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济人之急
济人之急
“济人之急”,就是周济人遇到的急事。前面是讲“救人之难”,这个“急”与“难”是不一样的,灾难主要是突发的事件,这个“急”呢,是每一个人在他一生的过程当中可能都会碰到这个比较急的情况——比较困难。“急”就不是突发的东西,有时候他真的一下子生病了,没钱看病,他就急了。所以这个“急”的范围呢,主要跟财物有关系。那么世间人都很看重生命,我们的身体叫内命,财物为外命,要依靠外命才能够维持内命,所以一切众生都爱钱。但往往最可爱的它就匮乏,匮乏就形成一种逼恼、一种窘迫,这时候就应该要给他帮助,这就叫雪里送炭,要在他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那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急”莫急于穿衣吃饭,每个人都得要有衣服来御寒,有饮食来摆脱饥饿,维持这个身体的业报身啦。如果没有食物,没有衣服,他就觉得饥寒交迫,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他最希望有人救助。在疾病的时候,医药就是很急的事情了,要给他解决疾病的痛苦,就得要施给他医药。有子女的人,等子女大了,他以什么为急呢?为儿子要成家,要把女儿嫁出去,如果过了婚嫁的年龄,这父母就会着急了。遇到家里有亲属或者父母去世了,这时候最急的就是要办丧事,要把这个丧事打理得好,如果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这时候这个穷人家就急了,这时候就是最需要给予帮助的时候了。所以这些众生窘迫,没有办法没有福报来解决的时候,我们要随自己的力量,随着当时的情况赶紧给予帮助。这就是“济”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要接济他人之急呢?这在我们中国的上古文化有一个观念,就是同体同胞。孔子在《礼记礼运》里面谈到人类社会一个非常美好的形态,叫大同社会。在《礼运》里面有这几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天地大道运行在我们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么天下之人就以公作为行为的准则,不是自私自利的;既然出于公心,他选拔官吏就会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贤和有能力的人去放在他最合适的岗位上,人际关系都讲信誉,都非常和睦;那么人的同体感、仁爱心具体体现在家庭关系当中后,它就会扩大,所以每个人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父母有孝心,而且会把这个孝心拓展到天下的人,这就“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仅是慈爱自己的子女,而且要慈爱天下所有的子女,这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深厚的推己及人的泛爱的精神,有时候叫博爱的精神。那么对这个财物,他也是这种心量的,财物不能去浪费,看到地下有货物不要抛弃,要把它捡起来保存好,但不一定要藏在自己的家里。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运作需要大家出力量,每个人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有智慧出智慧,有财力出财力,如果说整个社会的繁荣自己没有做点贡献,这是应该惭愧的。当自己献出自己力量的时候,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这些都是以一种“天下为公”的心态,来处理家庭关系,来处理人和团队的关系。所以这就是谈“诚明”问题了,一个人有这样的真诚心,他一定会开发他光明的性德、他的智慧。这就是一个深厚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怀,他有这种情怀再去观察他人处在这种窘迫的时候,虽然这个窘迫的处境是在别人身上,但是他不会说这仅仅是别人的窘迫,他会直接说,别人的窘迫、别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因为他认为是同体嘛。我们去理解这个同体呀,它就是生起道德行为的巨大的一种心理和一种哲学的原则。同体就是比如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一体的,这个一体里面有头,有两只手,有足,有五脏六腑,这就构成了这个一体里面的部分。但这些部分是一体的,比如说当这个左胳膊受伤出血了的时候,这个右手对它的帮助是不是无条件的?因为右手给它帮助,知道是同体,你左手把这个血都流完了,你右手也就没有生命了,所以右手对左手的帮助是无条件的,是不讲代价的。实际上帮助了左手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由于它们是同体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对这个身体我们从肢体的受伤去帮助它,他是不假思索地马上就要止血的,本能的一种反应。他只有认为同体,只有对这种疼——疼痛感同身受,知道这样的休戚与共的时候,他自然这种行为就会出来。那么我们把这种一体感再扩大一下,我们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球,乃至一个太阳系,乃至一个银河系都是同体的。其他国家的民众处在灾难的时候,处在流血的时候,你要不要以这种像右手帮助左手的行为去帮助呢?这就是佛教讲的自他不二,你帮助他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这就是由同体观所引发的自然的一种道德原则。 但往往由于现在我们有我执,有身见,心量狭小,这种同体感我们越来越没有概念了,觉得他人是他人,我是我,所以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很多的摩擦,甚至最终都是同归于尽。《百喻经》里面它有一个这样的例子,说有一个师父有两个徒弟——大徒弟、二徒弟,这两个徒弟呢,平时还不错,但也有点争强好胜。这个师父腿部不大方便,有点关节炎,他就跟两个徒弟说:“你们给我按摩按摩一下。”大徒弟按摩左边,小徒弟按摩右边。这个大徒弟在按摩的时候说:“我一定要按摩得很好,让我的师父很舒服。”结果他看这小徒弟也很卖劲,他心里说:“我要让他不舒服。”等到他的师弟走的时候,他想:“我让你按摩?我不让你按摩,我要功劳独占。”等他那个小师弟离开的时候,他拿一把刀把他师弟按摩的那个右腿给它砍断了。“让你按摩?不让你按摩!”这个小徒弟一看:“诶,把我按摩的那个腿都给搞断了!你搞断了我的,我也搞断你的!”就把另外一个左脚也砍断了。你看这两个徒弟,但是疼在哪里呢?疼在他的师父。这两师兄弟在这争强好胜的时候,他的师父在流血啊,不仅肢体在流血,他心也在流血。所以我们人类社会都是在干这些蠢事啊,就好像一个国家两个政党在打架,但我们的祖先怎么看我们哪?,所以一定要有同体感啰。所以如果把他人的急——窘迫看成自己的窘迫给予帮助,这就是我们生生世世不会遭遇窘迫的一个善因,救人之急就等于救自己之急,救了自己之急,你积了这个善因,你生生世世也就不会这么急,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现在就涉及到财产问题了,这个陈几亭先生说民间都称富人叫财主,为什么叫财主呢?由于他对财物有主持权,有掌控权,是他的福报。但这个“财主”要顾名思义了。虽然是你家里的家业——大家都要注重财产,无恒产就无恒心了,大家很注重这些,但如果有同体的观念,你要有一种意识,就是一方面自己惜福,自己要节约,另一方面把你惜福的一些福报要让大家共享,共享的观念这就是“周济他人”。一个财主要这样做,以后他的财产、他的富贵才能够长久。但是可惜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富人哪,财主哇,他并不是做了一个财产的主人。什么叫财主?你能爱惜这个财物,而且能够智慧地应用——能用得出去,这才叫财主。如果你只是爱惜这个财富,你不去用,不仅不给他人用,连自己都不用,家人都不用,就是囤积在那里,这就叫财奴——被财物所奴役。 自古以来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了。你看这个法国有个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笔下常常会描述那些吝啬鬼的形象。比如这个葛朗台,他是非常富有的一个人,但是他就非常得小气。他自己不用,自己穿得非常破旧,家里吃得非常得糟糕,他的女儿穿的都是破裙子,想参加一个Party呢,都没有一件好一点的衣服,他就这样地爱惜钱财。他积聚了很多的法郎,都把它放在最高层的阁楼上,把它封得严严的——一缸一缸,然后他每天晚上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拿着一盏灯悄悄地爬到阁楼上,然后就把这些装法郎的大缸的盖全都打开,然后就这么摸呀摸呀,然后就听这个“哗啦、哗啦”声音啦,他就在那享受——整晚整晚,这是他最美好的享受,但是不用一个法郎,这就是叫财奴。那这种人发展到最后,他临终的时候也会积聚很多很多的法郎,由于又很贪恋又要保护,他有可能以后变成一条蛇就盘在这个法郎上:“你谁也不敢动我的,动了我要……”保护他这些法郎,这就是财奴。所以佛经都要求我们:要看清这个财物是不坚之物,要用这个不坚牢之物来修持坚实的功德。财产你不要以为就是你的,财产为五家所有:如果水灾来了,你这个财产也保不住;火灾来了,财产也保不住;小偷来了,你这个财产也保不住;国王要没收了,你也没有办法;如果再生个败家子,也不是你的。你要了解这个五家共有的这种真实性。所以要趁自己还有财产,头脑清楚,赶紧要布施。要知道这个财——钱哪,它的本性就是水呀,钱财如水,你不可能存在这里,水性是要流动的,所以现在看你的智慧,你要把这个水流到什么地方,这是你的智慧。能够往你这边流,是你的福报;你要把它流出去,这是你的智慧。所以怎么去流?就是要布施,对那些处在困难的时候的众生,这就叫悲田。要种福田——种悲田。 如果你以衣服布施给他人,你下一辈子就能得到漂亮的庄严的容貌、颜色——上妙色,你的长相就会庄严,因为你用衣服来庄严了别人,那么反过来就会庄严自己;如果你拿饮食去布施给他人,你下辈子就能得到大力气,因为饥饿的人一吃饮食,他身上就力量充沛了,就有劲了,有劲——反弹过来,下辈子你身上也有劲了,做举重运动员可能能得奥运会的金牌啦;如果你以灯来布施他人——灯是照明的,这种因果都是对应的,那对应的因果法则,下辈子你的眼睛就会很明亮、很清净,不会得近视眼,;如果你以车乘来布施他人,车乘是让大家旅行哪,行走比较安逸,那么你的身体也会得到一种安乐;如果你以房子来布施他人,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以房子布施他人,以后你下辈子所需的东西也不会匮乏。这是《优婆塞戒经》里面的,告诉我们居士怎么去行布施。因为在家居士种福田以布施为主,尤其是以财布施为主,出家人是以法布施为主。如果你“给妻子奴婢衣食,有怜悯欢喜心”,就是你对自己家人——妻子啊,自己家里的佣人啦,你布施给他们饮食、衣服,而且是带着怜悯他的疾苦之心,布施有欢喜心——要以欢喜心布施,不能勉强,不能好像布施出去没办法,布施出去很后悔,像钝刀割肉似的那样的后悔,那他的福德就会有折扣——如果你以怜悯、欢喜心布施出去了,你未来是得无量的福德。 这里布施再告诉大家一点,这事可能大家不了解的。布施首先取决于念头,当你说你要把一个东西布施出去,你已经说出口了,虽然东西还没有拿出来,但是已经在他人的账面上。比如你要布施十万块钱,已经说出口了,那这十万块钱就不是你的了,你最后不拿出来,实际上你是欠了人家十万块钱。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哪!有很多人上次四川地震也说捐,很多企业家口头上承诺了要捐多少捐多少,最后到账面上没有那么多,很多钱就不捐,这是不可以的。你在公众场合已经说出口的,已经写出来了,你一定要捐出来,你不捐出来你就等于是犯了盗了,这一定要明白呀。你看我们昨天讲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季札,“季札挂剑”,古人就知道这个道理。季札他去考察各个国家政务的时候,他身上佩戴了一把白银镀的剑,当时经过徐国,这个徐国的国君一看这把剑很欢喜,很喜爱,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这个季札呢,他是个善良的君子,一看他这么喜欢,心里就动了个念头:“哦,既然他这么喜欢,我就送给他好了。”但是他只是有这个心理,盘算这个,动了这个念头,这个话还没有说出口。为什么呢?因为他还要到其他几个国家去,这把剑他还要随身带着,自我保护还用得上。他念头就是说:“等我其他国家走完了,回来的时候我把这把剑赠送给徐国的君王。”那么这样子他就又向前走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徐国的君主去世了。那一般来说,这把剑他都没有说出口,而且徐国的君主去世了,可能对一般人来说也就算了,但是不——这个季札他要履行他的心里的承诺。所以就到徐国的国君的墓上去祭祀,去礼拜,最后把这把剑拿出来挂在了徐君的坟墓上,——送出去了。所以你看古人他动个念头,他知道这就是因果:你动了念头要赠送给对方的时候,这把剑就不是你的了。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确实存在已经做承诺的他不兑现,不兑现就有因果。
——2008年11月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