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二)

由于真空实相绝待平等,其中本无生灭、垢净等相可言,只因众生迷昧,妄生分别计度执着,所以才有这些虚妄之相的出现——缘聚则妄见为生,缘散则妄见为灭(凡夫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六道轮回妄见生灭);随恶缘之染虚名为垢,随善缘之熏妄为名净;悟时妄计为增,迷时妄计为减。今用般若空观照之则见真谛理,即不生;用假观照之则见俗谛理,即不灭;用中观照之则见中谛理,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不增不减的道理亦复如是。

还有,要当知,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凡夫所迷之法;四谛、十二因缘、智得,是出世圣者所修之法。「生灭」指「蕴入处界」;「垢净」指「谛」、「缘」;「增减」指「智得」。因众生迷真逐妄故有生灭。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是属苦、集二谛,为世间因果是「垢」;「还灭门」属道、灭二谛,为出世间因果是「净」。菩萨修行其证道时为增,断惑时为减。

今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说明实相的理体本无凡圣修证、因果等事可言,直显般若真空。

全句的意思是说:啊!舍利弗!这些五蕴等一切诸法,它的现象虽然是假,然而它的本体就是真空实相,本来没有所谓缘聚为生,缘散为灭;也没有出障为净,随流为垢;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等的虚妄之相。所以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破相文专为破凡夫及二乘人之迷我、法二相而施设的。先破凡夫着五蕴之我相,凡夫所执我相,不出色、心二种。迷心则着思着想,执缘影虚妄以为心;迷色则着身着物,执四大幻质为实我,执万有假象为实法;自无始来,未肯暂舍。

「是故空中」,此四字当连贯到无智无得句。「是故」二字乃承上起下之词,谓承上文诸法空相,起下文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智亦无得。「空中」谓真空实相之中。无色等的「无」字就是空的意思。蕴空的道理已如上述。

前照见五蕴皆空,是约五蕴本身虚妄而言,今是就真空实相理性中,本无此等虚妄之相而说。这是对于迷心偏重,迷色较轻者而说的,故合「眼、耳、鼻、舌、身」为色蕴一,开「意」为受、想、行、识四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破十二入。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合之为十二入。「入」是涉入之义,谓根能涉尘,尘能入根,根尘互相涉入而生识,并且为识之所入。又名十二处(旧译为「入」,新译为「处」,处是依托的意思,是说识乃依托六根六尘而生起的)。换句话说,六根、六尘为识的所生处。六根为所依,六尘为所缘。

眼、耳、鼻、舌、身、意。此为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是能生义(犹草木之根能生枝干),谓眼等六根能生眼等六识——眼根对色境即生眼识……意根对法境即生意识,故称之为「眼根」。

眼有缘色的作用,根专司视之器官;耳有缘声的作用,根专司听之器官;鼻有缘香的作用,根专司嗅之器官;舌有缘味的作用,根专司尝之器官;身有接触的作用,并为眼等诸根所依的总机关,根即专司动作之器官;意有知觉的作用,根即专司思虑之器官。前五根为四大所成属物质;后一根为心所依之属精神。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则以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此六根若依生理学的名词来说,在体质方面谓之:目、耳、鼻、舌、皮肤、脑筋。就作用方面则谓之:视官——眼根,听官——耳根,嗅官——鼻根,味官——舌根,触官——身根,以及心理学的感官——意根(官,职的意思,此六者各有其职司——眼司视,耳司闻……)。

又此六者有「扶尘根」和「净色根」的不同。扶尘根,或作浮尘根,乃父母所生的,是外现之形状,体粗而浊,但有形质,全无知觉。经中所谓: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因为它能扶助正根——净色根的作用,故名扶尘。又此眼等六根乃虚浮不实之法,故名之为「浮尘」。此浮尘根为所依,于中别有能依的「净色根」,又名「胜义根」,此为正根——乃眼、耳、鼻、舌、身等六浮尘根之实体,有发识取境的功能,胜于浮尘,故曰胜义。又因清净四大所成,故称之为净色根。此根隐于内部,体细而净,犹如琉璃,非肉眼所能见,要是天眼则能见之;与生理学家所谓之神经细胞相似。此眼等六种净色根,若就生理学名词来说:即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触神经——感神经(这不过是一种比喻,不可执而为实)。

如上所说,眼的扶尘根,就是眼球;眼的胜义根,就是视神经,但光有胜义根——视神经,而没有浮尘根——眼球,就会像盲人一样,或者光有浮尘根,而没有胜义根同样不能发生作用。必须扶尘根与胜义根二者俱备,我们的眼睛,才能发生作用。其他耳等诸根的情况亦是一样。

色、声、香、味、触、法,此为「六尘」。「尘」有染污、动摇二义:一、此六种能染污真心,故以六尘称之。二、此六尘常在生灭变动,即摇动义。六尘亦名「六境」,因色等六法,为眼等六根所对象的东西——境。前色等五尘是生理的对象,属色法;后法尘是精神的对象,属心所法。因为是六根所缘的六种境界,故名「六境」。

「色境」,眼所见的一切对象——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乃至男女形貌。「声境」,耳所闻的一切对象——琴瑟管弦、环佩、歌咏,乃至男女声音。「香境」,鼻所嗅的一切对象——龙麝、栴檀、沉香、脂粉等种种之香。「味境」,舌所尝的一切对象——甘甜、咸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饮食美味。「触境」,身所觉触的一切对象——冷暖、滑涩、轻重、柔软(如上妙衣服之触受)。「法境」,意所缘的一切对象——五尘落射影子——过去一切事物的幻影。(此六尘境,于每境之中都具有「可意」、「不可意」二种,以及「俱生」、「和合」、「变异」三种。即所谓可意色、不可意色、可意声、不可意声,乃至可意法、不可意法。例如丑陋之境,见之令人讨厌,此谓不可意色;美好之境,见之则生欢喜,此谓可意色。又欢乐之声闻之适意,此谓可意声。愁苦之声,闻之生恼此谓不可意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至于俱生、和合、变异——例如栴檀、沉香等,它的香气是与生俱来的,这叫「俱生香」。由物与物和合经人工制作而成的香,如香水等,这叫「和合香」。由物质变异而生的如果类成熟时所增加的香,这叫「变异香」。又如甘蔗之甜、黄莲之苦,这都是随其本性而然的,谓之「俱生味」。由多味和合而成的,如烹调之味,谓之「和合味」。由随时所变生之味,如瓜熟而甜,姜老而辛,谓之「变异味」。余者例此可知。(未完待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关于宽运法师

宽运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宽运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宽运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宽运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