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二


圆觉讲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2

时间:2009年3月14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持:苏莉华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

整理:周雅容、羊忆玫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欢迎各位来听《金刚经》。我尽我的能力,把《金刚经》的内容,尽量依当时佛陀讲《金刚经》的原意呈现出来。上一次,我们讲了从第一到第五,今天就从第六讲到第十。请大家先翻到第六,我先把第六念一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好,这一段我们念完了,就来解说。须菩提对佛说,因为前面讲了一些内容,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布施要不住相,「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这样的内容,须菩提心里面在担心,这样子讲,到底有谁听得懂啊?谁会相信你啊?他心里面应该是有这样子的一个疑问。所以他就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会相信您讲的吗?意思就是这样。

「佛告须菩提」,佛就告诉须菩提,不要这样说;「莫作是言」,不要这样说;祂说:「如来灭后」就是如来圆寂以后,再五百岁,就会有「持戒修福者」,一些持戒、修福做的很好的修行者,「于此章句」对这样子的言说,「能生信心」他是能生信心的,不是没有的。而且呢,「以此为实」会把这样子的话当做是真实的,会有这样的人。「当知是人」你要知道,这样子的人,不是在一个佛那里,二个佛那里,三四五个佛那里「而种善根」;他已经在无量千万佛那里,种了善根,所以他才会听了这样子的章句、这样子的言说,就马上接受了。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他听到这样子的言说章句,就相信了;而且他的相信,只要一念就相信了。有很多人会相信,但是他会考虑很多,这个角度想想,那个角度想想,正的想想,反的想想,想了一大堆以后,哦!相信了。而这里讲的这个人呢,不是的,他一念就相信了,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一听就相信了。我们常常会认为,想了很多以后、考虑了很多以后才相信,这样比较有智慧,但是这里就告诉你,想来想去才相信的比较没有福德,种的善根还不够。如果种的善根够、福德够的话,一念就信了,没有那么多的考虑。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这样的人,如来都看到、知道他,都会知道;「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这样子的众生,他会得到无量的福德。接着祂说:「何以故?」为什么这样的众生会得无量的福德呢?后面即有解释,「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祂说,这样子的众生,他没有这四相;这里又多加了一个法相和非法相,也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相;「何以故」为什么他没有这个四相,又没有法相和非法相,就可以有无量的福德呢?

祂说:「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因为他一取了相、一有了相,他就会着在那四相,我人众生相里面。所谓着了相,就是我们上次所讲的,被关在相的牢笼里面了。没有着相,就是没有被关在相的牢笼里面。关在牢笼里面,当然福德不会很多,你要福德多,无量的福德,就不能被关在牢笼里面,必须是一个解脱自由的心灵才可以得到,才有无量的福德。所以只要一着相,就是相中的囚犯;做为囚犯,怎么可能有什么无量的福德?

这里又提出了一个法相和一个非法相,四相我们上次稍有解释过,那法相的意思是什么呢?法相就是一些合理的、比较有道理的那些原则或者规则。像我们讲:「啊,我们对人要友善,要帮助别人,要孝顺父母,要爱护自己的兄弟姊妹。」这个就是法,这就是法相。非法相是什么呢?专门欺负别人、偷别人的东西、抢别人的东西,那就是非法,就是非法相。所以,合乎这个世间的伦理道德、这些原则,就是所谓的法相;不合乎人世间的道德、伦理或者法律,就是非法相,就是这样。两者的分别是很清楚,也很简单的,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地方。

这一个人,因为他能够一念生净信,对这种章句,这样的《金刚经》的内容,能够一念生净信的话,就是因为他已经无相、离相了,他没有着相,所以他就会有无量的福德。「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这句「何以故」可以看做是多的。「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也一样。取法相也着相,取非法相当然更着相;着相的话呢,就是被关在相的牢笼里面。

所以啊,要怎么样做才对呢?就是「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相也不要取,非法相也不取,那你就不会着相。「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啊,你们比丘呀,都知道我曾经讲经说法;我说的法,你们要把它当做一个竹筏,一个渡河用的船。这样子的一个筏,就是个比喻,我们渡生死苦海,需要一条船,那当然不是竹筏啦,就是所谓的佛法。要藉这样子的筏来渡生死海、渡生死河,就可以到彼岸。我们渡河的时候是用竹筏,用竹筏渡河,到了对岸上了岸以后,没有人会把那个竹筏再背上岸的;那个竹筏一定留在河边,人就走到岸上去就好了,我们的佛法也是这样。祂说,你们要把这个佛法,也看成像一个竹筏一样;我们用佛法来渡生死河,渡过了生死河,到了对岸,就上岸了,佛法呢,就像竹筏一样,留在河边,不要带着走。因为已经用过了,已经上岸了,不需要再用了。

释迦牟尼佛应该以前就讲过这个例子,这里就说:「法尚应舍」这个佛法,用过了以后就要舍掉;「何况非法」,何况是非法,当然更要舍掉呀。这一段,我想大家应该没有问题了,知道就是这个含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七。「『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释迦牟尼佛就问须菩提:「你觉得如何呢?如来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如来有所说法吗?」祂问他问题,也等于来考他。我们都知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的就是菩提心。祂就问须菩提,如来有得到菩提心吗?我们一般就想,当然有得到啦,怎么没有得到?一般的想法一定是这样;又说,如来有所说法吗?如来有讲佛法吗?我们想:如来当然讲佛法啊,我们心里面的答案,应该是这样子的。这里呢,祂就问了这样的问题,就来考须菩提。我们来看须菩提的回答是什么?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如果以我了解佛的意思,「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定法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固定的、很确定的、很明确的一个相。我们来注意一下,所有的相都是明确的,那个相愈明确,我们就认为愈清楚,就愈确定。所以定法的意思就是定相,一个很确定的相;意思就是相。并不是说,这个相不明确、模模糊糊的相,就不是定相、就不是相。不是,还是相,只不过特别强调一下,一个非常清楚的相。所以这个定法,就是定法相,一个确定的相,就是一个相。他说,根本没有一个东西、根本没有一个相、一个定法、一个定法相,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也就是说,相里面没有这个东西。

所以「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的;「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法、确定的法相,如来可以说;那么模糊的法相如来就可以说了吗?也不是,这里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没有,如来说的都没有相,有相的祂没有办法说,祂没有说出来。所以这个定法,这一个应该是须菩提对于相的一种诠释,他的诠释其实就是相;我们读的话,就可以把它读成,「没有,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没有相的。如来呢,也没有一个有相的法可以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来所说的法,祂就是说了法的话,那个法也是不能取的。如果是有相,我们是可以取的、可以拿的;但是这个是无相的,当然你根本也看不见,没有一个有相的、一个存在、一个对象在那里,你怎么拿它?以我常用的话来讲,这些都是不可被知的;一个不可被知的对象,你如何取?它也不可被取。所以它是不可被取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取它,你也没有办法去说它的。

虽然如来说了那么多,都只是比喻;真正的那个部分,说不到、说不出来,所以是「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它不是法,也不是非法;「所以者何?」为什么呢?如来说了那么多东西,却都是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是在干什么?须菩提要解释这一件事情,所以就说,为什么是这样呢?「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切圣贤,贤,就是一个修养很好的人,但是他还没有成道;圣的话,祂是很好的人,而且是已经成佛了、成道了,就称为圣。一切圣贤,不管是修成还是没有修成,他们是好的修行者,「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全部都是以无为法而有不同,差别就是不同,不同则是指有种类上、型态上、性质上的不同,或者高下的不同,都包含在里面。并不是一定都指高下的不同,也有层次上的不同。

总之,他们是有不一样的;意思就是,他们是不一样的,但是呢,他们是在无为法的上面才有不一样。那么这里就要问了,何谓无为法?跟它相对的话,就是有为法。何谓有为法?何谓无为法?这里须菩提要从有为和无为来了解。我们换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法,跟我们前面讲的内容一致的,有为法、无为法,可以看成,有为法就是有相法,无为法就是无相法;这样就容易了解,不需要再另外新定义。

所以一切圣贤,都是以无相法而有差别的,根本不是依有相而来定差别,它跟有相没有关连,因为它没有相。也就是说,这句话就是来说明,为什么如来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为什么这样?因为祂说了很多话,这些话都有差别,但是在无相上面有差别,而不是在有相这里有差别;因为它是无相的,所以你没有办法取它,也没有办法说它;它也不是法,也不是非法;这里祂就做了这样子的说明。我想这个后面的这个说明,「所以者何?」这个地方的解释,应该释迦牟尼佛有给须菩提加持力,所以他才说得比较象样了一点。

接下来就是第八,第八以下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举例;举例说明,怎么样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例子,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释迦牟尼佛就问须菩提,你觉得怎么样啊?如果有一个人,用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七宝就是七种宝物。这个宝物多到什么程度呢?把整个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整个宇宙,把它装满;整个你心中的宇宙,也不用管别人心中的宇宙有多大,跟你是不是一样,你不用管;就是你心里面的宇宙,把它装满了,以用布施。

拿这么多宝贝来布施,「是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算不算多?「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须菩提说甚多,「何以故?」为什么呢?也可以说,这里是世尊又再问他,「何以故?」他再回答了「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因为这个福德,就不是福德,所以如来才说福德多。这里其实就出现了《金刚经》的句型。

须菩提是这样子来回答,他说,这个福德就不是福德,所以如来才会说福德多。我们对这样子的句子,要怎么去了解它?我们暂时不特别去强调,因为讲到后面会解释。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福德,要是跟那个非福德相等的时候,这个福德的相就被剥掉了;也就是这个福德的外相就被剥掉了,剩下福德的本质。剩下福德的本质,也就是这个福德已经离相了;那个相已经被抽离、剥掉了,只剩下福德的本质。当我们说是福德的本质的时候,福德是没有相的;一个没有相的福德,它就没有限制。所有的相都是一个限制,会把它框住。

当我们把它的外相拿掉的时候,同时也把它的限制都拿掉,就没有限制了。没有限制,就是无量啊!没有数量啊!如果有一个数量的话,就是有一个限制;当那个福德的限制、那个相拿掉的时候,限制就被拿掉了,所以它的福德就无限量,是无限的。所以如来说福德多,这才叫做多;如果是有数量的多,不算多,没有数量的、超越了数量的、没有数量限制的,那才是多,「是故如来说福德多」的意思便是这样。

接下来是世尊说的:「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如果有人拿《金刚经》,「受持」就是依《金刚经》来修持;受持的意思就是接受《金刚经》,依《金刚经》来修行。「乃至四句偈等」他可能拿的还不是全部的《金刚经》,只是《金刚经》里的四句话,就来受、来修持了,或者也用这四句话、这个经文来跟人家解说,就可以「其福胜彼」,这样子的人所得到的福德,比刚才那个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的人所得的福德还要多。

他得到的福德,就比那人还要多,「何以故?」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所有的佛、所有的菩提心,都是从这个经出来的。所以能够受持这个经,能够为他人解说这部经典,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就要胜过前面那一位。大家一想,哇,那我们就赶快来受持吧!好,当你这么一想,祂接着就说:「须菩提」,应该须菩提也这样想:那我就不要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我就来讲、来持受这个《金刚经》就好了啊!须菩提一有这个想法,佛陀就「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谓佛法,就不是佛法。

注意!当我们刚才想:哇!这样只要把《金刚经》四句偈子,拿来受持,拿来跟他们说,我就得到那么多的福德。这个是不是相?这又是一个相了,接着,就决定这样子做,是不是就取法相了?须菩提一取法相,释迦牟尼佛就赶快给他消毒。须菩提取的「所谓佛法者」,刚才讲的这一个法,说「这样子福德比前面那个还要多」这个佛法,就不是佛法!马上把你的相对消掉,要你保持在离相的状态;要保持在一个离相的状态,才是佛法。

所以大家一取──刚才一听,啊!我听懂了,以后我就决定要这样子做,就着相了,这就是取法相,所以佛陀立刻消毒。这一段,说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一种布施的差别,是无为法的布施的差别。说明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跟受持《金刚经》这样子作为的布施,在无为法上的差别。因为一切圣贤,他们的差别都是在无为上的差别,都不是在有为法的差别。

我们现在看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里还是在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举例;「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是一果罗汉;罗汉有四果,一果、二果、三果,最后就是四果罗汉;四果罗汉我们就称为阿罗汉。他们当然都是圣者,我们看一切圣贤在无为法上面的差别是什么。祂说,一果罗汉能够这么想吗?「作是念」就是他能够这么想吗?能够想:我得了一果罗汉吗?须菩提说,世尊啊,不行、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入流。入流,就是入法流。

入法流「而无所入」,就是事实上他没有入。入法流就是无所入,没有入什么?「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不会入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六尘。六尘就是有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入,他不入六尘,那就是入流;能这样子,就是一果罗汉。所以他如果说,我得了一果罗汉;如果他心里想,我得了一果罗汉,那他就入了六尘。因为那个一果罗汉,或者须陀洹,就是一个名称,一个相;有一个相就入流了,所以他不可以这样子的。推广其意的话,就是说,如果想:我修行成道了,我已经是佛了,那就糟了!你想都不能想,何况还到处宣传,我已经修成什么什么,这样子一做,就是着相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斯陀含就是二果罗汉。那二果罗汉他能不能够这么想:我得到二果罗汉,我已经是二果罗汉了?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在无相法上面,是什么呢?在无为法上,是什么呢?这名称的意思就是一往来。一往来的意思就是到人间出生一次,再死掉;就是再来做人一次,就是一往来。这样子的这个往来,「而实无往来」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往来,这样子的话才是斯陀含。所以他不能想啊,他不能想:我得了二果罗汉,这个就着相啦!一着了相就不行。那么他一定要什么呢?他一定是「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根本没有往来,这样才是。这样子的话,就是这一个往来的相已经没有了;往来的相没有了,才是真正的「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阿那含就是三果罗汉,三果罗汉能够想,我得到三果罗汉吗?不可以。为什么呢?「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阿那含的名称的意思就是不来;所做已办,不受后有,不来了。而实在呢?根本没有来不来,根本没有来不来这件事情,这才是阿那含。所以他讲不来,就是要没有相的不来,那个才是阿那含。所以他不能够说、心里也不能想:我得了三果罗汉;一想,就着相了,着相了就不是,就不是无为法。

那么再来,阿罗汉能不能够想:我得阿罗汉呢?当然也不可以。为什么呢?「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根本没有一个什么叫做阿罗汉的,是有这个名称,但是实际没有这个,那个名称都不是真的阿罗汉。真正的阿罗汉是找不到名字、无名的;「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如果他认为,我得阿罗汉,那就如前面一样,只要一得,认为自己得了,那就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就是着相了。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啊!您呢,称赞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不这么想,「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假如我心里想,我是阿罗汉,那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是一个乐于修清净行的修行者。「阿兰那行者」就是一个清净的修行者,世尊就不会称我是乐于做清净修行的修行者了。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以须菩提实在没有做,也没有认为自己是得了什么,所以才称须菩提是一个乐于修清净修行的修行者。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会称他是一个「第一离欲阿罗汉」,因为他心里没有想自己是阿罗汉,释迦牟尼佛才会这样称赞他,才这么说。如果他心里真那么想:我是阿罗汉,释迦牟尼佛就不会说他是。所以他们说的,都是指无相的、离相的部分;只要你一着相了,就不说了、就不是了。

第十「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又问须菩提,你的意见如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祂就问须菩提,如来我啊,过去在燃灯佛那个时候,跟着燃灯佛学佛;我对于这个佛法,有所收获吗?有所得到吗?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如来,您在燃灯佛所,对于这个佛法,其实没有得到。没有得到啊,有得到就有相,不能得啊!是没有得的,这就是无相法、无为法。

我们看前面,讲过一个布施的,那个算贤人;还有接受《金刚经》、以《金刚经》来布施,做法布施的;这两者,都是离相的;那么又讲了四种罗汉,他们的无为、无相的状况,各种的差别。最后就讲到佛了,佛的无相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祂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佛法,这个就是无为法。再来祂又问,「菩萨庄严佛土不?」须菩提回答:「不也」。我们不是说,菩萨都是来度众生,来庄严佛土的吗?没有啊,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佛土,就不是庄严佛土,这样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

什么叫做庄严佛土?我们一般的想法,就是把这个庙宇、修行的场所、或者这个世界,把它整理得清净美好,这样子就叫做庄严。祂说,这个庄严要等于非庄严,就是不庄严。不庄严是什么呢?把它弄得污七八糟,很混乱、骯脏,那就是非庄严。祂说,你把它弄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要等于弄得乱七八糟、骯骯脏脏,这两个要相等,就「是名庄严」,这才是真的庄严。哇,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无相的意思,就是无为法的意思,这就是菩萨的无为法。

我们想的庄严,是要把它弄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那个是有为法、是有相的;那么把它弄得骯骯脏脏、乱七八糟,那也是有为法。祂不是,祂是无为法、是无相的;这个无相的法,要怎么样子达到呢?这就是《金刚经》的句型。祂用两个相反的相,都是相,都是有相的,但是这两个相是相反的;把它相等,也等于把它放在一起,那个相就互相冲销了、对冲了。冲销了以后,就剩下了庄严的本质。那个本质是没有相的,只剩下本质,就离了相。庄严的本质,是已经把庄严的相剥掉了,这个就是离相的无为法,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庄严」,这才是真正的庄严。

《金刚经》的奥妙就是这样子。而事实上,我们已经得到这个奥妙,这个句子一念下去,我们就得到这个奥妙了。比如说,我们现在来念「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庄严是什么?我们很清楚,非庄严是什么?也很清楚。可是这两个要相等,我们就茫然了,心中没有相了,我们的心里面一楞,咦?没有东西了!没有相了!在这个时候,就是无相的状况。你的心,就已经处在无相的状况,这个状况给它一个名称,就叫「是名庄严」。有的时候,这个「是名」根本不写出来,像前面那个「佛法即非佛法」,后面没有再说「是名佛法」,都不说了,为什么?因为已经对消了。

那个状况就对啦,就是要这个状况。所以你要珍惜这个状况,不要已经到这个状况了,心里还想:我不懂耶!我说不懂就对啦,这就是《金刚经》。我们念这个《金刚经》会有效、有帮助的原因,就是在这里。这样念,你心里面就楞一下,楞一下就是做到了。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所以我们心里面一片空白,不晓得什么了;这样子一片空白的时候,就是生清净心。你的清净心生出来了,非常珍贵。我们都会生的,每一个人都会生的。你那个念都在生,只是你不会珍惜它;反而说:啊,这个《金刚经》真难懂,都不懂。那样子不懂就对了,当你不懂的时候,就是生清净心,你的清净心已经生出来,已经离相了,一个离相的心就生出来了。

下面都是解说,「不应住色生心」你不要好像要有形象才觉得对,那个都是有相的心,着相的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也不应该在声音上、色声香味触法,全部都不要去着,都不要依。如果依赖那个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出来的心,就是着相的心,也就是有所住的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是念到这里,就大彻大悟了。禅宗的五祖教六祖《金刚经》,就是教到这里,六祖就大彻大悟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生出来的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生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清净心,其实是会生出来的,任何人都在生,只不过你忽略了它。

也不是说:啊,我念了《金刚经》的句子,我才会生。你没有念《金刚经》的句子的时候,你也常常在那里楞一下、楞一下,那也是生啊!就在生啊!所以,当你心里面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念头,但是心还是清楚的,只是没有形象、都是空白的,这个时候就是生清净心。其实我们很多人来学打坐,要把心静下来,不就是练这个吗!就是达到这个状况,怎么样练到一念不生,不就是练这个吗?念《金刚经》就可以达到,自己却不知道,太可惜了。所以生清净心是每一位都可以把握的,这个是我们要知道的。

接下来「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祂说,如果有一个人,他的身体高大到像须弥山一样大,你觉得怎么样啊?这个身大不大啊?须菩提说:「甚大,世尊!何以故?」须菩提再继续回答,「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是要接前面的;因为祂前面已经说了像须弥山王那么大的身了,「大身,佛说即是非身,是名大身。」所以这边的大身还是一样,都是没有相的大,没有相的限制的大,不是有相的大。如果我们说这个身,是像须弥山一样大的身体,有没有相?有,那是有一个相的大,那样就不是;要连这个大的相都要没有,要剥掉,剥掉了以后,剩下这个大身的本质,那个才是真正的大。剩下大身的本质的时候,它就没有相,因此就没有限制,这个大就是无限量的大。

今天讲的这一段非常重要,为什么重要呢?我们禅宗的六祖慧能,就是从这里体悟的。我知道禅宗是从这里体悟的,但是我当时读《六祖坛经》的时候并不懂啊,不懂他到底体悟了什么。就想,赶快去读《金刚经》吧,读了以后还是不懂,一楞一楞的,还是不懂啊!后来是有机缘,让我懂了:哦,原来是这个意思。

很简单的,大家觉不觉得简单啊?很简单的。但是当时,不懂的时候,觉得好难哦;后来弄懂了,哦,原来是这样,这么简单。其实早就会了,只是不知道;不晓得那样子就是正确的、就对了。我希望大家都能懂,都能够懂那个不懂;那个不懂,变成懂了,这样子的话就好了。以上,我要讲的部分已经讲完,接下来让大家问问题。

【现场问答】

问:我在公务机关服务,因为学、经历及兼职表现有一番成就,却引来同仁排挤,长官也不希望我有太多表现。故而我改变自己,讨好同仁、长官,一番矫情,求好度日。但是内心中希望贡献个人专业与敬业之热忱,却被隐蔽,非常挣扎。我应该离相再入相,还是取法不应取法?请老师释疑。

师:这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离相再入相,还是取法不应取法,我觉得都可以,没有什么差别。这两个问题,应该是一样的问题。应该是离相呢,还是入相?我想你要问的是,该如何运用《金刚经》来面对生活里的问题?

用《金刚经》来做的话,你就要学菩萨,就是表现良好等于表现不好。你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就没有取法也没有不取法,没有入相离相的问题了。人家找不到相来排挤你,你做的东西,都是实质上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帮助,但是人家并不晓得这是你做的。你要学《金刚经》,就要学到像菩萨那样,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做到这样,就可以「做事即非做事,是名做事」。

然而实际有没有去做事呢?是一样有做事,但保持在是名状态的心。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如何实践《金刚经》?《金刚经》告诉我们,「做事即非做事」,要让两者相等,那就是真正的做事。那么到底有做,还是没有做?当你问到底有做、还是没有做的时候,你是从有相的角度在问的;用有相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人有在做事,也没有在做事,有做和没有做都有;你从有相的角度来看的话是这样。但是重要的是,你要看到他已经把相离掉了,要看到的是这一个。

也就是说,他在进行一个实质上的做事,而不是表面有形象的做事;他有在做,他也会表现出有形象在做事,有勤快的形象;你也可以看到他好像很偷懒,在那里闲闲的,什么事也没做,在那里泡茶、喝茶、聊天,没做事啊,你可能会看到的是这样。但是实质上,他真正的状况是什么?他让那个事情做成功了,这就是《金刚经》实际的状况。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个状况:单位的主管有两种型,有一种型的主管闲闲的,常常到这边喝喝茶,那边喝喝茶、聊聊天,但是他的那整个团队做事非常有效率,成绩很好。后来呢,更上级的主管,看这个主管太闲了,好像也没有做什么事,就把这个主管调开,另外换一个他认为比较好的主管进来:那个主管进来以后,非常兢兢业业,又勤快,每天做到下班还忙不完,从相上看来是有在做事,可是那个部门的绩效却一个月、一个月一直掉,绩效愈掉主管愈拼命,但都没效,让人很伤脑筋。

为什么?做事即非做事,「是名做事」,我们用有相的角度看不到的,为什么?这个就是《金刚经》解释的──因为真正在做事,你不要以为到处聊天、喝茶的主管没有做事,他才是真的做事啊;他没有做那些表现在表面的事情,但他在安排实际的事情,让事情运转顺利、有效进行。他是在做事的,并不是说只是把心态保持好就够的,实际上也保持、也做到。

问:福德与功德有什么差别?

师:福德就是做好事;功德也是做好事,但是有修行,修行上的功夫有放进去。

问:无相的庄严、无相的大身,请问这些本质即为法身吗?请开示

师:这些就是法性,你称它法身也可以。

问:对于一般凡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无住生心?

师:你指的是凡人哦?如果是凡人的话,我就劝你天天念《金刚经》就可以了。

问:请问,二果罗汉和三果罗汉,一个是一往来而实无往来,一个是不来而实无来,有何不同?请说明。

师:一往来和不来,当然不一样嘛!这个还需要说明吗?就是不一样啊。

问:离相清净心,与自性、明心见性是同一心吗?

师:可以说是同一个,但是这个虽然是同一,它们在无为法上还是有差别,还是会有高下的差别。

问: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时,会觉得人生很无聊,怎么办?

师:如果觉得这样子无聊,那么你就去住色声香味触法好了;如果你觉得那样好,那你就去啊!当哪一天,你觉得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也变得很无聊的时候,那再来学《金刚经》!

问:非有想非无想,等于非法非非法吗?

师:不相等。不要搞混了。

问: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本质是什么?

师:不可说,自己体会。

问: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二者有何不同?

师:这两个没有不同,这只是把它讲完全一点,并不是说你不住色生心,可以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是那样子。六尘都不要住。

问:「南无」印度语的真意为何?

师:「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

问:请问圣严法师圆寂后,所作之偈语「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是否有明心见性、证悟?如何与《金刚经》连结?感恩,并说明之。

师:我这个不懂。「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这样子的偈语,有没有明心见性和证悟,我不知道。如何与《金刚经》连结,你要连结你就连,我不知道怎么连。要连可以自己连。

问:无为法,师父解释为无相法;是不是也可解释成,相背后的意义就是无为法?

师:相背后的真意,它的真实意就是所谓的无为法;但是一定要离了相才算,没有离相就不算。

问:在社会上,修忍辱不容易,似乎离相才是忍辱之方法。请问要如何修忍辱?

心不随境转,忍辱做得不好,是否是一种压抑?

师:《金刚经》后面有讲到忍辱般罗密,真要做到,还是一样,不是有相的忍辱,是要离相。当你真的离了相,不着我人众生寿者相,没有了,那个才是真正的忍辱。所以忍辱要忍到没有忍辱的相,那才算,才是。

问:地球乃宇宙微尘,佛法是否可了解整个宇宙知识?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不同时空,或不同之星球上?

师:这些都是名词而已,地球乃宇宙微尘,就是一个文字上的把戏而已。佛法是不是可以了解整个宇宙?我们把「知识」拿掉,佛法是可以了解宇宙,你好好修就可以。因为所有的万物、三界唯心造,三界就是从你心生出来的;你把你的心了解了,就会了解整个三界;这个宇宙是可以了解的。

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不同时空、或不同之星球上?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不同的境界,当然也可以说不同的时空;但不是我们用科学、用肉眼所定义的星球。

问:佛法渡生死河,而到彼岸;请问彼岸是在何处?或只是一种悟道境界?

师:悟道境界。如果是说何处,那是有相法。

问:有人修行轻安自在,智慧增长,因有feeling所以愈修愈有兴趣;也有人愈修愈痛苦,反而被教条捆绑住。所以很感恩圆觉对社会大众之分享,使大家有方法可循。

看一位修行人是否有道德、慈悲、智慧,大概八九不离十,可有一定境界上之判断;在不安之时代,有一颗安定的心非常重要,禅定生慧,智慧真的很重要,谢谢。

我是一位求智慧之基督徒,万法唯心,应不要分别心。

师:我父母都是天主教徒,我妹夫是回教徒,我很多朋友是基督徒和天主教徒,而且我自己觉得我跟基督很要好,是好朋友。这个不是我说的,是在美国一位基督徒,他有特异功能,他说他的老板要他教我一些东西。他就讲给我听,我开始听不懂,后来听懂了,我很感谢祂。

祂教我什么呢?怎么入世。我们都是离相的,祂教我怎么入世。你是基督徒,我告诉你,我跟基督是好朋友,祂还教我。

问:后学听后,认为《金刚经》、《六祖坛经》及《老子》的无为《中庸》的至诚之道是相通的,不知老师认为如何?

师:同意。

问:请问老师,当初是什么样的机缘,看懂《金刚经》的?

师:那个说来话长,是误打误撞弄会的。是为了追求物理上的一个解,当然不是一般的物理研究问题,是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深入的去研究了以后,发觉科学没有办法研究它;后来自己把它弄通了,这样子误打误撞的就了解了,原来《金刚经》是在讲这个,是这么关联过来的。

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生什么心?如何生?

师:就是生清净心啊,怎么生?离相就生啦。

问: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不入六尘;但《楞严经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如上,入何流?如何入流?

师:《楞严经》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入流就是入法流,亡所就是那六尘不要,离开那六尘;所指的就是六尘。入流就是入法流,入法流要怎么入?只要生出清净心,清净心一生出来,就入了法流了。

问:是否所有东西,能溯到本质就是真的?就是无相、是名的状态?

师:可以这么说。但是,应不可说、不要取,我们怎么判断自己对事情已追到本质,已处于是名状态?这就是说不出来的,没有办法说了;最多来一个会心的微笑。这种事情是没办法说的。

问:是否不用管是不是在那个状态,一念不生、无念就对了?

师:也可以吧。

问:突破不景气,是否应了解《金刚经》的真谛?因为创意、创新与创造力的原点,即在无所住,请问师父的看法?

师:哦,创造力,甚至面对困境与问题而去解决的原点,即在无所住;不只是不景气,任何问题,用《金刚经》都可以解。《金刚经》你要会用的话,它都能解。

要用《金刚经》,并不是拿这个《金刚经》来背,来记;不是,就是你要懂得它运作的心法,你自己会运用。当你都会了,碰到了问题,就都会源源不绝,自动解掉了,就都不是问题的。

像经济不景气,也没有不好啊,这样子大家生活不是都可以节俭一点吗?尤其像美国人,他们的生活都太浪费了,经济不景气因此使他们变得比较节俭一点,是好事啊。

问:一般说来《金刚经》是讲空,但听梁师说,有做事、没做事,是从相上看;相上没做事,实质上却是有做事。可是《金刚经》不是讲空,因为空即有,而是讲离相。对吗?

师:对。而且呢,可以让我们离相了以后,就不会着相了,那个相就不是你的牢笼,而是你的工具,反而可以运用相,相的运用反而可以做得更好。不然的话,你被这个相所囚禁住,其实你不会用相,相也用不好。

问:我的经济状况很不好,所以我要努力赚钱,也要全家人减少支出。但家人无法完全配合时,我会很担心收支不平衡,以至于会生气,对待家人不友善,家庭关系也紧张起来。我要注重的焦点是收支平衡,还是让家人自由的花费?我听了今天的演讲,发现自己胶着在家庭收支平衡,而想去控制家人的自由及支出,如何做才能无住?

师:你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实际的问题,而且也是生活当中的问题。你的着重点是应该在:到底要让家人自由花费、自由的支出呢?还是要这个家庭的收支平衡。

要解这个问题,第一,你先要厘清楚一件事情,就是家庭的支出、收支平衡,为什么是你一个人的事?这不是你全家人,大家都要面对的事情吗?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让我觉得,好像这个家庭收支的平衡,家庭当中其他人,好像都不用管,只有你一个人在管,这个蛮奇怪的。

我想这一点先要把它弄清楚。因为家庭的收支平衡,当然是跟家庭成员里的每一个人都相关的,为什么别人可以无限制的花费,而只有你一个人要去担心呢?这样子的话,你的家庭状况有点不对。你应该要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关心家里的收支。你要做的事情,现在不是让他们花不花费,或者什么有住、无住;这个问题根本还到不了这边。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要让你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收支平衡的观念。你有多少收入,才能有多少支出;你没有收入,那么你怎么可以支出呢?

如果连这个观念都没有,这个就是不对。你先要厘清的是这个事情。你提出来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根本没有到什么要不要有住无住的层次。你的问题里面本身就出现很多问题,先要把它厘清楚。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好,谢谢各位。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