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漫谈(证圣法师)


学佛漫谈

证圣法师各位同学,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我感到很荣幸,也感到很高兴。我没有作任何准备,连个提纲都没有。净慧法师他老人家慈悲,给我这机缘,让我来跟大家结结善缘,那我就随便地谈一谈。

我在香港住过几年。那时刚从大陆去,后来在一所大学(基督教大学)教书。当时精神上非常空虚,缺少一个信仰,后来就信了基督教。后来的几年里,几乎每个礼拜天都参加他们的弥撒。礼拜三参加查经,礼拜六参加访问,很多活动都参加,觉得基督教确实是个很好的宗教。但是基督教的 “ 创世说 ”—— 人是上帝创造的,这观点我接受不了。后来到了美国以后,在一个中国宣道会里也参加了许多活动,做义工,也很努力,但始终没有办法接受人是由上帝创造的论点。这时也有了经验,不盲目乱信,一定要弄清了以后再信。结果仍然是弄不清楚,所以一直也没有去受洗。

佛教跟基督教有距离,然而我们现在佛教的宏法事业做得却不如基督教。基督教的影响力大,做得工夫深,在民间扎的根也深,但是不圆满。比如,基督教说,人一生下来就带有原罪,经过信主耶稣,用主耶稣的宝血来把你的罪恶 洗清,那你就得救了。这一点跟佛教不同。佛教讲众生平等,佛跟大家一样。我们普通的凡夫不比佛少什么,只是比佛多了贪嗔痴慢疑。佛陀所具有最好的东西,我们同样也具备。基督教里经常说我的上帝、我的主耶稣,那么你就是仆了,这便是不平等。上帝赐给你们食物,所有的动物,你们都可以吃,这又是不平等了。动物可以随便吃,就没有众生平等,可以说是弱肉强食。基督教主张平等博爱,但对众生是不平等的,它跟佛教相比有一定距离。它虽然是一个好宗教,但并不究竟。

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八年。基督教徒们给我提了许多问题,我就一个个帮他们解答,结果他们中有许多人都皈依佛门。我说当我星期天去参加你们的弥撒时,你们的牧师在台上从一开始就骂,一直骂到散会。特别是骂佛教,骂它是多神论,是魔鬼,只有主耶稣才是真实可信。我说你们有没有听说我们佛教骂你们基督教的,讲你们基督教的不是的?我们从来不讲。我说佛门只取人家好的地方,不会与人家过不去。因为佛法非常宽容,无所不包。

我觉得我们能够在这次生活禅夏令营时接受佛法非常值得庆贺,但希望你们能接受正信的佛法,正信的佛法能启迪智慧觉悟人生。

就禅来说,把佛法融合到生活中就成了生活禅。我们每个人对世间问题的看法可能使我们生活在欢乐之中,但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就可能在苦恼中生活。怎样使生活没有烦恼并趋于解脱呢?那就要用禅。我本人是搞艺术的,是个画家,同样禅也是艺术,不仅禅画、禅诗是艺术,禅的生活更是艺术。就看你在生活中如何对待。比如一个人容量很大,心很宽,每个地方都给人方便,为人着想,人家同样也会为你着想。要时时都看到人家的优点。佛菩萨看人时,每个人都是菩萨,都是佛;嗔恨心强的人,看到的都是嗔恨。我们每个人虽都不是完美的,但都有好的地方。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都看人家好的一面,就会有许多欢乐。你每个地方都找茬,鸡蛋里挑骨头,那你就烦恼得不得了,就生活在苦恼中,所以要懂得生活,热爱生活。

在开幕式那天,我曾经给大家讲过关于佛法的问题。现在重复一点。比如我们谈到佛像是个表现。印度的佛像象印度人,南传佛教如泰国人,日本的好象日本人,我们中国的象中国人。各地佛像相貌虽有差别,但大体上没有变化,比如佛陀所做手势,打的手印,现在、未来、过去三世佛基本上没有变,只是形象上有些变化。这说明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每个地方佛教与当地生活环境有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去年我在北京和几位国中佛教协会的同志第一去参观佛牙塔。回来以后 ,有个女同志问我,佛门是怎么修持的,她觉得很神秘。当时我们在吃饭,我就跟她说我们佛门里吃饭是个很大的修持。她就笑了,说法师在开玩笑吧!我说不是开玩笑,真是这样的。在佛门,我们出家人吃饭姿势都有规定,一手拿一个碗,好象龙含珠,另一手拿筷子叫凤点头。仪式很讲究。这些威仪好象现在的仪表学,讲究庄严。吃饭不许乱讲话,要用心地吃,感恩地吃,因为吃的都来供养,出家人没有种田。大家还要带着忏悔心吃。你吃饭够 不够条件,有没有资格受人供养。而且要很好地吃,吃饭不要打妄想,不要执着,好的可以吃,坏的也可以吃,不要挑剔。吃饭是为了让你身体健康,做更多的佛教事业。现在国内的独生孩子非常娇生惯养。父母唯恐他的营养不够,这个给他吃那个给他吃,好的东西都拿过来给他吃,但这个他一摆头,那个他一摇头,都不好吃。佛门里不是这样的。要吃得干干净净,一点也不浪费。佛门有句话: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行,披手毛带角还。所谓披毛带角还就是吃了不好好修行,将来要做牛做马偿还这个债。十方饭不是容易吃的,吃了就得要好好修行了道,为众生做事,所以说佛门吃饭有很多规矩和讲究。我们天天吃饭,如果每一餐都这样观想,带着这种心态去修行,由始到终,那还不是个很重要的修行吗?所以佛门中行住坐臣卧,都是修行。

坐禅是修行,念佛是修行,走路也是修行,吃饭也是修行。所以在佛门中,生活就是修行。我们有缘来参加夏令营,希望大家能在此学到正信的佛法。我就讲到这里,弥陀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