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居士:‘佛法概论’导读


佛法概论’导读

黄国达

观察有情乃无常相续的生命之流,只是身心和合的假名,身心都没有“我”,离蕴、处、界的“真我”,也只是玄想而已,许多人谈修行多偏于定心、感应、神秘现象或世俗的功德,而由“蕴处界”现观无常无我,则可说是直入佛法堂奥的修行。对有心从佛法中得到内心自在慈悲的人,这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本书的书名,乍看起来像是一般的佛学简介或初学的入门书,而其实内容却是十分严谨,若没有相当的解行基础,并不容易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本书主要以原始佛典“阿含经”为诠释和引证的对象,全书共分二十章,内容涵盖:三宝、教典结集、蕴处界的分析、心意识的观察、世间、缘起论、三法印、中道、戒定慧、菩萨行、正觉与解脱等佛法的根本义理。在这里,我们可以抛开佛教在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种种宗派、文化差异问题,而直接地看到佛陀说法的原貌:以人为对象,以“法”为中心,纯朴的、可经验的、实践的佛法。读者如果能够将本书的内容彻底通达,并且依此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观照,“见缘起”、“见法”并不是很遥远的事。

本书在民国三十八年即出版,导师对于原始佛教的研究,大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位,导师对于佛法的研究路线,早期接触三论宗的注疏,而后追溯到印度佛教思想的演变,对佛法有着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观点,也与近代西方及日本的纯学术研究有所不同。可说是一位兼有深度与广度、学术与信仰、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佛学大师。

大小乘的同源异流

第一、二章谈三宝与教法,“法”的重点在于依归法,即真谛法、中道法和解脱法,法不限于经典,凡是身、口、意都可以表显教法。

在第二章“教法”中导师认为:最初结集的原始圣典为经与律,“阿含经”所展现的是融然一味的佛法,其间并没有大小乘的分别,佛灭后逐渐流布产生小乘(即部派佛教)与大乘(大乘经),而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发展,差别是:大乘佛教注重融贯和直觉,重在赞仰佛陀的行果;小乘佛教,注重精密和思辨,重在说明生死的事理。小乘论多渊源于释尊的言教;而大乘经却从释尊的本生、本行,进窥佛陀的精神。大乘经是艺术化的,小乘论是科学化的。大乘经保有佛教传统的实践精神,富有感化力:小乘论却不免流于枯燥而繁琐。但他保存作者的名字,体裁与经律不同,这比大乘经的融摄世俗,推为佛说,也自有他的长处。这两者,一是佛道中心的,一是声闻道中心的;一是重缘起的寂灭,一是重缘起的生灭。从释尊的本教看,可说各得佛法的一体;佛法的如实相,并没有大小可说,大乘与小乘只是行愿有大小而己,在这样的说明,对于大小乘的论诤,可以有比较中肯的看法。

“蕴处界”的观照法门

第三至九章谈有情、业、心与世间,佛法不能离开有情而专在形上学、宇宙观上讨论,而是就近的身心和环境来观察:

一、蕴观----色、受、想、行、识五蕴

二、处观----眼、耳、鼻、舌、身、意六处;

三、界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

由此观察有情乃无常相续的生命之流,只是身心和合的假名,身心都没有“我”,离蕴、处、界的“真我”,也只是玄想而已,许多人谈修行多偏于定心、感应、神秘现象或世俗的功德,而由“蕴处界”现观无常无我,则可说是直入佛法堂奥的修行,对有心从佛法中得到内心的自在和慈悲的人,这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有情生命的延续谈到四食----有情由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而维持生命,这包括了物质和精神、感官的摄取。而生死流转的根本则是无明与爱,无明不是一无所知,反而是充满邪知邪见,不知无常、无我、缘起,落入常、断、一、异、有、无及我见,由此生起贪爱、嗔恨,造业、受报,常在生死流转而无法解脱。

缘起无我的业力

佛法从缘起无我观中开展的业感说有四项殊胜

一、自力创造非他力

二、机会均等非特殊

三、前途光明非绝望

四、善恶有报非怀疑

这些有别于无因、邪因、或宿命、神造说,也比一般庸俗的因果报应观更为深刻,读者可以好好参阅。其中谈到恶业并非一定非感苦报不可,只要不起贪嗔痴慢等烦恼因缘不和合,就可以不再感报,即使苦报来临,也会因为内心戒定慧的力量而冲淡,就如将盐倒入大河,并不觉得咸苦那样,佛法的业力观并不是要追究过去的错误行为,而是要在当下净化自心,离苦得乐。

第十至十二章谈的是缘起与三法印,包括“我论因说因”、“缘起法”、“三大理性的统一”。

深观因缘

有关因缘的说明,导师以“三重因缘”作了清楚的分析:

一、果从因生:

现实存在的事物,绝不会自己如此,必须从因而生,相对于因,假名为果。在一定的条件和合下,才有“法”的生起,这是佛法的基本观念,也依此来对治无因论和邪因论。

二、事待理成:这比上一层要深刻一些。一切事相,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里,有他更深刻普遍的理则。世间的一切,都循着这必然的理则而成立。佛法称此必然的理则为“法”。经中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这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是因果现象所不可违反的。

三、有依空立:果从因生的事相和事待理成的理则是“有”的,而这些都是没有实体性,也就是依“空”而建立的。这就是三重因缘。

至于缘起的定义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法都不离依存关系,而其内容是十二因缘,也就是缘起的流转和还灭。

生灭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

在三法印的讨论中,一般人总会被无常生灭和涅槃的不生不灭的矛盾所困惑,导师以中观的空义来贯穿,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故,皆属因缘,无有自在,无有自在故无我:无常,无我,无相,故心不着,无相不着故即是寂灭涅槃。”

因为: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没有真实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见,灭而不起无见,生灭都是缘起本空的。缘起法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缘离散了才是空,当诸法生起时,正存在时,由于没有丝毫的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灭的。从无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灭、本性不生不灭,就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当中看出。生灭无常的现象,在本质上是空无我的:空无我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说:“不生不灭即是生灭”,这样,缘起法的本性空、无我,就贯彻三法印了。!

第十三至十九章谈的是修行方法,内容有:“中道泛论”、“德行的心素与实施原则”、“佛法的信徒”、“在家众的德行”、“出家众的德行”、“戒定慧的考察”、“菩萨众的德行”。

谈到“道的必然性与完整性”,导师特别提到八正道,是知与行、志向与工作、自他和乐与身心清净的统一,修行要注意不要因为过分偏重于一部份如禅定、知解而成为支离破碎,不成其为“道”了。

戒定慧的考察,有关禅定和离欲的问题,导师特别有详细的讨论,依照佛法的修行观念,禅定虽然不等于解脱,却是引发智慧的方便,而修习禅定,必以离欲为先。

“离欲”的探讨

禅定的本质,在于厌此欣彼,厌离对外尘的欲望而欣乐内心的愉悦。所以初修行时,先呵五欲,对于微妙的色、声、香、味、触,认识它的过患而厌弃,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侧重于五欲及性欲,离欲就能得定,生色界天。所以,如果不能由修定而发慧,只是厌离物欲,厌离男女欲,专心修定,就是外道的修行。佛法的出家生活,就是适应这一类根性的众生而施设的方便。

欲到底是什么呢?微妙的五欲,不过是诱发情欲的因缘而已。因为内心经常被环境诱惑,所以要离五欲。其实,欲是内心的习惯反应,佛说:“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若我不思汝,而汝则不生”(法句经)。佛法的离欲,重于内心烦恼的调伏,并非拒绝世间的一切。

人类有眼等五根,就不能不接触五尘。佛法的离欲,不是拒绝这一切,而是要净化自心,在适当的、合于社会习俗,合于身心需要的情况之下使用,不生贪爱、染着而牵缠不已。

释尊的生活,不只穿粪扫衣,也穿名贵的金缕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树下住,也住高楼重阁:不但独住山林,也常与四众共住。只要不系恋环境,不追逐物欲,那么随缘适量的享受,无不是少欲知足。反过来说,如果贪欲炽盛,那么即使粗衣恶食,也不能算是少欲、离欲。

慈悲利他与解脱自利的统一

“菩萨众的德行”中谈到菩萨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从自他和乐的慈悲行中去净化自心,应参与社会一切正常生活,作利益众生的事业。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见的善知识,各有不同的事业:有国王、法官、大臣、航海者、学者、教育家、数学家、工程师、商人、医师、艺术家、宗教师等,这些都是依自己所作的事业,引发一般人来学菩萨行,在利他中增进自己的知识、福德和智慧。利他的慈悲与自利的解脱,在菩萨行中得到统一。这样的经证针对年轻学佛者常遇到的矛盾心结----“家庭事业与修行无法兼顾”而言,可说是引领人们走出困境的一盏明灯。

有关菩萨的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菩萨道的修行,破除了“出家至上”的迷思,而重视广大在家众的心声,像维摩诘、善财、常啼等大菩萨,都是以在家众的身份,教化众生。可以说,印度佛教的出家制度,仅是适应印度特殊的宗教环境的方便。维摩诘居士示有妻子,常乐梵行;常啼菩萨东方求法,也与女人同车,这是从悲智相应中,作到了情欲与离欲的统一。

缘起的佛陀观

在第二十章“正觉与解脱”谈到证果的问题,其中导师在“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分析有很深刻的观点。在大乘法中,观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无限的境地,而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经验到的。现实人间是缘起的存在,佛陀还是和平常人同样吃饭、睡觉,也会生病、衰老。佛陀观所以会成为如此全知全能,那是因为佛法普及民间之后,从佛弟子对佛陀的无限思念和景仰的宗教感情所发展出来的。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是因觉证缘起无常、涅槃寂静,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而到达圆满的境地,佛陀并非全知全能,这并非人间佛陀的缺陷,其实这样才是契合实相的,而无论佛陀出现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的知识、能力、存在,必定是适应而到达恰好的,这就是佛陀的绝对性,所谓“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正是此意。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