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净土宗简史


净土宗简史

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由于这个宗派是专修往生弥陀佛净土的法门,后世就称它为净土宗,又称为莲宗。净土宗立祖之说起于宋代。宋·四明宗晓(1151~1214)以晋·庐山慧远为莲社始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五人继之(《乐邦文类》卷三)。后来四明志磐改立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为莲社七祖(《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明清之际又加推袾宏为八祖。清·道光旬,悟开更加推智旭为九祖、实贤为十祖、际醒为十一祖(《莲宗正传》)。晚近印光又改推行策为十祖,实贤、际醒递降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的门下也加推他为十三祖。此宗被推为祖师的,大都以其人弘扬净土法门有贡献的缘故,并非像他宗的法系有前后传承的关系。

中土的往生净土法门,起于东晋潜青山竺法旷(327~402),《高僧传》卷五说他‘每以《法华》为会三之旨,《无量寿》为净土之因,常吟咏二部,有众则讲,独处则诵。’稍后,慧远(334~416)于元兴元年(402),和彭城刘遗民、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等一二三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又编有《念佛三昧诗集》,序中并有‘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等语。慧远与十八高贤结白莲社(简称莲社),同修净业。此莲社得名之由,是谢灵运一见慧远肃然心服,替他在东林寺开凿东西两池,种白莲,因而以莲社称(《佛祖统纪》卷三十六)。

慧远圆寂后,专修净土法门的虽不乏其人,但到东魏的昙鸾才有发展,而奠定后世净土立宗的基础。昙鸾(476~542),雁门人,原于四论及佛性深有研究,后来感于人命危脆,到江南去求长生之法于陶弘景,得仙经十卷,归途在洛阳遇到菩提流支,给他一部《观无量寿佛经》,说是解脱生死的大仙方。于是焚毁仙经,专修净业。先后在并州的大岩寺、汾州的玄中寺弘通净土法门,著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简称《往生论注》)二卷,《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各一卷等。他在《往生论注》中,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立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以在五浊之世,无佛之时,求到不退转地,是难行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凭借佛的愿力便得往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是易行道。加以文理兼到,深为后世学者所推重,隋代智顗所著《十疑论》中曾有所引用。

昙鸾以后,著名的佛教学者灵裕(518~605)、慧远(净影慧远,523~592)、智顗(538~597)、吉藏(549~623)等,都有关于净土法门的撰述(灵裕撰有《无量寿经疏》及《观无量寿佛经疏》等,均已逸失;慧远撰有《无量寿经义疏》一卷、《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二卷等;智顗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阿弥陀经义记》一卷等;吉藏撰有《无量寿经义疏》一卷等)。然皆非专宗净土,而继承昙鸾法系大弘净土宗的,则是唐代的道绰、善导。道绰(562~645),并州文水(今山西太原)人,原是涅槃学者,后来在玄中寺看到记述昙鸾事迹的碑文,深有所感,于是专修净土法门,每日口诵阿弥陀佛。又前后讲《观无量寿佛经》将近二百遍,劝人念阿弥陀佛名;撰有《安乐集》二卷。他在集中,本于难行易行之说,立圣道、净土二门,把在此土断惑证理、入圣得果的教门,称为圣道门;凭借弥陀愿力往生极乐国土、入圣证果的法门,称为净土门。认为在此末法时代,只有净土一门是,起初诵《法华》、《维摩》,后依《观无量寿佛经》专修十六观,更往玄中寺从道绰听讲净土要旨。后到长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宣扬净土,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一称《观经四帖疏》)四卷、《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二卷,《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往生礼赞偈》、《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各一卷等,完备地组成了净土一宗的宗义及行仪。他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传去日本,到了十二世纪时,原出身于日本比睿山天台宗的源空(1133~1212),即依这一《经疏》的〈散善义〉,着《选择本愿念佛集》等,宣扬专修念佛的净土教,开创了日本的净土宗。源空的弟子分成‘六大法系’,其中之一亲鸾(1173~1262),又开创了日本的净土真宗。善导的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

怀感起初不信念佛往生之说,后来由善导的启迪,虔诚念佛,撰《释净土群疑论》七卷,通释关于往生净土的各种疑难。其后有少康(?~805),缙云仙都山人。初诵《法华》、《楞严》,后来学律部及《华严》、《瑜伽》。贞元初(785~),在洛阳白马寺,得到善导的《西方化导文》,从此专修净业。后到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建净土道场,时人称为‘后善导’,尝和文谂集录从东晋·慧远到唐·邵愿保四十八人的事迹,撰成《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一卷。此外,有和道绰、善导同时的迦才,住在长安弘法寺,勤修净业,尝整理道绰的净土学说,撰成《净土论》三卷。

又有慧日(680~748),和善导、少康‘异时同化’(《宋高僧传》卷二十九),世称慈愍三藏。青州东莱郡(今山东掖县)人,受具足戒后,从海路往印度求法,经过十三年,从陆路东归,中途就印度学者听受净土法门。回国后,勤修净业,撰有《净土慈悲集》三卷,《般舟三昧赞》、《西方赞》各一卷。他在《般舟赞》中,说回心念佛、凡夫得生净土等义,和善导的说法相似;但在《慈悲集》中主张教禅一致、禅净合行、戒净双修,这就和善导专修净土的主张有所不同。稍后有承远、法照。承远(712~802),初从资州智诜的门下处寂(648~734),传受禅法,后来在衡山教人专念弥陀,道化甚盛,时人称为弥陀和尚。法照起初入庐山结西方道场,修念佛三昧,后来到衡山师事承远,既而依《无量寿经》立五会念佛,以音韵文学弘扬净土法门,尝在并州及禁中举行,道化甚盛,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及《大圣竹林记》各一卷,其《五会法事赞》中,引载慧日的《般舟赞》全文。承远、法照都有许多弟子,但其后传承不久就中断了。

唐人关于净土的撰述,除上述外,还有《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西方要诀释疑通规》一卷(以上两种相传是窥基所撰)、《念佛镜》二卷(道镜、善导共集)、《念佛三昧宝王论》(飞锡撰)、《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法聪撰)、《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新罗·憬兴撰)、《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游心安乐道》一卷(以上两种新罗·元晓撰)等,就中憬兴《述文赞》、元晓《宗要》,古来和慧远、吉藏两疏并称《无量寿经》四大注疏。

五代末,吴越有延寿(904~975),盛倡禅净合行说。延寿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原来是法眼宗的巨匠,既而一意专修净业,后住永明寺,以一百八事为每日常课,晚间往南屏山顶行道念佛,撰有《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一篇(有自注,已佚),回向极乐。宋初,专弘净土的,有省常(959~1020),钱塘人,淳化中(990~994),住在昭庆寺,慕庐山白莲社的遗风,在西湖边结莲社专修净业,后来改名为易行社,信众入社的有一二三人,僧众千余人。

宋初以后,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者多兼弘净土。云门宗的天衣义怀及其弟子慧林宗本曾着《劝修净土说》。曹洞宗的长芦清了,有《净土集》行世。天台宗的学者四明知礼的弟子神照本如慕庐山之风,结白莲社。律宗的灵芝元照博究南山律宗,著有《观无量寿佛经义疏》、《阿弥陀经义疏》等,其弟子道言亦兼修净业。

结社念佛之风,到宋代愈盛,从省常的易行社起,有知礼的念佛施戒会等二十余所;其中人数多的如灵照的净业社(1068~1077),参加僧俗多到二万人;也有人数很少的,如慧询等的西归莲社,只有十八人。

元代弘扬净土的,有明本、怀则、惟则、普度等。明本(中峰,1263~1323),钱塘人,为宋末元初临济宗的巨匠,融通禅、教、律、密、净,晚年专修净土,现行的《净土忏》,即是他撰的;还有《怀净土诗》(一百首)等许多诗文。怀则撰有《净土境观要门》一卷。惟则(天如)撰有《净土或问》一卷。普度撰有《庐山莲宗宝鉴》十卷。元末明初,有性澄、善继、必才、显示、大佑、普智等。就中性澄(1265~1342)撰有《阿弥陀经句解》一卷。大佑撰有《阿弥陀经略解》一卷、《净土指归集》二卷。普智(?~1408)撰有《阿弥陀经集注》一卷。此外,明代比较通行的净土著述,有妙叶的《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二卷,传灯(幽溪)的《净土生无生论》一卷,袁宏道的《西方合论》十卷。明末,云栖袾宏(1535~1615)、憨山德清(1546~1623)、灵峰智旭(1599~1655)等学者,或唱禅净一致,或说性相融会,或论儒佛合一,而一概以净土为归宿。袾宏,仁和人,起初参禅有省,后来住在梵村云栖寺,常修念佛三昧,撰有《阿弥陀经疏钞》四卷,用贤首家言语解释净土教义。此外,还撰有《往生集》、《净土发愿文》及《注》、《四十八愿回答》、《净土疑辨》等。德清,全椒人,早年致力于禅、教,后来在庐山仿效慧远的六时刻漏,专修净业;圆寂后,他的遗文被编为《憨山梦游集》,其中有《念佛切要》等许多关于开示净土法门的撰述。智旭,木渎人,早年由儒入佛,遍涉诸宗,而以台宗为主,行愿则专在念佛往生,撰有《阿弥陀经要解》一卷,用天台家言语解释净土教义;并选辑《弥陀要解》及《西方合论》等十种弘扬净土的著述,称为《净土十要》,成时评点节略。

清初,比丘有实贤(省庵,1686~1734)、际醒(彻悟,1741~1810),居士有周梦颜(安士,1656~1739)、彭绍升(尺木,1740~1796)。实贤,常熟人,受具足戒后,就天的绍昙听受《唯识》、《楞严》、《止观》,受记为灵峰四世,既而在真寂寺闭关三年,昼览梵筴,晚课佛号,晚年在杭州仙林寺结莲社,单提净土,尝在所撰《劝发菩提心文》中,阐发净土宗旨,激励四众;此外,撰有《净土诗》一0八首,《西方发愿文注》一卷、《续往生传》一卷等。际醒,丰润县人,早年听受《法华》等经,又参禅受记,后来慕永明延寿之风,专修净业,撰有《念佛伽陀》一卷等。他的再传弟子达默也撰有《净土生无生论会集》一卷。周梦颜,昆山人,博览经藏,深信净土法门,撰有《西归直指》四卷等。彭绍升,长洲人,初习儒书,后来信向佛乘,既而尽弃所学,专归净土,撰有《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阿弥陀经约论》一卷、《净土圣贤录》九卷、《西方公据》二卷、《念佛警策》二卷、《一行居集》八卷等。同时有罗有高(台山,1734~1779)、汪缙(大绅,1740~1796),其生平学业,皆泛滥于儒释之间而致归于净土。

清末有古昆(玉峰),自称幽溪传法后裔;尝在杭州建弥陀寺,撰有《净土随学》二卷,《净土必求》、《莲宗必读》、《念佛要语》、《念佛四大要诀》、《净土自警录》、《净土神珠》、《西归行仪》、《永明禅师念佛诀》、《念佛开心颂》、《上品资粮》各一卷。又有杨文会(仁山,1836~1910),安徽石埭人,广究大小乘经论,而以净土为归宿,常自称︰‘教宗贤首,行在弥陀’,笃修净土数十年无间断,撰有《观无量寿经略论》一卷等。晚近有圣量(印光,1861~1941),专力提倡净土,门下把他的文稿汇编成书,称为《印光法师文钞》四卷。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七佛传法偈(三)第三、毗舍浮佛传法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大意是说:“法身本来是无身的,不妨暂时借用一下,由地、..

善士问:请问如何摆脱缠身灵?海涛法师答:这个有一些人非常关心,人一旦被东西附体了,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你要从自己的心灵上找问题,可能你有很多的心态是不好的,你..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菩萨贤圣僧,直至菩提自他竟皈依;为利一切如母诸有情,愿证诸佛般若究竟义。【称念圣号】:(三遍)南无本师释迦..

“吉祥卧”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姿势,意即朝右侧卧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记载:“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师子王,累足而卧。”说明释迦牟尼卧着时采右..

贪、嗔、痴的含义: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它缘起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贪就是无求无欲,不贪是前五识转为成所..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佛告大众诸大菩萨摩诃萨。若有初发意菩萨。及一切四部众。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发菩提心者。文殊师利菩萨当有誓言。我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所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关于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达照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达照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达照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