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证法师:佛法初识(一)
佛法初识
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读作“拿摩”,皈依的意思。
偈:读作“记”,也叫颂,或偈颂,是一种类似于诗的体裁,一般四句为一偈,每句字数固定,但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不等。
开经偈:
是诵经讲法之前,讲听之人共同要诵的一个偈子,传说是武则天所作,即: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上:大乘佛法是成佛的方法,其它任何世间法、外道法乃至佛法中的声闻法、缘觉法都不能等同祂,更不能超越其上,故曰无上法。
甚深:大乘佛法浩瀚无量,博大精深,如无边、无底,深广皆不可测量之大海,凡夫、外道,声闻、缘觉皆无法测度,甚深极甚深,故曰甚深法。
微妙:大乘成佛之法极其微细、精妙,是第八识所含藏之一切功能的智能,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体验,从佛祖心中自然流出,揭示宇宙人生的全部奥秘,都是可以实证之法,众生依此修行,亦皆可成佛。
阿弥陀佛
阿:无。弥陀:量。佛:觉。阿弥陀:无量。阿弥陀佛:无量觉。阿弥陀佛原是一国王,舍王位出家修行曰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累劫勤修终于成佛,众生只要有信、愿、行,皆必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随其修行,直至成佛。阿弥陀佛有另外两个名号: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佛菩萨的名号都是表法的。
无量光:
光:表空间,也表智慧。无量光:表宇宙之空间无量;也表一切众生皆本来具有无量的智慧,而十方诸佛,皆已圆满证得一切智慧。
无量寿:
寿:表时间,也表寿命。无量寿:表宇宙之时间无量;也表一切众生皆本来具有无量的寿命,而十方诸佛,已经彻底断除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成就了最究竟圆满的无量寿,永无生死,利益众生无有穷尽。
众生由于无明,由于妄想执着,由于业力,未能脱离分段生死,只知道极其有限的时空,被有限的时空所局限,本来的无量变成了有量;本具的无量智慧,也没有能充分地开发利用。八地以上的菩萨虽然断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不可思议的变异生死。唯佛二死永亡。
二死:即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
分段生死:即凡夫、外道、声闻、缘觉以及七地以前菩萨的生死,因为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还没有断尽;初地以上的菩萨虽然能“伏烦恼如阿罗汉”,但为了保留身心,常随佛学,故意留了一点点烦恼以润来生,叫做“留惑润生”。
变异生死:八地以上大菩萨的生死,因为还没有成佛,还没有断尽微细烦恼的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的随眠,第八识中的种子还有生灭;但由于已经断尽了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的现行及其种子,进入了无功用行的修道阶段,不必起心动念,自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大神通,随众生心而变现身土,自在应现于十方世界,所以也叫“不思议变异生死”。
释迦牟尼
释迦:能仁之义,指佛已获得一切种智,能够慈悲救度一切众生。佛用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救度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用佛菩提,不但度众生解脱,还可进一步引导众生成佛。
佛法宣说二主要道:即解脱道和成佛之道。
牟尼:寂默之义,指佛已经彻底解脱一切粗细烦恼,也指真心之本体本来就无任何烦恼,本来不与任何烦恼相应,本不动摇,本自解脱。
经:即经典,本义是贯穿,经中所说之义理,一以贯之,无可改易。
关于空:
佛法所说的空,有两种。一种叫空相,指世间的万事万物,由多种因缘和合而生,刹那变化,无有停止,最终必灭。一种叫空性,也叫真空,指能够产生万事万物的总根源。真空才是真实的存在,真空含有无量德能,能够产生万事万物,因此真空本身其实并不空。所以佛法所讲的空和凡夫所说的、所想象的空是不同的。
凡夫所说的空,一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空,其实只是众生的妄想,根本就不存在,那叫断灭空;主张断灭空的观点叫断灭论,正是佛法所批判的。
二是感觉不到,感觉不到就认为空。如看到杯子里没有东西,就说是空杯子,看到房子里没有人,就说是空房子。其实杯子里虽然没东西,房子里虽然没有人,但还有空气存在。当然,在世间法的范围内,按照习惯,大家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把这种对空的理解用在佛法上,就会大错而特错。
凡夫、外道不但对佛法所说的“空”会误解,对佛法所说的“有”,也会误解。
佛法所说的有:
一叫假有,就是因缘和合所生的万事万物,因为无常,不能长存,只存在一定的时间,而且还不断变化,所以只是一个假相,只是这个假相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这个假相最终必然消失,所以只能叫“假有”。正如镜中花、水中月、梦中境,不能说假相也不存在,但决定没有任何真实性。
二叫妙有,妙有的第一个意思,指能生万事万物的总根源空性,祂才是一种真实的有,因为祂能产生万事万物,能住持万事万物;其本身,其产生、住持万法的功能作用等等,极其微妙,所以叫妙有;
妙有的第二个意思,祂所产生的万事万物,虽然有生有灭,但生生不已,无有穷尽,不会因为生而增加,也不会因为灭而减少。如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从无始劫来,虽有无量众生已经成佛,众生界并不因此而减少,佛界也并不因此而增加。正如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一样,十分微妙。从万事万物本是空性的显现,本是空性的部分功能的角度来看,空性所生的万事万物,其实也是不生不灭的,也是妙有。
妙有的第三个意思,指无漏有为法。空性所生、所显的一切法,可分为三种,即有漏有为法、无漏有为法和无漏无为法。前二种是所生法,后一种是所显法。无漏有为法又有两种。
一是第八识空性如来藏本具的有为功能,虽然众生“日用而不知”,但却时时、处处、事事都在分明显露,祂才是众生身、口、意一切善、恶、无记业行的基础和支持者,若没有祂的微妙作用,众生便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二是诸佛菩萨及修行者的清净业行。从最常见的念佛,到诸佛菩萨的神通智慧,都有不可思议的微妙作用。如一生作恶多端之人,临终前得遇善知识讲述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忏悔业障,相信念佛法门,并发心愿意到那里去生活、修行,于阿弥陀佛名号,口中或心中能够十念乃至只有一念,便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迟早能花开见佛悟无生,三不退毕竟成佛。此类妙行,非世间之有为法,乃出世间之有为法,亦属妙有。
不论有漏有为法还是无漏有为法,皆是有为法;既是有为法,便一定生灭不停,亦如梦如幻。一切世间、出世间有为之法的相是存在的,但只是有生有灭、变化不停的假相,“有”的存在是物质或精神暂时的聚合,当这种暂时的聚合分散时,“有”的假相就不见了,就成了所谓的“无”,然而在这个时候,“无”其实并不等于原来的“有”的完全消灭,只是又成了另外一种假相。如水被分解,原来的水不见了,变成了氢气和氧气;原来的众生相不见了,通过修行,已经变成了佛相。
佛法不是医学,但不离医学,而超越医学;佛法不是科学,但不离科学,而超越科学。佛法与各门学科的关系都如此,所以佛法不是世间法,但不离世间法,而超越世间法。世间的一切法,只是现象,而佛法,正是要为众生揭示一切现象背后的那个本质,是对现象和本质及其微妙关系的体证,是对一切现象中最根本的生命现象的最深广、最真实的表述,是使一切生命能够彻底解放,并发挥其最大潜能的方法,即是使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方法。
佛:佛是觉义,有觉悟、觉者、觉行圆满三义。
觉悟:觉悟就是觉醒,真正从人生的大梦中彻底醒过来。正如梦中人认为梦境一切真实,醒来才知道梦境都是虚假一样,真醒悟的人,就知道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其实都只是假相,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实在性,都不能永久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种过程,只是一个名字;而名字,也还是一个假相,只是暂时使用的一个符号。但是,所有未醒的人都妄想抓住那些根本抓不住的假相,都在做白日梦,都在梦里生活。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但觉悟,不仅是要觉悟世间万法的虚假不实,还要进一步觉悟生命的实相。仅仅觉悟万法不实是小乘法,可证解脱;进而觉悟生命实相是大乘法,则可成佛。
觉者:就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觉者有种种不同的层次。在解脱道,最初的觉者是分证解脱的初果须陀洹;在佛菩提道,最初的层次是证得真见道的七住明心的始觉菩萨,彻底圆满觉悟了的众生,就改名叫佛。
觉行圆满:觉也是智慧之义,圆满的智慧,即佛的智慧,叫一切种智,其包括阿罗汉、辟支佛的一切智及菩萨的道种智。行指修行,主要指福德和智慧两方面,菩萨修行的法门主要是六波罗蜜,简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其前五度,是修福德,修最后一度,是修智慧。但六度的前五度,也是有般若贯穿的。般若,特指成佛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只能叫做菩提。
最高的觉是佛的觉,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文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其中阿:无。耨多罗:上。三:正。藐:等。菩提:觉。
三菩提:正觉,即正确的觉悟、正确的智慧,指小乘的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即解脱的智慧。
三藐三菩提 :正等正觉,即菩萨的觉悟与智慧,其觉悟当与佛的觉悟相等,只是还未圆满。菩萨的觉悟与智慧,即道种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觉悟,最高、最广、最深,无复其上者,故名无上,乃是最究竟圆满的智慧,即一切种智。
觉的意思,在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里,还有三种说法,即本觉、始觉和不觉:
本觉:是凡夫、外道,乃至不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所不了解的“第八识”本身所具有的觉知,是本来就有的觉性,不靠修得,不离修得。
始觉:就是通过参禅找到了本觉,开始具有了对这个本觉的正确的认知和体证。禅就是本觉,参就是找,参禅就是找第八识,找到就叫破参,也叫开悟。开是开示,即佛为众生开发演示佛之知见,悟是悟入,即众生听闻了佛法,依教奉行,如理作意,如法修行,悟入了佛之知见,开始与佛智相应。开了悟的菩萨就叫始觉菩萨。
不觉:没有开悟的众生所具有的觉知全部叫不觉,因为都仅建立在对梦幻泡影的不实妄想基础之上,认假为真。
关于第八识:
第八识是根本心,也叫禅,本识、本觉、如来藏、异熟识、无垢识、阿赖耶识、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等等。断除分段生死之前,即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或大乘的七地满心菩萨在证得有余涅槃之前,其第八识都叫阿赖耶识。
阿赖耶,含藏之义,故阿赖耶识也叫含藏识,由于阿赖耶识含藏分段生死的种子过重而有此名。
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或大乘七地满心位以上的菩萨在证得有余涅槃之后,由于已经灭除了分段生死的种子,所以第八识不能再叫阿赖耶识,只能叫作异熟识了。此名涵义较宽,其实也涵盖阿赖耶识;因为直到成佛以前,第八识中的种子都有异时而熟、异地而熟、变异而熟的特点。
异时而熟的意思是,众生所造善业或恶业的种子,成熟的时间并不是同时,好比一棵果树种下去,要几年以后才能结果;众生所造之善恶业,可能要几个月以后、几年以后,也可能要到下一世或者更多世以后,才渐渐由于因缘成熟而受报。
异地而熟的意思是,造业与受报不在同一地。众生生存的环境共有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四地(初禅地、二禅地、三禅地、四禅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比如在欲界修得初禅,下一世可能得生初禅天,受报的时候已经不在欲界地了,而到了初禅地了。
变异而熟的意思是,因果很复杂,不但有异时、异地而熟的情况,还常常是变异而熟,比如人身造善业,却得到了天身,人身造恶业,却得到了畜生身、饿鬼身甚至地狱身。
问:为什么有时好人不得好报?或好心不得好报?
答:首先、人们对好人、好心的概念很模糊。好人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受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真的能够受持五戒是得人身的基本条件。因此世人所谓的好人、好心未必就真好。比如杀生,宰杀鸡、鸭、鱼、猪、牛、羊等,在世间人看来没什么,自己饲养,杀了吃肉,或招待客人,或卖掉,没什么过错;但在佛教看来,却都是大恶业;因为只要犯了杀生一条,又不懂用忏悔、念佛等法去补救,就一定会失去人身,堕入三恶道而受报。再如好多人从事的职业,都违犯五戒的原则,诸如屠宰、打猎、捕鱼、造杀生器具、造酒、卖酒等等,如此国法允许的合法的职业,自认为有理而造作的恶业,一生中不知有多少,所以,不懂修行的世间人,下一世能够再得人身的机会极其稀少,佛说,得人身者如手中土,而失人身者则如大地土。
其次、一些修行人,其出发点无可非议,但由于入错了门道,跟随了“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的邪师,跟着诽谤佛法僧三宝,或诽谤大乘了义正法,或诽谤讲说正法的出家或在家的菩萨,把毁法当成护法,结果,一生勤苦,却有意无意造下了大恶业,来世必入三恶道受报。
再次、一些人,或由于前世的善根,或由于得遇外道师,或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等,有一点不太平常的小本事,或能知过去事,或能预知未来事,或能看到人的内脏及其病变,或能看见鬼怪神灵等等,就为人卜凶问吉,趋利避祸,除病禳灾等,全然不懂不该干预因果,时间一长,自己身上便发生种种怪事,其实是邪魅入心;不知惊醒,反以为奇特,受人财物或尊敬,久之与鬼魅相应,一旦失去利用价值,鬼魅离身,羸弱昏聩,无能所为,死后必落鬼道。此事在《大佛顶首楞严经》里有很详细的描述。
佛地第八识中的种子,因为已经全部成为最极清净的纯善法种,不会再有任何变异,所以又改名叫无垢识。所以修行的全部过程,就是净化第八识内染污种子的过程。怎样转化呢?就是要先找到本来清净的、不生不灭的、一切众生皆具的、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第八识本体——如来藏;就是说要先开悟,然后再转依这个清净本识。只有找到,才谈得到转依;只有转依,才谈得到真实净化种子,就是说,必先见道,方入修道,不能躐等。
第八识如来藏,有四遍,即遍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遍一切地(九地)、遍一切处(十二处)、遍一切界(十八界)。加起来,其实就是遍一切时空,无所不在。为什么?因为时空及时空中的一切万法,本来就是第八识所出生、所住持的。
因此第八识如来藏,没有开始,也永远没有消失的时候,甚至没有一刹那中断的时候,祂永远年轻,永远健康,无需看医生,无需吃药;祂灵明不昧,其了知的内涵(根身、器界、种子、七识心行等),恰恰是第六识所不了知的;在第六识中断不行的五种情况(眠熟、闷绝、正死、无想定、灭受想定)下,祂都继续工作,祂永远不累、不睡、不吃、不喝;祂的智能,祂的能力,是本具的,无需学习,也无须刻意保持,永远不会丢失、也不会变异。只是由于众生无明烦恼的覆盖,使得祂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但祂的功能也从来也没有失去,如明镜蒙尘,一旦尘垢去除,便立即照天鍳地。
而第六识所了知的,在众生位,也恰恰是第八识所不了知的。所以,颠倒梦想、生死烦恼的是第六识,第八识则没有任何颠倒梦想,没有任何生死烦恼,祂本来就解脱,本来就自在,本来就是天真佛。
但本来佛、天真佛还不是究竟佛、圆满佛,因为只是第八识的本体清净而已,本体中还含有染污的种子。世间法、出世间法,从有漏、无漏(漏,是烦恼的异名)或有为、无为(为是作用的意思,有为就是有作用,无为就是无作用)可以概括为三种法,即有漏有为法,无漏有为法和无漏无为法。
世间法都是有漏有为法,后二者是出世间法。所以第八识中含藏的法种,大致也有三种:有漏有为法种,无漏有为法种,无漏无为法种。(注意:既没有“有漏无为法”,也没有这样的种子)
辅导梁武帝学佛的傅大士有首偈子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每个人、每位众生都有一尊天真佛相随,这就是我们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平常人由于不知道这个真心,他们所说的真心,其实都是妄心。
我们生生世世,因真心而出生,我们的生命,因真心而存在。因为有真心永不消失,我们才会有下一世;因为有真心保存我们修行的种子,所以我们此世修行的任何功德利益,才都绝对不会丧失,才都功不唐捐。所以我们不必害怕生死,甚至不必害怕隔阴之谜,我们可以生生世世继续不断地学习,继续不断地修行,直至成佛。
有你的佛为你站岗,为你看护,累了,你可以尽管放心去睡觉,不必担心醒不过来;有病,你可以尽管放心去做全麻手术,既可以无痛,也不用担心醒不过来;修禅定,你也不必怕入了定出不来。你的天真佛,祂忠诚无比,永远跟着你,绝不会离弃你,决不会背叛你。即使你死了,祂也不会抛弃你,祂一定会再出生一个你,但祂绝不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你只是一世又一世“因缘”的聚和;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叫生,散的时候叫死,然而祂却不会死,生生世世,祂永存不灭。这个第八识真心、天真佛,在修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名字,所以又叫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
除了无余涅槃一种情况,永远跟第八识在一起的还有意根第七识,因为除了佛地,第八识不能单独工作,至少必须有意根或说第七识与之和合运作,方能在三界六道中出现,而现起种种神用。
我们的心,有无量无边的功能作用,这些功能作用,潜伏在第八识中的时候,就叫做“种子”,种子是比喻的说法;种子活动、起作用的时候,就叫“现行”,也叫“业”。业,按其产生的处所分,有三种,即身业、口业、意业。按其性质分,也有三种,即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是大量的,无记就是不能说是善,还是恶,无可记别。如我们平常的衣食住行,说写读看,眨眼呼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