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有学和无学


有学和无学

梁乃崇教授

唯有学佛,懂得摄心内证,

证到本来面目,方能无住生心,才是无学;

也唯有启发式的教育能开启无学的能力,

也才能展现丰富的灵感与创造力,

充分发挥潜能,共创美好未来!

佛教成道的果位,从罗汉、辟支佛、菩萨到佛,都是无学;而世间的六道,从天道以下一直到地狱道,都是有学。无学就是不用学,即使学也学不到的;而有学就是要学才会,不学就不会的。所以从天道以下这个世界的事情都是要学的;而从罗汉开始以上则全都是学不到的——这是有学无学的一种分法。

※从最初等的成道开始就是无学

中国禅宗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六祖惠能,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无学的特性:不识字,经典看不懂,也就是有学的部份非常缺乏;但是他懂得经义。而许多人是有学,看得懂经文,但是不懂经义,因此就念经文给六祖听,六祖听完了再解释给他们听,这便是无学的特质。当时还有一个人请问涅槃经,他一面念经,一面听六祖解释,后来他听懂了,悟了,当时就肉身坐化成道,这也显现出一种无学的特质。

有不少人以为修成无学,就不用学了,什么都会;其实,有学的部分不学还是不会的。就像六祖没有上学校,不识字,并不因为他修成了,是无学了,所以就识字了,他还是不识字的。有学的部份一定要学才会;无学的部份学也学不会。

如果你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无学者,所以有学的部分也都会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学佛的人常常认为,修成的人本事很大,他一定什么都知道,不用学都会了,其实不然,他会的是那些无学的部份,而有学的部份是学多少会多少。所以,以前有人问我师父:「修行修得好了,什么都会了,在世间还需要读书吗?」我师父的回答是:「那些东西啊,学多少会多少。」所以,当时他已经很清楚这个状况,只是没有把有学、无学做整体的分析和讲解。当时我们听到他讲「学多少会多少」时,心里好纳闷,最近我把这些事情整理了,才发现有学的部份是要学的,修成的人所会的是无学的部份。当然,一个已经在无学部份成功的人,要学那些有学的部份会比较快,比那些不懂无学的人快很多,而且会超越无学的观点,创造更好的有学成果。所以,成道的人特别有才智,原因就在这里。但是,这并不表示成道者可以不用学了。

※灵感、创造、领导能力属于无学

我以前总认为有学的部分都是有学的,没有包含无学的东西,最近才发现有学里面还是包含了无学的成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譬如:我们常常讲有些东西要有灵感,而这个灵感不是学来的,是自己冒出来的;另外就是创造,要创造就一定能创造出来吗?不一定的,有时候会创造出来,有时候不见得创造出来,所以创造也是偏向属于无学。我们再来看科学,虽然大部分都是有学,但是它还是有「无学」的成分,像诺贝尔物理奖,如何评判给那一位科学家?它有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就是他的贡献是不是原创的?如果科学家做的东西很好,但没有原创的成份,诺贝尔奖是不会给他的。所以,科学界对于原创给予最高的尊重,而原创就是属于无学;反之,对于那些不是原创性的、有学的部分,上学校就可以学到,看书就可以翻出来,是不会给奖的。不只诺贝尔奖作品要有原创性,发表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含有一点原创性,如果没有,这篇文章不可能被接受。所以,科学界对于无学也给了至高无上的尊重。

我们再来看,最好的治国人才可以靠学习获得吗?譬如我们办一个学校,叫总统制造所,有可能吗?不可能的!学校发一个证书,说你是总统,有用吗?治国人才属于无学,学不来的,没有任何教育机构、任何老师可以教出好总统。

有学部分的人才易得,只要有经验、有学位,就可以依此取得。像工程师、医师、律师、军官,都是可以培养的,可以经由教育而训练出来;可是领导人才就没办法靠教育训练,而是靠天赋,因为领导能力不是有学,是无学。

※世间有有学亦有无学

佛法是一个专门培养无学的宗教。成道的人,从最初等的果位就是无学,如果你把佛法当有学来学习,是不会有结果的。为什么呢?譬如,阿难多闻,多闻就是有学部分学了很多,但未证果位,并不能因多闻而证果位。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无学才重要,有学就不重要,而是你需要有学,你就要去学;你要无学,你就要依无学的方式去培养。我们现有的教育有「有学部分」,没有「无学部分」,甚至扼杀无学部分,十分可惜。其实,无学部分的灵感、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

※佛法可以充分开发心灵的原创力

说起来我也有一点无学的样子,我读楞严经,字常看不懂,也念错,但我会讲经,经文的意思我了解。我这个无学的样子比六祖还差一点,如果跟他差不多的话,应该由大家念楞严经给我听,然后我再解释经文。这表示我也有一些有学,我尊重有学部分,如果我们好好理解无学的特质,就能把我们原有的智慧、创造力、灵感、潜力都发挥出来了。同时,当你的无学部分够好的时候,去学「有学部分」的东西,会学得更好、更快。事实上每一个有学部分都含有「无学」的成分,我以前常举平面几何为例,它的公理和假设就是属于无学,如果你对假设和公理把握得很清楚,再学后面推导出来的定理就容易了,而定理就是属于有学部分。所以,各位可以从学佛中,把自己心灵的创造力发挥得更好。学佛的人会变聪明,不只在无学部分会变好,有学部分也会变得更好。

此外,在决策的过程里,不仅需要「有学」的知识,也需要「无学」的能力。例如经营一个企业,有很多是战术的部分,像制度、规则、操演等都是「有学」;但企业经营方针的拟定,则是属于「无学」。一个没有「无学」能耐的老板,就会用他以前的经验来做事,这样就会遇到麻烦。企业界有一个说法:第一次赌马就大赢的人必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第一次下注就赢,心想这个招术不错,于是以后每次都会用同样的招术;但是情况是不同的,之前他只不过瞎猫逮到死老鼠,往后情况变了,就猜不中了,最后终于全输了。企业经营策略也是一样,绝对不可以抄袭别人已经用过的行销策略给自己用,否则一定失败。为什么?因为只是模仿,没有创造。别人的策略是针对他的问题及状况而订出来的办法,整个的创造过程是依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因此会成功。但是你不能因为他这样子做成功了,就把它套用在你身上,而你的状况其实是跟他不一样的,因为没有考量你的实际状况,而与真实不符合,所以会失败。办法是创造而来的,不是抄袭来的,因抄袭而失败的人,其原因就在于他根本不注意真实状况,没有发挥无学的能力,也就是他的创造力没有发挥,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我以前认为无学只有在佛法里,深入了解世间的事情后,才发觉世间事也有无学的部份。所以我更加增强一个信念:佛法融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次都脱离不了佛法。以上是我今天就「有学」和「无学」的观点,提出来给大家做参考。

问:有的人去刮痧,用菜瓜布刮痧,是不是他创造出来的?

师:那个不是他创造的,那是学来的。

问:那第一个发明出来的人是不是?

师:第一个创造出来的人是无学。凡是创造的就是属于无学,不是学来的。

问:现在有一些书或实验,证明有一套训练的方法可以帮助增加创造能力。

师:可以啊!我们佛法就可以,我们可以藉由训练,培养修成无学。

问:他们好像不用这一套方法。

师:他们不用我们这套方法,只要真正能够启发的话,都是正确的方法。

问:我的意思是他们的那一套,好像是有方法的,是否有包括佛法的成分在?还是说那是另外一个independent 的方法?

师:没有的,这个世间上找不到independent 的;当然会有关系,只是人们喜欢说:跟你无关。

问:因为我们也研究创造心理学,发现里面用的那个rule,好像很多都跟佛法有关,是佛法的运用。

※一切科学皆以原创性而有差别

师:可能啦!他那个方法都是小方法,没有办法创造出一个诸葛亮的。我们这个方法要创造诸葛亮则很快,三个臭皮匠就可以了!赖女士,你对于物理中的这个无学的部分,有什么想法?

凤:我同意原创性很高,对于原创性要非常的尊重;可是我觉得某一方面也会因此变成一种英雄崇拜主义。我讲的是另外一件事:譬如说可能有一些学生表现没那么好的时候,就容易被忽视等等。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啦,还牵涉到其他的现象。

师:当然,在做学生的时候,大概还没有到需要原创性,因为都还在有学阶段。尤其我们的教育也不怎么去教「无学」这种能力,所以关于原创性的分析,到底它的成分有多大?大多少?那一个比那一个高?那一个比那一个低?这个都不是简单一句——「你是原创的,他不是原创的」就可以分辨的,这里面是有差别的。正如同金刚经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也可以说:「一切科学皆以原创性而有差别」。所以,这个原创性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一分为二,不能说「不是一就是二,不是零就是一」那样简单的。

问:我刚刚听到三个臭皮匠就可以凑成一个诸葛亮,是以怎么样的方式来创造,能不能进一步说明?

师:喔!我只是引用这个成语嘛,那人家不是已经可以凑成了,那就去凑吧!

※无学的部分包含有学

问:老师刚才谈到有学跟无学的差别,在「有学」里面几乎都有「无学」的成分,所以您刚才讲无学,无学本身按字面来讲是根本不能学习的,既然不能学习,那就完全没有方法了,是不是?我认为可能这只是名词上的一种界定。

师:无学部分要用启发式的方法来培养,无学的培养方式跟有学是不同的。

问: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启发?

师:回到本来面目,就能达到无学。我讲的那个摄心内证的方向就可以让你达到的方法,那是什么呢?那就是自性法门,就是把我们自性的宝藏开发出来的法门。什么叫自性的宝藏?就是我们讲的无学的本事、这种创造力、这种潜力。你回到本来面目,他自动就出来了,像六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也不是一点东西也没学,五祖也教了他一点东西,但是那种教法与学法,跟那些有学的学法、教法是不一样的,是不是?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是一种启发式的,就是把你的潜能,把你本具的智慧启发出来而已。要怎么样子才能够启发,我以前就讲了很多,就是你的心要无住嘛,你心有所住就被扣死了,就被扣住了。譬如说一个企业,看到另一家企业用了一个很好的行销方法,非常成功,就把它抄袭来,抄袭就是有住,因此必败。所以,最丰富的创造力就是无住生心,最丰富的无学就是无住生心,就是用无住的方式来学。反之,有学的部分都是用住心来学的,都要用住心的方式来学,这点我会在八月八日那一天讲。这里我要讲的是佛法对开发人类的智慧有极大贡献,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学了佛法,智慧都开发出来,国运就会昌隆。

问:您刚才说现在的教育很多都是把无为、无学的能力扼杀掉,这可能是制度僵化的关系,如果说教育的方式是采用启发式的,不要讲求单一的答案,更有弹性一点的话,可能对无学这方面的能力的引导就更大了。

师:不但是不要单一答案,而且还要没有答案。如果每教一个东西,每做一个习题,都是有答案的,那个是有学,你要学无学的话,就是定一个题目没答案的,那样才学得到。

问:目前中学的学科里头,文学和艺术这两门课,可能在无学的方面比较注重一点,尤其是作文,我们教国文的,都很高兴看到学生的文章是很有创造力的,不是抄袭的,不是剽窃的,是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这种作文我们都非常赞美,非常欣赏。至于艺术方面,我看那些美术作品也是一样,在这方面的要求会比较高一点。

师:是这样子。科学方面也应该如此,是我们不会,而且我们的教育也不懂得尊重这一部分,他们所考虑的只是公平、数量化、一体一致性。无学就是没数量的,你没办法比数量,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你要越注重它,越了解它,才能够把握,你越偏离它,那个地方就越来越被抹杀掉,所以你刚才提到,我们的文学课里面还比较多一点无学,其实可能也不太多,它常常要人家死背文章,那个都不算的啦。

问:老师,有学是不是可以激发无学?

师:不太可能。

问:脑力激荡,也许还可以激发出来。

师:光靠有学激发不到,虽然创造的时候,是要拿一些有学的素材,但是创造本身是有什么素材就去创造什么,没有限制的。譬如说一堆垃圾也可以拿去创造,艺术家就有这个本事,他拿到什么东西,就可以创造什么。如果一个无学的好坏,是用有学的标准去评判,那就会把那个无学扼杀掉,所以这里面用到的原则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有住,一个是无住,最大的差别在此。

问:请问老师,您从有住的心学科学,到由无住的心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在心情或思考方面,最关键的差别在那里?

师:就是无住生心啊!

问:您的领域比较广一点,以前有住的时候困难在那里?

师:喔!如果你的思考是有住的话,你就会被那些东西卡死,被什么东西卡死呢?被你遵守的原则。譬如说你一定要靠左边走,不能靠右边走,你就会被这些规定卡死掉了;至于无住生心的人,这些东西他根本视若无睹的,他随时在换一些规定。

问:是自动的吗?

师:自动的,他根本不被预设所限制,像我最常举的这个例子就是欧氏几何和非欧氏几何,只是在前面的假设部分改一改,后面导出来的整个定理体系面貌都不一样了!这个状况就像盖房子,基础不一样,盖出来的房屋的样子就不一样。变化的关键在那里?关键就在不同的公设与预设。还有一些不在理论体系里面的认定:譬如我们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有了这个认定,人际关系就不一样了。你有这样子的认定,你的行为就受到这些东西的约制。至于无住的人,他是不受约制的,什么都可以来试一试,譬如平行线无穷远的时候是要相交或者是不相交,他随时都可以换,可以一下子长成这样,一下子又长成那样,调来调去随它成长;但对于一个住心的人来讲,当他一开始莫名其妙的接受了一个东西以后,就不会换了,就要根据那个东西再发展出来,再变也变不了什么,差别就在这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我们平常在思考的时候,怎么知道自己是在胡思乱想,或是想得比较清楚?老师是否能讲一讲在您的演变过程中,如何感觉自己在无住生心上有进步一点?

师:喔!怎么进步啊?就是你心空了、无了。我们把心空掉、无掉,就是把这些住心和住在上面的那些东西拿掉。那些东西都住的话你心就不空了,你抓住了很多,既要住这个又要住那个。心空的话是空那里?我们修行不就是审查自己的内心,要把内心的东西空掉吗?你这样真正一修,就把你内心的约制,那些你心里面莫名其妙种进去的一些认定,一个一个拿掉,等那些东西拿掉了,才觉得心空啊!然后还要做到心不起了,时间都没有了,整个世间给你的感受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心不同了嘛,这个世界也就换了。就像我刚才讲的,只是让两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相交与不相交,就只是这样的差别,就创造了欧氏几何跟非欧氏几何。那我换得更厉害啊,我把这个平行线都丢了!

问:我常常在办公室里感觉到,为什么有一些同事或长官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成败优劣,看得很了不起,有时候把人家做的一点小错看得太严重,可是我看这些事情,总感觉错是可以修正的,对也不一定代表完美啊!我感觉在看这些事情时的心境,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我感觉自己比较好一点。

师:这个不表示你无住,只是表示你住的状况跟他们住的状况不同。

问:我是感觉无住的人应该看得更开,也许我讲不准,我没那个经验,老师比我准多了。可是我感觉人至少应该看得开一点,心应该广一点,对整个环境是很好很舒服的事情。

师:对!对!是这样子的,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是金刚经里面最深的一句话。六祖也是听到这个地方才大彻大悟。

问: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才无住生心?

师:我不知道。

问:那件事情开始?

师:我不晓得。

问:在您的经验里面,有没有让您感觉最明显的无住而生心?

师:我不晓得。

问:刚才明兄讲的那件事情,您说这样是住的心不同,那请老师以无住之心来看这件事情,那会是什么样子?

师:没有,没有看法。

问:没有答案?

师:我没有玩啊!所以我不知道。

问:那您现在谈的这个有学无学,就是属于您的原创性喔?不知您能不能谈一谈世间这种普通逻辑思考的辨证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假设一个证道的人,他证到无学或无住这种心的时候,等于是他的原创性、直觉较强,那么他的分析、思考、观察力应该也更强吧?

师:对的,是啊!但是那个逻辑思考是有住生心。并不是说懂得无住生心了,于是这个逻辑思考就不会了,照样会的,甚至还更清楚。

问:您今天这篇讲词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怎么想出来的?好!什么事情刺激我去想到这个事情,是因为P公司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人就做了一些决定,当他们提出来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从中发现了有学无学的问题。他们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是有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但是根据这些专业知识所定下来的决策,我一看就知道是错的,但是我没有这个专业知识,那时我就很苦恼,到底是我这个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对呢?还是那个有专业知识的人对?我以前碰到这样的问题时都没把握,只是用建议的方式提出我的见解,我会说:「恐怕这样子不对喔,要换一个样子才比较好。」因为我不敢做决策,我觉得我不懂。那么他们听我的建议了吗?没有,他们听不进去,他们觉得我的建议恐怕不对,我又不是这方面的专业,而且一点训练都没有,所以他们也不怎么愿意听我的。但是这样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发生,时间久了以后,就发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的决定是对的。我非常纳闷,怎么会是这个状况呢?我就去找原因,才发现原来他们这些所谓的专业知识,都是有学的部份,就像一个战争的统帅,他要有很多人去执行他的战术,要由经过有学训练的专业人士去做;但是那个统帅则一定要具有战略能力,而这是无学的。上述这些专业人士都可以花钱请,只要去找有经验、接受过教育训练,具备专业能力、战术能力的人,他们是有价钱的;至于那个具备战略能力的统帅,则是无价的,没办法花钱请到,是天生就有这个能耐,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像我在这方面不是专业,这个有学的部分我没学,但是我有一个天生的无学的本事,放到那里都行,根本没有限制的。当我发现了这件事情,我就更知道怎么用人,怎么去选择人才。我把整件事串连来想,就成为今天的讲词,我并不是先去想有学无学,而是因P公司引发的困惑之后才去想的。我发现把一个战术很强的人,放去做战略的话,是一个大错;而懂战略的这个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登广告就可以招揽来的。所以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你是一个战术人才,却期望自己去做统帅、做老板,一旦错放位置就会做得一塌糊涂,一生都会很痛苦的!何况这个世间可以做将帅的人并不多啊!

(梁乃崇教授于八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下午假新竹明星诺那精舍讲述「有学与无学」,文稿由陈家宜记录,丘英美整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