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达中的种种心理
最近观察了自己和同学一起交流时的语言行为,发现我总是急于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这种行为有什么弊端?背后有哪些心理在作祟呢?
首先,我为什么急于表达?
这里面有“我知道了,你不要讲了”“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知道你要讲什么了”“你的这些想法我也有,可以这样解决的”“你这样表达,会不会影响到他人”……这些处处有“我”的想法,造成的后果即是没能真正理解对方到底要表达什么。有时他只是说说而已,并不需要我们去解决或回答他的问题。
其次,急于回答出解决”方案“的背后。
表现的是:”我的方案优先“”我是能够帮你解决的“”你听我的就行了“”我学得比你久,比你好“”你看我多有见解“……自我的”主宰感、优越感、重要感“实实在在地表露无遗,往往就变成了滔滔不绝地分享。本来对方想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被我生生挡回去了。
第三,是否就不要表达或少表达呢?
既然这样表达会表现自我,增强三感,那是否不表达就不会我执呢?很多时候在共同交流时,一些同学会说:”我就听听,你们说吧。“或者轮到他表达时,会认同某一两点,不认同某几点。这种不表达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是否存在”我分享得不好,怕失面子,让大家笑话“”我没有自修,就来听听,来感受一下氛围“”看看大家怎么说,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再思考一下“”学得也没有什么收获,不知讲什么,就听听吧“?仔细思维,还是有个”我“。一个小组、一个班级,长期有几位不太分享的同学,慢慢地,整体的学习氛围也会受到影响,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那么,到底怎样的表达比较合适?具体怎么做才如法呢?
他人在表达时,做一个“无我”的倾听者,即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去体会对方。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对此作出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倾听。”
少用“建议、比较、说教、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询问、辩解、纠正”,全身心地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不要急于做什么,保持充分地关注,之后再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感受或理解,同时请求对方的反馈。
在此期间,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越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倾听他人,也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这样也就能与对方加深联系。
倾听时要转换中心,表达时更要转换中心,真正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想法和需要。作为一名交流学习组织者,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倾听者,只需要点头,微笑而已。在充分体会对方的情况下,主动表达我们的想法,分享自己对本期内容的理解、接受、运用。在善巧方便时虚心地问对方:未来有什么打算吗,可以分享给我们一起学习吗?相信对方会为自己作出最好的安排!
平常我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不要贬低自己,希望别人肯定和赞扬自己,希望别人不要否定自己,在人际沟通中这种表现可谓淋漓尽致。但这些期待,其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痛苦。我们被“我的想法”所困住,想通过这些所谓的想法证明“我的价值”,我们为此付出体力、精力、时间等等代价,就是不想让这个“我”受伤害。
但,我是谁?想想也是可笑,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念头而已。?事实上,所有满足自我的努力都得不偿失,而且没有止境,因为自我是满足不了的,它永远需要更多,好比喝海水止渴。当别人赞扬我了,我会期待更多的赞扬,越来越无法承受批评和否定。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外表看起来非常坚强和优秀的人,内心却有着格外脆弱的一面。我给人的印象其实也是如此!刀子嘴,豆腐心!强烈的我执者!
修行要弱化我执。我执表现在哪里呢?慢慢去看到它,识破它,放下它。这样的人生才会快乐和有意义。
今天把想表达的表达了,是看到了“我执”的危害。它渗透在我的语言中,渗透在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分享给有同感的人,愿我们放下“我”,收获一个清净自在、无所得、无相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