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暗夜与再生 消融自我
消融自我
消融自我是上座部修行地图描述的禅修意识的第二个主要领域, 它是许多内观禅修方法的核心。这个领域并没有把自我扩展到极度精微的禅定状态,也没有在六道中旅行,而是带领意识观看自我的本质和分裂的身份认同。即使达到天神的境界、体验无界限的光明和平静, 仍不能得到自由,因为各个境界不论有多么特别,都有结束的时候。
出入每一个境界后,会出现一个疑问:“这种剧码发生在谁身上?”这就好像银幕放映出我们不断变化的经验(我们由此经验各种从天堂到地狱的剧码),开始了解这些经历就像电影一样,我们转身发现放映机、光和影片,整个剧码的来源就在眼前。
有个佛教寓言说明:对所有外在形式不抱幻想,会使我们的心智转向创造本身的过程。
一些孩子在河边玩耍,他们用沙造了城堡,每个小孩护卫自己的城堡说:"这是我的!"他们壁垒分明,不许混淆各人的所有权。城堡都完成后,有个小孩踢倒另一人的城堡,将它完全摧毁。这座城堡的主人极为愤怒,抓住那个小孩的头发,用手打他,大声吼叫:“他毁了我的城堡,来啊!你们都来,帮我惩罚他!”其他人都来帮忙,把那孩子打倒在地……之后他们继续玩自己的沙堡, 每个人都说:“这是我的,不是别人的!走开!别碰到我的城堡!”但夜晚来临时,天色渐渐黑了,他们觉得该回家了,这时没有人再关心自己的城堡。有个孩子踩扁自己的城堡,另一个用双手把他的城堡推倒,转身离开,各自回家。
同样地,在某个时候,我们能看出所有形式的禅修经验都有其限制。这种体认如同标明了道路上的分岔点,我们不再把意识扩展到任何经验领域,而是转向,引导注意力去解决我们的本质问题,这就开始了消融自我之路。
灵性传统提供了许多消融或超越自我(不同的认同感)的方法。有一种修行方式是不断自问:“我是谁?”其他方式包括通过祷告或奉献达到超越的臣服,或通过深刻的仪式或寻求异象而消融自我。在内观禅修中,消融自我的共通道路是从近行定的阶段开始,就像扩展自我一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是像先前所描述的逐渐发展近行定的阶段。那些已经进入更高禅定阶段的人,必须从那些阶段出来,开始自觉而小心地把专注力引导到生命本身的过程。
从近行定开始,此时的注意力必须放开所有禅修对象,开始不受干扰地检视当下的感官经验,如此做时,平静、安定、欣喜、平衡(轻安、定、喜、舍)的心就会自然地加入清明的觉察力、精进力和探究的心理特质(念、精进、择法觉支)。这些特质合起来称为“开悟的七个要素”,随著在禅修道路上的进展,这些要素的稳定性与清晰度会渐渐增强,这已详细记载于我的上一本书《寻找智慧之心》对消融的道路而言,重要的是使原本平静和安定的心智,结合相等分量的探究精神。
我们运用定力开始探究自我时,禅定和注意力不再像望远镜般扩展意识,而更像显微镜。我们把注意力转而检视呼吸、身体、感官经验、心和心智,我们仿佛在无声地询问:整个生命历程的本质是什么? 它如何运作?当我们这样做时,不论明亮的注意力转向任何一处,身体和心智都会开始展现不断变化的本质。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与强大的定力结合在一起,所以身体上的任何感觉都不再有坚实感。我们好像突然能以细胞或分子的层次,感觉到身体的持续变化。同时,感官知觉也不会分散,我们能直接感觉到生命的如实本质,感觉到一刻又一刻的感官、声音、味道和感受的知觉,不再有复杂的思想,也不会被我们平常的认同感遮蔽。
这种身心的开启,就是南传佛教上座部描述的消融的内观禅修道路的开端。这张修行地图有十几个以上的阶段,会随著我们注意力的稳定、深入而自然产生。这些情形发生时,我们对身心的洞察就会随之增加,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识状态,每个状态各有独特的面向。这些阶段常在洞察的灵光中一起闪现,但有时是逐渐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
近行定之后,第一个关键的洞察阶段生起,我们称之为“身心的洞察力”(名色分别智)。当注意力的显微镜,集中到足以剖析身心不同的个别差异的过程时,就能看到和经验到整个生命有如单纯的物质元素和心智元素的复合物,只有刹那的声音和听到它,刹那的感官和伴随它生起的念头或影像,刹那的味觉、记忆,仅仅只是感官经验和我们对它们的刹那反应,再没有别的了。
虽然这些描述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单是经验这些就已经非常特别, 因为我们能在其中看见平常连续的生命感及其计划、记忆和行动本身, 都是由想的层次建构而成的;若没有思想,剩下的只是一刹那接著一刹那的感官经验,以及伴随每个感官经验而有的意识知觉的刹那过程, 如此而已。
注意力进一步深入时,下个层次的洞察力会显示这些身心元素,各自会如何以因果的关联出现,以及一刹那的思想、影像和声音会如何成为下一个刹那生起的条件。在这个新阶段,身心会显得相当机械化,无论我们注意何处,宇宙都显示出因果条件的过程,好像种子一样,在这一刻看到它被种下,在下一刻就看到它萌发出来。注意力更深人时, 就像更高倍数的显微镜,带我们进入意识的另一境界,生命在此消融成更多、更细微的经验刹那,好像点描派画家秀拉的画。只要我们注意,看似坚实的存在都更明显地一直在改变,如感受、肉体、自身等。我们的身体变成只是感官的河流,我们的感官、感受、思想都开始显现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是它们的短暂无常,如同沙的图案不断变动。第二是它们不可靠和不满足的基本性质,因为我们的经验一直在改变,无论眼前这一刻是多么愉快和美好,都不能带来安全感和持久的满足感。第三是无我的性质,所有现象都会自行迁移和改变,没有任何部分能保持坚实和独立的性质,我们无法拥有和控制,也无法指著什么说这是“我”、“我的”或“你的”。
接下来,会出现更深人、更稳定的觉察阶段,南传佛教上座部称之为“生灭的境界”。我们的注意力在此变得相当平衡,体验到生命只是短暂经验的律动,如雨滴一般。这个领域有几个特质:首先,我们在其中清楚地感到生命只是生灭的过程,每一刹那都在新生,也都在结束。第二,在这个阶段,注意力和定力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心和心智会变得极为清晰与明亮,七个开悟要素的所有力量都会自然出现:欣喜、精进、清楚的探究、平静、安定、觉察力、平衡的心。在这个状态中,觉察力会自动而轻易地出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智都好像自由而没有障碍地流动,出现极大的喜悦,我们会感到美妙的自由和平衡感。当我们更清楚地看见生命的本质,随著这种幸福感,会产生不可思议的信心与清明。由于心与心智的开启如此巨大,睡眠会减少到每晚只需要睡一两个小时。有时神通力也会在这个阶段自然开启,梦境变得强烈、清晰而自觉,也常有出体的经验。从这个阶段开始, 甚至可以在梦中自觉地发展禅修。
这个阶段的出现常让学生以为自己已经开悟,这是所谓“暂时的觉醒”或“类似涅槃的境界”。为什么说它是类似涅槃的境界呢?因为这种奇妙的禅定状态出现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从日常的身份认同中解脱了,但我们仍不自觉地紧抓住这些境界,创造出一种新的灵性自我感。类似涅槃的境界令人觉得好像得到了自由,但这也是禅修的阻碍点,学生可能会长时间受困其中。在类似涅槃的境界中,喜悦、清明、信心、专注和觉察的真实特质很容易转成“洞察力的腐化”。
洞察力的腐化是指我们执著和误用修行时出现的真实正面的现象。唐望谈到力量和清明的危险,会发生在每一个有知识的人身上。在类似涅槃的境界中,学生会卡在正向的状态里,试图维持它们,紧抓著清明、力量和安详,用它们来强化自己已经觉醒、成功、自由的微妙感觉。若要脱离这种层次的执著,唯一的方法就是彻底放下,了解这一点是修行道路上最伟大的洞察之一。无论出现多么卓越不凡的境界, 都必须学会让它自由来去,体认它并不是禅修的目的,然后通过自已的理解和老师的指导,即使是喜悦、平衡的心、清明的状态,我们也能视之为只是另一部分的觉察,注意它们会如何生起、消逝。此时, 我们会产生深刻的体悟,知道真正的自由之路是“放下一切”,即使是修行本身的状态和成果,也要放下,向超越所有身份认同的境界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