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极关怀


《生命的终极关怀》序论

一、人生的实相

关于人最终都会死去的道理,虽然人尽皆知,但日复一日的生命延续过程中,我们因为看到今天不死,明天又没有死,于是乎,便逐渐将心执着于不死的那一面,如果不是可以通过修学佛法进行对治,就会被“不死”的心理所蒙蔽,以为死亡还很遥远。

《四百颂》说:在三界中,随时都有可以左右我们生命的死神在窥视,但我们却自以为高枕无忧,不做任何准备,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危险的呢?

说到死,世人最怕将“死”字和自己联系起来,似乎说一下都会招来不详之兆。事实上,死亡正是人生最大的现实,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结局。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一旦死亡来临,就会在痛苦惶惑中离去,奔赴下一轮流转。既不知前方为何,也无法把握方向,不知生从何来,有不知死亡何去。

现在保险业非常发达,有各种的意外伤害险等,说明人们在理性上是知道终有一死,而且可能是毫无准备的突发性死亡。但死亡不曾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觉得那是别人的事。这种错觉,使我们只想着怎样获得更好,却从不为死亡做好准备,也忘记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有暂时的意义。

佛陀证悟的三法印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有漏皆苦”,佛法所说的无常,并不是外在的什么,而是事物发展规律。世间的人,包括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无论曾经多么风光荣耀,都已灰飞湮灭。即使是高僧乃至佛陀本人的色身,也同样都要入灭。所以说死是一定的,这是人生的实相。

二、有生必有死

1.死亡必来而无法避免

《无常集》中所说:死亡必来而无法避免,无论我们感召的是什么身份,是动物或是人类,甚至是证道的圣者;无论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是天堂、人间还是地狱;也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时刻,是刚刚出生,还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这个色身都会被死亡所摧毁。

《教授国王经》中说:“死亡若来,纵以迅速腾跃、极大势力、财物咒药、无能逃避。”死亡来临时,纵然是有以神通飞到空中,或以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财力乃至符咒药物等,都无法逃避死亡的袭击,因为神通是不能抵消业力,更不能和无常为敌。

这也是佛陀所证悟的“三法印”:“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有漏皆苦”中的“诸行无常”。我们要意识到,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而变幻不定的。

2.寿量有增而日减

如《入胎经》所说,能够活到一百岁的人及其罕见,即使是这样,从寿命的总量来看,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剩余日子是不可能增加的,只会一刻不停地持续减少。

又如《如菩萨行论》说,昼夜流转是不可能停留的,今生寿命也随时都在坏灭,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秒也不会停歇,而我们的生命就在这每一秒流淌中走向衰老,每过去一刻,就向死亡靠近了一步。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是寿命将近时才会被无常和死亡所摧毁,前往另一个世界。即使在当下的生存中,寿命也时时处于无常变化中,片刻不曾停留。从入胎的那一刻开始,没有一刹那会暂停向死亡迈进步伐。虽然从出生到死亡能够存活一段时间,但也是被老、病、死牵引着,没有一天不在接近死亡。

3.生前无暇修法而死必决定

如果不及时修法的话,死亡是不会等我们做好准备之后才到来的。即使是家庭、事业等各方面都很圆满,也应当视为梦幻。待死亡来临时,所以一切只能成为前尘往事,毫无帮助。如能通过对以上数数思维,应当确信世间一切只有暂时的意义,唯有修行才能对我们有真正的帮助。

世人之所以害怕死亡,都是因为对死亡毫无了解。对于证悟的成就者来说虽然色身同样会毁坏,但内心对于生死是自在无碍的。因为死亡是一种心灵经历,是可以在修行中体证并熟悉的。对于很多大德高僧来讲,死亡不过是生命旅途中的一次迁徙,或入涅槃,或往生净土,或乘愿而来,完全不必有丝毫恐惧。所以生前就为死亡做好准备的话,死亡时就不致惊慌失措了。

三、死亡无定期

1.人寿无定

想想我们身边的师长、朋友和亲人等,很多人未享天年,就忽然因为自身健康或飞来横祸等内外死缘而离去,看到这种情况,怎能不对无常感触良深。

2.死缘甚多,活缘甚少

在这个世间,能使我们色身死亡的因缘很多,而使之成活的因缘却很少。对于我们现在的生命体,构成伤害的因缘实在很多。其中可来自人类的伤害,如战争、谋杀、事故等,也有来自各种妖魔鬼怪的损害。此外或被凶猛的动物吞噬,或因身心疾病致死,或被地水风火导致的自然灾害所侵害,如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火山喷发等。

对于我们的色身,也是有内在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这些元素也会互相抵触,互相损伤,当四大失去平衡而出现增减时,疾病就会发生,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因为色身是四大和合而成,与生俱来就潜藏着因失调而产生的疾病隐患。

3.身极危脆,死期无定

我们的色身犹如随时破灭的水泡那样,极其衰弱。甚至不需要什么重大的侵犯,仅仅用一根荆刺就能置人于死地。其他种种的致命死因,就更容易令我们一命呜呼。

四、死时无恃怙,死时除佛法外皆无益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时,虽然亲人、朋友围绕身边,十分留恋,但又有谁有能力把我们留在这个世间呢?当死亡到来时,无论拥有多少富可敌国的财富珍宝,此时,连微尘那么大的一点都不可能带去。更不可能用财富与死神进行交换。当死亡来临时,即使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从出生起就相伴一生的血肉之躯也不可能带走,何况其他身外之物。

亲友、财物和色身都是我们今生最为珍爱也是为之花费最多精力和时间的。但今生所拥有的一切身内外之物,最终必然要舍我而去,我们也迟早会有舍离一切前往他方世界的那天,如果把今天当作死亡到了的那一天,就不会被亲朋好友、物质财富等外缘所左右,而能心无旁鹜地修学佛法。因为这一切是不可靠的,在生死关头无法给我们任何实际的帮助。

五、生死之解脱

如何才能随时从容地迎接死神的带来?佛陀告诉我们:观无常足以成道。在有生之时修无常想和念死想,可以帮助我们遣除对三界的贪着,对生命的贪着,无常想和死想还能作为摧毁一切烦恼恶业的铁锤,帮助我们正视凡夫生命的状态,生起希求出离解脱轮回之心。

我们要思维暇满人身蕴含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实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其次思维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对三宝生起猛烈的皈依之心。

若能对以上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就能阻止我们各种恶行的产生,同时积集善业,皈依三宝、受持戒律、六度四摄等,这样的话,不仅自己能由此感得殊胜果报,同时也有能力接引其他众生,引导他们走向解脱,走向菩提。

六、本书(生命终极关怀)的目的

第一章 临终关怀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一、世出世法,义有广狭

临终关怀必须以专业的知识、菩提心无我利他的精神、团队的模式,是书院学员对三级修学和菩提心的重要实践修行。使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得到应有的抚慰和尊严,以达生死两无憾的境界。临终关怀慈善义工如果没有经过学习与训练,是不易胜任的。本书所阐述的“临终关怀”,是就佛法立场而言,偏重灵性之解脱,含义较广,不局限于安宁病房之末期病患,在生死道上受病苦缠身的书院学员以及其直系亲属,都是关怀照顾的对象;并且以佛法中念佛法门来协助他们,体解生命真谛,了办生死大业,所以能积极地拔济饶益,使灵性从恐惧中超脱,有别于医疗上之安宁疗护。

二、探索生死,尊重生命

死亡是生命无可避免的事实,而且可能会毫无预警地降临,但有两件事是可以确定的,第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第二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探索生命的真相。世尊在《大涅槃经》云:“在所有出于自觉的冥想之中,冥想死亡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冥想死亡、念死无常是至高无上的自觉,佛陀的开示,教我们念死无常、思考生死,探索生命,与世人避讳生死,忌谈死亡,其间的观念截然不同。冥想是诸佛菩萨思惟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因为幽冥难测,非凡夫所能窥知,故言“冥想”对凡夫而言,就是思考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为超越死亡,透过科学的研究,探讨死亡的过程及灵魂的真相,期望能揭开死后生命世界之奥秘,解决对死亡的恐惧与无知,但是生死却永远超乎我们人类的理解与想像,譬如:脑死就意味著死亡了吗?呼吸停止就是死亡了吗?人为何会经历生死过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前死后的世界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证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佛陀,为我们解开种种谜团,我们只有迷惑与茫然。

三、临终关怀,自利利他

临终关怀者,尤其是书院慈善义工和同修道友,他们没有医护人员的职责在身,也无病人家属的法定责任,却能无怨无悔的付出,其牺牲奉献之精神,正是佛陀悲天悯人的胸怀体现。身为佛弟子,我们应学习和效法诸佛菩萨的慈和悲愿,发菩提心,寻声救苦,尽心尽力,实践六度四摄,帮助在生死海中与死神搏斗的书院同修以及直系亲属家人。

一个承担临终关怀的人,他本身就是受益者,临终病人以自身之病苦,活生生地向我们演说着人生的无奈与痛苦,这是对我们最真实的启示,激起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觉悟。同时,学习帮助临终病人,就是开始对自己的临终负责,也自然而然容易生起悲悯心,这是自他两利之善举!

临终关怀是书院学员实践佛法三级修学的重要实践修行课程,让自己身心成长的最佳修行善巧方法,莫过于关怀临终病人,因为他让你对于死亡做深度的观照和反省。当你关怀临终病人时,你会深刻地了解,人生最重要的修行课题就是解决生死大事,从而生起精进佛法,解脱生死轮回之心。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要领

人在生病时,感情最脆弱,容易心生忧怖,惊惶失措,是最需要亲友的关怀照顾。因此,佛子如能适时探护,为说妙法,安顿患者之身心,使其在病苦之中,得到慰藉,必能获得病患与家属的欢迎。

关怀病人,若经验不足,不得要领,往往易令病人心生彷徨,乃至加重病情,自己也会灰心挫败,半途而废。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

1.为病人分辨良医;

2.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懈怠;

3.善于言谈,不贪睡眠;

4.以佛法供养,不贪饮食;

5.能胜任与病人说法。

由此可见,关怀者必须学习医学与佛学相关知识,增长技能,并且具有善巧方便,才能事半功倍,下列几点,应加注意:

一、了解病人,随机应变

关怀病人之前,最好先透过家属或医生,对病人有初步的了解后,作好病人的基本资料,知己知彼,才能契理契机,侃侃而谈。了解内容包括:病情、家庭、疗况、个性、信仰、职业、兴趣、嗜好……等。关怀者与病患,彼此双方是需要互信互动的,不是教条式的我问你答。身心脆弱的病人,尤其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有事请问,应委婉客气,千万不要像在调查户口一样地询问病人,令他厌烦。

探望病患时,必须要随时察言观色,视病人情况,决定停留时间,除非病人慰留,否则不宜太久,因为病人可能不好意思或没有力气回绝。当你看见病人显露疲倦、焦躁不安、不舒服,或频视天花板、看手表,或闭目养神、不愿讲话,或其亲友来探视等,就是该告辞的时候,以免消耗病人太多体力。

又探病时,每次人数不宜太多,人多嘴杂,反让病人疲于应付,消耗精神。一般而言,病房空间不大,人多也容易带给病人压力。

二、适时探望,勿扰休养

一般医院不论普通病房、加护病房或安宁病房,都订有探病时间,用意乃在于让病人少受打扰,充分休息。故关怀病人应遵照医院规定的探病时间,避免在他休息时探望。若是探病时间,而病人正在休息,也不宜打扰他,或许他好不容易才睡著,或需要更多休息,以养足精神,恢复体力。一般而言,刚动手术后,最需要休息,不要在此时探望。

探视病患可随手携带奶品、水果、鲜花或礼物表达心意,增进情谊,惟必须事先了解病人是否需要、可否饮食?病人若是佛教徒,则可携带佛教文物、书刊、佛像、念珠、念佛机、大悲咒水等赠送结缘。关怀者如果自己生病,具传染性,则请勿关怀病人,以免传染给他,反而加重病情。反之,病人具有传染性,关怀者也要小心谨慎,保护自己。

如果病房门口挂有“请勿打扰”的告示牌,则表示病人及家属,希望不要受人探访,请尊重他们的决定。或病房门口虽无“请勿打扰” 的告示牌,但病人的态度明显不愿受人打扰,也不要勉强,应立即告退。最好先与家属沟通好才去,以免无功而返。

三、尊重信仰,依其意愿

关怀病人是鼓励安慰,不是说教传法,不要让病人觉得,你非要他接受不可,不能强迫他接受我们的观点,不可勉强他改变原有信仰。强迫性的语气容易带给对方压迫感,继而排斥,产生反效果。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各异,应尊重并依照病人的宗教信仰与他沟通,不要努力传教,尤其当你怀疑这可能不是他所需要的,除非他愿意接受。 

临终病人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安详,心灵的安详并非一定透过宗教才能做到,灵性的关怀也并不代表宗教的关怀。当然,试探性地引导他念佛,是我们关怀的目的,但要因材施教,随顺因缘,不可勉强。 

四、忌问隐私,多言乐事

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别人得知自己的隐私与缺失,所以不要探问病人的私生活及家务事。如果病人或家属肯主动告诉你,得知之后,请不要四处传扬,让病人或家属尴尬难堪,影响互信互动的关系,甚至引发纷争,造成困扰。

如果病人觉得罹患恶疾是不可告人的隐私,请不要询问病人得了什么病,尤其妇女病或花柳病,除非他主动愿意说。当病人诉说病情时,应心怀悲愍,深表同情,适时表达愿意分担痛苦的心意。也不可随意询问病人的资产或遗产分配,尤不可藉机劝募化缘,这可能会带给病人不当联想,怀疑你探病的动机。

关怀病人,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之人、事、物。若同房尚有其他病人,讲话声音应适量,以免妨碍他人。与病人交谈,并无规则可循,可以聊些令他欢喜振奋的事情。总之,谈他感兴趣愿意听的话。若是对方能够接受,毫无避讳,谈谈死亡也未尝不可,要视个人情况而定。有时,只要用心倾听他想说的话,就已经足够了。

五、赞赏美德,肯定善行

当你关怀临终病人时,要强调他曾做过的好事,使他觉得生命是欢乐的、有意义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美德与善举,而非失败与恶行。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或多或少值得赞赏的地方,尽量挖掘他的长处,如实的赞叹他,使他发挥生命的潜力,肯定自我。

一句良言的劝勉,往往使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对生命燃起无限的希望;一番嘉言的开导,往往使一个害怕死亡的人,对生死充满超脱的勇气。劝勉与开导,无非是帮助临终者,认清死亡乃人生之必然性。唯有了解生命的因果事实,方能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也唯有了解生死解脱之道,令人生无所畏惧无所挂碍,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见附件案例1)

六、勿私推荐,勿为人师

请勿介绍任何药品或偏方给病人。也不可随意推荐营养食品、健康食品与生机食品,病人之病况,也许有某种饮食的禁忌,或营养师的专业调理。在不了解病情及疗法的情况下,随意推荐病人服用,可能愈帮愈忙,甚至贻误病人,造成遗憾。也不可推荐任何医疗或复健器材给病人。总之,只作关怀工作,不能妄自参与任何医疗行为,或让病人及家属误会趁机招揽生意。

我们都不是病人,很难体会病人身体、心理、灵性的痛楚,即使我们是病人,也与他不同疾病,具不同的痛苦。所以切勿以教导者自居,我们都只是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疾病死亡,如何认知生命意义;病人才是我们的老师,他活生生的教导我们,人世就是无常,生命充满苦难。 

七、劝勉家属,真诚关怀、常伴病患

临终病人的情绪,很容易起伏不定,尤其当身体遭受疼痛侵袭时,或家属无人探望时,所以鼓励他的家属悉心照料、陪伴左右是很重要的。有时家属静静的陪伴在身旁,就是最好的安慰。陪伴临终病人必须要能承受沉重、悲伤、紧绷的气氛,这个角色由病人家属担任最适合。不论卧床或散步,不管交谈或静默,陪伴在他身边,会带给他内心的安定感,不能只是花钱请“看护” 照顾病人,家属反而像是访客,如此就缺少亲情与家庭温暖。临终病人最需要的是亲人的爱,亲情的滋润是一股无形安定力量,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把亲人带回家,陪他走过死亡关卡,胜过交给陌生人照顾;在病床前陪他到断气,胜过在病房外等他离世。陪伴著他,让他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亲人都会在他身旁;并且说出该说的话,完成未了的心愿;与他同在,紧握他的双手,直到那道生死关口。

八、善巧应用,委婉措辞、适时幽默

探视时应尽量保持轻松自然,过于严肃,容易引发他的紧张。交谈时语气宜平和、神情宜悦色,距离宜接近,不要让他觉得你在嫌弃他。关怀是需要取得信任的,让他接受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真心诚意。 

面对病重垂危的人,是会期待被人关怀,点头示意,眼神关爱,略带微笑,也可以令他感到被肯定、被接纳。善用肢体语言,真情表达你对他的爱心。

关怀临终病人时,措辞必须委婉,尽量少用“死亡” 一语表达,以免太过直接,令对方不悦,产生反感,进而拒绝你的关心。

要用适当的词语,如对于佛教徒:可用往生、离苦、舍报、西归、超凡入圣、登上彼岸、功圆果满、上生佛国等说词。

熟知以上的关怀要领技巧后,临床面对病患,善加活用,必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内容

一、了解需求,提供协助

临终病人经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情焦虑,如果是书院学员和家属,他不能完成心愿,就不可能全然地放下,所以尽可能帮助他了结心事,使其内心清明、无挂无碍、宁静安详地死去。别忘了他是人,和正常人一样,除了需要生理的舒适外,也需要心理的安抚,心愿的满足。(见附件案例2)

二、全面关怀,全人照顾

临终关怀是全人照顾,也就是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的整体照顾。如癌末病患除了生理症状外,有许多心理、灵性、家庭、社会的问题,也须费心关怀。因此,关怀也应从身、心、灵三方面著手。生理方面:以舒适为主,协助吞咽困难、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生理疼痛的排除或舒缓。心理方面:以同理心关怀沟通,使其心情开朗,安排想见的亲友来访。灵性方面:肯定病人过去的生活,消除良心的不安,激发原有的信仰信心。(见附件案例3)

三、满足心愿,令无遗憾

每个人都需要被人关爱、被人呵护,也希望拥抱理想、满足愿望,及时的了解临终病人未了的心愿,妥善帮助使其了却心愿。(见附件实践案例4)

四、支持希望,探索自我

死亡时希望亲人在旁,希望死亡不会带来太多伤痛,希望家人在自己死后能够保重,希望自己决定死亡的地点,希望自己能多活一分钟……希望是支持临终病人与病魔及死神搏斗的无形力量,必须适时的了解与支持。即当人生将终,病人仍然保有希望的权利,姑且不论希望是否实现,我们都应该永远保护他的希望,不让他的希望消灭,不可直接对他说:“你快死了,没希望了。”应该说:“你的病情似乎愈来愈严重,恐怕时日无多了,你若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若寿命未尽,则能很快康复,因念佛功德消除宿世恶业故,佛号具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的威神力。若寿命将尽,弥陀佛必会满足你的愿望,在你命终之时,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此时念佛,是你生命的希望。”

病人在获得怀抱希望后,通常下一步就是找寻救命的药方,万一真的无药可救,他的心会坦然的面对死神,这也是让病人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帮助他善用希望。(附件案例5)

五、激发省思,面对未来

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内心大多惶恐不安,既不舍世间拥有的一切,又迷惘死后不知的未来。平生只知道为家庭事业,奔波劳碌,不曾想到生死解脱,人生真谛。对于生命,很少伤神去思考;对于死亡,也很少费心去思虑。一旦四大违和,卧病在床,往往心思沉淀,才猛然警觉:“不论是否曾经思考过死亡,或视而不见,人终需一死。”此时,最需要的是别人对他表达深切的关爱与激发省思人生的意义。

你可以如此激励他:“佛陀告诉我们,无病与长寿乃世人所贪爱的。我也希望你能健康快乐,长命百岁,但自古人生谁无死,你如果接受生与死是人生必然的过程,找寻生死的解脱之道,超越生死,那么,生命的本身才有尊严。如果活得不自在、不快乐,死亡又有何婉惜?如果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死亡又有何遗憾?唯有正视死亡的事实,才能让生命更加充实;也唯有超越死亡的束缚,才能让生命得到永恒。世尊的降世,一生说法,正为解决吾人的生死大事。世尊是世间的觉者,超越生死的圣人,他教导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可以突破生死的藩篱。扪心自问,在人生最后阶段:“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要一成不变继续以往的生活?对未来不加思索?或是追求积极的医疗措施?或是得过且过顺其自然?或是让别人为你做决定?”冷静思惟人的一生:“我为什么而活?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为何?生命的真相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未降生之前我在哪里?死亡之后我又去哪里?”如果没有佛陀的慈悲教导,没有人知道生命的真相,也没有人知道自己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如果深入自我内心深处,发现依靠佛陀是充满温馨与安稳的,必然会深深感受生命的诞生不是开始,而死亡也不是结束,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是真实永恒、不生不灭。如果你愿意出离生死苦海,念佛成佛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六、分担情绪,纾解忧愁

大部分病情渐走下坡的末期病患,只要意识清楚,就必然知道自己已濒临死亡,因为自己的身体会传达讯息。许多临终关怀的经验让我相信,每位病人对于自己即将死亡,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时,病人往往会有忧伤、感叹、罪恶感、麻木、焦虑、恐惧、痛苦、愤怒、挫折、失望、不舍、无助、自暴、沮丧等情绪产生,记得!帮助他不要压抑,要与他共同承受,协助他把这些情绪宣泄出来,分担他的失落与愁苦,让他心里好过些。

但临终病人常常不愿说出他的心思,故善巧引导或有效沟通是很重要的。(见附件案例6)

七、倾听心声,心心相契

当有人静静的聆听我们的心事,并表示关怀,我们很容易就把他当成是知交,这是人性的自然心理。所以,“倾听” 有时就是与临终病人交谈的最好方式。如果病人对你倾诉心声,应仔细聆听,勿转移话题,勿随意判断,这是给他的最佳礼物。,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安慰,也是与病人心心相契的最佳方法。

八、探知心思,适时安慰

如果不能明白病人对医疗、死亡、后事的想法与做法,如何协助他?因此,温馨地鼓励他尽可能表达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这种坦诚地披露心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病人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苦难或面对死亡降临。

你可以这样鼓励说:“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实,它是终点站,谁都不希望早日到达,这是生命的无奈,唯有面对与接受,进而透过佛法的修持,化短暂为永恒,才是有智慧的人。生命止于死亡,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等到最后才面对这个事实,提早为将来准备,可以使现在过得更踏实,也能在安详的气氛中跟世界道别。如同搭乘火车,我们要在车上时,就决定好在哪一站下车。不知你对自己的临终与死后,有什么打算?我可以帮助你什么?死亡也许令一般人觉得非常恐惧,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不知何去何从?阿弥陀佛的国度,清净庄严、殊胜快乐,是我们很好的归宿家园。你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有了未来的理想归宿,对于死亡,你就不会再恐惧与茫然。”如果做得到,观想阿弥陀佛慈爱的光明,遍照病人,净化他的一切恶业,使他身心安泰,清凉舒适。

九、尊重权利,支持抉择

临终病人有权要求大众,视他们为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生命。临终病人有权心存希望,即使希望的焦点一再地改变。临终病人有权怀抱著安详与尊严过世。临终病人有权避免忍受肉体被插管、急救的痛苦。临终病人有权了解死亡的到来与过程。临终病人有权要求,宁静的死亡。临终病人有权要求,不要孤独的死亡。临终病人有权要求,死后仍能维持身体的神圣庄严。(见附件案例7)

十、开诚布公,告知病情

医学伦理与医疗法,均认定医师有告知病人病情的义务,故应该尽早告知临终病人,他正在接近死亡,告知时要尽可能安静、仁慈和善巧。大部分临终者都知道自己即将去世,他们从别人对他注意力的改变、不同的对待方式、讲话音量的降低、亲戚的泪水、家人紧绷的脸等等,意识到自己已日薄西山,不久人世。

社会普遍的现象就是,病人得到绝症,亲友与医护人员绝口不提,隐瞒到底。或是医生愿意对病患开诚布公,却受到家属的制止。或是病人、亲友及医护人员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不愿意公布这个残酷的事实,于是大家就相互伪装演戏。结果是每个人都非常孤独焦虑,不能互相分享心事,吐露心声,病人也无法适时表达心愿或交代后事。

对病人隐瞒病情,将会使他无法参与切身的医疗决定,病人如果对病情进展毫不知情,如何要求他决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疗法?如果病人没有被告知实情,他怎能为自己的临死预做准备呢?何况他知道你明知不言,会使他内心更猜疑、更迷惘、更不安。让他知情可使他预先处理遗产、完成心愿、交代后事……,有助于身心放下,安详往生。

但病人还没有心理准备,还不能接受之时,就贸然的告诉他,可能会带给他震惊、打击、忿怒、忧愁、灰心而适得其反。

因此,病情的告知,需要把握下列五点要领:

【1】何时告知?

什么时机与病人谈论病情最恰当?一般而言,应让病人主导。例如:当病人主动询问时,或病人用隐喻含蓄表达要交代遗愿或后事时,或病情有变化时。此时,可引导他表达更多他内心所思所受,协助家属切勿中断与病人的交谈,或岔开话题,静静聆听,以关怀接纳的态度,让病人能感觉被尊重、被了解,他就会将埋藏在心底的感觉或想法,倾诉出来。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问题根本不是要告知病人多少病情,而是病人已孤独许久的情绪释放出来,有人聆听分担。

【2】何人告知?

什么人是最恰当告知病情者?此人与病患的关系,必须有两项条件:即信任与亲善。告知可分主动与被动,主动告知通常是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知的权利而为之,被动告知则是因应病人询问,医师与家属不得不为之。除非受家属委托,否则除了医师外,一般关怀者,并不适合担任告知者。一般病患家属,常担心病人在知道自己罹患绝症,或病程已达末期时,无法承受打击,会失去求生意志而自杀。其实病人若自杀,并非因知道实情,而是有许多心绪,无人倾听、了解、关心之故。例如:恐惧、担心、孤独、焦虑、愤怒等心情,若有人关爱、陪伴,为其释疑,最后病人往往能平静地走完生命旅程。

【3】何地告知?

告知病情的地点,应该选择具有隐密性,不被干扰、病人感觉舒适安全的环境中。一般而言,前方有空间,可供他思考远眺,是最理想的地点,如四下无人的花草园地,或单人病房。告知者应善加布置四周环境,营造温馨气氛,使得与病患沟通时,他能身心专注,畅所欲言,尽情表达内心想法。

【4】如何告知?

告知病情时,应态度中肯,语气温和,神情自然,坐下来与病人保持大约手臂的距离,在他身侧约四十五度位置,高度比他稍低,使他眼睛可轻微朝下,不致太疲累。当病人静默时,不要急着找话讲,等他反应后,再接着下一个话题,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5】告知什么?

所谓“病情告知”,并非宣判死刑,而是必须依照病人个性,视病人反应,观机逗教地适当告知。也不是将一堆实情塞给病人,而是看病人的需要。病人需要的,可能是肯定心中的怀疑,或表达对死亡情境的害怕,或恐惧家人遗弃,或担心造成家人负担,或怕承受不了痛苦,或担心家人生活,或对治疗效果的疑惑等等。应仔细聆听病人的提问后,才针对他的问题及需要,而做解答,有时是否告知病情,反而不重要了。

十一、商讨死亡,预办后事

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是避讳谈论,就是天真看待,这都是因为缺乏对生死正确的认知所致。避讳谈论者,因恐惧死亡而拒绝正视死亡,害怕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天真看待者,因轻视死亡而拒绝认真看待死亡,认为每个人都会死,没什么大不了,这种想法看似洒脱,但到临终往往后悔。因此,学习佛陀的教法,能彻底改变对临终与死亡的错误态度。

首先,正视生死是无常的定律:佛陀告诉我们:“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就是无常。其次,厌恶生死是解脱的必要:佛陀在《阿含经》说:“生死为秽”、“生死不可乐”、“生死极可舍,愚人而贪著”, 这明白显示,生死是污秽的,不可乐的,应当厌恶舍离。最后,认清生死是一体的两面:生死乃是一体的,如同昼夜,循环不已,死亡不是消灭,而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乃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恰如服刑期满,获释出狱;又如自旧宅迁至新居,非但不足惧,而且可喜;又如褪去破旧衣衫,更换新装。(见附件案例8。案例9)

十二、症状处理,具体照护

临终病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与不适,关怀者在不涉及医疗行为下,可配合护士,做适度处理;若无护士在场,不可私自擅为,要点如下:

一、症状:呼吸时喉咙出现嘈杂声或异物声。原因: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积在喉部。处理方式:1.侧卧或将头垫高。2.口渴时可给冰块或用棉棒沾水润唇。3.必要时给予抽痰。

二、症状:手脚冰冷,偶而出现抽搐或癫痫发作。原因:血液循环变慢所致。处理方式:1.给予毛毯保暖,定时翻身。2.手脚按摩。3.用药物控制抽搐或癫痫情形。

三、症状:食欲差,吞咽困难,味觉改变,呕心,进食困难,轻微脱水。原因:1.肿瘤本身所致。2.肠道阻塞。3.药物引起。4.器官功能衰退。处理方式:1.以棉棒或湿巾湿润口腔。2.每三十分钟至二小时予护唇膏使用。3.不勉强进食或喝水。4.药物尽量勿口服。

四、症状:疼痛增加。原因:1.肿瘤本身所致。2.其他症状产生。3.失眠。处理方式:1.与医师讨论止痛剂量的调整。2.轻柔按摩疼痛部位。3.注意舒适卧位的支托。

五、症状:不规则呼吸(浅或快),暂时停止呼吸。原因:血液循环缓慢。处理方式:床头摇高或用枕头垫高。

六、症状:睡眠时间,越来越长,不易叫醒。处理方式:1.加强翻身及身体护理,以免褥疮产生。2.把握清醒时间,与其多作沟通,或计划活动让其参与。

七、症状:对人、时、地混淆不清。处理方式:1.提醒他时间和地点,并协助认识周遭每一个人。2.让他喜爱的事物围绕在他的身边,如:宠物和亲人。

八、症状:语言表达减少,声音糢糊不易听懂,有时会出现激动、焦虑不安、混乱或迷糊情形。处理方式:1.尽量倾听他欲表达的意思。2.注意安全。

九、症状:大小便失禁,尿液减少或尿色深黄。原因:1.脱水。2.神经肌肉失控。处理方式:1.注意臀部皮肤护理,避免破皮。2.可使用集尿袋或留置导尿。

十、症状:咳血,吐血,局部黏膜出血。原因:凝血功能不佳。处理方式:1.局部加压止血。2.使用药物止血。

第四节 临终关怀的目的

一、劝导放下,寻求解脱

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使病人面临人生最后阶段,能认识死亡并接受事实,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寻求解脱,超越死亡,并非一定要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们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因此,佛法对临终的关怀,成为病人与家属双方最佳的心灵救护。

医学相信,人死之时,耳力是最后消失的,与佛法所说:“娑婆众生,耳根最利。”不谋而合。当病人意识不清濒死之时,往往还是可以清楚听到周遭的一切话语。因此,临终病人对于周遭事物的觉察,可能比我们所了解的来得敏锐。许多有濒死经验的人,一提到神识离开肉体的体验,都能够详细描述周遭的事物,甚至知道其他病房的情形。这清楚显示,积极地对病人关怀劝勉、念佛开示,多么有用且重要。

劝导范例有二,提供参考。(见附件案例10、案例11)

二、一起念佛,洗净身心

关心与鼓励的目的,就是为使病人能够念佛,故劝导之后,应以引磬带领其一句一句称念佛号。病人通常卧病在床,体力虚弱,故不适合唱诵式的念佛,关怀者应慢慢地敲打引磬,称念一句,让其跟念一句,并且注意其念佛的气力、速度、神情,以便视情况,适时调整。念佛时,准备佛像、茶水,恭请阿弥陀佛加持佛水,以令临终者饮用,并且洒净,使其身心,蒙受佛光摄受,这极易带给病人内心的安定与慰藉。

首先在病人视线可及之处安置佛像,并备茶水与纸杯,至诚恭请阿弥陀佛加持佛水。

方法如下: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佛弟子**与众莲友等,今在佛前至诚恳切,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持佛水,以救疗病患**老先生,令他消除病苦,身心安泰。如果尚有世寿,蒙佛加持,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如果世缘将尽,蒙佛光明,接引西方,毕竟成佛。佛弟子**与众莲友等,仗佛愿力,一心念佛,至诚感通,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唯愿佛陀,不违本誓,二六时中,慈光哀摄**老先生,南无阿弥陀佛……(以引磬一句一句带病人称念佛号若干声)。

佛陀加持之茶水,一半让病人喝下,并嘱其边喝边默念佛号,另一半为其净身并洒净病房。洒净时,一心念佛,并观想阿弥陀佛放光遍照病房,遍入病人身心中。

三、至诚回向,恳切叮咛

念佛洒净之后,将大众念佛功德,回向病人,使其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爱护佑。凡人临终之时,大多有许多冤亲债主缠身,故念佛功德回向病人的冤亲债主,也是很重要的。最后临走之前,再叮咛多念佛。

【1】回向病人(请病人跟念)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一心恭请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放光普照,摄受**(病人姓名),使我业障消除,身心自在。假若尚有世缘,身体健康,诸事如意,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世缘若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毕竟成佛,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愿以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回向佛子**,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三遍)

带念三遍后,再安慰几句,略说含意。

范例:**老先生,现在您已喝了阿弥陀佛加持的佛水,又跟大家一起念佛,必能仰仗佛力,消除业障,身心自在。释迦如来在《观经》说:“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佛既然能消除生死罪业,也必能消除您的病苦,使您恢复健康。假如您还有世缘,因您至诚念佛灭罪,疾病很快就能痊愈,诸事顺心,吉祥如意。希望您病好了后,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行化他,圆成菩提。假如您世缘将尽,也因一心念佛,必定蒙佛垂手接引,往生佛国。我祝福您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护佑中,早日康复,身心安泰,请您安心养病,记得!要多念佛。

【2】回向冤亲债主

病者若有冤亲债主缠身,应先念佛回向给冤亲债主,并略为开示。

范例:**老先生的冤亲债主,请您平心静气听我讲几句佛法,我是佛弟子本愿行者**居士,今天应**老先生的家属礼请,前来探望他,希望藉着阿弥陀佛的威神护佑,使他消除病痛,恢复健康。也因此法缘,使您有机缘听闻到了佛法真理,聆听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对您的呼唤,这是您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希望您能把握这殊胜法缘,一起念佛,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得到解脱,往生成佛。

俗话说:“冤可解不可结。”您会找到**老先生,折磨他,凌辱他,必定是在过去世中结下恶缘,**老先生或许以前曾经伤害您,致使您心有不甘,找他算账。如果您愿意让我帮您解决问题,您可以藉用**老先生的嘴巴,述说前世发生的事由,我请阿弥陀佛做主,化解您们的仇恨怨怼。阿弥陀佛乃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一位大慈大悲的圣者,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他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了四十八愿要广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您在内。佛是真心诚意的人,他发愿要度众生是真实的,阿弥陀佛发愿说:“十方众生,念我名号,必得救度,莲台接引,往生我国,若不生者,我不成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他的愿已经圆满成就,所以成佛叫“南无阿弥陀佛” 。果地名号乃是由因地发愿而来,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力、本愿力、功德力,能上救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三圣六凡九界群萌,慈悲平等救度。

您能附身在**老先生之体,由此可见,乃是鬼道众生,想必您经常饱受饥饿口渴之苦。因此,脱离鬼道,往生净土,对您而言是最重要的,也最迫切的。阿弥陀佛十二光明当中的无对光明,就是专为消除众生冤亲债主的仇怼而成就的。所以只要您念佛,就能蒙受阿弥陀佛无对光明的摄受。虽然**老先生,过去世中与您横结恶缘,但您却因他之缘故,得闻佛法,获得解脱机缘,而且他也深感愧疚,向您求哀忏悔,愿意念佛回向给您,使您超生佛国。您应该心存宽恕与感恩,化戾气为祥和,化仇恨为慈爱,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冤冤相报,只有徒增痛苦,来!我以引磬清亮悦耳的音声,带您一起念佛,蒙受佛光照耀,随顺弥陀救度。我衷心祝福您脱离鬼道,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成佛作祖,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3】叮咛临终病人(对临终病人的引导)

范例:**老先生,在您往生之后,您虽然不再拥有现在所认知的生命,但您的生命将会继续。您将会带著我们的祝福与阿弥陀佛的慈爱,一路继续前行。您人生经历过的一切不会流失,不管您对自己一生的感觉如何,往事已逝。勇敢的接受您的人生,不管好坏。当您的一生逐渐接近尾声,也该是您放下一切爱恨情仇的时候了。您曾经为家庭、为事业、为亲人努力过、担心过、欢笑过、痛苦过、生气过、失望过,现在该是好好休息的时候了。放轻松,不要再操心这些事了。如果您惊恐不安、迷惑彷徨,深呼吸一口气,慢慢念佛,把佛号融入您的呼吸,与阿弥陀佛合为一体。

您周遭的亲人,对您的离去,或许会伤心难过,悲痛哭泣,那是他们表达对您怀念的方式。如果您仍然觉得与此生的人事割舍不下,告诉自己:“妻恩子爱,不可常保;孝子贤孙,皆当别离;万事功成,终归有败;一切所有,皆悉非常。生来死去,一切人事只是缘生缘灭而已,眷恋并不能永远拥有,执著只会带来痛苦。”不管苦乐,不论悲欢,您已经度过了一生,您的生死皆有因果,生命诞生的业力带您前来,死亡的业力也将带您离去,阿弥陀佛的慈光摄护,将会是您旅途上的依靠。现在,您即将要出发了,我祝福您有一段充满慈爱、平静、祥和的旅程,您回归西方极乐家园的时候到了。

【4】叮咛临终者家属(对临终者家属的指导)

范例:看著深爱的亲人,生命一点一滴流失,我相信你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的痛苦,失去亲人,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人伦亲情的自然流露。生命的必然过程,就是有生必有死,就连圣者佛陀,为救度众生,乘愿再来,降生为人,一期缘尽,也要舍身入灭,何况随业流转的凡夫?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愧疚心、罪恶感,纵然父子至亲,他的生死也不是你们能掌握的。接受这个事实,收拾悲伤,准备他的临终及后事,让他安心离世,回归净土,死而无憾,才是对他最大的爱护。我相信你们不希望他留下来承受更多的痛苦折磨,预先为亲人做死亡的准备,不是一种放弃,也不会加速死亡,反而可以帮助他面临死亡时,不再恐惧,安详离开人世,往生西方佛国。

当一个人确实已经到了临终的最后阶段,应该停止一切检验注射和侵犯性的治疗,因为这些会引起愤怒、刺激和痛苦。让病人的心在死前尽可能保持宁静,如果能够的话,应该告诉医师,在病人回天乏术时,得到他本人的同意,把他从加护病房迁移到单人病房去,拿掉所有的监测器、人工心肺复苏器,也请医护人员不要再去干扰他,越久越好,尽可能给他宁静和安详,以便帮助他开始死亡之后的旅程。 

亲人的怀抱,是最能让病人安心离去的地方;亲人的陪伴,是最能安抚病人的离愁,记住!不要让他一个人孤单地挥别人世,有人陪他欢笑、哭泣、分享一切,直到最后一刻,这是最终极的关爱。 

临终关怀义工对于即将往生者的亲人所需要注意重视的要叮咛的话:亲人家属要做的事,对病人从现在到死后,利益很大,你们一定要牢记在心,确实执行,如果你们真正爱他的话。 

首先,趁他还能讲话时,询问他有关后事的处理事宜,有何心愿未了,有何事情交代。问过之后,就避免打扰他,一心为他念佛,并劝勉他发愿求生净土。

此时,饮食应以素斋为主,愈濒临死亡,饮食宜愈减少。不可急于为他沐浴更衣,应尽量让他宁静安详地善终。医生如果宣布医药罔效,应立即出院,及早回家,不可急救;避免在医院断气,让他在自己家中往生,较为安适,且便于助念

若不幸在医院断气,不宜马上送进太平间、或用白布裹身、或穿衣物;应立即盖往生被、点金光明沙、一心念佛,并商请院方允许助念八小时后再出院,或善巧借故拖延时间,若不能办到,送回家时,边移动遗体边念佛。

如果在医院往生,你们家属有意将遗体运返家中处理,应尽速通知院方安排救护车接送,切记!不可通知葬仪社,也不可让院方通知葬仪社,以免衍生诸多麻烦,影响你们家属念佛。送回家时,在医院就立即通知家人或莲(同修道)友,家中先行摆设安置,就绪一切,以便回家,即能安顿,马上助念。

送回家后,不可净身更衣、通告亲友、焚烧纸钱、哭泣干扰、移动身体、塞手尾钱、拜脚尾饭、放入冰柜、通知葬仪社。若有葬仪社获知先来放置冥纸、架设布幔,应当机立断拒绝。后事的处理,等念佛八小时后,再行发落不迟。

从现在起,你们家属若能戒杀放生、持斋茹素、诵经念佛、济难救贫、造像建寺、斋僧供佛……广修功德,回向亲人,则对临终病人,具有莫大利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关于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临终关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临终关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临终关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