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居士:中道的智慧
中道的智慧
佛教讲中道,避免偏激的观念和行为,中道的正确意义是什么?中道阐释的是不落两边的正中的道路。佛陀曾比喻说,上游的木材如果要顺利的运送到下游,耍顺着水流而行,不要靠到岸边搁浅,也不要沈没在水底,才能到达目的地。 中道又如弹琴,如果琴弦太紧,声音粗涩;琴弦太松,则声音沉闷;不松不紧,声音才会美妙。
在实践上佛陀开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自我虐待的无义苦行,或放纵感官享受的沉溺乐行,两者都不能得到心灵的解脱自在,唯有依中道的智能而行才能解脱。
在观念上的中道,则离常见、断见,一见、异见,有见、无见等边见,胜解缘起性空的中道。
为什么谈中道必须明缘起?如『杂阿含』三○○经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由此生故彼生,而不起「无」见,此灭故彼灭,因此不起「有」见,不落有无二边,就是缘起的中道。
十二缘起本为四圣谛中说明流转还灭的集谛,而其「此有故彼有」的原理,则是适用于一切法的。缘起法则说明了一切存在都是在相依相待之中呈现,其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实体或绝对性,所以缘起的极致就是寂灭,而这寂灭不是灰身灭智、沉空滞寂的意思,而是一切执取、边见的息灭,也就是「空」的的意思。
既然,一切法归于空,是否偏于一边,而有失中道呢?须知「空」并不意味最终的结局或结论,而是指相依相待的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空就在每一刹那所呈现的各式各样的现象中展示它的普遍性。可以说缘起即空、空即缘起,名为中道。
由此可知中道并不等于中间路线,或两边加起来除以二那样简单,而是恰如其份、回到最真实的状态,所以当体即空的缘起中道,即是「诸法实相」。
那么,如何体认中道,并实践中道?
体认中道,就是看到真相、生起智能,不再执迷于错误的认知;实践中道,就是将所见到的真相,内化为行动力,扭转偏离中道的身口意三业,回归八正道、六波罗蜜的中道正行。
所以,在生活中体认中道、实践中道,就是要如实了知当下的情境,观察它的缘起缘灭、依存关系,不要固着在某种思考观点上、局限在某种经验模式,而能以更超然、更开阔的视野来认清事物的真实状况,然后依据这「无执、无滞」的空性智能,清除内在的阴影、激情、臆测、成见,以及不合乎中道的不良习惯,然后适当地处理眼前的事物,如此则能顺于中道的正法。
在佛法里,慈悲是一项修行,在世俗中爱心也是一种美德,然而如果偏离中道,就会有所缺失。如果出于慈悲和爱心而帮助别人的时候,忽略智能的观察,没有见到对方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因为你的帮助,无论是金钱、劳力或感情上的支持,造成强固的依存关系,非但不能使他因为困境而学习、成长、独立,反而因为依赖日深而更没有自信,或不知珍惜、感恩。这就是缺乏智能的溺爱,而非发自觉醒的慈悲,有些亲子关系的问题都是由偏离中道所引发的。
真正的慈悲与爱心是是要帮助他坚强地站起来,而不是使他更软弱,或将父母兄姊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甚至需索无度、得不到则怀恨在心。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缺乏中道的智能,真是可悲。
以中道的智能来处理事物,应观察因缘,知道对方的想法、感觉和需求,并了解彼此互动的变化。例如:办理奖学金,若只是用清寒证明来决定帮助对象,并不一定就是恰当的,这种单一的、孤立的判断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缘起即空的中道。
如何观察因缘?这需要进一步经由晤谈了解其家庭背景、人格发展,兴趣专才,并作适当的生涯规划辅导,真正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培养其成为才德智能兼备的人材,这是更为理想的作法。由于不拘泥以清寒证明为唯一标准,打破过份简化的「证明及审核」的工作模式,而更能适当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学生,这就是「空」的智能。
至于在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际遇,如何以中道的智能来应对?
例如,我在工作单位,虽然努力工作,偶而也会有一些瑕疵,上司不假辞色的责骂,让我的自尊心严重受损,真恨不得立刻辞职不干了!但因为工作难觅,为了这份薪水,只好忍气吞声!
愤而辞职或忍气吞声这两种反应模式都是一边,都是僵固的、陈腐的、局限的,没有中道的智能!如何是中道的智能?
同样地,观察因缘,放开视野,不要主观地认定上司故意借机羞辱你,也不要自怨自怜,觉得尊严被践踏,这些通通都要空掉,然后理智地分析整件事情:
因为你最近有事心烦,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错,而刚好加上公司的业务紧急,以及上司修养差、心情坏,所以口不择言!这就是实际的因缘!既是因缘生,只要因缘改变,以后觉察力、少犯错、业务不再急迫、上司心情好,不就没事了吗?何必愤而辞职,也不用忍气吞声,以理性的方式,中肯的应对,加上平常心就可以了!
只是尽到自己的责任,那么,放开对工作表现好坏的过份在意吧!毕竟没有绝对的好坏,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然后,还要放开虚妄的「自尊」,那只是我慢的习性而已,这样多自在!
那么,即使哪一天,明明自己没有错,却偏有人找麻烦;或是自己受到赏识,交付重要任务,而同事却因妒忌而冷嘲热讽、说一些不合实情的风凉话,也都不必太在意,而能以缘起即空的中道智能,淡然处之了!
中道的智能,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端看自己如何用心、如何修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