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八章 奢摩他颂


第八章 奢摩他颂

永嘉大师修行的基础、次第以及修行时应该注意的情况都讲完以后,就要讲修行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了,也就是如何正修永嘉禅,分三章来介绍。按照永嘉大师的修行次第,需要先修止、后修观,最后止观圆融不二。这一章先介绍奢摩他,也就是修止的方法。

奢摩他是梵文,翻译过来就是至静之法,至是到达的意思,静是安静、静止,也就是如何达到极其静止的方法。凡夫心的特点是杂乱无章、四处攀援、极其动乱,即使我们想去把握也无从下手,以至于无始劫来,一直在善恶无记当中轮回。所以让散乱无章的心先静止下来,就是我们修行的第一步。

古人说:“学问之道无他,但求放其心而已。”就是说我们做学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找到让心安置的地方,把心放下来。内心无为了,没有浮躁、功利的心了,再去利用知识做有为的事情,就能把事情做好,这是学习使我们获得的最大受用。可惜现在的教育都只注重知识,不注重安心了,心越学越乱,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真正的利益自我、利益社会。

真正的佛法就是心地法门,一个人如果内心安定了,听话了,自然就会恰到好处地用心,所以古人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我们让心宁静下来,才能用好它,才能见到真心美妙的情景,才能恢复本来面目。

一、用心方法的总纲

修止的方法我们在《止观入门》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主要讲如何用心。这是奢摩他颂的核心部分,也是统摄佛教修止法门全部内容的总纲,一共四句话: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四句话里有四个恰恰,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意思。如果要做到恰恰,首先心要非常安定,安定到一念不生;其次要有智慧觉照,觉照到了了分明。这样去处理事情时,因为很安定就不会胡乱起心动念,就做到了第一个;因为有智慧心就非常听话,就是第二个,这两个字都做到了,才能算恰恰

如果不修行奢摩他,心就定不下来,也就没有什么觉照,就做不到恰恰。虽然觉得自己并不糊涂,也很快乐,但处理起事情来总会留下后遗症,现在开心了,将来不一定会开心,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对感情、名利很执着、很在乎的时候,我们连第一个恰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恰恰两字了。如果我们修学了正法,按照戒律去处理财色名利,心里没有执着烦恼,那第一个字基本就能做到了,但做到第二个恰就需要有智慧了,要求我们处理事情没有任何副作用,对谁都恰到好处,我们就不一定能做到了。

那么怎么用心才能恰到好处呢?永嘉大师告诉我们要“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这个心是指第六意识妄想心,我们都是用第六意识去思考问题的。凡夫在用心时,都是从“我”的角度来用的,我就是心,心就是我,这个心已经和第七识我执勾连上了,表现出来就是贪嗔痴慢疑,种种烦恼,对色、声、香、味、触、法非常执着,自己喜欢的就去抢夺、占有,不喜欢的就排斥、消灭,这样用心就不可能做到恰恰了。所以永嘉大师告诉我们,如果想做到恰恰地用心,就要恰恰无心用,把心放下来,不要和我粘在一起,就能不执着在外相上。无心的时候,恰恰正是可以去用心的时候。

凡夫基本没有无心用的时候,常常都是心多得不得了,在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外尘上转来转去,不停地分别和思考,执着在尘境里出不来,以为这个尘境就是自己的心。比如喜欢一个人时,就觉得心里总想着他,以为想着他的就是自己的心;恨一个人时,又觉得恨他的是自己的心,做起事情来自然就会受到牵扯。这就都不是无心,而是有心,有心就不能恰恰地用。比如你想到一个人时,心里会出现一连串的情绪,或者喜欢或者讨厌,再去想别的事情就很容易受影响,考虑不清楚,总是走神,甚至会爱屋及乌,或迁怒于人,就很容易做错事情。而且只要是有心,无论把心停留在什么相上,心都不会得到安宁,因为相的本质就是无常,迁流不息地变化,我们的心也会随着变化,总是安不了,到处流浪,就不能恰恰地用心。

佛经里把第六意识这个心称为妄想心,妄想心是对境而生、随境生灭的,所以它的本质也是空的。如果我们的心不停留在任何一个境上,任何一个尘上,就感觉不到有心了。这就是妄想心停下时的样子,也就是无心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想去用心,却找不到有心可用,这就叫做恰恰无心用,而无心可用的状态,恰恰正是用心之时,就是我们用功的下手处。

佛法是心地法门,我们如果不学会用心,又拿什么去修佛法呢?想要学会用心,就要先学会无心,把妄想停下来,就是我们学习用心的开始。修学永嘉禅的入门第一步,就要把第六意识妄想心停下来,不去分别。那是不是和傻瓜一样了呢?当然不是,傻瓜是毫无理智的,我们只是不去追逐外境而已。如果妄想停下时你昏沉了,或者落入了无记,什么都不知道了,这种无心就没办法用了,也谈不到恰恰了,那可能就是傻瓜。真正的无心是虽然一念不生,却很清楚,心照样能够用,内心对任何法、任何相都不执着,非常清净。这样去用心,就是正修行。

所以大乘禅法的修行是“择心不择境”的,无论任何环境,我们都要做到无心,这就是真正的用心。如果你内心总有个事相可以抓住,就是有心了,有心就是有为,就算你想的是佛法、佛国、救度众生等等善业,也都偏离了大乘禅法的修行路线。

比如一般人刚开始修止时,总怕被别人干扰,总想去闭关啊、住山啊,对环境很挑剔,心里很烦恼。其实这就说明你把环境看得太真实了,很执着,放不下,才想去躲避。这种止不是大乘禅法的止,行者也就体会不到禅宗的法味了。

真正的,就是要做到常用恰恰无。如果你认为自己停在那里什么都不管就是定,那就大错特错了。永嘉大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不执着外境,做到无心于万物,内心没有一个念头,这时候就是恰恰无心用,同时也没有落入昏沉和无记,内心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清楚。以这样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就会处理得非常好,无论做什么,内心都没有丝毫烦恼,这就是无心恰恰用。虽然用,也不会因事生心,还是保持无心的状态,这样的心才能常用。如果有心了,心被固定在某个境上,就不能常用了;如果能常用恰恰说明你是无心的,这就叫做常用恰恰无

朱熹有两句诗写得很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源头是活水,你才能永远清纯、自在、洒脱,能在一派生机当中不留下一丝污垢;如果是没有源头的死水,不管环境如何干净,也早晚会腐臭掉。所以禅宗反对“死水不藏龙”的死定,讲究大机大用、常用恰恰无的内心境界

二、修行的四个层次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四句话,层次很多,内涵非常深,初学者和老参都能够受用,因此非常重要,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总路标,一直指导我们修行到最后。因为这四句话既是修行的方法,又代表了从凡夫一直到成佛所要经历的四个层次。

恰恰用心时是凡夫的层次,凡夫都着相,也都是有心可用的,凡夫的修行就是要把恶心转到善心,或者转到不思善、不思恶,所以凡夫修行都是需要用心的。如果我们用心时执着在善上,就没有做到恰恰;如果转到不思善、不思恶上,就是恰恰。只有做到恰恰了,我们才能进步,这是我们修行时要注意的地方。

恰恰无心用是二乘人的层次,在涅槃的世界里,一念不生,什么心也没有。因为我执被破掉了,建立在我执基础上的世界也就粉碎无痕了,解脱了一切痛苦烦恼,比如四果罗汉,也叫做无心道人,他的知见已经完全不在凡夫的境界里了,世界万相在他眼里就是空,又没有什么未了的愿望,所以就不会再生心动念,无心可用。

无心恰恰用,这就是菩萨乘的境界了。证得了真心的菩萨,见到了无相的真心,这个心就是无心;心是无的、空的,却是有灵性的,这样的无心正是可以起用的。所以菩萨乘的圣人都会再来救度众生,“外现凡夫相,内密菩萨行”,这就叫做无心恰恰用,心才恰恰用到好处。

因为菩萨还有习气,真正做到无心而用是非常不容易的,修行上有时会偏于空,有时又会偏于有,虽然都是无心,只要有所偏就不是恰恰,但随着功夫的长进,最终都能将心用得恰到好处。

因为无心,也没有分别了,所以菩萨的慈悲都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视天下众生与己无殊。但众生看菩萨却是用分别心看的,有时觉得怎么菩萨对他比对我好一些、亲切一些,其实这并不是菩萨内心有分别,而是过去生的缘分不同导致的。

就像古人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仁与不仁的分别心,看万物都如同刍狗,都是极其普通平常的生灵,所以才能滋润和生长万物。天地虽然对鲜花和野草都一视同仁,但鲜花和野草都能按照各自的需要,从天地取得不同的滋养,这就如同菩萨对待众生一样,菩萨是没有一丝分别心,没有一丝执着的,对一切众生完全平等,不但希望好人成佛,也希望坏人成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这就叫做“无缘大慈”。

所以真正的大善是无心去做的,佛陀曾多次赞叹过无相的功德不可思议,修六度万行都要做到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菩萨行。比如布施时,既没有所布施的物,也没有布施的对象和布施的我,这就是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是所有布施中功德最大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要天天都记着自己布施了多少,做了多少功德了,还不如全部忘记掉,心就清净了。

如果做不到无心,你就没有办法做到恰恰用,那个“有”的心总会冒出来干扰你。因为怕你这个棵树苗受不了风霜严寒,护法神就会保护你,不让过多的业障来干扰你。如果你自己发大愿,想进步,修菩萨行,护法神自然不会拦着你,就看着你自己出去闯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帮你。如果你能够承受下来,那境界的提高就非常神速,可要是承受不了呢,你还是得回来继续培养定力、知见力,增加自己的智慧和福德。

有个学人以为自己空了,能做到无心了,就对我说,要发“代替一切众生受苦”的大愿。我当然很赞叹他,可也有点担心,因为他虽然智慧打开了,定力却还不够,不知他是否能承受得住。结果因为发心真诚,这个悲心就很灵了,他发愿的第二天就生了重病,非常痛苦,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心里非常矛盾,慢慢地又决定把这个愿退掉了,愿心一退,病就好了,所以做菩萨非常不容易。

常用恰恰无,这就是佛的境界了。《金刚经》里说,“度一切众生已,而实无众生可灭度者”,度一切众生就是常用,无一众生可灭度就是恰恰无,没有一切相,又不离一切相,这就是首楞严大定,没有出定也没有入定,行住坐卧、嬉笑怒骂都在定中,也都在度一切众生。这是佛才能证得的大自在境界,奢摩他指的就是这种定。

三、用心方法的指导

为了达到奢摩他的至静境界,必须先从自己的念头下手。古人讲“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佛法的修行,无论是禅宗、净土宗、密宗还是天台的止观,都无一例外地要训练我们先学会专注,让你去持咒、念佛、拜忏,数量要求都很多,十万遍、百万遍等等,都是让我们先把心专注一境,不受念头的影响。如果你不能专注,总想东想西的,这些数量你根本完成不了。只要心能够专注,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永嘉大师也是让我们先把心念停下来,这就是止。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这两句话解释的是心念和外境相生相存的依赖关系。就是外境,就是我们的思想、心念,如果我们总想着某个外境,心念就停息不下来;如果心念总不停下来,那个外境也就忘不掉。

我们用功打坐时,总觉得妄想很多,就是因为你的心对这个世界的牵挂太多了,放舍不了,止不下来,那还怎么入定呢?其实打坐就是让我们把外面的尘境忘记一下,把心收回来,属于自己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这个“息”字就是上面一个自,下面一个心,找到自己的心了,把自己放在心上,就是真正的休息;如果不忘记外界的尘境,心总牵挂在外境上,就永远也休息不了,也永远无法知道真心的模样。

其实心是无处可停的,因为任何相都不可能停下来。我们觉得心动起来了,要去停息,这是误认为外境是真实存在的,不明白它是虚妄本性所造成的。

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把外境忘记以后,妄想就停息下来了,其实把尘忘记以后,妄想自然就没有了,就并没有一个需要去息的妄想了。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如果把妄想停下来,那个尘自然就和你无关了,也就不存在忘与不忘了。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是遗失、消失,到了忘无所忘的时候,外境也只是外境而已,没有心和它相对了,这就是舍识用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到了息无能息的时候,念头都灭了,对外境也就没有一种认知了。知灭对遗,一向冥寂。知是能知之心,是所知之境,是一起、同时,是消失、寂灭,能知之心和所知之境同时消殒。一向是本来、从来的意思,是冥然,悄无声息的样子,是静寂,回归本来的寂灭,没有任何形象和把捉。阒尔无寄,妙性天然。阒尔也是极其安静、深远无边的意思,是依靠、寄生,极其静寂、辽阔。没有一丝可牵挂处,你就见到了所谓的天然妙性——佛性。

所以佛性是没有对待的,必须把能知和所知都消殒了,你才能见到佛性。见到了又没有办法说,因为只要一说就落入意识的范畴了,而意识的特点就是能所相对,矛盾相对的。比如说我,肯定是针对你;说天,是针对地;说长,是针对短,说空,是针对有……没有一个单独的东西存在,可是佛性阒尔无寄,和谁都不沾边,赤裸裸,净洒洒,毫无对待,根本说不出来。

佛性是天然的,无量劫来一直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过。正因为我们执着在某一点上,把本来圆融自在的心给掩盖住了,所以才一直见不到至亲至近的佛性。执着空、执着有、执着佛、执着法……也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赵州和尚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因为任何一丝执着,都能使我们偏离天然妙性。

我们遗失真心太久了,所以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又认外相为实,才会通过占有很多东西,来填充空虚的内心,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可当撒手人寰的时候,占有的一切都会弃你而去,你还是只能独自面对死亡和恐惧,这样的人生不是很悲惨吗?

如果我们修行了就会知道,其实把所有的执着都放下了,我们反而会心安了,而且一安就永远安了,再也不会流浪到外面去。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我们把妄念停下来,见到非相的空性的过程,就如同火把有相的东西都烧干净了,火自然也就灭了一样。

比如场地里到处堆放的都是木料啊、垃圾啊等等杂物,堆得满满的,你自然就看不到场地原来的样子了。我们放一把火把这些全烧得干干净净,场地的本来面目就出现了,同时火没有杂物作燃料,自然也就熄灭了。

我们修行也一样,平常内心堆满了东西,家庭、子女、工作、佛法、贪嗔痴……什么心思都有,你就看不到心的本来面目。奢摩他就如同一把大火,能把内心的这些惦念全部烧干净,空空如也,你就见到了一向冥寂、阒尔无寄的天然妙性。

见到之后,你就发现,原来这个空是本来就有的,并不是因为妄想停下来才是空,妄想本来就是空的,空从来没有动摇过。就如同场地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存在的,并不是因为火,才生出一个场地来,而是因为我们只看见堆放的杂物了,没有发现还有个场地而已。其实如果没有场地,那些杂物又如何能摆放得下呢?同样,如果没有佛性,妄想和尘境从哪里来呢?身心世界的一切都是佛性的妙用,当下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诸位认得不认得呢?其实说认得已成两个,不说认得又须领三百禅杖了也!

所以《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我们这颗真心有两个门,你要是通达了,就进出无碍,空、有都奈何不了你了。真如就是如如不动的本体,生灭就是一切万相,生灭的当下就是真如,真如显现生灭万相,真如与生灭不二,这就是佛性,也就是我们的真心。

就如同镜子现影一样,镜面如同真如,影子如同生灭,都是镜子本有的状态,镜子就是真心、佛性。有影子又有镜面才是镜子,如果只见影子,不见镜面,就是凡夫见;只见镜面,不见影子,就是小乘见;只有既见到镜面,又见到影子,才是镜子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们用心时,就要明白,妄想虽然生生灭灭,但从来没有离开真如本体。我们只要从妄想下手,先把妄念停下来,回归真如的本体,见到本体后时时保护,不再丢失,渐渐就趣入中道了。

四、禅定境界

通过奢摩他把妄念停下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境界。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忘缘,就是把攀缘的心忘记掉,停下来,没有妄想了,内心非常安静,永嘉大师用寂寂来形容;历历就是明明白白,能知之性却非常清楚,一点也不糊涂,也没有睡着。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就是寂寂,了了分明就是历历,对身心世界都非常清楚。

禅宗讲“明历历,露堂堂。”万法的当下就是佛性,禅者已经很明白、很清楚地看到了。佛性就像君子一样明明白白、坦坦荡荡,从来没有藏着、掖着,可我们总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就永远也搞不明白。

无记昏昧昭昭无记是没有念头,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却什么也不知道,昏昧是昏沉了,昭昭是明白的意思。真用功的时候,外表就像无记昏昧的傻子一样,内心却是清清楚楚,就像镜子能现影,却不会攀缘外物一样。这样去用功,就肯定能契入真心佛性,这叫契本真空的的。

我们在用功,开始清醒的时候,能做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会出现无记、昏昧的状态,睡着了就不行了。功夫再深入下去,睡着了也能“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外表看他是睡着了,其实和醒着一样,所有事情都知道,但睡眠质量又很好,说几点起就会几点醒来,也不用闹钟。如果功夫再深入,生死也没有区别了,死的时候一样能了了分明,这就完全契入我们的真空本觉。

但用功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相似的境界出现,我们要善于分别,不要被错误的境界所迷惑。永嘉大师告诉我们: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这四句话对实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几乎整个佛教界都知道。

这四句话是我们修行所要把握的尺度。惺惺就是清醒、清楚,就是智慧,就是观。寂寂就是一念不生,就是定力,就是止。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是一样的,这样交换位置只是为了文学上对仗的工整,都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或者说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意思。无记寂寂非,虽然一念不生,却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这就落入了无记,修行上就错了,应该尽快提起觉照。无记的人虽然可以一下子打坐入定很长时间,但没有智慧觉照,所以并不是正定,既不增加智慧,也不增加定力,只是不会造恶业而已。乱想惺惺非,乱想就没有止,没有止的时候虽然也觉得自己很清醒,但这个清醒并不是智慧觉照,而是世智辩聪,所以这个修行状态也是错的,要靠止法来对治。

真用功的人,无论有没有念头,都会非常警觉,保持了了分明的觉照,不随念转,再去做事情。做事情的时候也不失去觉照,保持寂静;如果做事情时,又随事情转了,失去了觉照,就马上叫一声“断”、“停”或者“不妄想”,立刻回到惺惺寂寂,然后再去做事情……每天都要这样不断地锻炼自己,久而久之,无论做事不做事,都能够惺惺寂寂,动脑不动心,妄想和我执不勾连,说话办事都很清晰到位,但不会再随着贪嗔痴起心动念,就有希望破掉我执、证见自性了。

我们修行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死定,就是死用功的人,容易把念头压死了,种下了无情的因,将来就会得无情的果,而变成土木金石。所以《楞严经》说,土木金石也是十二类生的一种。第二个是无记,和睡着差不多,糊里糊涂的,将来得的就是一个糊涂身的果报。第三个就是最常见的,心随妄念转,我们修行时最怕妄念,其实妄念本身是不可怕的,怕就是心动了。妄念和外境一样,当妄念产生时,就是法尘在我们心性的天空中显现出来了,如同外境在眼前显现一样。外境显现了,用眼睛可以看到;法尘显现时,就必须靠心眼才能看到,心眼就是心的觉照力。如果我们没有心的觉照,妄念起了,就看不见,妄念就会被我执抓住,演化成贪嗔痴妄想。我们看不到妄念,却总觉得自己浮想联翩,这就是心随念转,是没有用上功的缘故。

如果我们心定下来,有智慧的觉照,心眼开了,妄念一起,我们就能看住它。妄念来也清清楚楚,妄念去也清清楚楚,大脑里的逻辑、推理、演绎这些功能也运转得非常清晰明了,但没有贪嗔痴与妄念相应,没有产生妄想的这个过程,这就是最佳的修行状态。

所以有句话说,“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寂就是寂静,就是止,就是定;照就是清楚、明了,就是观,就是慧。但不能用力,用力就是有为,就不是恰恰了。修行就要保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状态,这样子就可以成就佛果。

心经》也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是心本具的智慧光明,所以能见到五蕴皆空的真相,不和外境纠缠粘着。就像阳光一样,普照万物,不会因为喜欢谁就多照它一会儿,不喜欢就少照一会儿,对待厕所、对待佛像都是同样的一个照,这个照就是无相的、清净的智慧。我们凡夫的心,就不像日光,而像闪光灯了,喜欢的就啪啪啪猛闪,还会把影像留在胶片上,不喜欢的就看也不看一眼,这就是没有智慧,心随念转了。

永嘉大师又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真心与万相之间的关系,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手比喻自性,如意比喻自性随缘显现万物的能力。非无如意手,自性如同拿着如意的手,不是没有拿着如意的手。如意是如意手本来就有的,不是手产生的,也不是随缘才有的,如同《楞严经》所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又比如手自己就可以握成拳,不能成拳的就不叫手了。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定慧是自性本具的,并不是因为不知才寂灭,也不是自己有个知才能知,自性本来就是寂灭、智慧的,不假他物,就像手本来就可以成拳一样。不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因为自性本具了然的智慧,所以不像木石一样无知。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执如意和作拳都是手的表现形式,即使手没有执如意,也不握成拳,也不可以说就没有手存在。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手是本来就在的,并不和兔子的角一样。所以自性是不能在相上会的,但离相又无自性可得,这个恰恰就只好行人自己去体悟了。

五、修心的次第

心的层面比较多,而且都无相可寻,很容易走入迷途,所以修心是有渐次的,不是一下就能体悟到心性的。

第一、凡夫的心意识

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这是凡夫的意识范畴,意识是外界的反映,凡夫都是以觉知去了解万物的。比如听觉,了解声音,耳是根,声是尘,听到了声音就有了知;味觉,了解味道,舌是根,味是尘,感受的味道也就有了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产生了六识,六识都是凡夫的知,也就是意识。

所以只要万物在,知就在,六尘没有了,六根、六识也就没有了。六根对六尘的觉知,就是凡夫觉知的状态,属于凡夫心的层面。

第二、舍识用根

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物。这就深入一步了,这三个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觉知的本身,即意识,是名词,作主语;第二个知是知道、了解,是动词,作谓语;第三个知是觉知的能力,即意根,作宾语。如果行人能反观自照,意识到自己有个能知之心、觉知外物的能力,比如我们都有听觉、视觉、味觉……有个所觉之物,必然有能觉之心,所以我们对外物有知以后,从知反观回来,就能找到能知之心,也就是觉知外物的能力。观察到能知之意根,即离开了外物的影像。

物离犹知在,起知知于知。就算所觉之外物消失了,这个知还在。比如椅子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觉知到了椅子;椅子消失了,椅子的样子还在心中,我们不知道它存在哪里,可只要一想它就出来了。这就说明除了椅子,还有一个能觉之心存在,这个能觉之心并不因外物的消失而消失。比如听觉,并不因为声音的消失而消失,我们听不到声音了,但能听的这个觉知能力还在。起知知于知,比如我一想椅子,椅子就出现了,想就是第一个,缘于椅子就是第二个,这两个知都是从能觉之心生出来的,能觉之心就是第三个。也就是听觉、视觉等都是起源于“觉知”,能见的色尘和不可见的法尘也是起源于“觉知”,没有“觉知”,六根就无从生起,六识也就不存在了,即《楞严经》所谓“原本一精明,分作六和合”,人的六种觉知都是起源于本觉的。

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这个是念头的意思,如果后念有了,前念肯定就已经灭了;是并排、同时的意思,念头和念头之间前后勾连形成成串的妄想,前后两个念头并不能同时存在。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前知就是前念,只要能把前念灭掉、止住,后念还没有生起来,这个灭处就是的境界,也就是第六意识妄想心停下来后,显现的意根——第七识的境界。如果你智慧上打开了,这就是第八识的境界了,在禅宗里叫做“根尘脱落”,既无能知,也无所知,根尘之间紧紧的勾连一下子消失了,能所也就消失了。到了这里,行人就明白了能所俱非真,能见之心和所见之物全都是假象。

这个根尘脱落之处就是我们凡夫用心的恰恰处,就是凡夫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境界,既是破掉我执的关键一步,也是进入无门关的重要路径。所以用功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随时安到这里,不要随便跑掉,但安在这里是为了离开这里,等养得脚跟硬了,就像禅宗说的“脚跟能点地”了,就要进一步学会飞起来,一飞就能到空中去,从此就能练习在空中自由翱翔了。

前则灭灭引知,后则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前念灭了,灭了又引起新的念头,新的念头又会灭掉,又会引起新的念,这样生灭不已,相似相续,就构成了轮回。

第三、破除我执——意根

今言知者,不须知知。这里所说的,指的不是六识,但知而已,而是知本身。这在禅宗里称作“舍识用根”,从六根皆可以入手,比如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就是以耳根入手的,而永嘉大师是从意根入手的。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念灭了以后,后面的念头不让它跟着起来,前后断续,前后的勾连就断了,中间自孤,中间自有一历历孤明之觉性。因为能觉、所觉已空,所以叫自孤,这就是第七识,修行奢摩他到了第七识意根境界后,就需要智慧的观照了。如果能于此“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时,当体不顾,起一个认识,把这个境界照破掉。我们到了这里就如同用身份证证明我们是人,其实人本来就是人,并不需要身份证来证明,明白了这一点,身份证——第七识就会应时消灭。

第四、真心境界

知体既已灭,知体就是知的体——意根、第七识,也就是我执,我执灭了以后,则豁然如托空,就像本来手托着的重物一下子空了一样,豁然开朗。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非常寂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只感觉无所得,这个无所得的感觉就是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即觉即空,即空即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虽然无所得,但又非同木石,这就是初心处,初步见到真心了。

永嘉大师又用了八句话形容了真心的境界,叫做冥然绝虑,乍同死人。能所顿忘,纤缘尽净。阒尔虚寂,似觉无知。无知之性,异乎木石。冥然是极其宁静的样子,绝虑是念头都断绝了,所以和死人差不多,能、所都消失了,一丝不挂,清净非常。宁定虚净,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其实无知的自性无所不知,和冥顽不化的木石完全不同。此是初心处,领会难为。这个初心处,虽然可以心领神会,但却很难证到。

六、入初心处的心态拣择

修行奢摩他的时候,如何进入真心呢?永嘉大师又告诉我们如何去分别和拣择修行时的心态,所谓入初心时,三不应有。正修止观的时候,要想达到初心,有三种情况需要避免。

一恶,谓思惟世间五欲等因缘。恶是坏念头,比如思维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些事情,对于修行人来讲,这些都属于恶念,不是正念。如果你一边打坐,一边考虑怎么去挣钱,如何去追女人、获得名声,如何吃得好、睡得舒服等等五欲因缘,就绝对无法入定,更无法见到真心。

二善,谓思惟世间杂善等事。不但恶的念头要消除掉,世间的杂善思维也妨碍我们正修止观。杂善就是世间有求的善法,比如布施求福报,修法为了身体好等等。因为有所求,所以心地不清净,夹杂名利心行善,这种善行就称为杂善,属于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为的是打牢修行的基础。一个品德很好的佛弟子,才能具备正修佛法的资格,所以杂善是初修者必须进行的修行。

蕅益大师也说过,“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广盖禅林如给孤独园,解得千七百公案,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无明业习未断,都是自欺自诳。”只要无明未断,生死未了,真心未证,无论做多大的善事,都是自己欺骗自己。因为只要不解脱,转生依旧轮回,现在做的善事甚至可以成为你来生堕落的资本,要想再得人身、再闻佛法,就比登天还难了。

所以基础修好了以后,我们开始正修止观了,就要把世间杂善的事业心放下。如果总想着世间的事情,哪怕是善事,也会阻碍我们见到佛性,因为佛性根本和善恶不沾边,你却总向善恶上去会,哪有得见的机会呢?

三无记,谓善恶不思阒尔昏住。这个状态我们前面讲过,善恶不思是对的,但阒尔昏住却错了,虽然定力很好,但却是邪定,不开智慧,不能解脱,所以无法由此见证真心的境界。善、恶和无记都是我们修行奢摩他时所要避免的。只有“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才是正修天台止观的状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达照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达照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达照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