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生命的自然周期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如果我们认为修行就应该如何,反而会造成阻碍,使我们无法尊重实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况。
生命的自然周期
每一个古老的智慧体系都认为人的一生由一连串的阶段组成:童年期、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家庭生活和工作的阶段、沉思修行的阶段。美洲原住民传统把这些周期的演变视为人生大事,通过仪式使每一位成员带著全然的觉知与支持,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现代心理学家如艾瑞克森也谈到充满智慧与意义的人生是由一连串必然的阶段组成的。
四季的变化有其美感,重视人生的周期就会发现其内的优美,灵性修行也是如此。我们如果能了解何时适合隐修,何时适合旅行,何时适合安定、扎根,何时适合成家、养儿育女,就能拥有平衡的灵性修行。若能欣赏这些周期,就能欣赏宇宙的自然法则,也就是生活中的道或法。诗人温德尔'贝瑞在《万物的法则》一诗中谈到这点:
云随风而飘,
才是自由的。
雨落下时,
才是自由的。
水聚集在一起时,
才是自由的,
在向下的过程中,
在上升进入空中时。
若你喜爱法则,
若欢唱进入其中,
如水顺流而下,
就得以在其中安歇。
一开始,我们可能误以为灵性修行是直线式的旅程,经历某种风景之后,达到远方的目的地——开悟。其实不然,灵性修行应该被描述成愈来愈宽广的环形或螺旋形旅程,在过程中开启我们的心,让我们的意识逐渐吸纳生活中的一切,并视之为灵性的整体。前几章谈到,每当修行达到新的层次时,原本处理过的议题还是会一再出现。所以,如何度过生活环境与修行两方面的变迁,也必然是一再出现的问题。二十五年前,拉姆.达斯在《活在当下》一书中谈到灵性生活的周期循环:
修行就像坐云霄飞车,每次达到新高点之后,接下来通常是新的低点。了解这一点,会比较容易度过这两种阶段……除了上下的循环,还有内外的循环,就是在某些阶段会觉得被拉入内在工作,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打坐;有的阶段却想向外发展,回到日常生活。两种阶段都是修行的一部分,日常生活发生的事对你的禅修有帮助,而禅修经验也能帮助你以不执著的方式投入日常生活……一开始你会认为修行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后来就会了解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生活的变化不只是出于内在需求的转变,也来自外在环境的转变。佛陀教导我们,存在的本质就是不停地变化。我们要如何在灵性修行中欣赏这些自然的生命周期?我们必须先尊重生命会带来不断变化的周期,并接受这些周期带来的内在任务,顺著这个过程就能自然产生灵性的成长。这虽然显而易见,但我们的社会已忘却这些自然韵律,并以各种方式教导我们忽略它们:孩子被强迫进食,尽早学习知识,而不是自由玩耍、以健康的方式学习;许多中年男人还没有度过青春期,女人努力保持年轻,好像要逃避成熟;老年被视为可怕的挫败。不论哪一个生命阶段,我们都缺少智慧的榜样,也没有启蒙和成长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