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十章 二禅修证法


第十章 二禅修证法

佛经里有个比喻,心就如同国王一样,是一切感受的主宰,感受就是臣民,臣民如果受到国王的关注,自然就会非常高兴,也不愿意离开国王。所以我们以不妄想的心去关注身体时,首先会进入初禅,四大调和生起十六触、五支功德等等快乐,使身体产生强烈的震撼。

其实身体的四大平常也一直在运作、调和的,只是因为心不能专注,四大调和的就不规律,就如同臣民没有国王一样,做事情既不积极,也没有什么规矩,因此就没有什么效果。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是别的事情,饭也吃得很没有味道;走路的时候,想的也不是走路的事情……身心不在一处,这是凡夫三心二意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心不能与身体相配合,心身不能相应,自然就体会不到清晰的觉受了。

初禅是离欲界最近的一个禅定,只要我们通过如法的训练,让心专注下来,就不难达到寻伺喜乐舍。舍也叫一心,内心产生喜悦以后,我们不愿意离开这种禅定觉受,安住在这里,就是一心。进入初禅首先要寻伺,就是让心对身体有直接的感触,去感受身体的感觉,这样身心就相应起来,就能初步把心安住在身体上。用心去管住身体、去关心它,就象臣民受到国王的重视一样,自然会有一种喜悦。西方有种催眠治疗法用的就是这个原理,身体有病的人,通过催眠把病人固有的认识消除掉,并进一步暗示他病已经好了,慢慢就真的好了,所以心是很有力量的,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修学禅定就是开发心的力量,学会主动用心去感受,有了初禅的觉受后,我们再来学习二禅,就容易体会到禅定轻重深浅的次第了。

一、二禅名称

第一释名者,次初禅后故说二禅,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亦名无觉无观三昧。所以者何?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地持论中,说名喜俱禅。此定生时,与喜俱发故。

禅定是减法,是把心里的负担逐步减掉,也就是禅定越深,心里的东西越少,越来越趋近于心的本来面目。初禅是禅定的初步境界,寻伺喜乐舍俱全。二禅是针对初禅而说的,觉受更深入了,所以要在初禅的五支基础上,去掉寻伺二支,才能进入。所谓“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第二心就是觉观这两心,觉和观是有共心的,也就是专注的心,把妄想绑定在身体十六触的触当中就能进入初禅;但是到了二禅,不能再用妄想去专注了,用妄想产生的觉受还是很累的。这就象我们打球一样,虽然玩的时候很开心,但身体会感觉很累,如果有能让我们既不累、也很开心的方法,那我们自然就不会再去打球了。

二禅就是如此,心进一步专注后就会发现,寻伺其实很累,产生的快乐也很粗重,因此想要更微细的、更轻松的、更自然的快乐,也就是无觉无观三昧,把觉观都断掉。觉观就是寻伺,是用心去造作快乐,如同催眠术的暗示一样,暗示以后再用非常专注的心去寻找这种身体的触觉,所以觉观确实很累。虽然如此,我们想不通过觉观直接进入二禅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在初禅的基础上把寻伺停下来,才可以达到二禅境界。也就是你用心去专注体会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很舒服了,慢慢习惯了这种舒服,就自然会把用心的部分去除掉。这就象我们学写毛笔字,开始一定要临帖,不临帖就不知道怎么写,临到一定时间后,不看字帖就能下笔有体,不会乱写了,而且写的肯定比临帖时要好。觉观就如同临帖,我们慢慢习惯了禅定的受用之后,自然就不再需要觉观,就只剩下快乐的觉受了,所以从二禅开始,就是无觉无观三昧。

从初禅进入二禅,也要经过中间禅,“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中间禅就是未到定,身心一片空白。我们知道,从欲界定要经过未到定才能进入初禅,那么从初禅进入二禅也必须先经过未到定。这两个未到定的功夫和境界并不是一样的,虽然车都停着,都挂在空挡上,但前者断绝的是欲界觉受,如同拖拉机挂在空挡上,后者断绝的是初禅的觉观,如同是宝马车挂空挡,感受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觉观虽然快乐,但还是动相,还要起心动念去造作,所以比较粗、比较累,那么我们继续用功内净,把心进一步清净下来,经过中间禅把初禅的觉观净化掉后,离开觉观,二禅更加清净、微细的觉受就会生起来。

这就像我们听课,心比较乱的时候,我们就要先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心去听,强制一下,才能慢慢专注下来听课了,这样习惯了以后,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告诉自己要用心听课了,这时反而会听得更专注。所以初禅要用心去觉观,还比较粗,二禅以后就不用了,因为这时候心已经很听话了,我们不用心所达到的效果比初禅用心的效果还要好。

所以禅定的修习特点就是要不断地由动至静、由外至内、由乱归净,直至归无所归,净无所净,止而非止,就达到了禅定的最高境界。二禅就是把初禅的觉观净化掉,内净,当内心清净的感觉生起的时候,觉观自然就没有了。“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觉观断绝则内心默然,称为圣默然定。默就是沉默、清净、寂静,然就是样子,内心不再有动摇的了,不再用心去专注了,没有起心动念了。

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语言灭就是没有思想、语言了,所以二禅以后的境界就没办法说了。初禅的感受还可以用语言表述为十六触,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二禅去掉了觉观,没有特意去专注了,就没办法去形容了,只能默然,说不出来,比如能不能把快乐讲出来呢?其实快乐是讲不出来的,我们讲出来的肯定是有对境的,比如得到了什么会很快乐,没有对境的快乐是无法说出来的。所以禅定的快乐只能用喜乐去形容,但是真体会到喜乐的时候你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所以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是冷是暖只有自己知道。

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如果得到无漏正慧的圣人修行进入了二禅,就称为圣默然。凡夫修行从初禅进入二禅只能叫默然,不叫圣默然。圣是有无漏正慧的人,指超越了自我、不再有我执的人,也就是开悟的人、见地打开的人。没有无漏正慧就是凡夫,所以凡夫和圣人是以智慧来区别的,并不以禅定境界来衡量。禅定是功夫、是定力,不是见地、智慧,定与慧不能混淆,也不能只重一边,要定慧等持。

见地就象眼睛,有了眼睛我们能看清前面的路,就知道人生该怎么走;禅定功夫就如同脚力,脚力好就走得快,解脱得快,没有脚力就解脱不了。见地打开却没有禅定的人就如同小孩子,虽然有眼睛能看到路,却走不动;只有禅定功夫的人就如同盲人,虽然走得快,却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比如说我们见地打开,见惑破掉了,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诸法无我的真相我们已经见到了,就是预流位的圣人了,可是因为还没有禅定功夫,生活当中照样有烦恼,所以预流位的圣人还需要修学禅定,培养定力。

凡夫修得禅定后,对佛法就再没有怀疑,这样学习教理进步就很快,智慧就容易打开,而且打开时境界会很高,因为初禅就已经高出欲界,进入色界了。而没有定力的时候智慧打开了,比如预流位的圣人,见惑断了却没有功夫,就只能还在欲界过凡夫的生活,只是心里没有迷惑了,遇到事情可以想得开,不执着了,但见惑破掉以后,再证得初禅,就是初果罗汉,就不是凡夫的定境了。如果已经有初禅境界,再见地打开,那马上就是三果以上的罗汉。也就是说二果罗汉和三果罗汉,虽然是圣人,所要破除的仍然是欲界的迷惑,欲界的迷惑破了,就能达到初禅的境界。所以圣人和凡夫都可以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又称为四果向,就是从三果到四果罗汉的过程要修行禅定功夫,要得到四禅八定后方能证得四果罗汉,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是破见惑的圣人——小乘罗汉的修行路线。

凡夫见惑没有破,没有无漏正慧时,修得了四禅八定,就还是凡夫,不能叫罗汉,也不能了生死。但转世福报会很好,可以生到色界、无色界的天上去,这是定力的福报。这种世间定既有入定,就有出定,比如三界内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岁,入定了就在天界很舒服,出定了就又随业轮回去了,这就白修了,那么好的定力不开悟,全都浪费了。这时如果见地打开,因为功夫好,马上就能证得三果罗汉以上的境界,了生死就比较容易,因此佛法的修行是以了生死为目的的,并不以禅定为目的,正修行要定慧等持。那么以无漏正慧进入二禅,就是圣人的禅定,叫圣默然。

“地持论中,说名喜俱,此定生时,与喜俱发”,二禅发起来的时候,是跟喜乐舍一起起来的,喜代表喜乐舍,二禅和初禅有三点区别:一是从觉受上,二禅更微细;二是在方法上,去掉了觉观,三是初禅对身体的觉受很在意,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二禅对身体的觉受已经不太在意了,但是它的快乐也能影响身体,整个身心都非常愉悦,所以说此定生时,与喜俱发。

其实整个四禅的修行,就是把五支相一个一个净化掉,最后证得一心不乱的过程,觉观喜乐舍是由粗到细排列的,觉是最粗的,观更微细些,舍就是一心,完全没有动相,所以最细。二禅先把觉观净化掉,三禅把喜净化掉,四禅再把乐净化掉。所以初禅是五支,二禅只有三支,三禅只有两支,四禅只有一支,就是一心。心专注到最高境界了,再没有分支了,就是四禅的最高境界了,再修行就要把一心也空掉,依此进入四空定。

二禅是从喜开始的,因此从初禅进入二禅时,先要通过中间禅把比较粗的觉观停下来。觉就象我们开电灯开关一样,打开电灯就要有动作,观就象电灯已经打开了,就不再需要动作,照着就行了,所以观是没有动摇的。但是觉的时候要有动摇的过程,因此觉比观要粗;喜是心跟身体直接接触后身体的感觉,比观微细,但比乐就要粗了。乐是内心没有表现出来的觉受,喜是乐在身体上的外在表现,所以喜更粗些。比如我们内心感觉很好时,脸上或身体上就会有所表现,心里的感觉就是乐,脸上的表情就是喜,大家一看就看得出来这个人很高兴,但心里的感受却看不到了。一心则更深入细致,把喜和乐也舍掉了就是一心,非常清净,非常心安的感觉。

所以修行是心越空越好,负担越少越好。比如欲界凡夫的需要非常多,财色名食睡,各种欲望都想去满足,那就很难达到初禅的境界。初禅的人是超越了欲望的,就是没有了对身外之物的欲望了,把欲界的东西一点点放下,不受欲望的束缚了,就能进入初禅。如果我们虽然在打坐,心里却总想着怎么去赚钱、会客人、游山玩水什么的,就肯定什么禅也没有。

但放弃欲望并不是等死一样,不吃、不喝、也不做事了,只是不再会为这些事情去烦恼了而已,实际上有了初禅的境界后,我们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认真态度都会超过一般凡夫,甚至我们的智慧、分辨能力、各种境界都会提高。比如凡夫为了得到身外之物,会拼命去努力,因为他所有的支撑点都在这里,唯恐得不到,所以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只能得罪自己。一辈子忍气吞声地活着,非常虚伪,内心境界也很低落,到死时还会发现拼命追求来的东西也全靠不住,这样的人生就很悲惨了。

其实如果不被这些身外之物压住,每一颗心都是非常健康、快乐的。心里有很多东西的时候,就会喘不过气来,活得很累,禅修就是让我们这颗心学会放松,回归它本来的状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这个世间。最高的角度就是佛的角度,去慈悲智慧地处理事情,所以修行永嘉禅法的真正目的就是打开我们的智慧,看到心的真相,修得佛果。而四禅八定只是早期入门的一些训练,通过禅修把心清净下来,得到些禅定的法喜,我们才能对佛法更有信心,接下来看二禅的修习方法。

二、二禅修证

建立在初禅的基础上,二禅的修行方法分为两部分,一者明修习方法。二明证中间禅。第一是直接讲修行二禅的方法,第二是讲中间禅的境界。

第一、明修习方法

若凡夫人。亦当先修六行。如果是见地未开的凡夫修行二禅,就要先修六种行,如果是见惑破掉的圣人就不需要修六行了,因为他对粗重的觉受已经能破掉了,不会再执着。所以智慧开了以后,修习禅定过程中就不会再执着任何一个境界,能一直进步下去;但是凡夫的我执都没有破,如果初禅快乐的觉受生起来,就会去执着它,不愿意放手,那就不能再进一步进入二禅了,所以凡夫想进入二禅,必须要修习六行。

这六行当中,佛弟子多修八圣种。八圣种就是前面讲过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圣道,六行是“苦、粗、障、胜、妙、利”,那么六行如何修呢?其实就是欣上厌下,厌离初禅粗重的觉受,欣慕二禅的美妙,所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欣上和厌下各有三行需要修。

我们先看厌下的三行如何修,“谓于初禅第六默然心中,厌离觉观”,厌离就是对初禅心生厌离,第六默然心就是于初禅寻思喜乐舍这五种心生起后,要生起想把觉观停下来的第六种心,这个心叫默然心,其实就是未到定。用这种心把觉观停下来,厌离初禅、厌离觉观。观初禅的觉受为苦、粗、障。所以六行中第一行为苦行,就是觉得初禅虽然比欲界觉受好多了,但其实还是挺苦的,因此才能生厌离心,欣上厌下,才能再去进步。那没有到初禅的人呢,就先要厌离欲界的快乐,以欲界之乐为苦,欣慕禅定之乐,才会去修禅定。知二法动乱逼恼定心故为苦,知道觉观这两法很动乱,让本来安定的这颗心很受干扰,变得不稳定、不清净,所以初禅的觉受其实是苦的。

六行的第二行叫粗行,“从觉观生喜乐定等故为粗”,粗就是粗重、不细腻,觉观之后才能生起的这种喜乐肯定是很粗的,因为心还要动乱,我们想要更微细、更深入的快乐,不要这种粗浊的快乐,就会厌离初禅。

第三行叫障,“此觉观法,障二禅内净故名障”,障就是障碍,因为初禅用心去专注的方法,障碍了我们内心原有的清净,所以初禅其实是二禅的障碍,必须厌离,苦粗障为厌离行,因为初禅是苦的、粗涩的、有障碍的,我们会选择厌离初禅。

六行中的另外三行,叫欣喜行,也就是欣慕二禅的觉受,欣是欣赏、喜欢、追求。欣喜行的第一个是胜,攀上胜者。二禅内净安隐。胜初禅觉观动乱之定。攀就是攀缘,上胜者就是高妙的境界。因为二禅是内在清净的,不需要起心动念的,比初禅的觉观要殊胜的多,因此觉得二禅比初禅好,所以就不想停在初禅,想去进到二禅,修行要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这叫胜行。

第二是妙行,“妙者,喜定因内净而发,是为微妙”。喜定,喜不是由于觉观而发,而是由内净而发,所以它就更微妙了。第二行就是要了解到因为内心的清净而生起的喜乐,才是微妙的,如果我们用心去主动地感受快乐,因为主动就会很累、很疲劳,如果把主动的心放下来了,自然而然感受到很快乐、很舒服,也就会更轻松、更微妙了。

第三个是出行,“出者,若得二禅,即心得出离觉观等障”,如果证得了二禅,我们就会出离觉观的障碍,这是欣喜行。所以六行实际是两种内容:讨厌初禅的苦粗障,喜欢二禅的胜妙利,因此厌离初禅,希望得到殊胜、微妙和能出离觉观障碍的二禅。

凡夫通过修这样的六行,才可能从初禅当中出来,否则就出不来了,就体会不到生命丰富的层次感以及内心当中所蕴涵的那种无比的富有。生命真的是很奥妙的,我们现在只能体会到欲界里的一点点,实在太渺小了,随着佛法和禅定的一步步深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世间禅定的各个层次我们都能体会到,而且这些全是我们原本就具有的生命内涵,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我们只是用佛法把它全部开发出来了而已。所以修行就如同把深山里的宝藏慢慢全部开发出来一样,我们不但会非常富有,还可以享受宝藏所带来的各种快乐,如果我们不开发,就守着这个宝山,那还是无法拥有宝藏的,这个宝藏就是定力、智慧和慈悲。

因此修学任何佛法之前,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够发起菩提心,也就是发心修学完整的佛法,立下长远的目标,一定要了生死、度众生,再一步一步去学习,学一点感受一点,也不会停留在任何禅定境界里,会继续往前走,直至圆满菩提,我们就慢慢能体会到生命的全部内涵,受用无尽了。所以修行路上不要害怕放弃,放弃越多,得到就会越多。比如我们放弃初禅进入二禅,就意味着我们同时拥有了初禅和二禅的觉受,并不是说我们放弃了初禅就再也不能有初禅的觉受了,这就如同我们虽然一直向前赶路,但走过的路都会认识,所以放弃了初禅、有了二禅觉受的人,也随时可以进入初禅,而且会进入得非常轻松,因为从动念往不动念修很难,反向却是容易的,把觉观拾起来,随时一想到初禅,就进去了。如果没有二禅的觉受,修初禅就会非常累。这就像小的时候我们挑二十斤就很累,长大了以后可以挑三十斤了,再挑二十斤就很轻松、很自在了。

所以修行路上要学会放下,放下才能进步。我们现在得不到初禅的觉受,主要就是因为我们贪着欲界的快乐,放不下。比如打坐时,生起觉受的时候,身心也是很愉悦的,可是刚有五分钟、十分钟的功夫,我们就想睡觉了,感觉懒洋洋的躺在那里很舒服,就贪着现有的这种小小的舒服,而不愿意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愿意进入禅定的法喜,其实有了初禅的觉受后,睡眠质量也会提高,不需要睡那么久也会精力充沛。另外,其它人伦的快乐也完全不会失去,反而会体验得更深刻,比如在家人有了初禅的觉受后,欲望不会影响到他了,是不是就没有夫妻生活了?有些人很担心这些,怕禅修会影响家庭,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象你已经能挑三十斤了,再去挑二十斤有什么关系?你只会挑得更轻松更快乐,所以禅定将心训练得很专注以后,再做世间的任何事都只能做得更好,不会做坏的。但是,如果你只贪着二十斤呢,三十斤就永远挑不动,所以放弃非常重要,我们在欲界也要修这六行,厌弃欲界,欣慕禅定,才能走入佛法的宝山。

在欲界怎么修六行呢?也分两种,先要观欲界的一切都是苦粗障,哪怕是欲界的荣华富贵都是苦的。苦的原因就是凡夫的心态极不稳定,五趣杂居,我们没有办法把握自心,这是最要命的地方。比如热恋中的情侣,都希望对方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大家都有这种经验的,这可能吗?我们心态极不稳定,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保证不忘记别人吗?所以恋人之间也在互相欺骗,没有人能永远不忘记别人的,除非是佛菩萨,因为佛菩萨已经把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完全打破了,众生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众生心,不一不异。

佛心永远象镜子一样明亮清澈,无始劫来的所有众生都显现在佛心里,佛会随缘救度,不会扔下一个,这才叫永不相忘。而我们的镜子现在让灰尘盖得厚厚的、满满的,连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都看不明白,怎么可能保证不忘记别人呢?因为不知道心在想什么,凡夫总是搞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完全以欲望作为自己的追求,欲望满足时就以为终于得到了,能暂时快乐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发现原来这还不是自己想要的,又变得非常痛苦,比如恋人分开时就以为在一起该多快乐,结果在一起的时候,又吵架,说不定还会分手,是不是?所以世间的苦是必然的,即便我们偶尔有一点点快乐,也是很粗拙、短暂的,都必须靠外境来满足,来表现。

我们可以想一下人生究竟有多少快乐?据说人生有四大快乐,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旱了很久才有这么几滴雨,他乡奔波孤独多少年才遇到朋友,金榜题名、洞房之夜又能有几次呢?这些境界是绝对不多见的,所以人生的快乐少得可怜,而且很粗糙,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因为自己达到了世俗的某个标准才感觉快乐,其实那个标准和快乐有什么关系?比如一般人有钱了就会欣喜若狂,或者当官了、高升了、名气大了,都会觉得很高兴,但这种高兴完全依赖外境,因此很粗浊、很表面、很短暂。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记得当年我从福州鼓山佛学班考入南京佛学院的时候,刚接到通知书时,在床上就激动得蹦起来了,非常快乐、兴奋,觉得终于考上了,太高兴了,马上要进入天堂一样。但当我真到了那里、迈入那个大门的时候,却体会不到快乐了,感觉我还是我,一点也没有变,考上大学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为什么要快乐呢?所以我当时就发觉,人们认为考上大学或者怎么样了就是快乐的,那完全是我们人为造作的、很粗糙的、外来的、不稳定的,并非发自内心的,因此常常会障碍我们正常的生活。

比如看球赛很快乐,一激动说不定双方球员的粉丝会打起来;谈恋爱似乎也很快乐,可谈得上吊自杀的也很多,而且往往是一个人觉得快乐的事情,却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和痛苦,不但障碍自己还会障碍别人,所以世间的快乐是苦、粗、有障碍的,这是一种客观的悲剧。我们认识到这里,就要厌离它。学了佛法之后,我们还要去欣求禅定的快乐,当让心专注下来,去感受身心觉受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殊胜、很舒服、很美妙,也不需要物质的支撑,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喜悦,非常深入、细腻、完美,这些快乐是世间快乐可比的吗?难道我们不想拥有吗?那我们为什么还贪求世间粗浅的快乐呢?经过这样六行的观察后,我们就能对世间的欲乐生起厌离心,经过未到定,如法地去修行,就能走入禅定。

有了禅定的快乐后,我们也一样在世间生活,反而会更慈悲、会更有智慧处理世间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学佛法,修禅定,离开了世间欲望之乐,并不会变得无情无意。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了,不但照样会为父亲扶棺送葬,尽一个儿子的孝心;还可以教育亲人朋友,包括他出家前的妻子和儿子,让亲人们也能得到殊胜的禅定快乐;甚至对于不认识的一切众生,佛都会看作自己的亲人,平等教化,所以有禅定觉受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完美、健康的人,自然而然会把安乐带给身边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美好的人间乐土。

建立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我们就知道禅定是人人都需要的,就希望去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内在,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六行去进步呢?有三个方法,第一就是不受不着,对任何境界都如此。比如我们对初禅的境界,既不去感受也不去执着,不让自己进入初禅,然后你继续打坐用功,就可以达到二禅的觉受了。如果对初禅的觉受已经生起了贪恋,那就要采用第二种方法——诃责故得离,诃责就是责骂,骂初禅的觉观是粗、是苦、是障,就能舍离初禅。还有第三个方法,叫观析故得离,观析就是观察分析,认识到有觉有观太麻烦了、不究竟,一定要把它破掉。

这和驱赶一个纠缠我们的人一样,第一个就是不理他,他说什么都不理他,他觉得没劲了自己就走了。如果他脸皮厚,自己不走,我们就要进一步地斥责他,他干什么都斥责他,他慢慢也就走了。如果骂他还不走,就要拿棍子把他赶跑,所以无论对于任何觉受,我们都要能做到这样,“不受一切受,方名正受”,这才是修行人的本色。为什么修行人生活上要简单一些、清苦一些呢?就是怕我们贪着世间的欲望,欲望来了,我们就要远离、呵斥、驱赶,甚至去修苦行,这样慢慢减少对世间享乐的贪欲,我们就能进步了。走出初禅之后,还要经历中间禅,才能进入二禅。

第二、明证中间禅

实际上,中间禅就是默然的意思,默然就是沉静下来了,把觉观喜乐舍沉静下来、从初禅出来以后,以离初禅二禅未生,于其中间,亦有定法,亦得名禅。有一段一片空白的状态,没有任何觉受,这就如同我们从一楼走入二楼的过程中,中间一定有一段起承转和的平台,在这里既可上,又可下,因此非常重要,此时能不能入二禅就要看是否修习过六行了,此定以六行观为体,住此定中,若离六行观者,则多生忧悔。安住在这个没有任何觉受的禅定里时,如果有六行的认识,就会有一种意识、一种观照,告诉自己一定要证得二禅,在一片空白的状态里唯独它能够指导我们进入二禅。如果没有六行观,停在一片空白里面时间久了,又没有进二禅的愿望,我们就会因为失去了初禅的觉受而生忧悔之心。后悔自己从初禅里出来,把那么快乐的境界失去了,什么都没有了。

这种忧悔一产生,就会出现四个问题。一是永不发二禅,永远发不起二禅的觉受,这真是麻烦了。二是乃至转寂亦失,中间禅也失去了。三是或时还更发初禅,或者还会退入初禅。第四是合初禅亦失,如果缘分不好,忧悔之后,没有时间再修习初禅,就会造成连初禅的觉受都找不回来了。所以中间禅要以六行观为体,一定要有这个观照,告诉自己从初禅出来是为了进入二禅的,不会停在这里。就如同我们站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平台上时,一定要想着把二楼打开,如果不打开,在平台上徘徊一段时间,就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而二楼一打开,就是二禅发相。

三、二禅发相

二禅有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因有六行的觉照,行者从中间禅一心用功,专精不止,让自己专心停留在禅观当中,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就会生起二禅的觉受。初禅五支有十六触,到了二禅已经不在地水火风上去感觉了,专门观照自己的内心,所以十六触没有了,只具备了这四支功德。

第一内净,“所言内净支者,既离觉观,依内净心发定,皎洁分明,无有垢秽故,名内净支”,也就是离开觉观以后,内心就清净了,不再有动摇,喜乐舍这三个跟初禅是一样的,但二禅会更深入、更细腻、美妙。因为其实身心的感觉是同时的,也就是内心觉得很舒服时,身体也觉得很舒服,只是我们不再用心去专注身体了,那么内心的觉受就会更清晰、更美好。所以二禅不需要再用第六意识去激活细胞,只是内心很喜悦时,细胞就能自己活跃起来。

第二喜支,“喜支者,定与喜俱发,行者深心自庆,于内心生喜定等十种功德善法故,悦豫无量,故名喜支。”二禅和喜一起启发出来的时候,行者内心有一种很庆幸的感觉,因为终于到二禅了,非常高兴,生命当中又有了新的启发、新的觉受,并会生起更美好的十种功德,所以非常庆幸。十种功德里主要是悦豫无量,也就是快乐没有限量,感觉整个身心、甚至整个环境都充满快乐,全身充满着舒服的感觉,无论做什么都很快乐、很舒服,这就是二禅的喜,愉悦无量的感觉。而初禅就有限制,因为还要去觉观身体,快乐就限制在十六触当中了,二禅把觉观消除掉了,就没有限制了。

第三乐支,“行者受于喜中之乐,恬澹悦怡,绵绵美快,故名乐支”。恬澹悦怡,绵绵美快,这八个字是对二禅之乐的形容,内心非常轻松、淡泊、喜悦、轻快,什么东西都没有,一无所求,连快乐都没有想到,却沉浸在非常轻安、绵绵密密的快乐里面,这就是二禅的觉受。

第四一心,“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复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一心支”。喜是表现在外的快乐,乐是内心蕴含的快乐,两者有粗细、深浅的区别,二禅虽然有喜乐觉受,但不攀缘,一心不动,心完全专注,这就是二禅的禅定境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关于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达照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达照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达照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