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身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生’等说法,不可以执着为一定。中阴身的死生,是就众生无明心中,所出现的生灭之相来说的,不可以呆板的用世间人的死生之相来看待。中阴身的受生,快的话一弹指之间,就会向三恶道六道中去投胎,慢的话会到四十九天,甚至超过四十九天。

刚死的人,能使认识的人,在白天或晚上见到他们,他们与人接触,甚至交谈,这种情形不仅中阴身可以,就连已经在善道或恶道中受生的人,也能在朋友及亲人的面前现形。虽然说这是本人意念的示现,其实这个权力是造化的神灵所操作的,以此来告诉世间的人,人死了之后,神识是不会消灭的,以及善恶的果报不是假的。否则,阳世间的人不知道阴世间的事,那么‘人死了之后,形体就朽坏,神识就飘散’的瞎人慧眼之邪见,一定会使很多人群相附和,这样就会使世间的人,全都陷入于没有因果,没有来生后世的邪见深坑之中,将会使善人也不警惕努力的修行品德,恶人更加穷凶恶极的造恶了。虽然佛陀说善恶有报,但是不能证明,谁肯相信呢?

现在由于亡故之人现形来示现,足以证明佛陀没有说谎,果报确实是有的,因此不但善人更加努力做善事,就连恶人的心,被这种情形与因果的道理折服,而也不致于太过恶劣。天地的鬼神,想要人们明白这些事,所以会有死亡的人在阳世间现身,阳世间的人到地府中被审判等事。这些都是用来帮助佛法,协助世间人事的治理的,这种道理很是微妙,然而关系很大。这种事,古往今来的书上有很多的记载,不过书上都没有说明这种权变之所以然,及这种事所带来的利益。

中阴身虽然离开了身躯,但是依旧有身躯的知见,由于有身躯的知见,所以就需要衣服及饮食来滋养,因为凡夫的业障深重,不知道五阴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仍然认为自己与世间人没有差异。如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则当下就能脱离此身体而无执著,这时就能五蕴都空而诸苦都消灭,真如佛心显现,而万种功德圆满彰显了。

亡者的境界并非都相同,所以生者不妨随个人的知见来为他们办理资生之物,譬如焚烧冥衣,世间人只要想着有给亡者衣服的心就可以了,至于衣服的大小长短,岂能大小合适?然而只要生者有这份心,并且根据亡者的情感知见,就能够合适、相宜,由此可见一切诸法,是随着心念转变的大道理。

死亡之后,尚未到六道受生之间,就叫做中阴身,如果已经到六道受生,就不能叫做中阴身,至于他们附在人的身上,讲说受苦享乐之事,这都是神识的作用。投生一定是由于神识与父母的精子与卵子和合的。所以在怀孕时,神识就已经住在胎中了。有人出生时,才被人见到他进入母亲的房中,这是因为父母行淫时,有其它人的神识代他受胎,等到要出生时,本人的神识才来,而代替的识神就会离开了。

印光大师原文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祇。欲以彰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耳。否则阳间人不知阴间事。则人死形既朽灭,神亦飘散之瞽论,必至群相附和。而举世之人,同陷于无因无果,无有来生后世之邪见深坑。将见善者则亦不加惕厉以修德,恶者便欲穷凶极欲以造恶矣。虽有佛言,无由证明,谁肯信受。由其有现形相示等,足征佛语无妄,果报分明。不但善者益趋于善,即恶者其心亦被此等情理折伏,而亦不至十分决烈。天地鬼神,欲人明知此事。故有亡者现身于人世,阳人主刑于幽冥等。皆所以辅弼佛法,翼赞治道。其理甚微,其关系甚大。此种事古今载籍甚多。然皆未明言其权之所自,并其事之关系之利益耳。

中阴虽离身躯,依旧仍有身躯之情见在。既有身躯之情见,固须衣食而为资养。以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仍与世人无异。若是具大智慧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其境界虽不必定同,不妨各随各人之情见为资具。如焚冥衣,在生者只取其与衣之心。其大小长短,岂能恰恰合宜。然承生人之情见,并彼亡人之情见,便适相为宜。此可见一切诸法,随心转变之大义矣。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时,即已神识住于胎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代为受胎。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文钞》之《复范古农居士书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