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七讲


佛光禅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七讲

我们修道能够契合实际在生活中相得益彰的时候,那你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很多学佛的在家人和出家人,也听到过这话:三心不留,滴水难消,就是三心不可得。关键是这些道理,你要不要去做,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你做,又怎么去做?做到哪个程度?这个通通都有一个规范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去遵循。遵循那种规范力,自然你就能得到他的真的受用。

这种受用来自于你观念的坚定,和你行为的统一,这样才能得受用。你想得到好的东西,必须你得改变自己的认识。三心不可得这个观念就是绝对空性的观念,我们只要对任何一种境界有所挂碍,那你必然已经生三世之心了,一念生起,三世之心通通现前了。

这三心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心是对于我们过去的妄念,已经消失的所谓的念,已经寂灭了,境界所谓消融了,你对过去如果还有一种挂碍,那你就不能得到所谓的解脱。人总沉浸在过去的那种好也好,坏也好,那个当中的话,那你活得就会很累,就非常悲哀,非常沉重的去生活。

这个道理很多很多现象可以说明,你看从商的从政的,也包括那些所谓的文学家,文学家其实是最怀旧的人,那种怀旧的思想恰恰就障碍了本来的智慧的很深的一种行为。三国演义就演了一段故事,说明怀旧的东西肯定会障碍你,怀旧这种思想情绪肯定会障碍你的判断力。首先周瑜没有受怀旧思想情绪的影响,蒋干不是跑那儿去了,蒋干盗书那一段嘛,他两个虽说是同窗之谊,但是他没有被这种情绪所影响,恰恰他可以利用这个东西。

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这就是怀念过去心。周瑜当时他那种境界,能够挥洒自如,没受那个影响,结果他受的什么影响呢?他跟诸葛亮打交道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能三气周瑜呢?其实这就受到过去的影响了。他气在何处呢,气在过去的辉煌上,十四岁就统领三军,那也是很厉害的人物,居然就输给一个,当时诸葛亮就象书生一样,形容诸葛亮是羽扇纶巾,那不就是书生吗,书生还外加个术士,三国演义里演的那个。恰恰利用他这一点就把他给治死了,这是三国演义最有名的一段,就叫过去心不可得,可得的时候就死掉了。

我们学习佛法不要单纯地去看所讲的文字上的东西,你去理解他那个道理,你去观察世间的一切万法,森罗万相,世间一切法无不显示这个道理,通通显示。就包括诸葛亮也是啊,诸葛亮最后死在何处呢,为什么有一种仰天长叹的悲哀呢?,他也是死在过去心不可得。他要得,天天念叨什么一统天下,重新建立一个大汉,也是过去心不可得。他不懂得顺应潮流,什么叫潮流?大众的方向,他看不清,用他一句话来说,叫不识时务。

时务是我们现今,当下这个生命状态,他的运行方向,你要看清楚,这叫识天命。你看不清你现在生活这个空间里,生命主流的方向,你必然要完。能识时务的,就是能晓天命啊,你看历朝的君主啊,能够建立王朝的君主,他都要审时度势,审是非常观察细致的看待现在人们的所需要的东西,然后根据这种潮流,去选择他该怎么适应,所以他就能获得成功。

这是外在的因缘,我们如何能够处理好内心世界的平衡,如何能安置好我们所依的外缘,如何处理好我们所对的境界,跟内心世界的统一,这是在你人生过程当中,能够看清楚这一点就非常好了。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什么,就像《康熙王朝》里面朱三太子,明明大明王朝已经完蛋了,不是真货还冒充明朝朱三太子,去反清复明去。

那时人家民心思定,他不看这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理想主义去胡作非为。他的福报也挺大,他能号召起来那么多人去响应他,又能集聚那么多钱财,但是他不懂得去识时务,最后必然灭亡,所以我们真正要看清楚自己在生活当中的一个氛围,该站哪种角度,这就叫人贵有自知之明。

所以说我们修学的人,这个自知之明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要建立在我们对过去的正确认识,别管是社会也好,个人也好,你对过去都要有一个很好很正确客观的看法,但是也别背着放不下,你过去好也好,坏也好,那都是过去的事,对你现在的一种行为只是一种增上增益的行为,我们过去好,继续发扬,我们过去不好,我们立即改掉,这叫过去心不可得。

用现在话讲,善于总结历史的人,善于正确观察看待历史的人,才能有美好的未来,才能更好的把握现在和创造未来。你说他违背现在这些哲学吗,一点也不违背,这叫过去心不可得,你总活在过去那种光环下,就死定了,这叫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被现在这种境界所迷惑,没有一个主流方向的原动力,趋使你生命行为延续下去,那现在这种人就会发生一种惰性,就说沉迷现在,如果你突破不了现有的境界,你就会发生惰性。

什么叫惰性?我一说你们就知道了,你们知道睡觉时咋就睡着了吗?就是你安住于当下的境界了。因为你这个实心的运动是不断的,你不让他去活动了,他就要趋向另一个侧面的活动,他就要睡着。其实睡着了还在作用,但只是趋向另一个层面了。

为什么叫现在心不可得呢,我们一旦突破不了现在,我们的境界对我们的干扰,看不透,观察不到他的关键所在的时候,你就会被现在这个境界所迷惑,很多这种例子嘛,那个成语“得意忘形”说的就是所谓现在心,春风得意,得意就忘形,为什么,因为你只有现在得意了,你才能忘形,现前,实实在在的,你真正满意了就忘形了,忘记你的形象了。

过去的东西你不可能这么得意忘形,将来还没有发生,只有现在,你被现在这种境界迷惑了,你就会产生得意忘形的一种错误的方向,所以说你要突破现在这种境界,现有的这种生命现象,他那种束缚,而达到解脱。怎么突破呢?佛告诉你,叫现在心不可得,他是不实在的,你没有办法可以抓得到他,你要看破现在的境界。

从佛法的任何一个原则角度上去看,就不叫问题,佛告诉你的道理叫现在心不可得,去做好了,如是做,就这个因缘去做好了,好坏是因缘的事,只要你尽你的心。知足者长安乐。

作为一个世间人,不要给自己限定什么所谓的目标,那样我告诉你未来心不可得,你只有真正的把握现在和当下,内心世界和外在生活空间的平衡,你的未来才会好,不然你的未来就是梦,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未来不是梦是真实的,恰恰我告诉你,你的未来通通都是梦,因为你内心的世界和外在的生活空间,你不能协调,不安分于现状。

我们绝大多数人为啥有烦恼呢,他不安份于现状,就是他对他现有的东西不满足,他总羡慕他没有的东西,你要是真正的明白真理,明白生命现象的轨迹的话,你就会知道一个决定的观念,你现在有的就是你该有的,你不该有的,你放心你保证得不到,你得到也是别人的,这事经验多少了。

所以我们每天怎么获得生活的快乐呢,去看看现在有多好啊,孩子也好,家庭啊,生活啊,环境啊,你总羡慕将来会怎么怎么样,那你就会被将来背负啊,你背着他你过日子吧,累得很,这些都是所谓心怀大志的人,很累,生活得非常累,他成功的把握有没有,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背着个包袱往前走。

咱们过去都干过这事儿,你在想干成这事以前你累不累,特别辛苦的运作这些事,你为将来的事已经就成为障碍了,也不能真正的发挥好你本有的能力,现在在这个社会上比比皆是,现在这小孩子是不是这样子,都梦想着一夜成名,为啥会出现什么超男超女啊,都是这种思潮思想的一种表现,这短短的三心不可得,就已经把所有的人那种心理状况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我们去从另一面讲,另一面观察,你但凡有这三种挂碍,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期的任何一个认识,你没有看清楚,或者说,把握好的话,那你这个人生一定失败,你的人生经历绝对是失败,这就是空性真理。所以我们清楚的认知这个观点以后,我们就懂得如何安置自己这颗躁动的心,让这躁动的心生活在清净安详地氛围里头,那你的生命现象和轨迹就发生变化。

这种感觉美妙到什么程度呢,这就叫知足常安乐。每天都会发生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你不期望什么,我们并不期望每天的好处什么,他出来的时候你觉得特别高兴,这个事啊,出来别管大小,出来你高兴得不得了,昨天他们给我送芥菜丝,我就特别高兴,我特别喜欢吃,太美了,小的时候吃过啊,因为你没有想他要给你送,现在他给你拿过来了,你就觉得心里头好美啊,自己的感觉很美妙的,那种欢喜不是因为得了什么,他并不是因为得了什么而欢喜,而是他那种意外,就是你那个意识思维心没去想,这就叫无心以待。

因为你没有想,没有存在挂碍,想我今天会怎么怎么样,不去想,我跳出那种未来心不可得,我把未来心舍去了,哎,舍去了,恰恰每一次的收获、每一次的经历都是非常好的感觉,非常愉快的经历,这就是你的生命现象,跟真理契融点,这时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快乐。每一天的收获都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而且非常希奇啊,只要你有所希望,你就会发现,你必然失望,你比如说我今天希望希望怎么怎么样,那一定失望。

你有希望,你要对未来有所展望的时候,你想将来得到什么的时候,你有这种挂碍的时候,一定失望,但你说能不能成呢,肯定能成,因为你福德圆满了,他肯定还会因缘具足,就当时你没有感觉,你以无心状态去对待他的时候,你当时就有感觉而且很快,那真的叫因果同时,因为你无心啊,你对将来没有希望,首先这叫无心,所以这个事出现的同时,他即是结果又是原因,叫因果同时。

佛祖讲的因果同时什么意思呢?没有妄念,没有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种看法,他以无心去对待这三世空间,所以说他在这三世空间当中的每一次的感受,都是非常圆满的,而且对每一次的现象出现的时候,他就因果同时,即是原因又是结果,我们把因果同时都搞错了,认为我这儿做了这个,那儿出了那个,错了,你以无心面对一切,一切都是同时的,你以无心去对待,看待一切的时候,一切现象当中全部都是因果同时的。

你不需要给他制造缘起,缘起具足啊,因为你自性本性真心当中一切缘起力具足,你只需要安心就好,安无心之心,你就过你的日子就行了,他自然就会显现,你何苦去思维呢,你思维也思维不来,你说我去勾画一个什么将来,你肯定完蛋,你但存此念,必定生魔障,生障碍啊,所以这叫三心不可得。

我们从这个角度,从无心这个一体,去看待这三世空间,以无心这种状态去看待三世十方,那你就真的进入那种大解脱自在境界里去了。何谓无心状态呢?你在大街上看多少人也不记得,那叫无心,但并不是你不知道,清楚地知道但并不在意。他这里讲的心是众生的执执著念,就是你的念头,我们要清楚这个概念就知道了。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我们知道法界的缘起,法界由何而来,他就能随意显现和变化。因为我们对法界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理解他真实的意义,我们通常认为法界很广大,其实法界没有大小之说。从文字意义上就告诉我们以法为界的境界,首先咱说人法界,人法界他以人性观念而建立的,生活的世界和空间。法界的概念是法性在这个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现象,在人法界当中,人性观念是占主流,所以他称为人法界

那在佛法界当中,以佛智慧那种圆满自在解脱的观念是主流思想,从文字意义上就是这个意思,从粗犷上是这么一个分法。那你说在每一个法界当中,是不是又有别的呢,每一个法界当中同时又含有十种法界,四圣六凡道,就在人法界当中也同样存在十种法界的现象,一直分下去,重重无尽,所以我们出三界,并不是没事干,是要入重重法界去解脱无量众生。

就拿人类来说,什么叫出三界,摆脱自身的最坚固的三种恶习,贪嗔痴,你从这三种恶习当中跳出来以后,你的生命那种现象和本来具有的能力会得到巨大的膨涨,你适应生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一种不可想象的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这种成长的结果是什么样呢,你就有能力去面对任何一种境界当中的任何一类众生,你去帮助他们,而跳出我们这个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就是贪嗔痴,以贪嗔痴为结构的,所以出三界并非没事干,跳出比较低极的观念,而进入升华的一种人格思想,完美的人格行为,这就叫出三界而入重重无尽法界。

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子,你总沉醉在你自己这个生活空间里头。你这个生活空间就三个因素构成,一般人都这样,家庭,工作单位,个人生活环境,这是三维空间,这是这种意义上的三维空间,这就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构成,你在这个空间当中不得解脱,没有办法解脱你现象的束缚,你就没有办法看到现象以外的东西。

因为你的意识心是有限的,所以有一句话叫隔行如隔山,这里所说的法界你也可以理解成就是我们人世间的种种现象,咱们首先说佛法界,佛法界你说在人世间有没有,绝对有,佛法界就是那些出家人,别管他是不是成就的人,他就叫佛法界,因为他的形象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啊,他那也是一种法界了,人家是人家的生活空间,有生存的法则,是不是佛法界。所以说你怎么拜佛、怎么供佛呢?你去礼敬出家人,那你就是拜了佛了。你真的是这样的认识的话,你就跟见佛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佛在经文上很有明训的。

那菩萨法界是什么呢,包括那些在家人,那些行善的,积极地做社会公益活动的,包括什么绿色和平组织那些人,那都是菩萨,他有一个生存的空间,他就要利益别人,而且毫无顾及地去利益别人,包括天主教,爱国会,什么的,他都要帮助别人,积极地去行持菩萨道,无我利他,而且觉悟有情,所以你看他也很神通广大,这是菩萨法界。

那罗汉有没有啊,有。就是关起门来自个顾自个儿的人,绝对有。你看现在我们尊敬的某某先生,那是事事不管,高高挂起的人,那就叫进入阿罗汉境界。

什么叫缘觉法界?事来了,他就随事儿去做,有事做事,没事休息嘛,随着他的感觉过日子的人,人家心也无所希求啊,这种生活空间的人也有啊。

天人就是天道的众生,那些有福报的那些官啊商人,那人家想上哪儿不就去哪儿,人家去哪儿不就架上飞机就跑了,还架着私人飞机跑。

人太多了吧,基本上都是人,比比皆是嘛。

阿修罗有啊,那些当兵的。

地狱也有啊,那监狱里头不就地狱嘛。

恶鬼也有嘛,要饭的。

畜生你也看得到,十法界都找着了吧。

你不用去看佛祖,因为佛祖讲的十法界,这个法界观是告诉你,这一切森罗万相的分界线,给你规划一下好理解,这一大类分几条分几条。他就这么一个结构,这叫法界,你现在就不要理解成那个好象没边的好大一个,既然是法界,他就有边,这个法就是他的边界。人法界,犯了王法,你就要掉脑袋,那就是边界,你出边了,你一出边肯定有人收拾你,因为你犯了那个法了嘛。

就包括咱们这一群人,咱这一群人有没有边界?有啊。你有你生活的边界,你不能出你的边吧?你出那边看有人说你吧,你挣了钱不能给他去吧?因为你所生活的那个法则,就规定了你的界限,除非你有办法,就是有办法也得偷偷的干,你不能明目张胆的,明目张胆的一定有人纠察出来你,这就是人讲的那话,没有不透风的墙。你不要以为我们做的事,别人不知道,通通都知道,你想想吧,你有哪件事瞒住别人的,不需要瞒,你也瞒不住。

为什么,因为这个法界是通达的,互相都是通达的,而且法界是互相依存和变化的,某一种法界不固定,除了四圣道法界以外,六凡道是互相可以变化的,天人可以变成地狱啊,四圣道法界依真理建立,在他那个法界里头他不会变,他那个东西就是依真理而存在的,但是他可以在六凡道中去显现他应有的现象,那就是我们世间人所谓的看到的智慧的圣人啊,这些东西,他就显现出来。所以他互相之间是变化的,通达而且互为因果,互为变化,所以这叫法界通化,我们要理解到这个地步。

这段经文非常短,但他交待的问题就非常深刻,因为如果我们不明白我们生存的空间和内心世界,这个通化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内心世界的变化,直接影响我们生活境界的变化,他们是有通性的。我们内心世界是法界的根源,是法界的缘起,因为你内心世界的变化,才有外在境界所依境界的变化,这叫法界通化,心生则种种法生,由法生而建立种种境界,这就是法界通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他又问这句话,这个经文里反复问了几次这句话,他问须菩提,你能否理解我所说的意思,我前面讲的意思你能听得懂吗?能听得懂下面才能继续听下去“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如果有人,他还是作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不是虚幻的是真实的,用这么多七宝来布施,我们首先说那个七宝他就不容易找到那么多,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这个人因为这个因缘,他能得到的福报多不多?肯定多嘛。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肯定多嘛,这个在有为相上的数量和相,他都很多,在有为的空间,生活空间里头,就我们世间法当中,当然是很多的。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话就绕得不明白了,他给他解释什么意思呢,佛祖认可他说得福德多,那为什么叫得福多呢?难道这个福报还有大小之说吗?就是我们要认清楚,这个“福”到底是啥东西。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什么叫有实,这个实是指的什么,我们所说的福德,真的是有一个行象所谓现象可以抓得到的话,那如来就告诉你,他就不说得福多了,为啥呢?因为你有形象可以抓得到,在你那个真实生命界里是不存在这些的现象,我们现象界当中所说的福德因缘,在我们本来生命当中他是虚幻的,他是不实的,所以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因为这个福德有实,实实在在的现实,我们现实当中的现象可以依存的话,在你的真实生命境界里,他是如幻的,所以他就不存在真实的作用,如幻的作用而已。

我以前讲过一句话,我说,“三界如幻,什么最好使,如幻的福报最好使”,你如幻的福报处理三界如幻的事最好使,这里就讲了福报的定义了,福德因缘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生活境界里能增上你的生命那种质量,增上你的生命质量和现象的那种信念和行为,那叫福德。

因为你这个布施的行为,他非常的增上了你的现象,因为他用现象界这个生命现象来说,他的因缘,“以是因缘”,他得福多,他只是你现象生命中那个增上的行为,他在这个里头是实在存在的,但是在那个真实生命的空间,真实生命状态里头,他是如幻的,就象你做梦一样,你做梦的时候,你今天做了一个美梦,你能半天高兴,但是你能把你梦里头的好事拿出来吗,不能吧。这就是如幻的,如梦如幻的。

所以说呢,“若福德有实”,这个“有”是什么?在有境界当中是实在的,有为法当中是实在的,那他在真实生命就是如幻的。“以福德无故”,因为这个真正的福德因缘,本性当中自性当中具足的真实的福德受用,他在现象界当中你是看不到的,他是以法力因缘的形式展现,法的那种力量,因缘的形式展现。

在《楞严经》里讲,自性圆满,自性真心圆满无碍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啥叫循业发现?你那个习惯,你习惯的信念和行为,那个就最容易把你本来具足的福德因缘展现出来,那我们以前讲过一个道理,你别管什么样的一个行当,世间相,世间法中,任何一个行当,你做到最高处,有一个共通性,做到最圆满的时候,有一个共通性,你那个信念里只有你这个道理,没有别的东西。

只有你所信奉的观念和道理,没有别的东西,他就与道相应了,与道相应才能无我,才能把我的观念去彻底打破。我的观念彻底打破,我的行为执着业障消除了嘛,业障消除业力就跟着转变了,行为增上,业力就跟着转变。他契合正道,正道就是他的佛性,他的福报就显现得大。

法性没有执着,他没有说所谓的善恶之分,循业发现,如果他这种现象跟法性不相契应的时候,他自然被消灭掉,再大的现象也被消灭掉,他不是统一就被消灭掉了,自己就消灭掉了。过去有一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啊,那什么是自毙呢,他没有办法解释出来,他没有办法说出来,就连咱们陈老总不是还说过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都报销。怎么就叫时候到了呢?这是关键。佛法是自在,为什么称为自在解脱的法门呢,他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能够把这个“时候”给你整出来,世间人没有这个本事,他没有这个本事去把这个“时候”,积极地主动地把那个时间调整好。

现在这个科学发展也证明这个事可以做得到,咱们就讲过去,冬天咋能吃到青菜,现在冬天就可以吃到青菜了吧,他成长的法则并没有改变,但是他那个环境,缘嘛可以改变,他成熟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就叫福德因缘具足了吧,可以改变可以做得到。

那人也是如此,你能把这个人的行为你给他做一个好的缘,做成解脱的缘,你处处以解脱来增上他的生命行为,那你说是不是解脱了,你都可以把那个蔬菜本来应该那时候熟的,冬天也能熟是吧,蔬菜能办得到,人也能办得到。人要是把握好变化的真理,这个法界通化就达到了,你能掌握一切法界的缘起建立的根本,那一切法界的变化规则你全都知道了,而且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掌握他,你到此地步,身心无碍的时候,就彻证如幻之身。

因为你在一个法界当中生存的时候就有一个身见存在,你了解一切法界的缘起根本的时候,你在一切法界当中就是如幻的,你就可以彻证如幻之身,但是你得达到身心无碍,身心世界了无障碍,了无挂碍。咱们先说挂碍,后说障碍,挂碍是来自于你的信念,障碍是来自于行为,你的行为增上,你的信念统一,如幻之身成就。

啥叫如幻之身?身是受用,通过接触有受用对吧,你一开始并不会开车,因为你本有,你本心当中就具足这种能力,只是没有证如幻,没法证如幻显现,然后你就开始如幻显现,开始学啊,学不是如幻吗,你说你是学会的吗,你要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拿不出来的,而且你学会了以后,不会忘记,你在哪儿都能开,所有的车就是不同法界,你在不同的法界都是圆满无碍的,这叫身心无碍嘛,法界通化。

人类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能够去掌握人类社会这个主流思想,这个道理,那你在人类社会之中也是变化无相,随你变,那人家当官当到顶尖的人,人家干啥事不是很容易吗,你像咱们敬爱的毛主席,那谁管他,没人管他,这就是法界通化,所以说你说佛祖讲这个真理,那是非常有意思的,你有这样的心态你去认知世界,看待自己的心灵、社会,你解脱了,你有这种认识这种行为,这种修养,你解脱了,得如幻的受用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