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
当我们恢复感性直觉(feeling)的同时,也会对理性有所帮助,因为恢复感性直觉就是接近空无,就有能力接受不同的假设,不会受到立场、假设的控制,这个时候才能够「无相无不相」。
各位先生、女士:今天我要报告的是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一些心得。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学理工的人比较理性,学文史的人比较感性。也有一些书提到左脑、右脑的功能各与理性和感性关联,今天我所要讲的则是自己的看法与心得。首先要说明的是,理性与感性都是我们心性中很重要的部分,而统合这两个部分的是「直觉」。早期人类文化比较重视感性,理性则是最近三百年来科学发达以后才提倡的;依我的看法,这两个的源头都是「直觉」。
理性这个部分,对我们人类是很重要的,一般人会认为理性是理则学,或者是哲学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如果一个人的理性比较强,指的就是思维清晰,逻辑推论清楚,做事有条理。给人的感觉是理智、冷静,或者是所谓的「酷」,比较倾向机械化,缺少感情和人味,但是我觉得这是对理性了解不深之故。我对理性的看法稍有不同,理性给我的感觉是明智。因为我学的是物理学,在理性思维这方面检讨得比较深刻一点,对于论证推理也考虑得比一般人多一些;此外我还学了佛法,学了佛法以后,对于理性的了解更透彻,比科学原有的了解更有深度。
※推理之前,一定要有假设
「理性」是理则学或形而上的思维,这样的思维本身是很抽象的事情。西方关于思维推理这方面弄得很清楚,在思维推理、逻辑论证之前,一定先做了「假设」,有时候不叫它「假设」,而叫它「公设」、「预设」,甚至是「立场」。这些不同的名词指的都是「假设」,在我们推理之前一定先要有「假设」,否则就没办法推理。「假设」、「推理」、「结论」这三个过程,在西方的哲学、科学是弄得很清楚的。如果没有「假设」就没办法「推理」,当然就不会有「结论」,所以要「推理」必须要先有「假设」,有了「假设」才能「推理」,有了「推理」才有「结论」。思维是在「推理」这个部分,不是「假设」这个部分,我们定「假设」的时候,不靠思维,所以我们讲理性是属于形而上的思维,指的是推理这部分,不是假设的部分。
假设有很多种,可以多到无量无边,每一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假设经过同样的推理,得到的结论不同。甚至改变假设,就可以得到任何结论。如果有人说,经过详细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真理,这样的说法是错的,因为不同的假设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所以重要的不是推理,而是假设。这个道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很早就知道了,东方就比较不清楚,常常将推理所得的结论视为真理。视为真理就强迫别人接受,这样就可能铸成大错。所以经过详细思维推论的东西,就信以为真,是很危险的。
科学对这样的状况是怎么处理的?科学的办法是用「实验」来检验,所以有人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用实验来检查结论对不对,如果实验的结果跟推理的结论一致,那么这套理论就是对的,也可以说这样的假设是对的。但是人文方面的学术,例如社会、历史、哲学思想等,是没办法做实验的,所以就没办法用实验来检验。这就是近三百年来科学有如此长足进步的关键。而其他人文科学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检查办法,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知道谁是对的,所以发达不起来。曾经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多得不得了,现在留下来的科学理论,都是经过检验存活下来的,奇奇怪怪的错误理论早就被丢掉了。
※实验牵涉到测量与认知
但是用实验方法来检验,是否就很完善没有问题了呢?相对于不能用实验来检验的学术而言,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是有缺陷。第一个,就实验的观点来看,科学的实验有一个条件,就是实验必须重复,一个理论不是只做一次实验,证明是对了就可以,而是要能够一遍、两遍、三遍,一直做下去,都证明是对的。第二个,不只一个人做,而要别人做的结果也一样,才能成立。重复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定义重复?比如:一个实验,我今天在这里做,明天在那里做,我们说这两个是一样的实验;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做了一个假设,就是两个不同的地点,其空间性质是一样的;同时还有另一个假设是,今天这个时间和明天那个时间是没有差别的。至于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是否性质都一样,没有人知道,只能假设,这个地方我们都习惯把它看成一样,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对中国研究风水的人而言,就觉得有问题,时间、空间不同,怎么能算是一样的实验呢?时间、位置不同,命就不同啊!风水就是不一样啊!所以科学在做「实验」这件事情上面,为了要定义是一样的实验,就必须做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并不是思维所得。
此外,实验还牵涉到两件事情:「测量」与「认知」。实验必须要测量,做测量就牵涉到人的认知,必须要有人的认知才有测量,因为测量的结果完全靠人的认知,没有认知就没有测量的结果,而认知又是落在「假设」层次。很多宗教说我们的神才是真神,别人的神是魔鬼,这是信仰的层次;一碰到信仰,就没办法检验,弄到最后就只有打仗,把别人打败了,我就是真的,别人是假的。甚至同一个宗教,同一个上帝,但是认知不一样,就会分成不一样的教派,这些「信仰」问题全部出在「假设」层次,使得我们无法鉴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探讨「假设」是怎么来的?面对「假设」应该怎么取舍、选择?这个问题就超出了理性、科学的范围。
这个部分就我的了解,佛法有办法处理,而一般的哲学、科学没有办法处理。佛法遇到这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呢?《金刚经》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要住任何立场、假设;有所住就是有立场、假设。理性思考的历程是假设、推理、结论,这个过程就是有所住而生的心。佛法则是不要假设,从空无生出的心就是无所住的心,而那些无穷多的假设,不是思维推理出来的,不是实验证明出来的,是从空无中生出来的,完全没有根据就蹦出来了。所以假设就是无所住而生的心,可是一般人都忘了这一段。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盖房子的时候,都要找一个基础,最大的地基是地球,但是地球本身是悬空的,完全没有基础。我们推理的时候,要找一个根据,没有根据也要造出一个根据来,那就是假设;然后推理得到结论,整个科学理论就是如此建立出来。如此一看,假设也是如同地球悬在空中一样,要能够体会到这个程度,必须透过佛法才能够反省到这个深度。
既然假设、立场都是莫名其妙生出来的,我们就不必坚持一定要假设一,而不要假设二。我们可以做任何的假设,那就是「无相无不相」,「真空生妙有」的情况。一个人只擅长用假设一推论得到结论一;或者用假设二、假设三,得到结论二、结论三,就已经很有学问,很聪明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心打开,可以有n个无穷多的假设,展现无穷多的结论,这就是佛法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也是六祖惠能一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万个结论,这时候人的智慧就展现出无法想象的广大。
通常人没有智慧都是因为坚持了某一个假设,不肯接受另一个假设推论出来的结论,智慧就受到了限制。如果所有的假设都可以接受,让它们自由发展,智慧的选择性就多太多了。这个部分电脑没有办法做到,因为电脑没有办法选择不同的假设,假设是人给的,只有具有佛性的人,有空无的心,才可以生出假设。严格来讲,每个人都有空无的本性,可以生出智慧,之所以没有智慧,是自己被空无的心所生出的「假设」给限制了,只局限在某几个假设、立场的小圈圈内,就变成了小鼻子、小眼睛;所以如果想要开发理性的潜力,就只有学佛,像六祖一样,学会《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开发潜力。学了佛法之后,可以到空无之境,又可以回头检讨理性科学,这种状况就像一个人在地面上走,然后又可以飞到空中俯看下来,再到地面走一走。如果一个人可以飞上去看,跟另一个只能在地面上走的人,哪一个有优势呢?哪一个有智慧呢?答案是很清楚的。
※美与爱的基础是感性直觉
接着讲「感性」,感性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艺术、创造性的意境和感情等。像文学作品、艺术创作、音乐作品都可归类在感性部分。感性部分一个是美,另一个是感情。美与感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它们,人生就变得暗淡无光,也就是说感性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讲理性的时候,讲到推理的基础在假设,而美与感情的基础是什么?我举一个最简单、大家都经历过的实际状况来说明。
一对男女谈恋爱,爱得难分难解时,他们恋爱之前是什么?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谈恋爱的经验,在爱对方之前是什么?我问过不少人,所得到的结果是:先有好感。所以爱之前是先有好感,有了好感做基础再生出爱,所以好感是爱的基础。好感跟爱一样吗?有人认为差不多,其实差满多的;尤其爱到难分难舍的时候,爱跟好感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区别是爱会想念,但是好感不会有想念的渴求,所以好感不是爱。虽然爱是从好感生出来,它们相关联,但是性质完全不同。如果再追问下去,好感又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它的基础是什么?这么一找下去,就是感性直觉(feeling)。
好感属于feeling,但是feeling是不是爱?不是。好感不是爱,但是爱是从feeling生出来,也可以说是从好感生出来。当有了爱以后会发展成什么状态?我们观察两人相爱以后,接着就会把对方锁住,婚姻制度就是一种锁住对方的办法,所以爱到后来,就变成「十二因缘」的「取有」;或者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占有、控制。一发展到取有、占有的阶段,还有没有感情呢?没有了,感情不见了,只有权利、义务、责任和得失,就会有谁欠谁、不公平的争执发生,整个发展历程就是这样。所以爱一变成占有,爱就消失了,同样的好感一变成爱的时候,好感也没有了。
从Feeling演变到爱,再演变到取有的发展过程,你会发觉有一个特色,就是越来越具体和简化。反过来发展则是抽象、无形,但是内涵丰富。可见人们经常产生矛盾,心里面想要的是丰富,可是做出来的却是简陋而具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家庭生活乏味的原因。凡事太具体、简陋了,当然乏味;要丰富有趣只有一个办法,往好感、feeling的方向回溯过去,一旦回到feeling的层次,感情才是空灵开阔而丰富的,否则就是焦虑而带有怨恨的。如果我们想要提升感性能力,只有回到感性直觉(feeling),一旦恢复feeling,感情就可以保持空灵,而不会落入占有、控制的简陋层次。
我观察过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发现每个人心灵深处所要追求的是感性直觉,但是做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变成了控制。尤其时下的青年男女谈恋爱,根本不是谈恋爱,而是猎取。男生追女生的时候,基本的行为模式是猎取,女生则是设陷阱,让傻瓜猎物掉进来,这些都不在爱与feeling的阶段,而是在占有的阶段。我们的文化在这一方面所给的教导与指引非常缺乏,仿佛尚未脱离渔猎时期。回想自古以来婚姻制度的演变,有一度是抢婚,抢婚就是以猎取的手段获得婚姻,所以我们的文化要进步的话,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反省的。
※恢复感性直觉才有创造力
当我们恢复感性直觉(feeling)的同时,也会对理性有所帮助,因为恢复感性直觉就是接近空无,就有能力接受不同的假设,不会受到立场、假设的控制;这个时候才能够「无相无不相」,所有的相对我们而言,都不是监牢,而是我们的工具。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恢复感性直觉,但要如何恢复呢?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执着放掉;执着就是坚持某一个假设、立场,要习惯于把执着放掉,执着一放掉,feeling就会出来。在中国文化的环境里面,经常促使我们扮演feeling的杀手,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要自我反省的。我们会把自己的feeling杀掉,当然也会把周围的人的feeling杀掉。当一个人没有feeling,我认为这个人就是活的死人、麻木的人,乃至于机器人;有feeling的人才是活人。中国有一句成语「麻木不仁」,一麻木就不是孔夫子讲的仁爱的人,而是被设定好目标的机器人。为了要有效率,教育把我们教得愿意做一个设定好目标的机器人,整个人生就为了要完成那个目标,凡是跟目标无关的事情都不注意,人生的丰富性、创造性就没有了,生活变得很单调、乏味。
今天我来演讲之前,才跟我的小孩谈起这件事情,他说他的同学之中有的成绩非常好,以前他都非常佩服,现在才了解他们的成绩为什么那么好;原来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目标,要把成绩弄好。在大学的时候,每一门功课都有一些我刚才讲的基本假设,而很多基本假设是模糊不清的,有人就会将与成绩无关的模糊假设切除,因此所关注的范围缩小了,全力以赴达到好成绩就不难了。但是我的小孩没有这样做,我也没教他这样做,他的老师也没教他这样做;所以所有可能的假设他都重新思考过,费了很多精神去考虑这些问题,因此成绩没那么好,看到别人成绩那么好,觉得很佩服,现在终于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我打一个比喻;我的小孩的状况就像一头野马,在草原上随意的奔驰,一旦有人就把这头野马抓过来套上缰绳去拉马车,它当然拉不好,会乱跑、乱窜。学校教育就好像是马车缰绳,套在学生的脖子上,看你拉得快不快,拉得快就得到好成绩;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就是一匹训练有素的马,套上了缰绳,装上了马鞍,而且眼睛还遮了布,只能往前看,不能看旁边,所以马车拉得很好,很有效率。我们的教育是可以培养出很会拉马车的马,但是这些马一放出去,让它在原野上创造发展的时候,就不行了,这就是目前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科技人才都很努力的工作,但是却没有创造力。因为没有feeling,一开始眼睛都被限制住,只会看狭小的前景,周围所有的机会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怎么可能会有创造力,发展出新的产业科技。
美国教育方式所教出来的都是野马,所以要跟他们比,不得不先恢复感性直觉(feeling)的能力,恢复了之后,才可能有创作与灵感。中国文化与欧美国家相比,在美感上略逊一筹,就是因为feeling太弱了。去年我去美国,第一次去纽约的唐人街,心里面觉得满沉重的,唐人街看起来跟我们这里的菜市场差不多,在这里看自己的菜市场,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到纽约唐人街,跟美国对比之下就很难过。别人的城市是这么整齐优美,而我们却像菜市场,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长在肉上的疮。有人告诉我说所有唐人街都是这个样子,于是这一年来我就一直思索着,为什么唐人街会是这个样子?想来想去,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中国人美感的修养普遍不够,所以这群美感比较弱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弄出唐人街的模样来,所以唐人街的脏、乱、丑,不只是个人或街道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美感修养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就令人感觉很沉重了。若要检讨、改进一番,我觉得也不是很困难,就是努力把feeling培养出来,只要每一个人的feeling培养出来了,环境自动就会跟着改变。
※静坐可以提升心的觉受力
讲到这里,就有人要问怎么培养feeling?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穷本溯源,把任何事情都回溯追查它的根源,找到它的源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学习静坐,把心静下来,把心里的执着放下来,心慢慢接近空,还不一定要完全空,feeling自己就会生出来。事实上中国文化就已经讲到「宁静致远」,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心的觉受力就逐渐扩大,无远弗届;因为有感性直觉(feeling),一恢复feeling就有美感,而且创造力也会出来,这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当然创造力是很丰富的。感性要提升,我们需要学会直觉,体会空无的本性;理性要提升,也是一样。总括起来,只要真正按照佛法所教导的方法,去修行、锻炼、学习,就有办法提升理性与感性的能力。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问:如果说美国的感性能力比较强,为什么他们的离婚率会那么高?
答:我想不能够用离婚率来断定谁的感性比较好,因为我们这里虽然感情不好,但是也不一定会离婚,大家会忍耐,而美国在这方面他们不愿意忍耐。
问:能否多说一些有关feeling的事?
答:下一期的「圆觉之友」(第二十七期)会有专文来谈,届时大家可以看。
问:如何理性自处安度晚年?我已经九十岁,广西贵县人。
答:我也是贵县人。老年人可以把握很短的时间学佛。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人间学佛最有效,其它在地狱、恶鬼、畜生不用说了,即使在天道、修罗道也比不上人间。学佛最好、最快、最有效的地方就是在人间,所以即使只剩下十年、一年、一个月、一天都要把握,在人间修行所得到的成果是天道所不及的。时间越短越少越要把握,晚年更要把握机会学佛。
问:何谓空无?
答:我所讲的空无指的是「本来面目」、「本性」,你可能又要问什么是本来面目?答案就是真正的自己,如果你又要问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我就没办法回答了,因为就是你自己,怎么还来问我?
问:如果没有如来藏的因,经过十二因缘以后会落入断灭吗?
答:如来藏的因是不会断灭的。
※鼓励大家谈开阔的好感
问:您刚才说年轻男女谈恋爱,难道老一点就不能谈恋爱?
答:老一点也可以谈,再老都可以谈,但是我不主张谈恋爱,而主张谈feeling,谈感性直觉。我鼓励大家谈好感,不要把好感变成思念,思念是粘滞的、纠缠的,希望大家谈的是很开阔、自由自在的好感,能保持在感性直觉、好感这个阶段;偶而不慎变成「爱」,不要再掉下去变成「取有」,要赶快再回到feeling,所以偶而掉到爱没有关系,立刻回到feeling就可以,这样就是永远在爱河当中,不会落入忧悲苦恼的状态。feeling是适合所有年龄的人,如果自己生活在feeling中,也能把周遭的人的feeling启发出来,那么就是在一个feeling丰富的环境中,会生活得越来越丰富、愉快、自在。
问:这样跟社会的婚姻制度不是有矛盾吗?
答:我讲的是心情要保持在feeling的状态,还是可以结婚,但是不要往下掉。
问:我们现在社会有爱与性、灵与肉的问题,而您今天讲的似乎解不了这个问题。
答:不错,我并没有解这个问题,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能做到我讲的状况,那些问题自动就没有了。之所以会有那些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做到我所讲的状况。
问:我去年看到报纸,知道圆觉文教基金会在这里的演讲。我想这里大概我的学历最低,我只有国小毕业,未满二十岁结婚,二十五岁离婚。离婚以后一直带着三个小孩,生活很坎坷,直到两年前才接触佛法。离婚后交了很多男朋友,但是到现在都未再婚。今天梁教授讲的feeling,我觉得真是有道理,我交往的那些男朋友都很会管我,我为了生活要工作、要跟客户约会,男朋友就会吃醋。我还参加很多活动,比如摄影学会,我会邀男朋友参加,他又不肯去,又要怪我,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单身。最近还认识一位学佛的朋友,也是很会管我,要我天天念佛,报纸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我去学英文,他也生气。今天梁教授讲的佛法,我就很能够体会。谢谢。
答:这位女士所讲的是她亲身经历的事实,举证了恋爱中的男女关系,爱上了以后就变成控制、占有。我想这也不只是男生的问题,女生也一样有这个问题。就十二因缘来看,这是众生普遍都有的特质,要克服的话,就是要沿着「十二因缘」逆回去,佛法固然有讲到十二因缘,而我今天讲的是可以实际运用的。
※恢复feeling能使婚姻幸福
问:我在某基金会当义工的时候,辅导很多婚姻受暴、离婚、外遇的问题。我发现很多妇女,丈夫已经不爱她,或者她已不爱她丈夫了,但是硬要跟他在一起,占有他,我认为这是跟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从小并没有培养两性关系应有的态度,比如刚刚那位所讲的男生会控制她,就是跟男性沙文主义有关,跟爱情的本质是没有关系的。还有一点,梁教授刚刚提到,中国人对不好的婚姻很会忍耐,因为我们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面子。我看到很多留连麦当劳的小孩,不愿回家,因为父母天天吵架,所以爱情应该是家庭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省思爱与性的问题。
答:家庭之所以这么不愉快,婚姻这么不幸福,连小孩都不愿待在家里,是因为不懂feeling。结婚一开始就不懂,所以一直是没有好感,甚至连爱都没有,根本是在控制的阶段,这样怎么会幸福?我认为要幸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恢复feeling,一恢复就有好感,心情是宽松自在愉快,你的心灵层次就不会落到占有控制,家庭当然幸福,小孩也愿意回家。所以每一个人心里面要的是feeling,但是行为一做出来就落到占有,这一点并不是天生就这样,我们是有办法可以克服、反转这个状况的。
问:现行教育制度下,如何改进现况,培养感性直觉?
答:很困难。要培养的话,先要有感性直觉的人,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感性直觉恢复,然后有感性直觉的人在一起,才能谈教育;否则找不到几个懂的老师,怎么教?所以第一步,今天大家如果听懂了,先自己赶快恢复感性直觉。
※直觉是没有经过推理思维的
问:您演讲一开始提到直觉可以统合理性与感性,这个直觉跟后面谈到的感性直觉是同样的内涵吗?
答:直觉跟感性直觉是相同,但是深度不太一样,也可以分理性直觉、感性直觉,但是重点都是直觉,直觉的意思是没有经过推理思维。
问:创造力除了空无之外,尚需其他相关素材吗?比如美术、音乐,空无之中就有素材?或有了素材之后才能创造?
答:空无可以生出任何素材,而且生出素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谓的「真空生妙有」。
问:培养feeling要如何追溯源头?可否多谈一点。
答:有关这一点,请大家看圆觉之友第二十四期《摄心内证》和第十一期《回头是岸》,就是谈怎么回溯,找到源头。
问:静坐不能静,心有许多杂念,怎么办?
答:就是等待,等它自己静下来,坐久了,等久了,自然就静下来了。
问:为什么从feeling到爱再下去就变成控制占有,掉下去就忘了前面的好感,为什么会这样?
答:原因就在,人有一个很强的习性──向外驰求,因为向外驰求的习性太强,被这个习性控制所造成的。
问:生活中如何反观自性?
答:就是去体验每件事情的feeling,或者可以学学禅宗的办法,看见一朵花,就问「谁在看」,吃东西就问「谁在吃」,可以这样来练习反观自性。
※最好的教育是启发智慧
问:《惯性质量》一文中结论所提到,现代化时程提前,如何以佛法观点阐释?
答:在那篇文章我提到要缩短国家现代化的时间,就是要提升教育的品质来培养智力,也提到要开放新闻言论自由,来凝聚心力。这个地方都没有用到佛法的文字来说明,是因为报社希望我的文章少一点宗教色彩。事实上惯性质量就是惰性的大小,就是佛法所讲的业力、业障的大小,业障太重就不容易改变。像刚才提到之所以是从「feeling」到「爱」到「取有」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向外驰求;向外驰求是一种习性,等于是惯性,是有质量的,这个质量很重,要改变它,需要花很大的心力才能扭转,这个心力别人没办法帮你,只有自己去做。
国家现代化要快,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大家的菩提心启发出来。那篇文章提到要提升教育的品质,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把每个人的良知、善心启发出来;能够把每个人的智慧启发出来,这样才能改变我们的习性。至于提到新闻自由,像大陆是控制言论新闻自由的,控制的话怎么会学到好东西?学到的都是被灌输的东西,所以只有自由化,好的东西、好的声音才可以自发的展现出来,大家的心力才会形成共识;形成共识才会有力量,才能改变惯性。
那篇文章中我把中国现代化的时间算了出来,如果我估算得不错的话,大概还要八十年。有一个办法可能可以加速些,但是不一定有效,就是把中国分成几个国家,这样惯性质量会小一点,整体现代化的时间会快一点。但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改革的力量不能分散掉,如果改革力量也照等比例分散掉,那还是没有用的。现在我们看台湾就是这样,分出来比较小的一块,所以比中国大陆进步,就是因为质量比较小,惰性比较小,比他们跑得快一点。如果我们善于运用的话,改革的力量是会增加的,现在科技发达,媒体进步,卫星有线电视普及,这些如果都能用在改革智慧的培养上,现代化速度就会更快;但是如果用错方向,只会播些不入流的节目,那就会让改革的力量更小。所以说,善于运用的话,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改进的。今天回答到此,谢谢各位。
资料记录-陈云卿资料整理- 梁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