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六章 佛法实践


第六章佛法实践

佛法在世间流布,根本目的是要救度众生,使众生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脱离了实践,只能给大家一个言辞的说教,或是一个美妙的向往,而不考虑众生能否依教奉行、获得解脱,那样,就把佛法当成戏论了。

一、扫除成见

1学佛的目的

我们来此世间,应该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导师们告诉我们同一件事:了脱生死,达到圆满的生命境界。如果来此世间做了一百件事,唯独这件事没有做,那等于空来一趟。只知道追求欲望的满足、对自身的存在缺乏理性的审视、不谋求超越,被佛看作是做人的耻辱,斥之为「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

佛教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以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人生于世,诸苦逼迫,死而转生,生必有死,《大经》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在生死苦海中沉浮飘泊,孤苦凄惶,纵然有所作为、有幸福快乐,也难免被无常的铁轮所碾碎,找不到真正能够安身立命的归宿。这对于一个认真对待生命的人来说,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

我们之能够学佛、念佛,乃是有极殊胜因缘的,不管我们最初是以祈求平安和现世利益为目的,还是以学识上的研究为目的,或者只是为了涵养身心、提升人格,甚或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带着批评、审视的目光乃至迷信的思想开始学佛。但要知道,佛法的存在,并不是附属于世俗生活的,更非纸上谈兵,学佛的唯一目的应当是:了断自己旷劫以来的六道轮回之苦,然后以成佛之身倒驾慈航,引渡茫茫苦海中的芸芸众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佛成佛、念佛成佛,并使所有的众生皆能学佛成佛、念佛成佛。学佛的人如果置生死大事于不顾,则是偏离了方向。

2、学佛并非消极逃世

看破红尘、消极逃世绝非学佛的正途。如果修学佛法要离开大众、逃避现实,或者不问世事、闭目塞听,那都违背了佛陀的初衷。我们的烦恼是从内心而起,无时不在,无处不现,逃避卸责只会常被环境所逼迫。学佛的人认识到世事是虚幻多变的,以尊贵的佛法为归依处,心中有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当下就能自在安稳,既能投身到烦烦恼恼的生活当中,同时也能安住解脱之道。佛法是在生活当中体现出来的,佛法和世间法是相辅相成的。

学佛的人远避声色货利,不似世人心无厌足,这也会令一般自命为积极上进的人产生想法,认为佛教不适合充满竞争和机遇的现代社会。实际上,为众生服务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世尊曾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且庄严地狱。」地藏菩萨也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言,这都是佛教「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入世精神的写照。三宝弟子遵循佛的教导,能够以报恩之心纯正无私地为大众服务,以良好的品行带动社会风气。世人所说的积极进取,不外是名利上的争逐,有谁想到牺牲自我、从事普度众生的工作呢?

3、任何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在社会上,人们或为生计奔忙,或执一己的知见,因而无缘信受佛法。即使那些景仰佛法的人,心中也有很多顾虑,比如,「古来高僧大德苦行苦修才有所成就,我能行吗?」还有人说:「学佛需要清心寡欲,我放不下怎么办?」

实际上,佛法是不会对任何人设置障碍的,有能力的人可以学佛,没能力的人同样可以学佛。有的法门是为那些能够苦行苦修、根机猛利的人设立的,有的法门则是为那些不能精进苦修、摆脱不了世间烦恼的人所设立的。在八万四千法门中,有的难行、勤苦,有的则易行、安乐。再者,我们不需要先把自己改造好以后再开始学佛,所谓「就路还家」,任何状况都可作为学佛的起点,而且,也并不要求学了佛就要立刻有所改变,由于时代因缘的不同,学佛的人可以有各式各样的表象。

和我们以前相信的任何事情一样,信佛是自然的、流畅的,不必等待某种特殊因缘,只须多多听闻、拜读、体会。

二、破疑生信

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

疑是离间之毒,是损伤慧命之刀,它使我们无法接触到宽广而高贵的真理;信是人生益友,是旅途资粮,它能消灭贪欲、骄慢和恐惧,能使人常有在佛前之念,常有被佛拥抱之念,使人感到与佛同在、与佛同行、与佛同住。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变得越来越「精明」,甚至有些神经质,以至于把怀疑本身当作真理。在我们眼里,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没有希望,一切都不能遵循。我们盲目地怀疑一切,好让别人把我们当成有智慧的人。我们随时指出什么是错的,而不去问什么是对的,而且还不假思索地嘲讽传统的精神理念,否定以善意或平常心所完成的事情。

我们错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当成真理,如果有说法与此相悖,那一定要打个问号。岂不知,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观察的范围,在宇宙当中仅是一粒微尘而已。

佛法是万物本具的真实,并非佛所创造,只是佛通过修证将其揭示出来而已,任何人都可通过如法修行去验证此真理,犹如自然科学中的法则,可以重复验证。

佛说:「我所说法,唯信能入。」什么是信?信就是相信佛的智慧,而非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佛所说的话,才能契入佛法。

佛法之宏深,非凡夫智慧所能测度,我们首先要多多听闻,从中获得信心。

对于闻佛的教法而信心深厚的人来说,喜悦之心自然生起。入此境地,当不再进入迷惑世界。

三、好的开端

1、启发自己

学佛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道路,因此,必须虔诚、恭敬、严谨。而从另一个侧面看,学佛又像一门艺术,我们应该灵巧地启发自己进入祥和、喜悦的气氛之中。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初升的红日、潺潺的溪流、浩瀚的天空、静谧的月色、拂面的海风……所有一切美好的景色都能在我们心中唤醒另一片天空;我们可以找些令自己神采飞扬的音乐,用来敞开自己的心胸;我们可以将一些令自己感动的诗偈或教法带在身边,随时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也可以倾听一位法师的开示录音带,或听听神圣的唱诵;我们还可以在房间里点燃一炷香、摆放一束花、供奉一尊佛像或几本经书,简单而庄严,这样,我们的房间就会变得温馨而神圣。我们就像会晤老朋友一样,喜悦而快乐地融入佛法之中。

2仪轨

佛堂选择一间净室,于正位摆放阿弥陀佛像,以一佛代表万佛。若无条件,可不设佛堂,暂以佛经代替佛像礼拜即可。

佛像:朝夕瞻礼阿弥陀佛,表达景仰、归命、亲近、思念、感激之情。

佛珠:手持佛珠,称一声佛号拇指数一粒珠,以此种方式达到相续念佛。

顶礼:亦称「和南」、「头面接足礼」,众生恶业深重,需要弥陀垂慈接引。

顶礼之时,五体(两肘、两膝、额)投地,两手于头的两侧向上接住佛的两足(象征佛的福德和智慧)。方法:

(1) 佛前站立,合掌(十指并拢,掌心微空),置于胸前。

(2) 躬身,左掌不动,右掌掌心向下按于拜垫中央,双膝跪下,左掌掌心向下按放左前方,右掌移至右前方,左右掌与肩同宽,额触垫上两掌间。

(3) 两掌外翻,掌心向上(接佛足),稍停片刻。

(4) 头离拜垫,右掌掌心向下撑于拜垫中央,左掌立胸前,起身,合掌。

(5) 问询:鞠躬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拱至齐眉。

动作宜缓慢平和。

注:行者平日若未曾留心上述仪轨,单以至诚恭敬心而礼拜、称念,亦无不可。

3、一门深入

在探索过各种神秘传统之后,应选择某一特定的法门,千万不要陷入一种「购物心态」:从一种教法到另一种教法,从一位师父到另一位师父,到处选购,不肯一心一意地修持任何一种法门,这样一来,在继续寻找的同时,寻找本身就会成为固执的观念,使自己完全变成一位修行的观光客,忙得团团转,却没有一点儿成绩。

专修一种教法,并不是要限制我们,而是一种慈悲的善巧方便。我们应该以全副身心来遵行这种教法,同时要以开放的、恭敬的态度对待其它一切法门。

四、选择教法

释迦牟尼佛在四十九年的说法过程中,所遇众生千差万别,大智则为说大乘法,小智则为说小乘法,善人则为说通途的解脱之法,恶人则为说特别的救度之法,八万四千法门可谓异彩纷呈。

祖师大德为了使我们更加方便地学习和行持,结合时代因缘和众生根机,特别推崇某些经典和论释,整理出区别于其它法门的纲宗和判教体系,以突显本宗的特色,激励弟子,使之安心起行。在历史长河中,各宗各派经历着各自的兴衰演变,其中生命力比较旺盛的是禅、密、净三宗。禅宗密宗等多靠自力在此秽土断惑证真,因此归入圣道门净土宗依靠佛力往生净土成佛,因此归入净土门

众生根机的差别,决定了法门的多样性,这也恰好说明了佛法严密性的一面。但是,如此众多的法门,是不是每个都要修行?要如何入手呢?

选择法门除了必须有经典依据、祖师传承之外,一定要教契时机,即必须要适合自己的根机、程度、环境和时代。置身于某种法门,修行时如果没有合乎经教的现实体验,得不到安心之乐,实则是法不契机。经言:

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证涅槃,愚学增生死。

可见,正确的选择极为关键。

现代人需要的教法,必须避免教条、排他性和复杂的形而上学,当下就能了解,简单而又深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修持。

1、时代因缘

在选择法门之前,首先应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自身根机。

(一)时

世尊在诸多经典中预示佛法流传的三个时期: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一、正法时期:佛灭后五百年间,有教、有行、有证。

二、像法时期: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有教、有行、无证。

三、末法时期:一千五百年后,一万年间,有教、无行、无证。

时至末法,众生去佛遥远,无真实的行与证,所以圣道门不振。

(二)处

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世尊称此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在此污浊的世界里,世人沈迷于自己所创造的梦魇之中,抱着令人伤心的幻想,倾力颂扬自我,颂扬那些毁灭世界的力量,深陷愚痴之中,还自以为学识渊博,就像盲人被盲人引领着,漫无目的地东奔西走。具有神圣意义的观念遭到否定,生命的终极探索困难重重,只有少数人踏上精神之路,周遭没有人支持他们的选择。要想净心修习甚不容易,能够用来修持的时间很少,传法的善知识也很难找到,处处都是退转之缘。在此恶世之中,纵然是未证不退转位的菩萨也会因一时不察或一念之差而落入恶业罗网,以至于前功尽废,所以,浊世依自力修行是否能够证得道果,实在是未知之数。

(三)机

生在末法娑婆秽土的众生,皆是业障深重、根基陋劣之人。经中有云:释迦本师于娑婆世界人寿百岁时示现成佛,其间众生「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摒弃,以重业故。」「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悉皆充满娑婆世界。」「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末法众生积习如山、心动如猿、意志薄弱、根机下劣,欲靠自力而得精纯之戒、定、慧甚难,经言「重如举三千大千世界。佛在世的时候,众生天性淳厚、根机猛利,十人修行,九人成道。到了后来,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逐渐陋劣下来,在晋唐,尚有仗自力了脱生死的人,现在已没有了。

2、圣道难证

圣道即此土入圣之道。根机猛利的众生听闻正法,发起出离六道之心,抛弃自我的知见,止息一切欲念,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远离颠倒,严持戒律,断恶修善,努力精进,返妄归真,深入正定,不再作能起染污束缚的业,消灭再生于六道的因,以智慧剑断烦恼根,心自然与真实相应,最终必能超越世间法的桎梏,证得超越生灭的寂静涅槃。

圣道修行最基本的原则是戒、定、慧三学:

戒:恪守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守住感官的入口,小罪亦见其可畏而不犯。

定:心的统一。远离爱欲与不善,逐渐趋入心的安定,寂然不动。

慧:了解并遵循四圣谛,观察思惟,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

自力修行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经中比喻说:修道的人像一头牛,背上负载着很重的东西,走在泥沼当中,虽然身体已经很疲倦了,但仍不敢左顾右盼或稍停片刻,一定要不停地努力,等到从沼泽走出之后,才可安心休息。

圣道八万四千法门是佛观机而说的,除了密宗兼以佛力而外,皆仗自力,若有一丝烦恼未断,则生死即不能免。在无量法门的修习过程中,若无明师指点,若无真实持戒,若不熟悉解脱的方法,难免迷失、堕落。即使生生不退,也要经过长得不可想象的时间方能断惑证真。正如一位尊者所说:「不要有证悟的希望,却要一辈子修行。」这对于鞭策修菩萨行的人下恒久不懈的决心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普通人而言,却是「佛道悬远,闻者生畏」了。

很多人自身烦恼未断,欲于五浊恶世救助众生。其发心难能可贵,但其做法却是不切实际的。

3、净土易往

净土法门是世尊无问自说的他力易行之法,以信顺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救度为要。念佛人即使烦恼丝毫未断,只要信靠阿弥陀佛,一向念佛,终将承蒙接引,成就佛道。第十八愿是一代佛教的主旨。净土三经皆说念佛往生之事:《大经》有「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观经》有「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付嘱,《小经》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明示。

念佛法门无不可行之时,无不能行之人,因此普应群机,无论上中下根,皆可修学,世尊亲口劝导,十方诸佛证诚护念。经中说:末法时代,单靠自力修行,很少有人证得果位,惟依念佛法门,仗阿弥陀佛本愿往生西方,才可度脱生死。《大经》说:末法万年之后,佛经渐渐流失,释迦牟尼佛哀愍邪恶炽盛的灭法众生,特留此《无量寿经》住世百年。若有众生听闻、拜读了这部经典,「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利根之人修习任一法门皆可得益;钝根之人则宜选净土门。

世尊应化之时,众生亲闻佛法,自力修行容易成就;佛灭后两千五百年之今日,众生心力微弱,又不能见佛闻法,则应依止他力救度的净土门。

生值末法,万万不可自恃才高,轻视净土法门,岂不知连智慧化身文殊菩萨尚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文殊菩萨发愿偈云: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

印光大师曾开示说: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比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然一生西方,则生死已了,烦恼不生,已与在此地久用功、断烦恼净尽了生死者相同。」

开显此称名念佛法门的,是唐朝善导大师大师继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的净土他力果教理念,融汇自己净业修持的证悟,集成了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土思想体系,成为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其净土思想具有平民性、超越性的宗教特色,把一度曲高和寡的殿堂佛教普及到社会现实当中,使凡夫众生也能得到人生利益。由净土信仰所衍生的诚信、谦卑、报恩、安贫乐道、向往光明等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安定社会人心发挥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师所提倡的「凡夫念佛往生成佛」的理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信众,以至于当时的长安城出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盛况。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然,处是娑婆,时是末法,机是愚恶;八万四千法门中,堪应此处、此时、此机的,唯有称名念佛一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