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感性与愿性


理性、感性与愿性

梁乃崇

菩萨乘愿再来普渡众生,他没有理由的,

他不这样做,他不舒服。

他不要钱,他不要地位权势,也不是什么爱好不爱好。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理性、感性和愿性」。我先解释理性、感性与愿性的定义,再综合起来看这三个面向。

心灵三面向与其他知识系统的比对

这三个性质不是说心灵有三类,而是心灵有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是一体的,互相关联。每一个面向,都由低至高,有不同层次的境界。境界愈高,就愈空灵具足;境界愈低,就愈重浊,并且常感缺乏不足。三者的运作是整体的,不能切割开。

(图一:心灵的三面向)

现在我就用这三角体来代表这三个面相(图一),并且列出它们的对照关系(图二)。我们看到,理性可以对照到大家熟知的IQ,或智仁勇的智,或真善美的真或知情意的知;感性可以对照到EQ,EQ这个名词差不多出来了十年,我们译成情绪商数,另外对照到智仁勇的仁,真善美的美以及知情意的情;愿性可以对照到AQ,AQ这个名词才出来一、两年,我们译为挫折商数或逆境商数,另外愿性还可对照到智仁勇的勇,真善美的善以及知情意的意(志)。这三个面向,人一定都会有,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有一个面向,而其他两个,你不太了解,那是不健康的想法。换句话说,这三个面向都非常重要,是缺一不可的。

(图二:「心灵三面向」与其他知识系统的比对)

理性是在求知、求真、求智

我们先来看对照于理性的IQ,大家都以为IQ高就是聪明,我们做智力测验,实际上是在测量你的思考速度。所谓IQ高,就是思考速度快。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都说爱因斯坦很聪明,他的IQ是很高的,有180,可是他在做学生的时候,成绩是不很好的。假如要用这个成绩来猜测他的IQ的话,那肯定是不高的。所以,这里是属于我们的智慧,也就是理性的部分。理性是在求真、求智的,也就是在求知,所谓求知,它的重心在懂不懂。所以,如果对重视理性的人说:你不懂!那真是奇耻大辱!这里的重点就是要「懂」,要「知」,这就是理性的特征。就像飞安委员会的工作是调查真相,就是在求真,重点是在懂不懂!我想这个就不再多说了。

感性是在求仁、求情、求美

再来看感性,感性求的是仁,是属于情方面的,也是在求美。如果是一个艺术家,他追求的是美,重点就是有没有情!有没有情就是有没有好感,这一部份就属于「感性」。如果「真、善、美」里面,只能选一个的话,我选的是「真」。你会选哪一个?有人会选「美」,那他是属于「感性」比较重的人;选「善」的话,是「愿性」比较重的人。「智、仁、勇」里面,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喜欢「仁」的话,那你是「感性」比较重的人;喜欢「智」的话,那就是「理性」比较重的人。

所以,感性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从过去以来一直都会这样:如果你太理性了,心里面会觉得空虚,会觉得不足,为什么呢?因为另外两边没有被满足。你心里面有需要,所以,在生活里面,自己就会把环境弄得美美的,这样就舒服一点,比较不会枯燥乏味。各位在飞安的工作偏重在理性,但是,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还是要生活的,所以,生活里面还是需要感性这方面来调合。譬如唱唱歌、看看电影,要不然也要出去郊游或旅行,那都是要满足这个部分。如果一个团体大家都很理性,没有感性,就会像没有润滑油的机械一样,常常会碰撞,有了感性这一部份,大家在工作、相处的时候,就会有润滑作用。

有些人很厉害,他能够控制别人的情绪,或者是掌握别人的情绪。他要你高兴你就高兴,让你生气你就生气。能够这样,当然是他先把自己的感性掌握得很清楚,然后就可以掌控别人了。这个能力,可以使一个人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部份掌握不了的话,事实上,对一个人、对一个团体,会比较难掌握。

以前吴大猷就常讲:「人是最难搞的,搞物理都很容易。」为什么人比较难搞呢?因为他有感性,你不懂感性,当然就觉得难搞了,如果懂的话,人也是好搞的。所以,飞机好搞,人也好搞啊!我想,这是生命的特征,如果是搞飞机的话,因为飞机是物,只要用理性去对待它,大概都可以把它搞定。但是,生命就不同了,生命除了有理性之外,还有感性,你一定要懂得感性,才能够把握它。

愿性是在立志、求善、求勇

再来就是「愿性」,「愿性」是什么呢?「勇」跟愿有关,「善」也是愿,「知、情、意」的「意」是意志,意志就是愿性。我们从小读书,一定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志愿。你的志愿,就是在讲你的愿性是什么?也可以代表你的意志是什么?或者是你的人生方向是什么?这些都是「愿性」,可是现在这个部分被我们忽略了,心灵就缺了三分之一。

譬如说,有些人上大学要选什么科系,是爸爸妈妈帮他决定的。很多读医学院的学生,自己根本不喜欢医学,是爸爸妈妈要他读的,或是随着社会的价值观去读的。后来他也做了医生,但这不是他的志愿,他这一生真的会很痛苦。这个现象就表示我们还不了解「愿性」是什么,如果大家对于「愿性」清楚的话,就不会犯这种错误。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了解到心灵这三个面向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如果只重视其中一个或两个而忽视其他一个或两个,是绝对错误的。

(图三:理性的层次)

理性的层次

我们就由浅至深来谈理性(图三)。你常会想东想西是吧?那想东想西的心就是比较低层次的理性。如果你有系统地想,思维是有系统的,就是比较高层次的理性。比这更高一点,就是形而上的逻辑论证,我相信在座各位,对于逻辑论证一定很讲究,就好像侦探要用逻辑论证,抽丝剥茧地把真相找出来一样。比逻辑论证再上一层就是智慧,在这个层次,他可以接受的假设是多种假设,多种假设透过逻辑论证,可以得到多样的结论。不同的假设,经过逻辑论证,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有智慧的话,就可以接受很多不同的假设,如果智慧不够,就只能接受一个假设。如果你可以接受很多假设,即使是相反的,你也可以接受,都可以拿来用,这样的理性层次,就达到了智慧层次。

直觉能生万法

如果你只能接受一个假设,其他的假设不能同时接受,特别是相反的更不能同时接受,这个智慧就没有那么高的层次。那更高一个层次是什么呢?就是「思议所不及」,也就是逻辑论证达不到的地方,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又清楚明白,到了这个境界就是「般若智」了,是属于一种直觉,这个直觉能生万法。当我一讲到这个层次的直觉,就跳得太高了,好像不太容易懂。但是,我要提醒各位这一层次的直觉,是你每天都在用的。

我举个例子,譬如有一天你拿着榔头钉钉子,不小心敲到手了,痛不痛?那种立即的痛感,那么清楚,是经过思辨的吗?没有,那个就是「直觉」。譬如说,这个三明治到底好不好吃?你要经过思维、逻辑论证,才知道它好不好吃吗?不需要啊!一看就知道的。所以,我们在做非常多事情的时候,根本都是在用直觉,但是,问题是你常常不承认你有这种东西,你以为你没有,实际上我们是有的,而且时时刻刻都在用。虽然实情是这样,直觉还是需要锻炼的。

理性的限制

有了假设,我们经过逻辑推论后,就会得到一个结论。假设是你自己定的,你可以定N个假设,也会得到N个结论,这只是逻辑论证而已。但是,我们在做逻辑论证的时候,是不是很严谨?「列子」里面有一个「亡鈇意邻」的故事,说有一个人掉了一把斧头,心里就猜测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这小孩的行为、走路就像贼,再看他脸上表情也像贼,听他说话也像贼,看他所有动作态度,没有一样不像贼。没多久,他在家里,找到了自己的斧头,这时再看这个小孩时,所有的动作态度都不像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逻辑论证是不够的,结论是要经过查证的。所以,飞安委员会就是在做查证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样才会得到真的东西。经过逻辑论证得到的答案只是推论,而推论,也就是解题的能力,包含前面猜想的能力,就是所谓的「智慧」。

不过这样的理性还是有限制的,它的限制是什么呢?是在它的基础是假设,假设改变了,后面的结论就会跟着改变。因为这个假设是随你选的,意思就是任何结论,你都可以得到,只要选一个适当的假设,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论。所以,逻辑论证并不能证明答案就是真的,一定要经过查证,查证就是做实验,就你们的工作来讲,就是要去做调查,而调查也等同做实验。科学的实验也是有限制的,是什么呢?科学实验要能够重复,那么,科学实验是怎么认知、怎么知道、怎么判断这就是正确的证据?证据摆在那里,它自己不会讲:我是正确的证据,不会的。而这个证据、实验的结果、查证出来的证据,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怎么判断?证据本身是不会说话的,我们说证据会说话,其实它本身不会说话,是人在说的,是在人的认知之下,说出来的。所以,最重要的限制,还是受人的认知的影响,因为,这些查证所得的证据,还是人说的。凡是人说的,就不一定是绝对正确。所以,犯罪案子也会误判,误判的事情还是会发生,为什么?因为这是人做的。

我们如何超越这个限制呢?就是要超越到理性之外,所谓理性之外,就是要超越到没有假设,到「空、无」的层次。如果你可以超越假设,那么,它无限的潜力就会出来。套一句佛家用语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超越假设。如果是「有所住而生其心」的话,就没有办法超越假设。

(图四:感性的层次)

感性的层次

接下来讲感性(图四)。我们来看,感性的最低层次,就是情绪,再往上一层就是感情,比感情再高一层,就是feeling。这一个层次,我一直要找一个名词来表达,以前用「感觉」,觉得不对,后来就用「感性」,感性是好一点,但也觉得不太适合,找来找去就找了英文字:feeling。这个字,我发觉美国人他们的意思,跟我要表达的是一样的,就代表我要的意思。很奇怪,跟我们中国人讲feeling,大家统统都懂,所以,就用了这个字,而且很正确地知道我要讲的意思。如果我用「感觉」来表达的话,反而会听错。所以,这个层次大家是有的,但是,中文里面并没有一个适当的字来代表这个层次,反而英文有。比这个层次再高一点,就是所谓的「大爱、博爱」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大家常讲的「慈悲」是在更上一层,是与「情感所不及」「憎爱不关心,常伸两脚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在同一个层次。

感性的直觉层次

所谓的慈悲,就是「无量慈悲」。这个层次到了直觉,也就是感性的直觉层次,那是什么呢?是「情感所不及」的状况,感情到不了这里,那它是什么呢?就是六祖所说的「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是什么境界呢?就是感情所不及,就是超越了爱恨情仇,得大自在。这样的境界,就是「无量慈悲」的境界。这个境界又到了我们所谓的「直觉」层次。

受生爱,爱生取

我们再来看feeling是什么?我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讲,年轻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根本不知道感性是什么。可是,有些同学很会谈恋爱啊!跟女朋友感情好得不得了,我不懂谈恋爱是什么,也没有女朋友。所以,我就问他:「喂!谈恋爱是什么?」他听我这样问,就说:「哎呀!你好像完全没有感情这个东西。」我说:「我就是没有啊!那你教我吧!」于是这个好朋友就教我了。可是他怎么讲我都听不懂,因为我真的搞不清楚。那时他就到市面上买了一本《世界伟人情书大全》,厚厚的一本,然后就翻给我看:这一个伟人是有真感情的,那个人他没有。我说:你怎么知道?他也讲不出来,只说:这个就是有嘛!在里面又翻到拿破仑的情书,我们一篇一篇的看,他说:这有真感情。约瑟芬是拿破仑的情妇,她也有回信啊!他说:约瑟芬没有,感情是假的。我说:我就是看不懂,为什么这是假的?他又要我写情书给一个假想的情人,我就写,写了几次,他看了以后说:「哎呀!这个不行,你的情书里面,都是『因为怎么样,所以怎么样』,『因为你很好,所以我要爱你』『因为你很漂亮,所以我要怎么样……』」我说:「不这样,不然要怎样?」我就发觉脑子里面,全都是「因为、所以」这个结构。他说:「你要把因为、所以拿掉。」我说:「拿掉就没有了,就写不出来了。」他这样很热心地教了我三个月,然后到最后一天就说,他放弃不教我了,说他没有办法。虽然这么说,到了第二天,他还是一大早就跑来,他说:这是最后一次了哦!实在没有办法就没有了。他就草草的画了一个图,这一个就是感觉,另外一个才是感情,加上一个理由那就是假的,从你的感觉一出来的就是真感情。他这么一讲我就懂了,我不是没感觉!只是不知道他们讲的感情,原来是这个东西。所以,就在那一剎那,我完全懂了。我说:原来你们讲的是这个,我知道啊!而且我有啊,这是什么东西?就是feeling。

懂了以后,我就跟他一样地神,一对男女走过,不管是亲密的、不亲密的,我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有没有感情。有一天偶然遇到一个朋友,当我和他在聊天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过来跟他闲话两、三句,等那个女孩子一走之后,我就问说:「你们有很深的感情哦!」我这么一说,把这个朋友吓死了。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和那女孩子的感情,以为掩饰得很好,怎么一下子就被我看穿了,真是吓到他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我真的懂了,因为经过了查证。那个时候,我们很得意,他自认为是天下第一情圣,我说:那我是第二吧!学佛之后,读了「十二因缘」,看到「十二因缘」中讲「受生爱,爱生取。」看到这一段我也吓到了。原来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懂了「受生爱」:就是由感受直接生出来的,才是真的爱嘛!我只懂得这一个,祂懂十二个,我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二,原来两千多年前,祂就清清楚楚了。

(图五:十二因缘及好感、爱、占有流向示意图)

※沿着十二因缘逆向回来,爱就会一直存在

好,现在我来解释(图五):譬如说,我们在爱一个人的时候,事实上,在爱他之前,一定是先有好感,那个好感就是「受」,也就是感受、感觉,这就是feeling。有了feeling以后,才会去爱,爱了以后,就会怎么样?就要占有、要控制。当好感变成爱的时候,好感就没有了,当爱变成占有的时候,爱也没有了,只是占有。所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是这么来的。人一定是依着「十二因缘」这样走下来的(由「无明」往「老死」),走到后来就是生老病死。佛法要我们怎么走呢?就是要我们逆向来走(由「老死」往「无明」),逆向走回来就不会往「老死」落下去。所以,在「爱」这个地方,我们不要只想保有爱,你要沿着十二因缘逆向回来,爱就会一直存在。也就是说,你要一直保持在有好感这里,那么爱就会存在,就不会落下去。我们一般讲的爱恨情仇,就在「爱」这里,你只要能提升上去,你的爱就会更开阔更丰富。所以,我们要回溯,回溯到我们的感受、欣赏的态度这里,那你就会保有美,也会保有那个feeling,不要随着习性向外驰求。因为这样的回溯,就会回溯到无明,无明过来就是本明(也就是禅宗说的「本来面目」),如此就可以一直回溯到直觉,这样的回溯,才是向内心的,也才会越来越开阔。

(图六:愿性的层次)

※愿性的层次

接着讲愿性(图六)。如果一个人遇事常犹疑不决,他的愿性就很低;若遇事有所决断,能做取舍,那他就在比较高一点的层次,这是就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来说的。大一点的事情,比如:作人生的大抉择,或说人生的志愿,这个层次又要高一点了。再高一个层次,那就有关你的信仰、使命感,也可以说是永恒生命的抉择,就不只这一生了,也就是生生世世的生命,你怎么抉择的问题了!还有比这个更高的,就是「意志所不及」,到了这里就超越了意志,他有大无畏的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

※愿性直觉层次的威力

这个层次还有一个「无始清净大愿」。菩萨都是依「无始清净大愿」而来的。「无始」就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就来了,就有这么一个清净大愿,没有理由,一开始就来的。所以到了这个层次的愿性,是既不讲感情,也不讲理性,就是「我要什么」!这个层次的愿性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你达到这里时,你就知道,就像孟子所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任何困难都不在乎,这就是我要做的,是非常勇猛、意志坚定、无可动摇的,那就是到这个层次了。

像菩萨乘愿再来普渡众生,是没有理由的,不这样做,他不舒服,他不要钱,也不要地位权势,也没有什么爱好不爱好。你看,这个「愿性」,我们觉得不了解它,隐隐约约知道一点,但是,对人类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大概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受到影响。

你的志愿是什么?自己要去找到内心渴望的东西,那个渴望才是你的志愿。我知道很多人一直找不到,他自己也不晓得要干什么?因为他自己不晓得要干什么,所以,爸爸、妈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老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或者这个社会价值观,鼓励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你要努力去找,去发掘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每个人一定有的,不然,不会来做人。

愿性的限制与超越

「愿性」也是有限制的。「愿性」的限制就是常常认为:哇!我的愿望太大了,怎么行呢?人生苦短啊!哪有那么大的愿力,所以,还是小一点吧!觉得这样才可以完成,这样子的话,你的愿性就被限制了。像菩萨的「无始清净大愿」,根本不在乎这一生的,他的生命是无限的,所以愿性就无限。当你感叹生命短暂,限制了你的成就,就要发菩提心,证「无生法忍」,这样一来就能够行菩萨「无始清净大愿」,没有任何限制了。发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你的真心,也就是真正的本性,而证「无生法忍」就是靠近了你的真心。所以,要能够行菩萨大愿、做菩萨行的话,就要回到直觉的部分,亦即到了愿性的最高层次就没有受到限制,这里即是直觉这个层次的愿性。

(图七:理性、感性与愿性的比对)

理性、感性与愿性的比对

这里我们将理性、感性与愿性的层次综合起来看(图七):这个表是互相的对比,刚刚我们都已经一个一个地说明过了,大家可以就心灵三面向的层次由低至高互相对照,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对比关系:每一层都类似,都是可以类比的。而到最高一层,我们发现「直觉」是心灵三面向共同的最高境界。什么是直觉?我们又怎么让直觉恢复、展现呢?以下我将一一说明。

直觉就是从菩提心直接去知觉

什么是直觉?直觉就是从菩提心直接去知觉。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你的「能知能觉」,每一个人都有能知能觉,最纯粹的能知能觉,就是菩提心。什么是「能知能觉」?譬如说,我站在这里,你们看见我了,就是因为你们有能知能觉才看得到,这个就是菩提心。当然,能知能觉有层次浅的,层次浅的还不纯粹,所以,要到层次最高的纯粹那个部分,才是菩提心,也可以说就是你的真心,用禅宗的话来讲,菩提心就是「本来面目」,所谓本来面目就是菩提心,那菩提心是什么?就是最纯粹的能知能觉啊。像前面举的看见我的例子,菩提心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天天都在用呀!

不纯粹的能知能觉,一定要靠这一个纯粹的能知能觉,它才有作用。如果说我的最纯粹的能知能觉没有了,而我现在用了一个不纯粹的能知能觉,这是不成立的,不纯粹的能知能觉要起作用,纯粹的能知能觉一定要跟它在一起,才会起作用,而纯粹的能知能觉,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你用你的菩提心或者本来面目,直接去感知,那就叫直觉。不是透过思维去感知,也不是透过想东想西去感觉,更不是透过逻辑论证,而是直接去感知,那个就是直觉。

直觉就是心灵自主最高表现

所以,它是「思议所不及的」,能够从菩提心直接作为,就是「率性而为」,用佛经上的话,就是「率萨埵性」而为,这样就没有根据什么理由。通常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有个理由我们才会去做,而没有理由,从菩提心直接作为就是率性而为、率萨埵性而为,直觉就是这样。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就是心灵自主的最高表现,这个时候,你的心灵不会受到外在的那些条条框框的左右和限制,心里面的东西就能直接发出来了。

很奇怪哦!讲到这里,大家好像觉得很深奥!事实上,很多人都在用哦!我知道很多女生,要试探她的男朋友是不是真的爱她,都要试到这个程度的!都是要测试:不是因为她很有学问,她长得漂亮,她家里很有钱,所以你才要娶她,如果是这样,她心里面会觉得不舒服的。她希望你爱她,都是发自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就是要爱她,这样子的爱,她心里面才会觉得满足,不能确定的时候,就要来试你,我知道很多男生被试得很痛苦。

这样子的爱、「直觉」的这种状态、这种的率性而为,是好多人心里向往、想得到的。可是,讲也讲不出来,做他又会做,真是很奇妙。现在,我把它说出来,大家又觉得很深奥、很难懂,真是很好玩的事情!

恢复直觉的方法

好,那我们怎么恢复直觉?就要像前面说的那样,追本溯源,回溯回去,找到自己的本心、本来面目;另外就是要放掉执着,对内心的那些执着或者是假设、认定,都把它放掉;再来就是学习静坐,就可以恢复直觉。

※佛法讲的觉性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明: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在找一个东西,可是我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但是,我晓得我要找一个东西,这个就是我的愿性。后来上中学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要求的是「真」,当时的学生,以为物理就是在求真,所以,我就去学了物理。学到后来才知道,原来物理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发觉它不是真的呢?因为那些大科学家都说:「你们有办法的话,随时可以推翻我的定律。」可以推翻就表示那不是真的。那个时候,心里很痛苦,学了半天,原来那些都还不是真的。可是我还是想求真,所以就开始去学佛,学佛之后才晓得,最真的「真」就是我们的「觉性」,也就是禅宗讲的「本来面目」。禅宗讲「能、所」,我现在把它改成:「能知能觉」简称就是「能知」,「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这样子比较现代的话。「被知」就是只要被我拿到、被我想到、被我看到、被我听到,都是被知。能够去看这些被知、听这个被知、摸这个被知,看这个被知,是谁呢?就是「能知」。

像这个东西摆在这里,你会觉得这是被你看到的嘛!对不对,这就是被知!只要有被知存在,一定有能知!没有能知,你怎么会觉得这是被知呢?当你觉得这是被知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能知在。可是,这个能知,就没有被注意了。「真心」在那里呢?就在「能知」这里,就在所谓的「能知能觉」这里,这才是真正所谓「真」的根本。

释迦牟尼佛的另外一个称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跟我讲的「纯粹的能知能觉」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佛法讲的「觉性」,就是讲能知能觉,这个才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真正要找的是「觉性」,说穿了就是求佛法。这个愿望,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可是要经过这么长的人生,这么多波折以后才弄清楚。这股往前追寻的力量是从那儿来的呢?其实就是靠「愿性」的力量在推动的。从这里,你就知道愿性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你深藏的愿性实现的时候,你是非常快乐的,你会觉得,什么都不需要,这个就够了。

好,我想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顿悟与渐修两者并重

问:请问梁老师,经过今天的演讲,我感到满好奇的,像进入到觉性,是顿悟还是渐进式的?率性而为还有学习静坐,对我来讲有点模糊,是不是再阐释一下?

答:事实上,顿悟和渐修两个都要。渐修就像我们数学里面:如果这里有个点,我有另外一个点,要趋近它,我每次都走一半、走一半,那是无限的趋近,但是,永远到不了。最后要到得了,不能那样渐进、渐进,所以,最后那一顿,是前面做了很多的渐修以后,这么一顿!因为那是从有到无的变化,那个变化你没有办法用渐修的方式进去。那你说:我不要渐修就等那一顿,这样是得不到的,那一顿是渐修之后才有资格做的。

至于说率性而为,你必须先悟了「本来面目」(「菩提心」、「真心」),也可以说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水准,你才能够率性而为。如果没有到这个水准,那你率的是「贪、嗔、痴、慢、疑」的根性,也就是率的是识心,不是真心,那就有可能胡作非为。

静坐的目的

静坐是什么?粗分我们的心,可以有两种层次,上层是本来面目,下层是识心。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的;识心是生灭的。所谓生灭心就是一下子这样想、一下子又那样想,这就是生灭。所谓的「不生不灭」就是不会生出来,也不会消失,一直稳定地在那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静坐的时候,可以把生灭心安静下来,生灭心安静下来以后,不生不灭心才容易显出来,这就是静坐的目的。

问:用各种方法在学习静坐,恢复所谓的自性的过程中,佛法的末那识阿赖耶识,与西方的潜意识,如何很自然的去导入,区分清楚?

答:我们的识心是很复杂的。从「十二因缘」来看,所谓的识心是什么?从「名色、识、行、无明」,这是「识心」,这边的「本明」才是「不生不灭心」。识心的构造很复杂,「末那识」就是指「行」,「无明」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部分,就是西方所谓的潜意识。潜意识的意思,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有这个东西,当然,它的意思也就是无明的意思,无明的含意跟潜意识的含意是类似的。我们静坐的时候,你说,这些东西我们怎么区别啊!那难哦!一般人大致上他可以区别的,是名色和识这个地方。所以,你静坐的时候,先把识心静下来,直到这个成功了以后,你间接的才会进到本明这里,是有步骤的。

识心受的磨练愈多,直觉就越强

问:梁老师,您刚才说直觉是最高境界,同时也举了很多例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经验,脑子里累积了很多的记忆,是不是就会有很多的直觉能力。就日常生活中比较低层次的直觉来讲,年纪愈大,经验愈多的人是不是直觉就愈强?另外,是不是有很多人,天生就具有直觉的能力,那是他前辈子带来的吗?

答:很多人对直觉有误解,好像一个人最好不要读书,不要有很多知识,直觉才会强。不是,事实上,直觉就是在「本明」这边直接来用,但是他还是要透过「十二因缘」才能显出效用。所以直觉本身要接受这个身体,这个世界,不断地互动、回馈,才会强的。不是「本明」以下都不要,大家对直觉实在不了解,所以有很多误解。直觉它是要独立,但不是没有关联。

直觉要灵敏,还是要有很多经验。譬如说,当你开车的技术很熟练的时候,是不用思考去开车的,即使是非常困难的停车空间,也可以毫不费力就停进去了,这就是靠直觉。如果你没有那么好的开车经验,能凭直觉就停进去吗?又譬如有医术精湛的老医师,常常看一眼就知道病人是什么病,他用的就是他的直觉,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经验是不可能有这个直觉的。

所以,直觉并不是无中生有、单独存在的,它是跟你的识心有互动、回馈的。对某些事情,经验愈多,识心受的磨练愈多,直觉就越强。但是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文化,都是否定直觉的,所以,我们受的教育越多,工作的时间越长,直觉被否定的次数就越多,最后就萎缩掉了。小孩子的直觉好像比较灵敏,是因为他的直觉被摧残的比较少。如果我们的教育文化,是接受而且鼓励直觉的,那么人愈老、经验愈多,直觉就愈强。

被知的都不是能知

问:梁老师,再请问您两个问题。我一个叔公九十五岁,他静坐大概四、五十年如一日,每一次跟他谈话,都会有很多生活上的体会。有一次问他:听说静坐有可能会走火入魔?他说:「会,但是没有办法解答。」第二个,我们有没有前世来世?这个当然跟今天的主题没有相关,但是,好像可以延伸到这个层次。

答:走火入魔是有的,当你有执着的时候,有可能会走火入魔。所以,来圆觉宗学的人,我都会教他们一个东西,教他们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教他们一个:「被知的都不是」,这个就可以避免走火入魔。被你知道的,就是被知的,被知的就一定不是能知,那我们要求的是能知啊。所以,用完整的话来讲,就是:「被知的都不是能知」,因为能知是佛性、自性、本来面目,而我们要求的就是本来面目,所以,被知的都不是,这样的话,就不可能走火入魔。

第二个:有没有「前世、来世」?有。当你承认有心灵,那就有灵魂。只要灵魂是存在的,就有所谓的前世今生。如果你否定灵魂存在,那就没有了。那么,我们问:「心灵存不存在?心灵是什么?」心灵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能够举例说明吗?很难,对不对?物质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把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心、一个是物。心就是心灵,物就是物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这样分类,可是,物是什么,很容易定义,心到底是什么?好,我用另外一个东西来问:一个是能知,一个是被知。这个宇宙我也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个是能知、一个是被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全部就是这两类。

能知是什么?被知是什么?我们先看,像这个笔,被拿的就是被知,我不拿就掉下来,我的手能拿就是属于能知。但是,讲到纯粹的能知,就比较有深度了,我今天也没有时间讲。

那么,我们就问:「心」属于能知还是被知?「物」属于能知还是被知?我们先问这个好了,物是属于能知还是被知?它一定是被知嘛!是不是?心属于能知还是被知?至少有一个把握,比较偏向能知。

所以,如果我这样子定义的话,就很清楚了。心就是能知,物就是被知。当我这样子一定义以后,心,哦!原来是能知,那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

每一个人都有能知,我站在这儿,你看见了,你就有能知,你如果没有能知,你怎么能看,你就看不见啊!所以,你的能知是存在的,它就是你的心。所以,你用能知和被知来定义「心」和「物」清楚得很。

如果你没有这个能知,你能说我也不相信你能说出来,你要反对也反对不出来。所以,我们确定我们有能知,这是毫无疑问的。从真实面、实际面来看,这是真实的。既然能知就是心,所以,心灵是存在。心灵存在的话,灵魂就会存在。所以身体死掉、坏掉的时候,能知并没有坏掉,能知没有坏掉,心灵就不会坏掉。所以,它就会以我们所说的「灵魂」这样子的状况存在。没有坏掉,一直存在,就会有现在、过去和未来,所以,根本绵延不断,这个部分是不生不灭的。因此前世、今生、来世是存在的。

(编按:2005年10月6日梁乃崇教授应飞安委员会之邀,演讲「理性、感性与愿性」此一主题,讲稿由张春美记录,黄秀真、曾煜隆整理。图示由苏莉华制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