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用「庵摩罗识」观想


用「庵摩罗识」观想

梁乃崇教授

金刚经》有一个偈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从这个偈子,大家可能马上就会有一个问题:我们念咒、观想是不是有毛病啊?

念咒、观想如果弄不好,是有毛病的。所以大家在持咒、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邪道。那么如何持咒、观想才不是行邪道?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然而大家听了以后,一定会觉得我没有回答——那就是我师父 华藏上师所说的要用「庵摩罗识」来观想(吾人第八「阿赖耶识」清净后的识,即「庵摩罗识」,亦名「第九识」)。如果用「庵摩罗识」观想,就没有行邪道。

在对「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尚未清楚的状况下,如何用「庵摩罗识」观想呢?我们可以从感觉(feeling)下手,从我们的感觉来了解——假如你有真实的感觉,那么这就是真实的;你有正确的感觉,那么就是正确了;你觉得虚妄,那么就是虚妄的——也就是要以「感觉」作为判断的依据。

我们学佛,不可以脱离感觉(feeling);如果脱离了感觉,那所有的成果就会建立在一些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假设上面,所有的成果也就会虚浮不实。如果有人说佛讲的真实,都是佛所体证到的;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成道、没有体证,所以就没有真实的感受。其实不然,我们仍会有真实的感觉。

那要如何走上正道呢?就是要从你自己的感觉去体会,从感觉通入「庵摩罗识」。「庵摩罗识」代表「实相」,也就是真正的真实。

你对「真实」有什么感觉呢?它有真的、不变的、实在的感觉。对「虚妄」又有什么感觉呢?就是让人觉得是骗人的、不真的、没有这回事等。譬如说镜子里面的花,我们虽然看到了,眼根感觉是真实的;但是摸不到,身根感觉它是假的,就晓得它仍是虚假的。

所以对于「真实」与「虚妄」的判断,我们本身就有感觉(feeling)可以辨别;如果你没有感觉,那真的说不下去,真的就没办法了。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只会推理,凡事立基于完全不知道的假设上面而作推理、推测,那真的是与真实绝缘了。所以要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是以你「能感觉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为前提,认定你对「真实」的感觉是有的,对「虚妄」的感觉也是有的。

那么我现在要问各位:所有的相是不是给你一种虚妄的感觉?我想各位所得到的答案不是虚妄的感觉,而是真实的感觉;尤其在苦恼时,更加感觉「相」是真实的。

然而修行人却可感觉到「相」的虚妄,不是推理认为「相」是虚妄,而是实受的,不是猜测的。一般人做不到,是修行工夫不够的缘故。对凡夫来说,「相」是真实的;但对修行人而言,「相」则是虚妄的。我把「真实」与「虚妄」的定义都定在以你的feeling为标准,以实受的feeling作判别,而不以推理或推测作判别。

下面我们就要谈「用庵摩罗识观想」是什么意思?庵摩罗识的观想和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或者是这些眼、耳、鼻、舌、身这些根的关系是什么?

大致上我可以这样子讲:我们的feeling有三种层次,第一种像我眼睛看到颜色、看到形相、看到……,这也是感觉,也是一种feeling。所以眼、耳、鼻、舌、身都有feeling,是不是?

另外一种就是用意根的识心去感觉的,不用前五根,没有真的把眼睛睁开看、用耳朵去听、……,但我们还是可以感觉一些心念的形相,这就是「意根」,所以眼、耳、鼻、舌、身通通可以有感觉,而意根本身——「识」也可以有,它不必透过眼根,直接可以有感觉。

然而这些感觉都不是我要讲的最好的feeling,我要讲的是第三种「庵摩罗识」的感觉,是最没有毛病的感觉。用「庵摩罗识」去感觉,也等于是用自性去感觉;惟有从自性上所得到的感受,才是最理想的。当你用「庵摩罗识」去感觉时,就不是行邪道了;不然的话,多少都会有一点缺失。

当然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做到那种没有缺点的感觉,但仍可以从「根」上的感觉来观想、持咒,从「意」上的感觉来观想、持咒,渐渐地做到以「庵摩罗识」观想。千万不要放弃从「感觉」下工夫的原则,否则是不可能修成的。

而先行点邪道,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事实上一般人天天都在行邪道,只不过这样做的话,不会「见(现)如来」(「如来」指我们的自性、佛性,它不能被见,只能显现,所以「见」要读成「现」)罢了;能够不行邪道的时候,那么「如来」自己才会显现。

「如来」显现,是因为如来本性被盖住,现在不被盖住了,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如来」并不在「相」中现出来;另一个则要从「相」中现出来,就是要做「出菩提路」的工作。

所谓「出菩提路」,就广义来讲,是从佛的位置又回转入这个世间,来建立报、化二土,救度众生,从大的角度来讲是如此。而从个人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让「自性」透过「识」、透过「根」,在「尘相」上现出来,也就是在「相」上现出,即所谓「现龙在田」之意。

这种努力有一个要点,就是「自性」一往「尘相」这边现出来,它本来不分别的,这样一做以后,就分别了;本来无相的,要变成有相;本来不断灭的,就要断灭——也就是说它要在有分别、有断灭、有相的状况里面,现出无量无边、无分别那种特质的「相」来,这当然还是在「相」上面去表现。就个人狭义的角度来讲,过程是这样子的。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说从佛位入到这个世间,来度化众生,建立报、化二土;或者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即从佛性化现出金刚心菩萨再入世。一旦变成菩萨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个体,有了一个形相。其实它本来没有分别,根本没有相,它什么东西也不是!然而你把它透出来,就有了个体、形相、分别,那种「透」的过程与步骤就和众生入胎的程序是相似的,但「自性」、「佛性」并未迷失,所以实质上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问:请问教授,佛经里面常说:释迦牟尼佛每次说完法以后,有多少人会得什么果,有多少人当下开悟。这是佛的认定?还是旁观者认定的?

答:佛没有认定,他曾讲过:「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没有认定。

问:那大乘人在看事情,和小乘人不一样?

答:对,因为大乘的心无量。

问:那是不是要练习这种无量的涵养?

答:对,那样才叫「发菩提心」,所以法本刚开始除了要你先「皈依」外,都要你发「四无量心」。「无量」就是无限,无限量的意思。譬如前一阵子,我看到有人用entropy(译作「火商」或「能趋疲」)处理世界经济问题,起先还觉得人家讲得有道理,没有办法不觉得好。

后来慢慢检讨,就发现原来他们有一个认定:「火商」(entropy)一定要在封闭系统(close system)下才能成立;如果封闭系统这个概念不成立,他的说法就都是废话。检讨到这里,我就知道他的说法不可能成立。

因为若真封闭,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像他们那样马虎,那么我们应该没办法知道封闭系统里面的情况,这样才叫「封闭」;如果里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怎么叫「封闭」?它对我们来讲就是开放的了。

但是现在它这个系统规定要封闭,但又可以知道里面的情况,以为这样并不会损害这个封闭系统;也就是说他认为这样子去知道、去探测,资讯进进出出,并没有影响这个封闭系统的「封闭」,这种扰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我要问:怎么知道可以忽略不计?它真正封闭时会得到什么结果,没有人知道,那怎么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后来就把原先受他们影响而产生的想法给甩了,entropy的观念就没有办法再影响我。「封闭」是一种有限量的心,不是无量心。

(注:「火商」是一个字,不是两个字。因为倚天字型无此字,故以「火」和「商」拼凑而成。)

从这个角度就比较能欣赏《华严经》里面讲的,这部经实在是一层比一层复杂,头都给他讲昏了,像「十地品」,释迦牟尼佛一地一地讲,讲到后来,觉得佛应该已经没东西好讲了嘛,怎么还讲得下去?所以到第十地的时候,当时听的人就起了念头:十地菩萨的境界都这么好,佛又是什么状况呢?佛还有什么状况可以比十地菩萨的境界更好?

释迦牟尼佛解答这个问题时又讲了一大堆——他一直都在表现那种「无限」,不但是无限的宽广,而且是无限复杂的状况。而做科学研究的人绝对不去处理无限,因为怎么处理呢?根本无从处理起。所以一定是要弄一个有限的来做;拿一个无限的东西来做,是不可能的。

像我上次讲「涌升流」一样,有人做了实验,但都不敢做开放系统的——不要围起来,管它散到哪里,就到哪里——这个想法没有人接受,因为怎么知道是你做的?不能判断啊!所以他们要做就怎么办呢?一定要把海水抽到陆地上的池子里,看有什么效果。这样才能确定啊!

因此怎么样都要弄成一个有限的情况,限制出一个范围来。如果说根本没有限制,这么一大片,可以随便进进出出的,就定不出「涌升流」的成果,所以做科学研究的人不会去处理无限的问题。

做生意也是一样,任何公司一定要是个有限的系统,圈成一个范围,那么所有支出的和赚进的,在这范围里面一算,才能知道是否有利润;如果把这范围界限拿掉,哇!那要怎么去看赚钱没赚钱?根本没办法。所以人要做事情,都是如此,必须圈出一个范围来;不过这并不是「封闭系统」,和外界还是有沟通的,像是生物体一样。

问:再请教您,修行过程中如果起了一个念,就是说我想得什么什么果,或者得什么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起这样子的心还是有相?

答:对!

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定真的是证到了实相?就是说这些都是相,要一层一层破,那到什么时候才肯定证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就是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在那种情况之下,已经不是用思维的方式?

答:是不用断灭的那种想法,不是有相的想法。

问:到那个时候,是不是自己会懂,还是……。

答:自己会懂。

问:但是一旦会懂还是相,因为你肯定了。

答:你问到关键了——自己会懂一个不是相的。那个时候的懂,是无相的肯定,和现在大家讲的那个有相的懂不一样;若警觉到这个差异,就是懂了。

问:从今天您所讲的内容,就会发现「相」不止一个,还可以随意变。

答:是随你的看法变。

问:心愿意变什么相,就是什么相?

答:不是愿意变什么相,而是随你内心的看法不同,你的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问:请问一下,假如要入世的话,相是不是可以取?

答:可以,让他取相,取相也没关系。

问:这个时候心很清楚。

答:不是啊!没有清不清楚的问题,像十地菩萨就是在这个世间起无量复杂的相。他是可以起啊,但并不会耽于那些相;也不是想要和人比,认为别人比不上自己的相多——我无量了,你却有限——也不是这样子的。

问:经典里面记载地藏菩萨要度尽地狱所有的众生,而《金刚经》却说:「实无众生得度」,这和今天您所讲的意思相同?

答:对。

问:成佛的人会懂这个道理,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这个问题?

答:对,这点佛当然懂,不懂他怎么成佛?

问:但是为什么经典还要记载?为什么还要说我们要发愿度尽众生?为什么又刻意在做这个工作?这是互相矛盾的。

答:其实并不矛盾,它已超越了矛盾。因为没有先要度尽一切众生,后面怎么能说:实无一众生得度?怎么能展现这个状况?如果前面不这样子演一下,怎么展现?就展现不出来。

问:前面您讲到feeling有三个层次,以前您也讲过关于真爱,一定要有feeling。我们修行人修到一个程度以后,会感觉和以前不一样,对事情、对人、……,也会有feeling。但这种feeling 并不是您讲的「庵摩罗识」的feeling,那这种feeling的层次在那里?

答:那些层次也可以从庵摩罗识来感觉啊!

问:那个感觉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

答:对,但还是会有感觉,当然做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我也没有办法讲,只是把feeling划成三种层次来表达,让你以后能检讨自己的feeling到底在什么层次,给你一个检查的方便。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像庵摩罗识的feeling,如果意识心不加上去,它会让你清楚;若愈要去看清楚,它反而就模糊了。像观想的话,如果是用庵摩罗识观,你的心不放上去的时候,它在那里;但是若想要用意识心去把它看清楚,它反而就模糊、消失了。

答:有点这样。大家都有用意识心的经验,其实满多练气功的人都有这种经验。道家的人常常会提出,不要用「意」去导啊,否则会出毛病等等。因为你用「意」去导,就是等于用「意」去感觉,这样会出毛病的,不可以随便用。

就是说自己要清楚什么是「根」,什么是「意」,什么是「本来面目」,能够掌握到这些层次的时候才会用。当然,没有掌握到「本来面目」,至少「意」和「根」还是可以掌握,一般人应该都会的。

通常练气功的人说要放松,事实上「放松」就是不要用「意」,它本来就在那里;或是你放松了以后,气自己会长,慢慢地自己就培养出来了,这是要一段时间的。

问:像刚刚讲的,是不是类似做摄心内证的时候,定得不错,你是被知,不能,那个时候认定……(注:录音带不清楚,致不能全部写出,敬请原谅。)

答:不是「被知」分不清楚,「摄心内证」时是有混沌的感觉的。道家说的一些话也有一点道理的,所谓「道如混沌」,它还是有所指的。但是不是「被知」的地方要模糊。你讲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你本身改变了,再去看被知的部分,发现那部份在起变化,也会有这种模糊感。

问:今天讲这个无相的道理,在成道的人看来,这些众生都是幻化的?所以很多佛经都这么提到:本来众生就都成佛了。

答:本来是佛,但现在还没有成。

问:这之间我还是没有办法弄通——从佛的心来看众生和从众生来看佛。

答:那当然了。除非你自己是佛,从那里看过来,你就会知道佛的心好像是一个没有定型的东西一样,无边无际,弹性很大。

今天我并没有用非常抽象、抽象到你们没有办法感觉的东西来讲解,我讲的东西都是在你们可以感觉到的范围里面的。

问:Feeling跟身体的觉受有没有关系?

答:和「觉受」很有关系。「觉受」就是feeling。

问:就是在胸中洋溢着?

答:这是一种,但状况实在太多了。其实feeling是非常复杂的,我也没有办法说清楚,但我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关于feeling这方面是非常非常的贫乏。大家若想要培养,是要下点功夫的。尤其现在的教育制度更是没有feeling。

问:「Feeling」把它翻成中文,要用什么字眼比较妥当?

答:我就是用「感觉」啦。

问:用「感动」可不可以?

答:不是,不是感动。

问:如果用「感觉」的话,像唱歌唱不好,那也是一种「感觉」呀!

答:对,所以我又讲不出来了。到这个地方我就不知道用什么字了?Feeling这个字,我们翻成中文是「感觉」,但是西洋人用的时候,有我要讲的意思。只是我们中国人却找不到一个恰切的词汇来翻译。有人翻作「感性」。

问:「心有戚戚焉」是不是?

答:有一点,还不完全。所以中国很糟糕,你可以知道我们文化里这一方面有多贫乏,连这个词汇都没有。人家产骆驼的地方,光形容骆驼某一个性质就有八十几个词汇。而我们想形容feeling,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有多贫乏了。

问:那愈有feeling的人岂不是把「我」的范围更扩大了?

答:嗯,有一点这样。

问:那些音乐家、美术家好像很有feeling,那一定比较好吗?

答:那也不见得啊,他们那个层次的feeling和我这个层次的feeling又不同,有很大的差距。

问:有时候太有feeling的人又有点纠缠了。

答:对,所以我在这里真的不知怎么说。

旁答:他说的那个是纠缠,不是feeling。

答:不,他们那些音乐家有的是有些feeling,和我要说的feeling是有点关系的。但我的是把它纯化、提升到庵摩罗识的feeling,他们常常只是在情欲上的feeling。这个feeling是和同情心有关连的,同情心强的人比较有feeling。

问:请问你们念物理,也可以念出feeling来吗?

旁答:做实验都可以有feeling。

答:做实验的人如果没有feeling,实验做不好的。

旁答:这个feeling也许翻成「直觉」更好,比较能表达它是直接从更深的心发出来的。

问:演员演戏有两种派别。一种像他们欧美的叫「方法演技」,就是说他们演一个悲伤得需要掉泪的角色时,不必像我们国内这种「土法炼钢」的方法,是先想一段自己的伤痛往事,或放一段悲伤的音乐,然后陷入悲哀的状态中,才能演出的。

欧美演员运用「方法演技」,可以只抓住那个感动人的诀窍就演出了,并且收工回家后也不会继续陷在那种悲伤的情绪中出不来。那我在想,按理「土法炼钢」的国内演员应该优于欧美演员啰,因为他们把自己弄到真正悲伤的状态中?

答:讲到演戏倒是和feeling比较有关系。不过你所讲的那种状况是要落在那种悲哀的情绪里面,那还不见得是feeling,当然有一部份feeling在里面。主要还是他们先得把自己陷在那种悲哀的情绪里面,然而「情绪」与feeling中间还是有不同的。所以这实在太复杂了,我不知道怎么说明。

而你所讲的那种「方法演技」,可能还是属于我要讲的feeling。演员只要抓到了什么东西是代表feeling,他虽然自己不在那个feeling里面,但是他知道什么东西是代表那个feeling他把那个符号抓住了、feeling的符号抓到了,然后他就用这些feeling的符号直接表演,人家就会被他感动,就像找到了电灯的开关一样!修行成佛也需要掌握成佛的开关。

问:Feeling如果翻成「体会」怎么样?

答:嗯,好像好一点,或者用「体悟」好了。

问:「感同身受」呢?

答:也许「体悟」比较接近。好,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张嘉发、蔡素钰、袁安若等居士记录

【编者的话】

修行的方法各人不同,而觉受又人言言殊,究竟如何方符合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所嘱而不致落入邪道,实值得吾人探讨。梁乃崇教授曾就此问题发表看法,名为「用庵摩罗识观想」,祈能引导大众走上正修行路。本刊特将此讲词选作本期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