫法,在印度经论正式的称谓叫瑜伽行派,到中国叫唯识宗,也叫法相宗,也叫慈恩宗,这四个名字是同一个学派,统称叫唯识学。什么叫瑜伽?是不是印度的瑜伽术?印度练瑜伽术的人其实只是身瑜伽,都是些肢体的运动,就是后来变相为少林寺的拳法。这些都是附带的,它还有与心相应的心瑜伽,这是修心的相应次第。为什么叫行呢?有一部论叫《瑜伽师地论》,修瑜伽行的人就叫瑜伽师。讲经的叫法师,参禅的叫禅师,持律的叫律师,学瑜伽行的人跟佛法正智相应的就叫瑜伽师。到了后来印度没有佛法了,只剩下外在的那些肢体运动,成为瑜伽术。所以瑜伽行派当时主要是次第修心的宗派。在印度的佛法主要有两大宗派,一种是中观,一种是瑜伽行。中观就是龙树大师的宗派,瑜伽行就是弥勒菩萨开创的宗派。因为它讲万法唯识,故叫唯识宗;因为它对内心与外界种种的法相条理细分,又叫法相宗;因为它的祖师在唐朝时常住在西安慈恩寺,也叫慈恩宗。佛法的源头是释迦牟尼佛,但在印度弘扬唯识的,根据历史可考的是弥勒菩萨。他不是我们中国的布袋和尚,他是印度佛灭七百年后一个真实的大乘论师,历史上是有这个人物的。当然我们可以认为他就是兜率天里面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但是根据学者考证,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个叫Maitreya的论师。

瑜伽行派有六经十一论。重视六本经,更大的是重视论。当时,瑜伽行的人都叫论师而不叫经师。中观派也重视《大般若经》,但是中观是指《中观论》,所以后来的三论宗也叫论师。印度的佛法分为重经和重论二系,在印度研究佛法是有两条路,是先直接读经,还是由论下手。当然读了经的人也要读论,读了论的人也要读经。今天西藏的佛法还是保持这个传统,有经的传承,有论的传承,还有口诀修行的传承。当时弥勒菩萨号称论师,就是讲经说法、著书造论。

无著菩萨Asanga,据西方学者考证,大概是公元300年到380年时期的人,活了80岁。我怕闷着大家,先讲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一部分是传说,一部分是有典章记载的。根据藏传的史传记载,无著论师共有三兄弟,他是老大,有两个弟弟,世亲论师是老二,还有一个老三叫师子觉。根据藏传的说法,无著论师是修密法的。我们中国汉传佛教不这么讲,总说他是一个菩萨。他们三兄弟学佛年龄有差距,无著比他弟弟要大十几到二十岁,肯定是无著论师先入道,先修学。根据藏传多罗那陀的《印度佛教史》记载,这个故事很有趣味性,很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相传无著论师当年是从小乘部派之经量部出家,但他觉得经量部所讲的佛法有不足,当时已经是佛入灭七八百年了,释迦牟尼佛早已经圆寂了,弥勒菩萨是下一位成佛的人,现在天上一生补处,密宗的修行在印度已开始弘扬,不如就修与弥勒菩萨相应的上师相应法,希望在定中也好,在实际也好,能够见到弥勒菩萨向他请教。相传他是在印度的鸡足山闭关修法。当年释迦牟尼佛在往成道的地方菩提迦耶去之前,经过六年的苦行,在尼连禅河洗澡后,接受牧羊女献供,河的对岸有一座像鸡脚的山,就是鸡足山,现在还有的,我去印度时就可惜没有到鸡足山去看看。相传无著论师就在印度的鸡足山找个山洞习定修法,一修就是三年。印度的传统就如同现在藏传的传统,动不动就闭关三年。三年之后一点消息都没有,梦都没有梦到弥勒菩萨,那怎么办?他就退心了,心就松懈了下来,就走出山洞到外面去,准备打退堂鼓。抬头看到洞外山崖上面有个鸟巢,鸟妈妈整天出去找食物回来喂小鸟,年深日久,鸟翅膀一飞一展在山崖石壁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他想,一只鸟用心长远才能有这个境界出来,那它得多少年啊,我三年算什么啊?觉得自己用心不够,就回到山洞再修三年。还是没有消息,也没一个梦,这时他又退心,离开山洞,这次走得远了,下山了。又看到山间的岩水滴石头,滴成了一个洞,祖师就是祖师,时刻能够观心。他一想,哎!这个岩石有多坚硬,滴水都能穿成一个洞,我这算什么?马上回到山洞再修,又是三年。一共九年了,还是没消息,这次再又退心下山,这次走得更远了。第一次走出山洞,第二次走到半山,第三次走到山脚下去了。看到一户人家,有一位老公公正在将铁棒打磨成针,这个传说中国公案里也有类似的,不过是位老太婆,而不是老公公。他看到铁棒磨成针,即有感受,哎!要将一根粗的铁棒打磨成这样细的针,那是要时间的。他又收拾内心,重回山洞,又再闭关三年。一共已是十二年了,还是没有一点消息,这次他是彻底退心了。下山跑到市镇里去,准备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安身立命的,不修法了。这次他没有看到别的,看到一只小动物,一只小狗,而且还是母狗,这只狗很可怜,全身长满了疮,还长了虫子,咬得它很痛,狗是用舌头来舔东西的,它在那里舔,但是舔不出疮里的小虫,痛的很苦,当时无著论师就慈悲心一起,“哎呀!这么可怜!”突然间就发起一个不可思议的行为,准备用手去帮它抓,手一碰它,狗已痛得汪汪叫。他想不行,应该学狗一样用舌头去舔它,即闭起眼睛来将舌头伸过去准备舔的一刹那,弥勒菩萨在他面前显现,他很生气,“我不要见你,求了你十二年都没消息,梦都没有一个,我退心了。”弥勒菩萨讲道:“我天天都在看着你,因为你没有慈悲心,所以修我的法是与我不相应。现在你生起了慈悲心,才能见到我。”弥勒菩萨意思就是慈氏,就是慈悲,大慈弥勒菩萨。从那时开始,他即依止弥勒菩萨学习。这个故事是藏传保留的,汉传没有这个讲法。另外一个说法,无著论师是修弥勒菩萨的法门,每天晚上在精舍里修禅定,他的神识上到了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说法。只听了一堂讲座就马上赶回来,已是一个晚上了,因为天上跟我们人间有时差。他一连听了七年,有说是十五年。又有一种说法,弥勒菩萨每晚都示现在他的精舍里对他说法,七年或者十五年。后来他把他所学的整理成为《弥勒五论》,弥勒菩萨传的五本论,这是藏传的讲法,汉传的讲法则说是《瑜伽师地论》。两个讲法是不协调的,中国过去是没有完整的《弥勒五论》,只译了其中三本,藏传里则五论完全,是后来法尊法师把它由藏文翻译成中文的,其中一本就是著名的《现观庄严论》。

当时,无著论师把弥勒菩萨的教法整理成五本论,这五本论的先后排列是有次第的,不能错的,将来我们有机会再作研究。还有一种说法,《弥勒五论》是无著论师根据弥勒菩萨的口授记录下来的,都是以偈颂体写成。《瑜伽师地论》则是他本人的心得,是五论的长篇详解。五论也不过五卷,五卷加起来大概也只是两部《金刚经》那么长,但是《瑜伽师地论》有多少呢?在汉传佛教里玄奘大师的翻译本是一百卷,每一卷都较《金刚经》长。唯识学的源头就是由弥勒菩萨单独传授给无著论师以后,由他弘扬起来的。当时他依的就是六经十一论,不是说弥勒菩萨讲的东西跟释迦牟尼佛没有关系,他依据的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有六本经一定要研读的。换句话说,《弥勒五论》及《瑜伽师地论》所根据的就是六本经,十一本论是之后的祖师所造,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世亲论师也一样是在部派出家,当时他反对大乘。有关无著是如何摄受调服其亲弟弟的传说,汉传的讲法和藏传是不一样的。无著论师示现生病快要死了,你是我亲兄弟你还不快来看看我,把世亲骗来。到了以后无著并没马上见他,因为大家所学有分歧。世亲留宿一夜,当晚无著派弟子在他窗外念诵《十地经论》,启发他生起学习大乘之心。第二天世亲去看无著,哥哥根本没有病,是因为你有病所以我有病,然后用了种种的善巧方便,将世亲由小乘的部派转到大乘的唯识,后来成为他的继承人。世亲是Vasubandhu的译音,在中国有两个译法,就是婆修盘头或婆薮盘豆,就是印度禅宗二十八祖里面的一个祖师。玄奘大师传唯识学入中国时,也把世亲的名字传进来,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所以改成天亲。从那时候开始都写作天亲。所以,天亲菩萨就是世亲菩萨。

当时,世亲论师继承他哥哥无著的学问以后,他自己也写了一本《唯识三十颂》。颂是偈颂,一颂有四句,这三十个四句的一篇论,就是他一生修学佛法的心得,然后把这三十颂传给了弟子。在印度的唯识宗有十大论师,就是有十个不同的人去注解这本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印度那兰陀学院的戒贤论师,生于公元520年,跟世亲论师差了一百多年,中间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人呢。他是玄奘大师的亲教师,当时是那兰陀寺的院长,玄奘大师去印度主要是依止他学《瑜伽师地论》,然后再到各处参学,周游印度列国,把十大论师的著作及不同的说法他都学到了。后来玄奘大师把十大论师的东西带回中国,准备全部翻译,是他的一个弟子叫窥基法师建议不必全翻,而是揉合十大论师的著述编成一部《成唯识论》。

这里再讲一个跟心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大唐西域记》里面是没有记载的,我是听老师讲的,他说当年自己学唯识时也是听师父这么讲,故事代代口头相传,未留文字记录。玄奘大师去印度的时候,是偷渡出境的,要走天山北麓,绕过帕米尔高原,然后从阿富汗进入印度。相传他经过帕米尔高原一带的佛国,听说山上有入灭尽定的罗汉。这是一种禅定的功夫,灭尽定就是灭受想定,保留这个色身不坏,识不动,受想行则停止了,用心的力量把它压制住,譬喻好像是进入冬眠一样。你看动物怎么样熬过冬天呢?它身心不动,受想行没有了,睡熟一样。睡醒时冬天已过去,冬眠的动物就会起来了,这是譬喻。灭尽定只是禅定功夫,但不能开发智能,是以禅定力将受想行识压伏住,自己调一个冬眠的时间表,几时出定是自己调的。玄奘大师在经论上知道有这么一种禅定的功夫,但在当时中国唐朝是看不到实例。听说帕米尔高原山洞有人在入灭尽定,就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了山上,看到一个老修行坐在那里不动,头发长长的,当时就想办法让他出了定。这个老修行一出定就马上去定位时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玄奘说是唐朝了,他说:“哎呀,现在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吗?” 玄奘说:“佛入灭已一千年了。” “哎呀,糟糕。”原来他是上一位迦叶佛时代的人,迦叶佛入灭后他才学佛,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他不是去修上师相应法,反而修灭尽定,是想等下一位的释迦牟尼佛降生成佛时请教,就入灭尽定把时间缩短,好比冬眠一样。结果他定过头了,释迦牟尼佛都涅槃了一千年。他说:“哎呀,再入定去等下一位弥勒菩萨成佛吧!”他就马上要再次入定,当时玄奘就阻止他:“你不要再定了,万一你的时间调错又定过了怎么办呢?干脆这样,你不要再入定了,我现在到印度去求学弥勒菩萨的唯识教法,你等我回来教你。”当时这个老修行的身体已经很苍老了,他说:“我这样的身体不可能等你,要转世投胎。”就这样,大家约法三章,玄奘指示他:“你往东一路去到一个大城市,就是唐朝的国都长安,找一家最高的琉璃瓦房子到那里投胎,我回来后会去找你,一言为定。”十七年后,玄奘大师学成回来,满载而归,他就去找这个人,到处找也找不到。原来玄奘大师的意思是想让他投胎到皇帝李世民的家里面,皇宫就是琉璃瓦,结果一打听那个年头没有王子出生啊。后来再一打听,原来是老修行搞错了。窥基法师俗家是姓尉迟,看过《隋唐演义》戏曲或小说的人都知道,秦叔宝及尉迟恭就是后来门神的两个造型,白脸的是尉迟恭,黑脸的是秦叔宝。相传是唐太宗因为征战连年杀戮太多,晚上内心不安很多噩梦,梦见鬼来追杀他,一晚上睡不好,要弄两个将军在门口给他当护卫,才能放下心睡觉,就选了秦叔宝及尉迟恭,后来就演变成为门神。当时尉迟恭是有名的开国功臣,都封为国公的。在唐朝封公的人都是有资格用琉璃瓦的,尉迟世家也就在长安城西盖起一座琉璃瓦的王府,这个老修行只记得要到琉璃瓦房子投胎,没有找到最高的琉璃瓦皇宫,一进长安城看到尉迟府的琉璃瓦就投了胎,结果做了尉迟恭的侄儿。

当时玄奘大师度窥基出家也是蛮伤脑筋的,相传“三车法师”的故事就是指他。窥基是一个开国元勋的高干子弟,要度他出家一点儿都不容易,一定要讲条件。他说要我出家跟你修行可以,第一我要一车美食,好吃的东西;第二,我要一车好穿的衣服,就是绫罗绸缎;第三我要一车书。玄奘大师同意了,说还想要一车书就证明他不是完全沉迷于享受,还是有上进心学佛的,就答应他讲的条件。再经过好多好多的故事,窥基慢慢成为一个合格的比丘。玄奘大师度了他以后,就把印度学来的唯识倾囊传授给他,当时窥基法师住在城东慈恩寺。相传圆测法师是一个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也在玄奘大师的译场学习,他是外国人,外国人都住在城西西明寺。窥基及圆测两位虽有不和,但都是玄奘大师座下的两个上首弟子,一个是东班班首,一个是西班班首。今天唯识学主要就是由这两位传下来的。

玄奘大师传下的唯识学是很重视著述的。经过唐朝的会昌法难后,许多书都被烧了,以致学派中断。直到明朝末年的时候,才由华严贤首宗的祖师们稍稍中兴唯识学。当时玄奘大师译的经论都还保存在《大藏经》中,只是一些重要注解及他口授与窥基、圆测的笔录述记没有了。所以当时明末的祖师有些地方是靠猜测而来,会有一点偏差,不一定是玄奘大师的原意思想,但是他们也很苦心。我们学唯识的人,入门第一本书一般是读《八识规矩颂》,直接读《三十颂》的很少。《八识规矩颂》就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才出现的,那也是有一桩离奇的故事,我现在就不讲了。相传《八识规矩颂》是玄奘大师的口诀,它是七个字一句。我们接着所说的都是依《八识规矩颂》的内容来讲。

到了清末民初以后,杨文会(杨仁山)居士在出使英国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日本学者南条文雄,知道日本当时有很多唯识的佚书,就设法拿回中国来,在南京办了个金陵刻经处,将它刻印出来。然后就开展了近代唯识学三大流派,太虚大师是一派,南欧北韩:南京欧阳竟无是一派,北京韩清净又是一派。所以近代学唯识的人几乎都是源自这三家,这三家也都是依据玄奘大师、窥基大师的中心思想一脉相承而来。下面把唯识学的中心思想做一简单介绍。

先讲智跟识的分别。识就是心识,每个人的心理作用、心理活动,有人说唯识学是佛教的心理学,对,但是不完全对。它应该是佛教修行者的心理学,它跟定位于世间的一般心理学是不一样的。它是探讨修行者如何净化内心过程的心理学,绝对不是一般普通治病的心理学。要你把生命净化,即是所谓的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转迷为悟。凡就是凡夫,迷就是迷失了自我,不识本心。经过一套修行法门逐步净化的过程,就是由心识转到心智,由凡夫的心识转到圣者的智慧。

什么是识,什么是智呢?有分别的就是识,无分别的就是智。什么是有分别呢?这个分别不是眼睛能看到东西就叫分别,那是眼睛有了别的功能。一个人长着眼睛能看到东西是正常的,上面不要再给它加些东西,就没有问题,一加东西可能就会污染了。当你看到一样东西时,咦!这东西是我的,我要想办法去拿回来;这东西不是我的,我要想办法去拥有它,心里起了种种非分的要求,这就是你的贪嗔痴烦恼,这就是有分别了,有分别的那就是识。看到东西时不会生起贪嗔痴的分别,但他还是会看到东西的,这就是智,这就是二者差别的地方。同样是那对眼睛,看到会起贪心跟看到不起贪心,就是识跟智的分别,这两个层面,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的智只是一刹那呈现,很多时候都是识的作用,识用的时间强过智,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经过锻炼。修行者即是慢慢将智的范围扩大,识慢慢减少,这个过程就叫转化。转化是不了义的说法,打一个譬喻来讲,识是手心,智是手背,虽有转动,仍然是一整个手掌而已。

识是了别的功能,智是觉悟的境界,悟些什么呢?在大乘来讲是悟空性,在小乘来讲是悟无我性,这是大小乘见地差别的定位点。小乘部派的种种修行法门重点是在对治我,证无我性。大乘则是证空性,或叫法界性。所以大乘是观法界,小乘是观无我。法界就是无我的放大,把一个小我放大而已,其实二者相通,但有差别,所谓“通而不同”。法门不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小乘定位在无我,由身体的触感、觉受起修,是由白骨观开始的;大乘则是法界观,直接观空性的,所以它是悟“缘起性空”这个层次。

一般讲,粗分一个人,也不过是身口意三业在活动而已。你的活动的能力只有三分:肢体上的活动、口上的语言、意念的思维,没有第四样了。当然,也有人把三样合成第四功德,第五事业,那是另一回事。综合讲就只是身口意三业。我们能够掌握、创造的人生条件,就是靠这三样东西而已,你不是通过身,就是通过口,主要是通过意念(心念),来完成一切活动的,这是粗的分法。细的分法是分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就是从这十八个层面、角度来观察。六根是指器官,包括神经系统;六尘是外在的境界;六识则是六根器官跟外在的六尘境界相摩擦和合而感受出来的感官功能。根尘识三六一十八界,这是细分。

前面讲三业,意只是一个笼统心念,讲根尘识十八界就微细了点,其实是讲一样东西而已,是讲你的内心如何对外的活动关系。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大家念《心经》时就曾念到,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加上大脑的意念。根分两种:浮根尘和净色根。浮根尘就是浮在外面你看得见的尘,尘就是物质,这是指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等器官。净色根是外面看不到的神经系统,身体里面一大堆神经是比较清净,比较微细的色(物质),这是根——工具而已。有工具然后有对象,对象是什么呢?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睛看到颜色,耳朵听到声音,鼻子嗅到香臭的气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的触感,意念思维活动,能够掌握的概念就是法。六根六尘相对就产生六种识,六种心理活动功能,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你心里的波动。这个波动是由于眼睛看到东西触发的,耳朵听到东西触发的,鼻子闻到东西触发的,舌头尝到东西触发的,身体摸到东西触发的,或者意念里面胡思乱想触发的。

在讲八识前,我们先要交代三量。唯识宗把一个觉者、圣者用智慧跟凡夫用心识的差别,就是在观察、量度东西的时候,分为三种量——现量、比量、非量。当你看到庭前一棵柏树时,眼睛直接的看到,没有任何的隔膜,那就是你的现量。寺院后面有一间工厂,我们没有直接看到,后面不长眼睛,是听见后面机器响,猜测推理而得知。这已是比量,你可能会猜错,猜错了就是非量。因此,心识看的东西跟心智看的东西是有差别的。圣者的心智看东西一定是现量,他可以通过比量跟你讲,不会有非量,肯定是不会错的。但是凡夫也有现量、有比量,大部分都是非量,看错了。就是有这三量的差别,才决定我们内心需要改造。如果都是一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修行改造,不需要净化人心。就是因为凡夫的心识有非量,有时比量比错了就是非量,不是完全是现量。我们讲看很容易理解,讲思维就不简单了。如何完全达到现量?这就是由凡夫的心识如何转化成为圣者的智慧。后人还加上圣教量、譬喻量。现量直接看不到,就要靠圣者、佛菩萨、祖师教导我们。圣者是过来人,我们相信他讲的话,这称为圣教量。但是在说法的过程,直接讲你不易明白,圣者就会用善巧方便的种种譬喻,譬喻也是种量。以上合称五量。总之,量的目的,就是想建立由凡夫过渡到圣者的机理。

现在我们进入讲“转识成智”的机理。八识是大乘定,小乘部派全部只讲六识,加第七识第八识是大乘的讲法。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嗅到、舌头尝到、身体碰到,这是一组。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是单独的一组。然后再把第六识里面深度的意识抽出来,称为第七识、第八识。其实第七第八识原是第六里面的东西,所以小乘不分也是对的,不需要分。大乘分出来有它的用意,这是因为要讲转识成智的机理才分的,对应四种智慧所以要分,所以才把八识分成四组:前五识是一组,第六意识是一组,第七识末那识是一组,第八阿赖耶识是一组。这些名词大家先记下来,回去再找书,请教法师或其他渠道去找答案。

前面六识我们已讲过,第七末那识是什么?就是意根,意念的根。刚才讲眼有眼根鼻有鼻根,眼睛的视觉功能是通过眼球这个器官的神经系统,才能了别外面的色尘境界。意也是一样,意念的思维也有一个根、有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叫意根。第七末那识意根的作用状态是什么呢?恒审思量就是它的状态,它从无始以来到尽未来际都不会停的,一直都在活动、活动、活动,在思量、思量、思量。而且还是完全用自己的角度来看东西,我思、我见、我爱、我慢,凡是看到什么、听见什么,由六根传送进来的资讯到了它手上,全部都看成是我的,因而产生种种痴见爱慢的我执

第八阿赖耶识,古代常用货仓、仓库作譬喻,今天我们可以用电脑的整个记忆体来譬喻它。记忆体本身没有善恶,也没有我执,但是被第七识当成是我了,当成主人公,认错人了,就出问题。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就是含藏种子的地方,它分能藏、所藏、执藏。藏些什么呢?它里面藏着善恶的种子,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都有,它是一个电脑记忆体,什么东西都可以放进去,这就是我们的心理作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种子,因为被第七末那识执着当成我了,就生起了种种的我执。第八阿赖耶识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异熟识。所谓异时而熟、变异而熟、异类而熟,因为果报的成熟,一定是异时、异类、变异的成熟。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是不一样的,是生灭不断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现在就不作详讲了。

阿赖耶识里面包含了些什么呢?共有三种:根身、器界、种子。所以你问阿赖耶识有多大呢?你说它在大脑里面某一个角落那就错了。阿赖耶识在凡夫位来讲就已包含整个世界,一切唯心造就是这样定位的。阿赖耶识那是污染的,里面有无量的善恶的种子,有根身,有器界,有我们六根构成的身体,还有外面好像器皿一样的整体世界。其实大家都有共同的一个阿赖耶识,把它转化、净化了就是法界。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有两种:一种是名言种子,一种是业种子。心理的功能就是名言种子。它能够生起种种波浪,那就是你心灵力量。这种力量是静态还没有发动,当它发动的时候,是通过身口意三业发动的,由意业发动到身口上,那就是作善作恶的动力。总之种子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静态,一个是动态。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这是我们心里面的东西。所以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当一个种子起现行,就好像在一个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头,生起了阵阵涟漪。又比如你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个事物、闻到一个味道、碰到一个东西,心里总会生起了一种感受,这感受可能是坏可能是好,这就是起了现行。我再举一个例子,听见一句很不好听的话的时候,哇,你这样讲我!心里马上生起了一个波动的现行。这个现行又熏回到内心去,又种了一棵种子在里面,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种子发芽起来,不好的感受马上又生起,这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交替而成为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以上是讲凡夫的境界。每个人从成长到老死,不管是事业上,还是学业上,一生都在持续着这样的心理活动而已。

圣者净化过程又是些什么机理呢?唯识宗把智慧分成四种。很多宗派的分法有不同,三论宗是分三种:三智。禅宗是不分的。好比有一块烧饼,唯识宗把它切成四块来分开研究,禅宗则是不分,就给你一块饼。我们先讲唯识宗分的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把四智统合在一起不分的时候,整体就叫它法界体性智。藏传佛教是重视用五智唯识学,在中国汉传则只讲四智,第五法界体性智不需要讲,因为你只要把前面的四智都呈现了,法界体性智也就会显现出来,就不需要再讲。什么是法界体性智呢?就是常讲的空性、无我性,它是理体,清净的理体,一个内心完全清净的境界。由这个净化的境界如果你要去分它的话,就是四种智。是它的德用,很好很纯的功用。

根据《六祖坛经》的“机缘品”里面,六祖慧能大师有这么几句话扼要地讲转识成智,这虽是禅宗的人所讲的,但却完全没违背唯识宗的讲法。在六祖大师之前,唯识学早已经由玄奘大师传到中国了。所以华南广东一带的学唯识之风已开,当时向六祖参学的人就有学唯识的,他们有的人搞不清楚转识成智是怎么回事,就以这个很大的课题去问六祖。一般人去问一位法师,不管是学经的经师,或是学论的论师,一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把这个转识成智就讲得清楚,我讲了这么几十分钟了还是讲不清楚,大家听得还是一片混乱。但是六祖只用这么几句话就回答了他,而令这个学人心服口服。因为我们夏令营是用生活禅的宗旨为指导思想的,所以我们就要看看这首颂是说些什么?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为什么说“大圆镜智性清净”呢?刚才已讲把八识分成四组就是要对应四智。大圆镜智是对应第八阿赖耶识的,污染的心识叫阿赖耶识,当它经过修行净化以后是为心智,它就不能再叫阿赖耶识,就叫大圆镜智。几时才能把第八阿赖耶识转化成为清净的大圆镜智呢?是在成佛的时候,当你成就佛果的一刹那,才能完全真正舍去一切有漏生死的烦恼法,呈现出与清净平等的法界空性、无我性相应的境界。之前的证悟虽已是相应,但还不是完全是清净,成佛才是完全性清净,大圆镜智的本性是清净法界性,是清净的空性,是清净的无我性,六祖大师非常高明地用性清净来概括这个境界。

“平等性智心无病”,心未显露叫性,显露了就叫心,污染的叫识,不污染的、经过净化的叫做智。心智是要回归到性里面去的。唯识宗的定义是比较严谨,平等性智就是摒弃第七末那识的我执,意根的我执。凡夫是永远从生到死都是跟我执的四种烦恼相应,所以讲你的心是有病的,把它转成清净平等的心智以后,你的心才没有病,心病除掉了平等性智自然现行,这是六祖大师给予的定义。把第七末那识的我执,这个我的那个我的,小乘的无我就是把这个我字勾掉,大乘就叫平等性。这个机理,我们讲来很容易,两句话就讲完了,做起功夫来可要几十年啊!搞不好要做几生啊!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就是无分别智。有分别的是识,无分别的是智,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它是空一切分别的见。这个证悟境界常用“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来作譬喻,所有禅宗证悟的人语录中都有这个境界——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虚云老和尚的“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就是这个境界。首先是把第六意识粉碎了,“见”是举例而言,就是“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禅宗用的话,也就是唯识宗的六根、六尘、六识的作用,见是眼,闻是耳,觉就是鼻舌身三个的觉知、觉受、觉察,统在一个觉上,第四个的“知”就是第六意识。所以不管它分四个、分六个,其实都是在讲心理状态的这样东西。见就是眼睛看到一样东西的当下,当下看到东西,不要再加任何东西上去就是“见非功”,不需要再加什么功用,当下见到什么就是什么,就是这么一个境界。我们想要达到这个境界,先要通过文字般若,通过读经学论,然后起观照般若修行,修种种的禅观,才能证到这个实相般若的根本无分别智境界。证入时即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这好比把房子打烂了拆掉了怎么办呢?还要重新建造,还要有后得智。就是因为房子不理想不圆满,所以把它打烂了重新再盖一座,你不要以为打烂它就没有事了,打烂仅仅是上半场的事而已,下半场更加漫长,重新规划重新建那是后得智的功用。打烂只需一刹那,不用一秒钟,放个炸弹在里面一炸就烂了,但是要盖一座庙就不是一秒钟能盖得起来,很漫长的,没有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种种因缘成就,是不能呈现出来的。后得智和根本智是有分别的,根本智就是无分别智,后得智则是下面第四句的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同圆镜”,为什么说它跟大圆镜智是同的呢?因为当第八阿赖耶识转成清净的大圆镜智的同时,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五识才能同时清净,才有妙用。清净了就是成所作智,才可用来成就种种事业,所以是后得智。

以上四句二十八个字分成四组,它的配法是:转眼耳鼻舌身识把它净化成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把它净化成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成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成为大圆镜智。这是讲识智的分配法,接下来再讲转的因果次第。

“五八六七果因转”,这句最重要。如果六祖大师不是过来人,他就不可能吃透佛法,就不可能讲出这句话來。因为这句话,我还记起一件事情,我在香港主编《内明》的时候,曾发生了一场小笔战。香港有某位法师写了一些关于唯识的书,他本人非学唯识,结果用唯识的名词,就犯了讲错话的毛病,唯识学定义很严谨,他讲错了。后来闽南佛学院一位教授看了他的书,就写文章驳斥,指名道姓地 在批评他。文章到我手上,为存厚道,就把姓名去掉而只留下法义争辩的地方刊登出来,结果法师的弟子意识到是针对他的师父了,最后还是笔战来了。他们就是讨论这个“五八六七”。某法师提出打七就是打第七识,把第七识打死了,就没有事了。他这样讲不是错,但那只是方便说,若按正统的唯识讲这说法是有毛病的。打第七不如打第八嘛,你把那个仓库粉碎不是更好吗?所以当时闽南佛学院教授就驳他,说他不懂唯识就不要用唯识的名词来说法,免得误导人家,还用了“误尽苍生”的贬词,这很严重的,后来我刊登时就把这四字给删去了。该法师的确没有好好读懂《六祖坛经》这句“五八六七果因转”。

前五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是在果位上同时转,即是成佛时才真正净化,才能把第八识和前面五识转成智。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是在因位就开始转,在凡夫开始修行的因位上转,很漫长的。而且是先六后七,这个次序不能错,六祖大师没说“七六”,而是说“六七”,这很明确。所以禅宗修行仍是从第六意识下手,由 “有心意识”修到“离心意识”。天台宗的人讲修止观,也只有现前当下一念来下手用工夫的,不需要刻意找我执的源头,一找源头就头上安头了,你去找的本身就是我执。所以天台宗跟禅宗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唯识宗人当然也懂,修行是从第六意识现前一念当下一念开始用功,种种不同的法门,或参禅或念佛或修观,都是用来先净化第六意识,然后逐渐入至于第七意根,最后到果位的时候才同时转前五识和第八识。六祖大师的讲法是完全符合唯识学的,一般不学唯识学的人是搞不清这个次位的。

唯识学将修行次第分为五个阶位: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行位、究竟位,这是唯识学的专用名词。一般来讲,通达位就是见道开悟,开悟要通达佛法、通达空性、通达无我性。之前是要经过资粮准备的功夫,再经过加功修行的专注的用功,这里面都是有很详细的内容,才能达到通达位而见道开悟。开悟是分水岭,开悟前是因位,开悟后才慢慢进到果位。真正完全到了成佛的究竟位,才不需要学东西了,没有东西好学了,这是无学道。三德圆满不需要学了,烦恼断尽就不需要修了,所以到了究竟位时才是真正的果位。因此,开悟是分水岭,开悟后就向果位靠拢了。但开悟见道只不过是一刹那,唯识宗讲见道是一弹指,一个弹指的声音就有六十个刹那,你看刹那是多么快,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开悟就在第一个刹那间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然后第二个刹那以后他自己回忆开悟时的境界,按苦集灭道四谛而分十六种心理状态来体验悟境。见道的第一刹那就是根本智,第二个刹那以后才是进入后得智,一直到成佛,是很漫长的。按照华严宗定的成佛之道次第,初发心者须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都是资粮道、加行道,分水岭的见道是一刹那而已,修道则是很漫长的十地,真正成佛了,究竟解脱了才是无学道,一共有五十三个阶位。唯识宗的五位是分因果的,以见道为分水岭,前面是因,后面是果,所以“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说前五识和第八识的完全净化是果位上事,因位上全在六七两识用功,而且是在第六识现前一念下手用功。

“但用名言无实性”,上来讲了那么一大堆东西,都是名言而已,都是理论概念,都无实性。为什么呢?这些东西的转换过程,全都是没有真实的性质,你不能在上面再生实执。唯识宗就用麻绳蛇来譬喻三种性: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当你在黑夜走路的时候,突然踩到一条蛇,北方可能很少有蛇,南方马来西亚的蛇非常多,一踩到蛇会吓你一跳,害怕蛇会咬你一口,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大绳子,它很像蛇而已,再看清楚这绳子还是麻做的。修行者的净化过程,就用麻绳蛇作譬喻,踩到麻绳当成蛇是一个层次,看清楚是绳非蛇又一个层次,看清楚这个绳子不是橡胶绳、不是钢绳,而是麻绳则又是一个层次。凡夫整天在踩蛇的境界,把麻绳当蛇的时候是“遍计执性”的境界,完全自我,是有漏的、污染的、错误的心理作用。你慢慢了解它是绳子不是蛇,那是经过修行的“依他起性”境界,一步步了解到你内心的波动虽有污染的一面,但也有清净的一面,要想办法去发挥它的清净功能。认清楚这个绳子是麻做的,它的本质是麻的,不是塑胶的,这就是“圆成实性”的境界。我们在依他起境界的时候,就不要再掉进遍计执境界,明明是绳子你不要当成是蛇了。学佛后要有善恶定位,不要让善湮没掉,不要让恶继续增长。从定位上开始慢慢一路往纯善全善上面去做,就是“依他性”境界,不要再回到那个“遍计执”境界。修行所去掉的是什么呢?去掉的是概念上的名言习气,转化就是一个心理活动,一念清净或者一念污染,你的心力是可以掌握的。在掌握的过程是没有真实的一个本质,空性啊!无我性啊!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那伽定就是大定。当你由污染转向清净的时候,能当下在凡情了无分别,如是体会,不要再去污染它。也就是说,你不要去管它开悟是什么,只要功夫做到了就水到渠成,顺其自然就到了。一去研究它就掉入凡情,又进入凡夫的心识境界,永远见不到圣人境界了。凡夫的心识在转变的过程,能够不留凡情,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整天都在定慧等持的状态里生活,这就是安详和谐的内心状态。保任这个心,这就是四智的境界。这是六祖大师对唯识学转识成智机理所给予的八句话,非常扼要,详细讨论是可以写成一本书的。

最后总结一下,唯识学里有一首讲五位百法的偈子:

“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种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唯识学把世界万法内内外外分成一百个法,色法有十一个,心法有八个,还有五十一个是心所法,再有二十四个不相应,时间、方位就是包括在里面的,都是跟心有关系的,还有六个是无为法,一共是一百个,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刚才讲的八识,就是八个心法,八识就是心王,心王跟五十一个心所的心理状态交错,才产生所谓的人生。五十一个心所是什么呢?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六烦恼、二十随烦恼、四不定。现在只讲第一组的五遍行,什么是五遍行呢?这是五种心理状态,你只要起心动念,做任何思维,这五样都会一起来,每一个场合都有这五样东西存在:作意、触、受、想、思。有些宗派的排法是把触排先,触、作意、受、想、思,但按照唯识宗的讲法是先排作意的,这是有它的道理。作意就是警觉,触就是接触,受就是领纳,想就是取境,思就是造作。当一个人起心动念的一刹那,由眼、耳、鼻、舌、身五根五尘刺激內心要生起第六意识心念的时候,一定先有作意的第一念警觉,突然间意识到有一个人往那里一站,那就是作意。你再顺着这个境界想要接触它,六根六尘六识相触产生功能,那就是触。咦,这个人是我的仇家!糟糕了,心里面有波动,那就是受。然后马上回忆过去,他见到我会揍我一顿,马上有惨痛的教训,那就是想。最后接着会想跑,由内心的波动而产生行动或者产生语言,那就是思。这五个程序,只要是心识正常的人,你只须把思维活动放慢一点点,太快是看不到的,都是有这五个心理过程:作意、触、受、想、思。

唯识宗修行法门的下手处,就是让你知道心里波动有这五个层次。先起心动念,顺着这个念头去看到一样东西,这东西是有善有恶有舍(非善非恶),感受的印象中有惨痛教训,你可能就会发动你的行为,思不是单指思考,思有两种,内心的心理波动是内在的思,由思发出的语言和行为也是思,能推动你去讲什么话做什么行为,这也是思。我们每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心念都经过这五个层次:作意、触、受、想、思。唯识宗进一步提示你,最好在作意的时候马上净化,那是最高。人不可能不作意,眼睛一张开看东西就不可能不作意,一定会见到,这一见我先不污染它,看到就是看到。第二步在触的时候还可以挽救,再不行在受的时候还可以压制一下子,到了想就来不及了,已经太粗了,如果已粗到了思,语言行为都出来了,要骂人打人,那就不行了。所以,唯识宗五遍行的机理,是尽量做到在作意、在触、在受的时候,能够掌握到这个心念,要操控我们内心。

回到禅宗来讲,你一念之差就会做错事,也是一念之差就是做好事。所以还是老和尚的一句话“把握当下”最受用。每一个人的当下,细分它很复杂,有百法。讲到转识成智就是这么繁,也可以丢掉,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起心动念乃是当下,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闻到、舌头尝到、身体碰到、心里想到,一定要好好掌握,所谓“善用其心”而已。讲了半天啰哩啰嗦,就是要你能观照当下一念的心。观照不好,什么都不用讲了,转识成智也只是理论上讲,讲得简单,但做起来非常漫长。如何把握当下?一切从心开始,才是真正关键之处。

“夏日炎炎把扇摇,冬来倚炭满炉烧,若能于此全知晓,旷劫无明当下消。”

为了配个对,之前我翻了书,在《指月录》中找到了这一首偈子,是南宋时四川一位景福顺禅师的偈子:“夏日炎炎把扇摇,冬来倚炭满炉烧”,这是讲外在的境界冷热,心如何安住在冷热的境界中呢?如何把握当下呢?“若能于此全知晓”,你能够看破它、洞悉它,“旷劫无明当下消”,这就很简单了。

我本人很惭愧,没有办法讲得好,给大和尚倒了架子。这是自己在香港学唯识的一些心得,给大家分享,很多的内容,很多老和尚的理念,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法把它讲全,自己也还在学习、还在消化,希望我们的三藏法师净因长老,接着做更多更深入的开示。

谢谢大家!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