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明师:点燃你智慧之火的人
明师:点燃你智慧之火的人
第二件事,就是投明师。明师就是引导你上求佛道的老师,没有明师,就没有人能告诉你应该怎么修,也没有人能告诉你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更没有人能验证你是不是真的明心见性。没有明师的修行显然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修行的第一步,不但要守住戒律,还要找到与自己有缘的善知识,然后拜他为师。
这里的“明”,是指明白和智慧。就是说,这个上师必须是明白的人,必须是拥有智慧的人,必须是觉悟了的善知识。他不一定是名师,因为很有名气的人中,不乏不学无术的骗子;也不一定有出家人的外相,因为披袈裟者里面,照样充满了贪嗔痴。
如果你找到了真正的明师,就要皈依他并且发心。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就是说,皈依了明师之后,他就成了你的灵魂依怙,这就意味着你把身、口、意都献给佛道,此后你的一切行为、语言、念想都必须符合真理。
佛宝是宇宙间的诸佛,法宝是能帮助你走向解脱的修行方法,那么,僧宝又是什么意思呢?僧宝就是能够引领你走向解脱的人。
关于皈依的对象佛、法、僧三宝,对佛宝、法宝,多无异议,唯僧宝多有误解,人们大多认为只要是和尚,便是僧宝,其实不然。由五个(或以上)的如法比丘或比丘尼组成且能传戒安居诵戒的僧团叫做僧宝,证得一地菩萨以上圣位的在家居士或是僧人也叫做僧宝。未曾开悟的凡夫僧虽有僧人的外相,但他没有见到究竟的真理,不能将人导向解脱,所以并不属于僧宝。
这一点,任杰先生在《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中论述甚详,他说僧宝可分为三种,一是凡夫僧:亦名异生僧,即未证圣位以前的僧伽。此凡夫僧要受近圆戒,五人以上的比丘众,或比丘尼众,如法如律修行,如法羯磨,如法传戒(在边地有清净比丘五人即可传戒),如法安居、如法诵戒的和合众,则称为僧宝。二是有学僧,谓从预流向至阿罗汉向七者为有学僧宝。大乘圣僧从证八忍八智,位登初地,始称入如来家,绍隆佛种,乃至第十地菩萨,名为大乘有学僧宝。三是无学僧宝,亦名真实僧宝,或称第一义谛僧,无为僧。此即烦恼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的圣位阿罗汉,名为无学僧宝。《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中说,明心见性的居士也属于三宝之一,称“菩萨僧宝”,书中说:“菩萨僧宝,是有菩萨示现在家居士相,不过一定要证圣位(初地以上)的菩萨或僧相,一个人才可算僧宝。凡夫僧一定要有五个比丘僧,能传戒安居诵戒,才能说僧宝,一个僧人只能称比丘,不能称僧宝。”
所以,我们皈依的对象,一定要是称得上僧宝的圣僧、如法僧团或是菩萨僧宝(即已经开悟的居士),而不能是普普通通的单个凡夫僧。
当你跟真正的善知识接触时,你会渐渐变得清净、干净、明白。所谓恶友,就是当你跟他接触时,你变得越来越愚昧、仇恨和贪婪。
有一种说法,上根人跟中根人接触,那中根人会因之得到提升,可能变成上根之人;中根人常跟下根人接触,那下根人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变成中根之人。这种说法有道理,熏习的力量很大。我们每天修生起次第,就是等于在跟佛接触,久而久之,我们的人格就会得到升华。
同样,要是我们老和人格比自己低的人搅和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会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气。凉州人于是说:“跟好人学好人,跟上龙王当河神。”“进了菜籽地,就要染黄衣。”
要是你和某人接触的时候,你觉得非常清净,非常清凉,也觉得自己明白了好多东西,你的贪婪、仇恨和愚痴都消失了,对名利得失也无所谓了,那么他就是善知识。善知识与花言巧语没有关系,他不一定很会说话,也不一定慈眉善目。有些善知识往往会以非常凶恶的形象出现在你的面前,然后不停地骂你,把你骂得一塌糊涂,能把你骂出一身冷汗,但是与此同时又觉得自己似乎因此而明白了一种东西,这也是善知识。玛尔巴老是打密勒日巴,但他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善知识。
有时候,所谓的苦难也可能是善知识。所以我们老说:“逆缘即助缘,烦恼即菩提。”有很多人在亲友过世的时候,因为悲痛欲绝而对尘世失去了依恋,生起了出离心,这时就会发现以往执意追求的很多东西,比如薪酬、福利、外表、物质上的享受、他人口中的认可等等,其实根本没有一点意义。它们在无常面前不堪一击,而且转瞬即逝。对于这些人来说,亲友的离世既是灾难,也其实是一种助缘。
有的人很有钱,但突然患上了绝症,医生告诉他,无论花多少钱这个病也没办法治了。他才恍然大悟,多年来费尽心思,尝尽苦头,甚至不择手段积累所得的巨额财富,其实分文不值。于是,他把所有钱都捐给了需要的人和利众事业。对于他来说,绝症何尝不是善知识呢?
还有的人,有妻有子有车有楼有钱,却突然在金融风暴中破了产,车子、房子、豪宅都抵押还债了,儿子和老婆也离开了他。某天,他喝着白粥想起以往的奢华生活,觉得世事就像一场梦一样,毫无真实感,心里反而淡然了,放下了一切,进而实现了生命的升华。对他来说,金融风暴就是善知识。
每个人都没办法逃离所谓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很多人会在苦痛和欲望中沉沦,但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苦难反而是一种财富,因为它会增胜你的智慧,为你指明一条通向解脱的大道。
《禅关策进-诸祖法语节要第一-太虚禅师示众》中谈到了对疾病生死的放下:“病中做工夫,也不要尔精进勇猛,也不要尔撑眉努目。但要尔心如木石,意若死灰,将四大幻身,撇向他方世界之外。由他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无人看也得。香鲜也得,臭烂也得。医得健来,活到一百二十岁也得,如或便死,被宿业牵,入镬汤炉炭里也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动摇,但切切将个没滋味话头,向药炉边枕头上,默默咨参,不得放舍。”
但是,有人分辨善知识和恶友不是以心的清净和明白来衡量,而是以身体的觉受来辨别的,这是不对的。有时候,他自己心中的愚昧或贪婪引起了某一种显现,比如产生了痛苦,那本是他自己的事,却以为跟自己接触的人不吉祥,其实那“不吉祥”的正是他自己的心。
有的人甚至认为世界上到处是魔,老是说:“我发现和我一起住的那个人是个魔。”或者常听某一个人说:“入魔了。”
我认识一位师兄,她能看到一个所谓的本尊整天和她说话。刚开始是心魔,后来变成了外魔。她觉得每天晚上都有一个人来打扰她,说:我是活佛,然后和她双运。就这样,明明是魔,她却偏说是活佛。这就是一种入魔。有时,气脉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如果有大手印见地的话,就不会入魔。
修到一定的时候,你可能会出现一些跟以前不太一样的境界,有人称之为魔。对于来自外部的一些幻觉,要是你有降魔之心,说明你还是把它当成了实体。而事实上,那魔仅仅是你自性的显现,犹如梦幻,你丝毫不可执著。要是你有降魔之心,就是执幻为实;要是你想把它驱走,说明你还怕它,也是认假为真了。怕也是一种杂念。这时,佛来也别理它,魔来也别理它,任它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你永远主导着你的心,守住你的真心,这便是“即心即佛”。
事实上,在真正的智者眼中,所有的生灵都是母亲。你首先要产生这种情感后,才能算是修行。有时候,某个人给你带来一种不快,也可能恰恰是善缘(修忍辱就是这样)。所以,要用一种巨大的慈悲心去观照世上万物。
综上所述,善知识和恶友的区别就在于贪、嗔、痴、慢、妒是增胜还是消除:增胜者为恶友;消除者为善知识。
除了皈依之外,修行之始,最重要的便是发心。那么什么是发心?你想要通过修行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心愿,这便是发心。发心决定着修行的目的,也影响着修行的过程。如果你发心要证得阿罗汉果,那么你的一切修行都将是为了自己的觉醒与解脱,你修行的结果最多也仅止于自己的解脱;如果你发心要证得菩萨果位或者究竟佛果,那么你的一切修行都将是为了利己利人,你修行的结果便不但能自觉,还能觉他,甚至觉行圆满,创造不朽的功德。
我们举个例子,《西游记》里白龙马的发心是:“我一定要驮着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得到真经。”有了这个发心,它的走就有了目标和意义,才会一步步、坚持不懈地往前走。而磨坊里的驴则没有发心,虽然它也在天天走路,但它的走却毫无目标,仅仅在消磨着自己的生命。
发心,相当于王国维所说的古之成大业者的三种境界中第一种,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就是发心。望尽天涯路,然后发心,最后决定走那天涯路。没有这个发心,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行为。
不但修行、拜师要发心,你的人生也应该有明确的发心。发心便是确定你这辈子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好的目标,便没有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